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影响的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几个关键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几个关键技术

技 术, 包括 M P P T( 最 大功 率点 跟 踪 ) 技 术、 并 网技 术 、 电能 变 换 技 术 和反 孤 岛技 术 。
关键词 : 光伏 发 电 ; 最 大 功 率 点 跟踪 ; 并 网技 术 ; 电能 变换 ; 反孤 岛
中 图分 类 号 : T M6 1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 2 8 0 5 ( 2 0 1 3 ) 0 3 — 0 0 1 9 — 0 7
” , ¨ 。
总第 4 7期
踪、 控制 逆变器 输 出并 网电流 的功率 和波形 。
2 . 2 非 自寻优 算法
( 1 ) 曲线 拟合 法 。预 先测 出光伏 方 阵 的特 性 曲 线, 得 出 比较精 确 的数 学 函数 , 或 者 将 曲线 以表 的
2 最 大 功 率 点 跟踪 ( MP P T ) 的原 理 和 实 现 方 法 介 绍
存 储在 微 处理 器 内 , 工作 时系 统测 试 出温 度 和 辐 射 强度 , 根 据 温度 和辐 射 强 度 的 信 息 , 再 利 用 计
算 或者查 表 的方法得 出光 伏方 阵的最 大功 率点l 7 一 。 这 种算 法需 要 测量 结 点温 度和 太 阳辐 照 度 , 增 加 了系 统 的 复 杂 度 ,而 且 光 伏 阵 列 随 着 时 间 的推 移, 它 的特 性 也 会 发 生 一 定 的变 化 , 另 外测 量 的温 度 和辐 照度 必须 是 光伏 方 阵周 围 的值 , 检测 的位 置 必须 合理 。基于 上 面提 到 的原 因 , 这 种方 法 在 实 际 中很少 使用 。
迅速 , 成 为 新 兴能 源 的重 要一 支 I l I 2 1 。但 光 伏发 电 由 于其 自身 的光 电转 换效 率 低 , 必 须 充分 利用 发 出 的

光伏发电系统在分布式并网中的电网同步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系统在分布式并网中的电网同步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系统在分布式并网中的电网同步技术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发电系统在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分布式并网中,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与主电网保持同步,并且在电网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脱网以确保安全。

因此,电网同步技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光伏发电系统在分布式并网中的电网同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挑战。

首先,同步技术是保证光伏发电系统与主电网能够实现电能双向流动和相互协调运行的基础。

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将其注入到主电网中。

在正常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频率和相位应该与主电网保持同步,以实现电能的有效传输。

传统的同步技术主要基于PLL(Phase-Locked Loop)控制方法,它通过比较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和主电网的参考信号来实现同步。

然而,这种方法受到电网故障、谐波干扰和非线性负载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在复杂电网环境下的应用。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新的同步技术。

其中之一是基于滤波理论的同步技术。

通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主电网之间增加滤波器来实现同步,可以有效抑制谐波干扰和降低传输损耗。

此外,利用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还可以根据主电网的变化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另一个正在研究的同步技术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该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和系统的实时测量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系统运行状态,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

MPC技术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以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实现较好的控制性能。

同时,MPC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最大程度地提高发电效率和电网稳定性。

此外,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大,发电设施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互联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互联互通,一种新的电网同步技术是使用智能微网控制系统。

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分析

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分析

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分析摘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为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更因其自身的应用优势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光伏发电并网正在向着智能化发展,技术人员和电力产业发展参与方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持续在光伏发电并网的应用中总结经验、强化发展,以求在能源供给方面为国家的整体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文章对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展开了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技术1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装置和保护装置。

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并将其储存起来的装置。

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电力系统可接受且便于利用的交流电的装置,并网系统主要由逆变器和电缆组成,逆变器是并网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在光伏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储能装置和保护装置作为辅助设备[1]。

光伏阵列由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的电压和电流都与太阳光照强度成正比。

在发电控制方面,需要让光伏阵列以一定频率、一定角度和一定幅宽在太阳辐射下不断产生电压和电流。

为了使光伏阵列更好地发电,需要对其进行跟踪控制,还需要设置蓄电池及充电电路等装置。

2太阳能光伏系统并网技术应用现状2.1并网系统的应用对于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来说,基本的工作特征表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形成直流电,逐渐转化为与电网要求相适应的交流电网,直接和公共电网连接到一起,光伏电池方阵产生的电力除了负责交流负载外,剩下的并入电网。

如此一来,当出现下雨天气时,太阳能电池设备尚未生成电能,无法有效承载全部的用电荷载,电网就开始供电。

太阳能发电能够直接进入到供网系统中,不需要安装蓄电池,省去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这一阶段,防止出现过度消耗各项资源的现象,降低了系统运营成本。

但存在的问题是,要将专业性的逆变器安装到整个系统运行阶段,使输出的电能与标准要求相符合,也会消耗部分能量,该项系统和公用电网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交流负载的电源,整个系统的负载电流随之下降。

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

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

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光伏电站(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是利用太阳能通过光伏效应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入电网和并网技术是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

一、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现有的电力系统相连接,实现电力输送和交换。

接入电网的目的是将光伏发电的电能进行有效利用,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并确保电能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输送。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主要步骤包括系统规划、工程设计、设备调试等。

首先,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确定接入电网的位置和装机容量。

其次,进行工程设计,包括线路的选址、布局以及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等。

最后,通过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光伏电站能够正常接入电网,实现电能的输送和交换。

在接入电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伏电站的接入会对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和评估,确保光伏电站与电网的完美衔接。

二、光伏电站并网技术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并网技术包括转换装置、保护装置、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1. 转换装置:转换装置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关键连接部分,主要包括逆变器和变压器。

逆变器将光伏电站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变压器提高电能的电压等级,以适应电网的要求。

2. 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光伏电站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输送需要考虑到突发故障和异常情况,因此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实现光伏电站与电网之间协调运行的关键部分。

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光伏电站的功率输出和电网的负荷需求,实现电能的匹配和调度,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和经济性。

光伏电站并网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电网的接纳能力。

随着光伏电站规模的扩大,电网的接纳能力可能不足,需要进行电网升级和改造。

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并网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并网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并网技术研究随着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并网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当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探讨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并网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光伏组件的选材和设计优化、光伏组件阵列的布局和安装优化、电池组的优化设计以及系统控制与调节优化。

首先,对于光伏组件的选材和设计优化,可以从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入手。

在选材方面,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不同材料的优点,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适合的光伏组件材料。

同时,通过改进光伏组件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制造过程,如表面反射镀膜、载流子传输等方面的优化,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光伏组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可靠性和耐久性因素,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

其次,光伏组件阵列的布局和安装优化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以及避免遮挡物等影响光线入射的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组件的接收太阳能量。

此外,对于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优化也是重要的一环。

适当的冷却系统可以降低光伏组件温度,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

电池组的优化设计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电池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储存电能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输出功率和储能能力。

通过对电池组的结构和材料的优化研究,探索新型的储能技术和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材料,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性能,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还需要在系统控制和调节优化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智能电网相结合,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

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技术

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技术

目前 , 阳能 利面 , 别是 在大 型光伏 电站 的并 网方 面 , 特 还有 很 多 问题 需要 解决 . 随着 几个 1 0MW 以上 光伏 电站 的投入 运行 , 国大 型 光 伏并 网发 电并 网设 备 的 我
和光化学利用 3种形式 , 中光伏并网发 电是太 其 阳能光伏 利 用 的主 要发 展 趋 势 . 国在光 伏 并 网 我
Absr c t a t: Th o sb lt fc nn c i ag —c l V o r s se die t o t rn miso e p s iii o o e t y ng l r e s ae P p we y t m r c y t he ta s s i n l
p oo oti lnti o n ce o ta s s in n t r .Fi al h tv lac p a sc n e t d t r n miso ewo k n ly,mo e fs se i i l td ba e d lo y tm ssmu ae s d o n MATL AB /S MUL NK i lto lto m ,e pe il h o to ta e y smu ain.Th e u t I I smu ain p af r s ca l te c n r lsr tg i l t y o e r s ls s o ha he p oo o i y tm a u tb y h w t tt h tv hac s se c n r n sa l . Ke r s: lr e s ae PV o rs se ; rd c n e td; P t —c l o e tr y wo d a g —c l p we y tm g i — o n ce MP T;wo s ae c nv re

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王树海

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王树海

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王树海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石能源被消耗,有的甚至是被消耗殆尽,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以,人们把目光转向清洁型可再生能源。

光伏发电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对用电需求不断增大的现状,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的,国家对光伏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对光伏产业的不断建设和创新,都会推动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

虽然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的影响,但是在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这种影响在促进电力系统供电的质量和稳定性上来说,可以忽略不记,发电是新能源,它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很好的降低电力系统在供电中的能源的损耗。

关键词:大规模光伏发电;电力系统;影响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

虽然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清洁、高效、安全等优点,被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光伏发电不仅仅用于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和特殊用电,更转向并网发电和建筑结合供电的方向发展,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光伏产业和技术。

近年来,电能越来越成为主要的能源供给,电能来源很多。

光伏发电技术非常方便,缓解了能源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并网的过程中,由于光伏发电自身的特征,如今的电力系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因此,应该仔细研究光伏发电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从而帮助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

1 大规模光伏发电原理及优势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通常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主要是利用并网逆变器进行工作。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有大型并网发电站和分散型的小型并网发电系统两种方式,前者在发电站完成转换,适用于全国大型发电站,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适用于光伏建筑的一体化。

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管控措施

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管控措施

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管控措施摘要:在全面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背景下,全面推进新型清洁能源广泛应用,成为完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比例也因此大幅度提升。

随着分布式光伏大量并网,其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系统运行期间需解决电能质量下降的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大规模光伏发电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关键词:光伏发电;电力系统;影响;管控措施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将不断开发新的绿色能源。

光伏发电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能源利用机制,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我国光伏发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但光伏发电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有关部门应及时调整和完善,进而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1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1.1 电压一旦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出现配合效果不佳的问题,将会造成部分支路位置局部电功率过多,导致电流短路问题。

在并网以后,若光伏发电功率出现浮动,会对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会增加电网电压的浮动幅度。

现在我国已经在沙漠地区开始使用大规模光伏发电方式,沙漠地区电网容量和负荷量比较小,在展开大规模光伏发电时,需要多次进行远距离电网传输,此时可能会对周边电网、电路的电压产生不利影响。

除此以外,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控制能力比较差,出现风险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甚至可能会电网更改原有架构,使单一电源转化为两个及以上的电源,在减弱电网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发电风险出现概率。

1.2 引发孤岛效应电网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光伏并网系统与连接负载持续运行,将引发孤岛效应。

随着光伏并网规模持续扩大,在电网停止运行时未能及时脱离电网,连同周围负载形成临时孤网,输出电压、频率等存在较大变化,将引发设备损坏,甚至给检修人员带来安全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0・
科 技论 坛
大规模 光伏发 电系统并 网影 响 的关键 技术
冯 华茂
( 东北 电力 大学电气工程学 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2 )
摘 要: 随着光伏能源并入电 网规模的扩大 , 对 电网影响越显 突出。本文 目的是 综合 了国 内外对大规模 光伏 并网技 术的研 究情况 , 阐 述光伏发 电对 电网带来的影响 , 总结 了光伏 电站的模型 , 并且光伏 并网存在 的可靠性与稳 定性 、 孤 岛效应 、 电压与频 率的一些 问题及解 决
因此谐波问题是光伏并网 要努力解决的关键。 通 2 . 1 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太阳光照射光伏电池的 P N结时会产生 而电流谐波仍然很低。 滤波装置、 调节脉宽来减少谐波对电能质量的不利 光生电场 , 其方向与势垒电场方向相反。 光生电场会抵消内电场且会使 过控制参数的整定 、 光伏电池的 N区带负电和 P区带正电, 此过程称光生伏特效应。 光生载 影 响 。 流子在内电场的作用下会沿着相反的方向而形成光电流,光电流在外 4 . 2 光伏逆变系统与电网的交互技术 。光伏能源的并网需要逆变系 电路 中会形成功率。 统与电网间互动 ,故要采用具有快速控制功能的调节装置来参与系统 进而调节系统的有功和无功 , 并且减少谐波影响。文献『 4 ] 2 . 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类型。按发电方式分为 : 分布式发电与集 的调控运行 , 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中式发电日 , 分布式发 电采用光伏并网系统与屋顶建设相结合 的形式。 提出了系统并网点 电压随功率改变而波动, 分布式中白天将多余的电力送给电网, 而在夜晚时再从 电网调 回电力。 集中光伏发 电也称 为大规模光伏电站系统 , 它是将 电力全部送人 电网。
措施 , 同时 对 未 来 的研 究 重点 进 行 了展 望 。 关键词 : 逆 变器 ; 光伏发 电; 稳定性 ; 可再生能源 ; 电力 系统
随着能源需求的 日 益紧张 , 人们开始注重光伏发电, 它是解决能源 紧张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光伏并网显现出“ 分散开发、 低压就地接人” 与 “ 大规模开发 、 中高压接入” 并举的特征 。 但是光伏并网的规模存在着一 些技术 匕 的问题 。 大规模光伏能源的并网技术将成为主要研究课题。 本 文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型及其机理来分析光伏并 网后对电网的影响 及解决方法。
1光 伏逆 变 系统的 建模
1 . I 光伏阵列 的建模 。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 , 利用其输出电压 特性对外等效的思想 ,得出光伏电池模型。建立了如下端 口的伏安特
性:

N e L l 【 1 - G l I e N , c 2 v  ̄ 一 1 J 1 l J
( 1 )


、 1
图 1单级式逆变装置并 网结构 图
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与其端口电压关系方程为 :

c =


】 『 l n 【 ・
台逆变器的相互影 响。多台逆变器间存在耦合 , 从而导致 皆 波问题分 析变得复杂。系统间的耦合给其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导致逆变器并网产 圆 生的谐波超出范围。 3 . 2 对 电网稳定 眭的影响。 光伏能源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 , 进而使 系统的运行点改变 , 与普通 电源的控制方式不同 , 会改变系统的阻尼 , 使 系统产生新频段范围振荡 。文献【 3 ] 表明了电网向系统注入的有功 和 无功可以进行解耦控制 , 进而没计出功率的附加控制策略 , 该策略可抑 制电网功率振荡。

4大 规模 光伏 并 网技术。多5 "  ̄O t 逆变系统还要重点研究其集群 U 为开路电压 , I 为短路电流 , U 为最大功率点的电压 , I 为最大 特征与协调运行。要通过对多变换器的统一控制来减少它们 的不利影 功率点的电流 , N 为光伏每列 串联的电池数 , N 。 为阵列并联列数。 1 2三相光伏逆变装置并网的结构图。 图1 为单级式三相光伏逆变 响。 还要优化系统的控制方案来实现多组变换器的统—协作。 进而完成 潮流分布调节 、 孤岛调控 、 机组投入与退出优化 , 就上述问 装置并网的结构图, 其主要 由光伏阵列、 D C / A C变换装置 、 滤波器和电 低电压穿越 、 前 的研究都仅停留在小容量系统 的理论分析阶段 ,在大容量系统 网组成。 控制包含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并网逆变器的控制 。 逆变系统的控 题 目 制方式要满足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m 。 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 对于大规模系统如何更有效削弱电流谐波 ,如何使电压谐波大时 2光伏逆变系统| 并网的机理与特性
5 结论
本文从建立光伏逆变系统模型 、 发电原理 、 光伏并网特征、 光伏并网
按功能又可分含有蓄电池的发电系统和无蓄电池的发电系统。前 后对 电网的影响、大规模并 网技术与发展对 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 了归 者也称可调度光伏发电, 后者也称不可调度光伏发电。 纳总结 ; 大容量光伏并 网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 其 中主要体现在温升影 逆变器组合本身具有的非理想特性 、 谐波使 电能质量恶化 、 并 网后 2 . 3 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 : 2 . 3 . 1 分布式光伏特点 :允许微电网的形 响、 控制与变换技术 、 电网接纳等方面。针对上述 式并入大电网中去 , 与大电网相互支撑。其发出的电力可输送到用户 , 引起电网的稳定性问题 、 低电压配网可调节多余或不足的电能。 2 . 3 . 2 集 中式光伏特点 : 要接人高 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 参 考 文献 压网络中, 其并网后要根据线路损耗 、 无功补偿容量、 电能质量等因素 1 ] Y - 明渝 , 邓威 等. 可用于光伏并网的双频逆 变器控制策略l J J . 电力 自 动 来调整控制。 2 . 3 . 3电池板型号不同使其 陛质存在差异 , 又因不 同使器件 『 化设备 , 2 0 1 1 , 3  ̄ 0 ) : 8 4 - 8 8 . 的光照强度 、 温度 , 进而难 以 满足理想光伏特 陛的要求。 [ 2 1 赵 争鸣 , 刘建政. 太 阳能光伏发 电及其应 用嗍 . 北京 : 科 学出版社 , 3光伏并网系统对电网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