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阅读答案
第六次生物灭绝已经开始3篇

第六次生物灭绝已经开始第一篇:第六次生物灭绝的原因和影响全球正面临着第六次生物灭绝的危机。
这次灭绝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从野生动物猎杀到森林砍伐,从气候变化到污染,世界各地的物种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1. 原因人类活动是这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破坏自然栖息地的作业和破坏氧气供应的过度工厂活动,不仅增加了物种绝种的风险,还会对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食品链和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森林的砍伐和开矿活动破坏了许多珍贵的动植物栖息地,这导致了地球上许多濒危动物的消失,如北极熊、黑犀鸟、虎和猩猩等。
气候变化也是这次生物灭绝的因素。
全球变暖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气候模式,使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导致寒冷和温暖气候的适应性减弱。
在极端气候(例如洪水和干旱)下,各地的野生动物也难以生存。
2. 影响生物灭绝不仅对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还对生态系统、人类经济和社会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
生态影响:灭绝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生物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直接影响着物种数量和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灭绝的物种无法再次回到地球。
经济影响:物种灭绝也会对当地社区和经济产生影响,例如旅游等。
经济背景下的物种保护比较困难,所以很多濒危物种面临人类活动的最严重破坏。
社会影响:物种灭绝还会在社会层面产生影响,如心理健康问题、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丧失、萎缩等。
全球反生物物种灭绝的社会运动也进一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篇:生物灭绝危机和保护措施当前全球生物灭绝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加剧,那么该如何保护物种多样性,减缓和遏制这种趋势呢?1. 建立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常见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这些保护区对保护森林、湿地、草地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保护区为大量物种,包括许多濒危物种提供了安全和自然的栖息地。
2. 提高公众意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教育和识别方案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野生动物及植物的重要性、濒危物种的危险性以及当地生态学习实践的解决方案。
TPO-15 Reading 2解析

Q1正确答案:C解析:以mass extinctions做关键词定位至第一句,提到大量生物在短时间内灭绝的这种现象叫做大灭绝事件,C是原文的同义替换,所以是正确答案。
70 million 和250 million是两次大灭绝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是A说的七千万年一直在发生,也不是D说的每2500万年发生一次;B的began和原文的end是相反的,错误。
Q2正确答案:A解析:定位到第二段的最后两句:如今物种灭绝的比率和之前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时期一样高。
因此许多科学家推断,目前正处于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状态。
选A。
Q3正确答案:D解析:extend“延伸,延长”,extended“长期的”,所以long是正确答案。
原句说其他机制可能会渐渐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内,既然是渐渐发生,当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答案是D。
虽然长但不是无限,所以unlimited错误;specific “特定”时间和reasonable“合理”时间原文都没提到。
Q4正确答案:C解析:EXCEPT题,本段第一句就问了原因第二句就开始回答,所以这道题正选比较好。
第二句的warming or cooling对应D答案,正确,不选;changing positions of the continents对应B答案,正确,不选;最后一句的habitat destruction对应A 答案,正确,不选;只有C没有对应,所以C错误,可选。
Q5正确答案:D解析:提问全段的,最好用排除法。
A的exact causes做关键词定位至第三段前两句,原文提到有很多假设,所以没有准确原因,A错误;B的future原文没提到,所以错误;C的一大堆生物做关键词定位至第三句,但原文没提它们是最先遭殃的一群生物,C错误;D的land and seas做关键词定位至倒数第三句,simultaneously就是at the same time,正确。
Q6正确答案:A解析:原文主干部分讲的是:这两个人认为物种大规模灭绝是呈周期出现的,补充信息有:(1)这两个人曾经从大量化石群中研究物种灭绝的比率;(2)从白垩纪中期后差不多每2600万年出现一次大规划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阅读练习及答案

物种灭绝阅读练习及答案《物种灭绝》阅读材料①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正处于地质史上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
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踪影全无,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②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
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而其中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地消失了。
③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却是由人类所驱动的。
④过度地垦荒伐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已经消失。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
⑤大肆地狩猎、捕捞是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
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到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万头,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头。
联合国声称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海洋中最主要的17种鱼类已有15种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⑥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
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就被国际社会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到猎杀。
⑦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等到处散播,无处不在;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等正在不断蹂躏着生态系统。
⑧可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性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如果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还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物种灭绝》阅读题题目1.(2分)第①段中加点的“又一次”具体指第几次?2.(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2篇(2003—2019)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2篇(2003—2019)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弹拨乐器。
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这种特殊的音效是由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独有的“走手音”。
在演奏中,“走手音”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
这个特点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钟子期就是先被命XXX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XXX成为知音的。
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城有关。
多数乐器的音城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
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XXX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
在文中找到最能合理贴切地解释“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语句是“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XXX绵长不绝,深邃悠远”,这种感受让人仿佛能够在心中回味三日,不断流连。
古琴具有低沉、悠远的感受,特别是在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时更为明显。
它独特的高韵源于“走手音”和自身音域的特点。
欣赏古琴演奏时,人们会感觉XXX长时间不断,深邃悠远,情感随音动,幽深的情思在心底久久不散。
百合是一种世界名花,原产于中国。
它的鳞叶呈长椭圆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
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
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而且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
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物种灭绝》阅读答案

《《物种灭绝》阅读答案.doc》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1859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人类——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罪魁祸首

人类——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罪魁祸首?作者:张涛来源:《科学24小时》2011年第02期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生态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和不安。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为保护环境而不懈努力,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010 年10 月30 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在日本名古屋落幕。
经过近两周的外交拉锯战,与会代表最终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同意在未来10年大力保护全球森林、珊瑚礁以及其他饱受威胁的生态体系。
来自193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同意将采取“有效和紧迫”的措施,限制对大自然的破坏,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免遭厄运。
地球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球存在的约48 亿年中,生物演化发展很漫长,只是在距今5 亿年前即寒武纪,生物发展才突然迅速起来,古生物学家将之称为生物大爆发。
在这之后,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物种灭绝发生在距今4.4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约85%的物种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此次物种大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在4.4 亿年前,当时的地球南极在现在的撒哈拉一带,当陆地汇集于极点附近时,易造成巨厚的冰层,大片冰川致使洋流和大环流变冷,于是整个地球气候变冷,海平面也随之降低,这样,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就被破坏了,失去了适宜几乎所有物种生存的最大生态系统,物种的大灭绝也就在所难免。
第二次物种灭绝发生于距今3.65 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期,中间间隔100万年。
此次物种灭绝表现为海洋生态系统不再适宜物种生存和繁衍,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遭受到灭顶之灾。
第三次物种灭绝发生在距今约2.5 亿年前的二叠纪末。
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且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
地球上有96%物种灭绝。
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遭到灭绝。
地质学家认为,二叠纪末,分散的漂移大陆聚集成一个联合的大陆。
原先繁盛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从而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很多物种因失去了生存空间而灭绝。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猜想

最 为著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 球 的地质 历史从此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 生在距 今 6 5 0 0万年前 ,那 时不仅统治 代 — — 新 生 代 。 了地 球达 1 亿 多年的各种恐 龙全部绝 灭 了,同样悲惨 的命运还 同时降临到
一
7 5 % 的 生
物 种 从 地 球 上 永 远 地 消 失 了 。 大 灭 绝 的 结 果
物可能完全消失 。 专家警示 , 人类应尽 快 认识到这一 现状 ,面对可 能来 临的 第六次物 种大 灭绝 ,采取保护措施保 护物 种多样性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 避免 人类受 到 自然灾害 的侵扰 。o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二叠纪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
二叠纪 是古生 代 的最 后一 个纪 ,
也 是 重要 的成 煤 期 。二 叠 纪 开 始 于 距
今约2 . 9 5 亿年前 , 共经历 了4 5 0 0 万年。
新审视 自身活动 ,如果再 不采取 有效
代生物群 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 形成 等海 洋爬行动物 ,有翼龙等会飞 的爬 措施缓解环境 的 日趋恶化 ,人类有可 的过渡 时期 。三叠纪早期植物 面貌多 行动物 ,有彩蜥 等恐 龙的陆生爬行动 能很快迎 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危机 。 专 家表 示 ,即将 面临的第六次物 为一些耐旱 的类型 ,随着气候 由半干 物亲戚; 有菊石 、 箭石等海洋无脊椎 动 种大灭绝 ,是 现代人类真正经历 的第 旱 、干旱 向温湿转变 ,植物趋 向繁茂 , 物;至于海洋 中的微型浮游动植物 , 钙 次物种大灭绝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低丘缓坡则分布 着和现代相似 的常 绿 质浮游 有孔虫和钙质微型 浮游植物也 由人类活动引发 , 具体表现为:植物生 树, 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 几乎被一扫而光 。 经过这场大劫难 , 当 存环境被破坏 、 气候变化、 外来物种入 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 灭绝。在三叠 纪 时 地 球 上 侵 、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污染等 因素 , 大约 5 0 % 造成许 多物种灭绝或濒 临灭绝。到本 的 生 物 属 世纪末 , 预 计全球变暖会导致 1/2的 和 几 乎 植物面临生存威胁 , 超过2 / 3 的维管植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地球的生命诞生于约37亿年前的克林比纪时期,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了多样而繁盛的物种。
然而,地球上的生命历经了5次大灭绝,其中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更是抹杀了绝大部分的生命,成为了地球历史上一次震撼的大事件。
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怎样的影响呢?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定义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指继迄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约6,500万年前的地质年代界限,是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绝灭事件。
二、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对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存在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以下因素是造成了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
1. 海底火山喷发据估计,地球上约有1700万个海底火山,其中一些暴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而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对生物演化和种群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 海平面降低随着北美和南美大陆的磕合,一些珊瑚礁、海藻、极地海洋生物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
同时,在这一时期内,板块活动也导致了海底的减少,海洋生物和陆地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受到了影响,生存空间变得更加有限。
3. 海洋酸化海水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海洋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导致了以碳酸钙为主要结构材料的生物(如珊瑚等)生长出现问题,海洋食物链也随之断裂。
4. 全球气候恶化长时间的持续暴雨和暴晒等气候极端事件,进一步加大了生物的灭绝风险。
人类的破坏和环境的变迁不断加重,地球的气候也在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带来未来环境变化和生物群落演化的巨大重要影响。
三、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所带来的影响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了地球生命历史的一次转折点。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种数剧减据统计,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灭绝了全球约75%的物种,这对地球生命的多样性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2. 生态网络遭到瓦解随着物种数量的大量减少,不同物种之间建立的生态网络也遭到了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阅读答案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阅读答案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郭建光
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
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
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快
100万倍。
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曾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
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
在李欣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言论并非全
然是危言耸听。
作为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
目前,由他负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远景规划,有一个饶有意味的名字:“蓝图”计划。
李欣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
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
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
“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
死掉。
”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场灾难。
”
一个常识是,人类不能独自存在。
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
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
因此,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
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
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
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
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公约》第
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
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
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
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
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
实际上中国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
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
高度威胁。
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
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
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损失是巨大的。
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力,
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响应呼吁,开始采取措
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
“蓝图”计划应运而生。
2006年,TNC与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备
忘录,正式启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
该项目为期3年,由中国政府与TNC各出资300万美元,拟协助中国官方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规划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并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摘自2009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
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
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2.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
B.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意义。
C.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
D.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等因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
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每年
剧增。
D.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
参考答案:整理
28.【答案】1.D
2.B
3.B
【解析】1.D项和原文信息不符,原文说“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这表明之前大多数国家
尚未行动起来。
2.B项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的原因。
3.A项原文的表述“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
绝的速度”,仅是一种假设;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
表述主要原因问题;D项属于以偏赅全,文中说“仅外
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