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江大桥加固设计

合集下载

毛家村水库2号大桥深水桩基的技术分析

毛家村水库2号大桥深水桩基的技术分析

毛家村水库2号大桥深水桩基的技术分析作者:杨文才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国道主干线、国省道及县乡公路网建设进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型桥梁需要跨越江河、湖泊、水库,深水基础施工不可避免。

众所周知,深水基础钻孔桩施工是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施工进度以及桥梁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云南昭待高速公路K356+525T形刚构桥深水桩基的施工过程。

关键词:桥梁;深水;桩基;施工1 工程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1 工程概况云南昭通至待补高速公路为二(连浩特)河(口)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同时为云南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昆明通往昭通地区,再进入四川的经济干线。

它的建成,对于云南昭通地区、贵州毕节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K356+525T形刚构桥位于曲靖地区会泽县,为跨越毛家村水库岔沟而设。

主桥全长310m,跨径组合82+146+82m,桥梁结构为:水中群桩基础、双柱式箱形薄壁墩、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

由于该桥主墩位于水库岔沟深水中,每个墩下设12棵桩径2.0m的灌注桩,桩长分别为50m和45m,水库正常水位标高2218.94m,施工水位标高2202.0m,桩位地面线最低处标高2180.1m,水深达22m左右。

因此,K356+525桥深水桩基础施工成为本合同段乃至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1.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本区位于珠江水系与金沙江水系分水岭以北,为金沙江支流以礼河中游地区。

沿线地形起伏平缓,地层单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但本工程位于毛家村水库内,水比较深,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碎石土、强风化砂岩、弱风化砂岩、弱风化细砂岩,弱风化粉砂岩、弱风化泥岩及泥岩。

2 桩基础施工2.1 桩基工作平台及钢管桩施工本工程采用水上平台进行桩基钻孔施工。

水上施工平台是为钢护筒埋设、钻机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需要而搭设。

安徽宏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宏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13 16 23 17 24 21 18 18
建成时间
质量评定结果
备注
优良
优良
2003-9-26
优良
优良
优良
优良
优良
优秀工程设计 三等奖
30 31
桥梁 桥梁
范家大桥施工图设计 寻乌县新罗二桥 施工图设计
主桥107.20米 主桥87米
中型 中型
32
桥梁
寻乌县祥云桥施工图设计
主桥89.6米
中型
33 34
桥梁 公路
兴国县新圩大桥施工图设计 信丰桥头坝子大桥 施工图设计
主桥157米 桥长107米
中型 中型
35
桥梁
寻乌县罗塘桥施工图设计
主桥65米
17
公路
井岗山至下七公路改造项目初 步设计
16.325公里
中型
2004-4-1 2005-4-20
18 19 20
公路 公路 公路
崇仙至万隆公路一阶段施工图 设计 信丰县上楼下至塔下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三清山环山公路建设 工程施工图设计
29.6公里 26.3公里 93公里
中型 中型 中型
2004-5-10 2004-7-15 2004-6-2 2004-7-30 2005-5-10 2005-6-9
水文 水文 公路工程经济 公路工程经济 公路工程经济 公路工程概算 公路工程概算 公路工程概算
申报公路设计资质业绩
序号 工程勘察设计类型 工程勘察、工程设计项目名称 规模及复杂程 度 勘察设计等级 工作始末时间
1
公路
319国道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兴国县 境内坝上至老营盘段)一阶段施工图
56.345公里
5

钱塘江绿道规划设计

钱塘江绿道规划设计
工程,应尽量连接周边的村庄、乡镇和居
民区,让周边更多的居民能享受到绿道
水岸公路型绿道
山地生态型绿道
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应合理布局无障
碍通行流线,缩短出入绿道的无障碍通
行距离。
③串联性:应与已建或在建绿道平
顺衔接。不应出现断点,当遇地形等因
素无法实现连通时,可局部架设栈道或
绕行。应尽量串联体现地域特色的自然
关键词:钱塘江;绿道;规划设计
由于建设主体不一,各区县标准不
一。部分绿道建设中,甚至仅仅强调绿
道的慢行功能,没有融入生态、人文、教
育、就业等因素。存在建设质量参差不
齐现象,缺乏科学统一的绿道建设标准,
建设质量、品质耐久度均较差。不利于
绿道系统成网,不利于绿道形成统一的
品牌认知。
2.3绿道配套缺失
钱塘江沿线分布着众多自然型、人
逐步向两岸垂江辐射,形成绿道网络。
选线是绿道具体设计方案编制及建设实
施的基础,选线的主要原则包括:
①安全性:应当避开易发生洪水、滑
坡、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远离
快速交通道路,不宜借道公路。受条件
所限必须借道公路时,应设置必要的安
全防护设施。条件适宜处鼓励快慢交通
的立体化组织。
②便民性:绿道的打造是一项民生
缓坡地段,依托山林步道、野外栈道及两
侧自然生态空间所形成的绿道。重点建
设路段:建德七里扬帆绿道。
4
规划设计
4.1规划原则
按照流域一体的要求,统筹上游与
下游、左岸与右岸、干流与支流、水上与
岸上的绿道及其接驳系统。在现有绿道
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标准,新建、提升和改
图5
造绿道系统。通过绿道“串珠成链,串点

那些令人惊叹的“超级工程”

那些令人惊叹的“超级工程”

跨海大桥、摩天高塔,这些“超级工程”并不是现在才有,在我国古代,也有很多类似的“超级工程”。

跨海大桥名扬古今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的跨海大桥是位于泉州的洛阳桥。

洛阳桥始建于宋代,在此之前,当地洛阳江口仅有一个万安渡口供两岸百姓渡江,江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因渡江造成的伤亡事件屡有发生。

于是,许多有识之士开始酝酿“舍舟由陆,改渡为桥”的构想。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洛阳桥。

那时候,修建这样一座跨海口的大桥,难度丝毫不亚于今天修建港珠澳大桥。

洛阳江入海口风高浪急,传统的建桥墩方式不适用于这样的水文条件。

后来,工匠们采用了全新的“筏形基础”:通过投填石块,在水底堆积一条横向的矮石堤,以此为基础建设桥墩,石堤托举着桥梁,使石桥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

洛阳桥还将桥墩造成船型,在水流较急的区域将桥墩的一面建成船尖状。

这样,面对滚滚流水时,桥墩可以有效减轻水流冲击。

桥墩建好后,加固又成了难题。

建桥者汲取民间智慧,采用独特的“种蛎固基”法:在桥下养殖海蛎,海蛎会吸附在桥墩上,它们的分泌物及死亡后留下的残骸,能将桥墩的石头牢牢固定在一起,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嘉祐四年(1059年),洛阳桥建成,桥长约1200米,宽约5米,有46个桥墩,被赞誉为雄镇东南的“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的建成,在泉州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造桥热潮”。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另一座“超级大桥”安平桥建成,桥长约2700多米(现存2070米),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之后,又有玉澜桥、苏埭桥等“超级工程”的相继建成,整个交通网络系统因桥而完善,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代修建的“超级桥梁”虽多,但经历了几百年风雨,或损毁不存,或只存残余,保存相对完整的安平桥成了我国古桥长度的天花板。

其长度的国内纪录,直到700多年后(1905年),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桥长3015米)建成,才被正式打破。

水中系梁施工方案

水中系梁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西小江特大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是连接杭金衢高速公路特大桥之一。

该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其桥梁上部结构为5×20+4×30+2×20+17.5+17×20,全桥总长:621.54m,桥面总宽28.0m,为分离式双向4车道,分两幅修建,中央设分隔带,各幅宽13.5m。

上部结构采用后张预应力空心板梁,共计728片,其中20m梁板611片,30m梁板117片。

并分为两个阶段施工,先简支--后连续,全桥跨联布置分有2跨一联,4跨一联,5跨一联,6跨一联四种。

桥面纵坡以14#墩为变坡点,杭州方向坡度为 1.3%,衢州方向坡度为1.2%,桥面横坡各幅向外侧单向设置均为2%。

西小江大桥5#-9#墩处于河中,原设计图中各立柱间不设水中系梁。

后设计考虑结构受力、立柱的稳定性等问题。

在5#-9#水中墩立柱与立柱间增设高度为1.2m的系梁。

共计10根(指左、右幅),这对加固桩基础和桥梁下部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水中系梁长12.7m,宽1m,高1.2m。

原系梁顶标高为4.20m,系梁底标高为3.00m。

设计考虑到西小江水位标高为3.80m。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将5#-9#墩系梁顶标高调整为5.00m,虽然设计提高了水中系梁的施工标高值,但水中系梁施工周期较长,西小江水位实际标高为4.40m,系梁仍处在水中作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水中系梁采用木桩土围堰方式进行施工。

2.水中系梁混凝土施工水中系梁施工主要程序:木桩土围堰→搭设悬挂式支架→底模安装→钢筋骨架绑扎→安装侧模板→浇筑系梁砼→拆模及砼养护。

2.1围堰施工西小江大桥水中系梁围堰从河水深度、流速、通航和经济角度等方面考虑。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中平台的双排松木支撑桩作为围护柱,在松木桩的内腔沿四周紧贴木桩内侧垂直插入用木条钉制的木网片。

角片高5m,宽3m,待木网片全部插好固定后,为防止渗漏及内填粘土流失,采用彩条布贴于木网片内表面,然后在两彩条布之间倒入粘土进行填实,彩条布借助粘土的重力和推力自然下沉,并与木网片及河床紧密相粘,在倾倒填筑粘土时应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逐渐推进,将槽内的水挤出。

浙江省涉河桥梁水利技术规定

浙江省涉河桥梁水利技术规定

浙江省涉河桥梁水利技术规定(试行)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ΟО八年一月前言随着涉河桥梁建设的增多,建桥不当引起河道行洪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制定涉河桥梁的水利技术规定,为防止建桥不当对水利的负面影响,统一我省涉河桥梁的有关技术参数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共5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涉河桥梁布置、涉河桥梁控制参数、其它。

本规定对涉河桥梁布置、涉河桥梁控制参数作了技术规定。

本规定批准部门: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规定主编单位: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郑月芳、黄世昌、李若华、郜会彩、何斐、周骥、王敏、纪生花、许志良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涉河桥梁布置 (3)3.1 桥位 (3)3.2 桥梁防洪标准 (3)3.3 桥轴线 (3)3.4 梁底标高 (3)3.5桥墩布置 (4)3.6 桥梁承台 (4)3.7 桥面集中排水 (4)4 涉河桥梁控制参数 (5)4.1阻水面积百分比 (5)4.2 最大壅水高度 (5)4.3壅水叠加 (6)4.4 流态变化 (6)4.5堤脚冲刷 (6)4.6 观测设施 (6)5 其它 (7)附录 A (8)1 桥前壅水 (8)1.1最大壅水高度计算 (8)1.2 桥下壅水高度 (10)1.3 壅水曲线 (10)2 冲刷计算 (11)2.1 一般冲刷计算 (11)2.2 墩台局部冲刷计算 (15)2.3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进流速计算公式 (16)附件1:条文说明 (18)附件2:浙江省省级河道一览表 (26)1 总则1.0.1 为统一规范涉河桥梁审批的水利技术参数和标准,结合浙江省已建涉河桥梁的实践,特制定本规定。

1.0.2 涉河桥梁的水利技术规定主要包括涉河桥梁布置、涉河桥梁控制参数及其它。

1.0.3 本规定的涉河桥梁布置及其它作为通用性条款适用我省所有涉河桥梁的新建与改造;1.0.4 本规定的涉河桥梁控制参数作为特别性条款适用于省级河道上特大桥和跨径300米(含)以上的大桥的新建与改建,市级河道以及其它河道参照执行。

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中的景观文化建设规划研究

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中的景观文化建设规划研究

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中的景观文化建设规划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7T08:57:47.83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月1期作者:郑志法[导读] 钱塘江河口位置的海盐县县城,是全国范围内距离海岸最近的县城,与海塘的距离不超过半里,郑志法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摘要:钱塘江河口位置的海盐县县城,是全国范围内距离海岸最近的县城,与海塘的距离不超过半里,外海面位置无阻挡、屏障,在宽阔的视角下,海塘受到了水浪的直接冲击。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在钱塘江古海塘的加固工程建设中,水利工作者们对于景观文化建设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大了实践探索的力度,并致力于实现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中景观文化的合理规划、合理建设目标。

文章对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实施中景观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实施中的景观文化建设规划。

关键词:钱塘江古海塘;加固工程;景观文化建设The research of The Qiantang River landscape culture in the ancient seawall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nning researchZheng Zhifa(Zhejiang Qiantang River Basin Center,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Qiantang River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310020)Abstract: Haiyan County, located at the mouth of Qiantang River, is the nearest county to the coast in China. It is no more than half a mile away from the seawall. There is no barrier and barrier on the outer sea surface.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he seawall has been directly impacted by water waves.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in the reinforce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the ancient seawall of Qiantang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have graduall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culture, strengthened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committed to realizing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of landscape culture in the reinforcement project of the ancient seawall of Qiantang Riv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landscap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iantang River ancient seawall reinforcement project, and analyzes the landscape cultur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iantang River ancient seawall reinforcement project.前言:钱塘江古海塘是一道安全屏障,对于杭嘉湖平原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在北岸海塘中,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面临着高水位、洪潮和台风所带来的冲击,开始实施加固工程,提高钱塘江古海塘稳定性、安全性,结合景观文化的建设和合理规划,提高海岸线景观的质量和审美效果。

桥梁加固施工方案

桥梁加固施工方案

—第六节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六节施工组织设计 (I)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一、大桥概况 (3)二、本工程概况 (3)三、工程特点、重点、难点 (5)四、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 (5)第三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7)一、主要改造加固施工顺序 (7)二、高填路段加固方案和措施 (7)三、其它部位加固工程施工方法 (9)四、桥梁病害及结构问题加固处理措施 (21)五、脚手架搭拆方案 (24)六、肋墙、挡墙及外横梁施工方案 (31)七、张拉钢绞线施工工艺 (36)八、桥面铺装加固 (41)九、桥底加固措施的施工工艺及检验要点 (46)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3)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79)第六章、文明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06)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10)第八章、拟投入资源配备计划 (116)第九章、劳动力计划 (125)第十、章主要的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 (128)第十一章、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133)第十二章、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144)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46)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一、编制依据1.《鹤壁市山城区泗河桥检测报告》(编号:S03-1);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3、河南省《城市桥梁检测技术规程》;4、《公路桥梁承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D60-2004)6、《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公路养护技术技术规范》(JTG H10-2009)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1、《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钢筋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J23-2008)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14、春雷路泗河桥加固方案专家评审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451-0712(2002)12-0021-03 中图分类号:U 445.72 文献标识码:B分水江大桥加固设计吴宝兴(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 310006) 摘 要:根据桐庐分水江大桥的现状及危害检测报告,分析了危害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采用高强螺栓张拉器施加体外预应力的加固设计方法及加固效果。

关键词:T 梁;裂缝;加固设计1 大桥概况桐庐分水江大桥位于320国道,于1961年元旦通车。

上部结构为10×20.0m 钢筋混凝土T 形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和石砌重力式桥台,墩台基础为35c m ×35c m 钢筋混凝土打入桩支撑于黄砂岩风化层上。

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13级,验算荷载为拖车—60;桥面宽为净6+2×1.5m 。

上部T 梁系套用前苏联1957年2月颁发的标准图。

2 桥梁主要病害该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发现梁肋裂缝增多加大,因桥台位移,致使两桥台台背被梁端顶推开裂,桐庐台摆柱支座倾斜,杭州台切线支座偏移,曾于1982年在桥台处增设板式橡胶支座。

1994年5月20日的再次观测表明,两台台背严重开裂推移,台身腹拱处的竖向裂缝宽度达1~4c m ,桐庐台摆柱支座倾斜达15°左右,杭州台切线支座向杭州端偏移达5~7c m ,T 梁的裂缝数量多,且每片梁均有宽0.45~1.6mm 的超限裂缝,最大裂缝宽度达1.74mm 。

缝长已超过中性轴,甚至已延伸至翼板根部。

桥面严重破损,梁间接缝处的纵向裂缝几乎贯通。

桥面上只要有手扶拖拉机经过,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抖动,10t 以上车辆通过时,则感到剧烈抖动。

经上级主管部门鉴定,该桥被定为危桥。

3 病害成因分析3.1 支座该桥桥台高达14m ,基础覆盖层较厚,采用的打入桩基础在穿透覆盖层后进入风化岩仅50c m 左右。

因此,可以认为桥台开裂、支座偏位的主要原因是桥台在活载、恒载及台背路基土压力共同作用下所致。

3.2 T 梁经分析,T 梁产生诸多超限裂缝的主要原因有2方面:(1)由于支座偏位,尤其是摆柱支座倾斜达15°,已失去了回复功能,许多裂缝是由温度应力所致;(2)该桥的设计荷载为汽车—13级,拖车—60,在经历了3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其所承受的交通量和车辆荷载均已今非昔比。

有关观察资料表明,1994年年平均日交通量机动车达9351辆 日,非机动车33498辆 日,折算成中型车为11937辆 日。

车辆荷载也大大超过其设计荷载。

因此,超负荷亦是该桥T 梁产生诸多超限裂缝的主要原因。

4 加固设计根据以上病害成因分析,本桥的加固设计重点是:(1)支座更换为板式橡胶支座;(2)用体外预应力加固T 梁;(3)重铺桥面铺装层。

本文将着重介绍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加固T 梁。

4.1 主梁的几何尺寸主梁全长22.16m ,计算跨径21.6m ,梁高1.25m ,翼板顶宽1.39m ,腹板厚0.17m ,翼板厚8~12c m 。

4.2 现有主梁的力学性能主梁的混凝土标号为25号,主筋采用尤—5号热轧圆钢筋,钢筋容许应力[Ρg ]=162.5M Pa (相当R g =280M Pa ),每片梁跨中配置钢筋为12<32。

经计算分析,该桥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各主梁的正截面强度、斜截面强度、挠度、最大裂缝宽度等均能满足设收稿日期:2002-08-05 公路 2002年12月 第12期 H IGHWA Y D ec 12002 N o 112 计要求,证实了其破坏原因是由于支座卡位失效而产生过大温度应力及超载所致。

4.3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计算由于本桥主梁裂缝数量多,其刚度大大降低,因此,加固方案当首选能提高主梁刚度的体外预应力方案。

根据本桥的特点,体外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如图1所示。

每片T梁采用4<25钢拉杆予以加固。

图1 体外预应力钢筋布置4.3.1 力学计算图式施加了体外预应力后的T梁,可看成是一次超静定结构。

因此,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钢拉杆将产生次内力∃N。

其力学计算图式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图式4.3.2 张拉力根据主管部门要求,桥梁修复的载重标准为汽车—15级。

加固目标为使其承载力提高15%,刚度提高20%。

按此加固目标,每根钢拉杆拟施加100kN的力,则每片梁共计施加400kN。

4.3.3 计算成果加固计算的内容包括:(1)主梁跨中截面及支点截面的内力计算;(2)加固前主梁跨中截面的抗弯强度、混凝土压应力、受拉主钢筋的拉应力,支点截面的斜截面抗剪强度、混凝土主拉应力,主梁跨中的最大挠度及裂缝最大宽度;(3)加固中及加固后预应力筋的摩阻损失、预应力筋次内力,主梁跨中截面的抗弯强度、混凝土压应力、受拉主筋及预应力筋的拉应力,支点截面的斜截面抗剪强度、混凝土主拉应力,主梁跨中的最大挠度及裂缝最大宽度。

未考虑因支座卡位而产生温度影响力的主梁加固前计算成果见表1,加固后计算成果见表2。

表1 加固前计算成果截面位置荷载效应不利组合结构抗力混凝土压应力钢筋拉应力主拉应力挠度裂缝宽度M jkN・mQ jkNM ukN・mQ ukNΡhaM PaΡgM PaΡz lM Paf m axmm∆m axmm 跨 中1885.832212.239.65145343.00.181支 点0349.6397.3331.15133注:“3”表示该项不控制设计。

从表中看出,加固后主梁跨中截面的正截面抗弯强度提高了18.5%。

在使用阶段,主梁上缘混凝土压应力降低了41.2%,挠度降低了70%,主钢筋拉应力降低了89%,裂缝计算宽度缩小了40%,支点截面的斜截面抗剪强度提高了13.5%,混凝土主拉应力降低了17.3%。

从上述比较数值可知,加固—22— 公 路 2002年 第12期 表2 加固后主梁计算成果截面位置张拉力预应力筋次内力摩阻损失结构抗力混凝土压应力钢筋拉应力主拉应力预应力筋拉应力挠度裂缝宽度NkN∃NkNΡs1M PaM ukN・mQ ukNΡhaM PaΡgM PaΡz lM PaΡyM Paf m axmm∆m axmm跨中40032.802622.535.67615.33220.512.80.109支点40026.1143451.0331.253203.233 注:“3”表示该项不控制设计。

后主梁抗挠刚度的提高尤为明显。

事实上,在加固过程中,现场施工的工人都反映,施拧钢拉杆前,主梁抖动幅度很大,在桥下感到“心惊肉跳”,而随着钢拉杆的施拧,抖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安全感渐增。

4.4 体外预应力构造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该桥创造性地采用了以高强螺栓为张拉器的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

该结构体系由张拉器、转向块、锚固端、体外预应力钢筋等组成。

4.4.1 张拉器的构造张拉器构造包括拉杆张拉端及张拉器内螺栓、螺母、垫圈等构造。

拉杆张拉端由厚为20mm的主钢板(16M n钢)及厚为10mm的加劲钢板(16M n钢)与钢拉杆焊接而成。

每个张拉器上设2根高强螺栓,高强螺栓(M20×370)采用40B钢制作,螺母、垫圈采用45号钢制作。

张拉器构造如图3所示。

图3 张拉器平面示意4.4.2 转向块构造转向块由2块厚34mm的钢板中间垫1块厚28mm的钢板焊制而成。

转向块与钢拉杆的接触面要求在工厂加工成半径为82.2c m的光滑曲面,由于钢拉杆为螺纹钢,为了减少摩阻损失,在钢拉杆与转向块之间垫一层厚0.5mm的光滑钢板。

转向块采用环氧砂浆固定于主梁梁底,并辅以其他临时固定措施。

4.4.3 锚固端构造锚固端设在梁端,由厚为20mm的肋形钢板与钢拉杆焊接而成。

U形钢板要求在工厂冲轧而成。

4.5 张拉预应力筋通过施拧张拉器上的螺母拉紧预应力筋,达到对主梁施加预应力的目的。

张拉力值是通过终拧扭矩值来控制的,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M=K×N×D式中:M为终拧扭矩值,N・m;K为扭矩系数(由试验确定);N为螺栓的预拉力,kN;D为螺栓公称直径,mm。

该桥每片梁采用4<25mm预应力筋加固,每根预应力筋由2根高强螺栓连接,因此每根高强螺栓的预拉力N=4008×111=55kN。

螺栓公称直径为20mm。

施拧螺母由人工完成,采用配有扭矩计的板手,十分方便。

为使每根螺栓受力均匀,施拧应分多次进行。

5 荷载试验为了了解加固效果,正确评价加固后桥梁的承载能力,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实验室对该桥加固前后的振动频率、主梁静载挠度、混凝土应力、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等进行检测。

实测值普遍小于理论值。

根据对现场测试数据的分析,在所测工况下对桐庐分水江大桥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做出如下结论:(1)大桥各跨振动频率均大于4.5H z,它比日本经典公式计算值4.42H z(49.1×L-0.779,L为跨径)要大,说明加固后大桥各跨竖向刚度比这一统计平均值要高;(2)加固后各跨跨中活载静挠度在1.37~3.25mm之间,小于L 600;(3)加固后T梁混凝土应力比加固前减少了30%,静挠度和振幅也有所减少。

桥梁加固达到了加固设计要求。

6 结语分水江大桥加固工程表明,采用高强螺栓张拉器施加体外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具有受力明确,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等特点,对今后同类桥梁的加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足的是该张拉方法不如千斤顶张拉能直接读出张拉力的大小,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使其不断完善。

—32— 2002年 第12期 吴宝兴:分水江大桥加固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