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电化学分析导论

合集下载

第九章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

第九章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

H e 1
1 H2 2
HCl水溶液
9
在(+)极液面接界处则 发生反应
Cl Cl2 e1
不断放出电子,可以看作 电子不断由溶液流出,进 入金属导体,电流从此流 过。 整个效果:电子仍然从负 极有电子流入溶液而又在 正极流出,这就构成了整 个回路中连续的电流 ,电 极反应使得电流在导体/ 液体接界面得以流通。
温度、溶液浓度、外加电场的电场强度
31
三、 离子的电迁移率u
离子的运动速率与外电场强度E的一般关系:
dE dE u u dl dl
u称为离子的电迁移率(有时称为离子淌度) 离子的电迁移率u:某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在 电场强度E=1V/m时的运动速率。m2 s1 V1
当通电结束,阴、阳两极部溶液浓度相同,但比原溶 液各少了2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不变。
26
(2)正负离子运动速率不相同(+= 3-)
设正离子迁移速率是负离子的三倍, υ+=3υ-,则正 离子导3F电量,负离子导1F电量。在假想的AA、 BB平面上有3mol正离子和1mol负离子逆向通过。
度加快,在水溶液中离子水化作用减弱等
原因,电阻下降
导电总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
5
2. 电池 由第一类导体联结两个电极并使电流在两极间 通过,构成外电路的装置叫做电池。
3. 原电池 电池能自发地在两极上发生化学 反应,并产生电流,将化学能转 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4. 电解池 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18
*电流效率
实际电解过程中,电极上常发生副反应或次级反应,析出一定 数量的某一物质时所消耗的电量要比按照法拉第定律计算所需 的理论电量多一些。此两者之比称为电流效率,通常用百分数 来表示。

09电化学分析导论

09电化学分析导论
南京大学高鸿:各类电极和电极过程的电流理论与示波极谱 滴定。 复旦大学邓家祺教授:活化分析。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研究中心:库仑分析。
湖南大学、核工业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五所、上海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
京土壤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离子选择性电极。
电化学分析导论
我国电分析化学方面的研究也很有特色
武汉大学: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电化学。
实用价值:金属和含共同配位体的两个难解离络合物组成的 电极(pM电极)
电化学分析导论
4、零类电极
惰性金属(Pt、Au、C等)电极,这类电极本身 不参与电极反应,仅作为氧化态和还原态物 质传递电子的场所,同时起传导电流的作用, 如
Fe3 , Fe2 Pt
Fe 0.0591lg Fe
Ag Ag

Ag
Ag Ag

0.0592 lg Ag 25C ,,由 Ag
Ag
S
2
, S 2
Cd
2

Ag
Ag
0.0592 K sp Ag2 S 0.0592 0.0592 lg lg Cd 2 lg Cd 2 Ag 2 K spCdS 2 2 Ag
电化学分析导论
电化学分析导论
定义:自发地将本身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流方向是Ag电极流向Cu电极
原电池
外电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Cu电极流向Ag电极。
正极:Ag电极;
负极:Cu电极 盐桥:使两个半电池保持电中性
电化学分析导论
定义:实现电化学反应所需能量由外部电源供给。
电化学分析导论

09第九章 电分析化学法导论

09第九章  电分析化学法导论
池外加电压增加。当电流 i 很小时,电极可视为可逆,没有所谓的 “极化”现象产生。
9-5-1 浓差极化
有电流通过时,电 极表面电活性物质的 消耗若得不到有效补 充,电极电位将变得 与平衡电位不同。此 称浓差极化
平衡电位 指由Nernst方程按 本体溶液浓度计算 得到的电位。
9-5-1 浓差极化
对于还原反应,浓差极化将使电极电位变得更负。对于氧化反应, 浓差极化将使电极电位变正。
AgCl /Ag AgCl /Ag
'
RT ln aCl F
甘汞电极 Hg Hg2Cl2(s) KCl(a=xmol/L)
SCE 0.242
将Pt插入汞与甘汞的糊状物中,内充液多为饱和KCl,也可为0.1 或1.0mol/LKCl。内充液一般用Hg2Cl2饱和。盐桥为充满内充液的 多孔陶瓷。
9-5-3 超电位
由于极化,使实际电位和可逆电位之间存在差异 ,此差异即为 超电位 对于阳极和阴极,分别有阳极超电位a和阴极超电位c。对于单个 电极,超电位为浓差超电位和电化学超电位之和
= 浓差+电化
9-5-3 超电位
影响因素: a) 电流密度,
b) T,
c) 电极化学成份不同,不同。与电活性物质和电极材料 亲和力有关
≈ 右 - 左≈ c - a
当E>0,为原电池;E<0为电解池。
9-2 液接电位与盐桥
9-2-1 液接电位 Ej
因各离子迁移速度不同而产生 对于类型1的1:1型电解质接界:
RT a1 E j t t ln F a2
设a1=0.01,a2=0.1。则t+=0.83、t-=0.17, 25 ℃时

第9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第9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0
0.0592 (cC ) c (c D ) d EE lg z (c A ) a (c B ) b
0'
式中0’为条件电极电位,它校正了离子强度、水解效应、配位效应以及 pH 值
等因素的影响。 在浓度测量中,通过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使待测液与标准液的离
子强度相同(基体效应相同),这时可用浓度c代替活度a。
K sp ,Hg2Cl2 0.059 aHg22 0.059 0 lg 2 0 lg aHg2 0 0.059 lg 2 2 2 aHg ( aCl )2
' 0 0.059 lg aCl

可见,电极电位与Cl- 的活度或浓度有关。当Cl- 浓度 不同时,可得到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参比电极。(注 意:饱和甘汞电极指 KCl 浓度为4.6M)
9-5 电极的种类 一 根据电极所起的作用分类
(一) 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溶液主体浓度不发生变化 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如果有较大电流通过,溶液的主 体浓度发生显著的变化的电极,称为工作电极。
电位分析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在电 解分析和库仑分析中所用的铂电极为工作电极。
(二)参比电极
位0’代替标准电极电位0。
对氧化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0.0592 ( C cC ) c ( D c D ) d EE lg 或 a b z ( A c A ) ( B c B )
0
0.0592 (cC ) c (c D ) d EE lg ,即 a b z (c A ) (c B )
三. 电池的表示方法
原电池: Zn|ZnSO4(xmol/L) || CuSO4(ymol/L)|Cu

第九章 电化学析法导论-PPT文档资料

第九章  电化学析法导论-PPT文档资料
4
与其它方法相比,电化学方法有其特定的长处:
①电化学测量的是元素或化合物的某一种价态,如溶液中 Ce(Ⅲ)和Ce(Ⅳ)各自含量;
②电化学方法测定的是待测物的活度(α)而不是浓度. 如生理 研究中,关心的是Ca2+, K+活度而不是浓度,植物对各种金 属离子吸收与活度有关;
③能进行价态及形态分析; ④能研究电子传递过程,尤其是生物体内。
阳极: Z极n 极负; 阴极: C极u 极正 • 电解池中 Zn2++Cu=Zn+Cu2+
阳极:Cu极 正极; 阴极:Zn极 负极
10
3.电池图解表示式
原电池
Zn | ZnSO4 (x mol·L-1) || CuSO4 (y mol·L-1) | Cu
• 1. 左氧化,右还原。电解质位于两电极之间。 • 2. 两相界面或不相混溶液界面“|”,盐桥“||”。 • 3. 溶液活度,气体分压,温度要注明。
• 例 2H++2e=H2↑ • ① H+ + e = H • ② H+ H+ =H2+ 慢,决定整个反应速度 • ③ H2++e=H2↑ 要使反应 ② 加快必须增加活化能,
不及扩散到电极表面,则 Cs 〈 Co,Φc→ 负。 阳极: M – ne → Mn+ ,表面附近〔Mn+〕 ↑
若Cs 〉 Co ,则Φa →正。
减少浓差极化办法
1. 降低电流密度
2. 增高溶液温度
3. 搅拌,使 Cs Co 接近
19
2. 电化学极化
由于电极反应速度较慢而引起的电极电位偏离 平衡值的现象。
电化学分析
电分析化学导论 电位分析法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第九章_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第九章_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1 第一类电极(活性金属电极)
组成: 金属与该金属离子的溶液 M | M
Ag | Ag
n
( xmol / L )
Ag



e Ag
Ag
要求: (1)
/ Ag
0 . 059 log a Ag
0
Zn, Cd, In, Tl, Sn, Pb
(2)金属离子以一种形式存在 常用: Cu, Ag, Hg
0.01 mol/L HCl H+ Cl0.1 mol/L HCl 左边带正电 双电层 大约 40mV 电位差 液接电位 扩散电位
右边带负电
盐桥制备:在饱和的KCl溶液中加入3%琼脂,加热使琼脂溶 解,冷却为凝胶,两端以多孔沙芯密封防止电解质溶液间的 虹吸而发生反应,但仍能形成电池回路。使用时它的两端插 入两个溶液中。
2
由金属与两种具有相同阴离子的难溶盐(或难离解的络合 物),再与含有第二种难溶盐(或难离解的络合物)的阳 离子组成的电极体系。
Ag


/ Ag
0 . 059 log a Ag
K spAg aC
2C 2O 4
a Ag
2 2O 4
aC
2O 4
2

K spCaC 2 O 4 a Ca 2
电量 i---E 曲线 电极的增重 二 特点和应用
库仑分析法 极谱法或伏安法 电解分析法
1 仪器结构简单,便宜,易于推广
2 易于自动化 9-2 化学电池 一 化学电池的分类 自发性 原电池 由化学能自发地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电池 电解池 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强制性
二 电池的正负极和阴阳极 原电池 阳 Zn 盐桥 + 阴 Cu

9第9章 电分析化学法导论

9第9章    电分析化学法导论

9-2-2 盐桥-液接电位的消除
盐桥中KCl浓度相应的液接电位
KCl盐桥作用
0.01mol· L-1 0.1mol· L-1
CKCl/ mol· L-1 0.1 0.2 0.5 1.0 2.5 3.5 饱和
液接电位/ mv 27 20 13 8.4 3.4 1.1 <1
液 1.2mV
作用:隔离、接通电路、减小液接电位
① H+ + e = H
② H+ H+ =H2+ 慢,决定整个反应速度
③ H2++e=H2↑ 要使反应 ② 加快,必须增加活化能,使
φc→负
9-5-3 超电位
定义:由于极化,使实际电位和可逆电位之间存在差异,此
差异即为 超电位
影响因素: ⑴电流密度, ⑵T, ⑶电极材料不同,不同 ⑷产物是气体的电极,其大,析出物为金属其小
第9章 电分析化学法导论
9-1 电化学电池
9-2 9-3 9-4 9-5 9-6
液体接界电位与盐桥 电极电位 一般电极反应过程 电极的极化和超电位 电极的类型
电分析化学法
又称电化学分析法---
应用电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
法的统称。 依据被测物溶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而建立起来 的分析方法。 根据电学参数可分为:电导法、电位法、电解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等
1.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必须分隔开来,不能使其直接 接触,并保持两种溶液都处于电中性
2.电子由还原剂传递给氧化剂,要通过溶液之外的导线 (外电路) 反应装置-电化学电池(化学电池)
9-1-1 原电池与电解池
1.原电池 (以Cu-Zn原电池为例) 自发地将本身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

第9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第9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11
9-1-2.电池图解表示式
原电池
Zn | ZnSO4 (x mol· -1) || CuSO4 (y mol· -1) | Cu L L
1. 左氧化,右还原。电解质位于两电极之间。 2. 两相界面或不相混溶液界面“|”,盐桥“||”。
3. 溶液活度,气体分压,温度要注明。
若不注,则为1mol·-1;101325Pa(1atm);25℃。 L
20
3. 搅拌,使 Cs
2. 电化学极化
由于极反应速度较慢而引起的电极电位偏
离平衡值的现象。
例 2H++2e=H2↑

H+ + e = H
② H+ H+ =H2+ 慢,决定整个反应速度
③ H2++e=H2↑
使 Φc→负
要使反应
② 加快必须增加活化能,
21
去极化
定义:电极电位不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或者电极电位改变很小而 电流变化很大的现象。如饱和甘汞电极为去极化电极。
K sp ( Ag 2 S )
αS2-=
Φ Ag+/Ag =φθ Ag+/Ag +
0.0592 K sp ( Ag2 S ) lg 2 K sp ( CdS )
0.0592 lg Cd 2 2 0.0592 θ l g aCd 2 =φ Ag+/Ag +K+ 2
30
例2、Hg | HgY, MY, Mn+ 杯汞电极-用 于EDTA络合滴定作指示电极
-氧化反应
阳极

电 池 反 应 Zn2++Cu=Zn+Cu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本体 + + + - - - + + + + -
2、充电电流与法拉第电流
电极上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 流称为法拉第电流 电极上电荷的改变导致双电层电 荷的改变而产生电流称为充电电 流 (属于非法拉第电流)
d0 d1
+ + + + - + - - - + + +
+ - -
+
紧密层 扩散层
充电电流
E t ( RC ) ic e R
二、电池的图解表达式
5、电池的图解表达式 ——IUPAC对电池图解规定 (阳极) 电极a 溶液(a1) 溶液(a2) 电极b (阴极)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写在左边,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写在右边
电池组成的每一个接界面用“|”隔开; 两种溶液通过盐桥连接时,用“ ”表示; 同一种溶液中存在多种组份时,用“ ,” 隔开。 电池中的溶液应注明活度(或浓度)。若有气体,应注明 其分压、温度。若不注明,则指25℃,101325Pa 电解质溶液位于两电极间
分类
特方程求算被测物质浓度的方法
通过电位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然后计 电位滴定法:
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3、伏安和极谱法 以特殊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流— 电压曲线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的方 法;使用固体或固定电极作工作 电极时称为伏安法;使用液态电 极作工作电极时称为极谱法
交流示波滴定装置
二、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标准H电极
自学内容
待测电极
(阳)Pt|H2(101 325 Pa ),H+(1mol/dm)||Ag+(1mol/dm)|Ag(阴) E电池= E右- E左= E待测- E标准H电极 = E待测 目前使用的标 准电极电位都 是相对值
三、电分析化学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1、特点 灵敏度高,耗样量少
分析速度快;
仪器设备简单,经济,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操作方便; 直接测定活度而不只是浓度 2、应用 定量分析
理化常数测定 反应机理和历程研究 元素价态和形态分析等
本章作业 p356: 16
自学内容
一、液接电位
(1)液体接界电位的概念 在两种不同电解质体)接(界)电位 (2)液接电位产生的原因——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
4、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电解分析: 在恒电流或控制电位条件下,使被测物 质在电极上析出,实现定量分离和测定 目的的方法。 电重量法: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析出的物质量通常 可以用称重的方法来确定 库仑分析法: 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由电解过程中电 极上通过的电量确定电极上析出物质量 的方法 电流滴定或库仑滴定法: 法拉第(M. Faraday) 恒电流下电解产生的滴定剂与被测物作用。 1791-1867
五、二电极与三电极体系
1、二电极体系 由指示/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的测量体系
如: pH计:
玻璃电极——指示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 2、三电极体系 由指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与辅助电极构成的测量体系 如:极谱仪 玻璃电极——指示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 铂丝电极——辅助电极
§13-3 电分析化学方法概述
盐桥
(3)液体接界电位的消除 ——使用盐桥
二、电化学池的类型
原电池 eCu Zn
自学内容
——按能量转化方向分 (1)原电池——自发地发生电极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Zn 极: Zn-2e = Zn2+ 氧化反应 (阳极, 负极) Cu 极: Cu2++2e=Cu 还原反应 (阴极,正极) 电池反应: Zn+Cu2+ = Zn2++Cu
二、电化学池图解表达式
例如:
原电池
e-
电解池 +
Zn
Cu
Zn
Cu
Zn∣ZnSO4(1)‖CuSO4(2)∣Cu
Cu∣CuSO4(1)‖ZnSO4(2)∣Zn
阳极 (-)
阴极 (+)
阳极 (+)
阴极 (-)
6、关于电池电动势的规定 E电池= E右- E左= E阴- E阳
E电池为正值,表示电池反应能自发进行——原电池
G = mc/ = mcA/l =Kc
电导 电阻的倒数 电解质浓度 导体的横截面积 电导池常数 导体的长度
二、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电导分析法
(3)电导法的特点与应用 特点:简单、快速 灵敏度不高、选择性差 电导具有加和性 G=∑Gi= ∑ mici / 应用:
水质监测
大气监测
水的类型
如: pH计中使用的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电解法和库仑法中所用的Pt电极为工作电极
三、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
测量过程中,具有已知、恒定电位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1、理想的参比电极 电极电位稳定,可逆性好 重现性好 使用方便,寿命长
2、常用参比电极 (1)标准氢电极(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SHE) 半电池符号: Pt, H2(100kPa) H+(1.0mol/L) 电极反应 2H+ + 2e→ H2 电极电位:ESHE = 0 使用氢气,不方便,一般不用
按表面性质分
裸电极 表面修饰电极
二、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能反映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电极称为指示/工作电极 测试过程中,溶液主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电极为指示 电极(Indicator electrode) 在测试过程中,有较大电流通过,溶液主体浓度发生 显著变化的电极称为工作电极(Working electrode)
四、辅助电极与对电极
测量过程中电极电位会发生改变,但其改变与分析物的 测量参数无关的电极通称为辅助电极(Auxiliary electrode)(或称对电极,Counter electrode) 辅助电极与工作电极构成电池,形 成通路,提供电子传递的场所,帮 助参比电极分担电路中产生的电 流,使参比电极的电位稳定。
§13-1 电化学池的图解表示法
3、关于半反应表示方法的规定
- = Red O + n e x ——以还原反应表示
如:Cu-Zn原电池中,半反应表示为: 半反应: Zn2+ + 2e = Zn Cu2+ + 2e = Cu 电池反应:Zn + Cu2+ = Zn2+ + Cu 4、关于电极电位符号的规定 ★ 规定标准H电极的电位为0 ★ 任何电极与标准H电极组成电池时,该电极所带静 电荷的符号即为该电极电位的符号
电导率 (κ/s·cm-1)
自来水
5.26×10-4 (~10-4)
普通 蒸馏水 2.9×10-6 (~10-6)
离子 交换水 5×10-7 (~10-7)
二、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2、电位分析法 用一指示电极和一参比电极与试液组成化 学电池,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 势,依此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由能斯 直接电位法:
E电池为负值,表示电池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电解池
§13-2 电化学池中的电极系统
一、电极的分类
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按性质和 参比电极 用途分 辅助电极 按材料分
碳电极
第一类电极 金属基电极 第二类电极 第三类电极 按电极组成及 零类电极
铂电极 金电极 汞电极 …….
反应机理分类
离子选择电极
常规电极 按尺寸大小分 微电极 超微电极
三、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
1、双电层的概念与结构
固体表面因某种原因带上电荷后 产生特异性吸附及静电相互作用 等导致在固液接触面附近溶液中 电荷过剩的现象 在电化学研究中,双电层充当 了电池的电容器 + + 电 + 极 + + + + +
自学内容
双电层
---+ ----+ ----- + - +- - +- - +- - + + - - + d2
一、电分析化学中的测量方法
1、静态方法 测量过程中,体系内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测量方式 典型的静态法有: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2、动态方法 测量过程中,有电流通过体系的测量方法 典型的静态法有:极谱法、伏安法、库仑法、等
二、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按测量电信号的不同分类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与库仑分析法 极谱法和伏安法
第13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 主 要 内 容
★ 基本术语与概念
电化学池的图解表达式及其规定 电极的分类
★ 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及特点
电分析化学法的定义
根据物质在电化学池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称为电分析 化学法(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电化学池(Electrochemical cells)又 称化学电池,指两个电极至少被一个 电解质溶液所隔开的体系 电化学性质是指当电流通过电化学池 时,化学电池的电位、电流、电导和 电量等电学性质要随着溶液的化学组 成和浓度的不同而不同的性质。
四、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
一般的电极过程
自学内容
(1)物质在溶液本体与 电极表面间的传递过程:
脱附
扩散 电迁移 对流

(2)电子传递过程
吸附
脱附
(3)电极表面转化步骤 没有电子参与的反 应如吸附、脱附等
五、电极电位
1、电极电位的测量
将待测电极(如Ag/Ag+)与标 准H电极构成原电池,让标 准H电极为阳极,通过测定 此原电池的电动势,就可以 得到待测电极(Ag/Ag+)相对 于标准化H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池的图解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