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如今的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空中有害气体超标等日益严重的问题。

这些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危害。

对已发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固然重要,然而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让人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顾及到我们的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

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不失时机地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一、走进课本,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问题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应仔细分析教材,充分挖掘用于环境教育的素材。

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照本宣科的“注入式”,改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化验知识的兴趣,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现状和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问题理论的认识和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更要看参与和解决环境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比如:在学习了“空气”的知识后介绍“大气污染”;学习了“水”的知识后介绍“水体污染”;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后介绍“温室效应”、“低碳生活”;学习了“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后介绍“酸雨”;学习了“化学肥料”的知识后,重点介绍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二、走进实验室,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备都是通过实验去验证。

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注意减少污染,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对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后废物的处理等,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自觉把废液、废渣倒人废液缸中,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环境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重大的破坏。

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

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化学教育中培养环保意识的内容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

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我认为在环境意识的培养方面应注重以下几项内容:1.具有环境忧患意识,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意义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

初中化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应用;
2. 掌握化学在环保中的原理和技术;
3.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 化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 化学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在环保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2.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促进。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了解化学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25分钟)
1.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化学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完成相关问题。

2.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化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与同伴讨论解决方法。

3.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化学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三、实践(20分钟)
1. 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模拟化学处理水污染的实验;
2.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体会化学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反思个人环保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五、拓展(15分钟)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保话题,进行小组研讨并展示成果,加深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化学在环保中的应用,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环保的热情和积极性。

下一步,可以进
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入,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关心和重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溶含了一定的化学因素,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更直观,更现实,更生动,其效果更显著。

1、强化环保意识,认真备好实验课在旧教育观念的支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教育而轻视了能力培养、忽视素质教育,例如从相当一部分教师上演示实验课时,讲桌上无多余的盛放废液的器皿就可见一斑。

因此要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环境教育,就必须增强环境意识,要有意识地从环境教育的观点出发备好实验课。

备课时,既要设计好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更要设计好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有毒气体实验中毒气泄露的预防、处理、吸引及停止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中废弃物的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的方法设计等,消除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比如,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中,对于尾气的处理有多种实验方案,可以燃烧尾气;可以用气球回收;还可以循环利用等。

教师在准备实验时应设计好一种较理想的尾气处理方法,以防止实验中一氧化碳泄露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社会学家班杜拉指出:“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观察过程和模仿过程中完善起来的。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是“导演”,教给学生怎样做人;又是“演员”,给学生以活的形象。

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时时在观老师之颜,处处在察老师之行,然后做出判断,决定自己的的行动。

因此教师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老师都要言行一致,做到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尤其是涉及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比如在药品的取用和称量、液体的量取和转移、过滤等基本操作过程中准确熟练的动作可避免药品的洒落、挥发造成污染。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中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应重视环保教育,环保教育从小抓起,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教育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呼声。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中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内容不少,教师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保有机结合起来。

1.1 在学习“空气”知识时,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

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含量虽然很少,却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它是人类与生物的“保护伞”。

目前主要由于致冷剂氟里昂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氮的氧化物大量排入空气中破坏或损耗臭氧层,臭氧层已出现空洞,“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过量紫外线的辐射,不仅会使人类患皮肤癌和得白内障病人的大增,而且也会损害动植物的发育,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危害海洋生物生存,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

为防止“臭氧层空洞”的进一步扩大,拯救臭氧层,减少使用或停止使用氟里昂致冷剂,用无污染的致冷剂代替氟里昂,限制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1.2 在学习“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知识时,重点介绍“温室效应”。

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加上森林大面积破坏,绿色植物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剩并不断增加,由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阻碍了地球上能量的扩散,因而形成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后果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过快,气温升高造成冰川熔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还将会改变全球地理气候分布,使得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加剧干旱及土地的沙漠化,各种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和化 学 物质 几 乎渗 透 到人类 生产 和 生活 的
生 天 然 气 井 渗 漏 事 故 , 能对 大 气 、 质 可 水 等 进 行污 染 。 因此 , 地政 府 已将 事 故 井 当 口方 圆 l 公 里 内的 近 5 0 0 0名 群 众 疏 散 到邻近 的 乡镇 ,1公里 之外 的部分 群众 也 自发撤 离 , 有 发 现 人 员 中毒 的情 况 。 没 B 苯类物质 。 如 20 、 0 5年 1 月 1 1 3 日,中 石 油 吉 林 石 化 公 司 双 苯 厂 发 生 爆 炸 。爆 炸 事故 发 生 后 , 监测 发现 苯 类 污 染 物 流 入第 二松 花 江 , 成水 质 污 染 。苯 类 造 污 染 物 是对 人 体 健 康 有 危 害 的 有 机 物 。 国 家环 保 总局 国家 环 保 总 局 2 3日向媒 体 通 报 , 中 国石 油 吉 林 石 化 公 司爆 炸 事 故 影 受 响 , 花 江 发 生 重 大 水 污染 事件 。 松 C 水 体的有机物污染 。在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环 保 教 育
口孟 慧 宇
( 唐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 , 河北 摘 030) 6 00
要: 保护环境是我 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 加强生 态环保 意识 的培 养是 贯彻执行基本 国策的基础 工程 , 一项长期的、 民的重 是 全
要任务。 在造成生态环境破 坏的诸 多因素 中, 学因素 占 8% 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技 术中有 8% 化 0, O 以上是依据化 学原理。 因而作为一名
制时 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 、 芳烃 等 , 为 五 毒 之 首 , 助 致 癌 剂 , 且 酚 为 而 在低 浓度就使蛋 白质变性 。 石油厂废水要 经 处 理 回 收酚 。 D、 卤代 烃 污 染 。讲 卤代 烃 时 要 介 绍 氟里昂 ( C 2 2 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 C LF ) 层。 目前臭氧层 已经 出现 了空洞, 减弱 了 臭氧 层对 阳光 中紫外线 的阻挡作用, 使人 类 患 皮肤 癌 的可 能性 增 加 。有 人 预 言 , 到

初中化学渗透环保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环保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环保教案
教学内容:浸透的定义及影响环保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浸透现象及其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浸透的概念和影响环保的作用
教学难点:浸透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深度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讨论、展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水的浸透实验,引出浸透的概念,提出问题:浸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二、讲解(15分钟)
1. 解释浸透的定义和原理。

2. 分析浸透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如土壤保湿、植物吸水等。

三、实验(20分钟)
在实验室或校园内进行吸水植物的观察实验,观察不同植物对水的吸收情况,并讨论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讲解内容,讨论浸透对环保的实际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浸透在环保中的作用,号召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浸透与环保的小议文,提出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及建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浸透的概念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浸透在环保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关注和保护环境。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化学污染物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继续生成,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人类的生成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家园”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

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中学教育中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结合起来呢?我认为首先应做到的适时适当。

在教学过程中,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如当讲到氧族元素中so2时,强调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除直接危险人类健康之外,还会形成酸雨,强调酸雨的形成、危害、分布、防治等等。

当学到氮族元素中氮的氧化物时,强调大气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当讲到co2时,提及臭氧空洞的形成和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放到大气中的co2,约有一亿五千万吨,生产的废渣超过了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

我国农业每年损失达15亿元,197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光化水害烟雾,农业作物损失达2500多万美元等等。

这样在教学中补充一些课外内容,来激发兴趣,加深印象,拓展视野。

并且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化学实验,难免产生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以将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毒气(如cl2经过一个倒置的漏斗通过碱液吸收)或不断改进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和稀hno3时铜片改成铜丝,不需要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量少产生毒气。

尽可能采用微型实验(如氯离子的检验在点滴板中进行,碘的升华,把碘晶体预先密封在玻璃管中),这们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 尚有 哪 些 不 足 之 处 , 让 学生开动脑筋 , 设 想 对 尾 气 的 处 理 意 见
和废液的转化利用 , 如何 变废 为宝 。 通过实地进行环保教 育 , 可 以
增 强 学生 的环 保意 识 , 使学 生 掌 握 实 际 的环 保 知 识 。
识的责任 。学校和教委也应 注重对在职教师进 行环保方 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 时, 尽量 利用少量的反 物来制
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 化学又和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化学教
学 中, 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 具有独特 的优势 。 教师在 向学生
取少量的有毒物质 , 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如铜和热浓硫 酸的
反应 、 铜和硝酸的反应 等 , 教师应 尽量控制反应 物的用量 , 只要 学
二、 改 进 实 验 教 学
总之 , 环境污染 问题 是一个全球性 的问题 , 不是一个人 能够 解决的 , 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 注。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 , 在教学过 程中 , 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是 我们 义不容辞 的责任 。 我们 应变“ 应 试教育” 为“ 素质教育 ” , 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 中, 为我 国乃至 全球环境 教育 的发展献 出 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
识 到 环 保 的 必要 性 和 紧迫 性 , 从 而 主 动地 担 负起 培 养 学生 环保 意
3 . 进行 现场教学 。教师可 以带领学生 到工厂参 观 , ( 如 化肥
厂、 农药厂 、 造纸厂 、 制革 厂等) 。了解工厂在处理 I 业“ i废 ” 方面 做了哪些具体 的工作 , 用 什么样 的设 备来 转化“ 二废” - , 还可 以指
上提高全 民的环保意识 。近些年 , 一些 E l 益突 出的环境 问题越来 越受 到广 大人 民的关注 , 环保 问题也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 了许 多麻 烦 。因此 , 加强环保 意识 教育 和环保法制教育 己显得特别重要。
涉及 环保知识 的内容有很多 。那么 , 如何将这些 内容 的教学与环
讲授 化学知识 的同时 , 要 向学生渗透环保 意识 , 让 学生在潜移默 生能得到正确 的、 明显 的结果 , 能观察到其 物质的存在 , 了解和掌
化 中注意保护环境 , 树 立环保的法制观念 , 养 成 自觉环保 的好 习 握 它 的性 质 就 可 以 了 。 惯, 为 美好 环境 的创设 与和谐发展贡献 自己的力量 , 从而从整体 2 . 抓住教材 的环保 内容渗透环保 教育 。在 中学化学教材 中 ,
生的视野。
为了强化学生 的环保 意识 , 在化学教学 中 , 笔者做 了一些简要 的
分析 。


提 高 教 师 与 学 生 的 环 保 意 识
在化学教 学过程 中, 教师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 学与环境 的
关系 、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 、 可能造成 的恶果 , 以及保 护环境的措
施、 改 善环境 的道理 , 深入 浅出地阐 明环保工 作的重要意义 。但 是, 在实际教学 中, 许 多化学教师对环境保护了解不深 , 难 以在 日 常教 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因此 , 当务之急是教师需要 重新 学习有 关环保方 面的知识 , 多读 书 、 多看报 , 扩宽 自身 的知识 面 , 真 正认
( 作者单位 : 江 西 省 于都 县 仙 下 中学 3 4 2 3 0 0 1
作为化学教 师 , 我们 要利用实验教学 , 让 学生参与到环境 保 护的实践中来 。
1 . 培养学 生的实验 习惯 。 如在 密闭系统或通风橱 中操作有毒 气体 ; 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吸收 ; 反应后的废液 、 废渣 不随意倒 入
境保 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教 师做 到适 时 、 适 当。 在 教学进程 中 , 适 当涉及环 保知识 的内容 , 如: 在讲解 氧气 、 二氧化 硫、 煤、 石油 等内容时 , 教师应及 时向学生进行环保 教育 , 强调环 境与人类 生活的密切关系 , 使学生 明白为了不让 环境 污染威胁人 类 自身的生存 , 就需要进 行保 护环境 。另外 , 在教学 中, 教师可通 过适 当补充 一些 内容 , 介绍一些实例来加 深学生 的印象 , 拓宽学
2 0 1 4 年 9 月 中学_ i 罘 哥 i 辅导
环保教育在 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 李地寿
摘要 : 化 学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 系。 在化学课堂教学 中, 教师 把化 学知识的学 习与环保教 育结合起 来可以提 高 学生的环保意 识, 提 高学生学习化 学的兴趣 。 水池 , 而是分类 回收等 , 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然后 , 教师帮 助学生从 环保 的角度设计 、 改进 、 挑选实 验方案 , 选 取实验药 品。 使学生尽 可能采用一些无毒 无害 、 低 污染 、 低 能耗 的实验方 案和 选择一些无污染 、 可 回收 、 可循环利用 的药 品, 培养学生在科学实 验和工业生产上的环保 意识 。在实验操作 中, 教师还应教育学生

关键词 : 初 中化 学; 环保 意识 ;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9 9 2 — 7 7 1 1 ( 2 0 1 4 ) 0 9 - 0 1 5 0 化学是一 门与人们 日常生活 、生产有着密切联 系的学科 , 工
定要严格遵守操 作的规程 , 防止学生一味追求趣味而违反操作
( 上接第 1 5 4 页)
类似地, 若n r c c 。 s }是复数 y i 的幅 角, 则 = 、 /
例 3 . 已知 : T X / 5 - - 1
号≤ a r c


≤ 手
≤ a r c t s } + a r c t g r + a r c t g ≤ 警一 , = 0 、 、 2 时 幅 角 为 手 , 一 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