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与化学反应速率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是一个重要而广泛应用的领域。

热力学研究热能转化与传递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驱动力、反应速率和平衡态的形成。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应用,包括反应热、热力学计算和热力学常数的应用。

1. 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在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它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的放热性或吸热性。

反应热通常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可以用来评估化学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及反应产物的稳定性。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测量反应热可以确定反应的放热量,从而用来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效率。

2. 热力学计算热力学计算是利用热力学原理和公式进行数值计算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热力学计算,我们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反应焓变(ΔH)、反应熵变(ΔS)和反应自由能变(ΔG)。

这些参数可以提供有关反应的信息,如反应的热效应、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

热力学计算在实验前的预测、工艺优化和新化合物设计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热力学常数的应用热力学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

根据热力学原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平衡常数(K)来描述。

热力学常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倾向性和平衡位置。

在工业和实验室中,通过调整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控制反应平衡位置,从而实现所需要的产物选择和产率提高。

4.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应用化学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密切相关。

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驱动力,而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

热力学参数可以为动力学提供重要的信息,如活化能(Ea)和反应速率常数(k)。

通过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和测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速率规律、反应机理以及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这对于推测反应性质、优化反应条件和开发新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热力学是研究热能转化与传递规律的分支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热力学的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平衡状态以及反应速率等重要信息。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相互作用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并阐述能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引言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它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能量变化可分为外界对系统的能量输入或输出,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或吸收的内能变化。

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 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1.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能够直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根据“活化能理论”,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物分子的动能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动能减小,反应速率随之降低。

2.2.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一种通过改变反应过渡态能垒来增加反应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可以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达到过渡态,从而促进反应速率的增加。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过程中并不消耗,因此它在反应速率的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反应速率对能量变化的影响3.1. 爆炸反应的能量释放在强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产生的爆炸效应有着重要影响。

当反应速率非常快时,能量的释放将会非常剧烈,导致爆炸现象。

例如,硝酸铵和燃料混合物在短时间内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释放,形成爆炸。

3.2. 放热反应的温度变化某些化学反应会伴随着放热现象,即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

由于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键能发生改变,反应过程中的放热可以导致温度的升高。

当反应速率较高时,放热反应可能导致剧烈的升温现象,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4. 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调节4.1. 温度的调节通过调节反应的温度,可以改变反应物的动能,从而影响反应速率。

在一些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可以调节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与化学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反应的类型以及反应条件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并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与原理。

一、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的定义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变化。

这个热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常以单位摩尔热量(焓变)表示,单位为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

二、热效应的测量方法测量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有多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量热法和储热法。

1. 量热法量热法是通过量化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效应热量。

实验中通常使用容量已知的量热器(也称为量热仪)来进行测量,通过记录反应发生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量变化。

2. 储热法储热法是通过将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测量容器的热容和密闭容器内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效应热量。

这种方法相比量热法更适用于快速反应或具有大的热效应热量的反应。

三、热效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与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反应类型以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

1. 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在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是以摩尔为单位计算的,即单位摩尔热量。

当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发生变化时,热效应热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 反应类型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热效应热量。

例如,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会释放热量,其热效应热量为负值;而吸热反应(如溶解反应)则会吸收热量,其热效应热量为正值。

3.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还与反应条件有关。

例如,温度的改变会影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量。

在一些特殊的温度下,化学反应热效应热量可能发生突变,导致反应的方向改变。

四、热效应热量的应用热效应热量在化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利用热效应热量可以计算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如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和反应自由能变化等。

化学中的反应热和反应动力学规律

化学中的反应热和反应动力学规律

化学中的反应热和反应动力学规律在化学中,反应热和反应动力学规律是研究化学反应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而反应动力学规律则是描述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和机制。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反应热。

许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会放出或吸收热量。

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会被打破或形成,使得化学反应物的能量发生变化。

当一个化学反应放热时,这意味着反应物中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更高,而反应物的化学键将断裂,化学键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使系统的总能量减少,这造成一个热量的释放。

相反,当一个化学反应吸收热时,这意味着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更高,化学键的能量被吸收,反应物和产品的总能量增加。

测量反应热有很多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热量计。

热量计是一个装置,能够测量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热量计测量反应热,可以得出许多关于化学反应的信息,包括反应的热力学特征,反应发生的方向,反应发生的速度等等。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反应动力学规律。

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度和机制的科学。

化学反应速度通常可以用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物的物理状态,反应的表面积等来描述,而反应速度的机制通常可以用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强度,反应物之间的排斥作用以及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效应等来描述。

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数量的关系可以用速率定律来描述。

速率定律通常写成下面这个方程:v=k[A]^m[B]^n其中,v是反应速度,k是速率常数,A和B是反应物的浓度,m和n是反应物的反应阶数。

化学反应的速率还受到温度影响,通常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式:k=Ae^(-Ea/RT)其中,k是反应速率常数,A是频率因子,Ea是反应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T是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体系的能量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而使分子碰撞的速率和能量增加,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

常见的反应动力学规律还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限制步骤和反应速率的催化剂作用等。

总之,反应热和反应动力学规律是研究化学反应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反应速率与温度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反应速率与温度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反应速率与温度热力学和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热力学研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而反应速率则关注反应发生的速度。

在化学反应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影响热力学和反应速率。

一、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研究的是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会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化学反应中也是如此,反应物的能量会转化为反应产物的能量。

热力学中用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焓变(ΔH),它表示在常压下反应物和反应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

当ΔH为正值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而当ΔH为负值时,则为放热反应,即释放热量。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总熵变(ΔS)决定了反应的进行方向。

总熵的增加会使反应更有可能发生,而总熵的减少则使反应更不可能发生。

二、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数量。

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升高会导致反应速率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平均能量。

根据活化能理论,反应需要克服能垒才能发生,而温度升高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使反应物更容易跨越能垒,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此外,温度的变化还会影响反应体系的平衡常数。

根据热力学,平衡常数(K)与焓变(ΔH)和总熵变(ΔS)有关。

温度升高会增加平衡常数,使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偏移。

三、温度对热力学和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热力学和反应速率都有显著的影响。

在热力学方面,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反应的焓变和总熵变,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方向和平衡常数。

在反应速率方面,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反应物的能量和能垒,从而影响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会使反应物分子具有更高的动能,更容易产生有效碰撞,进而提高反应速率。

总的来说,温度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既影响热力学变化,又直接影响反应速率。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我们可以在化学反应中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反应速率的调节,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熵变与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熵变与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熵变与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热力学和熵变是描述化学反应能量和混乱程度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熵变以及它们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一、热力学与熵变的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而熵变是描述化学系统混乱程度的一种度量。

在化学反应中,熵变与热力学常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熵变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熵变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反应的熵变总是大于零。

当反应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变越大,反应速率也会越快。

三、熵变对反应平衡的影响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当熵变为正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趋向于负值,反应会朝着产生更多熵的方向进行。

而当熵变为负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趋向于正值,反应会朝着减少熵的方向进行。

因此,熵变对反应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四、熵变的计算方法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ΔS = ΣnS(产物) - ΣnS(反应物)其中ΔS表示熵的变化,ΣnS(产物)和ΣnS(反应物)分别表示反应产生物质和反应物质的摩尔熵。

五、熵变的实际应用熵变在化学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化学平衡常数与熵变之间有关系式ΔG = ΔH - TΔS,通过该方程可以预测反应是自发的还是非自发的;熵增原理可以用于评估化学过程的可逆性,等等。

这些应用使得熵变成为了化学反应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六、热力学、熵变与反应速率的实验研究热力学、熵变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在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和熵变进行测量,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熵变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这些实验证实了熵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七、结论综上所述,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熵变与反应速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熵变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以及反应的平衡状态。

熵变的计算和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这种关系,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反应速率与浓度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反应速率与浓度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反应速率与浓度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和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热力学研究了反应之前和之后的能量变化,而反应速率则关注反应的快慢,反应物浓度则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热力学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一、热力学与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

在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可以通过计算热力学函数来描述,其中最常见的是反应的焓变(ΔH)和自由能变化(ΔG)。

热力学函数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以及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如,当ΔH为负值时,表示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反应向前进行。

而当ΔH为正值时,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能量低于产物,反应不利进行。

ΔG的正负则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可逆,当ΔG为负值时,反应是自发进行的。

二、反应速率与浓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指标,它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可以得出速率定律方程。

一般而言,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反应物浓度增加可以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速率定律方程可以用以下一般形式表示:r = k[A]^m[B]^n,其中r 表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m和n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根据速率定律方程,可以推导出不同反应级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反应级数为一阶时,反应速率正比于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级数为零阶时,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当反应级数为二阶时,反应速率正比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

三、浓度对热力学与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对热力学和反应速率均有影响。

首先,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

而化学反应作为这些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现象之一。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它与能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有关。

首先,考虑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从热力学角度来讲,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具有一定的热运动,因此温度越高,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也就越剧烈。

在化学反应中,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物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加快,它们碰撞的概率和能量也就随之增大。

因此,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反过来说,如果将温度降低,则反应物中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减缓,它们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反应速率的降低。

综上所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其次,考虑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有关。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能量的转移和释放。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放热,则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能量;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吸热,则反应过程中会吸收能量。

放热和吸热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一样。

对于放热反应来说,反应物释放出的能量会在反应过程中对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产生影响,从而增强反应的驱动力。

因此,放热反应的速率随着反应物中蕴含能量的减少而增加。

相反,当反应物中需要吸收能量时,吸收的能量会减弱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从而降低反应的驱动力。

因此,吸热反应的速率随着反应物中蕴含能量的增加而降低。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和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这些条件来改变反应速率,实现对化学过程的调控。

总的来说,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因为速率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反应体系的特性做出充分的认识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利用反应的特性,实现化学反应的控制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热与化学反应速率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ΔH=-297.3 kJ/mol 2.已知:(1)H2(g)+1/2O2(g)===H2O(g)ΔH1=a kJ/mol(2)2H2(g)+O2(g)===2H2O(g)ΔH2=b kJ/mol(3)H2(g)+1/2O2(g)===H2O(l)ΔH3=c kJ/mol(4)2H2(g)+O2(g)===2H2O(l)ΔH4=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 D.2c=d>0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ΔH=-57.4 kJ/molD.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4.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右,正确的是()A.S(s,单斜)= S(s,正交)△H = +0.33kJ·mol -1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①式表示断裂l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kJ5.盖斯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P(s,红磷)的燃烧热分别是mkJ/mol和n kJ / mol,则热化学方程式P4(s,白磷)=4P(s,红磷)的值为()A.(m-4n)kJ/mol B.(n-m)kJ/molC.4(m-n)kJ/mol D.4(n-m)kJ/mol6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7.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

铍是高效率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700 kJ。

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e+12O2===BeO;ΔH=-564.3 kJ · mol-1B.Be(s)+12O2(g)===BeO(s);ΔH=+564.3 kJ · mol-1C.Be(s)+12O2(g)===BeO(s);ΔH=-564.3 kJ · mol-1D.Be(s)+12O2(g)===BeO(g);ΔH=-564.3 kJ · mol-18.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气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水煤气反应⑦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①④⑦B.②③⑥C. ①④⑤D.②④⑥⑦9.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2NH 3(g)N 2H 4(l)+H 2(g),把容器的体10.KClO 3和KHSO 3可发生下列反应:ClO 3-+HSO 3-―→SO 42-+Cl -+H +(未配平),已知酸性越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快。

如图为反应速率v (ClO 3-)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ClO 3和KHSO 3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 .反应开始阶段速率逐渐增大可能是c (H +)逐渐增高导致的 C .反应后期速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是c (ClO 3-)、c (HSO 3-)降低D .纵坐标为v (HSO 3-)时的v (HSO 3-)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与原图曲线完全吻合11.一定温度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 2O 并通入0.1 mol H 2O(g),发生反应:2H 2O(g)Cu 2O 光照2H2(g)+O 2(g) ΔH =484 kJ·mol -1,不同时间产生O 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20 min 内的反应速率v (H 2O)=5.0×10-5mol ·L -1·min -1B .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 kJC .增大c (H 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 .催化效果与Cu 2O 颗粒的大小有关12.某研究性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解实验:NH 2COONH 4+2H 2ONH 4HCO 3+NH 3·H 2O,经测得c (NH 2COO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2 min,初始浓度越大的实验,水解反应速率越大B.c (NH 2COO -)将随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一直减小至0 C .25 ℃时,0~6 min 内v (NH 2COO -)为0.05 mol·L -1·min -1 D.15 ℃时,第30 min 时c (NH 2COO -)为2.0 mol·L -1 13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 2SO 4·10H 2O(96 g)、NH 4NO 3(50 g)、(NH 4)2SO 4(40 g)、NaHSO 4(40 g)。

将Na 2SO 4·10H 2O 和其他三种盐分别盛于2只塑料袋中,用时使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制冷效果能维持2~3 h 。

以下关于制冷原因的猜测肯定错误的是( )A .Na 2SO 4·10H 2O 脱水是吸热过程B .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 2SO 4·10H 2O 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 .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吸热过程D .NH 4NO 3溶于结晶水会吸收热量14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 ,白)+2HCl(aq)===SnCl 2(aq)+H 2(g) ΔH 1=a kJ·mol -1;②Sn(s ,灰)+2HCl(aq)===SnCl 2(aq)+H 2(g) ΔH 2=b kJ·mol -1;③Sn(s ,灰)>13.2℃<13.2℃Sn(s ,白) ΔH 3=+2.1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B .a -b =2.1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5.(10分)某实验小组以H 2O 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2)常温下5% H 2O 2溶液的pH 约为6,H 2O 2的电离方程式为。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 2O 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6.影响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他们只利用Cu 、Fe 、Mg 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 、2mol/L 、18.4mol/L ),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表:(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要控制实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中现有Na 2SO 4、MgSO 4、Ag 2SO 4、K 2SO 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 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 1=________,V 6=________,V 9=____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 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 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 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