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复习题3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中国心理学家网独家发布,谢绝引用。
用户如对答案有疑问,请在试题下方用发表评论的方式说明,本站负责答疑。
一、单相选择题1. “66—”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3,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
A. 63.5B. 64C. 64.5D. 652. 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零的数据为( )。
A. 比率变量B. 等距变量C. 顺序变量D. 测量变量3. 在正偏态分布中,M、M d、M0三者的关系为( )。
A. M>M d>M0B. M d>M0>MC. M<M d<M0D.M d<M<M04. 已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70,标准差为10。
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是( )。
A. 95.8B. 44.2C. 45.8D. 55.8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r|<1B. |r|≥0C. |r|≤1D. 0<|r|<1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也为正态变量,但被人为地分为多类,计算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 肯德尔W系数D. 肯德尔U系数7. 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其中n=10,S=6,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差为( )。
A. 1.7B. 1.9C. 2.1D. 2.08. 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形式随分子、分母自由度的增加而( )。
A. 渐近x2分布B. 渐近二项分布C. 渐近t分布D. 渐近正态分布9. 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A. 散点图B. 圆形图C. 条形图D. 线形图10. 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 )。
A. 127B. 129C. 2D. 511. 上海市1997年8岁男童身高的平均数为130厘米,标准差为10厘米,现有一8岁男童身高为137厘米,该男童身高的Z值是( )。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集中离散2、7.5 143、14.54、正态5、正态6、区间估计7、1.48、Ⅰ型错误Ⅱ型错误9、正态连续10. 连续11.虚无假设12. 2113. 114. 众数二、单项选择题三、不定项选择题1.ABC2.AC3. B4. B5. B 平均数差异检验四、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五、简答题1、正偏态时,三者相等。
负偏态时,平均值小于中位数小于众数。
正偏态时,众数小于中位数小于平均数。
2、优点:可将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排列成序,从表中可以发现各个数据的出现次数是多少,其分布状况如何。
缺点:原始数据不见的,丢失了部分信息。
根据次数分布表计算出来的统计量与的值与按原始数据计算出来的有少许差异。
3、优点:①反应灵敏;②计算严密;③计算简单;④简明易懂;⑤适合进一步代数运算;⑥较少受抽样变动影响;缺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若出现模糊不清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
4、①求全距②决定组距与组数③列出分组区间④登记次数⑤计算次数⑥制表5、(1)求全距(2)决定组距(3)确定组数(4)列出分组区间(5)登记次数(6)计算次数6、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①为检验虚无假设,假定虚无假设为真;②在虚为真的前提下,如果导致违反逻辑或违背人们常识和经验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则表明“虚无假设为真”是不正确的,推翻虚无假设;③在虚为真的前提下,若没有导致不合理现象出现,那就认定“虚无假设为真”正确。
7、(1)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用Z检验;(2)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用t检验;(3)总体非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大样本情况下用Z检验;(4)总体非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大样本情况下用Z或t检验。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卡方检验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标准差和方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B.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C. 标准差和方差相等D. 标准差是方差的倒数答案:B4. 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100和15,那么95%的观测值将位于:A. 55到145之间B. 85到115之间C. 70到130之间D. 65到135之间答案:B5.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我们通常会:A. 接受零假设B. 拒绝零假设C. 重新收集数据D. 无法做出决定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效应量(effect size),并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果大小的统计量,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实质性意义。
效应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实验结果是否显著,还告诉我们结果的实践意义有多大。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为对称的钟形曲线。
在心理学研究中,正态分布常用于假设检验,因为许多统计测试都基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假设。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3+5+7+9+11)/5 = 7;中位数 = 7(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且数量为奇数);标准差 = sqrt(((3-7)^2 + (5-7)^2 + (7-7)^2 + (9-7)^2 + (11-7)^2) / 5) = 2.83(保留两位小数)。
四、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帮助研究者分析数据,检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统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心理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平均数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答案:A4.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A. 对称性B. 单峰性C. 均值等于中位数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差异?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t检验答案:D6.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用于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A. 方差分析B. 卡方检验C. 回归分析D. t检验答案:C7. 假设检验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两个总体均值相同B. 两个总体均值不同C. 两个总体方差相同D. 两个总体方差不同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答案:D9. 以下哪种图用于展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A. 散点图B. 直方图C. 箱线图D. 列联表答案:D10. 以下哪种方法用于处理缺失数据?A. 插值B. 多重插补C. 忽略缺失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统计心理学中,____是指数据集中的数值围绕某个中心值的波动情况。
答案:离散程度2.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答案:13. 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是____。
答案:均值4.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我们____零假设。
答案:拒绝5. 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表示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化的单位数,这个系数也被称为____。
答案:回归系数6. 卡方检验用于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____。
答案:独立7. 非参数检验不需要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因此适用于____数据。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

练习3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 ) A.72克 B.65分 C.10米 D.3台2.测量数据10.000的下实限是:( )A.10.999B.9.999C.9.9995D.10.0005 3.欲从某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调查其视力情况。
首先按原有视力记录,将他们的视力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人数分别为108人、360人、252人。
若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则中等视力水平的学生中应抽取:( )A.18人B.60人C.42人D. 72人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平均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A.语文B.数学C.外语D.无法比较5.假如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时,良等成绩z分数应取值在哪个区间?( )A.-0.6--0.6B.-1--1C.0.6--1.8D.0.5--2.5 6.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映了:( )A.随机变量的波动性B.正态曲线的对称位置C.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D.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7.下列数据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是:( )A.14B.13C.17D.128. 某校1970年的教育经费是10万元,2002年的教育经费是121万元,问该校2010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 )A.225.63万元B.278.32万元C.321.56万元D.210.00万元9. 有研究者调查了358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的评价态度,结果如下:男性拥护66人,反对106人;女性拥护28人,反对158人,那么性别与评价态度的相关系数为( )A.0.7088B.0.3042C.1D.-0.978 10.直条图主要适用的数据资料类型为:( )A.离散型数据B.定比数据C.连续型数据D.定距数据11.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
《心理统计学》练习题库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次数分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趋势与趋势。
2、数据( 14,15,18,10,22,13,23,11)的中位数为,数据( 26,11,9,18,22,7,17,22,10)的中位数为。
3、数据( 14,15,18,10,22,13,23,11)的中位数为。
4、当样本分布满足分布时,样本的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
5、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任何样本的分布都将趋于分布。
6、根据样本统计量对相应总体参数所做的估计叫总体参数估计,总体参数估计分为点估计和。
7、某班平均成绩为90 分,标准差为3 分,甲生得94.2 分,则甲生的标准分为。
8、统计推断中,经常犯的两类错误是,。
9、当两个变量都是变量,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时,才能采用积差相关。
10、随机变量可以分为_______变量和离散变量。
11、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原假设和__________。
12、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其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和13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__________。
13、标准分数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14、当样本分布是偏态时,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有效量是________ 。
15、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
16、从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分为和。
17、统计图一般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心理统计学,正确的观点是()。
A、统计无用B、统计万能C、低劣的实验研究,好的统计方法可以提高其研究水平D、心理统计方法只是决定研究水平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随机现象B、必然现象C、模糊现象D、其他3、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这一部分内容属于统计学的()。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抽样分布答案:B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中心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分布D. 峰态分布答案:B3. 在正态分布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A. 偏态B. 峰态C. 均匀分布D. 正态分布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A. 方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5. 抽样误差是指:A. 抽样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抽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C. 测量误差D. 抽样偏差答案:A6.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总体参数B. 确定样本参数C. 确定两组数据是否有差异D. 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某种分布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参数检验?A. t检验B. 非参数检验C. 卡方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B. 散点图C. 箱线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心理测量数据B. 心理实验数据C. 心理调查数据D. 物理测量数据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A. SPSSB. R语言C. Excel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是:- 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 数学期望值(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 68-95-99.7规则,即大约68%的数据位于均值±1个标准差之间,95%的数据位于均值±2个标准差之间,99.7%的数据位于均值±3个标准差之间。
2. 描述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心理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它包括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在心理统计学中,假设检验常用于:- 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均值差异。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属于连续变量?A) 性别B) 年龄C) 教育程度答案:B) 年龄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标准差?A) 反应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B) 变量的平均值C) 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度量答案:C) 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度量3. 下列哪个统计方法可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群组比较答案:B) 相关分析4. 在心理学研究中,p值通常被用来:A) 表示样本的大小B) 衡量研究的效果大小C) 判断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答案:C) 判断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二、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说明其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或拒绝某个假设。
其步骤包括:1) 建立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2) 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
3) 收集并计算样本数据的统计量。
4) 比较统计量与理论值,计算p值。
5) 判断p值是否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从而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分布之一。
其特点包括:1) 呈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2) 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3) 以均值为中心,标准差决定了分布的扁平程度。
4) 68%的数据落在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范围内,95%的数据落在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范围内。
三、计算题1. 在一项调查中,有100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占60%。
问女性参与者的数量是多少?答案:女性参与者数量 = 总参与者数量 - 男性参与者数量女性参与者数量 = 1000 - (1000 * 0.6) = 1000 - 600 = 4002. 一组参与者的心理测量得分为:75, 80, 85, 90, 95。
请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值 = (75 + 80 + 85 + 90 + 95) / 5 = 425 / 5 = 85标准差= √[((75-85)^2 + (80-85)^2 + (85-85)^2 + (90-85)^2 + (95-85)^2 )/ 5]= √[(100+25+0+25+100)/ 5]= √[250 / 5]= √50≈ 7.07以上为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期末考试某学生的百分等级为65,这表示( )
A.他的得分高于65%的学生
B.他的得分低于65%的学生
C.满分为100分,他得了65分
D.全班100人,他排在第65名
2.有一组数据其均值为25,对其中每个数据都乘以2,那么得到的新数据的均值是()
A. 25
B. 50
C. 27
D. 2
3. 从200学生样本中随机抽样,已知女生为132人,每次抽一人,抽到男生的概率是()
A. 0.66
B.0.34
C. 0.25
D. 0.17
4. 对随机现象观察一次,叫做一次()
A. 随机实验
B. 随机试验
C. 教育与心理实验
D.教育与心理试验
5. 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A. 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B. 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C. 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高狭
D. 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低阔
6. r= -0.5的两个变量和r=+0.5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A. 后者更密切
B. 前者更密切
C. 相同
D.不确定
7. 比较两组水平差异较大的数据的分散程度时,宜用()
A. 全距
B.四分差
C. 差异系数
D.标准差
8. 标准分数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量数,单位是()
A. 方差
B.标准差
C. 百分位差
D.平均差
9. 下列易受到极端数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A. 算数平均数
B. 中数
C. 众数
D. 四分位差
10. 五选一的选择题100道,考生全凭猜测作答,问猜测的标准差是( )。
A. 20
B. 4
C. 25
D. 5
11. 一组数据7,3 ,8 ,6 ,1 ,5 ,120,用何种集中量数作为其代表值更好(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数
12. 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统称为( )。
A. 样本统计量
B. 样本参数
C. 总体参数
D. 总体统计量
13. 几何平均数又称为( )
A.对数平均数
B.总体平均数
C.样本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14. 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下列哪种情况下只能用二项分布的公式直接计算()
A. n > 10
B. n=10
C. n<10 D .n≥10
15.已知一个分布的Q3=20,Q1=8,那么Q就等于()
A . 6 B.14 C.12 D. 13
16.次数多边形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资料的()
A .上限 B.组中值 C.下限 D. 平均值
17. 已知平均数等于4.0,S=1.2 当x=6.4其相应的标准分数是()
A . 2.4 B. 2.0 C .5.2 D. 1.3
18. 如果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相同,则S( )
A . >0
B =0
C <0
D =0或<0
19. 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大,称此检验犯I型错误的可能就()
A.越大 B. 越小 C. 不一定 D. 不变
20. .统计假设检验中又称为研究假设的是()
A.虚无假设
B.零假设
C.备择假设
D.统计假设
21. 当全距很小的时候,说明这组资料()
A. 分散 B .集中 C . 非常分散 D. 无法说明
22. 不.用画坐标轴的统计图是()
A.散点图
B.圆形图
C.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
23. 一个随机变量所有取值点的概率之和为()
A.0
B.1
C.2
D.3
24. 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候会安排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是()
A. 相关的
B. 不相关
C. 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
D. 不一定
25. 10,15,30,2,7的全距是()
A. 15
B. 3
C.28
D.21
26.次数分布可以分为( ) ( ) ( ) ( ) ( )
A. 简单次数分布
B. 复杂次数分布
C. 相对次数分布
D. 累积次数分布
E. 分组次数分布
27.平均差的优点( ) ( ) ( ) ( ) ( )
A. 反应灵敏
B. 意义明确,计算容易
C. 较好地代表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D. 有利于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E. 不受极端数据影响
28.常用的差异量数有( ) ( ) ( ) ( ) ( )
A. 平均差
B. 方差
C. 百分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中数
29.质量相关包括( ) ( ) ( ) ( ) ( )
A.点二列相关
B. 二列相关
C. 多系列相关
D. 积差相关
E. 等级相关
30.一个良好的估计量具备的特征( ) ( ) ( ) ( ) ( )
A. 无偏性
B. 一致性
C. 有效性
D. 充分性
E. 必要性
31. 众数
32. 描述统计
33. 后验概率
34.区间估计
35.中数的缺点是什么?
36. 简述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的步骤。
37.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区别如何?
38. 欲研究介于S1与S2两感觉之间的感觉的物理刺激是多少,随机抽取10名样本,让其调节一个可变的物理量的刺激,使所产生的感觉恰好介于S1和S2之间,然后测试这个物理量,结果如下:5.7, 6.2, 6.7, 6.9, 7.5, 8.0, 7.6, 10.0, 15.6, 18.0。
求介于S1和S2两感觉之间的感觉的平均物理刺激量是多少?
39. 有人调查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从受到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μ0=100,σ0=15),结果x =102.5,能否认为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力与一般水平有差异。
(Z 0052
.=1.96)
40. 已知某班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如下表所示。
同学A 的语文成绩为85分、数学成绩为82分、英语成绩为90分,问该同学成绩哪一科最好?
41. 如果计算两个样本相关系数很高,根据可能的情况你会做出何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