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厚检测制度
钢瓶检测管理制度

钢瓶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钢瓶检测工作,提高钢瓶安全使用和管理水平,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责任部门1. 检测单位:负责对钢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
2. 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钢瓶检测管理工作。
第三章检测内容和周期1. 钢瓶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壁厚测定、气密性检测、阀门检查、压力试验等。
2. 钢瓶检测周期:根据相关标准规定,一般分为定期检测和临时检测。
定期检测周期:2年临时检测周期:钢瓶受到碰撞、跌落等外部力的作用,或者发生泄漏、失效等情况时进行临时检测。
第四章检测流程1. 接收钢瓶:检测单位接收用户提交的钢瓶,并填写《钢瓶检测登记表》。
2. 外观检查:对钢瓶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损坏、腐蚀、变形等情况。
3. 壁厚测定:使用合适的设备对钢瓶壁厚进行测定,确保其达到安全要求。
4. 气密性检测:对钢瓶进行气密性检测,确保其阀门和接口处不泄漏。
5. 阀门检查:检查钢瓶阀门的使用情况和密封性能。
6. 压力试验:对钢瓶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其耐压性能符合安全要求。
7. 鉴定结果: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钢瓶是否合格,填写《钢瓶检测报告》。
第五章管理要求1. 检测记录:检测单位应当对每次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5年。
2. 检测证书:对合格的钢瓶颁发《钢瓶检测合格证》。
3. 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钢瓶,检测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用户,并要求其进行维修或淘汰处理。
4. 监督检查:管理部门应当对检测单位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六章处罚规定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停业整顿等。
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制度解释权归管理部门所有。
制度负责人:(签名)制度制定日期:(年)(月)(日)以上是对钢瓶检测管理制度的一些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XXX公司设备管道定期测厚管理制度

XXX公司设备管道定期测厚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设备管道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后,由于腐蚀、磨损等因素的影响,管道厚度可能会逐渐减小,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XXX公司制定了设备管道定期测厚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定期测厚,及时发现管道的腐蚀和磨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修复或更换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XXX公司所有的设备管道,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输送管道、储罐等。
三、测厚周期1.一般情况下,设备管道的测厚周期为12个月。
2.部分关键设备和管道,根据工艺要求和实际情况,可能需要缩短测厚周期。
四、测厚方法1.使用合适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测厚仪),对设备管道进行测厚。
2.测厚工作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专职测厚人员负责。
五、测厚记录和数据分析1.测厚结果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管道测厚登记册上,包括管道的编号、测厚位置、测厚值、测厚日期等信息。
2.管道的测厚值应与设计厚度进行对比,计算腐蚀/磨损的百分比。
3.对于测厚值超过预定阈值的管道,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制定修复或更换方案。
4.定期对测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设备管道的腐蚀和磨损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六、修复和更换措施1.对于腐蚀/磨损超出允许范围的管道,应及时制定修复方案。
2.修复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以采用补焊、涂层修复等方法进行修复。
3.对于无法修复或修复后效果不佳的管道,应及时更换。
七、培训和督导1.对从事测厚工作的人员,公司应提供相应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测厚方法和操作技巧。
2.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公司应定期组织测厚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以提高其专业水平。
3.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督导机制,对测厚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测厚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八、责任和奖惩1.测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测厚工作,确保测厚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对于未按时进行测厚或测厚数据不准确的人员,公司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
测厚管理制度

测厚管理制度1. 概述测厚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设备和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
本制度旨在规范测厚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测厚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帮助提前发现设备和结构的厚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避免因腐蚀、磨损等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
2. 负责部门测厚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执行,设备管理部门需配备专职的测厚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并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
3. 测厚设备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厚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校准和维护,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所有测厚设备应在相关记录中进行标识,并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进行保管。
4. 测厚周期针对不同的设备和结构,应制定相应的测厚周期。
一般情况下,测厚周期应在设备启用前确定,并根据设备运行状况、环境因素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对于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设备和结构,测厚周期应适当缩短。
5. 测厚方法和技术根据设备和结构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测厚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测厚方法包括超声波测厚、磁粉探伤、涂层测厚等。
在进行测厚前,应对测厚设备进行校准并保证其准确性。
操作人员应熟悉测厚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测量。
6. 测厚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每次测厚完成后,应及时将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测量时间、位置、厚度数值等信息,并建立测厚数据的归档系统。
同时,对于变化较大的测量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7. 测厚报告和异常处理根据测厚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测厚报告,包括设备和结构的厚度变化情况、异常情况以及建议的维护和修复方案。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汇报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
8. 培训和交流为了提高测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定期组织测厚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交流。
培训内容包括测厚方法和技术的更新、操作流程的优化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宣讲等。
同时,鼓励测厚人员参加国内外的专业会议和培训班,扩大专业能力和视野。
壁厚检测制度

煤气管讲、煤气柜测薄管造造度之阳早格格创做第一条为了加强煤气管讲、煤气柜仄安检察,典型正在用煤气管讲、煤气柜管造处事,保证正在用煤气管讲、煤气柜的仄安运止,包管员工死命战财产的仄安,根据《正在用功业管讲定期考验规程》、《工业企业煤气仄安规程》等有闭确定,特收本报告.第二条有煤气办法的职业部或者做业区应建坐以下档案:(1)煤气管讲考验档案;(2)煤气管讲、煤气柜大建、中建及要害障碍情况的记录档案;(3) 重面监测的煤气管讲每月测薄起码一次;其余煤气管讲每季度测薄起码一次;煤气柜每年测薄起码一次,并建坐档案以备查阅.第三条煤气管讲、煤气柜重面管造的壁薄测定部位如下:(1)压缩机、泵的出心部位;(2)补偿器、三通、直头(直管)、同径管、收管对接及介量震动的死角等部位;(3)收吊架益坏部位附近的管讲组成件以及焊接接洽;(4)曾出现过做用管讲仄安运止的问题的部位;(5)处于死产过程要害部位的管段以及与要害拆置或者设备相对接的管段;(6)处事条件苛刻及启受接变载荷的管段;(7)煤气柜柜体、煤气柜环焊缝、煤气柜及其出入心管讲战仄台收架的焊缝、其余易腐蚀、冲刷的部位.第四条对付煤气管讲举止壁薄的测定,普遍采与超声波测薄的要领,测薄的位子应正在示企图上标明.(1)直头(直管):应用测薄仪正在直头背弧侧核心线上与面丈量,中侧灵验薄度无论那边均没有该小于其接受的最小壁薄;(2)三通:应测三通肩部与背部最薄面,挤压三通的肩部薄度应没有小于三通主管接受壁薄的1.4-1.5倍;(3)同径管:应测大头一侧最薄面,同径管无论那边的薄度均没有小于大端接受的最小壁薄.对付于上述丈量的每个管件,测薄位子没有得少于5处;上述丈量的管件与曲管段贯串的焊接接洽的曲管段一侧应举止薄度丈量,测薄位子没有得少于5处;丈量人员认为需要时,对付其余曲管段举止薄度丈量.煤气柜柜体采用具备代表性的部位每仄圆米丈量壁薄很多于3处.第五条创造管讲壁薄、煤气柜壁薄有非常十分情况时,应正在附近减少测面,并决定非常十分地区大小.第六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煤气管讲、煤气柜,应适合收缩薄度测定周期: (1)新投用的管讲(尾次考验周期);(2)创造应力腐蚀或者宽重局部腐蚀的管讲、煤气柜; (3)启受接变载荷,大概引导疲倦做废的管讲; (4)资料爆收劣化的管讲、煤气柜; (5)正在线考验中创造存留宽重问题的管讲;(6)丈量人员战使用单位认为该当收缩考验周期的管讲、煤气柜.第七条创造管讲、煤气柜存留非常十分情况战问题时,相闭职业部或者做业区应宽肃分解本果,即时采与整理步伐.丈量中断后,丈量人员应宽肃挖写壁薄丈量表.附件煤气管讲、煤气柜壁薄丈量表2012年9月30日附件:煤气管讲、煤气柜壁薄丈量表。
测厚管理规定

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为保证公司的装置设备及管道处于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因腐蚀、冲刷引起的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2设备、管道的定点、定期测厚(以下简称“测厚工作”)是公司生产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本规定适用于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设备及管道的壁厚测量。
第二章管理职责2.1 设备部职责2.1.1 负责组织和实施在线定点定期测厚和检修期间的定点测厚工作。
2.1.2 负责及时准确地向主管领导和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对危险部位提出处理意见,对测厚数据进行存档。
2.1.3 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2.2 使用单位职责2.2.1 负责编制本单位的测厚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的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
2.2.2 落实本单位设备及管道测厚的安全措施。
2.2.3 配合设备部落实现场测厚工作。
2.2.4 及时认真研究设备部提出的测厚结果和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章测厚管理3.1 一般规定3.1.1 设备、管线测厚包括全面普查测厚和定点测厚。
定点测厚分为在线定点定期测厚和检修期间定点测厚。
3.1.2 设备、管道的全面普查测厚应结合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的全面检验工作进行。
全面普查测厚点应包括全部定点测厚点。
3.1.3 测厚监测主要针对设备、管道的均匀腐蚀和冲刷腐蚀,对于氢腐蚀、应力腐蚀等应通过其它检测手段进行监测。
在高温硫腐蚀环境下,应重点对碳钢、铬钼合金钢制设备、管道进行测厚监测。
3.2 定点测厚管理3.2.1 生产装置上的测厚检查原则上都应定点。
重要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炉、无水酸中间槽、无水酸蒸发接受器、精馏反应釜、加粗酸槽、流化床、98酸和烟酸管道)必须建立定点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
3.2.2 定点测厚点必须有明显的标示和编号。
在裸管上的测厚点,可用耐候耐温漆涂一个直径为3cm的圆作标记;有保温层的设备及管道上的测厚点,应安装可拆卸式保温罩(盒)并标上编号。
特种设备测厚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测厚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定期的测厚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腐蚀、磨损等问题,预防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测厚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等。
三、责任部门1. 安全部负责制定和更新测厚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2. 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测厚工作,确保测厚计划的顺利进行。
3. 质量部负责测厚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建立设备档案。
四、测厚周期1. 特种设备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设备使用情况制定测厚周期。
2. 常规测厚周期不得长于国家规定的最大周期,对于高风险设备应适当缩短测厚周期。
五、测厚方法1.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测厚、磁粉测厚等。
2. 测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设备材质、结构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
六、测厚程序1. 制定年度测厚计划,并报安全部审批。
2. 生产部根据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测厚工作。
3. 质量部负责记录测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设备档案。
七、测厚结果处理1. 测厚结果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2. 对于测厚结果不合格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或更换措施。
八、培训与考核1. 对从事测厚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2. 定期对测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测厚工作。
九、记录与档案1. 所有测厚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妥善保存。
2. 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测厚记录、维修记录等,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十、监督检查1. 安全部应定期对测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于违反测厚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安全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动力车间设备及管道定点测厚管理规定

设备与管线定点测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及时发现因腐蚀、冲刷引起的事故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走适用于动力车间。
第三条第一章测厚布点原则测厚监测主要针对设备、管道的均匀腐蚀和冲刷腐蚀,对于氢腐蚀、应力腐蚀等应通过其它检测手段进行检测。
在高温硫腐蚀环境下,应重点对碳钢、络铠合金钢制设备、管道进行测厚检测。
新建装置或新投用的设备及管道,在投用前就应确定定点测厚的位置,并取得原始壁厚腿第四条测厚点的选取应优先考虑下列部位:1、管道腐蚀冲刷严重的部位:弯头、大小头、三通及喷嘴、阀门、调节阀、减压阀、孑L板附近的管段等;2、流速大(大于30m/s )的部位,如:常减压转好线、加热炉炉管出口处、机泵出口阀后等;——3 —3、环烷酸腐蚀环境下的杯液相交界处和液相部位;4、硫腐蚀环境下好相和好液相交界处;5、流体流向的下端(包括煌缝、直管)容易引起严重冲刷的部位;6、同一管道的热端;7、换热器、冷凝器、空冷器的流体入口管端;8、流速小于lm/s的管道”易发生垢下腐蚀的部位;9、盲肠、死角部位,如:排凝管、采样口、调节阀副线、开停工旁路、扫线头等;]0、塔、容器和重沸器、蒸发器的幵液相交界处;11.常压金属储罐的罐壁最下部圈板、顶板。
第五条输送腐蚀性较强介质的管道,还应对其直管段选点测厚。
第六条介质腐蚀性较轻的管道一般在直管段(两个弯头间的连接管)安排一处测厚点,在弯头处安排一处测厚点。
第七条合理选择管道测厚点,以方便操作为原则(腐蚀特别严重”需特别重视的部位除外)O1、对大小头、弯头、三通管、调节阀或节流阀后、集合管等有关管道常见结构的布点位置可参考附录lo2、管道上同一截面处原则上应安扫怀同方向4个测厚点,一般布置在;中刷腐蚀可能严重的部位和焊缝的附近(主要在介质流向的下游侧)。
3、重点测厚管道3.1温度小于12CTC含有水分的物料管道;3.2温度区域在240°C ~ 340°C的物料管道;3.3温度区域在340°C〜400°C曾经产生过明显减薄或发生过腐蚀失效的物料管道;3.4温度大于400°C的所有物料管道。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为适应加工高含磺原油得需要,使压力管道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发现与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2压力管道测厚与管理工作分别执行以下规程与标准: 1、2、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布得《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2、2国家劳动部颁布得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1、2、3 集团总公司颁布得《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1.2.4中石化总公司颁布得《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2、1总厂设备主管厂长负责国营贯彻执行管道测厚管理工作得有关标准与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得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得问题,并作出决定。
2、2机动科职责2、2、1组织贯彻实施各类管理规定与标准,制定总厂压力管道测厚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
2、2、2负责组织编制总厂压力管道得总体测厚方案。
2、2、3负责审批本厂管道得总体测厚方案。
2、2、4 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与上级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得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2、5组织本厂测厚工作情况得检查、考核与经验交流。
2、3理化实验室职责2、3、1协助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编制本厂得测厚方案。
2、3、2负责本厂测厚工作得技术准备与技术指导,对重点设备与重点部位进行检测。
2、3、4对在测厚结果进行最后得评审与裁定。
2、3、5及时、准确地向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
2、3、6负责建立全厂测厚网络。
2、3、7负责对新得测厚技术与方法得应用与推广,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得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2、3、4负责建立全厂重要管线得台帐与空视图。
2、4使用单位职责2、4、1建立本单位得所有压力管道台帐与重要管道档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2、4、2负责编制本单位得管线测厚得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得测厚布点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管道、煤气柜测厚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气管道、煤气柜安全监察,规范在用煤气管道、煤气柜管理工作,确保在用煤气管道、煤气柜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特发本通知。
第二条有煤气设施的事业部或作业区应建立以下档案:
(1)煤气管道检验档案;
(2)煤气管道、煤气柜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
(3) 重点监测的煤气管道每月测厚至少一次;其余煤气管道每季度测厚至少一
次;煤气柜每年测厚至少一次,并建立档案以备查阅。
第三条煤气管道、煤气柜重点管理的壁厚测定部位如下:
(1)压缩机、泵的出口部位;
(2)补偿器、三通、弯头(弯管)、异径管、支管连接及介质流动的死角等部位;
(3)支吊架损坏部位附近的管道组成件以及焊接接头;
(4)曾经出现过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的部位;
(5)处于生产流程要害部位的管段以及与重要装置或设备相连接的管段;
(6)工作条件苛刻及承受交变载荷的管段;
(7)煤气柜柜体、煤气柜环焊缝、煤气柜及其进出口管道和平台支架的焊缝、其他易腐蚀、冲刷的部位。
第四条对煤气管道进行壁厚的测定,一般采用超声波测厚的方法,测厚的位置应在示意图上标明。
(1)弯头(弯管):应用测厚仪在弯头背弧侧中心线上取点测量,外侧有效厚度无论何处均不应小于其接管的最小壁厚;
(2)三通:应测三通肩部与腹部最薄点,挤压三通的肩部厚度应不小于三通主管接管壁厚的1.4-1.5倍;
(3)异径管:应测大头一侧最薄点,异径管无论何处的厚度均不小于大端接管的最小壁厚。
对于上述测量的每个管件,测厚位置不得少于5处;上述测量的管件与直管段相连的焊接接头的直管段一侧应进行厚度测量,测厚位置不得少于5处;测量人员认为必要时,对其余直管段进行厚度测量。
煤气柜柜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每平方米测量壁厚不少于3处。
第五条发现管道壁厚、煤气柜壁厚有异常情况时,应在附近增加测点,并确定异常区域大小。
第六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煤气管道、煤气柜,应适当缩短厚度测定周期:
(1)新投用的管道(首次检验周期);
(2)发现应力腐蚀或严重局部腐蚀的管道、煤气柜;
(3)承受交变载荷,可能导致疲劳失效的管道;
(4)材料产生劣化的管道、煤气柜;
(5)在线检验中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管道;
(6)测量人员和使用单位认为应该缩短检验周期的管道、煤气柜。
第七条发现管道、煤气柜存在异常情况和问题时,相关事业部或作业区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测量结束后,测量人员应认真填写壁厚测量表。
附件煤气管道、煤气柜壁厚测量表
2012年9月30日
附件:
煤气管道、煤气柜壁厚测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