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崩漏经验
浅述从肝论治崩漏

浅述从肝论治崩漏作者:张鑫郑文兰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4期【摘要】崩漏是临床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病机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致经血妄行。
其病因复杂,临床多从脾肾入手,但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本文从肝出发,论述崩漏与肝生理及病理的关系。
【关键词】肝的生理功能;崩漏;论治【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2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流血,或淋沥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
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也属崩漏范畴。
[1]因其发病机制皆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且病变过程中相互演变,故常将“崩”和“漏”合称。
其症状虽典型,容易辨识,但病机繁杂,涉及病理因素及脏腑较多,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历代医家多倾向于由肾虚与脾虚、血热和血瘀四个病理因素所致。
治疗上多从肾脾两脏入手,以补肾健脾、养血止血为主。
在临床中发现肝的生理病理变化同样在崩漏诊疗中不可小视。
这可能与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脏是女子经、带、胎、产的枢纽,并影响冲任二脉的盛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肝的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是指它具有宣泄、舒畅、条达以保持机体气血津液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
更是确保人体多个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包括调畅气机、促进脾胃消化、调畅情志、调节生殖等功能。
若疏泄有序,则气机调和,血与津液循行有道;反之肝气不疏,气机阻滞,则可导致出血或其他方面的多种病理变化。
(2)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因而肝有血海之称。
人体的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化生于脾而藏于肝。
各臟腑器官的血流量常随机体的活动量而改变,而肝在血量分配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脏躁经验

中医研究2019年10月第32卷第10期TCM Res.October2019Vol.32No.10・35・文章编号:1001-6910(2019)10-0035-02•名师高徒•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脏躁经验*石晓如1,宋雪莉2,刘亚楠2,王玉玲2(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46)摘要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脾胃肝胆病、内科杂病工作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师常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脏躁。
从脏躁的病因病机、临床用药等方面阐述李郑师治疗脏躁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认为脏躁以心肝火旺为标,以脾虚肝郁为本,在辨证上注重从症状、舌象、脉象等方面综合分析,在治疗上注重标本兼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李师治疗脏躁的用药规律总结如下,并举案例佐证。
关键词:李郑生;中医师;脏躁;中药治疗;健脾疏肝法;经验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9.10.16脏躁是指妇人无故悲伤欲哭,不能自控,精神恍惚,忧郁不宁,呵欠频作,甚则哭笑无常,现称为瘡症。
孕期发病者称为“孕悲”,产后发病者称为“产后脏躁”。
其含义历代医家解释不一,脏者,或言“心脏”,或言“子脏”,或言“五脏”;躁者,或言阴伤血燥,或言性情急躁,烦乱不安。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焦虑症、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脾胃肝胆病、内科杂病工作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脏躁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杂病之一。
李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虚肝郁,治疗以健脾疏肝法为主,辅以和胃、宁心、饮食禁忌及情志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1病因病机“脏躁”一词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脏躁,喜欢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李郑生治疗脾胃病的“健脾”用药及特殊药嘱

李郑生治疗脾胃病的“健脾”用药及特殊药嘱
张梦仙;王茜;杜亭亭;李郑生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24(32)5
【摘要】李郑生教授继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脾胃病“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学术思想,深刻认识肝、胃与脾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临床从湿祛脾自醒、肝疏脾复运、胃降脾可升3个角度“健脾”,在此基础上,明确药嘱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等。
该文整理、探讨李郑生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健脾”常用药物及特殊药嘱,概括其包含的指导思想,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脾胃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张梦仙;王茜;杜亭亭;李郑生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R256.3
【相关文献】
1.李郑生主任医师采用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便秘经验
2.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缺乳经验
3.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脏躁经验
4.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乳癖经验
5.李郑生辨治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乳癖经验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4期 -91-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乳癖经验Experience of chief physician Li Zhengsheng in treating Rupiby the Shugan Jianpi therapy石晓如宋雪莉张昊李郑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04-0091-【摘要】李郑生主任医师认为乳癖的发病与情志内伤、脾胃虚弱密不可分。
肝为木,脾为土,木旺乘土,或土壅木郁,可致肝气郁结,气机失于畅达,肝病及脾;脾失健运,水液失于运化,痰浊内生,日久脾病及肝。
肝与脾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气滞、痰浊阻于血脉,导致血行不畅,气血不活,气滞、痰浊、血瘀三者阻于乳络而致本病的发生。
其病机关键是气滞痰凝血瘀,故治疗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为原则,方用软坚消癖汤加减变化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并举案例佐证。
【关键词】李郑生;乳癖;软坚消癖汤;临床经验【Abstract】Li Zhengsheng, chief physician, believes that Rupi (乳癖) is inseparable from emotional internal injuries and Piwei Xuruo (脾胃虚弱). Gan (肝) and Pi (脾) ofte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ause each other. Qizhi (气滞) and Tanzhuo (痰浊) are blocked in the blood vessels, resulting in poor blood flow, Qixue (气血) inactivity. Qizhi, Tanzhuo, and Xueyu (血瘀) are blocked in the breast meridian and cause this disease. The key to its pathogenesis is Qizhi, Tanzhuo, and Xueyu, so Shugan Jianpi (疏肝健脾), Huatan Sanjie (化痰散结), and Huoxue Tongluo (活血通络) are treating principles. The Ruanjian Xiaopi decoction (软坚消癖汤) is applied in treatment, with good efficacy. And cases were given in the paper.【Keywords】Li Zhengsheng; Rupi; The Ruanjian Xiaopi decoction; Clinical experienc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04.033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学术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擅于治疗中医肝胆脾胃病和内科疑难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郑生教授运用脾胃肝动态辨证方法治疗鼓胀经验

中医研究2019 年3 月第32 卷第 3 期TCM Res.March 2019 Vol.32 No. 3-49 -访,无复发。
按本例患者病机为中焦虚寒、脾虚气滞。
脾 虚运化呆滞,水液停留,肠内水分过多,进而引起腹 泻;水果本属寒性食品,食后易刺激肠胃,故加重腹 泻;脾虚气机郁滞不畅,出现胃胀;脾气虚弱,运化不 足,四肢肌肉经脉失养,则身体疲乏;脾虚则冲任不 固,精血失统,导致月事先时而下;舌淡嫩、边有齿痕 为脾阳虚的症候;阳气虚弱,不足以温煦机体,则畏 寒、手足凉。
治宜温补中焦,理气健脾。
敦煌疗风冷 热不调方合大补脾汤化裁方中桂枝、干姜、小茴香温 中散寒,其中干姜兼鼓动脾胃升阳气以助运化;诃子 敛肺涩肠止泻;党参片、白术健脾益气;旋覆花、茯苓 降气利水渗湿;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木香、紫苏 梗、鸡内金、麦芽理气健脾胃;炙甘草性味甘平,协和 诸药,兼补脾和胃。
二诊时,胃胀止,腹泻减活动后 仍有疲乏感,手足凉,痔疮出血,故加槐花凉血止血,肉桂散寒痛经,行气药减量。
三诊时,大便稍成型,痔疮不再出血,疲乏及手足凉都较之前有所缓解,故 去槐花,加当归、黄芪补益气血,营养机体。
四诊时,大便已经正常,疲乏感消失,月经如期而至,纳食香,易饥,脉搏有力,说明患者脾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营养较充分吸收,故稍微调整诸药剂量,继服6剂巩文章编号 $1001 -6910(2019)03 -0049 -03固疗效。
4小结中焦虚寒大多都是因为长期饮食及生活不节制,尤其是夏天时贪凉,导致寒邪侵人机体,最终引 起中焦虚寒。
对此,李教授建议:中焦虚寒患者一定 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平时适当地晒晒太阳,因为 晒太阳是最简单有效的补阳气之法,除此以外也可 以通过艾灸、拔罐等方法来调理。
5参考文献[1]李应存.实用敦煌医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2007:11.[2 ]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594 -595.(本文承蒙李应存教授指导,特此谢忱)通信作者:李应存,教授,博士后,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 号,730000,1418831670@ q q.c o m!基金项目:敦煌医学文献研究及数字化信息提取与整理(D H Y X1415 -001);敦煌医学诊疗技术与临床应用建设项目(D H Y X1514 -004)收稿日期:2018 -08 -23;修回日期:2018 -11 -02(编O颜冬)•名师高徒$李郑生教授运用脾胃肝动态辨证方法治疗鼓胀经验!王玉玲i,刘亚楠\张昊2,李宁3(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46;3.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本科生,河南郑州450046)摘要李郑生教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 内科临床、教研工作40余年,对临床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脾胃肝胆系疾病。
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鼻鼽经验

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鼻鼽经验
黄啟敏;李宁;刘亚楠;王玉玲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17(030)010
【摘要】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治疗脾胃肝胆病方面建树颇深.李郑生主任医师认为:鼻鼽的病机为肺脾虚损,其中脾虚是关键.李郑生主任医师临床治疗鼻鼽以培土生金为法,方选自拟益脾固金汤,药证相合,每获良效.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黄啟敏;李宁;刘亚楠;王玉玲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1
【相关文献】
1.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崩漏经验
2.李郑生主任医师采用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便秘经验
3.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缺乳经验
4.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脏躁经验
5.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乳癖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郑生主任医师采用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便秘经验

文章 编号:1001—6910(2019)01—0037—03
·名 师 高 徒 ·
李 郑 生 主任 医师 采 用 健脾 疏 肝 和 胃法 治 疗 便 秘 经 验
宋 雪 莉 ,石 晓如 ,王 玉 玲 ,刘 亚 楠
(1.河 南 中医药 大 学 2017级硕 士研 究 生 ,河 南 郑 州 450046;2.河南 中 医药 大学 2016级 硕 士 研 究 生 ,河 南 郑 州 450046)
外等 ,故引 起临 床 重 视 … 。笔 者 有 幸 侍 诊 于 李 郑 生 教授 ,现将 李教授 治 疗便 秘 的临 床经 验总 结如 下 ,以 飨 同道 。 1 病 因 病 机
关 于 便 秘 的治 疗 历 代 医 家各 持 己见 ,但 总 结 得 出 ,便 秘病 因多 为饮 食 不节 、外 邪伤 胃、情 志 失调 、先 天禀 赋不 足等 ;病机 多 为气 滞 、热结 、寒凝 、气 血 阴 阳 不足 引起 肠 道 传 导 失 司 。李 教 授 根 据 多 年 临 证 经验 ,指 出 便秘 的病 位 在 大 肠 ,与 脾 、胃 、肝 、肺 密 切 相关 ,脾 、胃 、肝 、肺 功 能失 调 ,则津 液分 布失 常 ,大 肠 失濡 养 ,肠 道 传 导 失 司则 发 便 秘 。《素 问 ·经 脉 别 论篇 》云 :“饮入 于 胃 ,游 溢精 气 ,上输 于脾 。脾 气 散 精 ,上归 于肺 ,通调 水道 ,下 输 膀胱 。水 精 四布 ,五经 并行 。”《医经精 义 ·脏 腑通 治篇 》日 :“肝 与大 肠 通 , 肝病 宜疏 通大 肠 ,大 肠 病 ,宜平 肝 为主 。”李教授 提 出 便秘 的病 因多为饮食 不节 、情 志失 调。便 秘 的病 机 关 键是脾虚 、肝 郁 、胃滞 ,疾 病 是个 动 态变 化 的过 程 ,发 病过程 中各有 侧重 。便 秘 患 者病 程 长 ,久病 伤 脾 ,多 为虚实夹 杂证 ,偏 于肝 木失 调 ,为 脾虚肝郁 证 ;偏 于肝 胃不 和 ,为肝 胃郁热 证 。故临床常 便 秘分 为脾虚 肝
理肝气法治疗崩漏探析

崩漏是妇 女多 发病 、 常见 病 , 严重影 响妇 女 的身 心健康 。
《 问 ・ 阳别 论》 载 : 阴虚 阳 搏 为 之 崩 。 汉 ・ 仲 景 《 匮 素 阴 首 “ ” 张 金 要 略 》 先 提 出漏 的 概 念 。 此后 历代 医家 对 此 多 有 论 述 。 隋 ・ 首 巢 元 方 《 病 源 候 论 》 列 漏 下 候 、 中 候 、 中 漏 下 候 , 出 诸 分 崩 崩 指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 ora o It rt rd i a C iee n s r dc e 0 7Jn 1 (6 dr Junl f ne ae T aio l h s dWet nMein 0 u , 6 1 ) n g d tn n a e i 2 而 宣 发 胃阳 的 作用 主要 体 现 在 生 姜 与 陈皮 的 配伍 中 , “ 呕 如 干
了崩 中漏 下 属 非 时 之经 血 。 确 了 崩 漏 的 概念 。非 时 而 下 、 明 淋
质 的 区别 。临 床 所 论 之 肝 气 是 一 种 病理 概念 , 肝 气不 舒 , 即 肝
气郁 结 。这 里 讨 论 的 肝 气 是 对 肝 生 理 功 能 的概 括 , 含 了 主 包 疏 泄 和 主藏 血 2方 面 的 内 容 。 究 其 本 质 , 漏 是 一 种 气 血 失 崩
从 肝 的 正 常 生 理 功 能 来 看 。 主 疏 泄 是 指 肝 对 全 身 气 机 肝
包 括 经 气 的 调 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志 的调 节 、 血 运 行 的调 节 及 脾 胃功 能 的 情 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21期·总第293期2018年11月·上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1]。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好发于青春期少女及近绝经期妇女。
现代医学常给予内分泌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甚者采用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去除术等手术疗法。
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其病程日久,易反复发作,甚者可影响生育。
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对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善治疗脾胃肝胆系疾病,同时对妇科与脾胃相关疾患也有独到见解及思路。
笔者有幸跟随李郑生老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导师治疗崩漏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崩,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载有:“阴虚阳搏谓之崩。
”漏,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载有:“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
”其同时也提出瘀阻胞宫、冲任而致漏下的病机。
隋·巢元方指出“劳伤气血”“脏腑损伤”导致“冲任二脉虚损”,从而发生崩漏之病机。
同时也指出崩和漏可以相互转化,与“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理论相一致。
明·张景岳将崩漏的病机总结为:“先损脾胃,次则冲任”“穷必及肾”。
清·傅山认为崩漏的病机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清·叶天士将导致崩漏的机理概括为虚、热、瘀,同时认为崩漏的发病与脾肝两脏关系密切。
周铭心教授[2]指出:治疗崩漏应发于机先,当先治脾。
因肝病传脾,虽病在肝,但治之不尽治肝,而兼治子母,故重用健脾胃药。
结合历代医家之观点,将崩漏的病因病机总结为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等导致冲任不固,子宫藏泻失常。
李师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崩漏经验※王玉玲1刘亚楠1宋雪莉2石晓茹2李郑生3*(1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2016级,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2017级,河南郑州450000;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河南郑州450000)摘要:本文主要对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崩漏的经验进行总结。
李郑生主任医师认为:崩漏为虚实夹杂之证,其病机关键为脾虚肝郁,病机之本为脾胃气虚,并根据脾虚与肝郁之轻重不同,将该病分为脾虚失统及肝郁血热两种证型。
治疗上以健脾疏肝止血为主要原则,将健脾益气法贯穿始终,辨证论治,药证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同时配合注意经期卫生、调畅情志、调整饮食等。
关键词:李郑生;崩漏;健脾疏肝止血法;临床经验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8.21.028文章编号:1672⁃2779(2018)⁃21⁃0070⁃03WANG Yuling 1,LIU Yanan 1,SONG Xueli 2,SHI Xiaoru 2,LI Zhengsheng 3*(1.Grade 2016Graduate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China;2.Grade 2017Graduate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China;3.Guoyitang Clinic,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chief physician Li Zhengsheng in treating metrorrhagia and metrorrhagia with the method of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spleen.The chief physician Li Zhengsheng believes that the disease is the syndrome of deficiency and solid inclusion,the key to its pathogenesis is the spleen deficiency liver depression,and the pathogenesis is the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and the disease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spleen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 and blood hea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leen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In the treatment,the principl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opping bleeding is the main principle.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enstrual health,adjust emotions and adjust diet.Keywords :Li Zhengsheng;metrorrhagia and metrorrhagia;method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opping bleeding;clinical experience※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攻关课题【No.2013BAI13B013】*通讯作者:lizhengsheng1958@70第16卷第21期·总第293期2018年11月·上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认为:崩漏虽病在冲任,然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月经的周期和经量的控制和调节主要与肝、脾有关。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相生相克,脏腑、气血、经络密切相关,且虚、热、瘀等比例因素可单独或复合成因,又可互为因果。
故李师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崩漏的病机关键为脾虚肝郁,病机之本为脾胃气虚。
治疗以健脾疏肝止血为基本治则,如兼有血瘀、肾虚等情况,亦会使用活血化瘀、补肾益气等法。
同时,李师指出:因导致崩漏的病因有素体虚弱、情志不畅、劳逸过度、饮食不节或体质因素之不同,肝郁与脾虚之轻重亦会有所不同,故将崩漏分为脾虚失统证及肝郁血热证。
2证治分类2.1脾虚失统证症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
病机:素体脾虚、劳倦思虑、饮食不当或久病不愈等,均可导致脾气受损,脾气不足或中气下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发为崩漏。
法用健脾益气,举陷止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的自拟健脾止血汤。
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醋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固脱止血,与黄芪、四君子汤配合,可增强统血摄血之力;黄芪、当归配伍又可补气养血,体现“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思想;阿胶、远志、炒酸枣仁养血止血,安神宁志;黑地榆配阿胶凉血止血;米醋酸涩收敛,可达迅速止血之目的。
若脾虚日久,土壅木郁,嗳气、腹痛者,可加醋香附、延胡索、郁金等以疏肝理气;若气虚血瘀,出血色暗,夹有血块者,可加三七粉(冲服)、丹参等以活血化瘀;若脾虚湿盛,胸脘满闷,食少便溏者,可加炒薏苡仁、炒白扁豆等以健脾祛湿;若兼有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可加桑寄生、菟丝子等以补肾益气;若出血量多势急者,可加用熟地炭、柏叶炭、茜草炭等以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以达到迅速止血之目的,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思想相一致。
2.2肝郁血热证症见: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沥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烦躁易怒,胸胁乳房小腹胀闷或窜痛,嗳气或善太息,便秘溺黄,舌质红,舌边可有瘀斑,苔黄,脉滑数。
病机: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日久化火,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
治法:疏肝清热,养血止血。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当归、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缓急;柴胡、郁金、香附、乌药等以疏肝理气;炒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甘草等以健脾益气,牡丹皮、栀子以清肝热,疏肝郁;女贞子、旱莲草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体现滋水涵木之思想,熟地黄炭、柏叶炭、茜草炭等以收敛止血;若气滞血瘀,出血色暗,夹有血块者,可加三七粉(冲服)、丹参、益母草等以活血化瘀;若兼有腹痛、两胁胀痛,可加用青皮、元胡等以行气止痛。
3医案举例案1患者,女,29岁,2016年12月16日初诊。
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3月余。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5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致月经2月未至,遂至西医院就诊,给予黄体酮胶囊口服,后虽月经来临,但继之出现在未行经期间阴道淋漓不断出血。
现症:阴道淋漓不断出血,血色淡,小腹坠痛,气短乏力,腰痛,睡眠差,大便多不成形,3次/天,纳可。
舌质淡、体胖大、边尖红、苔白,脉沉细。
子宫及附件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性子宫出血。
中医诊断:漏下。
辨证为脾虚失统证。
处方:黄芪15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生山药15g,香附10g,砂仁10g,柴胡6g,升麻5g,当归12g,阿胶珠10g,生地黄炭15g,柏叶炭15g,茜草炭10g,炙甘草5g,米醋30mL(为引)。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同时嘱患者忌生冷、辛辣、油腻。
二诊:患者诉出血量已明显减少,但仍未停止,腰腹坠痛、气短乏力等症状较前明显缓解,舌脉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