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内外科疾病康复实教学大纲(理论、实验)一、课程背景和目的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内外科疾病康复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使其具备相关疾病康复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概念和原理- 康复评估与康复目标制定- 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2. 实验内容:-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介绍- 康复实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与数据分析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方法,能够评估和调整康复效果。
2.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康复实验设备的能力,掌握康复实验技术的应用方法,能够进行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和数据分析。
3.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 授课讲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 讲解典型病例,并进行案例分析- 组织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2. 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操作康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五、教学评价1. 理论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2.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2. 实验考核:-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占总评成绩的50% -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占总评成绩的30% -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占总评成绩的20%七、参考教材1. 《内科疾病康复实指南》2. 《外科疾病康复实手册》3.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目的要求通过毕业实习,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基本掌握能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技能,对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康复评定,并提出正确的治疗计划,写出完整的康复病历。
实习时间2周实习内容及病种(一)掌握实习病种的内容脑卒中1、目的要求掌握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熟悉脑卒中恢复的分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独立、准确的评定及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言语功能的评定,ADL评定。
2)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坐起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训练.脊髓损伤1、目的要求掌握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熟悉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达到能够独立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1)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损伤水平的确定,损伤类型的分类,残存功能的评估,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ADL评定。
2)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肌力训练,ROM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周围神经损伤1、目的要求掌握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和病理.2、实习内容:1)周围神经损伤的的病因和病理.2)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电诊断对病变程度和预后的评定。
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防止挛缩变形、被动活动和推拿防止肌萎缩.4)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损伤.(二)了解实习病种的内容小儿脑性瘫痪1、目的要求:熟悉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了解小儿脑瘫的评定方法.2、实习内容:1)小儿脑瘫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功能评定.2)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头部控制功能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站立行走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推拿疗法。
康复治疗学实习大纲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实习组织与管理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使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习组织领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双重领导。
1、学校实习组织工作在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主管,第一临床医学院具体执行,负责安排实习各方面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中的一些问题,组织检查实习课程与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生实习期间深入实习医院,掌握实习情况。
教务处实习科、学院年级办公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和各实习医院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2、实习医院实习医院受学校委托,对实习教学全面领导和统一安排。
(1)在医院分管院长领导下,由科教科制定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包括实习生的生活、实习安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纪律考勤,并经常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
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实习生,及时通知学校。
(2)定期检查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3)按学校的实习计划和要求制定实习轮转表。
(4)对由于病、事假连续缺实习一周以上的实习生报到学校教务处,并共同研究是否需补实习及其方法。
3、实习科室实习科室是直接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学组织,由科室主任、治疗师长负责领导,并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共同关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科室应指定一名高年资治疗师,协助治疗师长管理此项工作。
具体任务是:(1)实习生初来或接班时,进行入科教育,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职责范围并分配工作。
(2)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做好具体安排,指导实习进行,并经常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
(3)严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及其完成情况,全面关心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掌握实习生的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等情况,开展表扬与批评,定期向领导汇报实习生情况。
康复评定学实验大纲-运动康复

康复评定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和学分、教学内容和目的等)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按照王玉龙主编的《康复功能评定学》教材设计。
是研究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障碍学诊断的理论原则,建立诊断的临床思维程序;熟悉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掌握临床常用评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及其评定结果的临床意义;并熟练书写出完整、措辞准确、精炼的康复评定报告。
作为运动康复的专业课程,学时设置54学时,实验学18,2学分。
通过实验加深对康复评定学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性;结果讨论的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54学时,总学分为3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36学时,实验学时为18学时。
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关节活动度测量实验目的:能够正确进行全身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实验内容:掌握:肩、肘、腕、前臂、手指、髋、膝、踝、脊柱等部位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测量操作技术实验二:肌力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徒手肌力检查方法及等速肌力测试仪的正确使用实验内容:掌握:等速肌力测定的方法、结果及意义熟悉:等速肌力测定的适用条件、注意事项了解:等速肌力测试的临床应用范围实验三:步态分析实验目的:掌握步态分析程序及方法实验内容:掌握:步态分析的方法及结果分析熟悉: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范围了解:导致异常步态的原因实验四:感觉功能检查实验目的:能够正确进行浅深复合感觉功能检查操作实验内容:掌握:感觉功能检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熟悉:感觉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了解:深感觉、浅感觉实验五:肌张力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全身主要肌群的肌张力评定方法实验内容:掌握:肌张力检查的方法熟悉:肌张力检查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肌张力异常的原因实验六:平衡协调功能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方法及步骤实验内容:掌握:平衡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熟悉:平衡协调功能评定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衡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实验七:神经反射检查实验目的:能够正确进行神经反射及病理反射的检查实验内容:掌握: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的方法熟悉: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异常的常见原因实验八:ADL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常用ADL评定量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内容:掌握:用Bartherl指数量表及FIM量表评定ADL的方法熟悉:ADL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范围了解:ADL障碍的常见原因实验九:心电运动试验实验目的:掌握心电运动试验的步骤及临床意义实验内容:掌握:台阶实验、心电运动实验的步骤及评定方法熟悉:心电运动实验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执笔人:审核人:。
(完整版)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课程代码:ZB32010995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12446512112410 合计26 8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重点:1.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 2.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3.康复服务的三种方式4.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2.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3.了解: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重点: 1.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2.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3.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时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2.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3.了解: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重点:1.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3.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4.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6.常用的ADL评定方法7、平衡的概念与分类8.生存质量的概念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疗法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临床康复学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医学领域。
它强调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社工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以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临床康复学概述:介绍临床康复学的概念、目的、方法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康复评估:教授如何进行身体和心理功能的评估,包括观察、测试和量表等。
3、康复治疗技术:教授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技术。
4、康复护理:教授如何在康复过程中提供护理,包括预防并发症、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等。
5、多学科合作:介绍如何与其他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6、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了解不同类型的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包括医院、康复中心、日间医院等。
7、康复目标和效果评估:教授如何设定和评估康复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效果评估。
8、康复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与康复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包括患者权利、医疗保密、医疗事故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临床康复学的概念和方法。
2、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康复设施进行实践学习,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导师制度:为学生安排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临床康复学的知识和技能。
4、跨学科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交流,加深对多学科合作的理解。
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文献、视频资源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估方式1、书面测试: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技能评估: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包括治疗技术、护理技能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日志: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反思,以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随着经济、科技进步,人口老化,自然灾害及战争(恐怖事件)无法防止消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因而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的尽可能恢复。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康复医学所面临的人体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系统掌握总论部分、康复评定、各种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各种常见病康复。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科。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评定及治疗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学会与有关临床科室协作为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早期、后期康复诊疗服务。
4.培养良好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好命题的广度和深度, 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兼顾综合分析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试题内容为本学科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3.试题水平相当于教育目标所确定的预期水平。
4.试题提供的信息要准确,目标要求清楚。
5.试题类型及比例: 填空题20%, 选择题20%, 是非题20%, 名词解释l0%, 问答题20%, 病例分析10% 。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临床医师与康复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康复医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康复医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康复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标准化,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指为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文件。
它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康复医学领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成为合格的康复医生。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康复原理的基础。
这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疾病对这些系统的影响。
2. 康复评估和诊断:康复医学的核心是评估和诊断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如功能评定、神经肌肉检查和康复评估量表等。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每个患者的特定需求。
3. 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设备和辅助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4. 康复管理和预防:康复医学不仅仅是治疗患者,还包括管理和预防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康复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康复团队的协作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慢性病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5. 伦理和法律问题:康复医学涉及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权利和机密性的保护,以及如何处理伦理和道德困境。
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学生需求: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
学生的背景和目标可能不同,因此教学大纲应灵活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
2. 临床实践需求:康复医学是实践导向的学科,因此教学大纲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康复学》实验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实验简介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全
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其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线需要
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
通过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视频
观摩及实验室操作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常见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理
解,强化其基本操作技能。
本实验教学大纲依据我院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培
养目标,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制订,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二、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康复常
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2.要求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能够自行设计治疗方案,自主操作,并熟悉实验报告的撰写,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方式
每5~6人为一实验小组,在教师带领下,独立或协作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
四、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总学时:20学时
《临床康复学》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课时实验形式实验类型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一)偏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偏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二)脑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脑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三)截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截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生活技能训练相关用具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相关康复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分析讨论。
3.答疑、总结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一)颈肩痛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牵引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肩周炎、颈椎病等相关康复治疗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分别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 答疑、总结。
(二)下腰痛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腰椎牵引床、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和相关康复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分别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 答疑、总结。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心电运动平板、功率车、运动平板等实验目的:掌握冠心病、高血压病和COPD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及康复训练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相关设备
实验目的:掌握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及康复训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相关设备
实验目的:熟悉烧伤、癌症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和康复训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六、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课的考核内容分两部分: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占30%,根据实验报告上交次数、书写是否认真及结论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实验操作占70%,根据出勤率,实验态度,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爱护仪器设施进行评分。
考核成绩按40%记入该课程结业成绩。
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使用教材
邓倩. 临床康复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教学参考书目
1)南登崑.康复医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卓大宏. 中国康复医学. 第2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关骅. 临床康复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