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为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

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章将介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过程,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个体和社会活动中的交互与合作,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应当创设情境,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构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环境。

3.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主张学习者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应当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4.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多种智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不同的智能,教学设计应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优势智能,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5.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感体验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学习者的情感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1.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应当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导向,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2.问题导向教学设计应当以引发学习者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设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和创造力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境设计教学设计应当创设具有一定情境和背景的教学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个性化设计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特点:

(1)四个基本要素 (2)三个主要问题 (3)十个教学环节
2、ID2的代表性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特点 (1)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 (2)开发教学策略 (3)对教学的修改未放到评价模块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达 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 策略主要体现在媒体的选择和课堂教学 结构的策划上。 进行学习评价


系统方法
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
2、传播理论

传播过程的模式 传播过程的要素:传播过程研究的要素 也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3、教学理论

深受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素主义趋向影响 更多更直接地从当代教学理论中吸取营 养,寻找科学依据

4、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 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 2、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 式”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型
1、ID1的代表性模式 ----“肯普模式”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计的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 系统科学理论 2、 学习理论 3、 教学理论 4、 教育传播理论
1、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思想
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环境、 封闭与开放、系统的状态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a、教学理论b、传播理论c、系统科学方法d、学习理论ABD2、下面哪种工具是网络下载工具()a、迅雷b、网络蚂蚁c、网际快车d、Emule ABC3、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a、Photoshopb、暴风影音c、Acd Seed、画图ACD4、以下哪几种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文件()a、wavb、mp3c、psdd、mid ABD5、下列关于逐帧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逐帧动画是把一系列的图形或文字放置在一系列关键帧中形成的动画b、逐帧动画的制作比较简单和省时。

c、逐帧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d、逐帧动画对动画中图形对象的控制功能是最强大、最有效的。

ACD6、教师需要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可用的是()a、mpgb、jpgc、bmpd、gif BCD7、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学生的协作程度AD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设计学习任务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ABCD9、下列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资源的开发b、教学的设计c、资源的评价d、资源的应用ABCD10、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教学资源,所得搜索结果通常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a、网站站名b、查询路径c、包含关键词的内容提要d、网址链接ABCD11、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a、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b、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c、真实生活,与生活相关事件d、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大问题ABCD12、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

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a、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b、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c、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d、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系统论 5. 教育传播理论
内容概要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系统论的起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2.系统分析方法 运用系统理论、以系统观点,运用适当策 略和步骤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目标定位 ·建立模型 ·提出解决方案 ·方案的评估和筛选
(二)教学设计中的系统观
• 教学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系统
– 动态性与开放性
• 运用系统的方法处理教学问题
– 目标定位,建立模型,提出可行的解题方案, 评估和筛选最优方案。
线性单一过程,未包括反馈回路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型(P36图2-3)
(二)教学与设计中的传播观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传播过程要素 (P37图2-4)
·伯罗的SMCR传播过程模式( P37图2-5)
说明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某一要素决定,而 是由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揭示了各 要素间的动态联系。
➢ (4)运动技能(motor skills)的学习 运动技能——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
活动。 书写、绘图,体育运动技能、生产劳动技能等
✓ (5)态度(attitude)的学习 态度——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
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加涅提出三类态度:(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 识;(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3)有 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原则。

在教育学中,教学设计被视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心理学研究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活动,对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教学设计需要遵循启发式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学生主体地位原则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所期望达到的学习成果的描述,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内容。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要求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性质来选择,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学生参与的活动。

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科学性,即教学设计需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科学地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二是系统性,即教学设计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三是灵活性,即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旨在为教学活动提供目标、方法、媒介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实现优质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科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应用。

一、学科教育理论支持教学设计学科教育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参照标准和规范。

教学活动是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科知识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通过学科教育理论,教学设计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1.学科知识的整合:学科教育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学科知识的整合,从而准确地设计课程,把握授课内容的重点。

学科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内在联系,发现学科知识中的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定理、原理和规律等,以此来对教学设计的核心知识进行整合和分析。

只有在确立学科知识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之后,才能更好地对课程进行设计,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科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讨论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而学科教育理论则可以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基础,根据学科的知识特点等,选择出最适合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的支持教学设计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问题解决活动,该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心理测量、学习理论等内容,以及基础认知科学中的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教育心理测量与学习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测量与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教学设计需要建立在认知和学习的基础上。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ppt课件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ppt课件

2、局限
(1)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 活动的特殊性。
(2)“任何科目……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 (3)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 (4)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 (5)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
奥苏贝尔
(一)人物介绍:
David P. Ausubel(1918-),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教 育学家。
(二)主要观点:认知同化论、“先行组织者”教 学策略、“动机”理论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1)机械学习:其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 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联想。
(2)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 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 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 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
(2)发现学习(布鲁纳较为提倡)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
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 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3、认知同化论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 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 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 动态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 断地分化和整合,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新知 识或者清晰稳定的意识经验,原有的知识也在这 个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观点
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明确 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所谓联结,是 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 反应。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摘要: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解释各有不同,它们对教学设计也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关键字: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论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教学设计模式更加多样,其基础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学习理论就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那么,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习理论有对教学设计有怎样的影响呢?1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相关定义1.1教学设计在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中,由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1]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构成的教学系统;强调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的桥梁。

1.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

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practical, focusing on the aspects of a lesson most useful to them in their work.

They may not be interested in knowledge for its own sake. Instructors must tell participants explicitly how the lesson will be useful to them on the job. Instructors must acknowledge the wealth of experiences that adult participants bring to the classroom. These adults should be treated as equals i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and allowed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freely in class.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goal-oriented. Upon enrolling in a course, they usually know what goal they want to attain.

They, therefore, appreciate an educational program that is organized and has clearly defined elements. Instructors must show participants how this class will help them attain their goals. This classification of gaols and course objectives must be done early in the course.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autonomous and self-directed.

They need to be free to direct themselves. Their teachers must actively involve adult participa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serve as facilitators for them. Specifically, they must get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s about what topics to cover and let them work on projects that reflect their interests. They should allow the participants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presentations and group leadership. They have to be sure to act as facilitators, guiding participants to their own knowledge rather than supplying them with facts. Finally, they must show participants how the class will help them reach their goals (e.g., via a personal goals sheet).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have accumulated a foundation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hat may include work-related activities,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previous education.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学习观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van Pavlov,1870— 1932)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 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 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 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 地位。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 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A—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现代教育媒体的理论和应用
基 本 理 论
现代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现代媒传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关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几种观点
学习 理论 传播 理论 教学 理论 系统 理论 设计 理论 视听 理论 认识论 教育 哲学
单基础
双基础 三基础 四基础 五基础 六基础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ΠabΠoB, ИbaH ΠerpoBИч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 苏联科学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 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 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金。但其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 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 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И.M.谢切诺夫 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 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的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 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 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在苏联,它们被认为是 对心理学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 调了心理学摆脱唯心主义和内省主义的束缚。主要著作有《动物 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条件反射》和《大 脑两半球机能讲义》等。

They need to connect learning to this knowledge/experience base. To help them do so, they should draw out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which is relevant to the topic. They must relate theories and concepts to the participants and recognize the value of experience in learning.

As do all learners, adults need to be shown respect.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relevancy-oriented.

They must see a reason for learning something. Learning has to be applicable to their work or other responsibilities to be of value to them. Therefore, instructors must identify objectives for adult participants before the course begins. This means, also, that theories and concepts must be related to a setting familiar to participants. This need can be fulfilled by letting participants choose projects that reflect their own interests.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类型

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B loom)将教育目标分为 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 的目标三大部分,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到高分为 若干等级。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理 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Gagne)认为学生学习之后 要获得五种习得的能力即五种学习结果,它们是: 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 动作技能。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一般概念 人类学习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特点 成人学习的特点 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 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第一,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如用 筷子吃饭,会骑自行车等,而且还包括从不会 用筷子到会用筷子、从不会骑自行车到会骑自 行车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二,所说的“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 行为,如读书、写字,也包括象思想、观点的 获得这样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根据学习的结果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类型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 和发现学习两种。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 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 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 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 现而获得。 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 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 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 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 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