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水环境标准对比
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分类标准

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标准对比分析
1。
三个标准中的相同指标
(1)溶解氧(单位:mg/L)
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溶解氧指标。
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Ⅲ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Ⅲ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
(2)氨氮(单位:mg/L)
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氨氮指标.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Ⅱ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Ⅱ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且景观水标准的三类氨氮均是0。
5mg/L;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氨氮浓度远高于另外两个标准.
2.部分相同指标
(1)景观水标准与城市黑臭水体标准重叠部分(透明度单位:m)
在景观水标准和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均有透明度指标。
(2)地表水标准与景观水标准重叠部分
两者共同的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
3。
其他部分
氧化还原电位是唯一在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提到的,其余两个标准中均没有。
附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附表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附表3:城市黑臭水体分级标准。
各类水环境标准对比

单位:mg/L
序
项目
一 级A
一 级B
地表 水Ⅲ
地表水
地表 水Ⅴ
海水第 海 水 第 轻度 重 度
号
标 准
标 准
类
Ⅳ类
类
三类 四类
黑臭 黑臭
1
化学需氧量 (COD)
50 60 20
30
40
4
5 —— ——
生化需氧量
2
(BOD5)
10 20 4
6
10
4
5 —— ——
人为增 人为增
0.5 —— ——
7
非离子氮(以 N 计)
— —
— —
——
——
——
0.02
—— ——
2005 年
8
总 磷 (T
12 月 31 日前建设
的
1
P以 P
计)
2006 年 1 月 1 日起
0.5
1.5
0.2 (湖
0.3
0.4 (湖
1
、库 0.05
)
(湖、 库 0.1)
、库 0.2)
——
建设的
—— —— ——
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 排放的一级 A 标准和一级 B 标准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015 年 8 月
3 悬浮物(SS) 10 20 —— —— —— 加的量 加的量 —— ——
≤100 ≤150
4 总氮(TN 以 N 计) 15 20 1
中国水质分类

中国水质分类水质是指水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衡量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的水质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地表水质量标准地表水是指地表流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中国对地表水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五类。
其中,Ⅰ类水质最好,Ⅴ类水质最差。
Ⅰ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水质清澈,无色无味,无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1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mg/L,总大肠菌群≤3个/100mL。
Ⅱ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市政供水等要求较高的地方。
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或有轻微异味,无可见杂质,化学需氧量(CODMn)≤3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5mg/L,总大肠菌群≤100个/100mL。
Ⅲ类水质:适用于农田灌溉、渔业、景观水等。
水质较好,有轻微混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4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6mg/L,总大肠菌群≤1000个/100mL。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等。
水质较差,有明显混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6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0mg/L,总大肠菌群≤4000个/100mL。
Ⅴ类水质:适用于污染物排放口附近、工业循环冷却等。
水质极差,有浑浊度和臭味,化学需氧量(CODMn)≥1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5mg/L,总大肠菌群≥20000个/100mL。
二、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或土层中的含水层中的水体。
中国对地下水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三类。
其中,Ⅰ类地下水质量最好,Ⅲ类地下水质量最差。
Ⅰ类地下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地下水。
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3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mg/L。
Ⅱ类地下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市政供水等要求较高的地方。
五类水标准

五类水标准
“五类水标准”是指中国水质分类标准,它将水体根据水质状况分为五个类别,主要用于指导水体的管理和保护。
这些类别分别反映了水体的不同用途和保护目标。
具体来说:
1.一类水: 最高标准,适用于特殊保护区,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上游。
一类水质通常意味着水质非常纯净,适合饮用。
2.二类水: 较高标准,适用于普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二类水质适合于需要较少处理的饮用水。
3.三类水: 中等标准,适用于渔业和游泳等娱乐用途的水体。
三类水质通常被认为适合于渔业和人类直接接触。
4.四类水: 较低标准,主要用于一般工业用途和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途。
四类水质适合于一些工业用途和农业灌溉。
5.五类水: 最低标准,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一般景观要求。
五类水质可能不适合人类直接接触,通常只用于农业和景观。
各类水体的水质标准

各类水体的水质标准各类水体的水质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来进行评估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水体的水质标准。
1. 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水源。
其水质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并且需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标准。
一般来说,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指标包括溶解氧、浑浊度、PH值、总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
这些指标的具体要求会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河流水质:河流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水体之一,其水质标准主要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关。
一般来说,河流的水质标准包括溶解氧、浑浊度、PH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维护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湖泊水质:湖泊是自然界中较大的水体,其水质标准也与河流类似,主要关注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
湖泊的水质标准包括溶解氧、浑浊度、PH值、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
此外,湖泊还需要关注富营养化等问题,以防止湖泊水体出现蓝藻等有害物质。
4. 地下水质:地下水是地下岩石裂缝或孔隙中储存的水,其水质标准主要与人类饮用和农业灌溉有关。
地下水的主要指标包括PH值、电导率、硬度、溶解氧、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证地下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和过度开采。
5. 海洋水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其水质标准主要与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资源保护有关。
海洋的主要指标包括溶解氧、浑浊度、盐度、PH值、叶绿素a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各类水体的水质标准都是为了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水体受到污染和破坏。
不同类型的水体有不同的指标要求,这些要求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水质标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需求。
四类水水质标准

四类水水质标准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根据水质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水分为四类,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废水。
每一类水都有其独特的水质标准,下面我们将对四类水的水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地表水是指来自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
地表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浊度、色度、氨氮、总磷、重金属等指标。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的多少,通常以浊度值来表示,一般要求浊度不超过5NTU。
色度是指水的颜色深浅程度,一般要求色度不超过15度。
氨氮和总磷是水中的营养物质,其浓度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重金属是地表水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浓度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下的水资源。
地下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PH值、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指标。
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6.5-8.5之间。
氟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其浓度超标会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第三,海水是指海洋中的水资源。
海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盐度、PH值、溶解氧、硅酸盐等指标。
盐度是海水中溶解盐的含量,一般要求盐度在3.3%-3.7%之间。
PH值是海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7.5-8.4之间。
溶解氧是海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其浓度过低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硅酸盐是海水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废水是指生产、生活、农业等活动产生的污水。
废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指标。
PH值是废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6-9之间。
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其浓度过高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氨氮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浓度超标会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水有着不同的水质标准,我们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受清洁的水资源。
我国各种水质指标对比

我国各种水质指标对比附表:各饮水标准指标对比指标GB5749 GB8537 GB17323 GB17324 CJ94 CJ206 CJ3020 菌落总数(CFU/mL)≤100 同17324 ≤20 50 80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00 同17324 ≤3MPN/100mL0 0 ≤1000/≤10000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0----0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0------贾第鞭毛虫(个/10L)<1 ----<1 -隐孢子虫(个/10L)<1 ----<1 -粪链球菌(CFU/250mL)-0 ---0 -铜绿假单球菌(CFU/250mL)-0 -----产氯荚膜棱菌(CFU/50mL)-0 -----霉菌和酵母--同17324 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17324 0 ---砷(mg/L)≤0.01 <0.01 同17324 ≤0.01 ≤0.01 ≤0.01 ≤0.05镉(mg/L)≤0.005 <0.003 --≤0.003 ≤0.003 ≤0.01铬(六价,mg/L)≤0.05 <0.05 --≤0.05 ≤0.05 ≤0.05铅(mg/L)≤0.01 <0.01 同17324 ≤0.01 ≤0.01 ≤0.01 ≤0.05/≤0.07 汞(mg/L)≤0.001 <0.001 --≤0.001 ≤0.001 ≤0.001硒(mg/L)≤0.01 <0.05且≥0.01 --≤0.01 ≤0.01 ≤0.01氰化物(mg/L)≤0.05 <0.010 同17324 ≤0.002 ≤0.05 ≤0.05氟化物(mg/L)≤1.0 <1.5 --≤1.0 ≤1.0 ≤1.0 硝酸盐(以N计,mg/L)≤10地下水源限制时为<45 ---≤10 ≤10/≤2020硝酸盐氮(以N计,mg/L)-≤10 --三氯甲烷(mg/L)≤0.06 -同17324 ≤0.02 -≤0.06 -氯仿(mg/L)----≤0.03 --四氯化碳(mg/L)≤0.002 -同17324 ≤0.001 ≤0.002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 <0.01 --≤0.01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 ---≤0.9 ≤0.9 -亚氯酸盐(二氧化氯消毒,mg/L)≤0.7 ---≤0.7 ≤0.7 -氯酸盐(mg/L)≤0.7 ---≤0.7 --游离氯--同17324 ≤0.005 -≥0.1 -臭氧----≤0.01 --余氯或二氧化氯----≤0.01 ≥0.2 -色度≤15 <15 ≤5 ≤5 ≤5 ≤15 ≤15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1 <5 ≤1 ≤1 ≤0.5 ≤1 ≤3 pH值 6.5-8.5 - 5.0-7.0. 5.0-7.0. 6.0-8.5 6.5-8.5 -电导率(25±1)℃,μS/cm --≤10 ≤10 --锰(mg/L)≤0.1 <0.4 --≤0.05 ≤0.1 ≤0.1 铝(mg/L)≤0.2 ---≤0.20 ≤0.2 -铁(mg/L)≤0.3 ---≤0.20 ≤0.3 -铜(mg/L)≤1.0 <1.0 同17324 ≤1.0 ≤1.0 ≤1 ≤1.0 锂(mg/L)-≥0.20 -----锶(mg/L)-≥0.20 -----锌(mg/L)≤1.0 ≥0.20 --≤1.0 ≤1 ≤1.0 碘化物(mg/L)-≥0.20 ----偏硅酸(mg/L)-≥25.0 ----硼酸盐(mg/L)-<5 ----游离二氧化碳(mg/L)-≥250 ----氯化物(mg/L)≤250 -≤6.0 ≤6.0 ≤100 ≤250 <250 硫酸盐(mg/L)≤250 ---≤100 ≤250 <250 TDS(mg/L)≤1000 ≥1000 --≤500 ≤1000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300 ≤450 ≤350/≤450耗氧量(COD Mn法,以O2计,mg/L)≤3<3.0 ≤1.0 ≤1.0 ≤2.0 ≤3 ≤3/≤6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 <0.002 同17324 ≤0.002 ≤0.002 ≤0.002 ≤0.002/≤0.004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 <0.3 --≤0.20 ≤0.3 ≤0.3总α放射性(Bq/L)≤0.5 ---≤0.1 ≤0.1总β放射性(Bq/L)≤1 <1.50 --≤1.0 ≤1226镭放射性-<1.1 ----锑(mg/L)≤0.005 ---≤0.005 -钡(mg/L)≤0.7 <0.7 --≤0.7 -铍(mg/L)≤0.002 ---≤0.002 ≤0.0002硼(mg/L)≤0.5 ---≤0.5 -钼(mg/L)≤0.07 ---≤0.07 -镍(mg/L)≤0.02 <0.02 --≤0.02 -银(mg/L)≤0.05 <0.05 --≤0.05 ≤0.05 ≤0.05铊(mg/L)≤0.0001 ----≤0.0001 -氯化氰(mg/L)≤0.07 ------矿物油(mg/L)-<0.05 -----亚硝酸盐-<0.1 同17324 ≤0.002 ---一氯二溴甲烷(mg/L)≤0.1 ------二氯一溴甲烷(mg/L)≤0.06 ------二氯乙酸(mg/L)≤0.05 ------1,2-二氯乙烷(mg/L)≤0.03 ----≤0.005 -二氯甲烷(mg/L)≤0.02 ----≤0.005 -三卤甲烷(mg/L)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0.1 -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1,1,1-三氯乙烷(mg/L)≤2 ------1,1,2-三氯乙烷(mg/L)----三氯乙酸(mg/L)≤0.1 -----―三氯乙醛(mg/L)≤0.01 ------2,4,6-三氯酚(mg/L)≤0.2 ----≤0.010 -三溴甲烷(mg/L)≤0.1 ------七氯(mg/L)≤0.0004 ------马拉硫磷(mg/L)≤0.25 ------五氯酚(mg/L)≤0.009 ----≤0.009 -六六六(总量,mg/L)≤0.005 -----≤0.005/≤0.006 六氯苯(mg/L)≤0.001 ----≤0.001 -乐果(mg/L)≤0.08 ----≤0.02 -对硫磷(mg/L)≤0.003 ----≤0.003 -灭草松(mg/L)≤0.3 ------甲基对硫磷(mg/L)≤0.02 ----≤0.01 -百菌清(mg/L)≤0.01 -----≤0.01呋喃丹(mg/L)≤0.007 ------林丹(mg/L)≤0.002 ----≤0.002 -毒死蜱(mg/L)≤0.03 ------草甘膦(mg/L)≤0.7 ------敌敌畏(mg/L)≤0.001 ----≤0.001 -莠去津(mg/L)≤0.002 ----≤0.002 -溴氰菊酯(mg/L)≤0.02 ----≤0.02 -2,4-滴(mg/L)≤0.03 ----≤0.03 -滴滴涕(mg/L)≤0.001 ----≤0.001 ≤0.001 乙苯(mg/L)≤0.3 ----≤0.3 -二甲苯(mg/L)≤0.5 ----≤0.5 -1,1-二氯乙烯(mg/L)≤0.03 ----≤0.007 -1,2-二氯乙烯(mg/L)≤0.05 ----≤0.05 -1,2-二氯苯(mg/L)≤1 ----≤1.0 -1,4-二氯苯(mg/L)≤0.3 ----≤0.075 -三氯乙烯(mg/L)≤0.07 ----≤0.005 -三氯苯(总量,mg/L)≤0.02 ----≤0.02 -六氯丁二烯(mg/L)≤0.0006 ------丙烯酰胺(mg/L)≤0.0005 ----≤0.0005 -四氯乙烯(mg/L)≤0.04 ----≤0.005 -甲苯(mg/L)≤0.7 ----≤0.7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0.008----≤0.008-环氧氯丙烷(mg/L)≤0.0004 ----≤0.0004 -苯(mg/L)≤0.01 ----≤0.01 -苯乙烯(mg/L)≤0.02 ----≤0.02 -苯并(a)芘(mg/L)≤0.00001 ----≤0.00001≤0.00001氯乙烯(mg/L)≤0.005 ----≤0.005 -氯苯(mg/L)≤0.3 ----≤0.3 -微囊藻毒素-LR(mg/L)≤0.001 ----≤0.001 -氨氮(以N计,mg/L)≤0.5 ----≤0.5 ≤0.5/≤1.0 硫化物(mg/L)≤0.02 ----≤0.02 -钠(mg/L)≤200 ----≤200 -卤乙酸(总量)(mg/L)-----≤0.06 -多环芳烃(总量)(mg/L)-----≤0.002 -甲胺磷(mg/L)-----≤0.001 -TOC(mg/L)-----无异变-溶解铁(mg/L)≤0.8/≤0.5。
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分类标准

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标准对比分析
1.三个标准中的相同指标
(1)溶解氧(单位:mg/L)
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溶解氧指标。
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Ⅲ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Ⅲ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
(2)氨氮(单位:mg/L)
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氨氮指标。
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Ⅱ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Ⅱ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且景观水标准的三类氨氮均是0.5mg/L;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氨氮浓度远高于另外两个标准。
2.部分相同指标
(1)景观水标准与城市黑臭水体标准重叠部分(透明度单位:m)在景观水标准和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均有透明度指标。
(2)地表水标准与景观水标准重叠部分
两者共同的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
3.其他部分
氧化还原电位是唯一在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提到的,其余两个标准中均没有。
附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附表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附表3:城市黑臭水体分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0
10000
20000
40000
10000供人生食贝类养殖水质≤700
——
——
——
12
溶解氧
——
——
5
3
2
4
3
0.2~2.0
<0.2
13
透明度(cm)
——
——
——
——
——
——
——
25~10※
<10※
注:※水深不足25cm时,透明度指标按水深的40%取值
14
氧化还原电位(mV)
——
——
——
——
4
总氮(TN以N计)
15
20
11.5Biblioteka 2————
——
——
5
氨氮(NH3-N以N计)
5(8)
8(15)
1
1.5
2
——
——
8.0~15
>15
6
无机氮(以N计)
——
——
——
——
——
0.4
0.5
——
——
7
非离子氮(以N计)
——
——
——
——
——
0.02
——
——
8
总磷(TP以P计)
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
表1常规各类水质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一级A标准
一级B标准
地表水Ⅲ类
地表水Ⅳ类
地表水Ⅴ类
海水第三类
海水第四类
轻度黑臭
重度黑臭
1
化学需氧量(COD)
50
60
20
30
40
4
5
——
——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4
6
10
4
5
——
——
3
悬浮物(SS)
10
20
——
——
——
人为增加的量≤100
人为增加的量≤150
1
1.5
0.2(湖、库0.05)
0.3(湖、库0.1)
0.4(湖、库0.2)
——
——
——
——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
0.5
1
9
活性磷酸盐(以P计)
——
——
——
——
——
0.03
0.045
——
——
10
pH
6-9
6.8~8.8同时不超出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5pH单位
——
——
11
粪大肠菌群数(个/L)
——
——
——
——
——
—200~50
<-200
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的一级A标准和一级B标准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