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_李飞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_李飞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_李飞

2007年3月第15卷第2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Mar.,2007Vol.15No.2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加快

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缺乏动态性研究、选择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配等问题,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选择结果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综述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2-0106-0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中国地质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20074)

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简介:李飞(1971—

),男,河南新郑人,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选择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再度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课题,有必要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进展的回顾,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研究重点,从而促进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作进一步研究。

一、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为研究对象,在主导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

(WaltWhitmanRtstow,1916—2003)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他在经济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世界经济和历史的普遍的经济成长模式,也就是经济成长阶段论。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主导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主导部门,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主导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罗斯托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这种扩大作用是通过主导部门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项效应实现的。主导部门正是通过所表现出的这三种效应的产业关联作用,使其

带动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发展的作用,并能在整体上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全面增长。罗斯托对主导产业系统而明确的总结研究,奠定了主导产业理论的坚实基础[1][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也对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资源稀缺、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应主动加大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整体发展[3]。

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的各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主导产业的存在,并对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总结。

赫希曼对主导产业研究的贡献在于对主导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怎么选择主导产业。但正是他们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成果,即主导产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并吸引了学者们的眼球,引起学者们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关注并深入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实现日本的赶

超战略,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论》一书中,首次进行了主导产业怎么选择的研究,明确提出了选择标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产业的需求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表征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依存程度。筱原三代平认为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应选择需求增长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

?106

?

率是指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总产出与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各种投入要素之比,表征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快、技术要素密集的特征。他认为主导产业选择应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中选择。此理论仍以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作为理论基础,为日本政府20世纪60年代制定产业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4]。

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在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上又增加了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是选择可以防止因产业布局过密而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口过于密集而影响社会发展的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内容基准是选择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产业优先发展。这两项充分考虑环境和就业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在选择主导产业上启示作用很大,也体现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

至此,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形成。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形成是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提出使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更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高速增长实践证明了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也就成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二、国内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回顾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当时主要是介绍、学习和评价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产业政策,笔者查阅到的最早论文是王东京于1987年发表在《调研与信息》上的《主导产业选择略论》一文。

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由国家层面引向区域经济层次的研究是在1996年以后。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国家提出“九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振兴机电、石化、汽车以及建筑业四大主导产业之后,各省(区、市)在制定“九五”规划过程中,纷纷提出选择各自的主导产业,导致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繁荣。从此,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重点。我国学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5]。目前国内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证研究

我国近10年有关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较为重视实证研究,反映在文献方面,就是对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后,针对具体区域,进行省级层面、市(地区)级层面、县级层面的研究。例如《“十一五”时期江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初探》[6]、《齐齐哈尔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7]、《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发展目标——以新和县为例》[8]。也有针对具体产业的分析与论证,例如《第二产业主导产业选择与实证研究》、《基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关于加快山东省旅游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选择基准研究

学者们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已很成熟,如已经归纳出罗斯托的增长率基准、生产率基准、扩散效应基准,赫希曼的关联基准,再加上筱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形成了主导产业选择的经典基准体系。

“九五”以后,我国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的最大进步,就是许多学者由过去强调采用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来指导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转向强调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应有自己的特点。在研究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基础上,又归纳出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基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基准[9];学者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调整,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基准、需求基准、效益基准、就业基准、技术进步基准等,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体系。

(三)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选择基准确立以后,不少学者根据自己确立的基准,进行定性分析,选择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但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太强,选择结果的准确率不高,缺乏说服力。学者很快发展到运用定量分析去选择。定量分析必然要求选择基准的指标化,进而数据化。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学者们首先确立了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增加值规模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又根据区域的比较优势基准增加了区位商、市场占有率指标;根据可持续基准增加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系数、万元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系数指标;根据技术进步基准增加了科技经费比率、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科技人员比率指标;根据效益基准增加了利税增长率、出口规模、出口依存度指标;根据就业基准增加了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数指标。随着影响选择因素增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成不断充实和完善。

(四)评价方法研究

主导产业选择的过程就是对区域产业进行评价的过程。学者们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s)和因子分析法(FactoringlComponents)[10]、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11][12][13]、灰色系统分析法[14]、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15]进行研究,还有利用美国经济学家波特的钻石理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16]等,使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学者在西方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若干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为主导产业战略实施的区域化做了大量的论证,为把主导产业的研究从国家角度转向区域层次做了开拓性工作。可以说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针对性、动态性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而区域主导产业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由于主导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变化,其产业带动作用会渐渐丧失,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发展的区内外条件会发生变化,政府需要及时选择出区域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加快本区域工业化进程[17]。这就需要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进行针对性、动态性研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仅有赵成柏(2006年发表

?107?

《新型工业化下新兴主导产业》[18]一文)等学者的少量论文。

(二)缺乏对影响本地区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单纯选用主导产业选择经典基准对本地区进行主导产业选择,而对影响本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缺乏分析。各区域由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所处工业化阶段等因素不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结果也应不同[19]。否则,选择出的主导产业和其他地区雷同,依此决策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势必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性、区域分工的不协同和资源的低效率配置。这就需要对主导产业选择约束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三)在选择基准基础上建立的指标体系存在理想和现实的脱节

一方面表现在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体现区域主导产业特征或选择的价值取向,但指标数据存在不可获得性,比如崇信使用筱原三代平的经典指标需求收入弹性指标,但需求数据不易获得,使定量分析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指标价值取向互相矛盾,比如同时使用劳动生产率和万元增加值从业人员数指标,一个为了提高效率,另一个为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在指标的选择上出现矛盾。因此,指标体系研究尚需完善。

(四)对主导产业的基础理论缺乏深入研究,把大量精力放在应用研究上

表现在忽视主导产业本质特征、形成机制、作用机理、替代机制的基础研究,对主导产业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选择出的主导产业同时具备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造成选择结果失真,选择出的是一个全能产业。

(五)数据选择缺乏连续性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是从其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近两年的数据,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重点

(一)加强区域主导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选择主导产业是为了决策。选择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决定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同时应加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基础性研究,即对主导产业的概念、特征、形成机制、作用机制、替代机制以及影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这对选择基准的确立和指标体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20]。

(二)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结果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带动作用,其实质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的途径实现的。对选择结果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是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结果的检验,也是对区域主导产业作用的经济预测,从理论上更是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三)开展主导产业培育支持体系研究

选择主导产业的目的是培育,选择是基础,培育是关键。这就要求对区域主导产业支持体系理论进行研究,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研究延伸到培育支持体系研究阶段。

参考文献:

[1]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5.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张文合.区域主导产业论[J].山东经济,1991,(2):30—33.[6]冒小栋、王亚平.“十一五”时期江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初探[J].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67—69.

[7]郑长娟.齐齐哈尔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理论观察,2001,(1):121—122.

[8]许涛,杨德刚.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发展目标——

—以新和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2):80—81.

[9]刘红梅.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93—94.

[10]潘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Z].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

[11]王敏.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AHP模型及应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40):44—46.

[12]阿如旱,李百岁.内蒙古工业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1):59—60.

[13]牛冲槐,郭春明.层次分析法在选择山西主导产业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4):65—69.

[14]罗月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5,(6):109—111.

[15]赵成柏.江苏新型工业化下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参考与决策,2005,(11):40—41.

[16]刘颍琦,李学伟.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理论与方法,2006,(1):145—150.

[17]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赵成柏,姚君.新型工业化下新兴主导产业[J].生产力研究,2006,(10):156—158.

[19]汪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0]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韩成军

(E-mail:hcj2020@126.com)

?108?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分析论文.pdf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罗斯托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之一,其经济增长阶段论和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在当代经济学中颇有影响。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罗斯托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甚至在一个己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所以能够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因为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门(leadingsectors)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研究经济起飞问题时提出,对经济成长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部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上游产业乃至所有下游产业的增长起着巨大的影响。以上三个特征反映了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作用,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就不能称其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扩散效应,是与其他产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和标志。首先,主导产业部门自身的增长能对其他非主导产业部门产生回顾效应;其次,主导产业部门能对新兴工业、新技术、新质量、新能源的出现起诱导作用,发挥前瞻效应;再次,主导部门能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旁侧效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己经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他认为,主导部门综合体是由主导部门和与主导部门有很强后向关联、旁侧关联的部门组成的。罗斯托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等等。 ②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实现该战略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由生产短缺达到发展,即发展后向关联大的产业。第二条是由生产过剩达到发展,即发展前向关联大的产业。发展政策就在于努力谋求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主导部门通过扩大的关联效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赫希曼将后向关联描述为“投入供应、衍生需求”,即每一非初级经济活动将导致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后向关联被描述为“产品利用”,即利用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的投入品。赫希曼的关联效应的测度比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测度复杂得多。[1] ③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筱原三代平首先在理论上突破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同时借鉴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费用论”。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著名的规划产业结构的“两基准”理论(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开创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指标化的先河。他认为,从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虽然在某一时点上,有些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但经过一定时期,特别是给以有利的扶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这就是动态比较费用论的基本观点。以动态比较费用论为基础,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基准,认为,在工业化初期,所有产业的发展不仅资金有困难,而且必然在资本、技术市场问题上会发生摩擦。因此,必须选择符合筱原两基准,并且关联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来重点发展。动态比较费用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后进国家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得到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然而,这一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只能成为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把以上设想付之实施?另一个日本学者赤松要对此提出了著名的“雁行形态论”。[2] ④赤松要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是在他对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与主导产业演替关系的历史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雁行形态论”或称“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 20世纪30年代,赤松要研究了日本当时的主导产业棉纺工业史时,发现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棉纺业的发展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赤松要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雁行形态论”最早是被用来描述后起国家某一特定产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二战后,赤松要、小岛清等学者研究一国到另一国的产业转移问题时进一步研究拓展了“雁行形态论”。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于,“雁行模式”本身具有不切实际的静态化缺陷。后起国(地区)后来居上是完全可能的。日本经济本身的发展历史就是佐证。同时,“雁行模式”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条件限制。这一模式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大国;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雁行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代表了日本对东亚经济发展和合作的认识与构想。 2、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梯度推移模式 梯度推移模式认为,由于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经济梯度;高梯度地区的创新,在市场驱动下由于扩散效应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转移方向依照梯度最小律原理向具有较高接受创新能力的地区转移;主导产业的发展状态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主导产业的主要特征。梯度推移模式局限性在于,作为区域经济不均衡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竞争优势明显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

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三)、需求弹性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对各种产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长期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所以,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把“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至少要大于1。 产业是一个诸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产业需求结构的任何一点变动都将触发到产业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中,消费需求结构是需求结构变动的主要方面,它可以

文献综述

一、综述 语音分离问题源于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即在复杂的混合声音中,人类能有效地选择并跟踪某一说话人的声音。语音分离的研究在语音通信、声学目标检测、声音信号增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而将语音分离技术应用到智能机器人中。让机器人具有智能的听觉,实现声源定位和分离,确定说话人个数,进行人机对话等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听觉场景分析(Auditory Scene Analysis,ASA)和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两类方法。 对于听觉场景分析的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人的听觉生理及心理特性出发,研究人在声音识别过程中的规律.即听觉场景分析;另一种是利用对人听觉感知的研究成果建立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并用计算机来实现它。这是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omputationalAudit0珂Scene Analysis,CASA)所要研究的内容。 而盲源分离是指在源信号、传输通道特性未知的情况下.仅由观测信号和源信号的一些先验知识(如概率密度)来估计出源信号各个分量的过程。盲源分离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首先是由Comon提出的。它是基于神经网络和统计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领域。该技术在通信、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语音分离、图像处理、阵列信号处理以及通用信号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已有的盲分离算法大致归纳为三类。在第一类方法中,信号经过变换后,使不同信号分量之间的相依性(Dependency)最小化。这类方法称为独立分量分析,由Pierre Comon于1994年提出。当信号之间的独立性采用不同的准则测度时,即得到不同的算法。第二类方法是用非线性传递函数对输出进行变换,使得输出分布包含在一个有限的超立方体中,然后熵的最大化将迫使输出分量可能在超立方体中均匀散布。这类方法称为熵最大化,是由Bell和Sejnowski于1995年提出的。熵最大化最终也得到信号分量独立性的类似测度。第三类方法为非线性主分量分析.由Oja和Karhunen等人于1994年提出,它是线性主分量分析方法的推广。目前,前两类方法已逐渐趋于成熟。对于

个人研究综述

个人研究综述 我的研究过程:首先确定了我的研究课题,我校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研究。因为在我每天的上课中,总有许多同学在课堂上睡觉,打瞌睡。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下降,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为此,我决定对我校学生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我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并且要设法改善睡眠状况等。使学生们明白睡眠的重要性,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身体健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为满足生理需求,一天的睡眠时间应为9~10小时.如果睡眠不足,不仅疲劳得不到缓解,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大脑运行工作,适得其反,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熬夜还会导致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专家建议:学生最佳就寝时间为21:00~22:00,这段时间内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按照一般的观点,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人患上了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引发的。 总之,一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政党的良好睡眠,可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会头痛脑胀、全身无力。睡

眠与健康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甚为密切。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了361名学生行课和休息期间,各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调查研究睡眠情况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因为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我对同学们的作息规律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并渴望进行一次更深入的调查。在我全票通过后,我开始忙碌。查找资料总结整理收获。我主要采用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我基本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是目前我校学生睡眠不足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根据所调查的资料来看,而结果显示80%以上的同学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其中71.5%的同学睡眠时间远远低于合理的睡眠时间8小时,以至于87%的同学对现在的睡眠不满意,即便有70%的同学有午睡的习惯,但仍有近86%下午上课精神不佳。 根据调查结果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影响睡眠的因素 1.学习负担太重 2.人际交往遇到的问题 3.环境的影响 (二)。睡眠不足的危害 1.影响大脑创造性思维 2.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3.影响皮肤健康 4.导致疾病发生 (二)对我我校学生睡眠的建议和总结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 展初探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色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综述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进行了描述,然后综述了国家层面上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最后总结国内学者根据这些原则和基准而得到的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原则;基准 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通常是指那些在区域工业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着地区工业产业结构演变方向或趋势、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政府为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争取动态比较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从一定范围的产业群体中选出预期将在未来某一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既要判断区域开发的经济背景、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开发目标;也要考虑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投入的保障、产出的效率、市场潜力、产业的成长性和生命周期等。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第一,关联强度原则。主导产业应能够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得到优先发展时,通过产业关联而产生一系列带动、支撑与推动作用,并使这些产业派生出对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导向拉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这样必将推动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 第二,发展潜力原则。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只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具有较高的贡献度,才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市场需求情况,应把那些市场需求弹性高的区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市场需求弹性高的产业不仅能够带来更大的收入、创造更大的需求,而且其发展机遇好、发展收益高、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 第三,技术进步原则。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吸纳先进技术的潜力,这样才能推动区域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速度,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的演进,加快区域产业生产率的上升速度。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提高生产率的巨大潜力,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可以节省资源、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时要遵循发挥区域优势原则,这种优势不仅包括现有优势,而且包括后发优势。这就要求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必须从地区实际出发,着重发挥那些本地拥有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能够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结构。另外,还要考虑到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产业,在目前虽然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但是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潜在比较优势或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这种具有较高加工程度、较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如果选定并经过培育和扶持,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第五,产业结构升级原则。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适应区域工业化所处阶段,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发挥带动和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六,资源优势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建立在深刻认识本区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才能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同其它区域的竞争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在考察资源优势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来考察。 第七,保护环境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文本聚类的现状研究

1 文本聚类研究现状 1 文本聚类研究现状 Internet 已经发展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和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最主要的渠道。随着Internet 的大规模普及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资源呈爆炸式增长。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 年 1 月最新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70.2% 的网络信息均以文本形式体现。对于这种半结构或无结构化数据,如何从中获取特定内容的信息和知识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文本挖掘、信息过滤和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聚类技术可以将大量文本信息组成少数有意义的簇,并提供导航或浏览机制。 文本聚类的主要应用点包括: (1) 文本聚类可以作为多文档自动文摘等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的预处理步骤。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的多文档自动文摘系统Newsblaster[1] 。该系统将新闻进行 聚类处理,并对同主题文档进行冗余消除、信息融合、文本生成等处理,从而生成一篇简明扼要的摘要文档。 (2) 对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聚类,使用户迅速定位到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典型的系统有Infonetware Real Term Search 。Infonetware 具有强大的对搜索结果进行主题分类的功能。另外,由Carrot Search 开发的基于Java 的开源Carrot2 搜索结果聚合聚类引擎2.0 版也是这方面的利用,Carrot2 可以自动把自然的搜索结果归类( 聚合聚类) 到相应的语义类别中,提供基于层级的、同义的以及标签过滤的功能。 (3) 改善文本分类的结果,如俄亥俄州立大学的Y.C.Fang 等人的工作[2] 。 (4) 文档集合的自动整理。如Scatter/Gather[3] ,它是一个基于聚类的文档浏览系统。 2 文本聚类过程 文本聚类主要依据聚类假设:同类的文档相似度较大,非同类的文档相似度较小。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聚类由于不需要训练过程、以及不需要预先对文档手工标注类别,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处理能力,成为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摘要和导航的重要手段。文本聚类的具体过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文本聚类过程 2.1 文本信息的预处理 文本聚类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文本内容表示成为数学上可分析处理的形式,即建立文本特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综述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综述 谢嘉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产生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一种制度分析“典范”,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才刚刚起步背景及特征、国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的主要观点、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学者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理论的发展现状,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特点;主要观点 自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于1984年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新制度主义”一词在政治科学中的出现频率便越来越高。按照被接受最广的霍尔和泰勒的观点,新制度主义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流派: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所有这三种流派都是针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并试图重新阐释制度在决定社会和政治产出中所发挥的作用。尽管这三种流派出现的时间起点相近,并且都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彼此的发展也呈现了相对的独立性。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的背景 理性选择从方法论层面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霍布斯

和休谟。但是,作为现代理性选择理论则产生于 20 世纪50年代。理性选择理论诞生之初,仅是政治科学学科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现在的理性选择理论较之过去更加成熟。当理性选择理论运用严格的预设假定前提来研究美国国会的投票行为时,发现一个重大的矛盾,即如果传统理性选择的模型正确的话,美国国会的立法就很难保持稳定的多数。因为立法者们众多的偏好顺序和问题本身的多维特征都将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即新的多数往往会倾向于推翻任何已经通过的议案,从而使得从一个议案到另一个议案都会出现阿罗循环的现象。然而事实表明,美国国会投票结果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正是在解答这一令传统理性选择理论者感到迷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性选择开始对制度进行研究。国会的制度降低了事务处理的交易成本,使得在议员之间能够达成交易,从而使得法案的稳定通过成为可能。此时,理性选择理论也被称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理性选择范式目前在美国政治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政治学家们一般都把“理性选择理论”视为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博弈论、理性行动模式、实证政治经济学等的同义词。按照盖伊·彼得斯的分析,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又可以分为若干分支。第一个分支是印地安那学派,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主要关注如何用制度来解决公共池塘的治理问题,即如何克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问题。第二个分支是公共选择学派,即把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用于研究政治学的问题,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公共选择“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doc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拟完成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要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具体化。3、研究思路与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和计划。4.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和实践应用价值。(课题设计论证限3000字以内) 一直以来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不断的得到大量的研究,近二十年以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Slavin, 1994)来指导改革教学成为一大趋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角度说明学习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所谓“情境”即是学习的综合环境;“协作”: 指学习中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意义建构”:建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师观和知识观和以往的学习理论有了很大的变化,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提高教学效率正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从学习的方法论和学习技术本身入手,考虑学生的具体群体的学习特点较少,不能很好的有的放矢,在分析学生的学习影响因素时多直接用常规的数理统计理论进行分析与讨论,而实际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因素是相当复杂与繁多的,而且学习因素之间W能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有时往往不知道,因素之间的影响到底多大,定量的关系不明确,甚至可能有很多隐藏的因素在起作用,发现学习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关系与比重,以及它们的变化分布规律对我们找出主要因素从而正确指导教学以及设计调查问卷摸查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此的研究还比较少。 贝叶斯网络又称信度网络,是Bayes方法的扩展,是目前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领域最有效的理论模型之一。自1988年由Pearl提出后,己知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一般的贝叶斯网络结构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如图1所示,由代表变量节点及连接这些节点有向边构成。节点代表随机变量,节点间的有向边代表了节点间的互相关系(由父节点指向其后代节点),用条件概率进行表达关系强度,没有父节点的用先验概率进行信息表达, 节点变量可以是任何问题的抽象(如知识表达),适用于表达和分析不确定性和概率性的事件,可以从不完全、不精确或不确定的知识或信息中做出推理。贝叶斯网络本身是一种不确定性因果关联模型,贝叶斯网络与其他决策模型不同,它本身是将多元知识图解可视化为一种概率知识表近与推理模型,更为贴切地蕴含了网络节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条件相关关系,如果节点表达为学习因素,

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中文名 文献综述 外文名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文献综述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文献综述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 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结果、动态和进展。 文献综述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文献综述引言部分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_李飞

2007年3月第15卷第2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Mar.,2007Vol.15No.2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加快 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缺乏动态性研究、选择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配等问题,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选择结果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综述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2-0106-0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李 飞 (中国地质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20074) 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简介:李飞(1971— ),男,河南新郑人,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选择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再度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课题,有必要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进展的回顾,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研究重点,从而促进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作进一步研究。 一、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为研究对象,在主导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 (WaltWhitmanRtstow,1916—2003)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他在经济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世界经济和历史的普遍的经济成长模式,也就是经济成长阶段论。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主导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主导部门,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主导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罗斯托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这种扩大作用是通过主导部门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项效应实现的。主导部门正是通过所表现出的这三种效应的产业关联作用,使其 带动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发展的作用,并能在整体上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全面增长。罗斯托对主导产业系统而明确的总结研究,奠定了主导产业理论的坚实基础[1][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也对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资源稀缺、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应主动加大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整体发展[3]。 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的各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主导产业的存在,并对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总结。 赫希曼对主导产业研究的贡献在于对主导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怎么选择主导产业。但正是他们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成果,即主导产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并吸引了学者们的眼球,引起学者们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关注并深入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实现日本的赶 超战略,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论》一书中,首次进行了主导产业怎么选择的研究,明确提出了选择标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产业的需求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表征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依存程度。筱原三代平认为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应选择需求增长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 ?106 ?

多阶段――多基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多阶段――多基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摘要: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任何国家或区域某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有主导产业(群)的拉动或推动作用。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主导产业的基本理论,然后分三步设计了延边主导产业选择的程序,综合四种选择基准,选择出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主导产业;比较优势理论;DEA基准;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 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的产业,即一个区域,在某一时期内,是发展经济所依靠的重要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它们占有的比重较大,对经济发展,以及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很强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在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实行倾斜式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关键。因而,主导产业的选择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界定主导产业的基准,其中最著名的有比较优势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等。除此之外,一些学者

又陆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比如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经济发展阶段基准、社会生态环境基准、就业功能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钻石理论基准、DEA(数据包络分析)基准、SSM(偏离-份额方法)基准等。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程序设计 本文基于现有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和方法,以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考虑产业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分析方法的简便有效性,设计主导产业选择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建立反映产业规模和产业经济效益的初选指标体系:总产值比重;增加值比重;固定资产比重;就业比重;利税比重;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延边34个产业进行初选,筛选出前15位产业,作为候选产业。 第二步,分别用比较优势理论、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DEA基准对15个候选产业进行评判,得出每个基准下的评价结果和产业排序。 第三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4个基准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得出15个产业最终的总排序,据此排序选择主导产业(如图1)。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 下面利用延边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延边统计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 【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是对文献进行查找、阅读、分析,并对它们进行总结、归纳和评论的完整过程。本文对文献综述的性质与作用予以说明,并对查找、选择和阅读文献等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明确文献综述的内容与要求、撰写原则和基本结构是决定撰写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文献综述 撰写原则 撰写过程 基本结构 批判性 文献综述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相关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以及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发展。本文对于文献综述的撰写原则、基本结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介绍和说明,以使读者对进行文献综述撰写过程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一、文献综述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与性质 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是对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从具体形式来看,文献综述分为以下两种:(1)完整的、可直接发表的文献综述。它通常包括引言、概述、正文、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建议、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2)学术(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它的篇幅和结构可以进行调整和压缩。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后一种文献综述。社会学学者风笑天将文献综述(回顾)分为两种类型:“作为过程的文献回顾”和“作为结果的文献回顾”。前一种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搜索、查找、阅读、分析的过程;后一种则指以总结和综述的形式将上述过程的结果表达出来。实际上,文献综述是一个既包括对文献进行查找、阅读和分析,又包括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论的完整过程。文献综述中的核心问题是参考文献的选择。这不仅要看文献的数量,更为关键的是要包括最重要、最经典的著述和最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能从中分析并总结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一般说来,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是:(1)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2)寻找自己的专业(问题)定位——它和理论传统的关系,以便阐明自己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中的位置。(3)寻找自己不同于前人之处,阐明其研究的进展和特点,让其研究发现尽可能具有原创性。进一步说,文献综述的目的可以表述为:概述“大问题”;选择适合研究的文献;总结其他人的研究;评估他人的研究;提供作研究的语境;发现研究中的空白;加强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等。也有学者认为,文献综述需要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识别研究的起源。这就将研究放到了现有的理论和实践范围之内。(2)表现对感兴趣领域的观点、信息和实践行为的了解。(3)证明研究题目和方法的选择是必要和适时的。(4)提炼并发展研究的问题和目标。文献综述不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1、层次分析法 所谓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它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 1. 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2. 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3. 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1] 缺点: 1. 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这个作用正好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方案中进行选取,而不能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样,我们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我们尽管在我们想出来的众多方案里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人家企业所做出来的效果好。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替我分析出在我已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又或者甚至再提出改进方案的话,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显然,层次分析法还没能做到这点。 2. 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这样,当一个人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做决策时,其他人就会说:为什么会是这样?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解释?如果不可以的话,你凭什么认为你的这个结果是对的?你说你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深,但我也认为我的认识也比较深,可我和你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以我的观点做出来的结果也和你的不一致,这个时候该如何解决?比如说,对于一件衣服,我认为评价的指标是舒适度、耐用度,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