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全球锂电池产业专利布局
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开发制造方案(一)

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开发制造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电池作为能源储存和输出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已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好的安全性,成为当前电池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二、工作原理1.半固态锂电池:半固态锂电池的核心在于使用部分固态电解质代替了传统的液态电解质。
相较于液态锂电池,半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好。
其工作原理与液态锂电池类似,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2.全固态锂电池:全固态锂电池则完全使用了固态电解质,没有了液态电解质,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在全固态锂电池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也更快。
三、实施计划步骤1.技术研发:组织技术团队进行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的研发工作,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流程制定等。
2.实验室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包括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
3.中试生产:在实验室测试成功后,进行小规模的中试生产,以验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4.产业转化:在中试生产成功后,将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生产线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线,实现量产。
5.市场推广:通过各种市场推广手段,将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推向市场。
四、适用范围1.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是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由于这些设备需要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更好的安全性,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2.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更高,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好的安全性。
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的主流选择。
3.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对电池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极高,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由于其出色的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有望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

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一、锂电池综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类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来达到充放电目的的一种可充电电池,主要由正极(含锂化合物),负极(碳素材料),电解液,隔膜四个部分组成。
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可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等。
根据不同的使用领域,锂电池又分为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型电池。
其中,消费类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电源等传统领域,或者是电子烟、ETC、无人机、VR等新兴领域。
动力类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储能型电池主要是指电能的存储,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发电机的随机、波动性程度、从而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平滑接入常规电网。
锂离子电池特性及优缺点二、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1、全球从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情况来看,据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出货量达到957.7GWh,同比增长70.3%,离TWh仅一步之遥。
2016-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出货量及增速情况出货结构方面,2022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小型电池出货量114.2GWh,同比下滑8.8%。
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出货量结构占比情况2、中国就国内市场来看,国内锂电池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工信部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产量方面,2022年中国锂电池产量为239.3亿只,同比增长2.88%。
2016-2022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出货量及产量情况锂离子电池直接使用的一阶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
锂电池行业全球竞争格局分析

锂电池行业全球竞争格局分析作者:赵振超李雨芬刘柏庸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13期赵振超1 李雨芬1 刘柏庸2 1.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深圳市柏纳投资有限公司摘要:锂电池指的是锂离子电池,这是一种充电电池,通过锂离子在两极之间的移动来实现供能。
当前锂电池已经成为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锂电池就已经诞生,为了顺应绿色环保的时代发展趋势,锂电池性能的也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优化,到了九十年代,锂离子电池就已经成为电池方面的主流。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手机和电脑电池都属于锂电池,过去几年得益于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锂电池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这些用途的锂电池属于消费锂电池,而眼见消费锂电池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不过电动车市场的繁荣又为锂电池市场的发展创作了一定条件。
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交通运输方面的一大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锂电池的市场需求。
就目前来看,全球锂电池行业中,中日韩三国具有一定优势,全球锂电池市场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
本文将对锂电池行业全球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锂电池行业;全球竞争格局;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都对清洁能源的使用给予了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关注,而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形式。
当前中日韩已经在锂电池行业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日本和韩国在锂电池行业中主要具备的是技术的优势,而中国虽然也在极力发展锂电池行业,但是优势主要集中在广阔的销售市场上,这使得全球各个国家,其中包括日韩都开始在中国投入大量的资金。
由此可见,中国要想充分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更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
一、中国的锂电池行业市场优势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进一步加重了交通拥挤的情况,过度拥堵的交通状况意味着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的严峻。
全球锂电行业发展展望2021版

【全球锂电行业发展展望2021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锂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全球锂电行业的当前发展情况、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读者呈现全球锂电行业发展的全貌。
一、当前全球锂电行业的发展情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全球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球主要锂电池生产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其中我国占据了全球锂电池产能的主导地位。
国内外锂电池行业企业纷纷加大产能投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技术方面,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情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电动工具、储能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电池需求的增加,全球锂电池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化的特点。
未来,随着新兴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锂电池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三、全球锂电池技术创新状况在面临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全球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
从材料技术到电池生产工艺,从电池管理系统到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全球各国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锂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升级。
在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下,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逐步实现了新的突破。
四、全球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展望基于对全球锂电池行业的深入分析,展望未来,全球锂电池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锂电池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为产业链上游的锂矿资源、中游的材料生产和下游的电池制造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锂电池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提供更好的保障。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电池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再生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球锂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深度解读锂电池产业链

深度解读锂电池产业链锂电池产业链是目前全球最为热门的产业之一,由于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电池产业链已成为全球电池市场的主流。
本文将对锂电池产业链进行深化分析。
一、锂电池产业链的组成锂电池产业链主要由锂矿、锂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模组和回收等环节组成。
其中,锂矿是锂电池产业链的基础,锂盐则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料。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是组成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池模组则是锂电池的核心部件。
回收则是锂电池产业链的末端环节。
二、锂电池产业链的现状目前,锂电池产业链的主要生产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其锂电池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了完整的生产力量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在锂矿资源方面,中国的锂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锂盐生产力量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在电池模组方面,中国的生产力量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三、锂电池产业链的进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进展,锂电池产业链将迎来更大的进展机遇。
将来,锂电池产业链的进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重视,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锂矿储量巨大,将来将成为锂电池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2. 电池模组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和平安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 锂电池产业链将向上游和下游延长,上游将加强对原材料的掌握,下游将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进展。
4. 锂电池产业链将进一步国际化,国际市场将成为锂电池产业链的重要进展方向。
四、锂电池产业链的将来展望锂电池产业链是一个布满活力和进展潜力的产业,将来的进展前景非常宽阔。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进展,锂电池产业链将迎来更大的进展机遇。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成熟,锂电池产业链将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进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体验。
总之,锂电池产业链是一个具有宽阔前景和巨大潜力的产业,其将来的进展将受到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影响。
锂电池相关专利

锂电池相关专利
以下是一些与锂电池相关的专利的例子:
1. 用于锂电池的氧化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
CN106257486A)
该专利涉及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氧化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2.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应用(专利号:
CN106796516A)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配方和应用方法,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3.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
CN106382081A)
该专利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和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稳定性。
4.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
CN107691919A)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硅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容量衰减问题。
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
CN106722005A)
该专利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以上只是锂电池相关专利的一小部分示例,锂电池领域有很多专利涉及到不同方面的技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全景分析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全景分析作者:杨青王科来源:《新材料产业》2019年第09期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动力储能电池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带动下,国内锂离子电池的产业规模开始迅速发展壮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近年来,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而电池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有赖于电池材料的技术进步。
本文以5大局〔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EPO)〕专利数据为基础,以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的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重点区域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主体、专利布局技术方向和中国区域技术竞争情况,从全球和中国的分析视角探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竞争态势。
1 重点区域技术发展趋势电池材料的技术进步是锂离子电池性能指标不断提高的首要影响因素,特别是正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的影响最大。
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全球范围内专利申请最集中的领域分布在正极材料领域,其中正极材料领域5大局的专利申请量达到41 037件,超9成专利申请分布在近二十年间。
从全球正极材料领域的专利布局区域(见图1)来看,中国为专利申请的第一大国,贡献了近半数的专利,专利申请量占比达到44.9%。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在2000年开始,专利申请加速,在2006年时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区域。
紧随其后的日本,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比为25.6%。
日本锂离子电池产品在商业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涌现出索尼公司、日立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等国际知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日本的技术起步早于中国,早期專利申请一直处于全球首位,2006年被中国超越之后,近年来专利申请量有所回落。
美国涉足锂离子电池基础理论较早,迄今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全球申请量占比为14.2%,近年来其专利申请量与日本相差不大。
全球锂矿产业链布局分布情况概览

全球锂矿产业链布局分布情况概览从一粒盐到你每天离不开的手机、未来必须开的电动车,「锂」已取代石油,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动力来源。
全球无不加紧布局抢矿,目前探明的蕴藏量,聚集在南美锂三角;最积极挖矿的则是澳洲;中国更是称霸从精炼到中下游电池市场。
2022年全球锂矿蕴藏量分布情况:南美洲三国蕴藏量占全球总量的53%。
(数据来源:天下杂志,下同)。
2022年全球锂矿开采量分布情况:澳大利亚开采6.1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5%。
根据2021年锂矿开采量统计,全球前五大锂矿公司为:SQM(智利)、Pilbara Minerals(澳大利亚)、Allkem(澳大利亚)、Livent(美国)、赣锋(中国)。
2022年全球锂矿精炼(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布。
其中中国独占58%份额。
2022年全球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分布。
其中中国独占70%份额,日
韩合计占比29%。
2022年全球电池电芯产量分布,其中中国独占75%。
2022年全球前6大电动车电池制造商。
中国两家头部企业产量占比47%、韩国三家头部企业占比26%、日本一家头部企业占比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家分析:全球锂电池产业专利布局
低成本、对环境无公害的高比能量锂电池成为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内容。
今天小编带来的独家专利分析报告将聚焦锂电池产业,纵览全球专利布局概况,挖掘市场产品特性,速来围观!
核心要点:
1)在锂电池专利量的区域分布上看中、韩、日三国依次占据前三,而单独看锂电池厂商的技术实力而言日韩企业仍具有一定优势;
2)国内锂电池企业在追赶中表现出不同的研发策略;
3)石墨烯锂电池是锂电池发展最热方向,由于大家起步差距小,因此成为了国内企业最有可能取得技术优势的方向。
行业背景:
Tesla的Model S可以说是这几年来同时在销量和社会反响中最为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其出色设计带来的美感,更是其提供了300KM以上的续航里程,使得电动车不再是有钱人的玩具,而是能够满足普通人代步功能的交通工具。
支撑起续航的是来自松下的7000节18650锂电池
没错,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子仪器设备的小型化和智能化,特别是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动车的迅猛增速加速了电池行业空前绝后的兴旺发展,从而也衍生出相关产业的扩张发展,其中锂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最为显著,当然这也同时对锂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动汽车因成为二十一世纪内燃机汽车最为可能的替代者而倍受关注,而由锂电池构成电源系统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部件。
因此,低成本、对环境无公害的高比能量锂电池成为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内容。
纵观电池的发展历史,可看出当前锂电池领域发展的四大特征可以概括为:
①绿色环保型锂电池成为主流,发展迅猛;
②进一步向小、轻、薄方向发展;
③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升,高质量比能量,高体积比能量的电池需求也搬上日程;
④电池的安全性能以及循环性能作为这个世纪电池行业永远的热门话题,从未低调过。
检索包括关键词:锂,锂聚合物, Li ,lithium,钴酸锂,锰酸锂,钴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石墨,中间相炭微球,无定形炭,钛酸锂,石墨烯,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二次充放等。
IPC分类号包括:H02J ,H01M,H02H ,G01R, B60L ,H01L,C01B, B82Y,C01D等
检索数据截止至2016年7月10日
趋势图数据至2015年12月31日
全球锂电池产业专利概况
1. 专利申请趋势
全球整体来看,有关锂电池的专利申请在1985-1999年处于缓慢起步期,申请量很少;在2000-2010年处于平稳增长期,申请量持续而平稳地上升;在2010-2014年间,锂电池申请量飞速上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2014年申请量上的下滑,究其原因与锂电池行业发展的完善性有关,同时存在部分专利申请尚未公开的因素。
2.专利申请人信息
在全球锂电池专利申请信息中,若以申请数量进行排列,我们发现日韩中三国占据了该榜单的TOP10。
这些锂电池专利申请大户中往往不仅仅是锂电池生产商,同时自身也是锂电池产品的需求者。
以松下为例,松下旗下企业生产大量使用锂电池的电子产品,与此同时松下也作为特斯拉电动车电池供应商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锂电池供应商。
假如我们逐年来看这些在锂电池专利申请总量上排名前列的企业的专利年申请变化,能够发现"专利之台,起于累土"。
这些在专利技术上的优势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当市场规模扩大时,作为市场主要的创业者不能满足于过去而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否则就会被其他竞争者所超越。
3.专利细分--技术细分
从全球锂电池行业专利申请的IPC分类来看各大企业的技术分布,最为集中的技术区域前5项依次分别是H01M(化学能电能转化),C01B(非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C01G(其他金属混合物),G01R(电量变化测量)及H02J(供电电路设置及电能储存系统)。
4.专利细分--申请区域
从专利申请区域的分布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及美国是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区域。
一方面这些国家区域是主要的锂电池企业的所在,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区域也是主要的相关电子产品市场。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设备市场和极具潜力的新能源车市场,各大国际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间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争取中国市场,各家自然会尽快尽好的进行中国区域的专利布局
国内锂电池产业专利分析
1.产业发展概况及专利申请趋势
据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锂电池产品销售收入已达715亿元,同比2013年的590亿元增长21.1%。
其中,IT市场用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增长6%,包括日韩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量,全国规模为580亿元,占锂离子电池市场的81.1%。
从历年专利的申请量来看,国内锂电池专利申请在二十一世纪后开始进入成长期,并在2010年后开始爆发性增长。
与本文开始时锂电池专利全球申请趋势图对比,则发现尽管国内锂电池专利的增长稍落后于全球整体,但是国内专利申请的增速和在全球申请中所占比例不断增高,这也是国内锂电池专利在全球专利总量中占比最高的原因。
2.专利申请人信息
就中国区锂电池专利的申请量而言,中国本土企业表现不俗,甚至超越了锂电池行业的传统豪强韩国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