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2.3.1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3.3.1自然界中的硫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3.3.1自然界中的硫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自然界中的硫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硫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C.在标准状况下,1 mol硫单质的体积约为22.4 L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解析:在火山喷口附近存在游离态的硫单质,A错,B对;标准状况下,硫是固体,1 mol硫单质的体积不是22.4 L,C错;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错。

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解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解析:硫不溶于水,A不正确;在火山喷口和地壳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二氧化硫,D不正确。

答案:C3.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下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等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下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等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下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解析:两种样品溶于硝酸后都生成Cu(NO3)2和NO气体,溶液均显蓝色,气体在空气中都会变成红棕色的NO2,故A、B均不正确;两样品灼烧后生成固体CuO,颜色相同,D项不正确;同质量的CuS和Cu2S所含Cu的质量不同,故生成CuO的质量也不相同,残留固体质量大的原物质为Cu2S,故C选项正确。

答案:C4.下列有关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黏附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清洗B.S2和S8是同素异形体C.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D.硫粉和铜粉混合共热生成黑色的CuS解析:硫的氧化性较弱,与铜粉混合共热生成Cu2S,而不是CuS。

答案:D5.0.1 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1.6 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是( )A.铁B.铜C.铝D.锌解析:单质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因此n(S)==0.05 mol。

【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化学基础知识课时专题提升-精

【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化学基础知识课时专题提升-精

课时6 专题提升(本课时对应学生用书第28~29页)【微专题】微小专题1 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研究【问题引出】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

那么,如何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如何分析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如何正确书写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考题呈现】1. (2015·新课标Ⅰ卷)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答案】MnSO4【解析】酸性条件下MnO2将I-氧化为I2,MnO2被还原为MnSO4,离子方程式为MnO2+2I-+4H+I2+Mn2++2H2O,故还原产物为MnSO4。

2. (2015·苏州一模)以CO2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一定条件下,利用FeO 吸收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CO 22Fe 3O 4+C ,则反应中每生成1mol Fe 3O 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答案】 2【解析】 由CO 2转变为C 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2 mol Fe 3O 4转移电子数为4 mol ,当生成1 mol Fe 3O 4时,转移电子2 mol 。

3. (2015·南京三模)KI 可用于制造染料、感光材料、食品添加剂等,其工业生产过程如下:“歧化”产物之一是碘酸钾(KIO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 3I 2+6OH-5I -+I -3O +3H 2O【解析】 碘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IO 3的同时得到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I 2+6OH-5I -+I -3O +3H 2O 。

4.(2015·浙江模拟)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 3b O 2↑+c Cl 2↑+d HClO 4 +e H 2O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第2章过关检测 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第2章过关检测 含解析

第2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MgO、Na2O、CaO、Mn2O7答案:A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D.胶体能够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答案: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B.医疗上血液的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用FeCl3紧急止血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氯水、氨水是混合物,盐酸是电解质,故盐酸是纯净物D.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答案:D4.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比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导学号52130066)A.Ba2+和NB.Na+和Cl-C.Na+和ND.Ag+和S答案:C5.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Zn+2HCl ZnCl2+H2↑B.BaCl2+H2SO4BaSO4↓+2HClC.H2+CuO Cu+H2OD.Fe+CuSO4FeSO4+Cu答案:B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 BaSO4↓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答案:C7.向Fe2O3、CuO、Fe、Cu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Fe2+和Cu2+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D.只有Fe2+答案:C8.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CB.含大量H+的溶液中:Mg2+、Na+、C、SC.含大量OH-的溶液中:K+、N、S、Cu2+D.含大量Na+的溶液中:H+、K+、S、N答案:D9.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如下: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5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2130067)A.制高铁酸钾用KClO作还原剂B.KCl是还原产物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价D.制备高铁酸钾时1 mol Fe(OH)3可得到3 mol电子答案: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B.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D.5NH4NO34N2+2HNO3+9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5∶3答案:D11.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检验H+:向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H+B.检验Cl-: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C.检验Fe2+: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证明含有Fe2+D.检验Fe3+:加入KSCN溶液,生成红色沉淀,则证明含有Fe3+答案:B12.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可以作氧化剂,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当然也可以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南方新课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二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二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变化中,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是( )A .Cl -―→Cl 2B .SO 2-4―→BaSO 4 C .MnO -4―→Mn 2+ D .H 2O ―→H 2答案:B 2.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l 2+6KOH ―→5KCl +KClO 3+3H 2OB .CuO +H 2=====△Cu +H 2OC .2KMnO 4=====△K 2MnO 4+MnO 2+O 2↑D .2AgNO 3+BaCl 2===2AgCl ↓+Ba(NO 3)2答案:D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CO 3+H 2O +CO 2↑C .4Fe(OH)2+O 2+2H 2O===4Fe(OH)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提示:Na 2O 2中的氧为-1价)答案:D4.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则该元素( )A .一定被氧化了B .一定被还原了C .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 .即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答案:C5.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转化的是( )A .Cl 2―→Cl -B .H +―→H 2C .MnO 2―→Mn 2+D .Zn ―→Zn 2+答案:D6.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单质,其主要反应为:2Br -+Cl 2=== 2Cl -+B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 .氯气是还原剂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答案:D7.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O + H 2O===Ca(OH)2B .2Na 2O 2+2H 2O===4NaOH +O 2↑C .2Na +2H 2O===2NaOH +H 2↑D .4Fe(OH)2+2H 2O +O 2===4Fe(OH)3答案:A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C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O2+H 2O H 2CO 3B .H 2CO 3===CO 2↑+H 2OC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D .CO 2+C=====高温2CO答案:D10.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Fe 3+→Fe 2+B .CuO →CuC .Br -→Br 2D .H 2SO 4→BaSO 4 答案:C11.下列气体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O 2溶解于水B .CO 2溶解于水C .NO 2溶解于水D .NH 3溶解于水答案:C12.苹果汁中含有Fe 2+,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补铁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人教版】2016年秋高中化学必修一金牌学案:目 录

【人教版】2016年秋高中化学必修一金牌学案:目 录

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第2课时过滤和蒸发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章末整合提升
第一章过关检测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
章末整合提升
第二章过关检测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反应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章末整合提升
第三章过关检测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1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
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1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第2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硫和硫的氧化物
第2课时氮和氮的氧化物大气污染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氨和铵盐
第2课时氨的实验室制法
第3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章末整合提升
第四章过关检测。

金版新学案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方程式的配平课件苏教版资料讲解

金版新学案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方程式的配平课件苏教版资料讲解
(2)FeCl3与氢碘酸反应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离子方程式 为2F_e_3_+_+__2_I_-_=_=_=_2_F_e_2_+_+__I_2_(_或__2_F_e_3_+_+__3_I_-_=_=_=_2_F_e_2_+_+__I_3_-_)_;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 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 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制备FeCl2选用弱氧化剂,制备FeCl3选用强氧化 剂。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以写出离子方程式
(3)Fe(OH)3可被氧化为K2FeO4,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 为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配平。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5.(2013·福建理综·2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 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 该法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图。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
下以电利解用得的到单的质氯有酸__H钠_2、_(_CN_la_2C_l(O填3)化与学盐式酸)反,应发生生成器C中lO生2。成工Cl艺O2中的可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解(5知析)甲::与C根u乙2O据+之题2间H意+_可_=_可=知_=_能C,_u_+甲_(C为填u2A+“l+H可3H,能2O乙)”为或N“H3不,可丙能为”N2。)发生反 应_为_产_+_生_1_价H_2_,,__因判__而断__有理__可由__能是__A发_l_H生_3中_氧_的_化_氢_还_化_原_合_反_价_应_为_生_-_成_1_氢价__气,__N_H_3_中。的氢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 高中化学 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课件 鲁科版必修11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 高中化学 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课件 鲁科版必修11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 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上。
——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
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 明确 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3 年中央 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 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 关系, 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 业培训。
□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 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 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 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 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
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
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事关13亿人的饭碗。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55岁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妇女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63% 83%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 50 岁以上 54% , 60 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 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 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 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 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 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
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
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 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 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 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 + 合作组织 + 社会 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 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4.1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4.1
答案:A
自主预习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知识点1
合作探究
知识点3
知识点2
合作探究
2.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合作探究
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1)连接两个半电池构成闭合回路。(2)保持盐桥两边电解 质溶液呈电中性。
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自主预习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知识点1
合作探究
知识点3
知识点2
解析: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 活泼的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锌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电 极(电流的方向与之相反),负极、正极的反应分别为负极:Zn-2eZn2+,正极:Cu2++2eCu;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区硫酸铜溶液中 迁移,故 A 正确,B、C、D 错误。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合作探究
二、原电池的设计 1.电极 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 的物质作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2.构成 将两电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内 电路。 3.原理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移动 形成的内电路构成闭合回路。
自主预习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一
合作探究
二 三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1.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便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空气中常见的氧化剂是( )
A.N2
B.O2
C.H2O
D.CO2
解析:由生活常识可知,空气中常见的氧化剂是氧气。

答案:B
2.在泡沫橡胶的制造中,要利用下列反应放出氧气:2H2O22H2O+O2↑,其中H2O2( )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解析:H2O2中氧的化合价为-1价,H2O、O2中氧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0价,H的化合价未变,故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应选C。

答案:C
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B.氧化剂必定含有氧元素
C.还原剂中必定有某种(或几种)元素被氧化
D.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解析: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A不正确;氧化剂是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不正确;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Cl2和H2O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不正确。

答案:C
4.已知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dCl2+H2O CO2+Pd↓+2HC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PdCl2被氧化
B.生成约22.4 L C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
C.上述反应中PdCl2是氧化剂,CO2是氧化产物
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
解析:对于反应:CO+PdCl2+H2O CO2+Pd↓+2HCl来说,CO中的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C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CO是还原剂,对应的CO2是氧化产物;PdCl2中的Pd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A不正确,C正确;B中未注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的电子数,B不正确;此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说明CO气体在常温下也可以表现还原性,D不正确。

答案:C
5.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解析: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有氧化性)→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有还原性)→氧化剂表现氧化性。

答案:B
6.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
①2A-+B22B-+A2
②2C-+A22A-+C2
③2B-+D22D-+B2
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该反应也能进行
解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得,氧化性:D2>B2>A2>C2,还原性:C->A->B->D-,故A不正确,B、C、D项正确。

答案:A
7.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分别为( )
稀盐酸
A.复分解反应、1个
B.分解反应、2个
C.化合反应、3个
D.置换反应、2个
答案:B
8.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
2Cu+O2+CO2+H2O Cu2(OH)2CO3。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
解析:在2Cu+O2+CO2+H2O Cu2(OH)2CO3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元素只有两种。

答案:D
9.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化学反应的分类应按照一定的标准。

除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以外,还可根据有无离子参加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根据有无电子得失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无交集。

答案:A
10.对于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1 mol Cu,转移2 mol电子
B.Cu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只有Cu2O
D.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在Cu2S+2Cu2O6Cu+SO2↑反应中,Cu2S和Cu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到0,Cu2S 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4,所以该反应中Cu2S和Cu2O是氧化剂,Cu2S是还原剂,Cu是还原产物,SO2是氧化产物,生成1 mol Cu,转移1 mol电子。

答案:D
11.(1)试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Fe3+、Fe2+、H+、S2-、Zn、SO2、S、Cl-等粒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出的性质: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2)下列反应:①置换反应②复分解反应③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④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⑤离子反应,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1)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Fe3+、H+S2-、Zn、Cl-Fe2+、SO2、S
(2)A
1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 HNO2+H2O
③N2O4+H2O HNO3+HNO2
在②、③反应中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还原性最强的是,若该物质消耗30 g,转移电子 mol。

解析:当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价态之间。

②式反应物中的氮元素为-3价和+2价,生成物中为+3价,-3与+2之间的价态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能实现。

在反应①
O+HO3O3+H2O中,据化合价变化可知HNO3为氧化剂,NO为还原剂(还原性最强),当有30 g NO(即1 mol)消耗时,转移电子数为1 mol×1=1 mol。

答案:②HNO3NO 1
13.(1)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①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是;
②此反应若转移了12 mol的电子,则生成氯气L(标准状况)。

(2)在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若有1 mol KMnO4参加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是;若反应生成11.2 L Cl2(标准状况),则被氧化的氯化氢为mol;请在下面方框中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6HCl
解析:(1)①反应物K2Cr2O7中Cr的化合价是+6,产物中Cr的化合价是+3,反应过程Cr的化合价降低,K2Cr2O7是氧化剂;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元素为Cl,氧化后的生成物是氯气。

②由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得
3Cl2~6e-
3 6
n12 mol
,解得n=6 mol,故V(Cl2)=6 mol×22.4 L·mol-1=134.4 L。

(2)反应物KMnO4中Mn的化合价是+7,产物中Mn的化合价是+2,反应过程Mn的化合价降低,KMnO4是氧化剂;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元素为Cl,所以氧化产物是氯气。

根据可知有1 mol KMn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5N A或3.01×1024,反应生成11.2 L Cl2(标准状况)则被氧化的氯化氢为1 mol。

答案:(1)①Cl K2Cr2O7Cl2②134.4
(2)KMnO4Cl25N A(或3.01×1024)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