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内容

合集下载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3.3.1自然界中的硫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3.3.1自然界中的硫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自然界中的硫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硫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C.在标准状况下,1 mol硫单质的体积约为22.4 L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解析:在火山喷口附近存在游离态的硫单质,A错,B对;标准状况下,硫是固体,1 mol硫单质的体积不是22.4 L,C错;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错。

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解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解析:硫不溶于水,A不正确;在火山喷口和地壳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二氧化硫,D不正确。

答案:C3.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下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等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下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等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下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解析:两种样品溶于硝酸后都生成Cu(NO3)2和NO气体,溶液均显蓝色,气体在空气中都会变成红棕色的NO2,故A、B均不正确;两样品灼烧后生成固体CuO,颜色相同,D项不正确;同质量的CuS和Cu2S所含Cu的质量不同,故生成CuO的质量也不相同,残留固体质量大的原物质为Cu2S,故C选项正确。

答案:C4.下列有关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黏附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清洗B.S2和S8是同素异形体C.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D.硫粉和铜粉混合共热生成黑色的CuS解析:硫的氧化性较弱,与铜粉混合共热生成Cu2S,而不是CuS。

答案:D5.0.1 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1.6 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是( )A.铁B.铜C.铝D.锌解析:单质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因此n(S)==0.05 mol。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第1章过关检测 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第1章过关检测 含解析

第1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只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B.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制造出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D.化学的研究层面越来越广,原子核的变化也已成为化学研究的范畴答案:B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只有水A.①B.①②C.①④D.①②③④答案:D3.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C.将一块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NaOHD.钠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答案:C4.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 mol·L-1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导学号52130051)A.②③B.④⑤C.①⑥D.①⑦答案:C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6 g 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C.20 ℃,1.0×105 Pa,同体积的O2、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答案:C6.1.2 mol氯气与化学式为A的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8 mol的氯化物ACl x,则x的值为()A.1B.2C.3D.4答案:C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氧含有6.02×1023个微粒B.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C.硫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CO2的摩尔质量为44 g答案:B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C.Na2O2和Na2O均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答案:C9.下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最大的是()A.0.5 mol·L-1 HNO3溶液50 mLB.0.6 mol·L-1 Al2(SO4)3溶液35 mLC.1.8 mol·L-1 NaCl溶液70 mLD.0.7 mol·L-1 FeCl3溶液60 mL答案:D10.为配制0.01 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B.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定容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C1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98 g H2SO4B.56 g FeC.44.8 L HClD.6 g H2答案:D12.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导学号52130052) A.3∶1∶1 B.6∶3∶2C.1∶2∶3D.1∶1∶1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6分)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4.2.2改善水质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4.2.2改善水质

其次课时改善水质课时训练15改善水质一、水的净化1.下列不是自来水处理中必需的一步是()A.消毒B.软化C.过滤D.曝气解析:自来水处理必需经过:沉淀、过滤、曝气和消毒四步。

经过以上处理的水基本上可以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

但某些地区的水由于含有过多的Ca2+、Mg2+使其硬度过大,仍旧不适于饮用,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软化处理,但并不是都必需经过的步骤。

答案:B2.下列物质在饮用水的净化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的是()A.H2O2B.O3C.氯水D.Na2FeO4解析:H2O2不能用于饮用水的净化消毒,氯水消毒时会引入Cl-;Na2FeO4消毒时会引入Na+。

答案:B3.向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FeCl3·6H2O并搅拌以后,水便由浑浊变得澄清。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A.是纯化学变化B.是纯物理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解析:由Fe3+水解为Fe(OH)3胶体属于化学变化,Fe(OH)3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物共同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4.若人们要将自然淡水直接用作饮用水,必需要经过的加工步骤是()A.加灭菌剂B.加混凝剂C.加软化剂D.加热至沸腾解析:自然水转化为饮用水的加工步骤的选择与自然水的成分有关,但微生物(细菌)的存在是必定的。

有些地下淡水的感观指标和化学指标都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但细菌学指标一般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这些细菌的消退一般不用杀菌剂,仅在饮用前进行煮沸消毒就可以了。

答案:D5.获得饮用水,分散过程中除去其中的悬浮物,常加入的净水剂是()A.明矾B.NaClC.Ca(ClO)2D.MgCl2解析:常用的净水剂为明矾、FeCl3、聚羟基氯化铝以及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等。

答案:A6.进入游泳池中的水先要进行净化、消毒杀菌处理,主要是通过砂滤、活性炭净化和臭氧的消毒来处理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B.臭氧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所得水的水质优于用氯气消毒的水C.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解析:臭氧属于“绿色氧化剂”,但浓度过大,对人体有害。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含解析

课时训练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基础夯实1.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够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的反应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着的是()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答案:C2.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B.NaClC.NaOHD.Na2O答案:B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会变为红色D.Na2O2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之比为1∶1答案:D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密度比水的小B.钠在空气中最后变为白色的碳酸钠C.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会析出固体D.钠在工业上用于制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答案:D5.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2130042)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数目不变B.溶液中有气体逸出,Na+数目增加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溶质质量分数未变答案:D6.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7.7 g,将其投入100 g水中,产生H2的质量为0.2 g,则被氧化的钠是()A.9.2 gB.10.6 gC.6.2 gD.2.3 g答案:D7.如右图所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1)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B→C。

(2)列举下列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A;B。

(3)在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图中的化学反应里,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用“A→B”这样的形式表示)。

解析:由A的信息可知,它是金属钠。

结合物质转化关系图分析可知,有关化学反应为A→B:2Na+O2Na2O2;B→C:2Na2O2+2H2O4NaOH+O2↑;A→C:2Na+2H2O2NaOH+H2↑;B→D:2Na2O2+2CO22Na2CO3+O2;C→D:2NaOH+CO2Na2CO3+H2O。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第2章过关检测 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第2章过关检测 含解析

第2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MgO、Na2O、CaO、Mn2O7答案:A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D.胶体能够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答案: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B.医疗上血液的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用FeCl3紧急止血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氯水、氨水是混合物,盐酸是电解质,故盐酸是纯净物D.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答案:D4.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比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导学号52130066)A.Ba2+和NB.Na+和Cl-C.Na+和ND.Ag+和S答案:C5.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Zn+2HCl ZnCl2+H2↑B.BaCl2+H2SO4BaSO4↓+2HClC.H2+CuO Cu+H2OD.Fe+CuSO4FeSO4+Cu答案:B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 BaSO4↓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答案:C7.向Fe2O3、CuO、Fe、Cu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Fe2+和Cu2+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D.只有Fe2+答案:C8.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CB.含大量H+的溶液中:Mg2+、Na+、C、SC.含大量OH-的溶液中:K+、N、S、Cu2+D.含大量Na+的溶液中:H+、K+、S、N答案:D9.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如下: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5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2130067)A.制高铁酸钾用KClO作还原剂B.KCl是还原产物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价D.制备高铁酸钾时1 mol Fe(OH)3可得到3 mol电子答案: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B.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D.5NH4NO34N2+2HNO3+9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5∶3答案:D11.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检验H+:向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H+B.检验Cl-: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C.检验Fe2+: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证明含有Fe2+D.检验Fe3+:加入KSCN溶液,生成红色沉淀,则证明含有Fe3+答案:B12.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可以作氧化剂,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当然也可以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4.1.2改善大气质量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4.1.2改善大气质量

其次课时改善大气质量课时训练13改善大气质量一、削减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1.煤是我国消耗的重要能源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生成的SO2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B.煤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气体,既造成污染又造成能源的铺张C.煤是不能再生的化石能源D.煤的组成与性质稳定,不行能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解析:煤中常含有S元素,燃烧产生的SO2易形成酸雨,可将煤进行脱硫、液化、气化等优化处理。

答案:D2.为了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和削减CO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可实行的措施是()①通入大量的空气②将固体燃料粉碎,使之充分燃烧③将煤经过处理,使之转化为气体燃料④把握煤的生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提高固体燃料的热效率,一是将其粉碎,与适当过量的空气反应,二是变成气体燃料。

通入大量的空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降低热效率。

答案:B3.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含碳化合物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在水吸取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取后转化成酸雨解析: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简单的混合物,是由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简单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作用转变而成的,是不行再生的能源,所以A、B错误。

SO2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C也错误。

SO2是酸性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D为正确选项。

答案:D二、削减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将石油蒸馏得到汽油,发生了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缘由D.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会增加空气中固体颗粒的含量解析:石油蒸馏属于物理变化,A错;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B对;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引发光化学烟雾的“元凶”,C对;尾气中“黑烟”是未完全燃烧的炭粒,D对。

答案:A5.为了削减城市空气污染,要求使用无铅汽油,所谓无铅汽油是指()A.不用铅桶装的汽油B.不含四乙基铅的汽油C.不含Pb(NO3)2的汽油D.不含氧化铅的汽油解析:含铅汽油是加有四乙基铅的汽油,无铅汽油是指不含四乙基铅,含有甲基叔丁基醚的汽油,故选B。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3.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3.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其次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课时训练9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金属腐蚀的类型及原理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在潮湿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 H 2O M(OH)n +n2H2↑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 e -M 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解析:A 项,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

C 项,金属的化学腐蚀需接触氧化性气体或氧化性物质,不需要在酸性条件下,且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

答案:B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 B.钢铁在干燥空气里不易腐蚀 C.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D.原电池中电子经外电路由负极流入正极解析:活泼金属作负极,铝比铁活泼,铝作负极,C 项错误。

答案:C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属的腐蚀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金属的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只有电化学腐蚀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由于二氧化碳普遍存在,所以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以析氢腐蚀为主 ④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总是金属被氧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由于发生吸氧腐蚀的条件是中性或极弱的酸性,并且空气的主要成分为N 2和O 2,故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普遍得多。

答案:C4.金属的腐蚀包括两类——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下列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的是( ) A.钢铁与氯气接触生成氯化铁 B.钢铁与河水接触生锈 C.石灰石被酸雨腐蚀 D.铜受热生成黑色氧化铜解析:石灰石被酸雨腐蚀不属于金属的腐蚀,C 项首先被排解。

A 、D 两项是金属与氧化剂直接接触而发生的腐蚀,是化学腐蚀,也被排解。

钢铁与河水接触生锈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答案为B 项。

答案:B5.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将盛有生铁屑的试管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电解质及其电离 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 学案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练习:电解质及其电离 含解析

课时训练9电解质及其电离基础夯实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C.氧化物都是电解质D.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答案:A3.()A B C D强电解质Fe NaCl CaCO3HNO3弱电解质CH3COOHNH3H3PO4Fe(OH)3非电解质C12H22O11BaSO4C2H5OH H2O答案:C4.体操运动员比赛前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白色的粉末——碳酸镁,以下有关碳酸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含有3种元素②所含元素均处于游离态③属于氧化物④属于盐⑤属于电解质⑥属于非电解质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⑥答案:A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a2CO32Na++CB.MgSO4Mg2++SC.NaHCO 3Na++H++CD.NaHSO 4Na++H++S答案:B6.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导学号52130058)答案:C7.经实验测得某溶液由Mg2+、Al3+、S、Cl-四种离子组成,其中Mg2+、Al3+、S个数比为3∶3∶1,则可推断出该溶液中Al3+、S、Cl-个数比为()A.1∶3∶13B.3∶1∶1C.3∶1∶13D.1∶3∶4答案:C8.下列物质:a.NaCl b.稀硫酸 c.酒精溶液d.Fee.NaOH溶液f.蔗糖溶液g.KNO3h.醋酸溶液i.石墨j.CO2k.NH3l.BaSO4m.Cl2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字母代号);属于电解质的有;是电解质但不溶于水的有;是非电解质的有;能够导电的有;因自由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有;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有;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本身也不导电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内容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任何社会科学的基础,作为探究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科,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是一本专为选修化学的学子编纂的学习资料。

本文将介绍《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内容》。

首先,《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的内容包括:原子模型、元素周期表、离子表、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库、离子反应、氧化物、碱金属化学、酸金属化学、酸碱反应、力学效应和光化学等。

其次,《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的理解能力和技能,它以学生参与实验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推动学生学习化学、动手实践化学,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

此外,《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以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实验室分析及探究方法、课堂探究与实验发现和综合应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应用,在实验室中体会实践分析技术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强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学生的实践学习,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实践与探究,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课堂实验学习,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及分析物质组成等,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及创新思维能
力,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技能。

综上,《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是一本专为学生编纂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