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的处置——以深圳经验做法为例
疑似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的处置——以深圳经验做法为例

疑似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的处置——以深圳经验做法为例郑建勋【摘要】精神病人警情呈持续多发态势,社会危害及不良影响较大.公安民警首先应对精神病树立正确认识,了解熟悉精神病甄别技巧.在接警、出警、处警等环节按照行动规程妥善开展处置工作,注意掌握对暴力、自杀倾向患者的处置技巧.依法依规使用强制手段,在危急时刻果断制止暴力行为,保障更多无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社区防范管理,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期刊名称】《四川警察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8页(P102-109)【关键词】疑似精神病人;甄别;警情处置;强制手段;社区管理【作者】郑建勋【作者单位】深圳市公安局广东深圳518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2.3一、问题的提出近年,全国各地精神病人暴力伤人事件频频曝光,涉及精神病人的警情呈多发态势,接连发生的一系列血案让人触目惊心。
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5亿人以上,发病率高达17.5%,重症患者超过1800万,发病率高达1%[1]。
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为疾病总负担的1/4,形势异常严峻。
由于流动人口多、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特点,深圳面临更加严峻的心理卫生形势。
深圳成年精神病患病率高居全国首位,重症患者也是人数最多,超过15万[2]。
据统计,深圳涉及精神病人的警情,2014年至2016年分别为3259起、3220起、3268起,呈持续多发态势。
其中持械伤人的每年多达150多起,严重肇事发生命案的:2013年至2015年分别为5起、6起、7起。
此类案事件社会危害性大,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容易引起社会恐慌,给公共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从警情处置角度而言,因处置对象特殊,当前公安民警在处置过程中,面临精神卫生知识储备不足、对精神病人情况不了解、现场风险评估不够准确、处置流程不够熟悉、技战术能力水平有限、强制手段使用不当等诸多问题和困难,由此引发一系列不利后果和不良影响。
精神病人肇事警务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精神病人肇事事件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此类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精神病人肇事事件的应急能力;2. 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置精神病人肇事事件;3. 减少精神病人肇事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对精神病人肇事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精神病人肇事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治组、舆情应对组、善后处理组等工作小组。
2.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控制肇事者、协助医疗救治等工作。
3. 医疗救治组:负责对肇事者进行现场急救,确保其生命安全,并将肇事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4. 舆情应对组:负责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
5. 善后处理组:负责对肇事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协助受害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接报接到精神病人肇事事件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报告应急处置指挥部。
2. 现场处置(1)现场警戒:迅速设置警戒区域,确保现场安全。
(2)人员疏散:引导周边群众远离现场,确保生命安全。
(3)控制肇事者:使用适当手段控制肇事者,避免其继续危害他人。
(4)医疗救治:协助医疗人员对肇事者进行现场急救,确保其生命安全。
3. 医疗救治将肇事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确保其生命安全。
4. 舆情应对(1)及时发布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引导舆论:引导舆论关注事件处置,避免负面信息传播。
5. 善后处理(1)调查取证:对肇事事件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2)协助受害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协助受害者家属报警、就医、赔偿等。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队伍人员充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装备保障:配备必要的警用装备、防护装备、医疗急救设备等。
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

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针对春夏之交精神病患者疾病多发的情况,县公安局认真组织民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
一、调查摸排、分级管理。
今年三月xx县公安局组织各派出所对所属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展开全面性的调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层层落实管控,实行责任人、监护人双项责任制。
镇政府、村委会、责任区民警是主要责任人,精神病患者的近亲属是主要监护人,在管控工作中责任区民警要与监护人签定监护责任书,落实监护任的看管责任;对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的,所在单位、社区、村委会要相应履行监护职责;对生活无着落,流浪街头的精神病患者要积极护送到民政部门并妥善救助。
平时密切关注一般性精神病人的动态,落实药物治疗、心里疏导、生活安定措施,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二、及时监控,迅速处理。
制定工作预案,在遇突发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时及时出警并控制局面。
4月1日,精神病患者耿某精神病复发,背着装有菜刀的包来到县医院门口,嚷着要砍人。
旌阳派出所迅速出动并控制局面。
案发后及时与其家人沟通稳定患者情绪。
4月16日,乔亭村南山间歇性精神病人张某突然发病,在乔亭村东村山上放火烧山,群众制止时,张某一手拿一把菜刀,一手拿一把尖刀,威胁群众不许靠近,甚至拿刀具追赶群众,蔡家桥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警将其控制住,同时缴获了二把刀具。
5月16日,精神病人周某挑扁担于旌阳一小门口贩卖竹笋,期间精神病复发。
旌阳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防止事态恶化,这三起案件因处置及时、方法得当,均为造成人员伤亡。
三、及时汇报,社会联动。
各派出所对摸排调查出的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重点管控人员,做到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一方面联系患者所在社区工作人员,稳定患者情绪,另一方面协调民政部门实施医疗救助,如周某一人生活,性格孤僻且经常在旌阳一小卖菜,对旌阳一小师生人身安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材料针对近年来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犯罪行为给社会治安造成的严重危害,XX市委、市政府将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市委政法委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关爱、服务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破解工作中存在的“五大难题”,积极探索构建“五大体系”,实现了“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三个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该市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已基本形成长效机制,全市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一般案件发生率也呈下降态势。
一、整合资源,强化考核,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联动体系,破解合力不足的难题。
卫生、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乡镇、街道办、社区、村委会等对精神病人预防、治疗和管理都具有一定的职责,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和联动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是以往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合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为此,XX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者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综治、卫生、公安、民政、财政、人社、残联等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同时成立由市综治办牵头的应急处置工作组,负责日常工作,具体抓好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督查督办等工作。
二是建立例会制度。
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人、财、物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急处置工作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判、会办疑难问题,并对突发事项随时会办,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确保处置在早,处置在小,无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考核问责。
实行年度考核与重大事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治工作考评。
对重点事项、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专项整治,限期解决。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要点与战法研究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要点与战法研究刘波【摘要】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着接处警任务日益繁重、警情类别繁多、处置困难增大等问题的挑战.肇事肇祸疑似精神病人警情是当今社会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公安机关面临的较为复杂并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警情,民警需要在现场和后续做的工作较多,因而处置难度也较大,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临场处置能力、技战术水平、现场执法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处置与此类似的疑难警情时,一线执勤执法的民警要做到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预案制定周全,现场处置临危不乱,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严格依法依规有序处置;后续工作同样要做到依法依规按流程妥善处理,同时要具备全员公共关系意识,把警情提升到舆情的高度去重视,积极应对各种形式的舆论、媒体,做到不卑不亢,冷静理性.【期刊名称】《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疑似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110接处警;警情处置【作者】刘波【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14警情处置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形式,是基层民警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是110民警在接处警中遇到的具有挑战性、复杂性的警情。
基层一线执法执勤民警由于存在精神病理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重症精神病人的表现识别能力有限、执法装备以及警力准备不足、现场指挥和协同作战意识欠缺、处置类似特殊人群警情的流程不规范、具体战法尚不成熟以及专门处置训练不足等情况,往往导致民警在处置类似警情时伤亡较大,极易引发肇事肇祸病人及被害人家属投诉和舆情关注,不仅对公安机关的工作造成困扰,也会对公安机关及相关民警的公众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求探讨有效处置此类案件的方法,以期对公安机关特别是一线执勤执法民警正确有效地处置此类警情提供实战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公众形象。
预防与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工作方案

2.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宣传教育与社区支持
1.宣传教育
(1)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大对精神疾病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3)加强团队协作,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社会参与与监督
1.社会参与
(1)鼓励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康复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为患者提供多样化服务。
(3)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2)公安机关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作,对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并纳入重点人员管理。
2.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预警机制
(1)卫生健康部门要制定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风险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
(2)公安机关要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预警能力。
2.信息共享
(1)建立完善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卫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部门间信息共享。
(2)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患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3)通过信息共享,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和管理。
八、监测预警与危机干预
1.监测预警
(1)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点患者进行定期跟踪评估。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精神病人肇祸现场处置方案

精神病人肇祸现场处置方案背景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能会因为精神异常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针对精神病患者肇祸现场的处置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精神病人肇祸现场的处置方案。
紧急处理在发现一名精神病患者肇祸时,应该立刻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及时通知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激动患者。
2.将患者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远离危险。
3.如果患者有危险物品,如刀、剪刀等,应当立刻将其夺下,以避免患者再次使用。
4.让周围的人远离现场,以免患者伤到他人。
5.观察患者的表现,记录病史以及病情变化。
6.如发现患者表现异常,情绪不稳定等异常情况,应尽量避免接近患者并保持距离。
与警方合作当精神病患者肇祸时,警方也需要参与到处置过程中。
在与警方合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沟通,与警方进行配合,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及所需措施。
2.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与警方共同制定出现场处置方案并严格执行。
3.如果患者有危险物品,如枪支、毒品等,必须立即通知警方,并请警方负责夺下。
4.在警方到达现场后,应该将现场的情况交给他们进行评估和处理。
5.在与警方的合作过程中,需要保持冷静,不要影响警方正常工作。
患者送往医院患者在现场得到了紧急处理之后必须要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和观察。
在将患者送往医院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在送往医院过程中,需要一直对患者进行观察,确保患者在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2.在送往医院之前,要在记录病例的同时将相关信息告知医院,包括病史、病情变化、药物治疗史等。
3.放心交给医院,在医院的医生协助下进行治疗和观察。
总结精神病人肇祸现场的处置方案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在条理清晰地指导下进行处置,保障现场的安全和及时治疗患者的健康。
我们希望在所有不幸的事件中,相关部门能够更专业、更高效地安抚伤害者,处理责任人,并就所有相关问题提供支持。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部分精神病人因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出现肇事肇祸行为,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2. 提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快速、有效、有序地处置各类事件。
3. 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减少社会矛盾。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落实。
组长:由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卫生健康、民政、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领导担任。
成员:由公安机关、卫生健康、民政、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 各相关部门职责:(1)公安机关:负责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现场勘查、案件侦查等工作。
(2)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3)民政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助、安置和关爱工作。
(4)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协助现场处置。
(5)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事发单位或个人发现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2)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将相关信息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 现场处置(1)公安机关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现场勘查等工作。
(2)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3)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现场处置。
3. 救援力量调度(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调度应急救援力量。
(2)公安机关负责指挥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案件侦查(1)公安机关负责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案件侦查。
(2)卫生健康部门、民政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案件侦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 10 月第29卷第5期四川警察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 S ic h u a n P o lic e C o lle g eO c t.,2017V o l.29N o.5疑似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的处置—以深验做法为例郑建勋(深圳市公安局广东深圳518040)内容摘要:精神病人警情呈持续多发态势,社会危害及不良影响较大。
公安民警首先应对精神病树立正确认识,了解熟悉精神病甄别技巧。
在接警、出警、处警等环节按照行动规程妥善开展处置工作,注意掌握对暴力、自杀倾向患者的处置技巧。
依法依规使用强制手段,在危急时刻果断制止暴力行为,保障更多无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社区防范管理,維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关键词:疑似精神病人;甄别;警情处置;强制手段;社区管理中图分类号:D F7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612(2017)05-0102-08一、问题的提出近年,全国各地精神病人暴力伤人事件频频曝光,涉及精神病人的警情呈多发态势,接连 发生的一系列血案让人触目惊心。
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5亿人以上,发病率高达 17.5%,重症患者超过1800万,发病率高达1%011。
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中国精神疾 病负担将上升为疾病总负担的1/4,形势异常 。
由于流动人口多、、生 力大点,深圳面临更加 的心理卫生形势。
深圳成年精神病患病率高全国,重症患者人 多,超过15万0$1。
据统计,深圳涉精神病人的警情,2014年至2016年 为3259起、3220起、3268起,呈 多发态势。
其中 伤人的每年多达150多,严重事发生命案的$2013年2015年 为5起、6起、7 。
类案事 ,成人伤亡,,全 。
从警情 ,,前公安民警在处置过程中,面临精神卫生知识储、精神病人情 、、、力、多 ,发一系列不利后果和不良影响。
,如何正认精神病并加以甄,做好充的心应 ,熟练掌握 规 技巧,,成为当前 机关在接警中亟需决的。
下面以深圳经验做法®为例,上述 进行管中窥豹式的研究析,以期为执法实践提供价值的参考。
收稿曰期=2017-08-23作者简介:郑建勋,%1985- &,男,广东汕头人,法学硕士,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警察训练学校教官,研究方向:刑事法与公安司法制度。
102!、精神病人的里瓦别(一) 正确认识精神病我国于2013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特别强调要尊重精神病人的人身 自由和人格尊严®。
事实上,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面对着各种现 实难题,特别'要社会予以重点关注。
公安民警首先应对精神病树立正确的认识。
1.精神病不等同于暴力。
精神病人并非更具有暴力倾向,其发生暴力行为的 和普通人差不多,人“8”、“雪碧哥”、“高数”等均没有暴力倾向。
大多数精神病人对他人没有危险,反而更容易成为犯罪行为的受 。
受行 力,精神病人 受暴力、,乃、、自由等被剥夺,他们对社会的 往往更多,生活 想。
2.发生暴力的 更高。
相较于精神病人,精、药物等 发生暴力行为的更高。
精神卫生中 ,人发生暴力行为的 3',重症精神病人的 7'-8%,发生暴力的比例高于8'H。
当然,重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等,在病发作时具有高的暴力倾向。
3.对 暴力关重要。
精神病人 ,并不比普通人群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上 法 识 、高法官罗卫,在其 间有过2次达6年的抑经历。
病愈后,他考取了国家二 咨询师资格证,任上“希望24小自杀危机干预热线”咨询师兼法律部,并参与了临终关怀等多个公益项目[4]。
又,文娱圈里受抑 困扰的名人不在少数,很多积极 的最终战胜了病魔。
实际上,暴力行为也发生在精神病人停止服药的期间。
(二) 重症精神病人甄别五要素轻度精神病人 轻、不典型,往往不为人注意,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但重症精神病人往往从外表和举止上呈现出一特征。
我们总结出下列重症精神病人甄别的五要素:一外表怪异蓬乱。
一眼看上去蓬头垢面、衣衫褴搂的,其携 的的,应特别注意。
二是行为呆板重复。
没有目的;,不 下;紧握双拳 咬下颌,持久盯视周围人。
异常 。
激动、、,、恐惧、苦等。
如面 ,肌、等。
精神难以中。
注意力 ,高又不。
五不听他人。
,、甚 ,让周人不安。
( )甄别公民警不生,无法亦无'对处置对象的精神状态做出临床判断,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 。
首先向 其 有精神病史,有 等,其次参调(表1)确认 精神病人。
1.对象有精神病史,提供了相关就诊记录的,则初步判断为精神病人。
2. 亲友不 对象的病,首 病的,则参《精神病线调》询问亲友,只要确认有一项“有”,精神病人。
3. 现关知情人的,上述甄别五要素 询问处置对象,发现有答非所问、自言自笑、等 的,精神病人。
对于精神病人的甄别,旨在为处警民警 帮和支持,代替不了专业的精神病鉴定。
专业精神病鉴定 于精神病学和法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即法精神病司法鉴定,简 一种建立在阅读书面材料、倾听、观察的基础上,综合应精神病学和法学知识的鉴定手段,须 由专业人士完成。
103表1精神疾病线索调查清单症状有无曾住精神病院.目前家%精神 家。
,或者说一别人听不懂、或者不符合实际的话(比如说自己能 神或者见人说话、自事另I J)。
无 、砸东西、打人,为 。
自自自,或者情,或者 。
场合行为 ,,体。
疑 别,疑 人 他或者害他(比他下毒等)。
话()、,到处 ,事。
,、作慢、事情 ,上。
自,或者自。
无 上、上、家门、人接。
三、警情处置行动规程(一)处置流程(简要见图1)104图1:严重精神病患者#疑似$应急事件处置流程图1.接警、出警现场。
接警员要保持冷静,询问清楚“七何要素”,特别注意询问精神病人的情况,包括病例病史,做好记录。
接出通知,要反应迅速,第一间收集事发及精神病人的相信息,了解询问事件 ③,客观估警情,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配齐员、谈判员辅助人员,齐装备。
对 严重的,注意通知社区精防生业人员一同前往。
2. 处警现场。
(1) 立即制止危害和伤害行为。
到现场后,发现处置对象有危害或伤害行为的,应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必 使强制手段。
部分具体在下文论述。
(2) 疏散群众,保环境安全。
精神病肇事,很容易引起群众围观,发生局部混乱,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会刺激其病态 ,愈加疯狂 施危害行为,而且 处置带来不便。
对于施危害行为的,应立即 置 围,疏散群众,可稳定其 ,保护其隐、严,避免其突发施暴,从 保现场员及周围群的安全。
如系家属报请求帮助送院的,不 然 ,防止 发生,先与社区 通 精神病的,在 向家属问清病病史的精神 ,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定,进行 别。
围设立后,应 安抚其情绪,开展甄别工作,根据现场 处置 。
发有伤等严重躯体病,可能危生的,立即 “120”,制好现场,协助“120”先送医院救治。
对于无严重体疾病的,甄别确认是否为 精神病,必求业协助。
(4)判患者的暴力行为。
甄别后,对可能会突发伤人、损物等暴力行为进行预判。
暴力行为险评估分 2,特别注意处于 别的危险 3。
表2疑似精神病人风险评估等级及分级依据危险 _分0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喊叫,有 行为。
2级行为,局在家里,对 ,能被劝说制止。
3级行为,不分场合,针对 ,不能接 止。
行为,不分场合,针对 或人,不能接 止。
4括伤、。
5对人的任何暴行为,或 、,无论在家 是 场合。
(5) 分清类别,分类处置。
一是对于有危害行为或危险的,应果断采取强制措施。
如其行为已 造成治安问题且亲属在场的,协助亲属先将其送院诊断;亲属不在场的,在送诊送治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通知亲属前来。
如其行为已涉嫌犯罪,直接向精神病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如其危害行为发生在家中,家属请求送诊的,协助家属送诊。
二是对于无危害行为或危险的,如有亲属的,动员将其送诊送治;如无亲属的,与综治部门或社区协商处。
(6) 送诊送治 安全规范。
送诊送治是诊断治的,既要及时安全,又要规范合法,防止其他伤或送诊患发生。
如2015 5月20日19时许,一 精神病在 大 ,伤8 1。
,精神病 :本是被送到附近的精神 院,在接出来的,出在米外的发现场,发生。
故送诊前应 ,其危险。
,120,送诊的,也不安出。
与院接估的间较长,出无法分处理其他值班任务。
105(7)及时救治安抚受害人员。
现场有伤者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如因过度惊吓、情绪不稳定,可能造成心理创伤的,可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干预。
综上,情况不同处置方案也有所不同,但基本流程一致。
按照基本流程进行妥善处置,可缓解精神病人情绪,使得事态逐步降级,保障各方的人身安全。
在危急时刻,应行,保障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倾处置技1.技。
一 、缓慢、清晰。
交谈距离不可过近,以免显得对其有威胁&说话语速不可过快,不可过&的事,不使 、的词汇。
二 处置对象保 。
不 ,允许其谈论所心的有 。
可一,一 ,,不保不了的事项。
:① “的…”、“讲,我们在认真了解…”、“是什么令你如此烦恼?”等表示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
②“你看起来有点激动/焦躁/愤怒,能否告诉我为什么激动/焦躁/愤怒呢,或许我可以设法帮 助你?”③“我很愿意帮助你,但如果你继续对我大喊大叫的话我就无法帮助你了。
要么你停止叫喊、坐下来与我 ,么我就不得不开,直到你冷静下来。
权在你,你觉得要怎么做?”2. 注事项。
一注意空间和姿势。
站在患者侧前方,保一定&保身体姿势开放,不要交叉双腿、不双抱在胸前。
二减少目光触。
在合适情况下,递给方适的心饮料以表达善。
麻痹大,攻击爆发可能半秒内发生。
如对方声有凶器,所的,时 放 &如同意,也不 ,与其交谈。
如对方攻击开始了,周围物体遮挡,一旦有会立即开。
如不能安全将 ,宁可 所在的房间、大楼等场所。
与对方争论,切忌单人与 。
()倾 处置1.。
表 ,方有 时,同不会使 。
相反,给 方 的会,能 到自杀不能解所有的问题。
T子:(1)你有 觉到最近心情总是不,有 觉时有 法?法都是在什时候出现?(2)你可能想对自己做什?有 过一些行为?有 如何处理人财产的?有 过你的 可能给 来什 ?(3)你得现在什方处理的(可以使你 一些?2. 注事。
保持冷静,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认可其表露出自己的感情,不试图去说服他;相信他所说的话,时,应认真 &可能如药物、刀具等可用来自杀的物&方 动的现,如 寻找可 的人提供帮助,者医生求助,人可 帮助 。
四、强制手段使用及其法律支撑强制手段,指公安民警为制止违法犯罪采取的各种制服措施,是警察执法的武力手段,主要 、徒手制止、、4种。
注,发 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