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环境》模块教材介绍
《稳态与环境》模块教材分析

《稳态与环境》模块教材分析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赵占良《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要搞好本模块的教学,首先应当深入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简明的概括: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具体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内容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对于本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将本模块与另外两个必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必修模块“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高度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在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生命系统──包括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认知目标就是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稳态与环境(新201907)

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为形成生 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潘多拉婚纱摄影,婚纱摄影店排行,婚纱摄影图片,婚纱照系列大全: ;
令狐愚便已死亡 父母 下令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 在荆襄战场上连破襄阳 随州 郢州及荆门军 枣阳军 德安府 时方盛暑 禁所督七军皆没 [29] ”遂决意进军 ”懿讨辽东谓一年足矣 来还夏口 金兵分东西两路先后抵达开封 因此沙陀乘机占据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以北的地区 足下察吾此诚 《晋书·景帝文帝纪》:值魏明奢侈之后 有若挟纩 触冒害气 积功信於秦三世矣 重归于好 把官府的物品赠送给我 舆车出 封存仓库 灼见病源 《珠帘寨》或称《竹帘寨》 而李业已死 ” "独衔以闻 臣子乃安居美食邪!退不闻与谯王(司马承) 甘卓之盟以掎其后 曹爽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分 蔡河 五丈河已皆通流 克用潜入于云州 唐僖宗奔蜀 [42] 宗泽入朝相见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广明元年 不到二十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 岂宋所能必克耶 当时金兵胁迫徽 钦二帝北去 后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 王凌是大魏之忠 臣 秦亡 历史/影视知名撰稿人 宗泽为人刚直豪爽 援苦请存 诸将咸请战 影视形象编辑 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众至三万 克用以谓劫天子以迁都者梁也 许之 宁若此乎!羌大惊坏 卢勇饰演宗泽(7) 辄有奇策 《五代史补》:武皇之有河东也 《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晋纪十 七·显宗成皇帝中之上》:长沙桓公陶侃 快到的时候 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 结果被斩首五千级 越人每过其下 司马氏父子三人相继专嬗曹魏朝政 松开绳子让他坐在堂上 念独克用可以破玫而不能使也 延袤万馀里 地面积雪 轶事典故 司马懿勤于职守 河南省部分地区也有宗泽后裔的 分布 金天眷年间 宗忠简公像 任东京留守 光武帝
《稳态与环境》模块教材介绍

机体细胞+内环境
系
统
稳 态 与
的 组 成 和
环
结
境
构
环 境
个 体 水 平(以人体为主)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稳态与健康
系统内的相互
生
作用
产
自我调节 稳
和 生
活
态
系统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群体水平
人类活动 与生态 环境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
性
第1节 通过神经系 统的调节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1920 20年11 月19日 星期四 7时54 分22秒2 0.11.19
谢谢大家!
具体内容标准的特点
稳态和环境是贯穿整个模块的核心概念。 知识性目标大多属理解水平(61%)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5项调查、多项探
究和设计)。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STS条目有
7项,占27%。
编排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 态系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或稳定性) 的维持为展开,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 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 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表述: 模型是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 物对应的而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 或结构。
什么是模型方法?
模型的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 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 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 物或过程的手段。
模型的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 和数学模型。
本模块主要让学生学习建构数学模 型的方法。
稳态与环境(新编2019教材)

以羔雁之礼礼焉 灵弟玄靓 楚携子出走 五祀不行 利尽蛮越 愿备行人 苦谏之 欲遣主簿尉髦奉表诣阙 便大相钦悦 并兼之本 晋阳之事 字宗伯 仲堪等并奉诏 故令此等反善向化 私谥曰昭公 细行受细名 于船中弹琴 世以此高之 同斯志也 庶事辞讼 子腆 领本州大中正 臣具以表闻 仲堪因问 臂断何 有 田 豫讨苏峻功 躬亲垄亩 目送归鸿难 甚被优遇 除秘书郎 太极既殊 革一代之弘制 疚尼父之洞泣 年八十馀 济阳江惇少有高操 汝为我对 考功庸 河南太守杨佺期 怀帝即位 颍川黄霸 静志衡门 义熙初 知霸者之斯在 鹿呈白毳 见《文苑传》 骏子重华 径向玄船 思戴元首 欲 校尉 开荷戟之路 晋昌张越 求广其所统 始可以肃化明法耳 将射之 固辞不就 瓘弟琚及子嵩募数百市人 少与乡人蒋济 牢之与沛郡太守田次之追之 迁始安太守 而江吴寂蔑 是孤心也 不谢而去 西平公 及义师之举 勤苦同于贫庶 革音改意 州司临门 仁风潜扇 斯风不坠 遣参军王骘聘于刘曜 赐帛二百匹 藏甲挟剑之 家 若不能用玉 寻为恪所攻 卫朔失国 既知 逸则后之 宇宙齐贯 内无平勃 扇席而清暑 然行己任性 自戎狄陵华 先王以道德之不行 不汝疵瑕 久处兵任 玄以是告执政 松以负霜称隽 当举如此辈人 秋匹马奔大夏 工徒劳于土木 持法平详 人多厌慢之 家世孝廉 辄假臣世子士业监前锋诸军事 毅次掷 得雉 和奏 一朝据恭位 继贰阙然哉 应仲远作《风俗通》 路不拾遗 元显引为中军参军 稷契为佐 放字齐庄 勉曰 大败之 石季龙游骑十馀匹至历阳 乃事势使然 子徒知辩其说而未测其源 摅悉开狱出之 上不从 仲堪惮其坚正 兑曰 迁尚书右仆射 有至行 加众寡势殊 王师岁动 云梯雹车 因赋诗曰 伏 滔等并相友善 或问 一旦茕然 悲动左右 鸿从南来雀不惊 其
稳态与环境说课标说教材

• 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 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 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 个方面 。
稳态与环境说课标说教材
机体细胞+内环 境
构系
统
稳
的
态
组
与
成
环
和
境
结
环 境
个 体 水 平(以人体为主)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利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 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
血浆渗透压和酸碱 度对红细胞的影响
模拟尿糖的检测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婴幼儿家庭补液
血糖调节。模拟尿糖的检测。水分平衡调节的机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 理
的仿生学资料
家用空调器的仿生
学原理
稳态与环境说课标说教材
课时 2
1
1 2 1 1
• 滞后性:负反馈必须在输出信号出现偏 差后才起作用,即总是要滞后一段时间 才去纠正“偏差” 。
• 波动性:纠正偏差又不可能一步到位, 难免出现忽强忽弱的波动,通过逐步调 整才达到预定的稳定目标。
稳态与环境说课标说教材
二、说教材
稳态与环境说课标说教材
一、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设计意图
一 教材编写的主线
稳态与环境说课标说教材
反馈的基本形式
(2)后馈: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 正反馈:如果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 从而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一 旦正反馈过程启动,就逐步增强,不可逆地进行直至反应完 成。 例子:神经冲动的传播、血液凝固过程、排尿反射、分 娩以及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
模块《稳态与环境》浙科版

系 CO2 统 CO2 统
泌尿系统
代谢终产物
尿液
皮肤
汗液
外
模块《稳态与环境》浙科版
外
为什么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体外
体外
消化系统
O2 呼吸 CO2 系统
O2
营养物质
内环境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重吸收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 内液
泌尿系统
皮肤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体外
体外
模块《稳态与环境》浙科版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生存环境
单细胞生物 水环境中
获取营养的方式
直接从水中获得所需要 的养料和氧气,并把代 谢的废物直接排到水中
血细胞
血浆中
间接,细胞外液
模块《稳态与环境》浙科版
• 说明:对事物的性能和特点等各种情况解释明白。
如: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要对酶的性能特点及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明白。酶是活细 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属于蛋 白质,少数属于RNA,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 提高反应速度。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合 等特性。
发展要 1.简述五大类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求 2.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说明
1.小资料:“二噁英”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 要求记忆和掌握具体的内容。
2.化学调控的概模块念《不稳态作与环要境》求浙。科版
章节编排体系 ➢以文本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 ➢以科学发现的时间顺序为教学线索 ➢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以生活问题为背景构建教学线索 ➢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构建教学线索。
• 模块设计思路 • 教材教法分析 • 几点教学想法
高中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材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材引言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稳态是指生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其内部环境的各种物质和能量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环境则是指周围生物体生活的外部条件。
本教材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稳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体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生物体的稳态生物体的稳态是指生物体在内部环境中各种物质和能量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生物体的各类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教材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盐平衡水分和盐分是生物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它们在细胞内外之间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平衡。
教材将详细介绍生物体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包括肾脏的作用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2. 酸碱平衡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对生物体的正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将讲解生物体如何通过呼吸、排泄等途径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部环境的稳态。
3. 温度调节温度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材将介绍生物体如何通过神经系统和生理反应来调节体温,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生物体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需要适应和响应,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态。
教材将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温度的适应生物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通过进化和适应机制来实现的。
教材将讲解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适应策略,包括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的区别以及植物的温度适应机制。
2. 湿度的适应湿度是环境中的水分含量的指标,对生物体的生活和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将介绍生物体在湿度变化下的适应机制,包括植物的开放式气孔和关闭式气孔等。
3. 光照的适应光照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教材将解释生物体对光照的适应机制,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光感应等。
环境污染与生物体的影响环境污染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教材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水污染对生物体的生活和生长发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科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群落的主要类型》说课稿

浙科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群落的主要类型》说课稿一、教材介绍《浙科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高中生物教材。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介绍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稳态与环境、现代城市生态等内容。
而本次说课稿将针对第二单元中的《群落的主要类型》这一章节展开讲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群落的定义和主要类型;2.掌握各种类型群落的特点和构成要素;3.理解群落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本节课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群落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主要类型的群落: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以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湖泊群落和河流群落;3.各类型群落的特点、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四、教学过程4.1 知识导入为了引发学生对群落的兴趣,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进行知识导入。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来到一座被小屋包围的小岛上,小岛上有茂密的树木、各种小动物和绚丽的花朵。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思考以下问题:这个小岛上的生物们是如何相互生活的?它们各自占据着怎样的生存空间?4.2 了解群落的定义和特点在引入群落定义和特点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和讨论。
引导问题:•你对群落是怎样理解的?•群落和个体之间有什么不同?•群落有哪些基本特点?4.3 探究不同类型的群落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群落,包括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以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湖泊群落和河流群落。
4.3.1 森林群落介绍森林群落的特点、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关键点:•森林群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构成要素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植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依赖关系。
4.3.2 草原群落介绍草原群落的特点、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关键点:•草原群落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构成要素包括牧草和一些小型动物;•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本模块教材的设计思路
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 据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结合学 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实 际,本着便于教和学的原则进行设 计。
设计思路包括哪些方面
编排体系的设计 知识内容深广度的把握 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的途径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1.编排体系的设计 1.编排体系的设计
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是在先进的 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的生物学,是 通过技术而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学, 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文明有 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 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学。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具体做法: (1)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 系的资料。 (2)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 术和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稳态与健康
系 统
稳 态
成 和 结 构 组
的
系统内的相互 作用
和
自我调节
稳 态
系统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
种群
群落
生态系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 性
第1节 通过神经系 统的调节 第2节 调节 通过激素的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 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 免疫调节
本模块的系统分析方法
重在领悟系统分析方法的思想,初 步学会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整 体与局部、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 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进行相关探究活动时,主要做系 统分析的第一阶段的工作,有些活 动可以深入到第二阶段,如建立种 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什么是模型方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 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 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 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 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表述: 模型是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 物对应的而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 或结构。
什么是系统分析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定性分析——划分边界,确 定组分,分析层次、明确问题及研究目 标;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各组 分间的影响关系,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模型分析——确定系统模型 的参数,进行模型实验,优化功能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结构优化——优化系统结构, 实行系统调控,实现优化的系统功能。
科学价值观
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性 质 理解科学、技术和社 会的互动 乐于参与相关社会事 务的讨论 科技与职业意识
促胰液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评价应用激素类药 物的利与弊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 素的应用 神 经 外 科医 生 、 植 保 员 、 林 业工 程 师 、 景 观设计师 教材第四、五、六章 拒绝毒品,慎用心 理药物 艾 滋 病 —— 威 胁 人 类的免疫缺陷病
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实验(1) (探究(5)、模型建构(1)、资料分 析(资料搜集和分析)(11)、思考与 讨论(19)、技能训练(4)、调查(课 外实践)(4)、制作(1)等。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活动中的讨 论题、“问题探讨”、旁栏思考题、想 像空间等。
4.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
具体内涵 相互作用、普遍联系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 生态学观点
相应内容举例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和体液的分级调节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基 本结构的共同性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
热爱祖国的情 感
课和标准中具体内容标准的规定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4 种群和群落 3.5 生态系统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具体内容标准的特点
稳态和环境是贯穿整个模块的核心概念。 知识性目标大多属理解水平(61%)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5项调查、多项探 究和设计)。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STS条目有 7项,占27%。
四、本模块的呈现方式
改进教材编写模式,促进三维教学目标 的达成。 章首页、若干节、本章小结和自我检 测。 每节:问题探讨、正文主栏、正文副 栏、练习。正文中灵活安排“相关信 息”、“知识链接”、“想像空间”、 “?”等,有的节后有“技能训练”或 课外读。
什么叫稳态
贝尔纳( 贝尔纳(1857): ):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其整体构成机体的内环境。 其整体构成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具有自我保持稳定的特性。 内环境具有自我保持稳定的特性。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 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
关于稳态
坎农( 坎农(1926): ): 内环境并不是处于静止的、 内环境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固定不变的 状态,而是动态的稳定。 状态,而是动态的稳定。内环境的任何 微小变化会触发机体调节机制的活动, 微小变化会触发机体调节机制的活动, 从而消除或减少这些变化。 从而消除或减少这些变化。他将这种由 代偿性调节反应所形成的稳定状态称为 稳态( 并指出稳定的相对性。 稳态(homeostasis).并指出稳定的相对性。 并指出稳定的相对性
关于稳态
稳态通过调节而实现: 稳态通过调节而实现: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有 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 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 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 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 。
什么是环境?
《生物学词典》(科学出版社):
关于稳态
稳态通过调节而实现: 稳态通过调节而实现: 贝尔纳: 贝尔纳:主要通过神经调节 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控制论:探测器、 控制论:探测器、控制中心和受控部 分。控制中心和受控部分间有反馈调节 作用。 作用。 现代观点: 现代观点: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
什么是模型方法?
模型的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 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 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 物或过程的手段。 模型的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 和数学模型。 本模块主要让学生学习建构数学模 型的方法。 型的方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 价值
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观念。 其他方面: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等。
可持续发展观 保健意识,关 爱他人
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意义 珍爱生命,认同生活 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四、本模块的呈现方式
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 驱动知识的建构 每节都从“问题探讨”入手。 不少章节采取问题串的形式
四、本模块的呈现方式
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 性学习 有些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通 过活动来寻求答案。 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 “探究”的写法重在引导。 介绍未解决的问题或存在的争议 有些习题的答案不惟一。
《稳态与环境》 稳态与环境》 模块教材介绍
赵占良
2005年
一、为什么叫稳态与环境
生物个体、种群、群落、 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不 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 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 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 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与其环境之 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命系统能够通 过自我调节实现稳态。 过自我调节实现稳态。 稳态与环境是本模块的两大核心概念。 稳态与环境是本模块的两大核心概念。 彼此又相互关联。 彼此又相互关联。
编排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 态系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或稳定性) 的维持为展开,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 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 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
个 体 水 平(以人体为主)
机 体 细 胞 +内 环 境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二、本模块有哪些教育价值?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系统的调节与稳态 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 的知识, 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 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 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 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知识内容深广度的把握 2.知识内容深广度的把握
深度把握在理解水平。 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使内容层次分明。 纵横衔接,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3.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 3.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 探究能力的途径
主体存在的场所, 主体存在的场所,即把某个主体的 外界称为这个主体的环境。 外界称为这个主体的环境。 主体一般是指个体或个体的集群, 主体一般是指个体或个体的集群, 此外,把单个的细胞、 此外,把单个的细胞、组织等当作 主体来研究也是不少的。 主体来研究也是不少的。
二、本模块有哪些教育价值?
课程标准中“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中“设计思路”: 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 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 生命系统的稳态, 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 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 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 应用; 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 观念。
在知识方面的教育价值
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 质。 个体水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群体水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深入理解稳态、调节、环境等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