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废水中的次磷
含磷废水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含磷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原材料、各种洗涤剂、农药、化肥以及人类生活污水。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化学法、生物法、吸附法、结晶法。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含磷废水处理的几种常用法方法。
1 含磷废水处理之化学法化学法除磷的原理是将化学药剂投加到含磷废水中,试剂与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解性磷酸盐沉淀,通过过滤,去除磷酸盐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化学试剂主要是二价或者三价金属离子。
化学法操作简单、除磷效果稳定、处理效率80%以上,当废水中磷的浓度较大或有一定波动时,仍能保持较好的除磷效果,但用药量较大,导致含磷废水处理费用较高,且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高磷污泥。
2 含磷废水处理之生物法生物除磷主要由一类统称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由于聚磷菌能在厌氧状态下同化发酵产物,使得聚磷菌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具备竞争的优势。
在厌氧状态下(没有溶解氧和硝态氮存在),兼性菌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聚磷菌把细胞内聚磷水解为正酸盐,并从中获得能量,吸收污水中易降解的COD,同化成细胞内碳能源存贮物聚β-羟基丁酸或β-羟基戊酸等。
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聚磷菌以分子氧或化合态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代谢内贮物质PHB 或PHV 等,并产生能量,过量地从污水中摄取磷酸盐,能量以高能物质ATP的形式存贮,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聚磷,作为能量贮于胞内,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高效生物除磷目的。
但是微生物对周围生活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对水质变化敏感。
3 含磷废水处理之吸附法吸附法除磷的原理是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积的固体物质对水中磷酸根离子具有吸附亲和力,通过吸附亲和力去除废水中的磷。
磷吸附剂的选择要求满足以下条件:(1)高吸附容量;(2)高选择性;(3)吸附速度快;(4)抗其他离子干扰能力强;(5)无有害物溶出;(6)吸附剂再生容易、性能稳定;(7)原料易得并造价低。
吸附法除磷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操作简单灵活,不产生二次污染,在稀溶液的溶质分离中效果较好,适合处理低浓度的含磷废水。
污水处理中的磷去除技术及预防措施

污水处理中的磷去除技术及预防措施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其中,磷去除技术及预防措施在水质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磷去除技术及预防措施,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污水中的磷排放及其危害1.1 污水中的磷含量: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磷元素,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
1.2 磷的危害:过高浓度的磷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体蓝藻等有害生物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对水体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二、常见的磷去除技术2.1 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磷形成固体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磷的效果。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铝、聚合氯化铝等。
2.2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强吸附能力的特点,将污水中的磷通过吸附作用去除。
2.3 生物去除法:将含磷污水经过好氧或厌氧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磷转化为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磷或无机盐,从而实现去除磷的目的。
三、污水处理中磷去除技术的优缺点3.1 化学沉淀法3.1.1 优点:磷去除效果稳定,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处理。
3.1.2 缺点:药剂成本较高,产生沉渣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理过程中需控制药剂的投加量和pH值。
3.2 活性炭吸附法3.2.1 优点:吸附剂可再生利用,对环境友好,处理效果好。
3.2.2 缺点:需定期更换活性炭,操作和维护成本较高。
3.3 生物去除法3.3.1 优点: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处理效果可靠。
3.3.2 缺点:对处理工艺要求高,涉及微生物品种和培养条件的控制。
四、磷去除技术的预防措施4.1 溶解磷的预防:通过控制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磷源排放,减少磷进入污水的量。
4.2 结合磷的预防:加强污水处理工艺中磷的沉淀、吸附和生物转化过程,减少磷的残留。
4.3 外源磷排放的预防:对生活污水等外源磷排放进行管控,强化污水处理厂的排放监测与治理工作。
五、案例和应用5.1 某污水处理厂利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实现磷去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含磷废水是指含有过高浓度的磷的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对含磷废水进行处理,将其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
目前,含磷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
1.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和吸附法。
沉淀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含磷废水中的磷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钙、氯化铁、氯化铝等。
吸附法是指将含磷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中的磷离子吸附在吸附剂上,并将其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氨基硅胶、聚合物吸附剂等。
2.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法、膜分离法和电渗析法。
沉淀-过滤法是指将含磷废水经过添加化学药剂沉淀后,通过滤网过滤,分离出沉淀物,达到除磷的目的。
膜分离法是指利用特殊的膜过滤器膜,将含磷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含有磷的浓缩液,另一部分是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达到除磷的目的。
电渗析法是指通过电极反应作用,将带有磷离子的废水分解成氢氧离子和氧气,实现除磷的目的。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指将含磷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使其中的磷酸盐逐渐被微生物吸收和氧化,达到除磷的目的。
生物膜法是指利用生物膜分离器将含磷废水分成有薄膜的水和不含膜的水,逐渐通过膜对磷酸盐进行吸附和去除。
生物吸附法是指利用特殊的吸附剂和微生物,将含磷废水中的磷离子吸附在吸附剂上,并使用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和去除。
总的来说,以上三种含磷废水处理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废水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重视废水的初级处理和中间处理,避免因初级处理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下一级处理难以达到要求。
污水处理方法之除磷、脱氮

污水处理方法之除磷、脱氮污水处理方法之除磷、脱氮:除磷:城市废水中磷的主要来源是粪便、洗涤剂和某些工业废水,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溶解于水中。
常用的除磷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A、化学法除磷:利用磷酸盐与铁盐、石灰、铝盐等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钙、磷酸铝等沉淀,将磷从废水中排除。
化学法的特点是磷的去除效率较高,处理结果稳定,污泥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不会重新释放磷造成二次污染,但污泥的产量比较大。
B、生物法除磷:生物法除磷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废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的过量吸收,沉淀分离而除磷。
整个处理过程分为厌氧放磷和好氧吸磷两个阶段。
含有过量磷的废水和含磷活性污泥进人厌氧状态后,活性污泥中的聚磷商在厌氧状态下,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为无机磷释放回废水中。
这就是“厌氧放磷”。
聚磷菌在分解聚磷时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供自己生存外,其余供聚磷菌吸收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背,再进一步转化为PHB (聚自-短基丁酸)储存于体内。
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进行好氧分解,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一部分供自己增殖,另一部分供其吸收废水中的磷酸盐,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
这就是“好氧吸磷”。
在此阶段,活性污泥不断增殖。
除了一部分含磷活性活泥回流到厌氧池外,其余的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达到除磷的目的。
脱氮:生活废水中各种形式的氮占的比例比较恒定:有机氮50%~60%,氨氮40%~50%,亚硝酸盐与硝酸盐中的氮占 0~5%。
它们均来源于人们食物中的蛋白质。
脱氮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两大类。
A、化学法脱氮:包括氨吸收法和加氯法。
a、氨吸收法:先把废水的pH值调整到10以上,然后在解吸塔内解吸氨b、加氯法:在含氨氮的废水中加氯。
通过适当控制加氯量,可以完全除去水中的氨氮。
为了减少氯的投加量,此法常与生物硝化联用,先硝化再除去微量的残余氨氮。
B、生物法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污水中磷的处理报告

污水中磷的处理报告目前废水除磷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沉淀法、物理吸附法、膜技术处理法和土壤处理法等。
1、生物除磷法1.1 生物除磷的机理在厌氧环境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苷;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的不利状态下,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生存,另一部分能量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苷转化为PHB(聚β-羟基丁酸)的形态储藏于体内。
聚磷分解形成的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这就是厌氧释磷。
而在好氧环境中,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 进行好氧分解并释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殖等生理活动,部分供其主动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这就是好氧吸磷。
剩余污泥中包含过量吸收磷的聚磷菌,也就是从污水中去除的含磷物质。
普通活性污泥法通过同化作用除磷率可以达到12%~20%。
而具生物除磷功能的处理系统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含磷量可以占到干重5%~6%,去除率基本可满足排放要求。
1.2 生物除磷的方法1.2.1A/O工艺早在七十年代初,美国专利“发展沉降性能好的污泥”中即采用A/O工艺,它将增加去磷效果列为该专利的次要优点。
其工艺流程见图1所示。
图1 A/O 工艺流程A/O工艺是使污水和污泥顺次厌氧和好氧交替循环流动的方法。
在进水端,进水与回流污泥混合进入一个推流式的厌氧接触区。
为了防止氧气扩散入厌氧混合液中,可在厌氧区上方加盖。
厌氧区内设有混合器,缓慢搅拌使污泥保持不沉。
有时厌氧区还被分隔成3~4个室。
厌氧区后面是曝气的好氧区,最后进入沉淀池使泥水分离。
根据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报导的A/O工艺专利的特点是速率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在典型设计的厌氧区停留时间为0.5~1.0小时,好氧区为1~3小时,系统的泥龄亦短,因此系统往往达不到硝化,回流污泥中也就不会携带NO3—至厌氧区。
这里的A段为厌氧段(Anaerobic)。
在有些书中,该工艺列为只除磷、不去氮的生物除磷工艺。
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①磷移除工艺:采用化学沉淀、生物法等方法将废水中的磷元素沉淀下来,从而达到磷的去除效果。
②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将含磷废水通过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通过生物降解方式降低废水中的磷含量。
③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来降解和吸附废水中的磷,常用于中小型工厂的废水处理。
④生物接触氧化法: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将废水中的磷物质转化成无机盐,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⑤高效絮凝沉淀法:采用高效絮凝剂将废水中的磷物质沉淀下来,达到磷的去除目的。
⑥氨氮-生物链法:通过调整氨氮和磷的比例,利用微生物链将废
水中的磷去除。
⑦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将含磷废水通过两个生物接触氧化池进
行处理,提高去除磷的效率。
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将废
水中的磷物质隔离出去。
⑨植物造林法:将含磷废水通过人工植被造林处理,利用植物吸
收和降解废水中的磷物质。
⑩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磷离子进行吸附和
去除。
⑪微电解氧化法:通过微电解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磷物质氧化成
无机盐,从而去除磷。
⑫超滤膜工艺:采用超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废水中的悬浮物
和磷物质分离,达到磷的去除效果。
⑬快速沉淀法:采用快速沉淀剂将废水中的磷物质快速沉淀下来,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磷。
⑭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进行吸附,将废水中的磷物
质去除。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磷是水污染物中的一种常见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废水中,如农业排水、冶金废水、其他工业废水等。
磷的高浓度排放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对磷废水的处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目前,对磷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膜分离等,化学方法包括添加化学药剂、调整水体pH值等,生物方法则是通过微生物降解磷污染物。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浅析。
物理方法是磷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初级处理方法之一。
物理沉淀方法利用磷冷降凝现象,将磷酸盐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池或絮凝顶部的雪种沉降,最终分离出污水中的磷。
过滤方法则是通过多孔滤材或活性炭等吸附磷酸盐,将其从水中截留。
膜分离方法则是通过反渗透、微滤、超滤等膜过滤技术,将磷酸盐分离出水体。
物理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但对磷的去除效果不佳,往往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磷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中级处理方法之一。
化学方法主要利用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废水中磷酸盐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不溶性或不易溶解的化合物,进而沉积或沉淀。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铝盐、铁盐、钙盐等。
调节水体pH值也可改变磷的化学形态。
化学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的优点,但对药剂种类和用量要求较高,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生物方法是当前磷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包括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和生物沉降等过程。
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吸附剂(如生物质、细胞壳、海藻等)吸附磷酸盐,将其从水中除去。
生物转化则是通过生物代谢作用将磷酸盐转化为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磷物质,进而从水体中去除。
生物沉降则是借助微生物菌群生成的胶体物质来沉降磷酸盐。
生物方法具有低成本、无副产物等优点,但对微生物菌群的选择、培养和维持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针对磷废水处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独应用或相互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磷废水处理技术也不断涌现,为解决磷污染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如光解/光催化、电化学等技术。
生化池除磷的原理

生化池除磷的原理
生化池除磷是指通过化学或生物制剂的方式,将污水中的磷除去,以防止其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化学沉淀法:通过在污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学药剂,如氢氧化铁、氯化铁等,使其与污水中的磷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由于该方法对药剂的要求较高,且产生大量污泥,因此其适用性较为有限。
2. 生物法:生物法除磷是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特定微生物,如异养菌等,将废水中的磷转化成生物体内的无机盐,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生物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利用生物膜法,即将含有这些微生物的填料放置在水中,污水在通过时,这些微生物依附在填料表面上,吸附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另一种是利用生物颗粒法,即将这些微生物与磷酸盐污水混合,通过搅拌等方式,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接触,反应室中的微生物可以将磷酸盐转化为氢氧化物或者硫酸盐等,以达到除磷的目的。
3. 吸附法:吸附法除磷是指将磷酸盐污水通过适当的吸附材料,如硅藻土、水处理剂等,使其中的磷牢固地结合在吸附剂的表面上,从而将其除去。
由于吸附方法具有比较高的效率和可持续效果,因此逐渐成为了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总之,生化池除磷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机制,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吸附剂或微生物来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不同
的方法有其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除磷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去除/处理次磷/总磷?
一、如何去除次磷/总磷
在电镀废水处理,线路板废水处理中,排放口的水经常超标,包括重金属、氨氮、总磷等,其中总磷的太湖流域标准为0.5ppm,高的排放标准导致总磷经常超标,本文提出一种药剂,以及使用药剂的办法,解决总磷超标问题。
除磷剂是湛清环保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特效药剂,是两种液体药剂HMC-P1和HMC-P2利用共沉淀的原理,通过架桥的方式,网捕、吸附废水中的次亚磷并形成不溶性无机高分子结构,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次亚磷类污染物。
与专用絮凝剂配合使用,去除效果更好,并且对于废水中的重金属尤其是化学镍的去除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产品用途
主要用于去除无机次磷、亚磷和有机磷废水等水体中的含磷污染物,达到国家标准
0.5mg/L以下,解决电镀废水、线路板废水、化工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中的磷超标。
三、产品特点
适用范围广,对于各形态的含磷污染物均可处理达标;
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出水清澈透明;
具有除磷、絮凝、除重金属、降COD等多重功效;
四、外观指标
1.调节废水至特定pH;
2.按照一定比例加入HMC-P1和HMC-P2,反应20-30min;
3.调节pH后加入HMC-103絮凝沉淀,上清液即可达标排放;
六、应用实例
太仓XX电镀厂是一家专业从事电镀加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完善,日处理量接近1000吨。
其中化学镍清洗水约100吨/天,总磷浓度为100 mg/L,其中大部分为次亚磷。
原处理工艺为大量次氯酸钠氧化后进行混凝沉淀,药剂用量大,反应周期长,总排口的总磷浓度依然在5 mg/L以上,远高于国家排放标准限值0.5 mg/L。
采用我公司的次亚磷去除剂后,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即可将这股次磷废水单独处理达标(<0.3 mg/L)。
而且,该公司在我们的指导下对废水站的整体工艺进行了优化,减少了污泥量和总体运行成本。
附:苏州湛清环保简介
苏州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大学技术团队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的环保产业高新技术服务项目。
公司主打废水处理技术服务,由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水处理技术支持,主要客户类型是电镀厂、线路板厂以及环保公司,客户广泛分布在苏州、昆山、太仓等地,是国内第一家以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环保公司,公司致力于成为“您的废水处理技术合作伙伴”,不断努力与发展,目前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涵盖以下领域:
药剂研发与工艺设计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以很低的处理成本让您的废水达标,并且尤其擅长处理化学Ni、氨氮、总磷、COD等指标,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众多详尽的案例,在新的环保法即将执行之际,衷心希望能够为您排忧解难,切切实实解决您废水处理上的问题!欢迎电话或邮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