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学时积分办法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折算办法

每学期观摩节数达到15节,计4学分
听课、评课笔记
8学分/学年
优秀教案
每篇记0.5学分
评比的优秀教案
4学分/学年
校本培训(专题研讨、专题讲座、集体备)、校本教研
1学分/次
(每次时间一般不少于1.5小时)
实施计划,现场笔录等
12学分/学年
专题研讨、讲座学期初拟订计划。研讨内容对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探讨,案例分析。讲座主讲按1.5学分/次核定。
学校其他培训
相关文件、材料
20学分/学年
其他可记学分的项目
相关文件、材料
20学分/学年
优质课
4学分/次
5学分/次
7学分/次
9学分/次
优课
3学分/次
4学分/次
6学分/次
8学分/次
基本功
2学分/次
3学分/次
5学分/次
6学分/次
公开课、示范课
4学分/课时
6学分/课时
6学分/课时
6学分/课时
有关证明材料和教案、影像资料
6学分/学年
同一内容的按最高标准核定,不重复计算。乡镇级和校级公开课适当降分记分。
刊物复印件(封面、目录、文章)
8学分/学年
论文发表省级和国家级必须要有正式刊号;或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市级及以上理论刊物。与教育教学有关,1500字至500字的折半记分,低于500字的不记分。在有正式刊号的报纸发表的,按上述标准折半记分。同一论文只计最高级别,不重复计算。
课题研究
3学分/项
4学分/项
5学分/项
师徒
结对
10学分/学年
相关文件、材料
10学分/学年
师徒同分,制订学期计划,有听评课记录等。
校本教研积分制管理办法

校本教研积分制管理办法湟中二校本教研积分制管理办法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初,湟中二中确立了向管理和教研要质量的理念,依照县教育局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和教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相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校本教研积分管理办法》一、指导思想湟中二中校本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研究为主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概括、提升教学经验,注重教学规律和模式的探索,坚持教学反思、同伴导学、专业引领的行动研究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保障作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组长签字:教务主任签字:教师本人签字:年月日通知遵照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于2010年5月12日下午举行了“湟中二中小学部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活动安排如下:一、地点:校园二、活动总负责人:周应玺三、各组评委:语文组(古诗文朗诵课本剧)曹丕章(组长)魏秀兰马慧英语组(英语情景剧表演)张洪福(组长)窦雪杨启梅数学组(数学日记)李菊玲(组长)王国顺王鹏科学组(小论文小报告等)王美蓉(组长)窦英汪苑淑现场作文马慧(组长)武德海牛春兰四、工作人员音响摄影:魏林主持:肖媛喇志祥六(2)学生成绩统计:李菊玲(组长)肖海寿闫福梅五、评奖办法:1、集体奖:语文课本剧取2名,英语情景剧取2名,古诗文朗诵取2名。
2、个人奖:现场作文三、四、五年级各取1名,六年级各取2名,共计9名;数学日记、科学日记同上合计18名;古诗文朗诵取6名;一二年级数学百题竞赛取2名,共计35名。
六、数学日记科学小论文、小报告、小设计等:1、三至六年级学生认真观察今天的活动后,即兴写出数学日记,任课教师整理后与5月13日交级数学评委组,评委量化打分后各班评出前2名予以奖励。
2、三至六年级现场作文5月5日下午第三节课后统一命题完成,由马慧老师负责,各班语文老师阅卷;一二年级百题数学听算5月5日下午第三节课统一命题完成,由王美蓉老师负责,各班数学老师阅卷。
中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中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为了加强我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任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县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一)培训活动参加教研室、师训站等组织的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教研活动参加时,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6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参与一次完整的县级主题教研活动计2学时。
(三)文本、网络交流在**教育、**教育网发表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研究报告等,根据内容记1-4分。
凡是局、室组织的研修活动,由教研室记录学时,学校不再重复记录。
二、校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一)校本培训活动校本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集中培训活动学校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本人交学习心得,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件登记学时。
(三)校本教研活动校内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
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计1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4学时。
教师每学年必须完成10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记1-5学时。
(四)研修成果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随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字数6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课例研究成果:(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一篇字数8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高质量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计10学时。
校本研训学分认定标准

方案、活动记录等
学科活动 校内学科教研,0.5学分/次,最高不超过8学分。 教研 活动
详实的活动记录
上公开课 2学分/节。 听课评课 0.5学分/节,最高不超过10学分。 培训辅导 培训辅导教师上课,2学分/课时。
教案、活动记录等 听课评课笔记 教案等相关材料
师徒结对 师徒听课指导学习:1学分/次,师徒同记分。
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本研训内容及学分认定标准
研修内容 学 修身 学分认定标准 登记依据 备注
读书活动
每年至少订阅读一种教育业务杂志或阅读一本教育 查杂志和读书笔记 教学专著:3学分。 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研讨活动,3学分/ 天,最高不超过6学分。 查活动通知、记录等
研讨活动
校际交流 异校实际交流学习天数;2学分/天。
注:以上记分一年内最高不超过24学分。
过程记录
①报刊原件、获奖证书; ②发表作品须有正式刊 撰写、制作的作品发表或获奖,按国家省级、市级 号,或教育行政部门确认 教研作品 、县级分别计4、3、2学分。 的刊物; ③同一作品只计最高级 别,不重复计分。 教育 科研 校本教材 参编人员按所撰写内容每章1学分计。 作品原件、教材使用
①立项文件 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按国家省级、市级、县级 ②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 分别计8、7、6学分和6、5、4学分。未结题不记学 ③结题报告 分。 ④结题证书 教学竞赛 参赛教师和辅导教师按国家省级、市级、县级、校 获奖证书原件 级分别记5、4、3、2学分。
鄂州市校本研修学时学分折算表

鄂州市校本研修学时学分折算表
(试行)
类别
级别
市以下
市级
省级
国家级
最低限制 (周期内)
备注
1、专题讲座
学校 自培
2、其它形式
3、教育技术
培训
2学时/小时 1学时/小时 0.5学时/小时
6学分 4学分 2学分
72学时=36小时 48学时=48小时 24学时=48小时
4、发表教育 教学论文
6学时/篇
9学时/篇 12学时/篇 18学时/篇
研修
14、典型教学 案例与反思
3学时/篇
1学时/千字 6学时/篇 12学时/篇 18学时/篇
1学分 2学分 含发表或获奖
说 明:
1、一周期内,校本研修四大类别十四项内容每项必须达到“最低限制”所规定的学分。
2、集中培训6学时1学分,校本培训12学时折算1学分。五年一个周期完成360学时,一年完 成72个学时。
2学分
获奖论文按相应 级别折半计算
5、出版论著
教育 教材(主编、 科研 副主编)
6、课题立项 研究
6学时/项
7、参与学术 交流
3学时/次
36学时/部
12学时/ 项
24学时/项 36学时/项
6学时/次 12学时/次 18学时/次
8、集体备课
1学时/节
9、主讲公开 课
6学时/节
9学时/节 12学时/节 18学时/节
五课 10、说课 活动
3学时/节 6学时/节 12学时/节 18学时/节
11、看课 0.5学时/节 1学时/节 2学时/节 3学时/节
1学分 参编1学时/千字
1学分 1学分
未结题按年限折 算
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1. 背景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教育专家,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2. 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教育专家的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3. 认定标准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标准如下:- 职称评聘:教育专家根据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及表现,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校本研修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培训课程:参与校本研修组织的培训课程,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教研成果:贡献优秀的教研成果,经评定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研究交流:参与中小学教育专家学术会议、研讨会等研究交流活动,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4. 学分认定与管理4.1 学分认定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采取积分制,根据教育专家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评定其获得的学分。
4.2 学分管理学校将建立校本研修学分档案,并将学分情况纳入个人教师档案中进行管理。
教育专家可以在个人教师档案中查阅自己的学分记录。
5. 考核与奖励5.1 考核方式学校根据教育专家的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和表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
5.2 奖励措施对于在校本研修中表现优秀的教育专家,学校将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予以鼓励和奖励。
6. 评估与改进学校将定期对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 实施与保障学校将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具体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加强对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本办法的有效实施。
初中学校教研积分制度细则

一、制度目的为了激发教师教研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细则。
二、积分体系1. 积分类型:分为基础积分和奖励积分。
2. 基础积分:每位教师起始积分为100分。
3. 奖励积分:根据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积分。
三、积分细则1. 教研活动参与积分(1)参与教研活动:每次参与教研活动加2分。
(2)主持教研活动:每次主持教研活动加5分。
(3)教研论文发表:发表教研论文加10分。
2. 教学质量积分(1)学期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加10分。
(2)学期教学质量考核良好:加5分。
(3)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合格:加2分。
3. 教师培训积分(1)参加校内教师培训:每次参加加2分。
(2)参加校外教师培训:每次参加加5分。
4. 教师荣誉积分(1)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加10分。
(2)获得市级优秀教师称号:加20分。
(3)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加30分。
5. 教师公开课积分(1)校内公开课:每次参加加2分。
(2)校内公开课获奖:每次获奖加5分。
(3)校外公开课:每次参加加5分。
(4)校外公开课获奖:每次获奖加10分。
四、积分管理1. 教研积分由教研组长负责统计,每月底汇总上报。
2. 教研积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
3. 教研积分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有违反师德师风、教学纪律等行为,一经查实,扣除相应积分。
五、积分调整1. 教研积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案由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制定。
2. 教研积分调整需经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六、附则1.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教研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细则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教研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继续教育积分管理细则

继续教育积分管理细则一、自主研修(包括教学实践、教育科研)(一)教学实践:1.教学技能竞赛有证书(如:辅导学生获奖,要有学生的获奖证书或文件中有名字才能加分)2.教学展示。
承担校内或片区等教学展示活动,讲课一次记1分,一年最多3分。
3.培训主讲:送交下乡,根据省、市、区送教下乡文件,每次分别记3、2、1分。
(6分封顶)(二)教育科研1.课题并结题,凭立项通知认定学分。
负责人:国6分,省4分,参研者减半。
2、公开刊物发表论文,凭原作认定学分。
3.发表论文获奖,凭获奖证书认定。
(学会的降一级)4.编写教材认定加分。
二、校本研修(包括校本培训、校本教研)10分封顶(一)校本培训1.继续教育笔记(30学时记6分);学校大教研(24学时记4分),但两项封顶只能记6分。
(二)校本教研1.联合体教研展示(示范学校作示范课)2.参与其他片区的各种展示、观摩活动。
3.学校请的专家讲座。
以上三项每半天记0.5分,合计4分封顶。
(以签到表和笔记为主)三、网络研修(14分封顶)1.远程教育10分。
2.一师一优课(一个微课或教学实录记1分,一个教学设计记0.5分,共1.5分)但4分封顶。
四、集中研修(不封顶)1.教材培训2.外派学习、国培短训3.外派会议、讲座、培训。
但听课不算在内。
五、注意事项1.所填文档做到三统一:字体大小统一、目录与支撑材料页码统一、目录与登记表内的各项名称统一。
2.教育科的培训(音、体、美的教研,心理健康培训算到校本教研中。
)3.音乐的合唱、体育裁判不加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庄中学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为了加强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任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县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
(一)培训活动
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教研活动
参加县级主题教研活动时,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6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整的参与计2学时。
(三)网络交流
在合阳教研网发表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研究报告等,根据内容记1-4分。
凡教研室组织的研修活动,由教研室记录学时,学校不再重复记录。
二、校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
(一)校本培训活动
校本或片区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集中培训活动
学校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本人交学习心得,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件登记学时。
(三)校本教研活动
1、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
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计1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4学时。
每位教师每学年应完成一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记5学时。
2、片区教研活动
策划组织者,交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计4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一次完整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反思四个环节,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讲课时间,计6学时;
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整的参与计2学时。
(四)研修成果
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随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字数6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课例研究成果:
(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一篇字数8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计10学时。
登记题目、课时、课件。
(3)教学案例。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篇字数10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4)教学课例。
这是经过一课多上至少是“一课二上”主题研修活动之后叙写的教学课例。
教师上交课例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改进设计、再次反思等,计8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以上成果,均以学校筛选后装订成册为准,每人限1篇。
3、教育科研成果:
(1)教研论文或研究报告。
教师独立完成的教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格式内容符合要求,一篇字数2000以上。
在县级以上获奖,登记题目、类型、获奖等次,分别按省、市、县三级计8、6、4学时;在正式教育期刊发表,省级以上或市级分别计6、4学时。
同篇只计一次最高等次,每学年认定1篇。
(2)课题研究。
课题是指国家、省、市、县四级批准研究并结题的课题,登记课题申报批准及课题结题批准的文件、课题名称、研究起止时间;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报告主笔(各1人),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计60、50、40、30学时;课题主要参与者(国家级、省级课题至多4人,市、县级课题至多2人),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计20、18、16、14学时。
校本研修学时登记:每学年7月登记一次,登记单位建立专项档案(包括教师信息总表、学时登记表及汇总表、认定学时的原始资料等);通过登记,督促当年没有完成72学时的教师在假期补修。
三、检查评估办法
1、教研室和学校每学年要对各同志的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2、学校对教师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当中。
本办法自2012年4月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