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谱分析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研究

基于谱分析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研究
( 0 21 1)利 用 面 板 协 整 理 论 和 基 于 面 板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的
m:,…,;样本容量的倒数为频率 1N; / 1 , 2 z / Ⅳ为以1 / N为基
波 的第 m 次谐 波 :£ 为 随 机 误 差 项 。
傅立 叶级数 拟合 方程 的系数、 的谱密度 及周期 长度 可以
实现 能源、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源利用率 。所 以 ,处理
好 能 源消 费 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问 题 已成 为 我 国 未来 经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新 焦 点 ,这 也 正 契 合 了 “ 二 五 ”规 划 与科 学 发 展 观 的主 十
列 中存在 的主 要频率 分量 ,从而把握该序列的周期波动特征 。
根 据 谱 分 析 方 法 的基 本 原 理 ,对 于 一 个 具 有 平 稳 随 机 过 程 的 时 间序 列 O l . ) = … . ,通 常 可用 傅 立 叶 级 数 来 拟 合 ,即 : 2 , Ⅳ

A+ c 2m/ + .i 7 t )e =,.门 ( ) o ∑( o = t B s 2r ̄ +, 1 ,, 1 s N nt N o 2- ) _
题思 想。
间序列的频率结构 ,掌握其 主要波动特征 ,从 而找出波动的主
要周期。 单 个 谱 分 析 ,就 是 对 某 个 经 济 时 间序 列 剔 除趋 势 和 季 节 因 素 后 的循 环 项 进 行 谱估 计 ,根 据 估 计 出 的谱 密 度 函 数 ,找 出序
近 年 来 , 国 内 外 众 多 学 者 对 能 源 与 经济 之 间 的关 系进 行 了 大 量 研 究 , 结 果 各 有 不 同 。 赵 丽 霞 ,魏 巍 贤 ( 9 8) 能 源 19 将 引 入 C b — Do ga 生 产 函 数 , 建 立 了 向 量 自 回 归 模 型 ob ul s ( AR),探 讨 了我 国 能 源 与 经 济 之 间 的 关 联 ; 曾胜 ,黄 登仕 V ( 0 9) 于 C b — o ga 生 产 函 数 ,运 用 D A方 法 对 我 国 20 基 ob D ul s E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转变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转变主要受到能源消费需求的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我国需要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

同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推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促使我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利用。

因此,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其次,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逐渐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也对能源消耗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服务业相对于工业业务有着更低的能源消耗比例,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的强度非常关键。

此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可以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这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还能够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竞争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引导和调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关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关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关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能源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消耗,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能源的消费为基础的,经济要想快速的发展必须有着非常牢靠的能源供应源头。

我国只有采用节约能源的措施才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节约型社会,其关键就是提高整个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经验,简要的探讨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供各位经济人士参考,以更好的处理我国能源的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增长分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也成指数关系增长,根据我国的经济能源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1999年能源的消费量达到100250万吨,占整个世界的百分之是以左右,在整个世界上仅仅的在美国之后,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但是,相关的数据也表明我国的人均能源的消费只有0.84吨左右,这个数据占不到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1.9吨的一般。

从我国整个经济的规模来讲,1999年我国的国内平均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占整个世界GDP的百分之四点一左右,换算到每个人的GDP还不及日本的六十分之一,不到整个世界人均GDP的八分之一。

此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经济的形式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这就可以肯定的预测将来我国的经济规模肯定会不断的增大。

相关的专家指出,依照我国当前的总体消费能力,如果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到达美国的标准,那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煤炭资源、全世界的铁矿石、全世界的钢材、全世界的水泥等等一系列的资源都不够中国使用,也许这些数据不是那么的精确,但是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表明如果我国不改变现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中国将变为整个世界的能源的黑洞,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我国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从当前的我国的计划经济我们可以得到在二十一世纪的钱二十年我国预定的GDP总额要相对先前的水平翻两翻,但是我们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整体的能源消费只能翻一翻。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探讨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探讨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探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一个惊人的水平上,导致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加强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发展期。

因此,能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42.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了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

这种增长趋势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可能造成巨大的威胁。

其次,加强可持续能源利用和促进环境保护是必要的。

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例如,国家制定了减少煤炭使用的目标,并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还制定了一些法规规定对环境的保护义务和责任,如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偿付能力认证制度、建立国家环境基金、环保举债等措施。

然而,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发展。

首先是相对传统能源更高的成本和技术门槛。

虽然新能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成本和工艺等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是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存在不足,可持续能源市场的规模还不如传统能源市场。

只有把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做好,才能够大规模推广新能源和替代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消耗过快的供需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采取行动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鼓励。

另一方面,在市场环境方面,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培育,发展可持续能源市场,优化能源市场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转化。

同时,还需要强化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投资力度,对环境问题严格重罚,保护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

17— 19 9 4 9 O年间 的季 度数据 , 利用 E G两步法 检验 — 了美 国能源 消费和 收 入 的关 系 , 现 二者 不存 在 长 发 期协 整关 系口 。A. M.Mai ] M. s h和 R .Mai[ 利 s 2 h 用 Jh ne o a sn协 整检 验 分析 了印 度 、 巴基 斯 坦 、 来 马
长 率为 5 4 。2 0 . 0 6年 , 中国商 品能源 消 费 总量 达
到了 2 6 7 4 2 0万 吨 标 准 煤 , 占世 界 能 源 消 费 总量 的 1 . , 世界上 第 二能 源 消费 大 国 。以 目前 中国 56 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亚 、 新加坡 、 印度 尼 西亚 、 律 宾这 6 亚 洲 国家 菲 个
保证 能源和 经济 的协 调发展 。
能源与 经济之 间的关 系研究成 为 当前 研究 的热 点 。由于能源 消 费 和 经 济 时 间序 列 数 据 的非 平 稳 性, 处理非平 稳时 间序 列 的协整 技 术成 为 能 源经 济 领域 广泛采 用 的方法 。最早 采用 协整技 术来研 究能
国、 日本 、 意大利 、 国、 韩 阿根廷这 7个 国家 的能源 消 费和 GD P之间存 在协整关 系 , 采用基 于向量误差 并 修 正模 型的格 兰杰 因果 关系检验 分析 了这 7个 国家
的能源 消费和 G DP之间 的因果关 系 。
在 中国 能 源 消 费 与 经 济 之 间 的 关 系 研 究 中,
能 源消费 和实 际收入 的关 系 , 发现 两者在 印度 、 巴基
经济发展 的势头来 看 , 源需 求 量 有望 保 持强 劲 增 能 长 。中国的石化 能源 储 量远 远 低 于世 界平 均 水 平 , 可再生 能源利用 滞后 于 发达 国家 , 源供 给 瓶颈 进 能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PJ


0 3 AL 4+ 0 8 9 . 8 E . 0 ALY 】 ,
一 一

0 5 A L一 . 5 L ,+0 O E r一 .S C , 。
( 1 1)
△ :0 + 加

aiL + l E A
biL — l L + A () 1
由于误差修 正项 的系数 显著 ,因此 表 明在短期 内能 源 需 求对均 衡偏 离进行 调整 。F 计量 用 于检 验短 期 的因果 统 效 应 ,t 统计 量用 于检 验 长期 效 应 ,最优 的 滞后 阶数来 源 于 S C准则 。t B 统计 量 显示 ,在 5 的水 平 上存 在 能源 消 % 费 到经济增 长 Gagr r e 因果 关 系。 n
实 物 翥 黧》 量 器 来 0 0 米 9 了 位 z _ 是 署 经 赫 济 等 三 见其 ,嚣 ; ?

的 平稳 性 。 可通 过增 加 D F检验

耋警

g ,

震 誊
相关的随机干扰项。误差修正模型形式的 Gagr r e 因果关 n 系检 验是 标 准 Gagr 果 关 系 检 验 的 推 广 。 在 该 模 型 r e因 n
中, 或L Y变 量 的短期 波 动 △ 或 A Y由稳 定 的 长期 加 L 趋 势 ( 整关 系 ) 和短 期 波 动 共 同决 定 ,短 期 内系 统 对 协 均衡状 态 的偏 离程 度 直接 决 定 了波 动 幅度 ,而 从 长期 看 , 系数 a或 J反 映变 量对均 衡偏离 的调 整速度 。根据 协整 理 8 论 ,若 变量之 间存 在协整 关系 ,则可 以采用 误差修 正模 型 对 短期 波动和 长期 均衡进行 描述 : A L =0 0 5+0 3 5 一 一0 4 6 L L .7 .5 △ l .4 A E一 2+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其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然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效应。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趋势,分析影响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果。

本文将提出促进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目标。

二、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能源消费现状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中国长期以来依赖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增加。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一、研究背景能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能源消费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而在能源消费的过程中,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关系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个话题上,经济学家们探究的主要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破坏环境,如何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类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单一能源结构、混合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结构等三种类型。

1. 单一能源结构单一能源结构是指使用一种能源来满足全部需求。

在短期内,单一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消费成本,提高供给能力,符合快速增长社会的需要。

但是,单一能源结构在长期来看,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混合能源结构混合能源结构是指使用多种能源来满足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混合能源结构可以依照时段和条件的需要进行替代,出现一种能源消费不足或者能源生产过剩的情形,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补偿。

3. 可再生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结构是指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消费主要来源,促进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的新型的能源消费结构,该模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特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也被广泛推广。

对于单一能源结构,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常常会受到短期目标影响,在单位消耗降低的情况下,会更多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混合能源结构则会更多地体现出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因为它考虑了长期的发展和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更具有灵活性。

混合能源结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助力。

可再生能源结构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它目前还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的限制。

即使如此,它仍然是未来的潜在选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作者:王一凡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23期【摘要】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能源”仅表示一种做功“能力”,但在经济学范畴内,“能源”涵盖了所有因内涵物质能量而能够提供作业能力的能源和能源商品能源是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它是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提供各种能力和动力的物质资源,包括已开采出来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以及经过加工或者转换而得到的能源来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为重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正确认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对经济的长远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的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中国新的发展背景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能源存在的依赖;另一方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本文仅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1980年到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其GDP水平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期能得出一个数量角度的结论,从而为我国能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供一些现实依据。

【关键词】能源;GDP;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一、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现状(一)能源消费现状能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6%,支持了我国国民经济年均9.9%的发展。

一次能源消费从1980年的60275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10年的32493万吨标准煤。

其中原煤占70.9%,原油占16.5%,天然气占4.3%,其他能源消费占8.3%。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高于能源生产总量,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本国能源资源发展经济,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远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

中国主要消费的一次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

按各种能源折合为万吨标准煤来计算,由1980年的60275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324939万吨标准煤。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也是以煤炭为主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约在90%以上,六十年代在80%以上,从1971年开始有所下降,1971—2010年在68%—71%之间;石油消费比重在五十年代一直低于50%,直到七十年代才有所增加,以后逐年上升,2010年为19%;天然气和其他能源的比重虽然每年在不断增加,但它们占比重一直很小,特别是天然气的比重,2010年天然气和其他能源的比重只有4.4%和8.6%。

未来我们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能源缺口也越来越大。

在采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加速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在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下,2040年将短缺能源24%左右,所缺能源中石油占的比重最大。

我国对石油进口依存度由1995年的6.6%上升到2000年的20%。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2010年对石油依存度高达23%,对天然气的依存度为20%。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存储量的不断减少,未来多年我国将面临着严重的能源进口问题。

(二)中国经济增长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

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在1978年~2007年度30年中,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

近3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

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

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三。

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据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特别是2002-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加22635亿元。

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四年内连升两位至第四位。

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GDP为120333亿元,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3.9%、37%和71.8%;到2005年,我国GDP已经连超法国和英国,世界排名跃居第四;2006年,我国GDP达到210871亿元,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60.6%和91.3%。

相应地,我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也不断提高,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06年的5.5%。

2010年我国GDP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将经济规模扩大为目前的4倍的目标,年增长率将为7.2%以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首先是由于对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源促使人类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促使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和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对能源需求的满足程度,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决定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表现在:首先,能源使投入具有活力。

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的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但其有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能源提供才能运转,运转规模程度也受能源供应的制约和限制。

其次,能源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三,能源推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几乎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在“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实现的。

因此能源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最后,能源工业作为主要产业部门之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其它主要产业部门具有共同的特点。

总之,能源通过与影响经济增長的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经济增长,加上其自身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增长对能源发展的反馈效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能源消費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这紧密的联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能源的支持,经济增长是促进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费数量也是在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8%,经济总量连上几个大的标志性台阶。

经济繁荣快速增长是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而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费。

例如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6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增长。

能源生产方面,2006年能源生产总量为23216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比增长了7.3%。

同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58676万吨标准煤,同步增长9.3%。

但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国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5%,而我们的能源消费却占到了全世界能源消费的15%。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强劲的发展,但经济增长仍然是以高能源消费为代价的。

研究结论能源消费和GDP的相关系数为0.981957,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虽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原时间序列都不平稳,但两者的对数同为一阶单整序列,并且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能源消费对GDP的弹性系数是2.717525,也就是说我国能源消费增加1%,可以促使国家GDP增加2.717525%。

从长期看,能源消费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相关性。

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这个结果,实证了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因,能源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即经济增长虽然对能源消费的增长有些影响但很微弱。

参考文献:[1] 王燕.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图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李晓嘉,刘鹏.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软科学,2009,(8):61-64.[4] 徐秀川,罗倩文.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基于内生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统计预测与决策,2008,(16):69-71.[5] 杨建辉,杨仁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比较分析[J].广东.科技管理研究,2010,(16):74-78.[6] 吴巧生,陈亮,张炎涛,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6):27-39.[7] 张正伟,吕子安,张英,徐旭常.能源与中国经济增长[J].工业技术经济,2006,(1):4-8.[8]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经济研究,2007,(8):31-42.[9]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10).[10]Yu ESH,JYChoi.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 v elopment,1985,(10):249-72.[11]Jumbe,Charles B L.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GDP Empirical Evidence f rom Malawi,Energy Economics,2004,26(1):6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