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合集下载

RFID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

RFID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

RFID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摘要rfid作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国防领域兴起后一直处于高速成长,先后在物流、身份识别及定位跟踪、商品防伪、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逐步被广泛应用。

中国在90年代中期开始在地铁卡、海关通关、门禁识别等领域开始引进rfid识别技术,1998年沃尔玛提出要在商品领域应用rfid电子标签取代条码识别,在国际上引起了热潮,之后我国政府开始关注rfid技术,先后在第二带身份证、车辆电子识别等领域开始快速推广, 2008年中国rfid市场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周期,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

rfid技术未来发展领域十分广泛,作为南方电网电力企业物流领域,rfid技术已现雏形,但尚未推广使用。

关键词射频识别现代物流管理物联网电力企业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本论文以rfid技术在erp中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并且设计了rfid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的两方面的实例。

针对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如何将rfid技术与erp有机结合实现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自动管理是个新的课题,对电力企业迅速高效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

1.射频识别技术简介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一个典型的rfid 系统一般由rfid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rfid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编码数据,用以唯一标识标签所附着的物体。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工作场时,其天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rfid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rfid标签的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收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他操作。

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物流供应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物流供应中的应用
3 2 流程设 计 .
体系 、射频 识别 系 统及 信息 网络系 统三部 分组 成 。 全球产 品 电 子 代 码 E C编 码 体 系 是 新 一 代 的 与 P
GI T N兼 容 的编码 标准 ,它 是全球 统一标 识 系统 的 拓展 和延伸 ,是全 球 统 一 标 识 系统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是 E C系统 的核心 与关键 。 P E C代码 是 由 一 个 版 本 号 加 上 域 名 管 理 者 、 P
E C射 频识 别 系统是 实现 E C代码 自动 采 集 P P
收 稿 日期 :20 0 0 8— 3—1 1
53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2期
云南 电力技 术
第3 6卷
3 配 送 中 心 :入 库 时 ,经 过 检 验 了 的 物 资 ) 通 过入 库 口的 R I FD读 写 器 ,读 写 器将 读 取 到 的 信 息 与相应 的采 购 单 核 对 ,如果 无 误 ,这批 物 资 就可 以快速 入库 了。
对 象分类 、序列 号三段 数 据组成 的一 组数字 。
1 标签分 配 :为物 资 加 上 R I 签 。公 司 ) FD标 可 以对 物 资进 行 识别 、计数 和跟 踪 。 2 出厂 :物 资 出厂 时 ,出库 口上 装 有 R I ) FD 读 写器 ,读 写 器读 取 标 签 信 息 ,进 行 记 录 直到 读 取 完所 有的标签 。
3 3 应 用优 势 .
4 )增 加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透 明 化 程 度 :应 用 RI F D技术 以后 ,产 品从 制造 商开 始 ,它在 整个 供 应 链 上 的流动 过程都 会被 非常 及 时 、准 确地 跟踪 。
成 的重 要环节 。

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

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
当只有 一个标签位于 阅读器的可读范 围内时 无需 其它 命令形 中央信息 系统包括 中间件 、 信息处理系统和数据 管理 系统三大 式 即可直接 阅读 , 但当有 多个标签 同时位于一个 阅读器可读范 围内 标签的应答信号则会相互干扰造成阅读器和标签之 间的通信失 部分 , 主要用于对数据信息 的存 储及管理。 中央信息 系统一般是用 时 , 形成所谓 的数据碰 撞。 为了防止碰撞的产生 I 系统 中需 要 RF D 于特定行业 的高度专业化的数据库 , 但对于 比较特殊 的应 用领 域 , 败 , 可 自己开发相应 的数据库软件 。
螭_ 系统和射频接 一_
口组成 。 射频接 口用于产生 发射 功率 , 为标签提供 能
33 防 冲撞 技 术 .
通信 实体之间的干扰 ( 碰撞 ) 是长久 以来存在于无 线通 信技术 术一 用. 一 码及解码 。 阅读器一般设置天线 来增 大发射功 率 , 一般设 置一 根或 中的 问题 。 当两个及 以上标签 同时向阅读器 发送 信息时 , 信号 互相
设置一 定的防碰撞命令来解决碰 撞问题 。 I RFD系统 中防碰撞 的实 现 原理 有频分 多路法 ( DMA)空分多路 法 (DMA) 时分 多路法 F 、 S 、
可实现物品的跟踪与信息 共享 。 随着RFD ̄关技术 的完善和发展 , IJ N R I F D产业将成 为国 民经济增 长的新亮点 。
高频段能量 较高 , 可通过腐蚀或 印刷 的方 式制作天线 , 适用 于
长距离的应用 。 该频 段的感应器不再需要线圈绕 制 , 一般通过负 载
调制的方式进行工作 。 频频段数据传输率相对 较高 , 通讯质量 高 且
应 用 研 究
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
刘伟 张益铭

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电力资产联动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电力资产联动中的应用
的问题
账 时 将 包 含 相 应 的 物 资 采 购 信 息 ( 3) 生 产 管 理 系 统 设 备 台 账 建 立 完 成 后 . 通
过 接 口同步 至 E RP 系 统 . 产 生 并 创 建 E RP 设 备 台
账 与 资 产 卡 片 . 资 产 相 关 信 息 也 将 返 回 至 生 产 管
而 RF I D 作 为 信 息 载 体 集 成 物 料 、设 备 及 资 产 信

创 建 任 务


现 资 产 联 动 的 信 息 桥 梁 . 因 涉 及 业 务 多 . 信 息 量 大 .在 考 虑 标 签 信 息 容 量 的 同 时 . 还 应 考 虑 标 签 读 写 速率 ( 3) 物 理 环 境 方 面 。 电 力 资 产 多 数 为 带 电 且 处 于 户 外 环 境 中 . RF I D 标 签 也 将 会 长 期 处 于 各 种 带 电 设 备 环 境 和 户 外 环 境 . 电 场 、磁 场 等 电 磁 干
用 . 不 仅 会 改 变 传 统 的 资 产 转 资 方 式 . 也 会 给 管
理 人 员 带 来 工 作 方 式 的 不 适 应 . 需 要 明 确 RF I D 与 现 有 流 程 的 结 合 点 . 制 定 相 应 的 管 理 规 范 . 明
签 中 . 物 资 到 货 后 RF I D标 签 将 贴 到 设 备 实 物 上 .
签 上包 含物 资 相 关信 息 ( 物 料 编 码 、采 购 价 格 、供 货 商等 ) . 通 过 读 写 器 可 将 信 息 集 成 至 生 产 管 理 系
需 要 包 括 设 计 、计 划 、工 程 、财 务 、生 技 等 跨 业 务 之 间 的 分 工 协 作 ( 2 ) 技 术 性 能 方 面 。 电 力 系 统 所 采 用 的 R兀 D 标签 多 为 9 2 0 MHz ~ 9 2 5 MHz超 高 频 射 频 标 签 . 频 率 高 .信 号 覆 盖 范 围 大 .在 电 力 设 备 密 集 的 环 境

基于UHFRFID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基于UHFRFID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UHF RFID 的电子标签、基于 Web Service ( 网络服务) 的 UHF RFID 系统集成应用模型,解决传统电力设备管
理方式中各阶段被割裂、无科学有效评估体系的问题。
关键词: 超高频射频识别; 全生命周期管理;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 Q10 + 2; F27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7695 ( 2013) 02 - 0213 - 04
2013 年第 2 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 No. 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 - 7695. 2013. 02. 051
基于 UHF RFID 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Abstract: In view to the fast and accurate demand of the electricity to power equipment intelligent measuring system management,the paper constructed a life - cycl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UHF - RFID technology. It establish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ocess and expounded the power equip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t studied the tags based on UHF RFID and the UHF RFID system application model based on Web service. It solved the problems of each stage split and the problem of un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agement way. Key words: UHF RFID; life - cycle management; assessment management

面向电力线缆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面向电力线缆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I G I T C W技术 应用Technology Application140DIGITCW2024.04随着电力线缆日常维护工作量大幅增长[1-2],目前物联网行业的主流技术是采用R F I D (R a d 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进行定位标识[3-5],实现电力设备信息的规范化和模型化[6]。

所以设计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且互动性较好的多维电力资产管理芯片,用于开展电力线缆信息化管理、强化电力线缆信息的整合、细化线缆数据的归档工作、完善配电线缆集中监控管理,提升电力设备线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

1 整体框架设计笔者根据电力线缆资产管理现状,在电力电缆管理工作中以RFID 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PDA 标签扫描技术和可视化访问平台,构建电缆业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实现对电力设施线缆的身份识别和精细管理。

电缆业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主要包含计划管理、数据交叉互换、可视化管理等功能,附属设备包括RFID 电子标签、移动终端等;移动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工作计划管控和现场定位相关信息记录,其主要由计划导入模块、现场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电缆业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面向电力线缆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马玉松,姜 帆,李建强,皮 健(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2299)摘要:我国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食品溯源、商品防伪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大大推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电力行业等工业领域,仍缺少一种多维度、高性能的RFID芯片及相关配置来满足特殊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文章设计了一种强耐候性、无源、超高频、具有多维互动和可扩展功能的电力资产管理芯片,配套读取移动端并对接相关业务平台,适用于电力资产巡检运维及精确查找定位,满足人、机、物之间的多维互动,可有效提升现场作业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RFID技术;多维;电力资产;巡检运维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4.043中图分类号:TM 73,TP 391.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4-0140-03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Technology for Power CablesMA Yusong, JIANG Fan, LI Jianqiang, PI Jian(Beijing Zhi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2299, China)Abstract: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food traceability, product anti-counterfeit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China, greatly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However, in industrial fields such as the power industry,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multi-dimensional and high-performance RFID chips and related configurations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needs in special environments. This article designs a power asset management chip with strong weather resistance, passive, ultra-high frequency,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and scalability functions. It is matched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connected to relevant business platforms. It is suitable for power asset inspection, operation and precise positioning, mee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machines, and object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level of on-site operations.Keywords: RFID technology; multidimensional; electricity assets; inspection and operation maintenance 作者简介:马玉松(198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中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化技术应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线路作业安全管理的应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线路作业安全管理的应用

思想麻痹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圃
【 参考 文献】 j蔓 1 j Fnezlr 、K u i ne ,吴晓峰 ,陈大才l a k I e 译 蠢射频识别技 术 ,第 j 版 ,北京’
电子 工 业 出版 社 ,2 0 年 06 量
2 、昊微威, 王卫东, 卫国.基于_宽 超
带技 术的无 线传感 器网络[】 中兴通 J.
线 路工 作 人 员信 息 管理 、线 路 电杆 名 称 数 据 库录 人 、工 作 范 围管 理 ( 即工 作 面 涉 及 的哪条线路 第几根 电杆 共几级 电杆 ) 以 、 及 电力 线 路 某 项 工 作 流 程 的 管 理 与 授 权 ( 工 作 内容 按 照 人 员 分 工 分 别 将 各 自的 将 流程 下装于 线路工作人 员携带的移动终端 中) 、接 收 个人 终端 反 馈 的工 作 结 束 信 息 , 在 收到 整 个 工 作 涉 及 的所 有 工 作 人 员 的工 作完成 确认 信息 后 ,数据服务器判断整项 工 作完成 ,自动汇报调度人 员,恢复线路 供 电。 电杆 名 称 杆 号 定 义 读 写 器 :将 安 全 管 理 数 据 服 务 器 定 义 的 线 路 名 称 杆 号分 别 写 入 电 杆 的 电子 标 签 的存 储 器 中。 个 人 终 端 ( 杆识 别 阅读 器 ) 系 统 的 电 : 核 心 部 分 ,个 人 终 端 预 先 从 数 据 服 务 器 中 获取工 作范围和工作流程 ,线路工作人员 携带个 人终端来到二 作地点后和 电杆上固 r 定 的电子标 签进 行身份 识别 ,确定工作地 点 正确 后 , 工作 人 员方 可登 杆 作 业 。假 如 个人终端 和电杆进行 身份识别确认为非本 次 作业 工 作地 点 后 ,个 人 终 端 发 出声 音 报 警 ,提 示 线 路 工 作 人 员工 作 非 法 ,不 允 许 登 杆 作 业 。在 完 成 预 先 规 定 的 工 作 流 程 后 经 人 员 确认 ,通 过 G R / DMA 通 讯 网 P S C 络 发送 工作 完成 信息 ,反馈给安全管理数 据服务器。 电杆 电子 标 签 :是 电杆 身份 的 载 体 , 它 储 存 了 电杆 的 名 称 、 电压 等级 、 号 、 杆 型 号规格等信息 。

射频识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区规划)方案设计

射频识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区规划)方案设计

射频识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区规划)方案设计【编制机构】:博思远略咨询(360投资情报研究中心)【研究思路】:【关键词识别】:1、射频识别项目2、射频识别市场前景分析预测3、射频识别项目技术方案设计4、射频识别项目设备方案配置5、射频识别项目财务方案分析6、射频识别项目环保节能方案设计7、射频识别项目厂区平面图设计8、射频识别项目融资方案设计9、射频识别项目盈利能力测算10、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11、银行贷款用可研报告12、甲级资质【应用领域】:【射频识别项目可研报告详细大纲——2013年发改委标准】:第一章射频识别项目总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2 项目承办单位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6 经济及社会效益1.7 结论与建议第二章射频识别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射频识别项目承办单位概况3.1 公司介绍3.2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第四章射频识别项目产品市场分析4.1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4.2 市场容量分析4.3 市场竞争格局4.4 价格现状及预测4.5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4.6 营销策略第五章射频识别项目技术工艺方案5.1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5.2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5.2.1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5.5.2 项目工艺流程图5.3 项目设备选型5.4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第六章射频识别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6.1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6.2 燃料及动力供应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6.4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第七章射频识别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7.1 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7.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7.2.1 总平面布置7.2.2 场内外运输7.3 辅助工程7.3.1 给排水工程7.3.2 供电工程7.3.3 采暖与供热工程7.3.4 其他工程(通信、防雷、空压站、仓储等)第八章节能措施8.1 节能措施8.1.1 设计依据8.1.2 节能措施8.2 能耗分析第九章节水措施9.1 节水措施9.1.1 设计依据9.1.2 节水措施9.2 水耗分析第十章环境保护10.1 场址环境条件10.2 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10.3 环境保护措施10.3.1 设计依据10.3.2 环保措施及排放标准10.4 环境保护投资10.5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1.1 劳动安全卫生11.1.1 设计依据11.1.2 防护措施11.2 消防措施11.2.1 设计依据11.3.2 消防措施第十二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2.1 项目组织机构12.2 劳动定员12.3 人员培训第十三章射频识别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3.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13.2 项目实施进度表第十四章射频识别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14.1 项目总投资估算14.1.1 建设投资估算14.1.2 流动资金估算14.1.3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14.1.4 项目总投资14.2 资金筹措14.3 投资使用计划14.4 借款偿还计划第十五章射频识别项目财务评价15.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15.1.1 参考依据15.1.2 基本设定15.2 总成本费用估算15.2.1 直接成本估算15.2.2 工资及福利费用15.2.3 折旧及摊销15.2.4 修理费15.2.5 财务费用15.2.6 其它费用15.2.7 总成本费用15.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15.3.1 销售收入估算15.3.2 增值税估算15.3.2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15.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15.5 盈利能力分析15.5.1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15.5.2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15.5.3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15.5.4 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15.6 不确定性分析15.6.1 盈亏平衡15.6.2 敏感性分析第十六章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16.1 经济效益16.2 社会效益第十七章射频识别项目风险分析17.1 项目风险提示17.2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第十八章射频识别项目综合结论第十九章附件1、公司执照及工商材料2、专利技术证书3、场址测绘图4、公司投资决议5、法人身份证复印件6、开户行资信证明7、项目备案、立项请示8、项目经办人证件及法人委托书10、土地房产证明及合同11、公司近期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12、其他相关的声明、承诺及协议13、财务评价附表《射频识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图表目录图表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图表产品需求总量及增长情况图表行业利润及增长情况图表2013-2020年行业利润及增长情况预测图表项目产品推销方式图表项目产品推销措施图表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图表项目新增设备明细表图表主要建筑物表图表主要原辅材料品种、需要量及金额图表主要燃料及动力种类及供应标准图表主要原材料及燃料需要量表图表厂区平面布置图图表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图表项目人均年用水标准图表项目年用水量表图表项目年排水量表图表项目水耗指标图表项目污水排放量图表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图表项目劳动定员图表项目详细进度计划表图表土建工程费用估算图表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单位:万元图表行业企业销售收入资金率图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单位:万元图表借款偿还计划单位:万元图表正常经营年份直接成本构成表图表逐年直接成本图表逐年折旧及摊销图表逐年财务费用图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图表项目销售收入测算表图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图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图表财务评价指标一览表图表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图表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图表项目盈亏平衡图图表项目敏感性分析表图表敏感性分析图图表项目财务评价主要数据汇总表【博思远略成功案例】:1. 500千瓦太阳能储能充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 新建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 新能源(磁动力)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 年产4000万平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 年产200MW 太阳能晶体硅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 3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 透明导电膜(TCO)玻璃项目商业计划书8. 200MW太阳能薄膜板厂及1GW太阳能发电站项目9. 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 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 某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可研报告13. 电子废物拆解及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4. 年产20万吨绿色节能多高层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5. 收集、净化废矿物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 高性能微孔滤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 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可研报告18. 太阳能节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 高效节能生物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 年处理2000吨钕铁硼废料综合利用项目21. 山东烟台某文化产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22.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3. 3D产业动漫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4. 江苏省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5. 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6. 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7. 生物麻纤维绿色环保功能型面料生产线项目28. 氟硅酸综合清洁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9. 年产300万码研磨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0. 年产20万吨有机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 车用稀土改性镍氢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 12万吨/年磷精矿(浮选)、配套8万吨/年饲料级磷酸三钙项目33. 电石下游精细化工品生产装置建设项目可研34. 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项目35. 精细化工产业配套园项目建议书兼可研报告36. 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器生产项目可研报告37. 矿山机械及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8. 汽车配套高分子材料成型产品生产项目39. 年产3万吨异形精密汽车锻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0. 汽车商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 新建磁动力轿车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42. 4万吨PA6浸胶帘子线(含鱼网丝)项目申请报告43. 年产20万辆电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4. 扩建年产30000套各类重型汽车差速器总成生产线项目45. 高科技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6. 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立项报告47. 富硒食品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8. 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优质低温肉制品项目立项报告49. 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0. 新型水体富营养化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51.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区建设项目52. 5000吨水果储藏保鲜气调库可行性研究报告53. 我国国际生态橄榄油物流中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4. 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5. 大型水果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6. 超五星级园林式温泉度假酒店可行性研究报告57.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信息系统项目可研报告58. “祥云”高校云服务平台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9. 气象数据处理解释中心项目申请报告60. 电子束辐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1. 年产3000台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电液伺服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2. 年产3000万根纳米碳碳素纤维加热管/加热板项目63. 压敏电阻片及SPD电涌保护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4. 智能电网电能量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5. 10万套镁合金手提电脑外壳压铸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66. 年产10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加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7. 38万吨废钢铁加工处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8. 年产80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9. 年产1万吨高性能铜箔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0. 年产3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1. 新建年产500吨钼制品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72. 3万锭亚麻高档生态面料生产线项目立项报告73. 年产废纸再造30万吨白板纸并自备20000KW热电厂项目立项报告74. 年产6000万套烟用商标纸彩色印刷项目立项报告75. 11.6万立方米竹板材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6. 6000万平米胶粘制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7. 五万锭精梳纱生产线高新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78. 年产10万吨超细矿石微粉可行性研究报告79. 年产2000万块新型空心砖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80. 年产2.0亿标块粉煤灰蒸压砖项目建议书81. 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空心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2. 年产500万平方米高档陶瓷墙地砖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83. 大理石板型材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4. 年产8000万吨高性能建筑乳胶涂料可行性研究报告85. 云南红河州开远市方解石粉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6. 废矿物油再生利用项目可研报告87. 煤层气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8. 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1.研究目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通称RFID技术)。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因此,研究RFID技术,发展RFID产业对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本报告研究在电力行业开展RFID研究与应用的可行性问题。

2.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包括:1)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问题;3)电力行业信息化背景下RFID技术应用问题;4)实用化系统技术方案。

3.可行性研究3.1 国际国内RFID技术发展现状和产业政策阐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国家产业政策2006年6月9日,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信产部等15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为RFID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南。

白皮书要求,中国将以应用为引导,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促进中国自主RFID产业链的形成,实现RFID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突破RFID关键技术;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出并建立中国的RFID技术标准体系,重点是我国的编码体系、数据管理与交换体系以及频率配置等方面;推动成立技术及产业联盟,实现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大环境下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为此,白皮书明确RFID产业发展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培育期(2006年至2008年):在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典型行业示范应用,初步形成RFID产业链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2008年至2012年):扩展RFID应用领域,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规模化市场形成,促进RFID产业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整合产业链,适应新一代技术的发展,辐射多个应用领域,提高RFID应用的效率和效益。

(t228)白皮书提出了国家发展RFID产业的指导思想:1)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RFID产业规划及相关政策,将RFID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营造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在RFID领域投资、生产,推动RFID产业基地的形成,支持行业应用RFID技术。

通过政策、法规、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对RFID制造、基地建设和应用给予扶持。

2)成立跨行业的RFID技术及产业发展协调机构,从国家层面推动RFID的发展。

建立多部委联合的协调机制,通过联合行动等多种组织形式,推动RFID技术、产业和应用的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3)持续开展我国RFID发展战略、标准体系框架及关键标准的研究。

鼓励我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的开发,参与国内、国际RFID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尽快形成能够支撑产业发展及应用的标准体系。

4)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在RFID领域投资、生产,推动建设RFID产业基地,支持企业采用RFID技术和产品。

通过政策、法规、经济、行政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RFID 制造、基地建设和应用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优惠。

5)支持建立开放式的技术研发基础平台,建立支撑RFID技术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RFID技术测试环境和认证管理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

6)构建RFID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培养各类专业人员,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

7)加强对RFID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鼓励开展RFID 国际技术交流活动,增强与国际企业间的合作。

(2)RFID技术标准现状RFID标准体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规范、物理特性、读写器协议、编码体系、测试规范、应用规范、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标准组成。

目前国际上制订RFID标准的主要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SO/IEC JTC1负责制订与RFID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ISO其他有关技术委员会也制订部分与RFID应用有关的标准,还有一些相关的组织也开展了RFID标准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标准之间缺乏达成一致的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推动RFID应用层面上的互联互通。

中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技术标准方面,依据ISO/IEC15693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

此外,中国RFID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2007年4月底,信产部发布了《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根据信产部《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的规定,中国800/900MHz RFID技术的试用频率为840MHz~845MHz和920MHz~925 MHz,发射功率为2W。

(3)RFID技术现状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RFID技术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

一些国家和国际跨国公司都在加速推动RFID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

在过去十年间,共产生数千项关于RFID技术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和半有源标签三种;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的标签。

目前国际上RFID应用以LF和HF标签产品为主;UHF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标签在部分国家已经得到应用。

中国已掌握HF芯片的设计技术,并且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同时UHF芯片也已经完成开发。

目前RFID标签天线制造以蚀刻/冲压天线为主,其材料一般为铝或者铜,随着新型导电油墨的开发,印刷天线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RFID标签封装以低温倒装键合工艺为主,也出现了流体自装配、振动装配等新的标签封装工艺。

中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标签制造装备和封装工艺正在研发中。

RFID读写器产品类型较多,部分先进产品可以实现多协议兼容。

中国已经推出了系列RFID读写器产品,小功率读写模块已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大功率读写模块和读写器片上系统(SoC)尚处于研发阶段。

在应用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平台等方面,某些国际组织提出基于RFID的应用体系架构,各大软件厂商也在其产品中提供了支持RFID的服务及解决方案,相关的测试和应用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国在RFID应用架构、公共服务体系、中间件、系统集成以及信息融合和测试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建立国家RFID测试中心已经被列入科技发展规划。

中国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RFID技术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开始应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预测,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5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08年RFID标签仅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市场需求将达到40亿美元。

在未来的几年中,RFID技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等方面都将取得新的进展。

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也将越来越广泛。

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芯片功耗更低,作用距离更远,读写速度与可靠性更高,成本不断降低。

芯片技术将与应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紧密结合。

RFID标签封装技术将和印刷、造纸、包装等技术结合,导电油墨印制的低成本标签天线、低成本封装技术将促进RFID标签的大规模生产,并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产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RFID读写器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是读写器将向多功能、多接口、多制式,并向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方向发展。

同时,多读写器协调与组网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RFID技术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以及与互联网、通信、传感网络等信息技术融合,构筑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

海量RFID信息处理、传输和安全对RFID 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RFID系统集成软件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方向发展(4)中国的RFID产业现状中国的RFID产业在近几年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图是近几年我国RFID市场应用规模:图1:04~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在RFID产业中,经过6、7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芯片、标签生产商,中游的产品开发商和下游的系统集成商。

从地区上看,呈现了上海和深圳遥相呼应且快速发展的态势,还有北京地区的企业依赖区位优势,快速发展。

上海地区以前端(芯片)为龙头,而深圳企业则以中后端(封装)和应用为先导,两地互为补充。

实际上,在RFID产业链中,系统方案提供商以及系统集成商是承接RFID产品/设备与应用的桥梁。

从国外RFID产业的发展轨迹上看,有着如此多的著名大公司的印记。

微软,IBM,易腾迈,讯宝,斑马,BEA都是RFID系统方案提供商。

微软将以其RFID 服务平台为各种符合标准的RFID设备提供设备适配接口,并协助开发商务解决方案。

该平台将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插件实现对业界标准的支持,并确保全球范围内B2B数据交换所带来的全部利益;易腾迈正在打造麦德龙的未来商店;斑马承建了香港机场的行李信息管理系统;IBM构建了灵活的中远集装箱EDI平台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