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整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PPT

合集下载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整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整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名老中医医案现状
资料失真 格式凌乱
现状
经验不全 挖掘不深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A 科学性原则 B 求精性原则
格式与要求
收 集 格 式 要 求
• 辨证论治重点 • 组方用药要点 • 临证思辨的特点 • • • • 标题 提要 案体 按语
• 提要 • 案体 • 按语
典型医案撰写要点
撰写要点
标题
按 语 案体
提 要
目录
1 2 3
医案概说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整理研究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整理研究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经验 传承研究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
•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按学科分类编辑成 内科、外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针灸推拿6 个分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当代 名老中医临证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经验。 •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是全面采用传统研 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医案研 究。研究方法是:采用普查式对全国名老中医医 案进行研究,采用章节式进行类案整理研究,将 医案明确为提要、案体、按语三部分,并将每案 特点予以提要。
刻效于何时者,逐款辨之不差,以病之新 久、五行定痊期也。若是,则医案之在人 者,工拙自定,积之数十年,治千万人而 不爽也。”这确实是进行医案研究的法律 准绳。
目录
1
2
医案概说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整理研究
3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
•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是指诊疗难度大、诊疗具有 特点、诊疗记录真实、诊疗资料齐全、医案元素 完备、能真实体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医案。 •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不是简单的编辑、整 理和罗列、堆砌,而是学习、研究、提炼和升华 的过程。要做到对主诊者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辨特 点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医案的叙议,成为一个有 机的、缜密的、连续的和精练的学术成果展示。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PPT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PPT

熟地、人参——益气生精
诸经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 人参有健运之功
诸经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 熟地禀静顺之德
左归饮 熟地、山药、山萸肉、
枸杞、炙甘草
茯苓
右归饮 熟地、山药、山萸肉、
枸杞、炙甘草
附子、肉桂、 杜仲
左归丸 熟地、山药、山萸肉、
枸杞、鹿胶、菟丝子、
川牛膝
右归丸 熟地、山药、山萸肉、
枸杞、鹿胶、菟丝子、
张介宾《景岳全书》:
“《内经》不偏不倚之道,固已详明若是。奈 河间不能通察本经全旨,遂单采十九条中一百七 十六字,演为二百七十七字,不辨虚实,不察盛 衰,悉以实火言病,著为《原病式》以讫于 今。……继自《原病式》出,而丹溪得之定城, 遂目为至宝。因续著《局方发挥》,及阳常有余 等论,即如东垣之明,亦因之而曰火与元气不两 立。此后,如王节斋、戴原礼辈,则祖述相传, 遍及海内。凡今之医流,则无非刘朱之徒,动辄 言火,莫可解救,多致伐人生气,败人元阳,杀 人于冥冥之中而莫之觉也。”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略·热略》
仲景为立法之祖,于纯阴无阳之证, 只用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 并不杂一养阴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阴 中求阳乎?仲景求阳,在人身坎宫中 说法;景岳求阳,在药味养阴里注解。 相隔天渊,无人窥破,蒙蔽有年,不 忍坐视,故特中言之。
(郑钦安《医法圆通 ·卷二》)
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 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以参、 归、熟地,羁绊附子问阳之力,亦不 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 用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
(郑钦安 《医理真传·卷四》)
郑寿全 1824 — 1911 字钦安 四川成都
人称“姜附先生”,被誉为“火神派首领”
《医理真传》 1869年 《医法圆通》 1874年 《伤寒恒论》 1894年

“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方案”CAI课件制作与研究思路

“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方案”CAI课件制作与研究思路

m u o t s C m u r s s d Is u t n ( C o sd c r o p t s t t c o T M)c nc lra n po rm”,i ldn a hn a st n , o r w r sr t g o e A ie n r i l ia t t t rga i e me n u i t c ig o l e ig c us ae c pi , c ge g t e i n
像 、动画 以及 活 动 影 像 等 信 息 通 过 计 算 机 系 统 存
T epp rnrdcsteds nadpou t npoes fh o p t sie s ut n ( A )C usw r o ” f— h ae t ue ei n rd c o rcs o eC m u r s tdI t c o C I o r ae f a i o h g i t eA s nr i e
教 育技 术应 用研 究 领 域 中的热 点 与 重一 种 新 型教 学媒 体 ,将 计 算 A
机技 术 运 用 于 课 堂 教 学 ,综 合 应 用 多 媒 体 、超 文 本 、人工 智能 和知识 库 等 计算 机 技术 ,以数 字 方 式 将 表 现 学 科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过 程 的 图 、文 、声 、
P o u t n adR sa c da f o ue si e nt cin( A )C u swae ” a u rdt n l hn s dc e rd c o n eerhI eso mp trA s t Isr t i C sd u o C I o re r f o F mo sT a io a ieeMe in i C i D cos l ia T et n o rm” otr Ci cl ramet g a n r P

中医医案学PPT课件

中医医案学PPT课件
是现存篇幅最为浩博的一部医案类书。
(以上二书几乎将清·乾隆年以前的医案囊括无遗。)
医案类书
❖ 《古今医案按》10卷,清·俞震所辑。该书将《名医类案》的 内容加以补充,并去粗取精,选案千余则。
❖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二集,何廉臣所编,1938年出版,搜集 民国时期全国名医67家医案371则。
❖ 《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一册,余瀛鳌、高益民编著。1983年人 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容大致包括1911~1980年全国名医135家 的医案436则。
很清晰的认识了。
❖ 汪氏用参、芪于临证达到如此纯熟的程度,当然也就是 其对“营卫论”、“参芪论”最好的印证。
❖ 汪氏既学东垣,又宗丹溪,后世称他为“新安医学派”
的创始者,也确是名实相符。
联系学术思想
东垣的病案:
❖ 每案的组方皆具有两个特点: ❖ 一是药方基本以四类药组成,即补脾胃、升阳气、泻火
热、治兼证; ❖ 一是处方药味众多,而药量极轻,配合严密。
❖ 医案类书,则是在同一病证下搜集了不同医家的验案。
对照同类医案
叶天士治淋一门,列有数案:
❖ 治朱案曰:“溺管淋疼,腑热为多,经月来每溺或大便,其坠 下更甚,想阴精既损,肾气不收故也。肉苁蓉、柏子仁、枸杞 子、大茴香、牛膝、茯苓。”
❖ 某案曰:“六旬有五,下焦亏虚,二便不爽,溺管痹疼,姑与 肾气汤主之。以肾气汤细涓滤清服。”
❖ 想要入细地掌握这些病案之中运用石膏的经验,则必须仔细
阅读《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
结合相关论著
❖ ①《神农本草经》认为石膏性微寒,原非大寒,
其苦寒之性远不如黄连、黄柏。
❖ ②石膏宜于产乳,其性纯良可知,故可多用于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第2辑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第2辑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第2辑引言: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当代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通过这些医案的分享,旨在展示中医药的独到之处和疗效,为读者提供对中医药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一、痛经的调理张大夫是当代名老中医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他在临床实践中擅长妇科疾病的治疗,尤其对痛经有独到的见解和疗效。

一位患者小李,年轻女性,每次月经来潮时都有剧烈的腹痛,痛苦不堪。

小李找到了张大夫,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困扰。

张大夫首先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望闻问切,发现小李的脉象偏细,舌苔薄白,而且小李平日里容易感到寒冷。

根据中医理论,张大夫判断小李的痛经是由于寒凝血瘀所致。

他给小李开了一副方剂,主要成分是温阳活血的药物,同时还加入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草药。

小李按照张大夫的嘱咐,每天坚持服用药物,并在痛经发作时进行局部温热敷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李的痛经明显减轻,经期的流量和颜色也得到了改善。

她感谢张大夫的辛勤治疗,同时也对中医的疗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失眠的调理王大夫是另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医名老。

他在治疗失眠方面经验丰富,曾帮助许多患者恢复了良好的睡眠质量。

一位患者小刘,中年男性,因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问题,找到了王大夫求助。

王大夫通过仔细询问和望闻问切,发现小刘的失眠主要是由于心火亢盛引起的。

他给小刘开了一副调理心火的方剂,方中包括一些清热安神的草药。

此外,王大夫还建议小刘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小刘按照王大夫的建议进行了调理,每天坚持服用药物,并注意调节作息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刘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

他感激王大夫的帮助,也对中医的综合调理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慢性胃炎的治疗李大夫是一位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著称的中医名老。

他经常接诊一些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帮助他们改善胃部不适。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课件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课件
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中医诊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 诊断和治疗,如何与患者沟通等。
中医诊治心得体会分享
望闻问切:通 过观察、听闻、
询问和切脉等 手段,全面了 解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
辨证施治: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注重整 体调理和个体差
异。
针灸推拿:运 用针灸、推拿 等非药物治疗 手段,缓解患 者的不适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治案 例
感冒的中医诊治案例
案例描述:患者症 状、病史及诊断过 程
中医治疗方法:中 药、针灸等
治疗效果评估:患 者症状改善情况及 复发情况
案例总结:中医诊 治的优势与不足
咳嗽的中医诊治案例
添加 标题
案例描述:咳嗽的中医诊治案例,包括患者症 状、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中医诊治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医诊治的准确性和效率 挖掘和传承中医经典理论,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加强中医与国际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治疗方案:采用中药汤剂口服, 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 法
案例描述:患者胃痛反复发作, 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采用中医治疗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 疗,患者胃痛症状明显缓解,
生活质量提高
失眠的中医诊治案例
案例描述:患者症状、病史等详细信息
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失眠的证型
* 中医诊断:脾胃虚弱,湿邪内生
* 治疗方法:健脾和胃,祛湿化痰
案例二:糖尿病 *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 中医诊 断:阴虚燥热,气血不足 * 治疗方法:养阴润燥,益气活血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推广应用方案整理要求 PPT课件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推广应用方案整理要求 PPT课件

ppt课件
45
举例:吕仁和三型四候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
• 主证用药(单位g)
• 1.1肾气阴虚(肝肾阴虚):益气养阴 汤
• 黄精15、龟板15、旱莲草20、女贞子 20、山萸肉10、地骨皮20。
• 按积分分轻、中、中配给药,具体方 药如下:
ppt课件
46
按积分分轻、中、中配给药,具体方药如下:
ppt课件
22
• (3)方案制定立足于既往文献调研
• 以胸痹、心痛等作为关键词,对民国 之前的800多本中医典籍及数千篇现代 文献中心脾相关方面的理论论述进行 整理,建立文献信息采集表,对文献 中的辨证认识进行统计分析
ppt课件
23
• (4)方案制定立足于临床调查
• 对胸痹心痛、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证 候分布调查进行临床调研及统计分析, 明确了冠心病的证候规律。
ppt课件
13
3项强关联规则的药组 :
杏仁-橘皮-白豆蔻 郁李仁-紫菀-苦杏仁 当归-白术-白芍 北沙参-麦冬-白芍 黄连-泽泻-茯苓
ppt课件
14
4项强关联规则的药组 :
北沙参-麦冬-白芍-白术 当归-白术-白芍-黄芪 猪苓-白术-泽泻-茯苓 柏子仁-郁李仁-紫菀-苦杏仁 杏仁-陈皮-白豆蔻-桔梗
• “十·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邓铁涛
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对邓铁涛教授
的医案进行整理挖掘、分析提炼。在对邓
老论文、著作及医案分析总结提炼的基础
上对邓老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在五脏相
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冠心病的心脾
相关理论,确立调脾护心法为冠心病的基
本治法,并明确了随ppt课症件 加减规范。
ppt课件
42
周仲瑛防治支气管哮喘复发临床经验应用与 评价研究

当代南粤名中医咳嗽诊疗经验梳理与用药规律初探PPT演示课件

当代南粤名中医咳嗽诊疗经验梳理与用药规律初探PPT演示课件
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
重视宣肺止咳
宣肺止咳是南粤名中医治疗咳嗽 的重要法则之一。他们善于运用 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物,以
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兼顾祛邪扶正
在治疗咳嗽时,南粤名中医不仅 注重祛除外邪,还重视扶助正气 。他们常常在处方中加入扶正药 物,如人参、黄芪等,以增强患
者的抗病能力。
04
CHAPTER
草等。
核心药物组合
分析结果显示,名中医在治疗咳嗽 时,常采用一些固定的药物组合, 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止嗽散等 。
药物关联关系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某些药物 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关系,如麻黄 与杏仁、甘草与桔梗等。
用药特点与优势分析
灵活多变
南粤名中医在治疗咳嗽时,用药 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方一药, 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
沙参麦冬汤等。
组方用药特点与规律
重视经方时方
南粤名中医在治疗咳嗽时,既重视经方时方的运用,也注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化裁。他们善于运用麻黄汤、桂枝 汤等经方以及桑菊饮、银翘散等时方来治疗外感咳嗽;对于内伤咳嗽,则常用二陈汤、清金化痰汤等方剂加减治疗。
灵活化裁古方
南粤名中医在运用古方治疗咳嗽时,不拘泥于原方原药,而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灵活化裁。他们善于通过 加减药物来调整方剂的药性药效,使之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病情。
06
CHAPTER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咳嗽诊疗经验梳理
通过对当代南粤名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用药规律。研 究发现,南粤名中医在治疗咳嗽时注重辨证分型,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善于运用 经典方剂和岭南特色草药。
用药规律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无有;脉之三部九 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 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 外,或不内外;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 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 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 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 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
一一详明,务令纤毫不爽。起众信从,允为 医门矜式,不必演文可也。”为什么要采集上 述临证信息?这是因为:“某年者,年上之干 支,治病先明运气也。某月者,治病必本四时 也。某地者,辨高卑燥湿五方异宜也。某龄、 某形、某声、某气者,用之合脉,图万全也。 形志苦乐者,验七情劳逸也。
萌芽很早
传承久远
覆盖广阔
医案的定义
• 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 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
医案的定义
• 是中医临证记录的文本,而不是西医、中西结合医使用 的文本,也不是中医记录其他论述的文本。
• 是中医临证个案记录的文本,不是记录某法、某方、某 药临床治疗若干病例的临床观察报告的文本。
• 是记录中医临证诊疗全过程和诊疗结果的文本,包括初 诊、复诊的四诊资料、证候演变、辨证论治、处方用药、 护理、医嘱、预后的记录,即诊疗的理、法、方、药综 合运用的整体表述。
• 医案的研究,能够深入、准确地探索和归纳病证演变规 律。
• 医案的研究,能够客观、真实地探索和总结前人临证的 诊疗成功经验和误诊误治的教训。
• 医案的研究,能够全面、实际地探究中医学术流派的形 成和发展的轨迹。
• 学习医案,能够深化中医药基本理论对临证指导作用的 认识。
• 学习医案,能够完善对中医病证演变规律的认知和综合 运用理、法、方、药的诊疗经验与临证思辨特点。
• 是融合对该个案诊疗分析、体会的文本,包括对辨证论 治的成功经验和误诊误治的教训的认识与总结。
• 是叙议结合的文本,不是单纯记录数据和检验报告的文 本。
• 中医传统的临证记录的特殊文本,不是现代医学的病历、 病案。
医案的格式
• 医案之作,始于《史记·扁鹊 仓公列传》,距今已有两千 余年历史。
• 医案之学,成熟于明代。不 仅个案专辑日益增多,而且 医家重视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及诊断的条理化,这是中医 医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始于何日者,察久近传变也。历问病症药 物验否者,以之斟酌己见也。昼夜寒热者, 辨气分血分也。饮食二便者,察肠胃乖和 也。三部九候,何候独异,推十二经脉受 病之所也。二十四脉见何脉者,审阴阳表 里无差忒也。依经断为何病者,名正则言 顺,事成如律度也。
标本先后何在者,识轻重次第也。汗、吐、 下、和、寒、温、补、泻何施者,求一定 不差之法也。七方:大、小、缓、急、奇、 耦、复,乃药之制,不敢滥也。十剂:宣、 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乃药之宜,不敢泛也。五气中何气,五味 中何味者,用药最上之法。寒、热、温、 凉、平,合之酸、辛、甘、苦、咸也。引 汤名为加减者,循古不自用也。
医案 学术性 重点突出 无模式 整理提炼 可有按语 点究竟需要采集哪些临证 信息?这是最大关键。中医文献表明,先贤已 经作了非常明确的阐述。喻昌《议病式》规定: 要采集”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纪若干; 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 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 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 效;时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
刻效于何时者,逐款辨之不差,以病之新久、 五行定痊期也。若是,则医案之在人者, 工拙自定,积之数十年,治千万人而不爽 也。”这确实是进行医案研究的法律准绳。
目录
1 医案概说 2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 3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整理研究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
•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是指诊疗难度大、诊疗具有 特点、诊疗记录真实、诊疗资料齐全、医案元素 完备、能真实体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医案。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整理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是非审之于己 毁誉听之于人 得失安之于数
目录
1 医案概说 2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 3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整理研究
医案是读一书代、又临一证代 、中 传医 承在 的实践
中,不断继承、不断发展, 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晶, 名老中医医案是指导后继者 的临证范本。
医案的地位
• 医案是检验、比较各中医名家中医临证经 验和临证思辨特点的原始依据。
• 医案是学习各中医名家中医临证经验和临 证思辨特点的范本。
• 医案是研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重要信息 源。
医案的作用
事循医欲医中 半此案求案医 功钻最前最之 倍研有人著成 。,线之,绩
索经 , 可验 寻心 ,得

医案的作用
•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的撰写,不是简单的编辑、整 理和罗列、堆砌,而是学习、研究、提炼和升华 的过程。要做到对主诊者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辨特 点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医案的叙议,成为一个有 机的、缜密的、连续的和精练的学术成果展示。
中医医案的构成
医 案
信息要点
• 性别:男女不同,其个体差异不同,因此用药不同,组方配伍不同。 • 年龄:关系到后人对处方用药的理解,相对来讲,年老、年少者因其气已衰
附加西医诊疗信息,如果患者病症的变化是由服用西药或使用现代疗法(如 放疗、化疗等)引起,更要明确记录。 • 诊断、立法和处方:中医诊断的病、证名,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法则的确立 和处方的组成。 • 其他:使用注意、煎服方法、饮食起居的医嘱(有特别之处,则详细记录。 属常规使用者,从略) • 医案分析(按语):是医案的重点,医案的精华所在。
• 学习医案,能够加强中医药文化素养。
医案与病历的区别
• 医案与病历在性 质、内容、表述 方式等方面存在 着显著的区别, 病历是基础,医 案是在病历基础 上的升华。
医案与病历的区别
项别 性质 内容 表述 形成 评述 地位 作用
病历 资料性 全面收集 规范化 、表格化 即时录入 无按语 法律 查阅 、追询
或气未盛而用药宜轻。 • 婚姻状况:患者的婚姻状况(特别是独身、离异与鳏居)与临床表现、心理
调适、治疗方案有关。 • 职业:职业可以告诉人们患病的有关信息。 • 居处环境:对疾病的形成有意义者,要尽量写清具体的内容。 • 发病时令:与疾病的发生、转归、预后密切相关。 • 主诉: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病程,舌、脉情况。 • 诊断、治疗情况:初诊、复诊的中医诊断、治疗情况、疾病变化和转归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