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介绍及技术优势-Echos1.0

合集下载

地震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地震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地震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地震信息,提前预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设计和开发一个地震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一、系统概述地震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旨在汇集全球地震监测数据,准确地检测和定位地震,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的地震警报和预测。

该系统将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地震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地震定位与警报模块、地震数据分析模块和地震信息展示与共享模块。

二、地震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地震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从全球地震监测站点采集地震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系统后端。

该模块需要与地震监测站点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实时通信,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该模块还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应对大量地震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三、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地震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

首先,该模块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降噪处理,去除干扰和噪音,提高地震信号的质量。

然后,该模块还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和存储,以节省数据存储空间。

最后,该模块将对地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以便后续的地震定位和警报。

四、地震定位与警报模块地震定位与警报模块是地震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关键模块,它负责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准确地定位地震的发生位置,并预警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

该模块将采用多种地震定位算法,如震源时差定位、震源振幅定位等,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同时,该模块还将根据定位结果,结合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灾害数据库,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和警报分析。

五、地震数据分析模块地震数据分析模块将根据地震数据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地震活动的分析和预测。

该模块将采用各种地震预测算法和统计模型,例如基于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等,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和强度。

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

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

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前预警和准确评估地震的危险程度,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概述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旨在实时采集地震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地震事件的准确信息和预警。

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地震相关的数据,包括地震波形数据、地震仪器数据、地震灾害数据等。

该模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数据,如地震仪器、传感器、卫星遥感等。

数据采集模块需要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地震信号。

2.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

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如以太网、无线电通信等。

数据传输模块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性,并具备一定的数据压缩和加密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3.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环节。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去噪、滤波、校正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数据分析主要采用信号处理和统计学方法,提取地震事件的特征参数,如震级、震源深度、震源位置等。

模型建立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现场观测数据建立地震预警模型,进一步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信息展示模块信息展示模块负责将处理和分析得到的地震信息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该模块可以通过图表、地图、文字等形式展示地震预警信息,包括地震震级、震源位置、预计影响范围等。

信息展示模块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地震数据监测和地震警报功能,以便用户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系统设计要点1.硬件设备选择在地震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中,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能力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地震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地震预警系统是基于地震监测数据,通过实时分析震波传播速度和地震能量释放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的系统。

本文将全面介绍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运行机制和应用前景。

一、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地震能量释放来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震震源距离有关,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到的前震波速度来预测地震的剩余震动时间。

当地震波传播达到一定距离时,地震预警系统会向地震发生区域的人们发送预警信号,提醒他们采取防护措施。

二、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地震预警系统是由地震监测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预警台站等组成的。

地震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用于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和能量释放等信息。

数据传输系统将监测到的地震数据传输给预警台站,预警台站通过分析处理地震数据,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向地震发生区域发送预警信号。

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还可以提供相关的紧急救援信息,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到达灾区进行救援。

三、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的应用前景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灾害的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为人们逃生和采取避灾措施争取了珍贵时间。

其次,地震预警系统还可以向救援人员发送预警信号,以确保救援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还可以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地震的规律和机制,为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地震救援地震预警系统是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轻灾害损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震预警系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震资料处理室简介.doc

地震资料处理室简介.doc

地震资料处理室
主要进行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目标处理、批量处理。

叠前深度偏移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处理,其中叠前成像技术的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

具有叠后储层反演、四维处理及AVO处理能力。

地震资料处理室有三项主要任务:
1.**院承当的全国重点探区项目的地震资料处理任务
2.一些重点探区的疑难资料的精细处理及方法研究
3.有潜力的先进地震处理技术的调研及试运行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
复杂山地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研究;野外采集方法质量跟踪及评价方法;四维地震处理技术研究;
目前正在调研的技术:
多波处理技术;叠前及叠后地震数据岩石物性提取技术;各项异性叠前成像技术;
年处理能力:
5000公里二维;1000平方公里三维;500平方公里叠前成像处理
主要成绩:
第四届全国地震资料处理竞赛第一名
第五届中**全国地震资料处理竞赛叠前深度域处理一等奖(总排名第二)
第五届中**全国地震资料处理竞赛大会报告一等奖(总排名第二)
国内第一块滩海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华**吉奥公司合作,于1996年12月完成,1997年在第四届全国地震资料处理竞赛中参赛评分第一)
国内第一块公开招标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1997年由华**吉奥公司中标),效果特优,为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打开了局面。

给出了叠前深度偏移在潜山区域应用有效的第一个示例。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 •
同相轴拾取控制参数窗口
数据显示参数窗口
辅助实用程序
JOB_VU:Omega作业监测器---监视提交作业的状态,运行的环境,可对正在运行的作业进
行删除和查看宽行
TraceDump:Omega数据体道头信息卸载---卸载某一数据体的道头信息和查询数据体
处理历史
Xfedit:Omega文本编辑器---提供方便的文本编辑工具 Xshow:Omega的文件管理器---可以对Omega工区内的各种文件进行拷贝、
是承接野外与提供可应用的地震成果资料的 重要中间环节。
1、对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检查、分析 2、为下一步的地震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地震 资料 解释
进行构造解释和岩性等综合解释, 为地质综合研究 提供各种地震成果资料。
2、主要处理软件介绍:
Omega Grisys Focus Promax CGG 西方地球物理公司地震处理软件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处理软件 帕拉代姆地球物理公司处理软件 LANDMARK 处理软件 法国CGG公司地震处理软件
工区管理结构示意
IVP(交互速度分析)— 交互速度分析的图形界面(2)
速度工区列表
速 度 拾 取 、 编 辑 点 显 示
组名
交互速度分析结构示意
线号
主要功能:
Cmp点号
1、交互速度拾取、编辑 2、多种辅助数据显示,包括速度谱、CMP道集 、交互叠加剖面,MVF叠加剖面、层位时间、 邻近速度曲线、速度组、层速度显示等。 3、层位拾取、编辑功能 4、多种速度、层位QC手段
切除前后道集对比
DDI(数据驱动式交互处理)— 交互处理的图形界面
时窗定义
显示信息定义
起始时间定义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46页精选文档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46页精选文档

信息的表格显示
用颜色显示炮点静校正量值
(9)Grid_Utility(网格应用)— 三维地震勘探网格定义、调整使用程序
主要功能: 以交互方式定义三维地震勘探网格(包括主
网格和处理网格),可实现多个主网格和处理网 格的定义、显示查看、各种坐标转换、距离和方 位角测量和距离以及经纬度不同数制的转换,并 将交互定义的网格输出到一流程。
(10)Attribute_Display(属性显示)—二维可视化交互应用程序
检波点高 程显示
属性文件及表征属性特征的各参数
检波点静校量显示
属性显示比例、颜色、图示参数控制参数
速度剖面 显示
(11)QC_View(地震数据监测)-地震数据观测、比较程序
道头信息
• QcViewer 是一个地震数据观测、 处理窗口。可以用来显示任意 Omega SPS模块所生成的结果.可 对不同结果进行比较。
瞬时相位 瞬时振幅
瞬时频率
(8)GEOMETRY_QC(观测系统-QC)— 观测系统库检测的图形界面
主要功能:
通过图形和表格方式对 观测系统库的各种信息进行显 示和检查,可在任一方式下对 库中的信息进行修改,并且, 两种方式可进行实时通讯。
以颜色来显示某一 信息
显示炮检点位置
选择显示信息
显示所有炮点静校正量
3、提供了窗口定义、 速度测定、频谱分析等 实用工具。
4、可与Seisflow进行通 讯。
交互处理模块
主窗口
数据显示、操作窗口
(4)DDI(数据驱动式交互处理)— 交互处理的图形界面
大道集切除拾取
切除后大道集
切除前后道集对比
DDI(数据驱动式交互处理)— 交互处理的图形界面

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地震灾害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的发生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威胁,同时也会对人们的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有效应对地震灾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震信息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本文将围绕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述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地震灾害事件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功能。

它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信息存储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应用系统四大模块组成。

1. 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实现地震数据的采集。

传感器设备包括加速度计、地震仪、GPS定位系统等等。

通过传感器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反映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级大小、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表运动情况等。

2. 信息存储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存储,包括数据归档、压缩、备份等操作。

数据存储一般分为实时存储和长期存储两个方面。

3. 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与处理。

它通过各种算法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4. 应用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分析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地震信息服务,包括地震预警、震害评估等。

二、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地震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算法、地震预警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

1. 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地震数据采集是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其准确性和实时性极为重要。

目前,主要采用三角测量法和电磁法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同时,还在不断研发新型地震传感器设备。

2. 数据处理算法:数据处理算法是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核心。

地震数据的分析处理将影响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各种数据处理算法应用广泛,如小波变换、时序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

3. 地震预警技术:地震预警是目前最关注的一项技术。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维护成本高
由于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特殊性,维护和更新需要较高的成本和时间投入。
系统应用存在的局限
通过提供更加全面和详细的学习资料、操作指南等,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源
解决方法与改进方向
通过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和服务。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
通过引入插件机制等,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omega系统将多个数据处理流程集成在一起,以减少数据处理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03
系统功能与应用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
要点三
多种数据格式支持
支持导入多种地震数据格式,如SEGY、SAC等,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处理。
要点一
要点二
数据编辑与整理
支持对地震数据进行编辑和整理,包括去除噪声、滤波、插值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
Omega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加强系统稳定性
展望
完善数据管理功能
拓展应用领域
更新和升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加强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加强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Omega系统是一款高效、可靠、易用的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Omega系统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强大,能够实现多种形式的数据展示和分析。
Omega系统具有多种数据处理模块和功能,能够实现地震数据处理的全流程自动化。
xx年xx月xx日
《omega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目录
cont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处理系统(Focus)与同类公司软件相比在以下几方面优势明显:1、通过折射波静校正可分别提供长、短波长的静校正解决方案。

2、叠前成像或提高信噪比的最终成像前的预处理,Focus有多种叠前叠后信号增强手段。

3、极强的交互、批量地震资料处理综合能力及叠前关键处理步骤灵活、实用的交互能力,用户界面友好,人性化程度高4、新增谱分解、时间-频率域自动噪音压制等功能5、可把GeoDepth 3D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模块作为外挂模块加入进来,使Focus的偏移成像功能更加强大;6、功能强大的多次波去除模块,通过多次波识别和自适应滤波方法去除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多次波。

7、智能去噪模块(LIFT),通过对有用信号的模拟、去噪和信号重组实现信噪比的提高。

对于地震资料的叠前去噪,效果明显。

LIFT噪音衰减的思路在最大限度的保护有效信号的基础上,有效地去除噪音,在去除各种噪音包括多次波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具有强大的支持开发平台。

利用已有的Focus技术平台,根据客户化的技术需求可在Focus的平台基础上定制开发客户自主研发的功能模块。

注明:2009年7月底发行版本是Echos1.0,相当于原focus的6.0.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Focus 简介及特点Focus是领先水平的交互及批处理系统,以生成地下构造的三维成像。

Focus为广泛用于国际国内各大石油公司、地震承包商及大专院校。

Focus系统的广泛采纳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成熟性及稳定性和丰富的应用模块,还有它的编程环境。

Focus丰富的地球物理模块来源于活跃的Paradigm R&D部门、第三方及用户。

Focus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Focus 用户的使用经验。

Focu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可运行于工作站和并行机.Focus是一个综和的三维及二维地震处理系统,它提供先进的手段以产生高清晰度地震剖面及数据体。

Focus系统里大约400个模块可用于现场处理、交互处理及批处理。

Focus系统运行于巨型机及工作站。

在分配地震作业方面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灵活性。

Focus系统提供三维和二维地震处理的系统及并行,以及大量运算的多分布运行,如三维叠前、叠后深度偏移。

Focus系统提供多用户、多任务环境,而且支持磁带库管理系统。

Focus是为陆地/海洋地震数据而设计的2D/3D并行处理系统一、Focus处理系统特色如下:1.高度交互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运行于X-WINDOW环境下,使用标准的图形界面,(如Motif、OpenGL、OpenInventor)。

2.并行处理能力包括系统级及应用级的并行化。

使用内部的信息通过软件Focus Parallel Exec 自动把作业划分成并行及串行两部分。

大量运算的三维多级并行也可用于三维倾角时差校正,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和三维叠后PSPC深度偏移。

3.交互式的作业准备提供连机帮助(HTML)快速参数定义及相位误差检查。

道头字敞口时间门槛可直接输入到Focus参数编辑器,可对下列参数进行交互分析:频谱分析、复数道属性、道头字、道相关、FK变换及滤波、切除初至波拾取、道编辑、层位定义、速度分析、速度模型定义、道统计等等。

4.综合的开放式数据库存放所有的地震处理参数、作业流程、磁带信息及磁盘文件,可直接访问数据库,以产生QC显示,从参数编辑器访问文件,也可进行简单的编辑及显示。

5.提供采用PDF标准文本格式的在线帮助手册。

6.基于XY位置的三维内插交互生成作业流程。

FOCUS是一个模块式的系统,因此每一个应用程序都被看作是分体的。

用户可自由的将这些分体流程合并成复杂作业流程以进行批量作业和交互作业提交。

7.使用UNIX标准NQS进行作业管理及排队,通过道头技术和CPU控制批量及交互作业流程。

8.通过使用图形作业建立器用户可以交互式的观看处理结果,提供批量处理能力。

9.对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参考手册。

对于参数使用描述及有效值提供再现服务。

10.使用FOCUS编辑器或任何UNIX兼容编辑器。

提供系统纠错和文件管理员。

11.通过ULA可实现LANDMARK、GEOQUEST、SEISX和VOXELGEO 之间的数据及层位交换。

12.提供源程序及开发库,为您编程开发提供条件。

二、Focus 处理系统主要功能简介:Focus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全球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能解决国内的山地静校正、低信噪比、复杂构造成像等问题无论是平面还是浮动基准面,系统均能很好地成像。

依据成像目标,Focus可分别提供长、短波长的静校解决方案。

对于叠前成像或提高信噪比的最终成像前的预处理,Focus有多种叠前叠后信号增强手段。

为此,请参考前述Focus功能列表中的信号增强和去噪模块。

实际上,针对不同地质情况下的速度横向变化、速度纵向变化以及倾角。

Focus有一系列广泛的地球物理技术来解决它。

极强的交互、批量地震资料处理综合能力及叠前关键处理步骤灵活、实用的交互能力交互观测系统定义和编辑Focus适应所有二维和三维观测系统定义,如弯线、中间放炮、3维束状、不规则采集以及多缆多震源等,观测系统原始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格式,以不同方式输入,如:可以用EXTRACT从道头中直接提取道头信息写入数据库,标准的(如SPS)或不标准的ASCII文件可直接写入Focus的电子表格来生成观测系统库文件。

另外,Focus有一整套处理内部ASCII 码文件格式的观测系统模块,用于灵活方便地定义观测系统。

在实际处理中,Focus用户灵活地选用各种手段,来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采集方式。

由于Focus数据库伸缩性好,所以三维束状采集容易控制。

不必加载整个数据集,占用资源较多的如三维折射、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地表一致性振幅校正、三维去假频DMO 等处理就能较容易地实现。

根据观测系统数据的不同输入格式,Focus具有一列广泛的手段来建立观测系统数据库,具体如下:模块输入格式功能SOURCE 班报炮点位置定义(二维)LINE 班报接受点位置定义(二维)PATTERN 班报观测线定义(二维)SHOT3D 班报炮点位置定义(三维)LINE3D 班报接受点位置定义(三维)PATN3D 班报观测线定义(三维)道头2D/3D观测系统定义EXTRACTpreadsheet ASCII文件2D/3D观测系统定义Focus模块: PROTAPE对海上资料,PROTAPE模块用于将XY坐标写入对应的地震道当中去。

它通过识别FF2D或时间相关来实现。

如果时间或炮记录导航数据不存在,则选取相邻点进行内插。

炮记录上没有定义的,则自动放弃。

读写带时记录或道丢失也不用担心,因为导航数据的合并可自动纠错。

观测系统检验Focus处理系统具有多种观测系统检验手段。

其中大多数不仅是交互的,而且可以实时监控。

这就可使用容易地检验,野外记录与其观测系统信息是否一致,下列将列出其功能,随后附上完整的功能列表。

观测系统质量控制特点实时监控在下列模块与数据类型间,Focus系统的实时监测手段可以使观测系统误差校正十分轻松容易。

初至显示(Focus FBSOL模块)和地震数据(Focus输入模块:IN)观测系统数据(Focus电子表格)以及地震资料(Focus输入模块IN)观测系统数据(Focus电子表格)以及野外检点位置(Focus底图模块)Focus模块:FARRFocus FARR模块是根据所附的观测系统,对炮集进行线性动校,然后将动校后道显示在与它最接近的接收线点上。

用户可自定义数据窗长度。

线性动校速度以及循环的记录个数。

结果既可以输出到屏幕上用于检验也可以绘出。

Foucs模块:FBSURFFBSORT模块在其与接收点一致的位置上,对用户定义的任何顺序的地震数据作线性动校正,或作初至拾取,用户可交互地改变线性动校速度,窗口长处以及连续显示记录。

电子表格质量控制宏Focus电子表格包括大量的数学运算,来定位和检测表格内容的一致性。

通过运行标准的偏差计算,可以找出观测系统数据如高程。

X-Y坐标等数据的异常。

震源、接收点及相关系的底图显示FocusBasemap可交互地显示出震源和接收点的位置和关系图。

这些图可适应各种风格以及多种形式的观测系统。

道头的交互显示Focus View Data功能,可以将道头“贴”到地震道上面,用户可以移动或调整地震道上的道头属性。

如初至、偏移距、高程等。

由此可以快速检验观测。

运用Focus的道具Widget,用户可很快地对二维或三维线束作质量控制。

其它Focus观测系统质量控制手段或模块手段功能交互切除测试Focus模块:MUTEFocus MUTE模块提供交互的和手工的切除方式,交互方式定义好切除参数后,批量方式将其应用于整个数据集,MUTE程序可以提供区域切除。

上切除、下切除及道集内切除,通过一小段叠加结果可以很容易检验切除参数。

交互滤波参数测试Focus交互窗口对Focus模块及其参数测试及其方便,交互窗口允许用户选择模块、定义参数、处理所选数据、显示结果并对一系列参数进行重复测试。

当运行Focus滤波模块时,处理员可交互地进行滤波参数测试,根据不同滤波参数结果作显示比较。

并用相应的频谱分析,来显示其测试效果。

Focus的交互窗口和比较窗口是交互反褶积测试和滤波因子测试极为灵活方便。

在交互窗口,用户可随意选择滤波方法及参数变化(如因子步长),滤波器(脉冲,带宽度)、及时窗,不同选择的处理结果保留在比较窗口进行连贯的显示和分析。

因此在比较窗口内,用户通过拉动滚动条逐一比较各个测试结果。

还可以用动画方式显示、交互窗口,使用户将兴趣集中于数据和参数,而非流程。

它是真正的数据驱动。

Focus批量窗口,可使用户建立和输入一模板作业,作业内容来自于交互窗口的测试结果。

通过按主窗口边界上的键,模板作业就很容易地输入和执行。

结果将被贴到比较窗口以便进行退后的技术分析。

屏幕上的任何数据,Focus用户均能生成频谱分析显示、自相关显示、地震道统计等,这些交互分析可使用户能迅速地评估和分析反褶积及滤波测试结果。

交互反褶积参数测试Focus交互窗口特别方便于Focus模块及其参数的测试,交互窗口允许用户选择模块、定义参数、处理所选数据、显示结果以及重复进行序列测试,当加入反褶积处理时,处理员可交互进行反褶积参数测试:改变因子长度、步长间距、反噪系数以及设计时窗等。

交互Focus 相关实用程序可对任意一子数据集求取相关结果。

交互速度分析参数测试Focus模块:VELDEFFocus的VELDEF模块提供了交互速度分析和定义的功能。

它可基于5种不同的相干测量方法生成速度等值线。

这些测量内容有叠后振幅、归一化的叠后振幅、互相关能量、相似系数,以及基于Focus VSTODY算法的相似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