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的分类及功能
市场营销学 Marketing 第12章 零售与批发 2019

第四,渠道策略。
零售商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地点。
在与定位一致的区域内选址,接近目标市场, 对零售商而言,非常重要。
例如,王府井百货大楼在北京市的中心区。
• 许多零售店都集聚在一起,以提高它们对顾 客的吸引力并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的便利。
(三)根据其制定的价格进行分类 • 绝大多数零售商都收取常规价格,提供标准
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 另一类则以更高的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
和服务 • 折扣店(discount stores)和廉价零售商就是
以低价为特色的零售商。
例如,沃尔玛,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以更低 的价格出售标准化的商品。
(四)根据零售商组织管理进行分类:
• 采购和产品类别管理:批发商可以根据顾客 的需要选择产品,建立产品组合,减少客户 工作量。
• 化整为零(bulk breaking):批发商大批量购 进,小批量出售,为顾客节省成本。
• 仓储:批发商保管存货,从而降低了制造商 和顾客的存货成本。
• 运输:批发商比制造商更接近顾客,因此, 能将商品更快速地递送给顾客。
问:有多少同学去专卖店买过商品?感觉如何?
2.百货店:经营多条产品线。
百货店正受到2个方面的挤压:一是专卖店, 二是折扣店。
许多百货店,通过开发商店品牌与专卖店抗衡; 又通过促销性定价与折扣商店抗衡,并且,尝 试进行电话营销和网络销售。
3.超级市场(supermarkets):规模较大、成本较
低、薄利多销、自助式运营管理,以满足消费者对食 品杂货和居家用品的全面需求。
“从购物到休闲,这里充满着快乐!”
产品组合策略,即,配货策略:确定产品组合 的广度、深度、相关性,即配货策略。
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

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包括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8种形式。
各主要业态选址和经营特征如下。
1、百货店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7)服务功能齐全。
2、超级市场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
(1)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
(3)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
(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
(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
(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
3、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方便店)便利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目的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
(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分类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7服务功能齐全.2、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1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3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3、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4、便利店方便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目的的零售业态.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0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 6以开架自选货为主,结算在收银机处统一进行.5、购物中心:指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1由发起者有计划地开设、布局统一规划,店铺独立经营.2选址为中心商业区或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3内部结构由百货店或超级市场作为核心店,与各类专业店、专卖店、快餐店等组合构成.4设施豪华、店堂典雅、宽敞明亮,实行卖场租赁制.5核心店的面积一般不超过购物中心面积的80%.6服务功能齐全,集零售、餐饮、娱乐为一体.7根据销售面积,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6、仓储式商场:指以经营生活资料为主的,储销一体、低价销售、提供有限服务的零售业态其中有的采取会员制形式,只为会员服务.1在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2商店营业面积大,一般为10000平方米左右.3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商、餐饮店、集团购买和有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为主.4商品结构主要以食品有一部分生鲜商品、家庭用品、体育用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汽车用品、室内用品等为主.5店堂设施简朴、实用.6采取仓储式陈列.7开展自选式的销售.8设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
零售学复习资料

零售:是将产品和劳务出售给消费者,供其个人和家庭使用,从而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
零售业: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零售商是指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的独立的中间商,介于制造商、批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以盈利为目的从事零售活动的组织。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包括: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店,购物中心,无店铺零售。
专业店是指以经营某一类商品为主,并且具备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适当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包括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
超级市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和集中式一次性付款的销售方式,以销售包装食品、生鲜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的零售业态,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
便利店: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5在制定竞争战略之前,零售商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对组织外部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找出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挖掘具有潜力的细分市场,并在目标市场上准确定位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
6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措施在本行业中赢得成本领先。
2.差异化战略是零售商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3.目标集聚战略是零售商选择行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这一细分市场的顾客服务。
零售扩张战略: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地理战略、扩张路径和扩张速度。
地理战略:在零售商开发一个新区域而进行网点布局时,可以考虑选择区域性集中布局、物流配送辐射范围的推进布局、弱竞争市场的先布局和跳跃式布局四种战略。
扩张速度:取决于三方面:管理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机会。
.保持市场扩张的两种选择:一种是向其他零售业态或其他领域进军,另一种是向国际市场进军。
零售业态分类 国家标准

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零售业态分类的国家标准,以便于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统一的业态划分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超市类业态1.超市:指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以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等为主要销售对象的综合性零售店铺。
2.大型超市:指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商品种类较丰富,服务设施较完备的超市。
3.中型超市:指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商品种类较多,服务设施较完善的超市。
4.小型超市:指面积在200-500平方米,商品种类相对较少,服务设施相对简单的超市。
二、便利店类业态1.便利店:指面积在50-200平方米之间,以方便、快捷为主导的小型零售店铺,主要销售饮料、糖果、零食等日常消费品。
2.加油站便利店:指便利店与加油站相结合的业态,为车辆加油的同时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销售。
三、百货商场类业态1.百货商场:指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以各类商品为主要销售对象的综合性商场。
2.中型百货:指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商品种类较多,服务设施较完善的商场。
3.小型百货:指面积在2000-5000平方米之间,商品种类相对较少,服务设施相对简单的商场。
四、专业店类业态1.服装店:指以销售服装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款式、风格等细分为休闲服装店、女装店、男装店等。
2.鞋店:指以销售鞋子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种类、用途等细分为运动鞋店、时尚鞋店、皮鞋店等。
3.化妆品店:指以销售化妆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品牌、功能等细分为护肤品店、彩妆店、香水店等。
4.电器店:指以销售家用电器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产品类型细分为大家电店、小家电店等。
五、特色店类业态1.文化创意店:指以售卖文化创意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如手工艺品店、艺术品店、文具店等。
2.咖啡店:指以销售咖啡及相关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定位细分为咖啡连锁店、特色咖啡店等。
零售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

第一篇零售概述第一章零售导论一,零售: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务。
二,零售商:是指零售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的独立中间商,介于制造商、批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以盈利为目的从事零售活动的组织。
三:零售组织的分类(一)按零售组织的目标市场及经营策略不同划分:1,百货商店;2,超级市场;3,便利店;4,仓储式商店;5,专业店;6,专卖店;7,折扣商店;8,杂货店;9目录展示室(二)按零售组织是否设立门店来划分1,有店铺零售2,无店铺零售(邮购、上门销售、电话订购、电视销售、网络商店、自动售货机、流动商贩)(三)按零售组织所有权性质来划分1,独立商店;2,直营连锁店;3,特许连锁店;4,租赁商品店;5,垂直营销系统;6,消费合作社。
四,零售组织演化规律理论1、零售轮转理论:零售组织变革有着一个周期性的、像一个旋转的车轮一样的发展趋势。
2、手风琴理论:零售组织的经营范围从综合到专业,再从专业到综合,如此循环往复,一直继续下去。
3、自然淘汰理论:零售组织的发展变化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诸如生产结构、技术革新、消费增长及竞争态势等。
零售组织越适应这些环境变化,越是能生存下去,否则将会自然地被淘汰或走向衰落。
4、辩证过程理论:各零售组织面对对手的竞争相互学习并趋于相同。
5、生命周期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种零售组织都将经历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6、商品攀升理论:当零售组织增加相互不关联的或与公司原业务范围无关的商品和服务时,即发生了商品攀升。
第二章现代零售业态介绍一,零售业态与零售业种(一)零售业态1,概念: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是零售商的经营方式的外在表现,它是由零售商的目标市场、选址策略、卖场规模、商品结构、价格水平、购物氛围、服务功能等多种要素组合构成的。
2,主要特征1)、它是一种零售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外在表现,这种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让消费者容易识别;2)、这种经营理论和经营方式是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和目标顾客而形成的,每一种零售业态都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目标市场需求而存在的;3)、目标市场需求决定了零售商店的经营效率,只有采取与目标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零售业态形式,零售商店的经营才是有效益的,否则很难立足。
零售业态分类 国家标准

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是对不同类型的零售业进行归类和划分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便利店业态便利店是一种零售业态,主要以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便利食品为主要经营品类,通常店铺面积较小,地理位置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域或交通便利的地方。
常见的便利店业态包括:超市便利店、24小时便利店、社区便利店等。
二、专业店业态专业店是一种以某一特定商品或服务为主要经营品类的零售业态。
其特点是在为顾客提供具体商品或服务时,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专业店包括:服装专卖店、家电专卖店、珠宝专卖店等。
三、百货商场业态百货商场是一种大型的综合零售业态,一般以多个经营种类和品类为主,提供包括服装、家居、电器、食品等多个品类的商品。
百货商场一般具有较大的店铺面积和较高的品牌集聚度。
常见的百货商场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品牌百货商场等。
四、购物中心业态购物中心是一种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核心功能的零售业态,一般集合了零售店铺、餐饮、娱乐和服务等多种业态。
购物中心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较高的消费配套设施,吸引消费者进行购物和休闲娱乐。
常见的购物中心包括:室内商业综合体、大型室外购物中心等。
五、连锁店业态连锁店是一种以统一品牌标识、统一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为特点的多家门店组成的零售业态。
连锁店一般通过统一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
常见的连锁店包括:快餐连锁店、便利店连锁、药店连锁等。
附件:本文档中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统计数据、市场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
可以通过邮件或云盘等方式提供给需要参考的人员。
法律名词及注释:1、零售业:指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承担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商业活动。
2、便利店:指以小型店铺为基础,以方便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为目标的零售商店模式。
3、专业店:指以某一特定商品或服务为经营特色的零售店铺。
4、百货商场:指集中销售各种商品品类,以及提供服务、娱乐等功能的大型零售商场。
商业业态分类

商业业态分类⏹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确定。
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
当然,同一个大类的业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为具体的业态形式,比如超级市场可以再细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这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而定。
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被引进时,客观上也引进了国际规范和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对零售业态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进行多国间的比较和沟通。
⏹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
1998年初研究和设计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零售各业态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生命周期。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处于增长期的中小型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处于创新期的仓储式商场、邮购、电视导购和直销。
而上述各业态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引进和发展上不同步,比如上海在1991年组建了“联华”超市公司,出现了中小型超级市场新业态;1994年出现了便利店;1995年出现了电视导购和直销;1996年出现了大型仓储式超市(大卖场),而1994年以后真正规范的连锁超市才在中西部地区出现;当上海的便利店已发展到1998年的2000家左右时,中西部地区对此业态还相当陌生。
二是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现行零售贸易统计是对零售行为主体进行统计,而一些新兴业态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如邮购零售业务,在我国已有2-3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服饰制造行业,通过邮寄方式出售其产品,统计操作就十分困难,无论是统计出售方还是购买方均不易实施,因此,统计归类时要考虑大部分地区的业态发育情况和统计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