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全体教师听取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讲座
2024年有效课堂心得体会_1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有效课堂心得体会111月1日有幸能有机会参加工作室组织参加“深圳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策略论坛”,几天的培训中,能面对面坐在教育专家、教育大家的面前,聆听他们精彩的讲座、感受他们的风采、感悟他们的教育思想,每天虽然紧张劳累,但有很多收获和感悟。
专家那些精彩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或许会渐渐淡去,但点燃的思考却留下深深的印记,或许会成为我职业成长过程中一笔财富。
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谈不上总结,现从个人的悟性和视角,将这次学习培训的一些收获或者说感悟和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做如下分享。
一、培训学习的价值——点燃思考,引发顿悟教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认识。
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大多是被动的,以我自己为例,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应付空洞的培训,为写教育教学论文搜集论点、论据。
在工作室培训期间的耳濡目染,听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不知不觉中对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有了重新的认识。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能让我们从本质上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有助于教师认清、解释、解决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行为。
教育培训,能认我们接触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案例。
“比低头做事更重要的是抬头看路”,“眼界决定境界”。
这次的深圳学习,专家们对于教学改革的解读,尤其是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理论视角,从本质上让我对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理念下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定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设计等方面有种“原来如此”的感悟或者说顿悟。
总之,教育职业成长过程中,观念和态度的改变比技能的习得更有价值,学习培训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成为点燃思考,引发顿悟的火花。
二、收获点滴——共鸣,回味回顾学习笔记,每位专家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念,印象深刻共鸣之处,点点滴滴,清晰闪亮。
这些教育思想或者说理念足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路上长时间指引并启迪我们不断思考、咀嚼、尝试……1、上海师范大学谢利民教授:“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教师教得精、活、实,学生学得乐、活;什么叫好课?——学生喜欢你的课;好课学生的外显特征——真正的参与是思维的参与;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化”2、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宾华老师,抽丝剥茧,从平常的教研问题引发深度思考,一位集理论深度与教育实践一体的朴实无华的教研专家:“从关注教学方式到关注,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挥者;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是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单纯看教师做了些什么;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最大的是师生关系”3、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赵才欣教授,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全新教育理论的高度,诠释课堂观,教材观,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分析了高效课堂策略:“美国大学生的调研表明:影响学生时间最长的依次是原理,思维,人际关系,审美——教学生的仅仅是知识吗?”4、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一位个性张扬的课程改革实践者“只有从学生的学开始,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后教——在课堂上先学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教师教:共性,规律性,典型性,容易忽视的问题;怎样使后教有效?教师的作用很关键——导教,导思维,导结论;训练必须围绕目标,题目________最好________于教材”5、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杜郎口中学的魂:杜郎口中学自发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杜郎口中学六三三课堂教学模式精髓——“相信学生,让学生展示。
江苏洋思中学学习汇报

江苏洋思中学学习汇报8月26日至8月29日,在这个夏末秋初的季节里,我校8名教师不远千里南下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参加《第三届洋思中学新生行为规范专题培训班》。
27日上午和洋思中学的老师一块参加暑假培训;27日下午听取了洋思中学曹伟林副校长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的解读》;27日晚上听了刘金玉副校长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内涵解读》;28日上午听取了政教处凌俊主任的《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洋思中学学困生转化策略》;28日下午学校优秀班主任报告;28日晚上聆听了蔡培元校长做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成功实践》专题报告;29日进班观摩。
学习时间紧凑,虽然很累,但收获很大,体会很多。
下面就我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汇报如下:一、创造浓厚人文气息,营造一个良好育人环境走进洋思校园,时时让你感到臵身于文化氛围之中,让你感受着‚文化育人‛的魁力。
学校群楼错落有致,道路通直宽阔,园内绿树成荫,坛里繁花似锦,一条清澈见底、微波荡漾的小河横穿于校园南北;实验楼前的人工湖更别具匠心:亭台楼阁、假山翠竹、卵石幽径、小桥流水、鱼戏莲叶……无不让人心旷神冶,流连忘返;学校主楼上张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走进洋思,成就未来‛等标语,激励每一位来洋思的求学者;校训‚真、善、美‛的巨石矗立于北大门内;‚雄鹰展翅‛的石雕耸立于实验楼前;代表‚洋思精神‛的‚拓荒牛‛的雕塑屹立于餐厅门口;这些雕塑寓意丰富,激发着广大学子拼搏争先。
路灯杆上悬挂着 100多个标语牌,是暗示,是开导,是鞭策;南大路、北大路、清华楼无不时刻激励着学生奋勇争先斗志。
最有特色的是洋思独出心裁的‚横梁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背篇目内容如‚曾经沧桑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俱怀速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初中英语全部单词如‚motherland‛(祖国)、‚garder‛(花园)、‚hard‛(刻苦)、‚succeed‛(成就),‚八荣八耻‛等内容悬于通前直后的 120米四层连廊及饭堂的横梁上。
参加洋思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有感(杨斌)

学习洋思经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参加洋思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有感李店中心小学杨斌2010年3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平凉市举行的洋思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
我聆听了洋思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屈青华老师的示范课以及刘金玉副校长作的《遵循规律、科学施教、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追求师生和谐》的精彩报告,其中洋思中学校长副刘金玉对洋思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
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理解。
下面,我具体谈谈我的体会。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模式1、学校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育理念,坚持从一年级开始,从最后一名差生开始,狠抓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在洋思中学的老师们的心目中,每个家长都是上帝,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他们的使命是: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2、(1)主要步骤:①出示学习目标;②出示自学指导;③自学;④检查自学效果;⑤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拔;⑥当堂训练。
(2)时间结构:①--⑤环节30分钟,⑥环节不少于15分钟。
具体为:①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②出示自学指导(2分钟左右);③自学(5-8分钟);④检查自学效果(5-8分钟);⑤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拔(8-10分钟);⑥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由传统的“集体授课制”变为“个体”和“集体”相结合,以“个体”为主的形式,课堂教学过程由过去老师满堂灌,变为如今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先学”,先学不是预习,先学比预习更有效. “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明确地提出学习目标,并出示自学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
在“先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为“后教”作好准备。
高效课堂推进活动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推进活动心得体会根据学校的安排,20xx年4月28日至4月30日,我校一行3人赴塔城第四中学参加新疆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第一届高效课堂推进活动。
对于这次学习的体会,可以说感受颇深,特别是洋思中学校长的讲座以及各学校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使我感到惊叹,彻底推翻了我原来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下面我谈谈这次学习的体会。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活动,什么叫新疆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20xx年9月29日在克拉玛依第九中学成立,一共有十四个发起学校,包括: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学校、克拉玛依市第九中学、石河子第十中学、塔城第四中学、乌苏第五中学、温泉县初级中学、布尔津县初级中学、昌吉市第三中学、阜康市第二中学、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吐鲁番市第一中学、鄯善县火车站中学、哈密市第四中学、库尔勒实验中学。
这次讲课的教师均是来自以上学校的教师。
4月29日上午听了两个讲座,第一个是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做的报告,主要是介绍本校课改的经过和教学改革情况汇报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第二个报告是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的《扫除误区、把握内涵、科学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的报告。
4月29日下午至30日集中听课,以同课异构形式呈现,我听了7节历史课,只有两课内容,其中5位教师讲授同一节课。
讲完课,专家现场点评。
1。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里的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塔城四中的校园面积并不大,但人文环境气息浓厚,但这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大多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同,校园里的两栋教学楼,七年级教学楼的大厅里挂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走廊里以感恩教育和书法教育为主。
八年级教学楼外是汉字笔画书写规范,楼里是经典诵读。
2、学生的个人素质良好,一律穿着校服,见老师问好,课前值日生在认真拖扫楼道,无人喧哗或在教室门口拥堵。
给我影响最深的一个情景,洋思中学的教师讲课时拖堂了,下一班的学生已经站在教室门口,我们都能看见,但却没有任何声音,他们在门口安静地站了20分钟。
老师,请别戴上“有色眼镜”

老师,请别戴上“有色眼镜”带着三分仰慕,七分学习的心态来到了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整体观摩会的现场----凤凰山政务中心,虽不能亲自走进这个神话一般的学校,但能听到洋思经验创始人之一刘金玉老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解读,同时走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最真实的课堂,让我顿然明白了许多在教学中的困惑。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这一个理念的由来不是空口谈空话,这是洋思中学在蔡林森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实践总结出来的核心理念。
刘老师讲到:“在洋思人的观念中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作为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记得一个教育专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爱。
”洋思中学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
所以他们成功了,因此他们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领头羊。
的确,平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偏向于那些学习成绩拔尖的优等生,目光也总是关注着这一部分群体。
同时也明白有一部分学生是很有潜能的,他们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在学习上掉队了而已。
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老师都会竭力去做的事情,让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距尽可能的小。
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爱的教育的阳光。
可问题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班上那些同学是乖孩子,那些是调皮、捣蛋的孩子。
有时候,这种思维模式正悄悄地影响着我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甚至有时会影响到我对事物的准确判断,等我想明白时,孩子幼小的心灵已被伤害。
于是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差,也就真正的变成了差生。
反观自己,突然明白了,洋思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他们从每一个小的细节做起。
而我们虽然也正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靠某一种模式就能成功的。
还需要真正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的我进行反思。
尽管专家们说的头头是道,都要教师用他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可在实际生活中,当两个同学打架时,我会凶巴巴地问:“你为什么总是喜欢动手?”我也会温柔地说:“到底怎么回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对两种不同种类的学生。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3篇)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3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1我读了刘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收获很多。
这本书是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多年来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智慧结晶,这本书紧紧围绕课堂这个主阵地,谈了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对课堂教学关系的处理方式,谈了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谈了扮演正确角色的重要性,所有这些都源于他真实的教学经历。
书中详细介绍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述的很多,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或者不听,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怎么样,教师是不知道的,那么课堂效果是低效果的!尤其是对差生,很多学生的基础很不扎实,你讲的很多,学生没有训练的过程,到考试的时候是很不理想的,这点我很有体验!所以要多引导学生怎么学,而不是教师讲什么!我认为“先学后教”的模式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出发的好模式,它的实质就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让学生读,让学生思,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理解了课堂是学堂,是学生的,不是教堂。
课堂上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
如果学生只当听众,而没有参与,学生不可能学到东西。
课贵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效率,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所以课堂上我就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相互研究。
只有投入了,有了真正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
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我应没有提示,没有揭示,没有暗示,只应是巡视、观察、思考,目的就是发现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使课堂变得真实而有效。
学生不先学习,教师就不出场。
只有学生动脑了,才会发现哪些不会,教才有的放矢。
在课堂上以变应变,随机应变,一切从学生的变化出发,一切从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一切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这样的变才变得其所,变得恰到好处。
所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时一节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还启示我要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平时一定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情况,根据学情来备课,不要拔高课堂的内容,要严格按照"引导--训练--反馈”的程序组织好课堂,精选好的训练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每个学生全员参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来,让每个学生或多或少不同程度有所收获,这样才能够提高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2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
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报告

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报告(根据录音整理)各位老师:我是洋思中学的副校长,下面我就我校的一些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首先,我要讲的是我们学校大致的发展概况。
我们学校创办于1981年,是一所典型的乡村联办初级中学,从1984年开始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改革。
1989年在我们泰兴市经济得到稳定、快速的增长,这也使得我们学校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
在1994年,我们学校教学经验、管理经验被写成《洋思之路》在《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1998年,我们学校教学经验被人民教育,并连续刊登;19999年泰兴市政府、江苏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学习洋思中学的一个是精神文明,一个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这是江苏省教育系统从未有过的事情;2002年我们学校被评为“中国名校”;2003年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刊登在教育部主办的内刊《基础教育动态》,连续发表了四期,题目是《洋思中学成功之道》;2004年2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我们学校的专题报道《因为实在,所以有效》;教育部内刊《基础教育动态》里面又介绍了《洋思中学关于没有违法犯罪现象的原因》。
此间,还有很多报刊杂志介绍了我校相关情况,其中山东省一群记者到我们学校来,他们听说洋思中学名称很大,经历了一周的寻访探密,最后写成了长篇报道《洋思中学神话探密》;江苏教育用大篇幅刊登了我们学校的做法,题目是《洋思的魅力》;江苏省教育副主任周德帆是一位新课程改革的行家里手,他为我们学校主编了一本关于洋思中学教学改革的书《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1998年之前,我们学校只有9个教学班,而现在发展到了56个,规模为何发展得这么大?这主要在于我们学校有一个先进的、正确的理念,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学校学生本地区的有300多人,而外地区的就有2700多人,他们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我们学校每天都要迎来几百位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还应各地的要求到全国各地500多家单位去上课、讲学。
洋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讲座

洋思中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汇报武威十九中刘瑞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2013年11月17日至11月24日,很荣幸我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代表,随査校长与张主任、李书记一道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考察学习,通过进课堂、听讲座、参与教学实践等方式,全方位感受了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深有感触,现将洋思中学的语文课堂模式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一堂课只讲4分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还没有到洋思,这些“口号”已通过网络充满了我的脑海,带着疑惑和些许揶揄,只做闲时的谈资与同事交流,并不以为然。
但这次洋思之行,深入洋思中学的课堂,全方位了解洋思,却不得不让我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些被称为“口号”的东西。
洋思初中的教学质量之所以高,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在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在此基础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从限制教师单向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教师注入式、“满堂灌”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的转变,极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无效的劳动。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了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洋思的语文课堂并没有象数理化课堂那样真正体现“当堂训练”的模式,听了三节多媒体教室的课和一节普通教室的课(洋思的教室内都有多媒体,只不过气氛有所不同),差不多都是一个思路,即一堂课只学主要的内容,一节课完成一篇课文,(哪怕是《春》这样的名篇),由于时间有限,并没有任何练习检测。
(据我猜测,可能是放在了第二课时,或者直接在自习课练习)但“先学后教”确实得到了体现,学生自学,兵教兵解决问题(解释兵教兵),老师只讲学生解决不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