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B1002选择评定批准供应商
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

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一、目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合格供方的确定、评价过程实施控制,选择符合公司业务要求的合格供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孙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1、供方:提供产品、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2、供方分类:A、试用供方:指经资质审查合格,具备向公司/子、孙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资格,尚末合作或首次合作存在问题但不严重,有意再次试用的供方。
B、合格供方:指与公司/项目公司合作过,经评审为合格的供方。
C、战略合作伙伴:行业知名企业或已经评定为公司/项目公司的合格供方,经长期及多次合作,批准确定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单位。
D、不合格供方:经资质审查或评审为不合格的供方。
E、黑名单供方:在采购或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严重违约等行为的供方。
四、工作职责1、公司员工:推荐供方。
2、公司各部门:推荐供方;负责制定《供方考察/评价评分表》的评分内容、满分标准、扣分标准等:负责组织对供方的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负责组织对供方的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
3、招标小组:负责汇总公司员工、业务部门推荐的供方,并将供方分类转发各业务部门;供方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
4、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集团/项目公司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部分的考察论证。
5、审计部:参加供方的考察过程;对供方的确定过程实施监督。
五、工作流程供方推荐—推荐供方汇总—推荐供方分类转发业务部门—供方考察—合格供方审批—招标确定供方—与供方合作—合作完毕供方评价—评价结果进入招标小组供方资料库六、工作指引1、供方推荐:根据公司公示的招标计划及基木要求,供方推荐有以下渠道:(1)公司所有员工均可推荐供方给招标小组;(2)业务部门在报招标计划时可同时将本部门推荐的供方一并提供给招标小组;(3)招标小组从供方资料库中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合格供方进入供方推荐;(4)如以上途径无法提供招标数量要求的供方,则由业务部门负责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招标数量要求的供方推荐给招标小组。
企业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制度

企业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制度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企业的不绝发展和强大,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成为了企业采购管理中至关紧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企业采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确保企业内部业务的顺利进行,订立和执行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制度势在必行。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明确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估标准和选择流程,确保供应商可靠、合规和具备良好的交付本领,同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供应可连续支持。
二、评估标准1.综合本领评估–供应商的注册资本、企业规模、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等;–供应商是否拥有相关的认证和资质;–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本领。
2.信誉评估–供应商的经营记录、企业信用等级和信用报告等;–过去的交付记录和售后服务质量。
3.质量管理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供应商的原材料子采购和供应商评估制度。
4.本钱评估–供应商的价格和产品本钱;–供应商的支出条件和合同条款。
三、评估和选择流程1.供应商申请–供应商向企业提交供应商申请表;–企业对申请表初步审核,确认申请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
2.资质审查–企业对供应商的资质和相关认证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包含资质合规性和相关证明料子的有效性。
3.综合评估–企业对供应商的综合本领进行评估,包含企业实力、技术本领和研发本领等;–进行供应商的信誉评估,了解供应商的经营记录和信用等级;–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评估;–对供应商的本钱进行评估。
4.选定供应商–企业依据综合评估结果,选择实现要求的供应商;–企业与供应商进行合同洽谈并签订合同。
5.监督和考核–企业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制度,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进行监督和考核;–建立供应商质量问题反馈和惩罚机制,确保供应商的连续改进和提升。
四、配套措施1.建立供应商信息库–企业建立完善的供应商信息库,包含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评估记录和评估结果等;–定期对供应商信息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供应商评审程序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合格供应商评定对供应商进行评定和选择,以保证供应商能长期、稳定地提供质优、价格合理的物料或服务。
1.职责1.1技术人员负责采购物资技术标准的制定。
技术人员负责进厂物料的检验和试验。
1.2采购人员负责所需材料的采购,采购询价对价格满意后对供应商基本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公司规模、人数了解满意后确定选为备选供应商2、在备选供应商里通过打分确定合格供应商4.3.1年度考核a.年度考核由综合办负责。
b.年度考核主要由四方面构成:质量、交期(交货时间)、价格、配合度。
c.年度考核时机:以一年为单位作考核,在每年12月份进行考核。
e.考核成绩①质量得分X=【1-(进料不合格批数/总进料批数)】×40②交期得分Y=【1-(逾期批数/总进料批数)】×20③价格得分Z④配合度得分W⑤总分=X+Y+Z+Wf.考核等级及奖惩g.考核登记采购负责人将考核成绩登记在“供应商年度考核表”上,并纳入供应商档案。
4.3.2需要时,由厂长提出,组织技术、检验、采购等人员走访合格供应商,了解其经营管理情况。
4.3.3同一供应商同一产品连续两次出现不合格时,由检验员以“质量信息反馈单”的形式要求其改进,如改进无效果,质检员报请厂长批准,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4.3.4供应商价格、交货期、服务水准低劣时,采购人员报请厂长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4.3.5批准后的供应商应在《合格供方名单》中删除。
4.3.6采购员负责建立并保存合格供应商档案,其中包括“供方能力调查表”、“供方评价表”、“供应商年度考核表”等有关的证实资料。
4.4服务供应商的控制4.4.1运输公司的协议4.4.2计量检定机构检验负责人对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评审,确保计量检定机构具有国家权威机关的授权,评审合格后方可为本厂提供计量检定服务。
5.支持性文件5.1《物资分类管理规定》6记录6.1供方调查表6.2供方评定表6.3供方考核表6.4质量信息反馈单。
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

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商评估程序,企业可以确保与高质量、可靠和可信赖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风险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包括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供应商评估的方法、供应商重新评估的时机以及供应商评估结果的管理。
一、供应商选择的标准1.1 产品质量标准:企业应该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高质量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1.2 供应商可靠性:供应商应该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和可靠的交货时间,以确保企业的生产计划不受影响。
1.3 供应商信誉度:企业应该选择有良好声誉和可靠业务记录的供应商,以确保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
二、供应商评估的方法2.1 文件审核:企业可以通过审核供应商的文件,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资质证书和业务许可证等,来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合规性。
2.2 现场考察:企业可以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考察,以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等,从而评估供应商的实际能力。
2.3 供应商样品测试:企业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测试,以评估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三、供应商重新评估的时机3.1 定期重新评估:企业应该制定定期重新评估的计划,以确保供应商的能力和表现持续符合要求。
3.2 重大变更时重新评估:当供应商发生重大变更,如设备更换、组织结构调整或质量问题暴露等,企业应该及时重新评估供应商的能力。
3.3 客户投诉时重新评估:当客户对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提出投诉时,企业应该重新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
四、供应商评估结果的管理4.1 评估结果记录: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评估结果的记录,包括评估的时间、方法、结果和建议等,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4.2 评估结果分析:企业应该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识别供应商的优势和改进的领域,为供应商的发展提供指导。
供应商选择及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选择合格供应商,评价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以保证选择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满足本公司规定。
同时对已为本公司提供产品的供应商持续定期供货能力做出评价。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评估提供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件、外协加工(含电镀电泳)、检定检测、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物流运输服务的供应商。
3 职责3.1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评价、管理、联络以及对供应商进行监督、考核;组织并评估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加工(含电镀电泳)、物流运输服务供应商,并建立其档案。
3.2 生产部负责评估外协加工供应商的评估。
3.3 设备部负责特种设备维修保养供应商的评估。
3.4 品管部负责检定检测服务供应商的评估。
3.5 审核组负责对供应商的初次认证审核和不定期审核,审核组由采购部、技术部、品管部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3.6 技术开发部和指定部门负责协助采购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以及新材料的使用(应用)情况的反馈,并组织新材料的试验。
3.7总经理负责批准《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评估表》、《供应商年度评估报告》。
4、定义:合格供应商是指能提供资质和证书,在质量、价格及服务都能满足客户要求的商品生产商、贸易商,以及服务提供商。
4 定义:无5 工作程序5.1 供应商选择及评价工作流程见附图。
5.2 供应商的分类5.2.1 一级供应商:为本公司提供构成产品主体原材料、产品配套外协件的供应商,如钢材、配套轴承供应商;以及主要工序的外包供应商,包括外协生产件、模具,委外加工(热处理、电镀、电泳等);5.2.2 二级供应商:为本公司提供对产品加工质量有一定影响的辅助材料的供应商,如合金刀具、切削液、乳化油、防锈油、纸板、木箱等。
5.2.3 三级供应商:供应零星物料的供应商、运输服务供应商,检定检测服务、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等。
5.3 合格供应商的条件5.3.1 有良好的质量保证系统,产品和服务符合生产国政府及销售地区政府法律法规的要求;5.3.2 价格合理;5.3.3 具有良好的供应能力和售后服务;5.3.4 具有有效的证明文件等;5.3.5 客户指定(杭州钢铁集团公司:10#钢;中山市翠恒贸易有限公司:摩擦片;东莞市奥承机电有限公司:轴承)。
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

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标题: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引言概述: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是企业采购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机制,可以确保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保证采购品质和供货稳定。
同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重新评估的程序。
一、供应商选择评估程序1.1 制定评估标准和指标在选择供应商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评估标准和指标,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价格竞争力、售后服务等方面。
这些评估标准和指标应该与企业的采购需求和战略目标相一致。
1.2 收集供应商信息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供应商信息,包括网络搜索、参加采购展会、向行业协会咨询等。
同时,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企业需要的资质证明、产品质量报告、客户评价等相关信息。
1.3 进行评估和筛选根据评估标准和指标,对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进行评估和筛选。
可以采用评分法或者专家评审的方式,最终确定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名单。
二、供应商重新评估程序2.1 设立重新评估周期企业应该设立供应商重新评估的周期,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在供应商重新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2.2 收集反馈信息在重新评估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收集供应商的反馈信息,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也可以向内部部门和客户收集对供应商的评价意见。
2.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重新评估的结果和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可以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改进措施,确保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三、供应商管理和监控3.1 建立供应商档案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合作期限、评估结果、合同信息等。
通过建立档案,可以方便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监控。
3.2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
供应商评估和批准标准操作规程

供应商评估和批准标准操作规程质量管理部QA主任负责组织物料供应商质量评估和现场质量审计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 首次审计1.1 对于首次审计,物资供应部应将《供应商申请表》及该物料供应商的基本资质报质量管理部QA主任;1.2 质量管理部QA主任对新增物料供应商信息进行审核,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通知物料管理部向资质齐全的供应商索取样品。
1.2.1 样品量至少为全检量的2倍;1.2.2 质量管理部QC依据本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报告检验结果。
1.3 检验结束后,必要时通知物资供应部向检验合格的物料供货单位采购能够满足试生产三批产品所需的原辅料或包装材料,按照生产工艺进行生产以考察所制成产品的质量,并进行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1.4 对于试生产和稳定性考察合格的物料或无需进行试生产和稳定性考察的物料,质量管理部QA主任将根据产品的特点制定质量审计计划和确定相应的审计小组成员对供应商进行审计。
1.4.1质量审计信息由物资供应部向供应商通报,取得供应商的同意后对该供应商进行质量审计。
1.4.2 审计以药品GMP(2010修订)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标准。
1.4.3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或主要物料的供应商要进行现场质量审计,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执行现场质量审计的,可以通过书面审计的方式代替现场的审计,具体执行标准参见《供应商评估和批准管理制度》中物料分类标准和本规程1.4.3.1和1.4.3.2。
1.4.3.1不需要进行现场审计的物料供应商包括:非印字外包装材料、一般辅料供应商。
符合以下情况的可不进行进行现场审计:-- 非常年生产用物料且提供的资质材料齐全;-- 进口物料且提供资质材料齐全;-- 其它制药企业质量审计合格且提供资质材料齐全;-- 所提供物料质量检测、小试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1.4.3.2需要现场审计的物料供应商包括:影响产品质量的原辅料、内包装材料的供应商。
以下情况必须进行现场评审:--产品质量出现不稳定趋势;--原料、工艺、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生产场所变更;企业隶属关系、管理人员发生重大变化;--印字包装材料供应商;--其他情况:由评审人员在资质材料评审(复审)时或QA主任审批时根据情况提出。
关于供应商的选择、评审及退出的管理制度

关于供应商的选择、评审及退出的管理制度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供应商的选择、评审及退出流程,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供应商选择流程1. 供应商资源的收集:通过市场调研、推荐、招投标等方式收集供应商资源。
供应商资源的收集:通过市场调研、推荐、招投标等方式收集供应商资源。
2. 资质审查:对供应商的法人资质、经营状况、生产能力、服务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查。
资质审查:对供应商的法人资质、经营状况、生产能力、服务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查。
3. 现场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体系、售后服务等进行现场考察。
现场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体系、售后服务等进行现场考察。
4. 供应商评估:综合考量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誉、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等因素进行评估。
供应商评估:综合考量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誉、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等因素进行评估。
三、供应商评审流程1. 定期评审:公司应每年对合作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的评审,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定期评审:公司应每年对合作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的评审,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2. 评审内容:评审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服务态度、售后服务、价格等。
评审内容:评审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服务态度、售后服务、价格等。
3. 评审结果:评审结果将决定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如果供应商的评审结果不满足合作标准,公司将调整合作策略。
评审结果:评审结果将决定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如果供应商的评审结果不满足合作标准,公司将调整合作策略。
四、供应商退出机制1. 退出条件:如果供应商连续三次评审结果不满足公司的合作标准,或者供应商存在严重的商业道德问题,公司将启动供应商退出机制。
退出条件:如果供应商连续三次评审结果不满足公司的合作标准,或者供应商存在严重的商业道德问题,公司将启动供应商退出机制。
2. 退出通知:公司将以书面形式通知供应商退出,通知内容包括退出原因和退出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rporate Standard 500B1002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Approval of Suppliers to CPT Materials Categories 1st issue, 2004-08
Page 1 of 6
Approved by Corporate Purchasing Committee - Hans Kirk Language: en 0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 for the global Danfoss purchasing organisation is to create a common knowledge database with supplier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for cross company synergy, and thereby act as one company to the outside world. One outcome of this ob-jective is to have fewer suppliers, who in return will be supplying to more divisions across the Group. In this light it is essential for Danfoss to adhere to the same proce-dures for Supplier Environmental & Quality Audit (SEQA) and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The database is confidential, and only for internal use at Danfoss.
1 Scope & field of application This procedure applies to the entire Danfoss Group and defines the overall working process for purchased materials under the Corporate Purchasing Teams (CPT). The pro-cedure is recommended for purchased materials outside CPT areas.
2 Procedure 2.1 General The CPT’s are established as cross-divisional purchasing teams in order to let the total purchasing volume of the Danfoss Group support Danfoss’ bargaining position.
There is a number of CPT’s, which each has between 3-7 members. Each CPT is re-sponsible for a specific material category, which makes use of a specif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members are representing different divisions. The CPT Chairmen are all members of the Corporate Purchasing Committee (CPC). Most of the CPT’s have appointed a lead buyer, who is responsible for coordination of the purchase in respec-tive sub-categories. The CPC/CPT administrate and controls the supplier database. Corporate Standard 500B1002 1st issue, 2004-08 Page 2 of 6
2.2 Work flow The process for approval and re-approval of suppliers consist of the process steps illus-trated below:
If appropriate some of the process steps can run in parallel but process steps 1-5 shall be passed in order to deliver to Danfoss factories as an approved Danfoss supplier.
CPT activity
Division Activity
CPT activity
Level 00 approval ?Level 0approval?YStart qualification processCPT SupplierdatabaseNYPotentialSupplier SelfassessmentQualificationprocess endsN
Danfoss audit ofQuality &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
Level 1Approval ?Danfoss audit ofTechnologyProcessLevel 2Approval ?YDocumentedSample approvalprocedureYSampleApproval ?Re-Approval ? CPTEvaluation ofSupplierPerformanceDivision SupplierdatabaseYQualificationprocess endsQualificationprocess ends
Qualificationprocess ends
Qualificationprocess ends
NNN
Re-qualificationprocess ends
Qualification processends
Start Re-qualificationprocess
N
Y
Step 1Step 2Step 3Step 4Step 5
Re-Assessment
Screening forpotentialsuppliers
On-SiteauditQuestionnaire
Sample approval Corporate Standard 500B1002 1st issue, 2004-08 Page 3 of 6
If a potential supplier is approved to level 2 according to this procedure, the potential supplier is qualified to start the process for Sample approval to all Danfoss factories.
2.3 Step 1: Screening for Potential Suppliers The objective is to get an all-round view of the company that is under consideration as a supplier to Danfoss. The screening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that may characterise the operation of a company as well as perspectives for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The aspects under consideration are Quality, Log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Fi-nance, Management, Employees, Environment, UN Global Compact, Market position and sub-suppliers.
A CPT “Supplier Questionnaire” and “Supplier Evaluation Scorecard” tool is used in the screening process, and the result of the screening is registered in the CPC/CPT Sup-plier Database. Suppliers that pass this step achieve a level 00 approval.
2.4 Step 2: Self Assessment A Self-Assessment too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E&Q system proficiency of potential suppliers to Danfoss. The assessment benchmarks the potential suppliers’ E&Q man-agement system against Danfoss’ minimum expectations, which are based on 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A CPT self-assessment tool is used for this process, and the result is registered in the CPC/CPT Supplier Database. Suppliers that pass this step achieve a level 0 approval.
Based on a augmented CPT decision (e.g. low complexity standard component) step 3 and/or 4 may be consid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