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强筋抗逆稳产小麦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
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选育报告

现 代农 业科技
2 0 1 3年第 2 4期
优质 强筋 高产 稳产 小 麦新 品种 郑 麦 3 7 9选 育 报告
杨 会民 雷振 生 吴政卿 王 美芳 何 宁 何 盛莲 晁岳 恩 周正富
( 河 南 省 农 业 科学 院 , 河南郑州 4 5 0 0 0 2 ) 摘 要 介 绍 了 郑 麦 3 7 9 的 育 种 目标 、 选育 经过 、 特 征特 性 , 总结其 栽培要 点 , 以促 进该 品种 的推广 应用 。 关 键 词 郑 麦 3 7 9; 选育 ; 优质; 特征特 性 ; 栽 培 要 点
均单产 7 8 1 0 . 5 k g / h m z , 比对照品种周麦 l 8增 产 4 - 3 %, 居 7 个参 试品 种第 4位 。
2 . 2 品 质 特 性
利用, 抗 生产 上主 要病 害如 条锈 病 、 白粉病 、 纹 枯病 、 叶 枯病
等, 抗 倒 能力 较 强 , 越冬安全 , 分 蘖 力较 好 , 株 型好 , 成穗 率
增产 1 5 . 8 %, 两点 均居 参试 品 系之 首 ; 2 0 0 8年秋 参 加省 冬 水 区 试预 试 . 2 0 0 9年 秋 参加 河 南 省 冬水 组 区 试 , 2 0 1 0年 秋 继
续参 加 河 南省冬 水 组 区试 , 2 0 1 1 年 秋 参加 河 南 省 冬水 组 生
8 5 c m 左右 , 中熟 , 熟相 好 , 干粒 重 5 7 g , 2 0 0 7 年 秋 参加 产 量
鉴 定试 验 。 2 0 0 8年 夏荥 阳点 折合单 产 1 1 0 3 4 k g / l l m , 比 对照
点 间稳 产性较 好 。 据 农 业部 谷物 品 质监督 检 验测试 中心 ( 郑 州) 抽 区 试 2年 多点混 合样 进行 品 质测 定 , 郑麦 3 7 9均 达 到
宝应县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的筛选试验

脒等药物防治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害3次。 安宜镇试点统一于2017年11月16日播种,人工撒播,
播 种 量 210kg / hm2。 肥 料 运 筹 :11 月 15 日 施 45% 复 合 肥 450kg/hm2作基肥;12月22日施苗肥尿素150kg/hm2;3月26 日施拔节肥45%复合肥300kg/hm2、尿素120kg/hm2;4月15 日施穗肥尿素75kg/hm2。病虫草防冶:3月10日用阔封、二 甲粉、10%苯磺隆等进行春季化除1次;4月24日、27日用 戊唑多菌灵、戊唑咪鲜胺、啶虫脒等防治穗期病虫害2次。 1.4 天气影响 播种至越冬前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小 麦播种,但长期无雨导致部分田块旱情加重,尤其小官庄 镇试点,播后因无法及时洇水导致小麦出苗不足、生长受 阻。越冬后气温明显降低、雨日多、日照少,小麦的生长 减缓。返青拔节期回温快,雨水、日照均较为适宜,利于 春后发苗生长。抽穗扬花期雨日较少,利于穗期病害防 治。灌浆成熟期天气多变,出现了极端高温及多阴雨天 气,尤其是灌浆中后期雨日多、雨量大,不利于小麦灌浆 结实,导致粒重下降。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试验
高剑波 1 唐瑞森 2 闵信荣 3 许美刚 1 强建萍 2 陈书健 1
(1 宝应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宝应 225800;2 宝应县种子管理站,江苏宝应 225800; 3 宝应县小官庄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宝应 2258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参试各品种,镇麦12号产量最高,2个试点均 居第1,分别比对照扬辐麦4号增产1.04%和10.47%;平均 单 产 7.03t / hm2,比 对 照 增 5.67%;扬 麦 25 第 2,平 均 单 产 6.86t / hm2,较 对 照 增 3.18%;宁 麦 26 位 列 第 3,较 对 照 增 1.91%。镇麦10号和扬麦23产量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减 产6.22%和4.54%(详见表1)。 2.2 产量结构 2.2.1 分蘖成穗 扬辐麦4号、宁麦26、扬麦25 3个品种分 蘖成穗性较强,有效穗分别为490.5万/hm2、486万/hm2和 484.5万/hm2;镇麦12号、镇麦10号分蘖成穗数较低,分别只 有426万/hm2和432万/hm2;扬麦23中等,成穗数475.5万/hm2。 2.2.2 每穗粒数 扬麦25、扬麦23和扬辐麦4号较多,均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

史 同期增加 288. 8mm 迫 使麦播时间比正常年 份推迟 1 周以
上 但充足的底 墒有利于根蘖生长 并且其积极影响延续到
小麦 生育全过程 为小麦丰产打下了 良好基础
小麦越冬期( 12月21日至元月31日) 平均气温达2. 44 比
历年同期偏高 1. 9 加之墒情好 使冬前分蘖发育不停止 特
别是进入 2 月份 平均气温更是比历年同期偏高 4. 3 5 积
工作 研究
本刊支持单位
河南省百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大白菜 甘蓝 花椰菜等蔬菜种子
地 址 郑州市农业路一号
电话 0371- 65714026
随着粮食生产 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
积 不断增加 我市 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 以优质强筋
小 麦种植面积最大 为了适 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
13 23 日 人工条播 每公顷留基本苗 225 万左 右 重复间
留 走道 0. 7m 四周设保护行 田 间管理均采用高产栽培措施
进行 拔节初期统一追肥一 次 施尿素 150kg/ hm2 孕穗灌浆
期 防治蚜虫 3 4 次 5 月底收获
2 气候状况
播期遭遇 连阴雨天气 播前及播期降 水 543. 1mm 比历
小 麦发育来说属于正常年份
3 结论
三个 试验点 汇总平 均
较
CK 1
增产的
有新麦
9
4
0
8
郑麦
005 郑 麦 9023 宛麦 147 分别 增产 18. 1% 9. 7% 5. 6%
5. 1%
其中新麦
9408
较
Ck 2
增产
9.
3%
增产显著
郑麦 005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轮选49_的选育

2023年第6期育繁制种98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轮选49的选育于立强1 于广军1 张 娟1 赵军涛1 张宏军2 杨 丽2 吴培培2 周 阳2(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河北石家庄05153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以烟农19为母本、师栾0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抗寒、抗倒伏、早熟小麦品种轮选49。
该品种于2021年分别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审定(国审麦20210150)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210044),2023年进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介绍了轮选49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栽培技术要点及育种经验体会,并对今后优质强筋小麦育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麦育种;强筋品种;轮选49;栽培技术Breeding of a Wheat Variety Lunxuan 49 with Strong Gluten QualityYU Li-qiang1,YU Guang-jun1,ZHANG Juan1,ZHAO Jun-tao1,ZHANG Hong-jun2,YANG Li2,WU Pei-pei2,ZHOU Yang2(1Zhaoxian Experiment Station of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 051530;2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我国优质小麦育种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育成了一批优质品种,为满足人们对优质面食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但整体而言,强筋小麦品种在产量、抗性上与高产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1-2],使得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发展的不稳定性较大,表现为在优质强筋品种种植面积小、供不应求的年份,能够做到优质优价收购,农民种植优质品种的收益大、积极性高;但在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大、市场供应充足的年份,优质小麦价格与普通小麦价格的差距就会明显缩小,使得优质优价增加的收入难以弥补由于优质品种产量和抗性不足造成的损失,出现了种植优质品种不如种植普通高产品种收益高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种植优质品种的积极性。
育种家有话说高产、优质强筋系列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简介

育种家有话说高产、优质强筋系列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简介宿振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各位老师好!我是宿振起,是“一麦众承”5号组的组长,组员还有:杨仿、朱伟、欧阳娟、赵岩涛老师。
我在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从事小麦赤霉病抗病遗传和小麦育种工作。
从2002年上研究生至今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到今年都有20个年头了。
2020年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到农大工作,今天结合高产、优质这个育种目标,把一直从事的“太谷核不育选择杂交群体改良”技术和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一点心得分享一下,希望对今后育种能有所启示,也恳请各位老师和朋友多多指教。
在介绍今天话题前我们先把我国优质麦生产现状简要回顾一下:我国小麦总量供给充足,但高端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则严重不足,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年进口小麦800万吨左右,主要以高端优质专用小麦为主。
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小麦的需求,优质强筋在上世纪80年代已成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主栽品种仍以中筋类型为主,面粉的稳定时间普遍较短(<3.0min)、吸水率较低(<60.0%),不但不能满足生产高端面包、汉堡皮、比萨等食品的标准,也不能完全满足生产我国传统蒸、煮食品的需求。
此外,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种植、收获、销售和混合贮存的粮食收购模式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原粮自身品质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除直接用于制作面包等西方烘烤食品外,大多则是面粉企业用于配粉以提升“通用”中筋面粉加工可塑性,以此来保障通用粉的质量。
下面这张图是对北京超市销售的主要面粉品牌进行粉质分析,仅从中筋粉稳定时间(~5.0min)这一指标中即可看出强筋小麦在面粉加工企业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图1)。
图1 市售面粉粉质参数分析(仅供内部交流)与普通品种相比,当前我国主推优质麦品种整体产量及综合抗性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也不乏在产量和抗性上均得以显著提升的强筋新秀,如济麦44,中麦578,新麦45等。
张家港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筛选试验

张家港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筛选试验张家港地区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小麦是张家港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而小麦品种的选择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张家港地区进行了一项小麦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筛选试验。
本文将对这次试验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1. 试验背景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张家港地区种植小麦的历史悠久。
受到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一直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家港地区农业部门决定进行一次小麦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筛选试验,希望能够找到更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 试验设计为了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张家港地区农业部门精心设计了试验方案。
他们首先在当地选择了若干块土地作为试验田地,然后从国内外引进了多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这些小麦品种包括耐旱、耐病、高产和优质的特点,然后将它们在同一地块上进行了种植。
3. 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张家港地区农业部门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了操作。
他们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小麦进行了田间管理,比如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他们还对小麦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记录,以此来评估各个品种的适应性和表现情况。
4. 试验结果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管理和观测,张家港地区农业部门终于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
他们发现,在这些小麦品种中,有一些的确表现出了较好的性状,比如生长势强、抗逆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等。
而且,这些优质品种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表现。
5. 结论和展望通过这次试验,张家港地区农业部门成功筛选出了若干优质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且具有较好的产量和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小麦的供给。
未来,张家港地区农业部门将继续进行类似的试验,希望能够培育出更多适应性强、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为当地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强筋小麦新品种万丰269优质高产抗逆栽培技术

强筋小麦新品种万丰269优质高产抗逆栽培技术作者:董艳华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11期优质强筋小麦万丰269(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00012),于2020年4月29日通过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先由西农979和济麦20杂交选育出稳定系,再与新麦26杂交选育而成的,为半冬性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达到583.7 kg,相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长2.59%,适宜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尤其是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丰产增效。
一、优选地块万丰269为优质强筋小麦,尤其适合河南省豫北麦区和豫中东部的中高肥力麦田种植,以土层深厚肥沃、排灌便利的地块为宜。
二、耕地播种(一)播种前处理提前评估播种前地下害虫发生程度,如有地下害虫严重发生的情况,可用杀虫剂拌种备播。
具体做法是:在1 kg水中加入甲基异柳磷乳油0.4 g,混匀后拌种。
这样可有效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根据不同茬口,对有根部病害发生严重地块用杀菌剂戊唑醇0.04 g兑水1 kg混合均匀药剂拌种,有效防治小麦病害。
如病、虫均有混合发生严重的地块,播种前可混合杀虫剂与杀菌剂拌种,种子包衣剂可选用3%敌委丹种衣剂等,用药量少、防效好。
(二)深耕播种万丰269适宜10月上中旬在黄淮海平原麦区播种,每667 m2基本苗14万~22万株,于前茬作物玉米收获后,直接于大田机械粉碎玉米秸秆,玉米秸秆还田可培肥改土,如预计每667 m2产量达到600 kg的高产麦田,需深耕33 cm以上,宜采用大田连续性保护性耕作技术,先用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干净玉米,然后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深耕33 cm左右。
增施底肥,每667 m2可施纯氮10~12 kg、磷肥6~8 kg、钾肥6~7 kg、硫肥3~5.5 kg。
每667 m2播种量11~12.5 kg,确保播种均匀,用精播耧播种可保持下种均匀,推广使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因地制宜,可适当镇压土壤。
2011—2012年潍坊地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舭
i I
2 0 1 1 — 2 0 1 2年潍 坊地 区优 质
强筋 小 麦 品种 筛选 试验 总结
夏 玉华 张礼 堂 马光辉 王瑞 芳 魏 秀华 。 张其鲁 ( 1 . 山东 省 安丘 市农 业局 安 丘 2 6 2 1 O 0; 2. 山东 省潍 坊市 农 业科 学院 潍坊 2 6 1 0 4 1 ) 摘要: 按 照 品种 试验 程 序 对 1 6个各 地推 荐 的 高产优 质 小麦品 种进 行 产量 比较 及 抗 逆性 、 适 应 性鉴
1 . 2 主 要 材 料
2 0 1 1 年 山东 、 河南 、 河北、 陕西 共 推荐 了 1 6个 优 质 高 产 强筋 小 麦 品种 作 为试 验 品种 , 以济南 1 7为 优 质 品种对 照 . 以济 麦 2 2为 高产 品种对 照 ( 见表 1 ) 。 肥料 : 干鸡粪 6 0 0 k g / 亩, 西洋复合 肥 ( 1 5 — 1 5 — 1 5 ) 5 0 k g / 亩, 每亩 尿 素共 施 用 l 5 k g , 所 用 除 草 剂 为 杜邦 巨星 。
抗 倒性 、 熟 性差 异较 大 。籽 粒 性状 整体 较好 , 角质 率 高 , 容 重 高, 有光泽。
关键 词 : 小麦; 优 质 品种 ; 产量 比较 ; 性 状鉴 定
根 据 小 麦 产 业 任 务 和 岗位 专 家 的安 排 组 织 , 潍 坊 试 验站 对 各地 推荐 的 高产 优 质小 麦 新 品种 进 行 了 产量 比较 、 生物 学 特性 、 抗逆性 、 抗 病性 鉴 定 , 为推 荐 高 产优 质广 适小 麦新 品 种提供 科 学依 据 。
1 . 3 试 验 方 法
试 验 地点 及 面积 : 试验 场 , 小 区 面积 1 4 . 8 7 m2 . 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度 和光 热资 源 , 并 受 水肥 供 应 的 影 响 。我 国北 方
6 0 0万/ h r n 、 每穗 4 0粒左 右 、 千粒重 4 0 g以上 为 宜 。总体来 说 , 通 过 常规 选 择 和 新技 术 来 改 良小 麦生 理性状 是未 来研 究 的重点 。
山东农 业科 学 2 0 1 3 , 4 5 ( 4 ) : 3 4~3 6
S h a n d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优质强 筋抗逆稳产小麦 品种 引进 与筛选试验
付 亮 , 马华平 , 程 兰兰 , 李 洋
3 体会
小麦 产量 构成 三 因子在 每个生 态环 境 中都有 个 理想 的平 衡 , 这 种 平衡 取 决 于 当地 的 日照长
主要源 于穗 粒数 和收 获指数 的提 高 。通 过增 加穗
粒 数 和改 良株型 、 增 强 抗 倒伏 能力 及 提 高 收 获 指
数 是 山东 省 今 后 育 种 的 主要 方 向。产 量 三要 素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验 材料 与设计
供试品种为新麦 2 6 、 师栾 0 2— 1 、 济南 1 7 、 新 麦1 9 、 西农 9 7 9 、 郑麦 3 6 6 、 郑麦 7 6 9 8 、 周麦 2 4 、 衡 观3 5 、 周麦 l 8和济麦 2 0共 1 1 个, 以周麦 1 8为对
中图分 类号 : ¥ 5 1 2 . 1 0 2 . 2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9 4 2 ( 2 0 1 3 ) 0 4— 0 0 3 4 — 0 3
为解决 新 乡地 区优质 强筋小 麦生 产 中品种 多
照。
乱杂 、 抗逆 能力 弱及 品质 达标率低等 问题 , 2 0 1 1 年特在 新 乡市农 科 院新试 验地进 行强 筋麦 引进 与 筛选 田间试验 , 并从产量 、 品质 、 抗病性和 田间综 合表 现等方 面对 供 试 品种 实 施考 察 , 以选 出适 合
[ 1 ] 王琳清 , 陈秀兰 , 柳学 余 主编 .小麦 突变 育种学 [ M] .北
京: 中国农业科 学技术 出版社 , 2 0 0 4, 1 2 .
[ 2 ] 赵振东 , 宋建 民, 刘建军 , 等 .关于小麦育 种若干 问题的探 讨[ J ] .山东农业科学 , 2 O3 , 4 : 7— 1 1 . [ 3 ] 刘录祥 , 郭会君 , 赵林姝 , 等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 2 O 年 的基 本成就与展望[ J ] .核农学报 , 2 0 0 7 , 2 1 ( 6 ) : 5 8 9 — 5 9 2 .
本地种 植 的强筋 小麦 品种 。
试 验 采用 随机 区组设 计 , 重 复 3次 , 小 区 面积
为1 3 . 3 m 。前 茬 作 物 为 玉 米 , 在 大 喇 叭 口期 粉 碎秸 秆还 田 , 9月 2 0 日 一2 2 日平 整 土地 , 1 0月 5 3旋 耕 2遍 , 1 1 0月 6日斜耙 、 顺 耙 各 2遍 , 1 0月 7 3田间规 划 。每公 顷施 纯 氮 ( 1 N ) 3 0 0 k g , P 2 0 1 5 0 k g , K 2 0 1 1 2 . 5 k g 。结合整地全部磷钾肥 和 6 5 % 的氮肥底 施 , 拔节 初 期 追 施余 下 的氮 肥 。 1 0月 9 日采用奥 地利 小 区播种 机 等行 距 播 种 , 行距 为 2 0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1 2— 2 4
c m, 基本苗 2 4 0万/ h m 。返青 期除草 1次 , 拔节 期追肥后灌水 1 次, 其它管理同一般高产田, 2 0 1 2 年 6月 1 1日收获 。
基金项 目: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 目( 2 0 1 2 G B 2 D 0 0 0 2 6 6 ) ; “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2 0 1 1 B AD 0 7 B O O ) 作者简介 : 付 亮( 1 9 8 4一 ) , 研 究实习员, 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E— m a i l : l f y i n g s k y 2 1 @s o h u . t o m
( 1 . 新 乡市农业 科学院 ,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3 ; 2 .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 司,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3 )
摘
要: 从产量 、 品质 、 抗病性 和田间综合 表现等方 面 , 对新 麦 2 6等 1 1个强筋抗逆 稳产 小麦品种进 行对
比, 筛选 出适 宜新 乡地 区种植 的强筋小麦 品种 3个 , 分别是济麦 2 0 、 新麦 2 6和师栾 0 2— 1 , 可供 当地农 技部 门 推广和农 民种植 时参考 。 关键词 : 强筋小麦 ; 品种筛选 ; 新 乡
参 考 文 献:
冬小麦生育进程有一长两短的特点 , 即分蘖期长 , 穗 粒形 成期 短 , 灌 浆 期 短 。种 植 多穗 型 小 麦 品种 可 以扬 长避短 , 非 常适合 这一 麦 区的生 态条 件 , 故 多年来 该地 区大 面 积 推 广 的 品种 多 属这 一 类 型 。 黄淮麦区小麦高产品种应具备如下特征特性 : 半 冬性 , 耐寒 , 分蘖力中等 , 成穗率高 ; 株高 8 0 c m左 右, 株型紧凑 , 耐密性好 ; 株型清秀 , 下 部 叶片 较 窄, 上部叶片较短且挺举 , 田间透光好 , 光合生产 率高, 秆韧抗倒伏能力强 。 山东省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仍在继续增长 ,
第 4期
付 亮等 : 优 质 强筋抗 逆稳 产小 麦 品种 引进 与筛选 试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