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合集下载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和健身人群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快速恢复运动能力,减轻疼痛和预防再次受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一、及早诊断与治疗运动损伤发生后,应尽早就医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专业医生可以通过体检、影像学、病史等方式确定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尽早开始治疗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二、休息和保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休息和保护受伤部位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帮助受伤组织恢复。

在休息期间,应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同时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受伤。

三、温和运动在康复训练初期,温和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组织受损,开始时可能无法进行剧烈的运动,过度的运动可能导致损伤加重。

通过进行柔性和渐进的运动,可以逐渐增加运动范围和负荷,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四、恢复平衡运动损伤可能会破坏身体的平衡能力,因此恢复平衡是康复训练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平衡训练器材或各种平衡训练动作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预防再次受伤。

五、增强力量和稳定性在康复训练中,增强力量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进行特定的肌肉训练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减轻受损关节和组织的负荷,改善运动技能和功能。

六、逐渐恢复运动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或健身人群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确定身体已经足够康复后,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频率,但必须注意不要过度。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疼痛和不适感,及时调整和停止运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七、寻求专业指导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寻求专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的康复师或教练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监测康复进展并提供专业建议。

同时,他们还可以教授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姿势,帮助减少受伤风险。

八、个人心理调适运动损伤对运动员或健身人群的心理压力是不可忽视的。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Download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Download
• 用法:上药研未,使用时取适量药粉加水或蜂蜜调 成稠彻状,摊在油纸成塑料纸上外敷于伤部,每日 更换一次。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二) 消肿散 • 生大黄150g,山枝、血竭、地鳖虫、蒲公英、乳 香、没药各30g。主治和作用及用法同1号新伤药 (三) 活血生新剂 • 官桂15g,生川乌、生草鸟、生南里、乳香、没药、 木香、木通、续断各9g,土鳖、红花、刘寄奴各 12g主治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期,具有逐寒、 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使用时取适量药 粉加水、少量酒精和凡士林调成糊状,煮沸后冷却 至50Y左右,趁热外敷于伤部(防止烫伤),两日更 换一次。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二)拨罐的临床应用 • 留罐法: 指将火罐拔在穴位上,留火罐吸着一
段时间使局部充血、淤血,一般为l0~15分钟。
• 闪罐法:用闪火法将火罐扣上吸着后,马上报
下来,再扣上吸着后再拔下来,反复多次,直到 皮肤发红充血为止。
• 走罐法: • 刺血拔罐法: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运动建筑设备卫生
• 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 (-)基地的选择及坐落方向 • 室内体育建筑,要有充分日照,一般应坐 北朝南,或偏向东南、西南,使建筑物的 长轴尽量东西向。若用人工照明的,可不 考虑座落方向。 • 室外运动场的长轴方向最好是正南北方向 (长轴最好与子午线平行),以避免阳光 的直射。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四) 2号新伤药(郑怀贤方)
• 红花、血竭、牛膝、木通、檀香、羌活、 独活、海桐皮、元胡各9g,大黄、川苔、 木香15g,黄柏30g主治急性闭合性软 组织损伤有红肿热痛者,用法同1号新 伤药。

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第四节
按摩疗法
亦称推拿,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或手的代 替物刺激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 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适用性广。
既无服药之苦,又无针刺之痛。
第五节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利用自然或人工的各种物 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 的方法 常用方法:冷冻疗法、温热疗法、直 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等
均不宜使用。
4、对急性小创伤或慢性损伤可以采用激素局部 治疗,但注射的药量、次数都要严格控制,并 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第二节
针灸治疗
针: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 灸:艾灸,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薰熨来 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方法:针刺法、电针法、灸法
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通过直流电的作用将药物离子经过皮肤或粘 膜导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兼有直流电和药物的作用,疗效比单纯的直 流电疗法要佳,操作方法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同
第六节、 固定疗法
(一)作用 1、避免受伤韧带组织的松弛,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2、限制肌肉,肌腱超常范围的活动,避免已伤组 织再伤,有利恢复。 (二)使用规则 固定伤部于相对适宜的位臵,受伤组织不在受 到牵连,活动时不使疼痛加重。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第一节 药物疗法 第二节 针灸疗法 第三节 拔罐疗法 第四节 按摩疗法 第五节 物理疗法 第六节 固定疗法 第七节 伤后康复锻炼
第一节
药物治疗
(一)中草药治疗
中医治疗创伤性疾病,具有独特而系统的治疗 法则和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有着内外兼治、价 廉简便、疗效较佳的特点 其治疗运动损伤的基本法则: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社会宣传推广
利用媒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宣传 运动损伤康复的重要性,提高公
众的重视程度。
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运动损伤康复领域的人才培 养,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推动行
业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
在疼痛和肿胀减轻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 练等,以促进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因子如电疗、光疗、超声波等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加速愈合。
03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
肌肉拉伤的康复
轻度拉伤
冰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适当休息,轻度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
运动损伤的康复
目录
• 运动损伤概述 • 运动损伤的康复原则 •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 • 运动损伤康复的注意事项 • 运动损伤康复的未来展望
01
运动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包括肌肉拉 伤、扭伤、骨折等。
分类
运动损伤可以根据伤病类型、部 位和程度进行分类,如肌肉拉伤 、韧带扭伤、关节脱位等。
使用辅助器具
根据需要,可以合理使用 辅助器具,如拐杖、支具 等,以减轻负担和保护受 伤部位。
注意环境安全
在康复锻炼时,应注意周 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因地 面湿滑、障碍物等因素而 再次受伤。
05
运动损伤康复的未来展望
运动损伤康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康复设备
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发智能化康复 设备,实现精准评估和个性化康复。
中度或重度拉伤
冰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进行物理治 疗。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

内容摘要
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提供了具体的康 复训练方案。这些方案综合考虑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运动需求,通过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读 者逐步恢复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本书还强调了运动康复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需求的读者,书 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本书还结合实际案例,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 者更好地理解康复训练的实际应用。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易于理解的书籍。无论是专业 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爱好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有关运动损伤评估与康复训练的有价值信息。通过 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运动损伤的预防胜于治疗。通过正确的训练和热身,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运动 损伤的风险。"
这一观点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训练、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我们可 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最佳的康复训练方法也 是不同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时,应考虑到个体的 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经验等因素,以确保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更 加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这种编写方式不仅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也使 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运动损伤评估与康复训练的实际操作过程。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的目录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通过对其目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书的编纂特点和内容框架,为 进一步阅读和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于广大运动爱好者、专业运动员以及 从事运动康复工作的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籍。

运动康复七步法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运动康复七步法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运动康复七步法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运动康复是一种通过运动和运动训练来促进身体康复和恢复功能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运动损伤和疾病的康复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训练和治疗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运动能力和功能。

在运动康复七步法中,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旨在全面而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康复。

这七个步骤包括:评估、目标设定、制定康复计划、康复训练、功能训练、运动再评估和巩固。

运动康复的成功依赖于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合适的康复设备。

在评估阶段,医疗团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功能评估,以了解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康复的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团队会与患者一起设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计划。

在康复训练阶段,医疗团队会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和物理治疗手段来帮助患者渐进地恢复受损的组织和功能。

这包括关节活动性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同时,功能训练阶段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在完成康复训练后,医疗团队会进行运动再评估,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调整治疗计划。

最后,为了巩固康复效果,患者需要继续遵循医疗团队的建议和指导,并进行定期的康复练习。

总体而言,运动康复七步法是一个科学且系统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并重返正常的生活和运动方式。

它不仅需要医疗团队的专业指导和个性化治疗,也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坚持。

通过运动康复七步法,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运动损伤和疾病,以达到康复的效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

在本篇文章中,运动康复七步法流程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首先,我们会对运动康复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进行简要介绍,以强调这个话题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会介绍运动康复七步法流程的背景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这个流程对于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七个步骤。

中医对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

中医对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

中医对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和爱好运动人士常常面对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运动能力,还可能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传统中医学在康复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注重整体调理和个性化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康复过程。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诊断运动损伤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将运动损伤看作是身体功能失调的表现。

运动损伤可以分为外伤和内伤两类。

外伤多由创伤引起,如扭伤、摔打等。

内伤多由运动过度、肌肉疲劳、气血不畅等引起,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

中医会通过细致的观察、望、问、切等方法来进行诊断,辨别损伤的类型、程度和病因。

二、中医治疗运动损伤的原则1. 疏通经络: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若经络不畅,就会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因此,中医会采用针灸、拔罐等手段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痛楚和积聚。

2. 活血化瘀:在运动损伤中,血液循环往往不畅,导致瘀血堆积,影响康复。

中医会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草药和外敷疗法,如红花、川芎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带来的疼痛和肿胀。

3. 调和气血:中医追求身体的整体平衡,同时重视气血的协调。

在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中,中医会使用一些滋补气血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等,以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

4. 强筋壮骨:中医注重防治运动损伤的复发,因此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强筋壮骨的中药,如桑寄生、巴戟天等,以加强肌肉和骨骼的修复与增强。

三、中医康复治疗实践1.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在运动损伤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的穴位,调节经络和气血,针灸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活血等。

比如,对于膝关节扭伤,中医常用的穴位有阳陵泉、足三里等。

2. 中药疗法:中药常常被运用于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中。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如熟地黄汤、当归四物汤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

3. 推拿按摩:中医的推拿按摩疗法在运动损伤的康复中也被广泛应用。

中医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运动是一种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方式,然而,运动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各种损伤。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来应对运动损伤。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草药疗法和推拿按摩。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运动损伤同样有着显著的效果。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经络和气血运行,从而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以下几种:1. 局部针刺:通过在损伤部位及周边穴位进行针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例如,在扭伤脚踝时,可以选择针刺足三里、足五里等穴位。

2. 远端穴位刺激:通过选择与损伤部位相关的远端穴位进行刺激,间接影响损伤部位的康复。

例如,对于膝关节损伤,可以选择刺激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

3. 针刺配伍法:根据具体情况,同时刺激多个穴位,以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针刺足三里、足五里和足三阳经等多个穴位,应用于扭伤等较严重的损伤情况。

二、中草药疗法中草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通过草药的外用或内服来促进损伤的康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草药疗法:1. 外敷草药:将适宜的中草药制成药膏、湿敷料等形式,直接外敷在损伤部位。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止血,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的外敷草药有川芎、独活和白芷等。

2. 中药煎剂:将适宜的中草药煎煮成药汤,内服治疗运动损伤。

中药煎剂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强壮筋骨等途径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

例如,干姜、黄芪和川参等常用于运动损伤的中药煎剂。

3. 饮片草药:将草药制成饮片,泡水饮用。

这种方式方便携带和使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地进行治疗。

常用的饮片草药有白芷、薄荷和川芎等。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又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按摩促进气血运行和组织修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方式:1. 揉捏法:用手指、掌根等部位对损伤部位进行旋转揉捏,以促进微循环和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酸痛等轻微运动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医认为,伤后气血凝滞,欲治其 痛,先行其淤,欲消其肿,必活其血。 又指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因 此,行气活血法贯穿于运动损伤治疗 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5
(一)运动损伤初期


运动损伤发生后组织撕裂或断裂,血管
破裂出血,组织液、淋巴液渗出,此时可见
皮下淤血、肿胀,形成血肿块,出现疼痛。
30
• 颈肌痉挛:
• 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 侧腓肠肌部位。
• 面神经痉挛:
• 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 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 到20次。
• 隔肌痉挛:
• 主穴:隔俞、京门。
31
四、注意事项和禁忌证
• 家用真空抽气式罐由于它的简便、 易学,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家 中。当人们受凉、肩背疼痛时,年纪 大一些的人都会说:“拔拔罐吧。” 起罐后的一身轻松,能缓解甚至解除 许多不适。但也有人因在使用中方法 不当,反造成了一些新的不适。
2
二、伤科常用的中草药
• (一)活血药
• 如桃仁、红花、血竭、三七、丹参、元胡、 当归、乳香、没药等。
• (二)理气药
• 如黄芪、木香、青皮、香附、檀香、陈皮、 厚朴、丁香、麝香等。
• (三)续筋接骨药
• “肝主筋、肾主骨”。除了传统中医接骨
药外,还可通过补肝肾达到续筋接骨的目的,
如杜仲、续断、牛膝、龙骨、自然铜、骨碎补、
• 下面几点是家庭拔罐常见的禁忌。
32
•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 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 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 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 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 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 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 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 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第一节 中草药疗法
中医治疗创伤性疾病,具有独特而系统的 治疗法则和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有着内 外兼治、价廉简便、疗效较佳的特点。
• 一、中草药治疗损伤的基本法则 • (一)整体观 • (二)辩证施治 • 要根据不同的伤病、病情、病期、体质
状况、年龄、性别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与方剂。
• 7.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 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 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和温针灸等。 14
二、取穴原则
• (一)就近取穴 • 如肩痛时选用阿是穴即压痛点、肩
髃、肩髎穴等。 • (二)循经取穴 • 可在经络远端部位针刺1-2个大穴,
如腰痛时可在足太阳膀胱经上针刺委 中、昆仑穴,肩痛可加刺外关穴、关 冲穴等。
15
三、针灸治疗运动损伤举例
• (一)肩部软组织损伤
23
• (二)拔罐的临床应用
• 1、留罐法

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
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
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
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 2、闪罐法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
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
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24
• 3、走罐法
19
一、拔罐的作用
• (一)溶血的作用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
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
象。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
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
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
• [循环系统适应症] • 高血压: • 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
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 心律:不齐 • 主穴:心俞、肾俞、膈俞、脾俞。 心
脏:供血不足。 • 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28
• [运动系统适应症]
• 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 节痛。
• 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
10
• (二)消肿散

生大黄150g,山枝、血竭、地鳖虫、
蒲公英、乳香、没药各30g。主治作用及用法
同1号新伤药。
• (三)活血生新剂

官桂15g、生川乌、生草乌、年南星、
乳香、没药、木香、木通、续断各9g,土鳖、
红花、刘寄奴各12g。主治急性闭合性软组织
损伤中期,具有逐寒、活血、化瘀、消肿、
止痛的作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加水、少量 酒精和凡士林调成糊状,煮沸后冷却至50℃
接骨木等。
3
• (四)祛风寒湿药
• 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后遭受风寒湿
侵袭者,可加用辛散温燥药以祛风、逐寒、
除湿、止痛。如羌活、独活、防风、麻黄、 细辛、秦艽、苍术、五加皮等。
• (五)清热药

如大黄、黄柏、黄连、黄芩、丹皮、
生地、金银花、栀子等。用药不可过大。
4
三、中草药治疗运动损伤的具体应用

13
一、方法
• (一)针刺法

毫针、针感迅速则效果好,针感慢则效
果差。做好滞针、弯针、断针和晕针等意外
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二)电针 针上通以电流对穴位的刺激 而加强治疗作用。
• (三)灸法

把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地作用
于穴位或某一部位并给予一定得温热刺激,
通过经络的调整作用而达到致病目的。灸法
26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 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 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 [消化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胃炎、 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 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 门。急性及慢性肠炎。
• 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27
21
• (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 或线带,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 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 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 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 吸住。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 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 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 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 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 (二)穴位作用: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扶正 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
• (三)温热作用:局部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刺激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具有热疗的作用。
20
二、拔罐的方法
• (一)点火法: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 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 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 (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 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 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 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 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 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 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 可以保护皮肤。
左右,趁热外敷于伤部(防止烫伤),两日
更换一次。 11
(四)2号新伤药(郑怀贤方)

红花、血竭、牛膝、木通、檀香、
羌活、独活、海桐皮、元胡各9g,大
黄、川穹、木香、白芷各15g,黄柏
30g。主治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红
肿热痛者,用法同1号新伤药。
12
第二节 针灸疗法
•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针刺法、灸法 和其他针法。“针”是指“针刺”, 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灸”是指艾条,是一 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熏熨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 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9
四、治疗运动损伤的常用方剂
• 中医治疗损伤分内治和外治2中方剂。在内 治 法中有各种丸、散、汤、丹、酒剂等,外 治法中有各种外敷、外搽、熏洗药等。下面是 几种常用的外用药。
• (一)1号新伤药(郑怀贤方) • 黄柏40g,延胡索、血通各15g,白芷、木
香各12g,羌活、独活各8g,血竭4g。主治急 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伤部有红肿热痛者, 具有清热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上药研沫,使用时取适量药粉加水或蜂蜜调成 稠糊状,摊在油纸或塑料纸上外敷于伤部,每 日更换一次。
22
• (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 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 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 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 (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 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 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 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 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 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 膝痛、裸部痛、足跟痛。 • 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
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29
• [神经系统适应症] • 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
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 痛区拔罐。
•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 大椎、膏肓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 位。

针刺法常用穴位阿是穴、肩髃
(ou)、肩髎(liao)、肩内陵、天宗。
病侧的外关、阳陵泉穴。也可用艾条
灸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
一次,7-10日为一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