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产品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GNSS相关知识介绍全解

GNSS相关知识介绍全解

• Hawaii(夏威夷)、 • Colorado(科罗拉罗州)、 • Ascension (阿森松岛)、
• Diego Garcia(迪戈加西亚岛) • Kwajalein (夸贾林岛)
GPS系统组成 > GPS系统控制部分作用
• 观察卫星运动情况并计算卫星轨道数据 • 监测卫星时钟并做相应的预测 • 同步机载卫星时间 • 中继转发接收到的某颗卫星精确轨道数据 • 中继转发接收到的所有卫星粗略轨道数据 • 中继转发其他信息,包括卫星健康状态、时钟误差信息等
定位技术 > 移动定位技术
• A-GPS • 小区识别码 (Cell-ID) • 到达时间差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 增强型观测时间差 (Enhanced-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E-OTD) • 角度到达时间差 (Arrival of Angle, AOA) • 蓝牙定位 • WIFI定位
• GPS系统时间和卫星时钟校准值 • 高精度的卫星轨道数据(星历) • 粗略的卫星轨道数据(历书) • 系统卫星健康状态
导航信息概述
• 导航信息共分25帧,每帧1500bits,共37500bits • 每帧分5个子帧,每子帧300bits • 每子帧分10个Word,每个Word为30bits • 完整接收需耗时37500/50=12.5分钟
定位技术 > 移动定位技术 > TDOA
到达时间差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定位技术:
移动终端对基站进行监听并测量出信号到达两个基站 的时间差,每两个基站得到一个测量值,形成一个双曲线 定位区,这样,三个基站得到2个双曲线定位区,求解出 它们的交结点并施以附加条件就可以得到移动终端的确切 位置。由于所测量为时间差而非绝对时间,不必满足时间 同步的要求,所以TDOA备受关注。

航天704所(卫星通信产品介绍)

航天704所(卫星通信产品介绍)

Mitec 功放 特点和优势 �支持标准和扩展频段 �易于安装 �高散热效率提高了平均无故障时间 �优越的相位噪声指标 �内置的1:1备份逻辑开关,替代了昂贵的外部控制器 �内置的过压、过流、过温保护和失锁关闭机制;内置遥测可以进行射频功率检 测、静音控制、跟踪报警信息 �支持http访问 �Snmp协议允许通过电脑、ipad、Iphone对设备进行监控 �支持rS485, rS232, ethernet and dry-contacts 监控接口
矿用本安型 无线网关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R S 232
IP IP
专家远程诊断 空地闭一体化通信 平台服务器B
IP IP
多参数测定器和移动式 读卡器 矿用本安型手机、 摄像头1 矿用本安型手机、 低频无线应急通信 终端和网关 摄像头2 矿用应急通信系统 国家应急救援中 心或救援基地 省市应 急 救 援 中 心
职工总数: 职工总数 2000余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200余人,中高级职称人员 800余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0余人。
微波暗室: 微波暗室 4个 环境试验中心: 环境试验中心 1个 电磁兼容实验室仪器设备 4000多台(套)
2001.88
其中高、精、尖仪器设备 150多套
便携式手动卫星通信天线
Mitec 功放主要产品系列
Ku频段 �10-16W Ku Band ABOX �8-20W Ku Band BUC �8-25WKu-Trekker �25-200W-Ku-Band_BUC C频段 �5-40W C-Band BUC �60-800W C-Band HP BUC
主要特性:
�高性能 采用环焦1.2米碳纤维天线面,具有高增益、 低旁瓣电平、高级化隔离度的特点; �采用5轴跟踪结构,圆锥扫描跟踪技术可实现跟踪 过程中的高指向精度,高响应速度 �自主独立运行 不依赖任何外部数据进行控制跟 踪,系统采用高精度GPS/INS融合船姿测量技术, 并将船姿以及导航数据实时输出。

北斗系统及产品应用介绍

北斗系统及产品应用介绍

北斗系统及产品应用介绍北斗 GLONASS GPS GALILEOGPS 系统卫星星座基本参数:卫星数:21+3(MEO )倾角:55度轨道面:6信号调制方式:CDMAGPS IIF 卫星GPS III F 卫星平台研制者GLONASS系统卫星星座基本参数:卫星数:21+3(MEO)轨道面:3倾角:56度信号调制方式:FDMA GLONASS-K卫星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爆炸Galileo系统卫星星座基本参数:卫星数:27+3(MEO)轨道面:3倾角:56度信号调制方式: CDMA Galileo IOV验证卫星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2012年10月25日,北斗二号一期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2月27日,正式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服务北斗边海防应用支持系统北斗警用监控平台日本“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QZSS)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由空间段卫星、地面控制系统和北斗用户终端组成,具有导航定位、精确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一号系统由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卫星主要执行地面控制中心与用户终端无线电信号中继任务北斗二号系统一期由由14颗卫星组成(5G+5I+4M ) ,最终由35颗卫星组成(5G+27M 和3I )调整卫星的运行轨道和姿态,并编制星历,完成用户定位、授时、通信申请1个主控站、27个监测站和2个时间同步注入站(海南、喀什)等。

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北斗二号地面监测站北斗一号用户终端北斗一号覆盖范围北斗二号一期覆盖范围北斗二号一期系统的覆盖范围北到俄罗斯、南到奥克兰群岛、西到伊朗、东到中途岛。

是北斗一号系统覆盖范围的3倍。

定位导航、短报文通信和授时是北斗系统的三大功能,北斗一号系统和二号系统指标对比如下:定位位精度为:100m;授时精度:100ns;通信频度:60s、信息容量46汉字(民卡)。

卫星 通信

卫星  通信
卫星通信是宇宙无线电通信的形式之一。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世界无线 电行政会议(WARC)通过的规定中,确定了有关卫星通信的术语和定义。
下一页 返回
4.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常,把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统称为宇宙通信,但按照国 际电联的规定,它正式的名称为宇宙无线电通信。共同进行宇宙无线电 通信的一组宇宙站和地球站叫作宇宙系统,这里宇宙站是指设在地球大 气层之外的宇宙飞行体(如人造通信卫星、宇宙飞船等)或其他天体(如月 球或别的行星)上的通信站。宇宙通信有3种基本形式,如图4. 2所示, 包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4. 1. 4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优势 (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由图4.4可见,利用静止卫星,
最大通信距离高达18 000 km,且建站费用和运行费用不因通信站之间 的距离远近及两站之间地面上的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而变化。这在远距 离通信时,比地面微波中继、电线、光缆、短波通信等有明显的优势。 除了国际通信外,在国内或区域通信中,尤其对边远的城市、农村和交 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是极有效的现代通信手段。 (2)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许多其他类型的通信手段,通常只能 实现点对点通信。例如,地面微波中继线路只有干线或分支线路上的中 继站方能参与通信,不在这条线上的点无法利用它进行通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十二章网络营销实施与控制
教学目标 本章知识点及技能点 导入案例 第一节 网络营销实施管理 第二节 网络营销组织机构 第三节 网络营销风险控制 .4是静止卫星与地球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从卫星向地球引两条切线, 切线夹角为17. 320,两切点间的弧线距离为18 101 km,可见在这个卫 星电波束覆盖区内的地球站均可通过卫星实现通信。

GPS基础知识

GPS基础知识

GPS特点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

①定位精度高。

单击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②功能多,应用广。

GPS系统的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1、定位精度高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

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2、观测时间短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GPS应用主要是为船舶,汽车,飞机等运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

例如:1.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2.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3.汽车自主导航4.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5.紧急救生6.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7.个人通讯终端(与手机,PDA,电子地图等集成一体)1.电力,邮电,通讯等网络的时间同步2.准确时间的授入3.准确频率的授入1.各种等级的大地测量,控制测量2.道路和各种线路放样3.水下地形测量4.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5.GIS应用6.工程机械(轮胎吊,推土机等)控制7.精细农业◆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外控点等。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路长,已知点少,因此,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

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

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
d有较大的信号传输时延(发射和接受时间)和回波干扰。
2.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常卫星通信系统是由地球站、通信卫星(前两个为主要组成,负责卫星收发)、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后两个提供辅助功能,监测卫星、姿态调整等)4大部分组成的,如图所示。
(2)卫星通信线路的组成
两个地球站通过通信卫星进行通信的卫星通信线路的组成如图所示,是由发端地球站,上、下行无线传输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的。
(1)地球站的性能指标——品质因数(G/T)
G/T是地球站接收天线的增益G与地球站接收系统的等效噪声温度T的比值,它表征了地球站对微弱信号的接收能力,称为地球站的品质因数。
(2)有效辐射功率及其稳定度
为了保证所传送信号的质量,要求地球站的发射机能够发射较大的功率,一般为几百瓦~十几千瓦,而且要求所发射的射频信号功率非常稳定。
f可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静止卫星通信的缺点
a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做卫星发射的很少)。
b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轨道与赤道平行,切线方向下来无法到达两极),而且地球的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
c存在星蚀(卫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和日凌(地球在太阳和卫星之间)中断现象。 ——(现今可通过处理缩短这种现象)
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的优点
a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只要在卫星波束范围内两站之间的传输与距离无关)
b覆盖面积大(三颗卫星即可覆盖所有地方),可进行多址通信(一发多收)
c通信频带宽(带宽为500M),传输容量大
d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e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只要卫星覆盖到,均可建立地面站进行通信)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介绍 - 同步通信卫星
三颗卫星覆盖全球 离地面3万6千公里 在赤道上方,与地球自转同步 卫星间的距离从地面看应保持2度 左右。 “一跳”电波延时在240--270ms之 间


ViaSat Brings Your Network To Life
卫星通信介绍 - 卫星通信的特点

ViaSat Brings Your Network To Life
调制方式(续)


z
z
调制方式对系统设计时的考虑是重要的 调制方式与系统占用转发器带宽和性能有直 接影响 OQPSK,MSK和GMSK是通常用于低成本 非线性功放,但与QPSK比较: 实际占用卫星转发器带宽比QPSK大近1/3 非线性功放输出功率不可调,QPSK通常用 于线性功放,输出功率灵活可变。
- 按需分配

高效利用资源 降低通信成本 FDMA, TDMA, CDMA, SCPC 当用户需要时才分配频率和时隙 用户使用完毕后即释放资源
ViaSat Brings Your Network To Life
时分多址(TDMA)

小站在同一频率上不同时间发送信号

同一频率上两个小站不在同一时间发送信号 每个小站需轮流等待发送 需要精确同步防止碰撞
ViaSat Brings Your Network To Life
卫星资源共享方式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频分多址) • Based on frequency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时分多址) • Based on tim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码分多址) • Based on time, frequency, power, or combination Single Carrier Per Channel (SCPC) • Based on frequency (单路单载波)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一、卫星通信的定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所进行的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组成,其中卫星转发器负责接收来自地球站的信号,并将其放大、变频后再转发回地球站,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

二、卫星通信的分类1.按卫星轨道位置:可分为静止卫星通信和中低轨道卫星通信。

静止卫星通信利用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的卫星,实现全球覆盖和通信。

中低轨道卫星通信则利用位于地球中低轨道的卫星,实现区域覆盖和通信。

2.按通信频段:可分为L频段(1-2GHz)、S频段(2-4GHz)、C频段(4-8GHz)、Ku频段(10-15GHz)和Ka频段(20-30GHz)等。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抗干扰能力。

3.按卫星通信系统的结构:可分为单星型、双星型和多星型。

单星型系统只有一个卫星转发器,实现简单的点对点通信。

双星型系统有两个卫星转发器,可实现具有一定覆盖范围的区域通信。

多星型系统则由多个卫星转发器组成,可实现全球覆盖和通信。

三、卫星通信的优点1.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实现全球覆盖和通信。

2.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利用多个频段和多颗卫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通信。

3.可靠性高: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和应急通信。

4.灵活性好: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四、卫星通信的应用案例1.含例1:国际卫星通信。

国际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转发器实现跨国或跨洲的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

例如,通过国际卫星电话进行远程医疗、灾害救援等紧急通信。

2.含例2:区域卫星通信。

区域卫星通信是利用中低轨道卫星实现一定区域内的通信和信息传输。

例如,通过移动卫星车或便携式卫星电话为野外作业提供实时通信支持。

3.含例3:国内卫星通信。

国内卫星通信是利用静止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实现国内范围内的通信和信息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通信卫星系统
通信卫星分系统(透明转发器)
低噪声放大
混频 本振
高功放
卫星通信频点
C波段: 波段: •发射频率:6GHz(5925M-6425MHZ) 发射频率: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4GHz(3700M-4200MHZ) 接收频率: 接收频率
Ku波段
•发射频率:14GHz(14G-14.5GHZ) 发射频率: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12GHz(12250M-12750MHZ) 接收频率: 接收频率 Ka波段 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波段( Ka波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发射频率:22GHz 发射频率: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20GHz 接收频率: 接收频率
卫星调制解调器/IDU 卫星调制解调器
卫星通信简介
1. 卫星通信概况 2. 卫星地球站设备
3. 常见同步卫星通信体制
4. 卫星地球站产品介绍 5. 应用案例 6. 卫星地球站设计
卫星通信体制
现今流行的通信体制大致分类
–SCPC单路单载波(点对点,星状网,网状 ) 网) –TDMA时分多址系统(网状网,星状网) –DVB-RCS(星状网)
IDR和VSAT的概念 和 的概念
IDR (国际标准 可以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可以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 可以互联互通) 中速率数据业务(64K中速率数据业务(64K-44.736Mbit/s) (64K (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 VSAT (封闭系统 甚小口径终端, 甚小口径终端,终端天线口径小 2.5米 于2.5米,主站应用管理软件高度监测和控制的 小型地球站
卫星通信简介
CAF系统部 系统部
卫星通信简介
1. 卫星通信概况
2. 3. 4. 5. 6. 卫星地球站设备 常见同步卫星通信体制 卫星地球站产品介绍 应用案例 卫星地球站设计
什么是卫星通信? 什么是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无线电通信台站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 站而进行的通信。 站而进行的通信。
卫星转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EIRP、G/T、SFD 、 、 运行年限 定点精度 卫星资源 频带 功率
全球波束/半球波束 区域波束 全球波束 半球波束/区域波束 点波束 半球波束 区域波束/点波束
卫星通信和通信卫星
卫星通信和通信卫星
卫星通信简介
1. 卫星通信概况
2. 卫星地球站设备
根据业务类型及用户需求进行选择
SCPC
SCPC在主站与远端站之间采用 固定载波,即FDMA(频分多址) 通过发射不同频率的载波信号 来区分不同小站的信息
SCPC
其收发载波是专门为某一个站使用的, 其他站不能用这一频率 可不需要网管 链路通信效率100% 适用于广播、星状网
SCPC
R1 to R2 R2 to R1 R3 to R4 R4 to R3
3. 4. 5. 6. 常见同步卫星通信体制 卫星地球站产品介绍 应用案例 卫星地球站设计
卫星通信地球站结构
U/C
制 调 解 调 器
HPA
线 天 系 统
D/C
LNA
Vsat结构 结构
IDU
ODU
Antena
IFL
常用卫星地球站天线尺寸
7.3\ 11\13\16米 7.3\9\11\13\16米: 需要配置跟踪伺服系统 6.2米:电机驱动 6.2米 4.5米 电机\ 4.5米:电机\人力驱动 1.2\1.8\2.4\3.0\3.7米 1.2\1.8\2.4\3.0\3.7米:人力驱动
R em ote S tation (4.5 m A nt.)
R em ote S tation (4.5m A nt.)
R em ote S tation (4.5 m A nt.)
R em o te S tatio n (4 .5 m A n t.)
R em ote S tation (4.5m A nt.) N o te: S atellite Link
转发器(天线) 转发器(天线)的极化复用
左旋极化 右旋极化 线极化 水平极化 垂直极化 C-BAND: Intelsat 星是园极化,其它大部份星 星是园极化, 是线极化. 是线极化 KU-BAD:全部 星是线极化 全部 星是线极化. 转发器的规格:36MHZ/54MHZ/72MHZ 转发器的规格 极化方式 圆极化
接收 频率 (G) 3.625~4.2 增益(dbi) 46.8 增益 驻波比 1.25:1 波束宽度 -3dB 0.81 ° 发射 5.85~6.425 50.2 1.25:1 0.53 °
-15dB
1.62 °
1.07 °
地球站设备简介(天线 地球站设备简介 天线) 天线
R EM O TE 4
R EM O TE 2
REMOTE 1
REM OTE 3
SCPC星状网 SCPC星状网
Satellite
OUD-1
E1 Satellite dish 2.4M
MODEM
Cabinda
OUD-2
Satellite dish 4.5M E1 Satellite dish 2.4M
卫星通信系统分类
业务分类 固定业务 移动业务 广播业务 频分多址(FDMA) 频分多址(FDMA)通信 时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TDMA)通信 码分多址(CDMA) 码分多址(CDMA)通信 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
多址通信
基带信号
卫星通信的特点
通信距离远, 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 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联接 建设周期短 通信容量大, 通信容量大,可以传送多种业务 时延大, 一跳 一跳” 时延大,“一跳”270MS.
TDMA
Carrier 1 Carrier 2
R EM O TE 4
Hub
R EM OTE 1
R EM O TE 2 REM OTE 3
TDMA网状网 TDMA网状网
M aster S tation (L uan da, 7.3m A nt.) B acku p M aster S tation (L uand a, 7 .3m A n t.)
DCME综合采用数字话音插空(DSI)、可变比特速率(VBR)、低速率编码 DCME综合采用数字话音插空(DSI)、可变比特速率(VBR)、低速率编码 综合采用数字话音插空 )、可变比特速率 )、 LRE)技术及其他高效传送技术, 按业务的要求(数据或话音、透明或专线) (LRE)技术及其他高效传送技术, 按业务的要求(数据或话音、透明或专线) 识别并按需动态分配传输信道, 识别并按需动态分配传输信道,既保持了高倍的传送效率又照顾了不同业务的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TDMA网络特点 TDMA网络特点
若干个站在时分的基础上共用一个载波或多 个载波 当小站有信息传输时才占用空间资源,带宽 资源利用充分 要有精确的时间同步 非透明信道 –存在通信规程问题 –增加传输时延 对外接口可以是10BaseT,V.35,G.703等 需要网管,无主站结构.
卫星通信简介
1. 卫星通信概况 2. 卫星地球站设备 3. 常见同步卫星通信体制
环焦后馈双反射天线
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 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
HPA(高功率放大器) –SSPA (固态功放) 125-800W –TWT (行波管) C-Band 2000W, Ku-band 750W –Klystron(速调管) C-band 3000W Ku-band 2400W Converter(变频器) –Upconverter –Downconverter ODU(室外单元) –5-120W
卫星地球站的分类
固定地球站根据天线反射面口径: 固定地球站根据天线反射面口径: 大型站: 16米 大型站:D > 16米 中型站:D = 6-13米 6-13米 中型站: 小型站: 6米 小型站:D < 6米 国际卫星组织规定了标准A 国际卫星组织规定了标准A、B、C、D、 F 型站 VSAT,微型站: 2.5米 VSAT,微型站:D < 2.5米
IBS和IDR很相似,是一种低速率业务,最大2048K IBS和IDR很相似,是一种低速率业务,最大2048K 很相似
DCME
中继电路 8×2Mb/s 承载电路 1×2Mb/s 中继电路 8×2Mb/s
SC/MSC
EC
DCME
DCME
EC
SC/MSC
SC—交换中心 MSC—移动交换中心 EC—回波抵销设备(根据需要) DCME 点对点应用于 点对点应用于2Mb/s承载线路的网络图示 承载线路的网络图示
Ku和C波段的比较 和 波段的比较
Ku波段 Ku波段 •地面通信不使用 地面通信不使用 •使用小天线 使用小天线 •波束宽度比C波段使 波束宽度比C 波束宽度比 用的一半还要窄 •易受雨衰的影响 易受雨衰的影响 C波段 •不受雨衰影响 不受雨衰影响 •天线更大、更昂贵 天线更大、 天线更大 •波束更宽 波束更宽 •易受地面微波干扰 易受地面微波干扰
MODEM
Benguela
ODU OUD-10
Satellite dish 2.4M
MODEM
Lunda Norte
MODEM Luanda OUD-11
Satellite dish 2.4M
MODEM
Lunda Sul
HUB Station
Remote Station
Figure Topological Diagram
卫星通信和通信卫星
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度36000公里、赤道上空) 36000公里 卫星分类 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度36000公里、赤道上空) 非同步轨道卫星(低轨道高度300公里、 300公里 非同步轨道卫星(低轨道高度300公里、中轨道 10000公里 公里) 10000公里) 通信卫星组织 IntelSat(国际卫星组织 ) IntelSat(国际卫星组织) PanAmSat(泛美 ) PanAmSat(泛美) EutelSat 欧洲) Loralskynet(美国劳拉天网) (欧洲) Loralskynet(美国劳拉天网) AsiaSat(亚洲) SinoSat( 鑫诺) AsiaSat(亚洲) SinoSat( 鑫诺) ChinaSat(中星) ChinaSat(中星) 同步通信卫星系统 经过同步通信卫星中继的卫星通信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