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优势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优势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WHO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男性和女性膀胱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7和第10位[1]。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是目前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将腹腔镜应用于膀胱癌的手术治疗中。

本研究主要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膀胱癌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47~67岁,平均(58.3±2.7)岁。

观察组男女比例19:11;年龄45~68岁,平均(57.6±2.5)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膀胱癌手术(ORC)治疗。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头高脚低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脐上行1cm 切口建立气腹,在脐部置入腹腔镜。

然后分别在脐下3cm 位置左右侧腹直肌处、左右髂前上棘内2横指处分别置入10mm、5mm Trocar。

游离两侧输尿管至膀胱连接部,先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标本送至病理科检验。

剪开腹膜并游离至精囊处,然后切开狄氏筋膜前层并钝性游离到前列腺尖端处。

分离耻骨后隙使前列腺、膀胱侧韧带充分暴露。

进一步离断前列腺韧带、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且在前列腺尖端处将尿道离断处理并止血。

于相距膀胱壁2cm 处离断双侧输尿管,将输尿管切缘送至病理科。

在距离回盲部25cm 的位置取带血管蒂回肠20cm,原回肠行端端吻合或使用吻合器做回肠侧-侧吻合,同时修补断端肠系膜组织[2]。

将带血管蒂回肠作为储尿囊,经腹膜将左侧的输尿管穿到右侧,分别于回肠膀胱近端3cm 左右位置开2个小口,各套入输尿管残端(1cm),缝合固定处理,术毕。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术后恢复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试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62例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31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31例记作研究组,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观察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

结果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干预后肠蠕动、肛门排气及住院用时更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干预后,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

结论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让患者对临床工作更加满意,适合应用。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on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Methods the data of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May in -2021 were collected, and 62 case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2 groups were pided into 31 groups. Among them, 31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reference group, and another 31 casesas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receiving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had lower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nal exhaust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P < 0.05). After receiving the scheme of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better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make pati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clinical work and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Key words] perioperative nursing; laparoscope; Radical resectionof bladder cancer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膀胱癌较好的一种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腹腔镜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对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对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者 的影 响 E J 3 . 河 北 医学 , 2 0 1 6 , 2 2 ( 7 ) : 1 1 0 6 — 1 1 0 9 .
[ 6 ] 刘龙娟 , 梁良. 罗库溴铵 与顺式 阿 曲库铵用 于气管 插管 中肌 肉
松 弛恢 复情 况 对 比[ J ] . 中 国药 业 , 2 0 1 4 , 2 3 ( 1 5 ) : 8 9 — 9 0 .
2 0 1 7年第 3 0卷第 1 4期 医 学 理 . 仑与 墼
综上所述 , 罗库溴铵 与苯磺顺阿 曲库 铵在腹 部手术 中各
有优缺点 , 两者均 可取得 较好 的肌 松效 果 , 且未 对 患者 血流 动力学造成 明显影响 , 值得应用 。
参 考 文 献
此, 手术麻醉期 间需尽 快选用合适 的肌松药 , 开放安全 气道 ,
的骨骼肌松弛药 , 能 够有 效松 弛骨 骼肌 , 便 于机 械通 气 与气 管插管[ 9 ] 。在麻醉期 间仅有 约 1 6 的苯 磺顺 阿 曲库铵 经器
官消除 , 故 苯磺顺 阿曲库 在患 者 肾脏 与肝脏 中均无 蓄积 , 且
[ 9 ] 程静 , 陈林 , 乐呈进 , 等. 不 同剂量舒 芬太尼 联合丙 泊酚 , 康 国庆 , 等. 罗库溴 铵快速 顺序诱 导用 于腹腔 镜胆囊 切除术 的 临床研 究 [ J ] .中国基 层 医药 , 2 0 1 5 , 2 2 ( 1 6 ) :
2 4 8 5 — 2 4 8 8 .
罗库溴铵在应用过程 中需严格把握其 配伍禁 忌证 , 如该 药与
志 2 0 1 6 , 2 6 ( 4 ) : 8 4 1 — 8 4 3 .
代谢 排 出[ ; 苯磺顺 阿 曲库铵具 有心 血管 稳定 、 代谢 不依 赖

腹腔镜下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探讨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探讨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探讨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膀胱癌属于世界性恶性肿瘤病症,数据显示美国男性恶心肿瘤中,膀胱癌发生率为第四名,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为第九名,我国男性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在第七位,约为11/10万,男性和女性发生率比例为3:1,城市和农村比较而言,前者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较高。

膀胱癌的形成因素目前尚不清晰,可能和环境、遗传等因素所致。

所以,应针对膀胱癌病症进行及时临床干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此次就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诊疗进行了研究,并对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方法:针对科室接收的癌症患者,选入病症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共确定例数为38例,所有患者均根据其临床病症,给其实施了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部分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其他患者为观察组,该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排气、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程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为了促进患者术后的迅速恢复,就针对患者情况实施护理干预,数据显示对照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长,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此次还制定了问卷调查,对本次护理后患者满意程度进行了评估,对照组部分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不满意,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对此次护理方案表示肯定,(P<0.05)。

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本身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性,为了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应配合护理干预,此次给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多数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满意。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前言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但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发生极大的变化,再加上各方面的压力影响下,导致膀胱癌发病率不断上升。

过去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多采用开腹手术,这类治疗手段给患者身体造成较大创伤,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所以,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随着医疗技术的深入探索,腹腔镜技术的广泛运用,给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膀胱癌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在美国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九。

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13年估计大约有72570名新发病例和15210名预测死亡病例。

约75%-85%的患者病变局限于粘膜或者粘膜下层,约20%为浸润性疾病。

开放全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是控制膀胱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开展,同时也逐渐应用于膀胱癌的根治,技术在不断提高,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中开展。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潜在的优势包括低手术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快以及术后恢复快,因此,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比开放手术创伤小、更加安全可靠。

目的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开展30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同期37例开放手术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否吸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输血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分级及病理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05)。

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10.270.3)min、开放手术组为(306.865.3)min (P>0.05)。

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537.6254.3)ml、开放手术组为(910.3710.5)ml(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输血率为6.7%、开放手术组为27%(P<0.05),腹腔镜手术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01.0)d、开放手术组(5.21.2)d(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进食时间为(5.51.1)d、开放组(7.01.2)d(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113.5)d、开放手术组为(155.6)d(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开放手术组为45.9%(P<0.05),两组在切缘和淋巴结阳性率、术后肿瘤分期和分级、尿流改道及病理学类型上均无差异(p>0.05)。

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李英俊【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Methods 92 cases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1 in our hospital, th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were given to control group, open surgical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were treate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 inter group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groups at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eating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mean survival tim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for bladder cancer treatment, with good efficacy, fewer complications, less bleeding,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目的:探析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效果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效果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效果
苏计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年(卷),期】2017(023)022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膀胱癌患者70例,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应用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研究组经腹腔镜下行走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常规组而言,研究组进食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比较低,手术时间长
(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为17.14%,常规组为31.42%,比较发现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手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苏计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本溪 1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4
【相关文献】
1.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2.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3.研究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
膀胱癌的临床效果4.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观察5.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储方樽李继松
来源:《中外医疗》2014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LRC)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把8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开放性治疗术和LRC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疗效。

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具有创伤小等优点,可使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可把之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膀胱癌;腹腔镜;膀胱;根治;切除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086-02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下外科手术在医学中得到了一定重视,且也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此外,其临床疗效也较明显,该研究2006年2月—2013年8月就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作相关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临床收治的8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病例报告,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65.2±6.7)岁,经MR或CT检查,肿瘤直径1.1~8.2 cm,平均
(4.4±1.3)cm,8例通气功能出现轻度障碍,但全部患者的心功能正常,且没有出现明显的LRC禁忌症。

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每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部分在耻骨和脐中间切5~8 cm长口,把切除的组织有效取出,取乙状结肠12~18 cm,把之乙状结肠和直肠进行适当吻合,以使消化道的连续性得以恢复[1]。

在肠袢两端各留下宽0.8~1.2 cm,长3~4 cm的结肠带,然后在结肠中央的系膜对侧中央留下一条约2分钱硬币大的结肠带,剔除其余结肠中的肌层,然后在输尿管中置入6F双J管,让它们把乙状结肠两端吻合,在粘膜下潜行2.8~3.2 cm,使用肠线吻合后,把乙状结肠和尿道预留在结肠所在位置,吻合5~6针,并使吻合口能够通过硅胶尿
管,使用双J管和丝线把尿管进行相连固定,此外,还应同时从左侧troear孔引出新膀胱造瘘管,从右侧troear孔引出腹腔引流管。

1.2.2 实验组使用LRC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的手术操作如下:使用全麻加连续硬膜外对患者进行麻醉,让患者取平卧位,把手术床的位置设为取15°头低脚高位,接着把气腹针插入脐下缘或上缘,然后建立有效的人工气腹,接着再使用穿刺方式把腹腔镜插入,在右下腹、左下腹穿刺并分别放入1~2个套管,以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且此时把腹腔气压控制为12~16 mmHg[2]。

先由髂血管平面把腹膜打开,接着把两侧输尿管在膀胱壁所在的方向游离,并对髂血管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男性则在腹膜返折最低位稍前上方以横行方式把腹膜切开,把输精管及其外侧的精囊腺进行有效分离,把狄氏筋膜切开后,从前列腺后壁向下所在位置把达前列腺尖部和尿道的交界处进行分离,再从膀胱前壁进入耻骨后所在间隙,把前列腺的返折部位把双侧盆内筋膜切开,以使前列腺尖得以完全显露,然后把耻骨后的间隙进行有效而合理的分离,把前列腺前壁达尖部暴露后,再在耻骨前列腺韧带所在上方对血管筋膜复合体进行缝合,接着把膀胱双侧输尿管和侧韧带进行分离并离断,把前列腺血管蒂离断后,再把前列腺尖部尿道进行切断,最后把精囊、前列腺以及膀胱完全切除[3]。

女性则应先在腹腔镜对子宫进行分离,并行次全切除术,保留子宫颈或把子宫完全切除,接着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在膀胱和子宫之间把膀胱达膀胱颈进行合理分离,把膀胱前壁达耻骨后间隙分离后,再把膀胱侧韧带进行分离并切断,然后在膀胱颈远端横断尿道,最后把膀胱进行彻底而有效的切除。

1.3 术后随诊
术后,随诊内容主要包括:静脉尿路造影(IVU)、尿道膀胱镜检查、胸正侧位片、输尿管、肾、肝、脾、胆、胰、及新膀胱B超等。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72±98.7)mL、(374±65.8)mL,术后进食平均时间为(6.2±1.5)d、(3.8±1.4)d,平均住院时间为(9.2±1.6)d、(6.3±1.2)d,由此可知,实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2.3 术后随访情况
对照组中,随访2~4年,平均(2.6±1.2)年,其中6例随访3年;34例无病生存,4例死于其他疾病,2例死于转移,4年总生存率为85%。

实验组中,随访2~5年,平均
(3.2±1.1)年,其中7例随访4年以上; 1例死于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37例无病生存,5年总生存率为92.5%。

3 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可知,和传统的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肠道原位膀胱术、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等具有创伤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此外,不仅简单,而且还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比较高[4]。

其从经腹壁开一个切口,然后把切除物取出,接着以较开放的方式对尿囊进行合理构建,就可以完成一个较完善的原位新膀胱术。

结合相关资料及该研究可知,术前,患者通常会因较要开展手术而出现某些不良的应激反应,相关报道及研究认为,如果患者对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其出现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就会越轻,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讲解其病情的具体特点、麻醉方法,手术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多和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的心情保持较好的稳定状态,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对治疗相信医院的有效治疗,此外,还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从而可使手术的操作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更加顺利。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LRC)的手术操作方法主要是:先对患者进行适当而有效麻醉,然后进行体位和套管针穿刺,对双侧盆腔淋巴结进行扫,对输尿管、精囊、输精管、前列腺、膀胱进行游离,对尿流进行改道。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行膀胱切除术。

此手术方法有一定技术难度,手术医生必须对解剖径路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且操作必须熟练,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根据该研究中的结果并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可知,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和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当,甚至比开放手术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和技术和操作不够熟练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5]。

如果对手术所用的器械进行改进,并对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则可使手术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其出血量较少,创伤少,但因手术时候过长,因此,也需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输血。

传统的开放方法视野会受到一定限制,而腹腔镜下,视野比较广阔,其也比较清晰,通过腹腔镜,可清晰地看到闭孔神经,可对淋巴进行更加彻底的清扫,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术后出现复发现象,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通常都会得到较好的恢复,根据该研究中的结果可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在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可较早离床对相关功能进行有效锻炼,这些都说明腹腔镜手术在膀胱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可把之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博,权昌益,常文亮,等.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附2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0(22):112-113.
[2] 张建军,苟欣.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4):123-124.
[3] 杨庆涛,黎明,杨镜秋.等.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18例浸润性膀胱癌:附视频[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3(3):143-144.
[4] 阮戈.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11中旬刊):231-232.
[5] 李金生.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9):134-135.
(收稿日期:2013-1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