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学会选择(含解析)
专题06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01期)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6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考点1 揭开情绪的面纱1.(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有起有落,我们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小明与同学产生矛盾后,自己到操场跑了几圈,感觉心情好多了。
小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合理宣泄B.改变认知评价C.转移注意力D.放松训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的方法。
A:依据题文中的描述,小明发生消极情绪时选择自己到操场跑了几圈的做法,可以看出是通过合理宣泄的方法调节情绪,A说法正确;BCD:也是调节情绪的方法,但题文中没有体现,BC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
2.(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微笑心理和谐社会”世界微笑日主题活动。
活动设置了新奇的“情绪回收站”,居民们将自己的“坏情绪”写在卡片上,丢进“回收站”,有人兑换了“微笑向阳花”造型的气球,有人则动笔在微笑墙上画出自己认为最灿烂的笑脸,并把它留在现场温暖更多人,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这告诉我们()①情绪是可以进行调节的②要杜绝负面情绪产生③情绪能够相互感染④要学会接纳与调适自己的情绪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情绪回收站”告诉我们情绪可以调节,要学会接纳与调适自己的情绪,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杜绝”说法绝对,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最近,这段儿歌视频被众多辛苦工作的人们改编,迅速走红网络。
有人上传自己满脸炭黑的工作照,留言“在深深的矿井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多多的煤炭照亮千万家”。
这体现出A.情绪复杂多样,防止情绪变化B.情绪相互感染,都能激励人生C.激发正面情绪,创造美好生活D.学会调节情绪,及时转移注意【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认识。
初二政治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试题

初二政治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试题1.今年6月8日,为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听力考试环境,某市数百名家长组成“护考团”搭起人墙,在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前提前封路,阻止车辆进入学校路段,并对“不听劝阻”的行为动粗。
这些家长的行为()A.可以理解但做法欠妥B.属于合法合理的行为C.违反了公德但不违法D.契合将心比心的内涵【答案】A【解析】家长组成“护考团”搭起人墙,在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前提前封路,阻止车辆进入学校路段,并对“不听劝阻”的行为动粗,这样的行为显然是错误的,而且是违法行为,是不妥的,但是考虑到这是为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听力考试环境,因此是可以理解的,需要对这些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因此,A符合题意,BCD错误。
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相互理解的相关知识。
2.“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是广州的城市精神。
“宽容”之所以赫然在列,是因为具有宽容精神()①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②会获得友谊和他人的敬重③才有创造,才能成就事业④就会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有宽容才能共处,才会获得友谊和他人的敬重,有宽容才有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因此,①②③都是正确的,符合题意;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但不是说就意味着会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④错误。
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宽容的相关知识。
3.认识一个人并能够成为好朋友,需要以下条件①彼此之间的真诚②天天买好东西给对方吃③心灵的沟通④对对方言听计从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成为好朋友需要彼此之间的真诚,需要心灵的沟通,故入选。
②④选项观点错误,相互赠送食品只是朋友的一个方面,但并不能成为好朋友,对对方言听计从的观点错误的,做朋友要讲原则有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不能做,故排除。
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对于明显违背基本原则和法律的观点进行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交朋友的条件4.对于老师的缺点与错误,学生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当面不说,背后和同学议论B.通过恰当的方法和途径,给老师必要的提醒C.故意起哄,让老师难堪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必多管闲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往的艺术。
初二政治学会换位思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政治学会换位思考试题答案及解析1.郑州81岁的顾鹤寿老人每次都会将亲笔绘制的卡片送给让座的乘客,表达心中的感激。
他说:“人家给你让座的话,你也要很礼貌地感谢人家。
”老人的言行启示我们①生活处处有学问,文明礼让得人心②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③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④真善美的行为具有感染力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题文中老人把自己的卡片送给让座的乘客,表达心中的感激。
说明在生活中我们要讲文明礼仪,因为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必备素养,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也是一种真善美的行为,所以答案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在生活中学会讲文明礼仪。
2.下列选项中属于真正友谊的是()A.小程与小潘相处很好,从不纠正对方的缺点。
B.小张替小王做不会的作业。
C.小吴因父母离异心情郁闷,好朋友小强知道后,经常劝导他。
D.小林与小李是同桌,在一次考试中,小李明知小林作弊,但没有告诉老师。
【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题文中A从不纠正对方的缺点,不利于对方的健康成长。
BC做法本身是错误,都是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所以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真正友谊的做法。
3.下列做法属于不平等待人的是()①对贫困者、体力劳动者嗤之以鼻②对城里人恭敬,对乡下人鄙视③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④北方人嘲笑南方人说不好普通话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平等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自尊,不嘲笑别人,不以貌取人,真诚尊重每一个人,选项中的几种说法都是嘲笑、不尊重别人的作法,都是不平等待人的,所以四个选项都要选,答案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等待人。
4.材料一:张敏常常到网吧玩游戏,结识了网吧的一帮哥们儿。
一天,他们相约到外边“弄”点钱。
在行窃时被人当场抓获并扭送到公安机关。
初二政治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试题

初二政治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试题1.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能缺少人与人的沟通、互助、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_____ 开始()A.理解B.自尊C.奉献D.自信【答案】A【解析】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因为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
所以A正确,BCD都不正确。
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相互理解的相关知识。
2.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A.要善于宽恕和同情别人B.要热心帮助别人C.要学会爱别人D.要博学多才,精益求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人要善于宽恕和同情别人,即体谅和宽容他人。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考点:本题考查宽容他人的相关知识。
3.对于礼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礼仪源于最初的人类交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②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③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④按礼仪要求去做,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是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
可以直接选出A【考点】对礼仪的认识4.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便会找到无数缺点。
”这段话告诉我们()①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②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③要坚持中庸之道,欣赏和挑剔各占一半④多想人所想,理解至上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怎样做到“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1青春期心理矛盾、情绪(含解析)(new)

专题01 青春期心理矛盾、情绪1.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政治)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A.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友B.要与优秀的人做朋友C.交友时需要坦诚相待D.对朋友的错误要宽容【答案】B.【解析】考点:交友2.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政治)小强数学成绩不太好,但每次考试前,他总是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考好。
”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注意转移法B.合理发泄法C.理智控制法D.心理换位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力转移法是指为了避免不良情绪的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来,与题意不符,合理发泄法是指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表现为向他人倾述、放声歌唱等,与题意不符,理智控制法是指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并尽力使自己愉悦起来,与题意表述的内容相符,心理换位法是指与对方交换位置,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合理调控情绪3.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政治)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奏好青春成长曲,我们要( )A.穿着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B.做到内心闭锁,保护青春秘密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D.悦纳身心变化,克服青春烦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青春是美好的,但青春也有烦恼,所以为了奏好青春乐曲,我们要悦纳自己,接受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努力调控情绪,克服青春烦恼,D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青春不是标新立异,B是错误的,闭锁心理是不健康的,要开放自己,C是错误的,要克服青春冲动,排除,故选D。
考点:青春无烦恼4。
三年(2021—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友谊的天空(解析版)

专题06 友谊的天空一、选择题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古人有许多关于友谊的描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古诗名句启示我们()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B.友谊意味着没有冲突C.友谊给人温暖与力量D.友谊是朋友间的吹捧C【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力量。
题文中的诗句都体现了友谊的力量。
友谊给人温暖与力量,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故C正确;A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A排除;友谊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故C错误;曲解了友谊的内涵,故D错误;故本题选C。
2.(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漫画《竞争与友谊》给我们的启示有()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②竞争会破坏和失去友谊③竞争与友谊不可以兼得④竞争中欣赏朋友的成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的相关知识。
漫画两同学的对话体现了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竞争中欣赏朋友的成绩,故①④符合题意;竞争并不必然会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故②说法错误;竞争与友谊可以兼得,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视频演讲中引用的这两句古诗告诉我们()A.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美好的友谊是一种亲密、单向的关系D.友谊要以自我为中心B【解析】本题考查友谊。
B的意思是我和你相隔千里,但能相互了解、彼此交心,就不在乎深远的云海将我们分开了。
题文中习近平主席的观点表明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故B 说法符合题意;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A错误;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故C错误;“以自我为中心表述”的说法绝对了,故D错误;故本题选B。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正直的朋友”,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小于的好朋友因病住院,小于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B.小陶在朋友被人欺负时讲“哥们儿义气”,把对方教训一顿C.娜娜和茜茜是一对好朋友,她们从不给对方指出缺点和错误D.李某和王某因玩游戏旷课,在老师调查时,他们互相隐瞒真相A【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2023中考道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解析版)

专题06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考点1 揭开情绪的面纱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对待情绪的正确做法是()①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②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③可以随意发泄负面情绪④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青春期情绪的应对、情调的调节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面对青春期的情绪,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不可以随意发泄负面情绪,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踢猫效应”告诉我们()①人的情绪由外部因素决定,需要进行调节②人的情绪相互感染,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③只有合理宣泄才有利于我们更好调控情绪④掌握处理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管理。
②④: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踢猫效应”告诉我们人的情绪相互感染,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掌握处理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由外部因素决定,故①说法错误;③:“只有……才”说法太绝对,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2023年江西省)从下图两位同学的对话中,我们体会到()①任何时候都要压抑情绪②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③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④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情绪的调节。
初中道法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简单题含答案

初中道法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简单题含答案初中道法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简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共4题)1、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自己却在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听从党和政府的指挥,全国十几亿人“宅”在家里,而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却不计生死逆行出征。
疫情引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思考。
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2、请观察右边漫画并回答问题。
(图片中的字:楼下老人血压太高,调低点。
楼上用水水压太低,拧紧点)(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什么内容?(2)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个人行为是否文明,会影响周围其他人的日常生话。
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个“中国好邻居”。
3、请观察下边漫画并回答问题。
(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什么内容?(2)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个人行为是否文明,会影响周围其他人的日常生话。
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个“中国好邻居”。
4、①面对疫情需居家隔离,王阿姨感到心情不爽,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我看书学习的良机吗?”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②"指纹”被称为“人体身份证”,其重复率约640亿分之一,这说明生命具有?▲?;③从社会的危害程度而言,“酒驾”“吸毒”都属于??▲??;④疫情期间,,教育部等部门禁止中小学线下上课,这是对学生的哪一保护??▲?;⑤打赢蓝天保卫战直接体现了我国的?▲?战略。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不可逆的,生命只有一次。
珍爱生命,需要我们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疫情防控期间按照规定“宅”在家里就是珍爱生命的实际行动。
(4分)(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危难之中逆向而行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救助他人的生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书写了生命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学会选择
1.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政治】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同学:有的家境贫寒;有的身材矮小;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不漂亮;有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A.平等相待B.与条件相当的同学交往
C.鄙视、看不起他们 D.讽刺、挖苦他们
【答案】A
【解析】
考点:平等待人
2.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政治】理想就像罗盘一样,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
A.导向、驱动、调控作用 B.减压、提升、调控作用
C.固化、促进、整合作用 D.示范、辐射、分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点可知,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驱动、调控作用,A是正确的,其他选项的说法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理想的作用
3.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政治】公共场所中人与人的“摩擦”总是很难避免的,近日,几起公路剐蹭事件中的当事人,用下面的方式化解了矛盾:责任一方主动留下道歉信,联系方式或所赔钱款,被剐蹭的车主则大都原谅甚至反过来帮助责任人……,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勇担责任受赞赏,与人为善显修养
B.换位思考意义大,社会和社会和谐需要它
C.诚信美德要传承,任何过错都宽容
D.社会风气日益好,公民素质大提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人与人之间讲究宽容,社会会更和谐,但宽容也要讲究度,宽容是有原则的,任何过错都宽容是错误的,C的认识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表述均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宽容
4.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政治】河南农家子弟郭可江,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兴业银行做了一名理财规划师,工作二年后,针对媒体报道的“毒豆芽”,“毒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他认为,生产安全蔬菜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便辞职回乡创业﹣﹣种菜,几年后成千万富翁,郭可江的经历告诉我们:()
A.城乡差别已消除,城市就业待遇低
B.农村创业前途广,读了大学也没用
C.社会分工各不同,职业选择有贵贱
D.人生规划据实际,社会需求尤重要
【答案】D.
【解析】
考点:职业选择
5.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政治】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有
①规则意识②利己执念③契约精神④换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们要有守规则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无规矩不成方圆,还要有契约精
神,做诚实守信的人,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这是自私自利的想法,排除,故选B
考点:遵守社会规则
6.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政治】如图,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猛一抬头,发现自己已处在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
面临着第一次真正的选择,我们要()
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②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势
③学会套用他人成功模式④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学会选择
7. (2017•通辽)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某专家就说话之道给出建议: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这启示我们()
①与人交谈时不要说大话
②谈吐要文雅
③言语要文明
④态度要圆滑。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表述的意思是说话是一门艺术,要讲究说话之道,与人交谈时不要大声说话,谈吐要文雅,言语要文明,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④是错误的,态度圆滑不可取,排除,故选B。
考点:礼貌显魅力
8. (2017•通辽)小华家的十字绣上绣了一幅弥勒佛,并配有美文“大肚宽怀能容天下”。
这副十字绣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
A.敞开心扉,学会沟通
B.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C.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D.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的关键字是大肚宽怀能容天下,体现的是人与人相处,要学会宽容,与人为善,所以D是正确的,ABC的说法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考点:宽容
9. (2017•山东烟台)下列能体现“宽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
D.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答案】C
【解析】
考点:宽容
10. (2017•云南)彩云之南的美丽风景、神奇土地、民俗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作为云南的小主人,与人友好交往,我们应该()
①盛气凌人②语言文明③态度亲和④举止端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与人友好交往,要讲礼貌,在语言方面,要语言文明,在态度方面要亲和,还要举止端庄,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盛气凌人是不礼貌的表现,排除,故选 D .
考点:礼貌
11.【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宿迁)政治】2017年5月11日是宿迁市确定的第一个“排队推动日”。
通过倡导“有序排队”,推动市民形成文明自觉,树立文明宿迁新风尚。
对于排队,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观点一:“别人排,我就排,别人不排,我也不排!”
观点二:“不论别人排不排,我们都应自觉有序排队。
”
(1)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请阐明理由。
(2)“行己有耻”,一个知耻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个严于律己、文明优雅的人。
请你谈谈如何培养羞耻之心?
【答案】:
(1)赞同观点二.自觉排队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①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加强学习,注重自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解析】
考点:尊重他人
12.【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逾8成中国受访者对本人境外旅游文明素质满意。
境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文明素质较5年前相比有所提升。
数据显示,60.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中国游客的印象,影响了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1)“满意”“有所提升”等关键词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部分国人出境旅游时,哪些行为有损自身及国家形象?
(3)材料中“60.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中国游客的印象影响了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是用部分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自觉将礼仪,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而且关系到周围集体、民族、国家形象;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青少年这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2)如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不按秩序排队,不尊重当地风俗等.
(3)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要自觉做到文明礼仪,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塑立良好的形象.
【解析】
考点:礼仪展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