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
第一章绪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

Chp.1绪论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含义和研究对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广义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含义。
(2)了解系统、广义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了解系统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之间的关系。
(3)掌握反馈的含义,学会分析动态系统内信息流动的过程,掌握系统或过程中存在的反馈。
(4)了解广义系统的几种分类方法;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学会绘制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5)了解控制系统中基本名词和基本变量。
(6)了解正反馈、负反馈、内反馈、外反馈的概念。
(7)了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1)学会用系统论、信息论的观点分析广义系统的动态特性、信息流,理解信息反馈的含义及其作用。
(2)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变量、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本章难点广义系统的信息反馈及控制系统方框图的绘制。
一、课程简介性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学时:32h先修课程:复变函数、机械动力学、交流电路理论后续课程: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打下一定基础。
如: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机床等。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数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物理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系统辩识、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教材:杨叔子主编,《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Katsuhiko Ogata.卢伯英等译,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李友善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教材结构:1)对研究对象(机械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chp.22) 在一定输入下分析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时域分析)chp.3频率响应(频率分析)chp.43)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判据chp.54)系统校正:使系统全面满足性能指标要求chp.6二、对象与任务控制论+工程技术→工程控制论控制论+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研究对象:研究广义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系统初始条件出发的整个动态过程,以及在这个历程中和历程结束后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
第一章 绪论《管理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研究者是一种职业,研究是研究者的天职 天职的观念使研究者对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
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1.1什么是研究
接近天职观的研究者的职业标准是什么?
以敬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 以成果为标准的职业水平; 以诚信为标准的职业道德; 以专业为标准的职业技能; 以得体为标准的职业形象。
1.1什么是研究
▫ 2.方法类知识的重要性
首先,只有发育了方法类知识,一个学科领域才能真正 独立出来。
其次,方法是内容的效率要素。
孔茨将发展到他所在的时代为止的管理学,按研究方法的不 同分成了12大类
(1)经验方法; (2)人际关系方法; (3)组织行为方法;
1.1什么是研究
(4)社会协作系统方法; (5)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6)决策方法; (7)系统方法; (8)数理方法; (9)权变方法; (10)角色方法; (11)7S方法; (12)管理过程方法。
会思考,是做研究的必要能力;能写,是做研究的充分 能力。
1.1什么是研究
• 1.1.2研究的目的
▫ 1.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
写论文搞科研不会是单一目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三大目的:
一是为发现新知识,有价值于社会; 二是为提升你自己,真正掌握科学或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事物、
表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为拿文凭、评职称或者拿科研奖金
第二,研究者通过发表落实自己的著作权等权益,并为同行 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
第三,研究者通过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实践者 在实践中检验和推进理论。
1.1什么是研究
(3)唯“悟”模型
如果将实践要素加到研究模型中来,就产生了基于“唯‘悟’ 主义”立场的实践、经验、思考、理论的模型
绪论1人体生理学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 反射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特点:作用迅速而精确、部位局限和时间短 暂;
2.体液调节 一般是指由某一器官或组织 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 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张锡钧(1899—1988)在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 碱的研究中取得系列的创新性或果,受到国内 外生理学界的高度评价。
3.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1.只有认识了“正常”,才能设法维 持正常,防止异常;认识“异常”( 疾 病);
2.生理学的发展可促进临床医学的发 展;
3、学习与掌握一些实验技术,培养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达心脏和血管,调节 心血管活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 身的能量代谢等等。 特点:缓慢、广泛而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3. 自身调节:机体内有些调节既不依赖 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 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器官生理学--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肾脏生理学
(三)整体水平
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第一节
兴奋性
⑴ 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⑵ 兴奋性: 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一)、 1.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2.刺激分类 3.刺激三要素
作用—— 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适度;
作业: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 些?各有何特征?
《分析化学》第1章 绪论ppt课件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作用: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工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结构研究
• 例行分析: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
•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 果有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 分析
•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的建立 技术 → 科学
•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经典分析 化学(化学分析)→ 现代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为主)
•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提供 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 之一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的分析和 结构鉴定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 分析,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 析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S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S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S < 0.1mg , V < 0.01mL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爆破作业人员分类及其职责
二、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
(二)爆破员的岗位职责
1、保管所领取的民用爆炸物品; 2、按照爆破作业设计施工方案,进行装药、联网、 起爆等爆破作业; 3、爆破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 及时报告; 4、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配合爆破工程技 术人员处理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 5、爆破作业结束后,将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清退 回库。
现了毕氏导火索。 1867年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
了火雷管。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自行研制了、生产了
塑料导爆管及其配套的非电毫秒延期电雷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程爆破应用与发展概况
三、爆破技术应用与发展
(一)土岩爆破
利用炸药爆炸能量破碎土壤、岩石的技术。
1.硐室爆破 采用集中或条形硐室装药药包,爆破开挖岩 石的作业。 2.深孔爆破 炮孔直径大于50mm,深度大于5m的爆破作 业。
安全管理规定; 3、民用爆炸物品流向登记规定与储存安全
规定; 4、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手持机实际
操作技能。
第一章 绪论
一、炸药起源与发展 1865年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
了以硝化甘油为主要组份的代拿买特炸药。 1867年奥尔森和诺宾发明了硝酸铵和各种
燃料制成的混合炸药,工业炸药步入了多品种、 多组分的时代。
我国独创了粉状乳化炸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程爆破应用与发展概况
二、起爆器材应用与发展 1799英国人高瓦尔德制成了雷汞;1831年出
1、爆破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炸药与爆炸基本理论; 3、 爆破作业人员资格规定; 4、 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5、 民用爆炸物品领取、发放、清退安全管 理规定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 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 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 已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是辽、金、元、 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 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 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 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 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 一、现代汉语 • 世界上的语言数以千计,各民族大都有自 己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 主要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用语。我国 境内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蒙语、维 吾尔语、壮语、苗语、彝语、布衣语等。
• 汉语的来源十分久远,从有文字算起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记 录汉语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 文,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语各方言 语音分歧严重,但书面语一直没有分化, 汉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虽然没有古埃 及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那么久远,但却一直 沿用至今。
• •
• •
2、方言差异的形成 人口的迁徙、自然地理的阻隔、语言发展的不 平衡、民族的融合、语言的接触。 3、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和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 音差别最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有无塞音韵尾;有无 鼻音韵尾;有无塞擦音、擦音声母;声调的数 目。
• 书面语形成于口语的基础上,而具有与口 语不同的语体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 实、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这种风格 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 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性信息,不 得不要求语句自身表达上的严谨与完备。 写出来的话,既允许有斟酌、加工,乃至 反复修改的余地。这就使书面语得以规范 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 语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作业治疗技术专科教学)

第一章 绪论
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 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治疗师可采用认知学评定患者的知觉、 注意、记忆等功能,以便设计出可提供 信息的或改进认知技能的更有效的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认知过程,改进学习方法, 教给患者健康的、正性的、有效的认知 方法以代替不健康的、负性的、无效的 认知方法,以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不 合理的思维及社会交往能力。
图片四 现今使用的工作技能评估及训练
第一章 绪论
香港作业治疗的发展
在香港,OT称为职业治疗,于上世纪50 ~ 60年 代才起步,早期的OT都是在精神治疗中运用 1953年香港拥有第一位职业治疗师 1978年,香港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开始 三年制的专业文凭培训本地职业治疗师 2007年7 月在香港的职业治疗师注册人数总数为1218位
第三节
作业疗法的发展史
近些年来--作业治疗手 段丰富、得到普遍应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 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扩展到肢体障碍康复
早期--精神治疗
第一章 绪论
图片一 早期传统 用作训练 上肢的编 织活动 图片三 现今使用的虚拟现实环境训练
图片二
早期传 统用作 训练下 肢的木 工机械 操作
第一章 绪论
(三)按作业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分类
(1)增强肌力的作业。
(2)改善ROM的作业。
(3)减轻疼痛的作业。 (4)增强体耐力的作业。
(5)改善灵活性的作业。
(6)改善平衡协调性的作业。 (7)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8)改善认知、知觉功能的作业。
(9)提高ADL能力的作业。 (10)提高劳动技能的作业。
第一章 绪论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