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大学语文选修课复习提纲加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 对于大学语文04729 大家是怎么复习的你重点要看每篇文章标题下面的那段关于作者介绍之类的,还有就是文章后面的解释,最后就是和课文配套的作业本了.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二):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的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内)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编(课内)北宋(10 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2010)《前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一世之雄”是()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2.(2011)苏轼《水调歌头》词:“ ,千里共婵娟。
”3.(2012)苏轼《留侯论》所写的“留侯”是秦末汉初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谋士()A.韩信B.张良C.范增D.萧何4.(2014)苏轼《留侯论》中所写的“留侯”是秦末汉初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谋士。
5.(2016)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6.(2017)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辛弃疾B.陆游C.苏轼D.柳永宋代(10 84年3月13日—约1155年)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情相思,后期融入家国之恨,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1.(2008)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
2.(2010)提出词应“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3.(2012)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4.(20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南宋派代表词人。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使用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的同仁:为了方便期末出题,以下篇目请作重点讲解:1、樊迟、仲弓问仁;2、齐桓晋文之事;3、冯谖客孟尝君;4、容忍与自由;5、像山那样思考;6、北征;7、我的世界观;8、我有一个梦想;9、拣麦穗;10、枕中记;11、婴宁;12、公寓生活记;13、别赋;14、江南的冬景;15、乡土情结;16、二月兰;1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8、我与地坛;19、陶然亭的雪;20、赤壁赋。
背诵作品:又呈吴郎;鹊桥仙;沈园;春江花月夜;长恨歌;饮酒。
说明:1、期末题型:填空、选择、连线题、翻译、简答题、论述题、作文2、填空和选择以课前提示为重点。
连线题为要求背诵的篇目。
翻译为重点篇目中的古文节选。
简答题和论述题出自重点篇目后的练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早年贫而贱,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吏。
3、孔子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和整理典籍。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宣扬“克己复礼”,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5、《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6、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一共二十篇。
7、《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8、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9、墨子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和认识论也有探究。
10、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11、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得孔子嫡传自居。
12、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将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3、《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今传本七篇。
14、宋代朱熹将《孟子》、《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15、《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对其整理编订后定名为《战国策》。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分析

大学语文练习题(2015.12.18)第一单元《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 ( C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D)。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A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二、填空题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蜡”读音,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的年终祭祀。
“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宗庙正门外两侧相对的象征性建筑,又叫“阙” _ _。
2.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鳏”,意思是无妻之夫。
“独”的意思是无子女的老人。
3.“故谋用是作。
”中“用”的意思是由。
三、翻译题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第二单元《七月》一、选择题1.《七月》选自“十五国风”中的(D)A.卫风B.郑风C.秦风D.豳风bīn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语文选修二复习提纲

语文选修二复习提纲一、考查范围:粤教版选修二(《唐宋散文选读》)一至四单元及语言基础知识二、考查重点:基本篇目及要求背诵篇目三、考查题型:选择、翻译、名句默写、仿写句子四、复习建议:落实背诵篇目的默写,复习基本篇目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言特殊句式等语文选修二补考试卷(样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下列各组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B.有义君子在傍C.云去郢止两程 D.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2.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其所为何足惊骇.. B.得罪..虽死,不为忘亲C.虽愚人亦能数日..为云泣下..而知死赴矣 D.一座大惊,皆感激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A.此诚.危机存亡之B.愿陛下矜悯愚诚.C.帝感其诚.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然尚恨.有阙者A.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B.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C. 恨.私心有所不尽D. 商女不知亡国恨.5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B.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C. 访风景于崇阿D.彼,人也;予,人也。
6. 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其他三项是A.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B.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C.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D. 累于此者既逸矣,幸.无患7.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使.有而一人就之A. 约使.人如河上B.人皆得以隶使.之C. 使.其中坦然D.独念方山子使.酒好剑8.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予乃摄衣而上.B.履.巉岩,披蒙茸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D.掠予舟而西.也三、文言文阅读(30分)(一)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外)

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诗歌多体现浪漫主义诗风。代表作品《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
1.(2008)徐志摩是的代表人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中的句子。
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闻一多
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代表作品《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代表作品有《海燕》,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2013)《在人间》的作者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
莫泊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又称《俊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唐朝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家。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山水田园诗派是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一个诗派。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渊明,至盛唐时王维、孟浩然诸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清明即事》
散文辞赋《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2008)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
C.谢灵运D.陶渊明
南北朝
谢灵运
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与谢眺合称为“大小谢”。代表作品有诗歌《登池上楼》文章《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
1.(2010)晋宋之际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人是。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内)

2.(2009)《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它是()
A.记言体B.编年体
C.国别体D.纪事本末体
3.(2012)从编纂体例来说,《战国策》是一部史书。
4.(2016)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战国策》
A.画蛇添足 B.惊弓之鸟
C.狡兔三窟 D.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约前372-前289年)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对话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A.《左传》B.《国语》
C.《战国策》D.《史记》
5.(2015)《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史书,其体例是()。
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其他
6.(2016)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7.(2016)《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战国时期
墨子及其弟子
5.(2019)《战国策》是一部史书。
A.编年体 B.国别体
C.列传体 D.纪传体
西汉(约前145-前87年)
司马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及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大学语文》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习题答案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是(A)。
A.杜丽娘B.崔莺莺C.赵盼儿D.刘倩英2.元曲中只有单个曲子的叫做(A)。
A.小令B.散套C.诸宫调D.大曲3.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B)。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史记》4.关汉卿的喜剧代表作是(B)。
A.《调风月》B.《救风尘》C.《窦娥冤》D.《单刀会》5.明清传奇是在(B)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A.元杂剧B.南戏C.唐传奇D.诸宫调6.《荀子》是(C)家的著作。
A.法B.道C.儒D.纵横7.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小说家是(B)。
A.拉伯雷B.塞万提斯C.布鲁诺D.伽利略8.明代章回小说中,神魔小说的代表是(D)。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三言二拍”D.《西游记》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语出自《燕歌行》,作者是(C)。
A.欧阳修B.曹植C.曹丕D.曹操10.关汉卿在民间传说和前人笔记基础上写成的著名悲剧是(D)。
A.《汉宫秋》B.《赵氏孤儿》C.《梧桐雨》D.《窦娥冤》11.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是(B)A.沉郁顿挫B.豪放飘逸C.形神兼备D.风骨遒劲12.“初唐四杰”不包括以下哪位(A)。
A.王维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13.杜甫的诗歌风格是(A)。
A.沉郁顿挫B.慷慨激昂C.豪迈奔放D.柔美婉转14.北宋晏殊的传世作品是(A)。
A.《珠玉词》B.《花间词》C.《小山词》D.《漱玉词》1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C)。
A.李白B.王维C.屈原D.庄子16.“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出自诗歌(C)。
A.《长恨歌》B.《短歌行》C.《哀江头》D.《石壕吏》17.《诗经﹒氓》是一首(B)。
A.爱情诗B.弃妇诗C.抒情诗D.闺怨诗18.以下哪个不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C)。
A.陆游B.张孝祥C.曾巩D.辛弃疾19.《诗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作品说明。
拥有天真善良、温柔清纯。
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等特质《边城》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田园牧歌。
翠翠俨然是爱和美的化身。
她是一个刚刚脱离脱离儿童气的船家少女,一举一动带着稚气,体现了一种童贞美。
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
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体现了她天真善良的本性。
她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傩送远去后,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着。
她对爱情的渴望不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少女的朦胧向往,表现出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
她心灵美好,犹如一曲湘西边地的纯朴、天真的歌谣。
通过翠翠的形象,作者淡化了现实的黑暗与痛苦,讴歌了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和美的、人性的生活方式。
二.分析《围城》中方鸿渐的人物形象。
方鸿渐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
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
他为满足岳父、父亲的虚荣心而买了一张假的博士文凭,但他并非真想当骗子。
他饱受炎凉世态的折磨。
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
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方鸿渐的遭遇,也正是当时一部分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困厄。
然而又缺乏真正献身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的精神、理想,于是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苦苦挣扎,处于彷徨、苦闷的境地,方鸿渐正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三.评赏苏轼词作《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
王弗在世时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着名的悼亡词。
词的开头一句就说已经和妻子死别十年了。
“生死”,是说彼此一生一死。
“两茫茫”,是由于生死隔绝,互相情况茫然。
“茫茫”,是迷糊而看不清的样子。
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长的十年;不是暂别,而是生死的永别;不是互通音信,而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这句词看来只是简单地记叙了事实,实际上,充满了感情。
“思量”,是想念的意思。
作者接下去说,十年来,对于死去的妻子即使不特意地思念,也自然地难以忘怀。
一个“自”字,突出了感情的深挚真诚。
王弗的坟墓远在四川彭山县,距离作者当时所在的密州有几千里之遥,所以说“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话”,当说讲。
正是在“自难忘”的思念中,作者由自己的寂寞联想到亡妻的“孤单”,也痛感到千里阻隔,甚至连到坟墓前一诉衷肠的可能也没有。
因此说,亡妻孤单单埋在几千里之外,他的寂寞、悲伤又能和谁去诉说呢!“相见”,当然已经不可能了,使作者更为悲痛的是,就算是彼此重逢,由于他十年来的奔波劳碌而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恐怕妻子也难以相认了!这里在夫妻之情中又织进了仕途失意、饱经风霜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写出了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
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
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
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
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他们十年死别,一旦“重逢”,本来该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了。
所以只是互相注视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代替话语的只是满面的泪水。
这无言的注视和如泉的泪水,所包含的感情,是任何其它语言都难以表现得出来的。
从梦中醒来后,作者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
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相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
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这就使他的感情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现,而让读者感到意味深长。
这首词风格质朴自然,真挚动人。
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四、评析李清照《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五、分析《围城》所蕴含的悲剧意义。
鸿渐在《围城》中走过了人生旅程中的爱情、事业、婚姻阶段,其间他对爱情、事业、婚姻都进行了本能的追求,但现实却与他作对,让他的自身性格与社会时代背景在他身后形成庞大坚固的围城,使他处处受围,痛苦得几乎要窒息在人生的“围城”中。
小说的结尾写他父亲送他那个闹钟当当响起,“这个时间无意中包涵对人生讽刺和感伤”,说明了人生地现实处境决定方鸿渐实现不了他所追求地人生。
因此,方鸿渐的人生旅程不是快乐的历程而是痛苦的旅程,整个现代人生就是一种“一无可进的进口号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一座森严的“围城”在这严实的困境中,三大阶段的人生旅程都是起点、终点的重合,每一次的努力奋进都是白费力气,他的人生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更替一样,朝代变了,但其本质没变,社会没有发展历史没有进步,是复原性的。
六、翻译下面的文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七、根据以下文字,分析沈从文的语言艺术。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
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
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
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
于是主人一面谈着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
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
妈妈十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
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
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的长大。
——沈从文《三三》沈从文有自己的美学理想,他崇尚一种恬淡、含蓄的艺术美,倾向于表现纯朴、健康、自然、优美的人性,并用最符合人性的质朴自然的方式表达美的意境和人生是沈从文在自己的小说一直坚守的美学追求。
这种坚守体现在他小说的取材、主题、结构等诸多方面,其中语言艺术,更是因其非凡的精练与质朴,以及质朴而不乏雅致的风格,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也是探讨沈从文的小说风格及其创作的美学追求的一扇门。
1以有限的词语营造无限的时空、塑造丰满的人物。
读沈从文的小说,无时无处不让人感觉到他炉火纯青的炼字本领,无论是小说中的环境、时空转接、人物形象抑或人物语言,他都能用最简练的字词语句进行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