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4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0.4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10.4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第4节《做功的快慢》。
本节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功率的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方法:功率P等于做功W除以时间t,即P=W/t。
3. 功率的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小表示做功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功率意义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滑轮组、钩码、计时器等)、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运动员举重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两名运动员举重时的做功快慢?2. 概念讲解:介绍功率的概念,解释功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意义。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名运动员举重时的功率。
4.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计算不同情境下的功率,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功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巩固功率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一名运动员举重的重量为100kg,举起时间为2秒,求该运动员举重的功率。
(2)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路程为100km,求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功率。
2. 答案:(1)该运动员举重的功率为50W。
(2)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2.5×10^3W。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10.4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推荐】.doc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 知道功率的公式和单位3. 能利用公式计算功率问题。
三【学习重点】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一、温故知新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功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W的单位是______,F的单位是______, S的单位是_____。
二、新知学习(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自读课本P199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1)时间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功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怎样计算功率1、功率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 P表示_____,W表示_______,t表示_______。
2、在国际单位之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表示,1W=__________。
3、1W的物理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课本200页图了解人、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
5、算一算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则:(1)他对杠铃做的功是多少?(2)前2s内的功率是多少?(3)后3s内的功率是多少?(4)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多少?W O【分层训练】基础过关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功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B. 做功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C. 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同时开始登山,甲同学先到山顶,乙同学后到山顶,则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多,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B .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少,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C .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他们的功率也相等D .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3、小华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学案:10.4-做功的快慢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学案:10.4做功的快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10章第4节“做功的快慢”。
本节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功率越小,表示做功越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运动员百米冲刺,引导学生思考做功的快慢。
2. 新课导入:介绍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如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概念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功率的物理意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速度为v =5 m/s,时间为t = 2 s,求物体所做的功。
答案:W = Pt = (5 m/s) 2 s = 10 J2. 题目:一辆汽车以80 km/h的速度行驶了1小时,求汽车所做的功。
答案:W = Pt = (80 km/h) (1 h) = 80 km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第4节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第4节做功的快慢导学案(新版)沪科版们面对任何困难时,都应该勇敢、自信、用压倒一切的力量告诉它:你不行!课题:10、4做功的快慢学习目标:1应用功率公式P=W/t解决有关问题2理解功率的公式及其物理意义;3能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单位学习重点:理解功率的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学习难点:应用功率公式P=W/t解决有关问题学习过程让学生回顾什么情况下算做功?和怎么样计算功?并结合课本知识和下列材料判断谁做功快?学点一怎样比较做功快慢从今年5月3日到现在,持续半个月的蒜薹季即将结束,有很多同学已经帮家里父母收获了很多,体验了劳动的繁忙和快乐,但是在收取蒜薹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经常与家人探讨谁抜蒜薹拔的快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设想生活情境:同样的一块蒜地(蒜的株数、质量设为相同),甲乙两个同学收获蒜薹。
设想一、在两个小时时间里,甲同学收获蒜薹50斤,乙同学收获60斤,问他们二人谁收获的快?为什么?设想二、甲乙两同学收获蒜薹400斤,甲用了8个小时,而乙同学用了8、5小时,请问他们二人谁收获的快?为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比较二人做功的快慢,应该比较哪几个物理量?观看课本图,总结出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1、2、【跟踪练习】1比较以下图表,谁做功快?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A1000J40SB1000J45SC4000J45SD6000J45S学点二:功率1由上面分析,仿制速度公式v=s/t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功率这个物理量的公式P= 并知道它的单位:意义:2用1N的力在2s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m,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观看课本不同物体的功率,说出他们代表的意义?【实例比较】例题一: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m。
若:(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以上二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例二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点拨由功率的定义和功率的意义可知,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本章导学案主要讲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物体的平衡和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牛顿运
动定律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和练,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章导学案主要介绍热学的基本原理和热能
转换过程,包括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传导、热
膨胀、理想气体等内容。
导学案中的实例和实验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
八年
级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沪科版本章导学案主要介
绍热学的基本原理和热能转换过程,包括温度和
热量的概念、热传导、热膨胀、理想气体等内容。
导学案中的实例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热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沪
科版
第三章:光学导学案第三章:光学导学案
本章导学案主要涵盖光学的基本理论和现象,包括光的反射、
折射、光的色散和镜像、透镜等内容。
通过导学案中的案例分析和
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章导学案主要讲述电学的基本概念和电路
原理,包括电荷和电场、电流和电阻、电路中的
电压和功率等内容。
通过导学案中的题目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学知识,并培养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份大纲涵盖了八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并
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
通过研究和完成导学案中
的问题和练,学生能够系统地研究和掌握物理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份大纲涵盖了八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并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
通过学习和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和练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
和掌握物理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10.4《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10.4《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第10.4节《做功的快慢》。
本节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并通过公式计算来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难点:功率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从实例中分析出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例,如运动员百米冲刺、汽车加速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做功的快慢是如何体现的?2. 概念讲解:3. 公式讲解:教师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即功率P等于做功W除以时间t,公式为P=W/t。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功率与做功多少和时间的关系。
4. 实例分析:教师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如起重机吊起货物、人提水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包括:(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3)思考:如何从生活中的实例中运用功率公式进行分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如研究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通过实例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4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4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1、知识目标:熟记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技能目标:能类比速度建立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的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以及让学生列举一些机器的功率,进一步把物理知识引向生活实际。
学导重点及方法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不易理解,功率概念的建立以及功率的计算涉及到功及时间两个量,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功率的单位是由功和时间的单位组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不易对功率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顾功率的单位是教学的难点。
问题预设1、物体运动有快慢之分,同样做功也有快慢之分,体重相同的王刚和李明都从教学楼的一楼上到三楼,王刚是走上去的,李明是跑上去的;则他们上楼谁做功能更快,我们已学习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与此类似,请总结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并分析图10-29和图10-30中谁做功快,并说出你的判断思路?2百米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有什么区别,做功多的物体做功一定快吗?做功时间长的物体做功一定慢吗?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哪两个因素?3、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若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试着比较他们,那么功率的定义方法与速度的定义方法相同,是什么方法,你学过的什么物理量也是用此方法定义的?分别写下它们的定义来并体会建立这些概念的过程。
4、搬新家喽!小翔兴奋地参与到搬家的行列。
他抱着装有书籍、总质量是8Kg的储物箱,用1分钟时间有一楼走到高为20米的6楼,然后用20秒时间走过10米长的水平楼道,最后来到自家新屋。
整个过程小翔对储物箱做了多少功?根据功率的定义你得出的计算功率的公式是什么?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及单位是什么?在工程技术上常用单位是什么?5、功率的单位:瓦特是如何来的?如10W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写出类似的物理量的单位,并举例说出各自的物理意义?(B) 你知道人、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吗?写出三个来并感知其大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0.4做功的快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0.4做功的快慢一、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功的定义,即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 功率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功率的定义,即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
3. 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 功率的意义:向学生解释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效率、做功的快慢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的概念,理解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涉及到做功的快慢。
2. 概念讲解:向学生讲解功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 功率讲解:向学生讲解功率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4. 功率计算:引导学生学习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 板书设计:列出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方便学生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功率计算和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等。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2. 功率的概念3.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4.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50N的力拉着一辆质量为10kg的小车在平地上前进了20m,求小明拉车的功率。
答案:P=W/t=50N20m/10s=100W2. 题目: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发动机功率为100kW,求汽车行驶100km所需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J/s=W;1kW=W。
学做思三:功率的计算
导学:*1、学习例题1,总结解题注意
导做:例1:王红同学参加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她1min跳了180次,每次跳起时身体重心的高度上升5cm,如果王红同学的质量是40kg,问她这次跳绳时的功率是多大?
解:G=mg=40kg×10N/kg=400N
跳一次做功为W1=FS=Gh=400N×0.05m=20J
1min跳绳做功为W=180×20J=3600J
P=W/t=3600J/60s=60W.
*2、仿照例题1完成下面练习。
估算自己在跳绳时的功率是多大?
导学:*3、学习例题2,总结解题注意
导做:例题2.马拉着重1000N的车在5min里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了3000m,如果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1)在这段时间内马拉车做了多少功?
(2)马拉车的功率是多大?
解:(1)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
F=f=0.1G=0.1×1000N=100N
W=FS=100N×3000m=3×105J
(2)P=W/t=3×105J/300s=1000W
*导做:4、仿照例题2完成下面练习。
练习2: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在10s内将重500N的箱子沿水平方向推动了2m,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的推力做功和功率分别是多少?
3.一个质量为50kg的成年人用2min从一楼走上5楼时的功率是多大?(每层楼高3米)
4.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在10s内将重500N的箱子沿水平方向推动了2m,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的推力做功和功率分别是多少?
反思总结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课后练习
27194 6A3A樺"40058 9C7A鱺24600 6018怘i{29427 72F3狳23622 5C46屆T?f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导学:阅读教材P199,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导思导做::1.图10—29中,哪个工人做功快?
提示: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来分析。
2.图10—30中,哪个工人做功快?
学做思二:知道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导学:阅读教材P199—200,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导做:1.物理学中,把与的比叫做功率。
2021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10.4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三维目标
1.能通过实例理解功率,并能用功率的知识解释有关问题。
2.会用不同方法比较做功的快慢。
3.了解生活中有关机器铭牌上的物理信息,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重点目标
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难点目标
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导入示标
有两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搬运相同的货物,一个用了半个小时,一个用了一个小时。同学们会请谁来帮你搬运货物呢?
达标检测
导做: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越大,做功越快
C.功率越大越省力
D.功率越小,做功越少
2.若两汽车的功率之比这2:3,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甲、乙两辆汽车,匀速走完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4,如果它们受到的阻力之比为4:3,则做功之比为,做功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