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对联排序
对联排序练习题

对联排序练习题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精炼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为了提高对联的创作和欣赏水平,下面是一些对联排序练习题,通过对对联组合的合理排序,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对联欣赏的敏感度。
1. 鹤舞祥云虎啸长空2. 满纸春风千山万水3. 岁月静好光阴易逝4. 鱼跃龙门虎啸山林5. 花开富贵鸟语芬芳6. 白云苍狗黄花绿水7. 红日当空绿松成荫8. 人山人海心旷神怡9. 春暖花开秋风萧瑟10. 镜中花月云中鸟语思路分析:首先,观察对联每一句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涉及了自然景物、动物情感等不同主题。
为了使对联排列合理,我们可以考虑有以下几种排序方式:1. 主题对应:将具有相似主题或意境的对联排在一起。
例如,将第1句鹤舞祥云与第4句鱼跃龙门排在一起,因为它们都与动物、自然景物有关。
2. 形象对应:将对联中出现相似、相反或有联系的形象排在一起。
例如,第2句满纸春风与第3句岁月静好,都含有春天的景象,可以排在一起。
3. 感情对应:将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对联排在一起。
例如,第8句人山人海和第9句春暖花开,都是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排在一起。
最终,根据以上思路,将对联进行排序如下:满纸春风岁月静好红日当空绿松成荫鹤舞祥云虎啸山林花开富贵鸟语芬芳鱼跃龙门虎啸长空春暖花开秋风萧瑟人山人海心旷神怡白云苍狗黄花绿水镜中花月云中鸟语通过合理的对联排序,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每一句对联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这样的练习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对联创作的敏感度。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样的练习,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联专项练习题

对联专项练习题写对联: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
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A万户春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数峰无语立斜阳 B水面风回聚落花C蝉曳残声过别枝 D楼上春容带雨来3、2009年湖南,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春节:端午节: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万山金座凝香新春联上联:下联:教师办公室上联:下联: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7、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着千秋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着成信史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8、2009年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四、律诗排序9、给下列一首律诗排定颔联与颈联()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2013年诗词排序+对联(湖南专用)

偶,仄起平收。
看平仄。律诗同一联中的两句平仄相反。 看内容。律诗前四句一般写景叙事,后面
四句议论抒情。
• 1.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面几 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恰当? B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 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江流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答案: ③去掉;选C。
下面是一首打乱了顺序的绝句,请排序。
①洛阳树色鸣皋烟 ②又惜空度凉风天
③秋在水清山暮蝉 ④送君归去愁不尽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律诗排序归纳总结
找韵脚。偶数句必须押韵,三五七句不能
押。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为平声。
找对偶。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必须对
下面这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 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 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 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 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小苑西回, 莺唤起一庭佳丽,
对联排序
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 此间有舜日尧天。
绝句类排序
绝句类语序题归纳总结
偶数句必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第三句不能押韵。第三句末字一般是
仄声。
一般由景入情入理
做题最后一个步骤,一定要根据诗歌
的内容、意境来判定选择
1. 将下面五句诗删去一句,再把余下的 排序组成七绝(曾几《三衢道中》),顺序 正确的一项是: ①绿阴不减来时路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 ③秋水芦花一片明 ④添得黄鹂四五声 ⑤小溪泛尽却山行 A. ①③②⑤ B. ②④①⑤ C. ②⑤①④ D. ③②①④
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宣传文稿,请你帮他们进一步完善内容。
①祖国风光绮.丽。
“大漠孤烟直,①”“②,风正一帆悬”,大河穿山破壁,雄浑澎湃,引得远行人浮想联翩;“③”(作者【甲】《天净沙•秋思》),村落深suì宁静,小桥流水,惹得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②中华英才bèi出。
诸葛亮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来告诫其子“④,⑤”,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诠释了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家国情怀……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③青年向上,国家向前。
我辈青年应学前人“⑦,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出处【乙】)的乐观豪迈,以鲲鹏“水击三千里,⑧(《北冥有鱼》)”之姿,踔厉奋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出作者和出处。
(3)根据语境用正楷补写文中空缺的诗文。
(4)同学们根据文稿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为下联正确排序。
上联:绘祖国美景缅怀先贤志士①大志①民族①立①实现①宏图①复兴下联排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5)同学们准备在活动主会场张贴宣传标语,经讨论决定选择隶书作品,请你从下面的书法作品中帮他们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A.B.C.D.二、语言表达2.班委会组织“爱我中华,强国有我”诗歌朗诵会,有位同学准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和他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著阅读3.“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内心的最强音。
时代虽然不同,但爱国的精神一脉相承。
请阅读《傅雷家书》,感受榜样的力量。
(1)下列关于这部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傅聪远在海外,傅雷用书信在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引导儿子成长,真可谓“家书抵万金”!B.从《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的慈父,从不打骂孩子。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对联

三、情境式
[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 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 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点拨]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 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 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 联。利用相黏规则,首 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 六字的平仄为“仄平 仄”,而④句相同部分 是“平仄平”,②句相 同部分是“仄平仄”, 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 ④③是颈联。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 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 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 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相同、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 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 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二、调整式
题型示例:江西南昌滕王阁有 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 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 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诗歌对联排序题共41页文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声情并茂

C ①_
B ②_
A ③_
D ④_
平仄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五言诗的平仄可以构成两联:“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由这两联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
中两种是基本格式。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办法是在五律的前面加上 两字头,仄前加平,平前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一岁出场亮相,十岁天天 向上,二十岁远大理想,三十 岁基本定向,四十岁处处吃香, 五十岁奋发图强,六十岁告老 还乡,七十岁打打麻将,八十 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 一百岁挂在墙上。
• 2.登山所遇的是个俗不可耐的庸僧,原先的 一点好心情,也变得兴趣索然: • □→□→□→□
C → A → D → B
近体诗中的对仗
• 1、对仗也叫对偶,就是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词义、词类、平仄都要一一相对,即必须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字对数字、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 2、近体诗一般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3、对偶一般分为“工对、宽对、借对、流 水对(串对)”四种。
注:绝句如何押韵: (1).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押 韵的居多。 (2).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 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 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
远上寒山石径斜, xiá 白云生处有人家。 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xiăo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 专题17:语言运用——对联

2021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专题17:语言运用——对联1.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能写景状物、抒情言志,还能说古道今、褒贬讽喻。
对联之美,美在工整。
对对联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对应部分的词性、短语结构相同。
请你运用所学的词性和短语的知识,给这副对联的下联选出正确的顺序()南京名园“瞻园”中的一副对联: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顺序已打乱):①树边红雨②小苑西回③莺唤起一庭佳丽④看池边绿树⑤此间有尧天舜日。
A.②③④①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⑤④②③D.②①④③⑤2. 苏轼不仅是诗文大家,在对联方面也造诣颇深。
下面是苏轼的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上联:舞袖翩翩,①_______________摇千尺龙蛇动下联:歌喉婉转,②_______________撼③_______________风雨寒A.①影 ②声 ③云霄B.①影 ②声 ③半天C.①声 ②影 ③云霄D.①声 ②影 ③半天3. 有一副对联是写诸葛亮的,上联是“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它的下联应该是()A.千古诗词,蓬莱文章建安骨B.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陵C.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D.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4. 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A.雨奇千岛洗青螺B.松排山岭万重翠C.一轮红日染朝霞D.碧波千顷浮翠岛5. 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
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
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B.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C.倚玉栏临碧水赏遍春夏秋冬D.戏楼里凭石栏品味唱念做打6.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让我们的世界嘎然“停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声 情 并 茂
押韵、平仄、对仗
• 【2009】 • 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 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 【2010】 •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 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 ,此是春来第一声。 •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C→B→D→A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对联
• 题型示例: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 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某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词序、 句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 调整。 • 上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竹》,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第二步,找对仗句。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尾联。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看表达 • 从表达方式看,格律诗常常表现为先写景 后抒情或先写景后写人,先叙述后议论或 先叙事后抒情,先比后兴等。
• 下面两首诗,分别是北宋文学家张舜民的《村居》 和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 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 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②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水绕陂 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寒雨连 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作 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第二步,找对仗句。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尾联。(内容:先写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景后抒情,先叙事后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议论)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第二步,找对仗句。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居》,打乱了次序,作 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第二步,找对仗句。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A C D B
(3)根据内容确定 首尾两句。
练习: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四句: A.欲采苹花不自由 B.骚人遥驻木兰舟 C.破额山前碧玉流
D.春风无限潇湘意。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练习: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四句: A.欲采苹花不自由 B.骚人遥驻木兰舟 C.破额山前碧玉流
D.春风无限潇湘意。
小结: 诗句排序,有法可依: 一观体裁, 二看押韵, 三析对仗, 四查平仄, 五审表达, 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 综上所述,运用“押韵分析法”“粘对分析 法”和“情景分析法”,是走出近体诗迷 宫的三步法。
排列下列诗句顺序 (1) A杨柳青青着地垂 (1)找韵脚,确定 B借问行人归不归 第三句。 C杨花漫漫搅天飞 (2)根据平仄相黏 确定第二句。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2014山东 • 18.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 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 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分) •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 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 江苏2014 •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 的一项是(3 分) •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 • C. 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蝉曳残声过别枝
• 看对仗 • 格律诗对仗,律诗中最多;颔联和颈联对仗,其 它两联也有用对仗的,但极少;绝句可对可不对。 格律诗对仗特点,可换成以下两点说法: • ①律诗对仗为中间两联,其它两联一般不对仗; • ② 绝句可看作律诗的一半,对仗联在前还是在 后,可根据诗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确定。
• 排出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字母填在方格 里): • A 弯弯绿水绕青山 B 江心来往打鱼船 • C 青山绿水风光好 D 重重青山抱绿水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一步,找出“韵脚” 第二步,找对仗句。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尾联。(内容:先写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景后抒情,先叙事后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议论)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菊花台
•菊花残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菊花台钢琴演奏版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 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 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 次序,哪一种恰当? •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 • 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江流 •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 • 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 A 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 下面这副对联是曾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燕京大 学艺术史导师的张伯驹写给陈毅的挽联,下联的 句序和结构已被打乱,请你利用相关知识对下联 的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上联: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 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 赤县。 下联(内容和句序已被打乱):无愧于平生,挥 戈抗日接尊俎,有功于天下,应含笑九泉,伫看 重新世界,红旗遍树,豪气犹存。
押韵
• • • • • •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 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 偶句押韵。 只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 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 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下面《咏梅》的空缺诗句是 不变尘埃半点侵,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A何用浮多绊此身 B 寻得桃源好避秦 C 竹篱茅舍自甘心 D 与梅并作十分春
• 将下面五句诗删去一句,再把余下的排序组 成七绝(原诗为《三衢道中》,曾几作), 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绿阴不减来时路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 • ③秋水芦花一片明 ④添得黄鹂四五声 • ⑤小溪泛尽却山行 • A ①③②⑤ B ②④①⑤ • C ②⑤①④ D ③②①④
• 下面这首七律的横线上,补入最贴切句子的一项 是( ) •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 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律诗、绝句 的平仄,关键在于二四六字(五言二四字) 的安排。 ) • 对于五言来说,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 明”。 • 五言第五句,七言第七字,自然是要求分 明的。 • 这口诀只适用于通常格式。 举例
• • • • •
平仄规律
• • • 1、句末一字是韵脚,平仄不能改变。平仄在句 内须交替相间 2、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 组篇规则。 (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 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 )
•
3、在节奏的非重点音节上,如果难以找到合乎 平仄的字,平仄可以变通。能够变通的一般只在 句子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五言诗句只在一、 三)的位置上。所以,写格律诗的人都知道这样 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居》,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第一步,找出“韵脚”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二步,找对仗句。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尾联。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①⑧②⑤④③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