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一讲金融资产(练习)

第一讲金融资产(练习)

第一讲金融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不作为企业金融资产核算的是()。

A.购入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B.购入不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C.购入短期内准备出售的股票D.购入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长期股权投资2.下列金融资产中,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且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C.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企业购入B股票20万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为103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3万元和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3B.98C.102D.1054.2007年12月31日某股份公司持有某股票10万股(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时每股公允价值为17元.2007年末账面价值为204万元,包括成本170.4万元和公允价值变动33.6万元,企业于2008年6月2日以每股19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支付手续费1万元,该业务对半年度中期报表损益的影响是()万元。

A.18.6 B.33.6 C.20 D.155.下列金融资产中,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是()。

A.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准备随时出售的普通股票B.企业购入有意图和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公司债券C.企业购入没有公开报价且不准备随时变现的A公司5%的股权D.企业购入有公开报价但不准备随时变现的A公司5%的流通股票6.甲公司2007年3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乙公司,价税合计为500 000元,当日收到期限为6个月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甲公司2007年6月1日将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

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

甲公司实际收到480 000元,款项已收入银行。

甲公司贴现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A.借:银行存款 480 000贷:应收票据 480 000B.借:银行存款 480 000财务费用 20 000贷:应收票据 500 000C.借:银行存款 480 000财务费用 20 000贷:短期借款 500 000D.借:银行存款 480 000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20 000贷:短期借款——成本 500 0007.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没有其他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5万元;2007年发生坏账8万元,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2万元。

第一讲有理数分类练习题

第一讲有理数分类练习题

第一讲有理数分类练习题有理数练题1.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正整数负整数分数按性质符号分类: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表示集合的圈里。

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

2.下列各数:-4,1,8.6,-7,5/2,-4/563,+101,-0.05,-9中(C)非负数有1,8.6,+1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4.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C)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5.是(A)正数。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0是整数。

二、填空题1.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非负整数是0.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正有理数集合:5.6,0.27整数集合:-27,-3,-1,0,1,1227自然数集合:1,1227分数集合:-4/563,0.27负有理数集合:-27,-3,-1,-0.618非负整数集合:0,1,1227非正数集合:-27,-3,-1,-0.618,-4/5633.如果“-2”表示比95小2的数,那么“+1”表示的数是94,"-5"表示的数是90.4.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5.有理数中,是正数而不是整数的数是正分数,是整数而不是负数的数是正整数。

6.如果a表示正数,那么–a表示负数,如果a表示负数,那么–a表示正数。

字母a还可以表示0和分数。

7.观察下面的每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你的理。

1,2,3,4,5,6,7,8,9,10,…… 每个数都是正整数,且比前一个数大1.1,-2,-3,-4,-5,-6,-7,-8,-9,-10,…… 每个数都是负整数,且比前一个数小1.1/2,2/3,3/4,4/5,5/6,6/7,7/8,8/9,9/10,…… 每个数都是正分数,且分子比分母小1.1/2,-2/3,-3/4,-4/5,-5/6,-6/7,-7/8,-8/9,-9/10,…… 每个数都是负分数,且分子比分母小1.。

教育管理原理-第一讲-(第1-2章)练习题

教育管理原理-第一讲-(第1-2章)练习题

教育管理原理-第一讲-(第1-2章)练习题1.管理具有两重性,即() [单选题] *A.文化性与非文化性的统一B.经济性与非经济性的统一C.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 年中国设立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 [单选题] *A.1949B.2000C.1905(正确答案)D.19103.日本的中小学设立“教员意见登记簿”,鼓励教员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到期末,须对教员的意见给予答复,意见采纳了的要予以表扬,未被采纳的要说明原因。

这反映了教育管理发展趋势的() [单选题] *A.民主化(正确答案)B.科学化C.均权化D.专业化4.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包括()①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③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④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 [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5.学科体系包括() [单选题] *A.一门学科和学科群B.著作体系和著作层次体系C.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正确答案)D.著作层次体系和教材层次体系6.现代教育管理学的两大源流是()①德国的行政学②美国的行政学③法国的行政学④中国的行政学 [单选题] *A.①②(正确答案)B.②③C.①④D.③④7.人际关系理论,是等在霍桑工厂里通过实验而创立的理论。

() [单选题] *A.梅奥和雷斯利斯伯格(正确答案)B.卡伯利和梅奥C.泰勒和雷斯利斯伯格D.巴纳德和西蒙8.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 [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改革开放C.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确答案)9.库恩提出了的概念,不主张用数学概念来阐述理论,而是借助历史材料来构建理论() [单选题] *A.变式B.范式(正确答案)C.实证主义D.思辨哲学10.管理具有两重性,其中,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我们称之为() [单选题] *A.非政治性(正确答案)B.政治性C.经济性D.复杂性11.目前在美国的各大学普遍设有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

平均数问题练习

平均数问题练习

第一讲:平均数问题(一)练习一: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求一箱苹果有多少个?2、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是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是89分,甲、乙二人平均分是95分。

问:甲丁二人各得多少分?3、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为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4、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练习二:1、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有多少男生?2、两组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3、有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产量92.5吨,已知一块地是5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是101.5吨,另一块田平均每公顷产量是85吨。

这块田是多少公顷?4、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练习三:1、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

这个数原来是多少?2、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4后,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了的数原来是多少?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再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抄错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的平均分是88分。

求甲在这次考试的成绩是多少分?4、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为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为91.7分。

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1、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他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计算在内,平均成绩为95分,已知他数学成绩得了100分。

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第一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研究的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

2.研究一国之内的、和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3.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和。

4.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以达进一步的共识。

5.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这就是文学的。

6.文化发展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7.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同时又进行急邃的。

8.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以外,也得到蓬勃发展。

9.如果没有不同文化间的、,我们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

10.比较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为己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时期2.互证3.横向开拓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5.文化转型的原因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

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存在于不同文化中不同文学之间2.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3. 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4. 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5. 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6. 认同离异7. 危机和断裂重组和更新8. 逻辑学范式现象学范式9. 和而不同多元并存10. 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集合的概念练习题

集合的概念练习题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1、子集的个数例1、(1)若{ 1,2 }A ⊆{ 1,2,3,4 },求满足这个关系式的集合A 的个数(2)已知集合A ={0、2、4},},|{A b a b a x x B ∈⋅==、,则集合B 的子集的个数为 。

(3)从自然数1~20这20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作为集合M 的元素,则M 的真子集共有 个。

☆规律方法总结:(1)子集的个数:一个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①子集有 个;②真子集有 个;③非空子集有 个;④非空真子集有 个; (2)已知集合M 中有m 个元素,集合N 中有n 个元素,则满足M N P ⊆的集合P 的个数为12--m n2、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例2、(1)已知集合M,N 分别含有8个、13个元素,若N M 中有6个元素, ①求N M 中的元素个数. ②当N M 含多少个元素时,φ=N M .(2)50名学生参加跳远和铅球两样测试,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及格40人和31人,两次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项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A 、35B 、25C 、28D 、15(3) 某文艺小组共有10名成员,每人至少会唱歌和跳舞中的一项,其中7人会唱歌跳舞5人会,现从中选出会唱歌和会跳舞的各一人,表演一个唱歌和一个跳舞节目,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集合间的关系例3、判断下列两集合之间的关系⑴ },1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M ∈±==∈+== (2)},2|{},,12|{22R b b b x x B R a a a x x A ∈-==∈++== (3) },24|{},,42|{Z k k x x N Z k k x x M ∈+==∈+==ππππ 4、方程、不等式与集合例4、(1) 已知方程0)(,0)(==x g x f 的解集分别为B A ,。

① 写出方程0)()(=⋅x g x f 的解集② 写出方程0)()(22=+x g x f 的解集③ 写出方程0)()(=x g x f 的解集 (2)已知不等式0)()0(>>x g x f ,的解集分别为B A 、, 0)()0(<<x g x f ,的解集分别为N M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讲作业-胡倩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讲作业-胡倩

第一讲练习题一、概念解释1.青春期: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

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

2.青少年: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

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3.发展: 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

4.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5.认知发展 :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6.社会性发展: 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7.心理发展特征: 青春期的开始,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

8.生物性过渡:个体一生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是从受精卵开始到一岁左右;二是在10-20岁的青少年期。

9.认知过渡: 指青少年认知在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10.社会性过渡: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B )。

A.高峰期 B.过渡时期 C.迷茫时期 D.黄金期2.心理发展具有(C)与顺序性。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方向性 D.差异性3.(A)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能保证感觉冲动的顺利传导。

A.髓鞘化 B.突出修剪 C.神经系统 D.生物成熟4.大脑最晚发育成熟的是(D )。

A.枕叶 B.顶叶 C.颞叶 D.额叶5.( C )思维保证了青少年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

第一讲 普通话概述复习题

第一讲 普通话概述复习题

第一讲普通话概述练习题一、填空题1.语音具有三大属性:( )、( )和( ),其中( )为本质属性。

2.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 )四个基本要素。

3.音色是由( )、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三种不同条件决定的。

4.音节由( )、( )、( )三个部分组成。

5.普通话中辅音共( )个,其中( )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尾。

6.音素可根据声源特性的不同划分为元音和( )。

7.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其中( )个元音,( )个辅音。

8.我国传统的语音分析方法是声韵调分析法,它着眼于语音结构成分的组合,把音节分成几个部分,音节前部的是声母,后部的是( ),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的是声调。

9.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

10.《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拼音方案,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 )五个部分。

11.《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 )字母制订的。

12.普通话共有22个声母.其中( )辅音声母。

13.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其中有( )个单韵母,( )个鼻韵母。

14.普通话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也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但这个音素一般得是( )音素。

15. 《汉语拼音分案》规定iou、uei、uen三个韵母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写成()()()。

16. ü上面两点的省写有两种情况:一是拼写声母(),二是()。

二、选择题1.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最多可以有( )个音素A.四B.三C.五2.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A.壮B.友C秧3.决定汉语声调的要素主要是( )。

A.音强B.音高C音长D.音色4.( )组字的声韵调完全相同。

A.宾一兵B.呈一逞C愉一娱5.语音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是( )A.音位B.音节C.音素D.调位6.下列各成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驾轻就熟jiàqīn jiùshúB.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jīn C.茅塞顿开máo sài dùn kāi D.亘古未有héng gǔwèi yǒu 7. 声调符号应标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 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6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