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青岛大学文学院文学考研研究生导师简介汇总

青岛大学文学院文学考研研究生导师简介汇总

文艺学周远斌,男,1969年11月生,文学博士,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

在《文学评论》(3篇)、《光明日报》(6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篇)、《文史哲》、《齐鲁学刊》、《云梦学刊》、《杜甫研究学刊》、《阴山学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延边大学学报》、《聊城大学学报》、《理论研究》、《蒲松龄研究》、《北方论丛》、《南都学坛》、《重庆社会科学》、《上海文学》、《文论报》、《作家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观点摘要;出版《论语校释辨正》、《红楼梦人物百家言——薛宝钗》、《儒家伦理与〈春秋〉叙事》等专著11部;主持承担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社科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徐良,男,1963年生,1985年—1988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美学专业硕士学位。

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岛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长期从事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历年来在《美学》、《艺术界》、《人文杂志》、《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多项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等重要文献二次转载,十多次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重要著作有《20世纪西方美学精神》,合著《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企业美学纲要》等。

重要研究课题有《西方美学的后现代转折》、《荒诞派戏剧的美学精神》,近年来转入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主要课题有《中国哲学美学》、《中国美学与现代文化》等。

主要开设课程有“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等。

张伟,女,1961年12月生,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现为青岛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中西蓝领文化研究以及视像时代的美学研究,承担国家教育部项目。

青岛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青岛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起止时间
纤维级海藻酸钠的制备、溶液性质及纺丝研究
有机/无机互穿网络功能纤维的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
2007-2009
2006-2009
青岛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姓名
纪全
性别

学历

博士后
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在
部门
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研究
方向
化学纤维;阻燃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招收
计划数
1
合作导师简介
任职于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材料系、山东省功能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阻燃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首批“产学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取得环境友好阻燃剂、阻燃聚酯、阻燃纤维(涤纶、锦纶、粘胶纤维)及海藻类海洋纤维等成果,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曾获2002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七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青大人字(2015)2号关于印发《青岛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青大人字(2015)2号关于印发《青岛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青岛大学文件青大人字〔2015〕2号关于印发《青岛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学院,校行政各部门,校直属各单位:《青岛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已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岛大学2015年1月25日—1—青岛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博士后管理工作,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充分发挥博士后在我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在我校具有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内,经国家人社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指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等机构内,经国家人社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是指在流动站或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博士后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提高质量,稳步扩大规模,健全完善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学校成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博管会),博管会由学校领导、有关部门及设站单位负责人组成,—2—负责全校博士后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规划和指导协调,研究解决学校博士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博管会下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博管办),博管办设在人力资源处,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负责研究制定学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发展规划,组织流动站申报、博士后工作评估,做好流动站与工作站之间协调工作等。

第六条设立流动站的单位应成立博士后工作小组,组长由设站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原则上由相关单位学术委员或博士后合作导师组成,负责其流动站建设规划、年度总结和工作计划,制定年度招收计划,遴选博士后合作导师,审核博士后人员进出站资格,组织博士后人员申报国家、省、市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10期苏金成,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云南大学与青岛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东方智库专家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成员、农工党上海书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新加坡国际水墨协会海外评审委员、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公共艺术设计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历代艺术大师都是文化学养深厚之人。

自宋元文人画成熟并自成体系以来,文化学养更是从事书画创作之人最为重视的积累。

近现代以来,新的美术學院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书画家,他们逐渐成为当代画坛创作的主流力量,苏金成博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从学习的经历来看,苏金成让我尤为羡慕。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随父学习书法,对书法诸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书法的临摹及书学理论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他大学的专业是美术教育,因此,他受过学院专业的国画、油画、版画与雕塑的训练,造型基础的扎实是他后来从事创作的前提。

后来他又接受了两年系统的国画专业训练,对国画山水、花鸟、人物进行了工笔与写意方面的系统学习。

本科毕业后,苏金成进入另一所大学工作,教授书法与国画。

这些都为他后来的绘画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1年,他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研修,在著名画家杜大恺教授与刘巨德教授的指导下专攻水墨人物画创作。

其间,他更是受到清华名师张仃、吴冠中、李燕、王玉良、戴顺智等名师的熏陶与教诲,学习期间的创作也颇受老师好评,杜老有意收他为自己的研究生。

清华的学习不只是让苏金成的绘画技法得到了提高,同时,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众多博物院、美术馆的展览和收藏也让他的眼界得到了开阔,学养得到了丰富。

计算教育学:是什么、做什么及怎么做

计算教育学:是什么、做什么及怎么做

计算教育学:是什么、做什么及怎么做作者:王晶莹杨伊宋倩茹郑永和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4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基于海量数据计算的研究范式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也引发了教育研究基本视角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计算教育学正是对这种新兴教育研究范式的概括,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复杂计算为核心,以算力为支持,以构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揭示教学规律为目标的研究领域。

对相关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计算教育学主要涉及六大热点:在线社会媒体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业表现,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在学习管理中的应用,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数字化课程的评价和创新,针对教学过程的教育仿真和文本挖掘,涉及师生人格品质的数据挖掘。

对典型研究案例进行剖析后发现,计算教育学研究在操作路径上具有如下共性:一是得益于体量庞大的数据,相较于精度,更追求宏观层面对数据的洞察;二是研究的起点是“基于数据”而非“基于假设”,强调让数据“开口说话”;三是在数据收集上倾向于获取“即时数据”。

未来,我国计算教育学研究应当实现如下转变:从关注学的过程到关注教学过程,从研究学生认知过程到研究师生互动机制,从勤于技术突破到回归教育内涵,从借鉴国际经验到融合本土特色。

关键词:计算教育学;研究范式;教育研究;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0)04-0027-10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0.04.0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学校学习环境对中学生STEM职业期望的影响机理及其改进研究”(71704116);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我国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18-Z10-A-025)。

作者简介:王晶莹,博士,特聘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杨伊(通讯作者),师资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宋倩茹,硕士,研究实习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郑永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发现女性的光辉:《歌谣周刊》的妇女歌谣研究

发现女性的光辉:《歌谣周刊》的妇女歌谣研究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1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6, 2023发现女性的光辉:《歌谣周刊》的妇女歌谣研究李传军 张 娇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妇女歌谣自《歌谣周刊》创刊之初便是歌谣搜集与研究的一大重要主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歌谣与妇女所具有的内在天然联系和外部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背景合力作用的结果。

《歌谣周刊》作者们对妇女歌谣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研究底层乡村妇女命运的历史和社会材料的不足,有利于引起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

然而需要留意的是,《歌谣周刊》的作者们在分析妇女生活时侧重于揭露乡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凄惨境遇,这种选择性的文本阐释忽略了对妇女能动性的认识。

同时,由于《歌谣周刊》本身“学术”“文艺”的办刊目的,其能为妇女解放所起到的实质作用无疑也是十分有限的。

更进一步来讲,透过《歌谣周刊》对妇女歌谣研究的逐渐丰富与深入,也可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逐步建立的过程。

关键词:《歌谣周刊》;妇女歌谣;妇女解放;民俗学20世纪初,《苏州白话报》《新小说》《吴郡白话报》《宁波白话报》《直隶白话报》《潮声》《农工商报》《竞业寻报》《星期小说》《民视日报五周纪念汇刊》《通俗教育杂志》《儿童教育画》《余兴》等报刊杂志陆续开始刊载零星的歌谣。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大学发起征集运动的四年前,周作人曾于《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第4号上刊登征集儿歌童话的启事——“征求绍兴儿歌童话启”,无奈应者寥寥。

1918年2月,《北京大学日报》正式发表《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向全国征集歌谣,1922年12月《歌谣周刊》a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歌谣搜集的学术、文艺两大目的,并在歌谣分类、歌谣方言研究、音韵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潘福奎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

潘福奎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

潘福奎,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青岛大学纺织学院(服装学院)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工作,纺织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

兼任青岛市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本科院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纺织工程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从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和纺织新材料、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曾先后赴意大利、韩国、美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和学术交流,到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访问学习半年。

曾获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主持并完成纵向、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马建伟,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主持完成“甲壳胺抗菌剂的研究与开发”,获青岛市2004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市科委项目“复合纤维热熔定型技术研究及绒高档针织内衣、T恤产品的开发”,2003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项目3项。

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非织造布技术概论》于2011年获部委级优秀教材奖。

近5年先后在核心刊物和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4篇被EI收录。

先后获批发明专利8项。

主讲“纺织材料学”、“纺织商品学”、“非织造布”、“纺织材料学实验”、“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概念设计”等课程,其中《纺织材料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获省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金三发杯”非织造布大赛获优秀奖1项。

承担在研纵横向项目多项。

刘青林,男,教授,1960年7月出生,硕士生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设计专业(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理事;青岛市女装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XX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模板】

XX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模板】
2011.12
PMN-PT透明电光陶瓷的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山东省“泰山学者”
科研补助基金
2009.01-
2013.12
先进铁电和多铁性材料的制备、显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大学特聘教授科研启动基金
2007.01-
2011.12
**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姓名
卢朝靖
性别

学历
研究生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位博士职务职称
教授
博士后
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在
部门
**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研究
方向
透射电子显微镜、铁电薄膜、透明电光陶瓷
招收
计划数
1
合作导师简介
卢朝靖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曾在德国微结构物理马普研究所和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工作三年多;已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和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10项。近年在铁电薄膜的取向生长、电畴结构及其动力学、功能材料的透射电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两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其中2006年排名第一。在Phys. Rev. B、Appl. Phys. Lett.(10篇)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逾60篇,其中绝大部分为第一或通讯作者。截至2009年9月25日,累积被引用超过568次,单篇被引最高达82次。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起止时间
PMN-PT单晶纤维及其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JQ********)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2008.12-
2011.12
高密度存储器用Bi4Ti3O12基铁电薄膜的均匀取向生长研究 (08-1-3-13-j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姓名杨乃龙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职务科主任职称主任医师
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所在
部门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方向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与骨质疏松修复招收
计划数
1
合作导师简介
近年来研究重点在骨质疏松BMD数据库建立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领域,已发表论文85篇,有10篇先后被SCI、Medline、EM收录(2006-2009年度),著作2部,参编人卫教材《内科学》。

目前承担课题3项,获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担任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省保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与审稿人。

热衷教学,曾获青岛大学医学院理论授课比赛第一名。


担主
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类别起止时间青岛地区汉族人骨密度数据库的的建
立与应用
编号08-2-5-nsh-6
青岛市科技局项目2009-20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对1型
糖尿病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号HW027
山东省卫生厅项目2009-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