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著作名称的翻译——以英美电影为例

趣谈著作名称的翻译——以英美电影为例

于乐

【期刊名称】《速读(中旬)》

【年(卷),期】2019(000)012

【摘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外著作引入我国,其中,普通大众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电影和名著经典.而著作名称作为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眼睛",是"门面",故其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著作名称的翻译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不仅可以使著作锦上添花,而且可以给人以美感,起到导看的作用.本文以经典英美电影的名称翻译为例,从各个角度总结了电影名称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总页数】1页(142)

【关键词】著作名称; 英美电影; 翻译

【作者】于乐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浅析英文电影名称翻译方法 [J],

2.电影名称翻译趣谈 [J],

3.浅析当代英美电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元素 [J],

4.英文电影名称翻译的原则 [J],

5.英美文学著作名翻译中的顺应性 [J],

中英文经典电影中英文互译

中英文经典电影台词中英文互译 中英文经典电影台词中英文互译 (1) 英文电影 (1) 中文电影 (9) 英文电影 1.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坦白说,亲爱的,我不在乎。‖——《乱世佳人》(1939年) 2. "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The Godfather, 1972 ―我要开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教父》(1972年) 3. "You don't understand! I coulda had class. I coulda been a contender. I could've been somebody, instead of a bum, which is what I am." On the Waterfront, 1954 ―你不明白!我本可以进入上流社会。我本可以成为一个上进的人。我本可以当个有脸面的人物,而不是像 现在这样当个小混混。"‖——《码头风云》(1954年) 4. "Toto, I've got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 The Wizard of Oz, 1939 ―托托,我有一种感觉我们再也回不了家了。‖——《绿野仙踪》(1939年)5. "Here's looking at you, kid." Casablanca, 1942 ―孩子,就看你的了。‖——《卡萨布兰卡》(1942年) 6. "Go ahead, make my day." Sudden Impact, 1983

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及实现方法_789

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及实现方法 电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每年涌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影片和走出国门的国产电影不胜枚举。电影作为视听类文本,具有意识形态、文化与商品三重属性,具备教育、娱乐和盈利的三重功能,即使电影片名翻译与文学著作书名和新闻标题翻译有相似之处,但电影仍具有独特性,译者在电影片名的翻译处理中需要仔细斟酌。然而,有些电影片名的翻译仍有一些瑕疵。 一、电影片名翻译问题 从中国翻译进口影片的历史来看,中国译制片生产始于1949年后。中国对国外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应是有好几十年光景了。然而,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一:影片译名与影片内容关系松散 Roman Holiday译为《罗马假日》,影片讲的是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在罗马一天当中发生的浪漫故事。而这个译名跟故事内容本身的联系松散,

不如译为《邂逅公主》更贴近于故事本身,也能吸引受众的期待。 《赤壁》译为Red Cliff,不如The War of red cliff 更具体明白。 Revolution Road译为《革命之路》,这部影片是讲爱情和婚姻,影片名称只是男女主人公所居住的街道名,这种片名会让观众误以为是一部战争相关的电影。 问题二:缺乏美感 American pie在大陆译为《美国派》,香港却译为《美国处男》,实在是难逃露骨低俗。 Three Idiots 译为《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印度电影讲的是三个性格迥异的同窗的励志故事。单从这个译名来看,以为是一部傻里傻气,插科打诨的纯搞笑电影,然而观后发现整个剧情跟惊叹、赞美、努力有关,跟“傻”、“闹”无缘。还不如《寒窗三友》或者《寒窗三杰》有美感。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超值)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佳译著 读外国文学先看翻译,译者太重要了,所以冯骥才说翻译家是“金子做的桥”。好的译著,精妙地传达原著的风貌,让人阅读之后齿颊留香,而那些糟糕的翻译,读了让人味同嚼蜡,更可怕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勇气。 鉴于此,推荐外国经典中那些权威的出色的译本就尤为必要。如果译者好,就不用太纠结出版社了,毕竟设计啊装帧啊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内容。(本人讨厌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设计,对朴素的雅致的风格最有好感。)如果不清楚翻译的好坏,那么个人觉得,人民文学的译本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上海译文的其次,译林的良莠不齐。其它出版社也有好的译作。当然在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大环境下,这些优秀出版社的作品也不免有泥沙俱下的倾向。 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昂记》《奥德修记》):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其它杨宪益的,还有罗念生的都不错。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卞之琳的也可以。 8、(法)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李健吾译。 9、(英)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译。 10、(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的上海译文,绿原的人民文学,还有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难找,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最新,杨先生是德语文学翻译专家,他翻译了很多歌德的作品。 11、(法)卢梭《新爱洛依丝》:李平沤译。 12、(英)菲尔丁《汤姆·琼斯》:张谷若的最好,萧乾的也不错。 13、(法)雨果《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争议。《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有管震湖的译文版本。 14、(美)麦尔维尔《白鲸》:没有什么疑问,就只有一个最好的本子,曹庸翻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 15、(美)霍桑《红字》:姚乃强译的,还有上海译文苏福忠和人民文学胡允桓。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法)司汤达《红与黑》:罗玉君和郝运的译本都好。 2、(法)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绝对权威。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之我见 [摘要] 电影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之一,翻译是不同文化间沟通的重要手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递。随着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国门,如何将英语影片片名译为能使观众理解的、接受的中文表述成为了当前翻译界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特点,归纳出翻译的原则,对比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表达和理解上的异同。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特色翻译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被引进国门,极大地丰富和影响了我国国民的生活。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在传承文化内涵,传递文化特色,是我们了解外国历史文化、人文精华的一个渠道。翻译作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重要沟通手段,显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经典片名翻译鉴赏 电影片名即是电影的名片,寥寥数语凝聚的是整个作品的精髓,是令人颇费神思提炼的部分。好的译名是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内容,又能强烈激发观看欲望,能使影片锦上添花。以下是经典翻译片名例子: 1、《maid in manhattan》译为《曼哈顿灰姑娘》和《曼哈顿女佣》,影片讲述玛丽莎是最豪华的manhattan hotel的女服务员,英俊、温文尔雅的christopher hall是美国政坛中最有前途的响

电影名字翻译的文化价值原则

电影名字翻译的文化价值原则 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发展历程,地理气候、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和不同,文化价值的实现首先表现在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情感,避免出现误译这一方面。 让我们来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饕餮gluttony 、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 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在这部电影里可谓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宿命的罪与罚。但是,可以想象,如果汉译为简单的一个“七”字,中国观众绝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所以影片公映时译为《七宗罪》,点明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为主要的宗教寓意。

英文经典著作的名称翻译

英文经典著作的名称翻译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 Gone with the Wind 飘 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汤姆叔叔的小屋:低贱者的生活 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流记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The Black Tulip 黑郁金香 A Tale of Two Cities 双城记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麦田里的守望者 Notre-Dame Cathedral 巴黎圣母院 Pathetic world 悲惨世界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 安娜;卡列尼娜 A Tale of Two Cities (by Charles Dickens) 双城记 David Copperfield (by Charles Dickens) 大卫考伯菲尔德Emma (by Jane Austen) 爱玛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by Thomas Hardy) 远离尘嚣Frenchman's Creek (by Charles Dickens) 法国人的小港湾

电影名称翻译

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大众艺术,在众多媒体中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电影片名自然成了影片的商标,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电影名称的翻译在引进国外大片,或者向国外推荐中国影片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注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要重视中西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不同,恰当运用典故、比喻、对比、双关等各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影片的艺术性。 一般说来,电影名称的翻译有着以下特点: 1.简洁易懂 短小简洁、通俗易懂的片名容易被观众接受,太晦涩或过长的片名不易普及大众。中国人对偶数的偏爱情绪也反映在片名的翻译上。如Ratatouille译为《料理鼠王》,Philadelphia译为《费城故事》,Music and Lyrics译为《K歌情人》等等。 2.概括统一 片名的翻译必须要对影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能通过片名给受众带来有益的联想和精神享受。如香港电影《天堂口》,影片以此命名是因为事件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叫“天堂”的歌舞厅,讲述的是浴血兄弟在时代、追求、情感交织下的悲剧故事。如果按照字面译为The entry to the Heaven则容易误导观众为宗教影片,该片官方译名为Blood brothers则体现出兄弟情并预示悲剧结局。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摘要】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结合电影 片名的特点,分析了其翻译的目的和原则,归纳总结 了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 【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翻译翻译策略翻译技巧 一、前言 电影片名不仅是电影凸显主题,向观众传递影片 中心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具有特定的商业目标,保 证票房收入,宣传、推广电影的一种商业名片。因此,它同时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两种特性,而通过电影片 名翻译,不仅要实现其艺术价值,更要实现其商品价值。好的电影片名对电影而言,是点睛之笔,甚至比 电影海报或广告宣传更为有效,能够快速地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增加票房的收入,是一种强有力的商业宣 传手段。 二、电影片名的特点 电影片名一般有三种特点,从语言层面上分析, 电影片名首先要简洁凝练。它就像是透视电影的眼睛,对电影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反之,若是用比

较长的句子作为电影片名,观众往往记不住,也丧失 了其推广宣传的功能。其次,电影片名要通俗易懂。 电影若要迎合这个观众群体的口味,必须要让这些千 差万别的观众与电影之间产生共鸣,因此,电影片名 要避免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尽可能地通俗一些、大众一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最后,电影片名要生动优美。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让他们 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买票观影,就要使电影片名既 生动又优美。生动又富于美感的电影片名具有强烈的 票房感召力,让人一看到电影片名就立刻产生买票入 场的欲望。 三、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1.直译法。根据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之一,即忠 实原则,我们首先考虑对电影片名采用直译的方法。 忠实原则就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要体现原文的风貌,而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可以决定译文 对原文忠实的形式和程度。直译法恰恰就符合这一原则。有些电影片名其实就来源于影片的故事内容、情 节或主人公,对这种类型的电影片名,译者就可以采 用直译的方法,既保持原片名的内容,又能够与源语 形式保持一致,同时也易于被目的语观众接受。如:E.T.《E.T.外星人》;Empire《帝国大厦》Duck Soup《鸭

外国名著名称翻译

最全的外国名著名称翻译 1. gone with the wind 飘 2. Jane.eyre 简爱 3.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 4.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汤姆索亚历险记 5.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6. Tales of two cities 双城记 7.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8. Uncle Tom's Cabin 汤姆叔叔的小屋 9.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 10. 爱丽丝漫游记The Adventures of Alice in Wonderland 11. 安徒生童话集Anderson's Fairy Tales 12.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13. 愤怒的葡萄Grapes of Wrath 14. 格利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 15. 格林童话集Grimm's Fairy Tales 16. 根Roots 17. 航空港Airport 18.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19. 环绕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20. 嘉丽妹妹Sister Carrie 21. 简·爱Jane Eyre

中国电影名的英文翻译

中国电影名的英文翻译 我有个同学北外毕业,专业英语十级,经常用英文写点十四行诗什么的,看电影坚持开原声关字幕的那种,立志要作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不过,我做了一个假设:即便是他,如果有一天,老外谈及中国电影,他也要大眼瞪小眼。比如下面这部国产名片,我敢打赌1块钱,他肯定译不出来:《Farewell My Concubine》(意思是:再见了,我的小老婆)。《Farewell My Concubine》可是《霸王别姬》的英文译名啊。 请看下面的这些译名:(以下英文为IMDB的正式译名, " -- " 后是其字面含义,括号内为该片原名) 《Be There or Be Square》--在那里或者是平等的(《不见不散》,云山雾罩的还是见了就快点散了吧) 《Seventeen Years》--十七年(故弄玄虚,《回家过年》) 《So Close to Paradise》--天堂如此之近(《扁担,姑娘》,译名比原名有意思,原名让人想起什么《辘轳,女人和狗》之类的东东, " 解不开的小疙瘩呀 " ) 《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东邪西毒》,这个译名意味深长,无论你是东邪还是西毒,武功再高还不是最后都成了时间的灰烬?) 《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水浒传》,《水浒传》有个英文译名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Chinese Odyssey 1: Pandora's Box》--中国的奥德赛1:潘多拉宝盒(《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这个绝对是入乡随俗了,不过好象都挨不上边耶,葡萄) 《Chinese Odyssey 2: Cinderella, A》灰姑娘(《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宝成了孙悟空,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天才啊!葡萄) 《Funeral of the Famous Star》--明星的葬礼(淡出鸟来,《大腕》) 《Treatment》--治疗(《刮痧》,如果美国法律这么认为就好了) 《Dream Factory》--梦工厂(《甲方乙方》,够NB的) 《Steel Meets Fire》--钢遇上了火(翻译遇上了鬼?《烈火金刚》) 《Third Sister Liu》--第三个姐姐刘(《刘三姐》,典型的不动脑筋) 《Steal Happiness》--偷喜(《没事偷着乐》,直接联想到了 " 偷欢 " ,以为是限制级的)《Red Firecracker, Green Firecracker》--红鞭炮,绿鞭炮(《炮打双灯》,儿童片?)《Breaking the Silence》--打破沉默(《漂亮妈妈》,译名直接,反观原名倒有卖弄风情之感) 《Emperor's Shadow》--帝国的阴影(《秦颂》,是说希特勒的?) 《In the Mood for Love》-- 在爱的情绪中(《花样年华》,恋爱中的译者) 《Woman-Demon-Human》--女人-恶魔-人类(《人鬼情》,失恋中的译者) 《From Beijing with Love》--从北京带着爱(到香港换不了菜,《国产007》) 《Fatal Decision》--重大选择(可惜FATAL有致命的意思,致命的抉择?《生死抉择》)《In the Heat of the Sun》--在炎热的太阳下(《阳光灿烂的日子》,原文的 " 阳光灿烂 " 可有寓意啊。译文让JEWAYS想起中学语文第几课来着--祥子拉着人力车在街上走) 《Keep Cool》--保持冷静(《有话好好说》,郁讵!) 《Far Far Place》--很远很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想起LONG LONG AGO) 《Sixty Million Dollar Man》--六千万美圆的男人(《百变星君》,谈钱很俗耶) 《Flirting Scholar》--正在调情的学者(别人看《红楼梦》看到诗,你看到了屎?《唐伯虎点秋香》) 《Royal Tramp》--皇家流浪汉(《鹿鼎记》,为什么不译成 " 皇家马德里 " ?) 《Flowers of Shanghai》--上海之花(PG18?《海上花》)

中国经典名著英汉汉英翻译

中国名著英文翻译推荐 1.《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Journey to the West 2.《三国演义》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3.《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4.《水浒传》Heroes of the Marshes; Water Margins 5.《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6.《聊斋志异》Strange Tales of a Lonely Studio 7.《论语》Analects of Confucius 8.《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9.《围城》A Surrounded City 10.《西厢记》The Romance of West Chamber 11.《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 12.《史记》Shi Ji/ Historical Records 1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The Four Book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Mencius) 14.《阿Q正传》The True Story of Ah Q 15.《春秋》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16.《论语》THE ANALCETS OF CONFUCIUS 17.《诗经》the book of odes 18.《世说新语》essays and criticism (shi shuo hsin yu) 19.《封神演义》the legend of deification 20.《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 21.《西厢记》The west chamber

电影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及其误译

一、前言 电影名称是电影的灵魂,是电影的宣传广告。它在第一时间告诉观众影片的性质、类型、主题等特质。电影名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收入。因此,电影名称的翻译也是整部电影翻译中的重中之重。虽然电影名称的翻译是一项非常谨慎的工作,但从表面看,电影名称的翻译较其他文本的翻译显得更加灵活。在翻译电影名称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或意译,甚至为使目的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原影片或原影片名所携载的文化信息,还可以抛开原影片名另起一个全新的、让目的语观众更能接受和理解的新名字。这种另译的做法看起来好像不忠实于原影片名,似乎是“误译”,但在电影名称的翻译中,有些所谓“误译”其实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翻译。只有那些歪曲原影片主题、在文化价值上误导观众的翻译才是真正的误译。 译界的朋友都会有同样的感触:翻译难,难于上青天。绝对忠实或者完美的翻译几乎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任何语言中的一个简单的文字都富含着该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特定的文化联想和心理感受。当我们选择用一种语言来转述另一种语言时,大量的文化信息已经在翻译中流失掉了,因为“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产生不同的会话含义。”所以,再忠实的翻译也都只是对原语言的一种解释。学者们对于这种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的标准,可以说自有了翻译实践活动之后就开始辩论不休。争论的目的不外乎一是为了在形式上对原文的忠实,二是为了在内容或语境上对原文的忠实,或两者兼而有之。尽管 翻译工作者都在尽心竭力地信守着各自的 翻译标准,力求完美地再现原语言的风采,但仍因两种语言及文化上的不通而不时出 现要么在形式上要么在内容上不忠实于原 文的误译。误译即是“错译”,是对跨文化语 境下信息交流的“阻碍与误导”。可见误译是 翻译的大忌,是翻译工作者应该尽量避免的 事情。 二、电影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曾说“语言 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有民族性的,每一种语言反映的都是相应民族特有的文 化体系。接触一个语言符号系统就意味着接 触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翻译从本质上说 就是一种文化交流。 虽然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特有的文化,但人类的习惯与情感有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使不同国家或文化体系之间有了交流与理解的可能。有许多电影名称所携载的文化信息直译过来是能被目的语国家的观众理解和接受的。这样的名字最好采取直译,如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Pearl Harbour译为《珍珠港》,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公主日记》,Schindler’s List 译为《辛德勒的名单》,Hamlet译为《哈姆雷特》,King Kong译为《金刚》,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Napoleon译为《拿破仑》等等。这样的翻译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最大量地传达了异域文化和原影片名想传达的信息。但是电影名称的翻译仅仅做到形式或内容上的忠实还不够。“英语电影名称的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摘要] 电影名称的翻译有其自身的基本原则, 即无论直译,意译,或是另译,都必须使目的语观众易接受、能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译名能够恰当地传达 原影片名或原影片所携载的文化信息。如果译名给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联想与原影片名或原影片的文化联想出入较大,甚至给目的语观众以文化价值上的误导,那么这个电影名称翻译得无论多么好听都是失败的,属于误译。现在有些很流行的电影的译名其实是很错误的翻译。 [关键词] 基本原则 电影名称 误译 文化 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既然不同民族之间是有文化差异的, 差异就会带来误解与冲突,差异就使得翻译者必须实现在文化间进行沟通。对那些影片名里有不为异域文化语境里的观众熟知的语言表达法、事件、地点和人名,不可采取直译,否则会让目的语观众感到不知所云,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如果直译为《飞越布谷窝》则很令人费解,所以可以意译为《飞越疯人院》,因为布谷鸟在英语里常用来指疯子和傻子。如果不把cuckoo的隐含意思译出来, 就不能更好地传达原影片名的信息,继而有可能影响影片的票房收入。另外如Hobson's Choice,如果直译为《霍布逊的选择》,从表面看似乎合情合理,因为电影的男主角就叫Hobson。但这个翻译却不能很好的传达影片主题。因为男主角Hobson是一位鞋店老板,他不愿意把大女儿嫁给店里的伙计,结果遭到三个女儿联合反对,于是最后他别无选择,只好屈从。等我们查了英文字典才知道Hobson's choice还有一个意思正好就是“无法选择”。所以把影片名译为《别无选择》就更加贴切。再如Patton可译为《巴顿将军》,Gandhi译为《甘地传》,The 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SpiderMan译为《蜘蛛侠》,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译为《廊桥遗梦》,Kramer vs Kramer译为《克莱默夫妇》,Orient Express译为《东方快车谋杀案》,Father of the Bride译为《岳父大 人》,Suddenly Last Summer 《夏日痴魂》,JFK 《刺杀肯尼迪》等等。电影名称有其特有的性质,既要通俗又要考虑商业利益,因此 电影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及其误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