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设计复习资料

产品造型设计复习资料
产品造型设计复习资料

第1章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门涉及工程技术、人机工程学、价值工程、可靠性设计、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学及CAD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发展时期:第一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第二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第三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今

★现代产品观念——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设计生产的具有一定用途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的总和。产品包含实体、形式、延伸。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要素,主要有功能、物质技术和艺术造型3个基本要素。

①功能。是指产品的功用,是产品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②物质技术条件。包括材料、制造技术和手段,是产品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③艺术造型。是指综合产品的物质功能和技术条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功能。

产品的三要素同存在于一件产品中,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寸、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产品造型设计的任务

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简单而言,产品造型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结构和形状——赋予材质——选择产品色彩,最终创造出符合人们使用需求和操作功能,并同时满足形态、色彩、视觉和情感需要的产品。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有:美学法则;色彩设计;人机工程学等。

产品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方面。物质功能,一般指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对环境的功能(系统与环境是外部联系的);精神功能,包括产品的美学功能、象征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

实用功能即是指产品的具体用途。环境功能是指对人和放置产品的场所影响,周围环境条件在人和产品方面所发生的作用,其中物理要素是环境功能的主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美学功能是产品的精神属性,它是指产品外部造型通过人们视觉感受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社会功能对社会或社会环境产生的作用。

产品的物质技术条件:

①材料:实现造型的最基本物质条件。

②结构:指系统内部诸要素的联系。(舒适,安全,省力和高效)

③机构:是实现产品功能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

④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是产品设计从图纸变成现实的技术条件,是解决产品设计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产品的结构和构造、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机器的工作效率、使用寿命等问题)的技术手段或途径。

⑤经济性:通常制约造型方案的选用,加工方法的选择和面饰的采纳。

产品造型:产品的艺术造型是产品设计的最终体现。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3个基本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实用是产品的生命,美观是产品的灵魂,经济则是两者的制约条件。

实用:指产品具有先进而完善的物质功能。产品的用途决定产品的物质功能,产品的物质功能又决定产品的形态。功能范围即产品的应用范围;工作性能通常是指产品的功能性能,如机械、物理、电气及化学等

性能;产品的物质功能只有通过人的使用才能体现出来。

美观:指产品造型美,是产品整体体现出来的全部美的综合。美观主要包括产品的形式美、结构美、工艺美、材质美和产品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等。

经济:产品的商品性使它与市场、销售和价格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造型设计对于产品价格有很大影响。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法论包括3个基本问题,即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第2章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郎菲首创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

系统设计思想的核心是把工业设计对象及其有关设计问题,如设计程序和管理、设计信息资料的分类整理、设计目标的拟定、人——机——环境系统的功能分配和动作协调规划等视为系统,然后用系统论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

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

整体性是系统论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即把事物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综合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系统都是一些要素以特定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如建筑就是功能、环境、技术、人文、艺术等组成的综合体;二是对任何事物的研究者必须从它的成分、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系统考察。

所谓最优化,就是取得最好的功能效果,即达到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的目的。

现代工业产品的系统化设计是把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3个方面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考虑,并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从而使产品的设计工作更有效、更合理地推进和展开。

在开发一种新产品之前,先进行需求分析、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确定设计参数和制约条件,最后作出详细的设计要求表,作为设计、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需求可能由用户提出,也可能由设计、经营人员分析得出。

调查研究:市场调查、技术调查、社会调查。

设计要求

①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开发产品的种类、寿命周期、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销售对象、销售情况预测。

②用户对产品功能、用途、性能、形态、色彩、价格、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有关产品的国内外水平、发展趋势。

③为了开发该产品需解决的设计、制造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

④投资费用、开发进度及经济效益的估计和预算。

⑤现有条件下开发的可能性及准采取的有关措施。

人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现在工业设计的大趋势。

人性化设计观念用考虑主要因素:动机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美学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等。

动机因素: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人的需要,即是问题在先,解决问题的设计在后。人的需要层次可分为以下5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而言,与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需求因素可归纳为3个方面:生理性需求、心理性需求和智能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工作中必要的需求。

审美需求、归属需求、认知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都属于理性需求的范围。

智能需求是一种无形的但却对人有重要意义的需要。

人性化设计观念首先考虑的是人们需求的动机因素,其次即是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因素,这方面的因素就是人机工程学因素。

人机工程学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学因素、动量学因素、美学因素、心理学因素。

美学是一种研究和理解“美”的学问。包括:视觉感受和视觉美的创造、审美观和美感表现、听觉感受和听觉美的创造、触觉感受和触觉美的创造、美的媒介及其美学特性的发挥、美的形式、美感冲击力和人的适应性、美学法则和方法等。

通常环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所谓微观层次,是指产品使用的实际环境,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往往是显性的。所谓宏观层次,是指从更大的方面看产品所处的特定的时空,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一般是隐性的,如法律、法规、社会状态、文化特点等的影响。

文化因素也是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性化设计的表现形式: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产品色彩的人性化设计、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产品功能的人性化设计、产品名称的人性化设计。

可靠性是衡量系统或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谓可靠性,是指系统、产品或元件、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的时间”是可靠性定义中的重要前提。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定义为可靠度R(t),失效的概率定义为不可靠度F(t)。可靠度与不可靠度为互逆事件。R(t)+F(t)=1 通常情况,R(t)≧0.90时,即表示可靠度比较高。

失效率是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用λ(t)表示。失效率的观测值为在某时刻后单位时间失效的产品数与工作时刻到该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数之比。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是指对于可以修复的一个或多个产品在它使用寿命期内的某个观察期间累计工作时间与故障次数之比。

有效度是指在某个观察期内,产品能工作时间对能工作时间和不能工作时间只和的对比。

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系统完成的功能容量和精度(主要功能参数变动范围)、系统工作要求的寿命和外界条件的干扰、组成系统的结构和元件的质量。

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途径途径主要有3个方面,即设计、生产加工和使用维修。从设计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人机系统综合考虑、简单性与冗余性辩证分析、原材料与零部件有机选配。

★工业产品的美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产品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称为“形式美”,另一个是产品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所呈现的美,称为“技术美”。形式美和技术美两者的要素相互联系。

所谓形式即元素间的构成关系和逻辑关系

形式美法则:(1)对称与平衡(2)对比与调和(3)比例与尺度(4)节奏与韵律(5)变化与统一 (6)稳定与轻巧

对称——形体用对折,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或镜面反射所映出的一对左右对称的形体。他们是等形等量的形体。如:自然界中的物体、人。特点:稳定统一、井然有序、庄严平静的视觉感受。缺点:拘谨生硬、单调平乏。

对称的类型:双侧对称、移动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

平衡——从视觉上来讲是指一种等量而不等形的平衡状态,平衡是一种比较自由的重复形式。

特点:富于变化、趣味、灵巧、生动、活泼、明快有变化的统一的形式美感。

形状均衡、色彩均衡、态势均衡

对称与平衡的法则来源于人类对自然属性的认知,是人类发现和运用最早的法则。

产品设计采用对称的形态。一方面是产品功能所要求的,如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另一方面是对称形式造型,可给人们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产品的功能与造型获得感受上的一致,产生协调的美感。

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对称是绝对的,它是一种同形同量的实际均衡。均衡是相对的,是对于对称的破坏,是一种视觉上的对称。然而,均衡形式支点的两边体量距是相等的,因此,它又是对称的保持,是对称形式的发展和变化。

在产品设计中,要达到均衡和对称的视觉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处理。

产品本身的形态均衡

利用色彩的轻重感觉

利用材质的轻重感觉

利用支点的位置调节产品的均衡效果

利用装饰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是造型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强调各种因素的差异,达到造型丰富、有层次的变化统一效果。

对比的类型:

形的对比:大小对比、形状对比

明暗与黑白对比:光影造成的明暗关系是我们识别物象的基础,也是借以表达物象的手段。

虚实对比虚——模糊、清淡、稀疏、松软

实——清晰、明快、浓重、密实、坚硬

虚——退、隐晦、松弛、含蓄

实——进、张扬、紧张、强调

疏密对比

动静对比

色彩对比

体量的对比与谐调:体量对比一般是指大小不同所发生的对比关系。构成产品各部分的体量主要是由产品的功能结构要求所决定的,但可适当地调整各部分的体积,做到相互衬托、互相弥补。

形状的对比与谐调:形状对比在产品设计是较为常用的设计手法。原因有二:其一,产品各部分的结构不

同,产生了多种结构形态,将这些不同的结构形态加以整合,就需要运用形状对比的法则。其二,为了丰富产品的线条的对比与谐调。

线条的对比与谐调:产品中线的存在形式有:面与面的相交线、结构线、不同颜色的相交线,以及装饰线;还有曲面轮廓线、高光线以及明暗交界线整体造型,为了达到功能与美的和谐,设计师需要运用形状对比的法则。

虚实的对比与谐调:在产品设计中虚实的对比与谐调,是使产品具有更明显的空间感的设计手法。

方向的对比与谐调:在造型设计中,应用方向的对比可以使产品造型更富有变化,形成空间立体交错的视觉效果。

质感肌理的对比与谐调:将不同质地的材料,或同种材料经不同的工艺处理形成不同质感的表层组合在一起,形成产品外形表面的质地对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造型的变化,起一定的装饰作用。

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色彩作为产品设计的相关要素,对其具有相当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件产品采用的颜色不能太多,且不宜大面积使用互补色。

材质的对比与调和:使用不同的材料可构成材质的对比。材质的对比主要表现为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对比;金属与非金属的对比;粗糙与光滑材料的对比等等。

比例与尺度:美的造型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和合适的尺度,造型体的比率美可以认为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学词汇去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美的抽象艺术形式。正确的比例尺度是完美造型的基础。

比例的确定,一般是先从整体大的比例关系上推敲,当大的比例关系基本确定之后,再推敲细部及局部的比例,最后协调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使细部与整体完美的统一起来。

比例指的是产品造型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对比关系以及整体或局部自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尺寸关系。

比例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审美度量关系,是一种以数比的形式来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美的理论。

黄金分割比列0.618

产品的比例与尺度是产品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产品的形态设计必须具备合适的比例和合理的尺度,是实现产品功能与形式以及各个部分形式美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尺度是产品的局部与人体或者整体与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尺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比值,必须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尺寸的大小来确定。

人体的各个关节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尺寸范围可以用人体的模度比例来表示,人体模度比例是以人体尺度为基础,选定人体上身的手臂、头顶、脐、下垂手臂4个部位作为基准点,测出它们与地面的标定距离分别为226cm、183cm、113cm、86cm,利用这4个基本尺寸,再分别标出相应的其他数值,从而形成两套相加级数比级数(又称弗波纳齐级数)。

一般来讲,尺度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中,一般应先设计尺度,然后再推敲比例关系,比如,电视机的设计,从视觉生理特点出发及使用环境考虑,其屏幕的大小自然就被限制在一定大范围内。

节奏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或重复。或者说,节奏是由相同或相似的单元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连续或流动的感觉。

在节奏基础上所产生的变化,就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韵律。韵律是产生了某种韵味的节奏。在产品形态中,元素在重复过程中发生变化,节奏依然成立,并可以形成韵律。

韵律是以节奏为基础,有情调、有变化的节奏,它比节奏更富有魅力。

★节奏和韵律的关系:

节奏是韵律的基础,韵律是节奏的丰富。

节奏强调的是秩序,韵律突出的是生动。

节奏与韵律都是指的相同因素的不断出现构成事物的整体性、秩序性、规律性、生动性。节奏是简单的重复,韵律是有变化的重复。

韵律美的存在形式有五种:

1)连续的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的排列;

2)渐变的韵律:连续重复的要素按一定的规律逐渐变化;

3)起伏的韵律:保持连续变化的要素时起时伏,具有波浪状的韵律特征;

4)交错的韵律:连续重复的要素相互交织穿插,产生时隐时现的韵律美;

5)发射式韵律:造型要素围绕一点,犹如发光的光源一般向外发射所呈现的视觉现象。

变化与统一:视觉艺术中的统一,是指设计作品所体现出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形式的统一是对各种对比关系度的把握与协调,从而达到的和谐效果。

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就是“和谐一致”的美。

统一与变化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有机体。

统一是寻求内在联系,是追求形态的完整性、整体性。

变化则刚好相反,是寻求差异性,追求形态的变化。

统一给人以和谐、有秩序的心理感受,因而产生愉悦感。

变化给人以生机、活力、生动的心理感受。

统一与变化法则,是要让我们在设计时,既要追求产品形态的统一,又要具有一定的变化,使其不过分整体或完整。也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光有变化没有统一,产品就会杂乱无章;光有统一没有变化,产品就会单调枯燥。

稳定与轻巧:稳定和轻巧是指产品上下之间的轻重和大小关系。

稳定是指产品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视觉上的安全感,但过于安定则会导致笨重。

轻巧则是指产品的体量小、质感轻,使用轻盈、灵活。

稳定与轻巧之间的关系,常常难以量化,往往要凭设计师的视觉感受。一般来说:形体小、质轻的:要着重处理安定;形体大、质重的:要着重处理轻巧。

设计师要权衡两者的得失,根据产品的功能、材料和使用对象等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轻巧的心理基础:使产品看起来更容易搬动。

第3章

★形态大体可分为现实的和抽象的两类。现实形态又分为自然界原有的自然形态和人手加工出来的人为形态。抽象形态又称概念形态。

概念形态是概念元素的直观化。概念形态只是一种形态创造之前在人们意念中的感觉。

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由自然力所形成的形态,如山峰、河流、浪花、彩虹等非生物形态,以及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等生物形态。

人为形态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而使用某种材料、应用某种技术所加工制造出来的形态,如生活用品、艺术作品、劳动工具和各类建筑物等。

人为形态又可再分为内在形态和外观形态两种。内在形态主要通过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手段实现,它是构成产品外观形态的基础。外观形态是指直接呈现于人们面前、给人们提供不同感性直观的形象。所以说,内在形态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形态。当然,产品的内在形态和外观形态是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

工业产品造型都是人为形态。

人类创造的产品大致可分为以下3中形态:原始形态、模仿自然形态、抽象几何形态。

形态构成中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是点、线、面、体、空间、色彩、肌理等。

点可分为概念的点和实际存在的点。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从造型上说,点是具有空间位置,并且具备大小、面积、形态、浓淡甚至方向等性质的视觉单位,它可以用作各种视觉表现。

概念点是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没有形状和大小。实际存在的点是指视觉上的细小的形象。

产品形态中的点是有大小和形状变化的。

点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同样大小的点在不同环境中感觉是不一样的。

与实点相反,虚点是由四周的形包围,中间留下的空白所形成的。

★点的属性:点是力的中心、点在画面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点具有一定大小、点具有一定的形态。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是具有长度的一维要素。线是描绘物像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线在画面上可分为直线、曲线。几何学上的线没有粗细,只有长度与方向。

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各种角度的倾斜线。曲线更有趋势、回转、流向等方向性。

①直线能给人以严格、坚硬、明快、正直、力量的感觉。

②水平线具有安详、宁静、稳定、永久、松弛感。

③垂直线含奋发、进取感,给人以严正、刚强、硬直、挺拔、高大、向上、雄伟、单纯、直接等感受。

④斜线有不稳定、运动、倾倒的感觉。

⑤曲线能给人运动、温和、优雅、流畅、丰满、柔软、活泼等感觉。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是相对点和线较大的形体,是平面造型的主体形态。线移动形成面;点、线排列形成消极面。

从构成面的形状来划分,面可分为以下两种:几何形面、自由形面。

面的表情呈现于不同的形态类型中,在二维的范围中,面的表情总是最丰富的,画面往往随面的形状、虚实、大小、位置、色彩、肌理等变化而形成复杂的造型世界,它是造型风格的具体体现。

几何形总能给人以单纯、明朗、理性、秩序、端正、简洁的感觉。

几何曲面具有流畅连贯、变化有序、规则流动的感觉。

自由曲面具有自由奔放、轻松欢快、亲切自然的感觉。

几何立体是平面进行运动的轨迹。体包括:直面体(平面几何体)、几何曲面体、自由曲面体、有机体等。平面几何体——简练、大方、单纯有力、棱角挺拔、庄重,稳定性强

点立体是以点的形态在空间所产生的视觉凝聚的形体,占据少量的空间,形成玲珑、活泼的独特效果。

线立体的构成:a 框架构成b 垒积构成c 脚架构成d 拉伸构成e 织面构成

面立体——以面的形态在空间中所形成的形体。面立体的加工方法:a 折b 曲c 切d 插 e 粘贴

块立体造型手法:a 变形(扭曲、膨胀、倾斜、盘绕)b 减法构形(分裂、破坏、退层、重组)c 加法造型(接触、镶嵌、贯穿)

空间形态的造型是通过立体形态对其的限定来完成的。

体的基本形可分为球、圆锥、圆柱、立方体、正棱形、正棱锥6种。

★肌理:丰富造型、消除单调感、加强形态的立体感、作为形态的语义符号。

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或纹理。

触觉质感又称为触觉肌理、三维肌理。

视觉质感又称为视觉肌理、二维肌理。

触觉肌理也是一种立体造型。

肌理与形态、色彩、光彩有着密切的关系。

肌理的加工工艺:(1)印制工艺(2)喷涂工艺(3)表面腐蚀工艺(4)表面模具成型工艺(5)表面覆盖工艺(6)表面渗透工艺(7)表面切削

第4章

色彩:无彩色系:白、灰、黑

有彩色系:纯色、其他一般色彩

按冷暖性区分:暖色系:红、橙、橙黄、黄

冷色系:白、蓝

固有色——标准光源环境下,视觉正常的人能看到的颜色。

光源色——在色彩关系中占支配地位,对物体的受光部分影响较大。

环境色——被观察物所处环境的色彩。往往不是单一的。对物体背光部分影响较大。

★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简写为H,是指色彩的相貌。

明度简写为V,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有彩色中黄色最亮,紫色最暗。

纯度简写为C,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又可称为彩度或饱和度。在任何一个色相汇总掺入白色后,其纯度就降低,而明度提高;掺入黑色,则其纯度和明度都降低。因此一个叫明调一个叫暗调。

无法用其他颜色或色光混合得到的,也无法分解为其他色相的色称为原色。原色中任意两原色等量相加,得到的新色彩称为间色,也称为二次色。原色和间色混合,或三个原色相互混合,或两个间色相互混合得到的新色称为复色,又称为三次色。色环上相距180°的颜色互为补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色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如果不同色料混合而得到的新的色彩较混合前的色彩更暗淡,则称为减色混合。

中间混合有色盘旋转混合和空间视觉混合,其特点是混合后的明度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

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合理地配置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形状,就称色立体。

为了在生产和使用中正确地表示所使用的颜色,需要一个科学的表示方法,目前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三类:色名体系、CIE色度学系统和色立体表色体系。色立体表色体系有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华德色立体。

孟塞尔表色系以红(R)、黄(Y)、绿(G)、蓝(B)、紫(P)5种色相为基础,再加上黄红(YR)、黄绿(YG)、

蓝绿(BG )、蓝紫(BP )、红紫(RP )5种中间色顺时针方向排列组成10中主要色相,又对每一种色相按顺时针方向10等分,由此获得100中色相的孟氏色相环,直径两端的色相为互补色。明度阶段是在白和黑之间加入明度渐变的9个灰色,成11个阶段,用10N ,9N ,8N ,…,0N 表示。

日本色彩研究所表色系以红、橙、黄、绿、蓝、紫6个主要色相为基础,再加入5个中间色相,每个色相再分为2或3色相,共构成24色相。该色相环的特点是互补色关系不在直径两端的对立位置。

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设计最基本的配色方法,是获得色彩既变化丰富又有统一的重要手段。

色彩对比有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两大类。

两种色彩并置时,所产生的对比现象称为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色相的对比:色相环上任何两种颜色或多种颜色并置在一起时,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从而形成的对比现象 。

明度对比: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根据明度色标,可将明度分为11级,0级为纯黑,明度最低;10级为纯白,明度最高。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大的色彩或色组属于高调色,另外色的对比属于长调对比,那么整组的对比称为高长调。 纯度对比:因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比称之为纯度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是一种色相纯度鲜浊对比,也可以是不同色相间的纯度对比。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1--3划为低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 纯度推移构成—纯度渐变:纯度推移是指某一纯色向无彩色系逐渐变化造成的色彩构成。即:一种色彩由纯色向无彩色的黑、白、灰渐次变化。特点:含蓄、丰富、又有明度的变化。

降低纯度的方法有以下4种:

① 加入白色。纯度降低,明度提高。

② 加入黑色。纯度降低,明度降低。

③ 加入灰色(或同时加入白色和黑色)。纯度降低。

④ 加入互补色。纯度降低,如红色加入绿色,可得到灰暗的红色。

冷暖对比:色彩因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色彩的面积对比:因色彩面积大小的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物体表面色彩面积大,则光量和色量也大;反之,则光量和色量小。

人们观察某一种色彩后,接着再观察第二种色彩时,后看到的色彩将会收到前者的影响,其色调在视觉上也会产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连续对比”。

色彩调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产生统一和谐的效果,称为色彩调和。

同种色的调和相同色相,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调和。

类似色的调和以色相接近的某类色彩调和。

对比色的调和以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某类色彩调和。

色彩冷暖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观察各种色彩时,引起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经验的联想。

明度不同的色彩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与明度和纯度有关,一般明度高,感觉轻;明度低,感觉重。纯度高显暖色有重感,纯度低显冷色有轻感。

在同一画面上或同一产品上,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们感到有的色在前,有的色在后,即有的有近感,有的有

远感。一般暖色、明度高的有近感;而冷色、明度低的有远感。

在同一画面上或产品上的色彩对比中,有些色彩的轮廓使人有膨胀或缩小之感。一般是明度高和暖色系的色彩有膨胀感,明度低和冷色系的色彩有收缩感。

色彩的软硬感主要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有关。明亮的色彩感觉软,深谙的色彩感觉硬,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有硬感,而中等纯度的色彩则显得较柔软。在无彩色中,黑色和白色给人感觉较硬,而灰色则较柔软;在有彩色中,暖色较柔软,冷色较硬,中性的绿色和紫色则柔软。

色彩的兴奋与安静感主要取决于色相和纯度。暖色的红、橙、黄有兴奋感,而冷色的灰性色有安静感。但纯度降低,兴奋感与安静感也随之减弱。

所谓色彩的联想,是指人么观察色彩时,往往想到与该色彩相联系的某些事物,致使该色彩成为该事物的象征,由于这种感觉而引起的一种心理现象。

产品的色彩设计应是美观、大方、协调、柔和,既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人——机要求,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色彩润饰可用水粉、水彩、色粉、油画等,因水粉色彩鲜明,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比其他方法更富于表现造型物的色质效果,因此应用广泛。

加法混合: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和色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的总和,因此叫加法混合。

减法混合:指的是颜料、染料的混合。

中性混合:无论是色光的混合还是色料的混合,都是色彩未进入眼睛之前以在视觉外混合好了,再由眼睛看到。另一种情况是颜色在进入视觉之前没有混合,而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眼睛的作用将色彩混合起来。这种发生在视觉内的混色为生理混色。由于视觉混色效果在知觉中没有变亮也没有变暗的感觉,它所得到的亮度感觉为相混各色的平均值,因此叫中性混合。

第五章

人机工程学起源于欧洲英国,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美国形成体系,并得以迅速发展。

起源于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即人和机器或者“人造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尚德斯(Mark S. Sanders)和麦克米克(Ernerst J.McCormick)在《工程和设计中的人因学》一书中,将人机工程学简史分为四个阶段:早期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的诞生、人机工程学迅速发展期和1980年以后的人机工程学。

第一时期:石器时期、青铜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第二时期:工业化时代。第三时期:信息化时代。

泰勒(W Taylor)最早进行人和机器匹配问题研究的学者、铁锹实验、《科学管理原理》

吉尔伯瑞斯(F Gilbreth )时间和动作研究、手术研究

莫斯特伯格(H Musterberg)用实验方法进行人员挑选和培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精密、准确、可靠的操作等要求,都给操作者造成了相当大的精神和体力上的负担。

传统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全、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新的人机工程学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运用其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进行设计,以优化系统的工效和人的健康幸福之间的关系。

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的存在、价值、尊严的设计理念。

工程技术设计椅座、椅背、头托的升降、仰俯调节机构,控制电路及传动系统,部件材料及其强度、刚度。

人机工程设计尺寸及各部件的调节范围(适应患者的不同身材,便于牙医操作),控制开关的选型及安置,照明要求等。

工业造型设计式样、色彩、材质外表等,涉及工业美学、人的心理因素、精神因素,与人机工程也相关。

可用性的五大属性为:效率(Efficiency)、学习(Learnability)、记忆(Memorability)、错误(Errors)及满意程度(Satisfaction)。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有以下4个方面:

①设计产品必须考虑如何适应和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各种要求。

②产品的设计应操作简便、省力与准确、可靠。

③使工作环境舒适和安全。

④提高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①研究“人——机”的合理分工和相互适应的问题。

②研究被控制对象的状态,即信息如何输入以及人的操纵活动信息如何输出。

③建立“人——机——环境”系统的原则。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的体格特征的科学。测量的基本目的是为设计提供设计参数。分类:人体构造尺寸(静态尺寸——人体构造上的尺寸)和功能尺寸(动态尺寸——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影响人体测量数据差异的因素:年龄、性别、年代、地区与种族、职业。

1、对于大多数人体尺寸,男性比女性大些;

(但有四个尺寸:胸厚、臀宽、臂部及大腿周长正相反)

2、同整个身体相比,女性的手臂和腿较短,躯干和头占的比例较大,肩较窄,骨盆较宽;

3、皮下脂肪厚度及脂肪层在身体上的分布,男女也有明显差别;

4、在腿的长度尺寸起重要作用的场所(如座姿操作的岗位),考虑女性的人体尺寸至关重要。

各种机械、设备、设施和工具等设计对象在适合于人的使用方面,首先涉及的问题是如何适合于人的形态和功能范围的限度

一切操作装置都应设在人的肢体活动所能及的范围内,其高低位置必须与人体相应部位的高低位置相适应其布置应尽可能设在人操作方便、反应最灵活的范围内。

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

(1)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

(2)选择人体尺寸的分位数

(3)确定功能修正量

(4)确定心理修正量

(5)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的分位数+功能修正量

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的分位数+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

主要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

1、极限设计原则: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最大尺寸参考人体尺寸的低百分位;设计的最小尺寸参考人体的高百分位。

2、可调原则:设计优先采用可调式结构。一般调节范围应从第5百分位到第95百分位。

3、平均尺寸原则:设计中采用平均尺寸计算。(多数专家不主张按平均尺寸设计)

依据产品功能特性,将产品尺寸设计分类三类四种:

(1)Ⅰ型产品尺寸设计(双限值设计)

(2)Ⅱ型产品尺寸设计(单限值设计)

a、ⅡA型产品尺寸设计(大尺寸设计)

b、ⅡB型产品尺寸设计(小尺寸设计)

(3)Ⅲ型产品尺寸设计(平均尺寸设计)

人机信息交换系统模型:人机信息界面包括环境信息、机器信息的显示与控制装置。

机械显示主要是显示数字或者某种状态。数字显示可以分为:指针移动式、刻度标尺移动式、直读式三种指针移动式:开窗式认读范围小、视线集中、动眼扫描路线短,误读率最低,因此优于其他四种形式。

机械显示设计状态指示灯来显示状态。

数字与字母编码:指利用数字和字母作代码的信息编码。在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产生多余的编码。

第二,在设计中要注意编码的数量不能过多。

刻度盘设计

选择刻度盘:主要从人的任务的角度考虑,包括显示的精度、显示范围以及刻度划分等。

刻度盘的大小:研究表明,在视距750mm左右时,直径小于35mm的圆形表盘的判读效绩随表盘直径增大而提高;直径为35-70mm的表盘,判读效绩差别不大;表盘直径超过70mm,其认读效绩随表盘增大而降低。刻度标记:刻度标记的宽度:一般以小刻度标记作为基准,其宽度以占刻度间距的1/5~1/20为宜。对于

刻度盘运动或瞬间观察的刻度,其刻度标记不能采用窄线刻度标记。近年来发展了一种宽线标记的刻度,特点是标记的宽度等于两刻度标记间距,这个宽度是按人观察时的最佳视角设计的。

盘面固定,指针旋转,字符处于铅垂立位容易认读;盘面旋转,标记固定不动,字符向心立位,到标记位置转为铅垂正立,便于认读。

指针的形状要简洁、明快、不加任何装饰,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形状。一般以头部尖、尾部平、中间等宽或狭长三角形为好。

设计字母和数字时最重要的是要设法避免不同字母之间或不同数字之间发生混淆。

拉丁或英文字母:大写印刷体;汉字:仿宋和黑体字的印刷体。

数码和字符的高宽比一般可采用3:2?5:3的比例,即狭长形,这种比例的字形在白昼条件下易辨认。在夜间采用发光字的情况下,采用1:1的方形字较好。

最清晰的搭配是黑与黄,最模糊的搭配是黑与蓝。

仪表所用颜色是否合适,对认读速度和误读率都有影响。仪表盘面和指针的颜色应当对比鲜明,视度清晰。一般刻度线、标记字符的颜色与指针的颜色应当相同。墨绿色和淡黄色刻度盘分别配上白色和黑色的刻度时,其误读率最小。黑色和灰黄色刻度盘配上白色刻度线时,其误读率最大。

仪表的用色,还应注意醒目色的使用,因为醒目色是与周围色调特别不同的颜色,它能突出醒目色代表的含意,适于作仪表警戒部分或危险(急)信号部分的颜色,但醒目色不能大面积使用,否则会过分刺激人眼,引起视觉疲劳。

信号灯设计:作用:指示性和显示工作状态;优点:面积小、视距远、引人注目、简单明了;缺点:信息负荷有限,易形成杂乱和干扰

信号灯的颜色选择,空气散射小、射程较远的长波红光、功率消耗较小的蓝绿光

图符设计:图符和背景、图符边界、封闭图符、简单化、整体化。

实心图形、对比强烈、图形简单。

声音信号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声音向四周等能传播,人不必转移头部位置就能接收全方位的声音信息。

(2)声音具有强迫性,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

(3)声音具有绕道和穿透烟雾的性能,可在很多条件下传播信息。

(4)声音信号可以传递得较远。

听觉显示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听觉显示设计首先应该满足显示的兼容性。任何听觉显示器的有效性都取决于对显示器工作的声环境的适宜考虑。

(2)听觉显示是具有时效性的。一般显示传递的信息不能太长。

按显示信息的特点,听觉显示可分为音响显示和言语显示。

(1)音响显示呈现的是音调信号。

例如:下课的钟声。

(2)言语显示则用言语方式传递信息。

例如:

A. “请输入密码”;

B. “如需人工服务请拨1”。

手持工具设计的重要意义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意外事故、减少职业病

手持工具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功能、与操作者身体及手成适当的比例、按照操作者的力度和作业能力设计、尽量符合手的运动速度与习惯

尽量符合手的运动速度与习惯:

水平方向的运动:前后运动比左右方向动作快、旋转运动比直线运动快

垂直方向的运动:从上往下比从下往上的运动速度快

水平与垂直方向:垂直面上运动速度比水平面上的快、准确度垂直面比水平面的高

solidworks产品造型设计教案

第1次课授课计划 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班级年月日

第1章Solid Works2008概述 Solid Works应用程序是一套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参数设计功能,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的时间,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 初识Solid Works2008 1、启动Solid Works2008 2、新建文件 3、打开文件 4、保存文件 5、退出Solid Works2008 Solid Works2008用户界面 1、菜单栏 2、工具栏 3、状态栏 4、Feature Manager设计树 Solid Works工作环境设置 1、设置工具栏 2、设置工具栏命令按钮 3、设置快捷键 4、设置背景 5、设置颜色

6、设置单位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Solid Works的一些基本操作,为下面使用该软件建立模型做准备。 第2章草图绘制 Solid Works的大部分特征是由二维草图绘制开始的,草图一般是由点、线、圆弧、圆和抛物线等基本图形构成的封闭或不封闭的几何图形,是三位实体建模的基础。 草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1、进入草图绘制 执行命令 选择基准面 设置基准方向 2、退出草图绘制 3、草图绘制命令按钮 草图绘制工具 1、绘制点 2、绘制直线与中心线 3、绘制圆 4、绘制圆弧 5、绘制矩形 6、绘制多边形

7、绘制椭圆与部分椭圆 8、绘制抛物线 9、绘制样条曲线 10、绘制草图文字 草图编辑工具 1、绘制圆角 2、绘制倒角 3、等距实体 4、转换实体引用 5、草图剪裁 6、草图延伸 7、分割草图 8、镜像草图 9、线性草图阵列 10、圆周草图阵列 11、移动草图 12、复制草图 13、旋转草图 14、缩放草图

汽车造型课程设计

汽车造型课程设计 指导书 交通运输教研室编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2007.8

现代汽车造型技术是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汽车产品竞争能力的最有力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油泥模型造型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现代造型设计的主要途径。 汽车造型课程设计是汽车造型课程教学后进行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造型设计的任务和原则,色彩学等基本理论,造型设计程序和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对汽车造型的作用,从而,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审美的相互关系,汽车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设计步骤的技能,养成独立操作和分析能力。

1目的与要求 (4) 2设计步骤 (6) 3编制课程说明 (10) 4时间地点 (11) 5.设计评分要求 (11)

1目的与要求 汽车造型设计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段综合构思。汽车造型设计是依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的表现汽车的性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汽车造型最终通过车身结构设计而体现为产品,它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手法相结合的产物。 汽车造型设计是现代化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体现工业设计工作的特色。汽车造型要能表现出汽车的特征,使人们对这种交通工具的性能、材料等内容产生美感。例如,汽车外形的高速感和稳定感,内饰造型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等。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使使用者由审美、鉴赏上升为对产品内容更为深刻的理解,并由此产生去使用和占有这种产品的欲望。如果造型的结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则绝非是成功的造型。现代汽车造型是从产品形式上考虑如何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所以对于汽车工业,造型是产品方案选择的决策性步骤,由此其设计才被工业界认为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术,它涉及很多门类的科学领域,如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各种材料的工艺学、汽车机构布置、经济成本、商业心理学等等。另外,汽车造型中美的概念和时代感不是抽象的或固定的,它随着科学物质条件、时间、人的审美格调和经济水平而不断的演变。至于民族风格问题也是一样,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审美格调,做生产的汽车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美国车给人的感觉是豪放、狂野,注重车厢宽敞、豪华、外观大方,有派头。日本车小巧玲珑,轻便省油,重经济性甚于安全性。德国车沉静、深藏不露,很少以外观哗众取宠。而意大利车则外形超前,马力强劲、追求速度,艺术色彩很浓。 不可否认,汽车造型工作中视觉美的规律和汽车结构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因为汽车整车及各部结构本身只是对功能的保证,材料只是组成特定结构的需要,而造型设计的任务是利用其已有的条件,从视觉规律上予以发挥、协调,在这些矛盾中寻求一种既能满足结构功能需要又可在视觉上体现这种结构或材料质地

产品设计基础作业

奥斯本检查提问法是罗列产品设计中的诸多相关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和分析而获得创意的一种创造方法。表2.2是奥斯本制定的一个检查表: 还可尝试用以下六种设计方法: 二维到三维的转变:通过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之间转变而创造出新产品的设计手法; 体量的改变:通过改变产品实际大小和比例而创造出新产品的设计手法; 材质的置换:通过改变原有材料和表面处理而创造出新产品的设计手法; 功能的转化:通过改变产品的原有功能和用法而创造出新产品的设计手法; 视觉的错位:通过设置视觉上的错位,创造产品和心理上的新联系,而创造出新产品的设计手法; 情感的拟人:以拟人、具象的造型创造出有表情或情感倾向的物体的设计手法。 在具体设计中,以上所列举的设计方法也可以同时共用。 1.视觉错位训练:(10分) ?内容:每人分别同时画出一个人的头部、躯干、下肢部分(避免相互交流),然后由画头部的人认真观察后换一张纸,综合画面的各种元素,抓住其主要特征完善整个人物造型。(3人/组) ?发挥想象,对人物的属性、性别、情感、动态等相关因素进行思考。 ?要求使用色彩,并赋予第二张作品合适的名称。 ? 2.逻辑性思维训练(10分) 目的:培养和提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仔细观察和剖析事物的能力,这一方法还能够打破思维僵局,拓宽思路。 内容:在校园环境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动物(或昆虫),并对其形态进行提炼,完成由自然具象到人为抽象的转变。 方法:提取生物形态的典型特征,对生物器官的构成结构、能力范畴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其本质特点和规律,经加工提炼使之形成可以用于设计的元素与形象。 注意:最后的形象以不能再简化为止,中间过渡过程必须完成至少20个以上的草图。

工业设计课程设计

《产品设计初步》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以自然为本的的***造型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目录 1、国内外研究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2、研究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3、研究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目标 4、国内外同类台灯在形态、结构、色彩、材质、装饰、原理等的研究 5、通过资料分析,提出所设计产品的设计定位与创新点 6、最终方案的效果图 7、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推广与应用前景 8、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对中国的设计所起到的作用 9、自己对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的心得体会

国内外研究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在逻辑体系上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的生物学特征即人类的自然属性。以前,很多产品都是抽象几何形态,但是,如将自然生命形态融入产品造型设计之中,原来的几何线条将逐渐演变为柔和圆润、厚重饱满的有生命的线条,产品被赋予了“动”的神态,使“动”魅力在产品装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而且,生态设计有利于突出产品的个性,“个性化”讲求的就是别出心裁。为了追求特殊性,人们纷纷追求不一样的产品。人们希望产品传递的不是冰冷的理性之美,而是热烈温情的感性之美。所以,设计师在产品造型上更多地运用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手法,赋予产品以生命的张力。大量充满理想色彩和实验个性的自然形态使产品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脱颖而出,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的美,令人无法抗拒。而且,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为维护自身、抵抗变异形成了力量的扩张感,使人感受到一种自我意识的生命和活力,唤起我们珍爱生活的潜在意识,在这种美好和谐的氛围下,人与自然融合、亲近,能够消除对立的心理不安,能够使人感到幸福与满足。所以,从动态、个性、互动等方面,以自然为本的产品造型设计都能够提升产品设计的魅力。 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形态等因素形成了设计风格的多样化,以自然为本的造型设计是以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反映在设计中的。如中国瓷器名窑——汝窑珍品,莲花式温碗,就是以莲花为题材,造型为十瓣莲花形,像一朵未盛开的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堪称完美之作。分析很多现代很多成功地产品形态,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

产品造型设计复习资料

第1章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门涉及工程技术、人机工程学、价值工程、可靠性设计、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学及CAD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发展时期:第一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第二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第三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今 ★现代产品观念——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设计生产的具有一定用途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的总和。产品包含实体、形式、延伸。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要素,主要有功能、物质技术和艺术造型3个基本要素。 ①功能。是指产品的功用,是产品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②物质技术条件。包括材料、制造技术和手段,是产品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③艺术造型。是指综合产品的物质功能和技术条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功能。 产品的三要素同存在于一件产品中,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寸、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产品造型设计的任务 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简单而言,产品造型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结构和形状——赋予材质——选择产品色彩,最终创造出符合人们使用需求和操作功能,并同时满足形态、色彩、视觉和情感需要的产品。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有:美学法则;色彩设计;人机工程学等。 产品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方面。物质功能,一般指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对环境的功能(系统与环境是外部联系的);精神功能,包括产品的美学功能、象征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 实用功能即是指产品的具体用途。环境功能是指对人和放置产品的场所影响,周围环境条件在人和产品方面所发生的作用,其中物理要素是环境功能的主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美学功能是产品的精神属性,它是指产品外部造型通过人们视觉感受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社会功能对社会或社会环境产生的作用。 产品的物质技术条件: ①材料:实现造型的最基本物质条件。 ②结构:指系统内部诸要素的联系。(舒适,安全,省力和高效) ③机构:是实现产品功能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 ④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是产品设计从图纸变成现实的技术条件,是解决产品设计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产品的结构和构造、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机器的工作效率、使用寿命等问题)的技术手段或途径。 ⑤经济性:通常制约造型方案的选用,加工方法的选择和面饰的采纳。 产品造型:产品的艺术造型是产品设计的最终体现。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3个基本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实用是产品的生命,美观是产品的灵魂,经济则是两者的制约条件。 实用:指产品具有先进而完善的物质功能。产品的用途决定产品的物质功能,产品的物质功能又决定产品的形态。功能范围即产品的应用范围;工作性能通常是指产品的功能性能,如机械、物理、电气及化学等

产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大纲(完稿)

《产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产品系统设计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修读方式:必修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时:2周 学分:1 先修或同修课程: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图形创意、人机工程学、透视学等 后续课程: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 执笔人:郭淑颖 一、制定课程设计大纲的依据 根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二、课程设计在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本实践环节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工业设计专业已经学习过的专业知识,进行新产品的系统化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1.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中的中的基本理论以及专业课知识,实践一个产品从市场调研、确定设计方案到设计展开的设计过程,能够对产品的各大设计要素进行展开设计。。 2. 能根据被表达的产品的形态、功能、结构等要求,运用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完成设计,完成产品系统设计。 3. 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资料、教程、网络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挖掘市场需求,确定设计方向和概念,并独立成该概念的系统设计。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的选题

选择难度一般的设计题目,建议给定5个或者以上设计题目,学生自选并组成设计小组,一个小组一起完成市场调研及分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设计概念进行设计展开。 2. 指导教师 由担任本课程的教师(中级职称以上)担任指导教师,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一个班。指导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指导及成绩评定等工作。 3. 学生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掌握设计进度。设计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没有原则错误时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段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循序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反对照抄照搬、敷衍塞责,容忍错误存在或依赖教师。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有错必改。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 四、课程设计内容、设计工作量及相关要求 1. 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题目参考:家具设计、家电设计、玩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办公用品设计等。具体设计内容包括: 1) 市场调研及调研分析,确定设计方向; 2) 方案设计,设计草图; 3) 设计展开,按设计要素进行展开设计; 4) 设计展示-草图、三视图、效果图; 5) 编写设计制作说明报告并进行设计答辩。 2. 课程设计的工作量 1) 最终设计效果图3张(A3图幅,产品效果图、产品场景图、展示效果图) 2) 设计报告说明书1份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市场调研及分析;方案设计;设计展开;设计展示;整理造型表现完成的说明报告书。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学生证明自己设计正确合理并供有关人员参考的文件,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说明书也是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逐步形成,课程设计结束时,

《化妆基础》课程设计

舞蹈表演专业 化妆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860081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 适用专业:舞蹈表演(管理方向)授课单位:舞蹈系 学时:3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林君 2013.3 学分:2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管理方向课程,通过30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化妆用品和工具,能够掌握头部造型和脸部妆面的基本功方法和技巧,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服饰,能运用相应的色彩和化妆造型,达到完整体现自己作品的意图和目的,为舞台表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课程目标 2.1能力目标: (1)掌握各类化妆用品及工具的性能特点、正确使用化妆工具和保养化妆工具; (2)掌握多种化妆美化优点、弥补缺陷的技术方法 (3)提高对色彩与服装的搭配的感性认识 (4)掌握灯光对化妆色调的影响 (5) 能将所学化妆知识和技能灵活用于各类专业表演中 2.2知识目标: (1)学习化妆造型的基础知识 (2)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3)理解五官的修饰原理 (4)掌握不同种类的化妆技术 2.3素质目标: (1)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2)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 (3) 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 (4)具有一定的整体与局部、上与下关系协调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1. 课程目标设计 3.2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1)基本情况介绍 ①与学生进行沟通,初步了解学生对化妆了解程度和学习要求,并讲解化妆在表演中人物塑造的作用 ②说明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③说明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分数分配、计分方法。 ④告知采用的教材、参考资料。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作业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作业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0802班 姓名:张小磊 学号:3080901042 日期:2010年5月11日

一·简答: 1说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由哪些因素组成,他们的关系如何? 2直线和曲线的性格有何特征?请各选两个产品用实例说明。 3甘肃陕西地区使用的中型客车和广东地区使用的中型客车在色彩设计上应用哪些颜色? 并说明理由。 4举例说明人体参数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作用。不得少于三例。 5分析城市无人售票公交车在工效学方面应考虑的设计问题。 二·论述题 1任选一件你认为设计出色的产品,并做简单评价。 2选择一系列或品牌的产品,并简单分析它的设计。 (以上两题不少于两百字) 3谈谈你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一· 1 因素:使用功能,艺术形象,物质技术条件。关系:使用功能是产品造型的出发点和产品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艺术形象是产品造型的主要成果;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功能和外观质量的物质基础。 2 a.直线:男性的象征、具有简单明了、直率的性格、有一种力的美。 b.几何曲线:女性化的象征,较温暖,(典型表现:圆周,具有对称和秩序的美)。例如,电灯管设计成直的,就显得简单明了,方便制造,大多用于学校教室的照明;而百事可乐的瓶子,模仿女性身体的曲线,给消费着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是成功设计的典范。 3 ①甘肃,陕西地区中型客车主要颜色为绿色,并在绿色中穿插些银白色。因为甘肃陕西地区空气比较干燥,切风中常伴有沙尘,人们坐车出门由于受空气和气候的影响心情烦躁,绿色的设计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这种心情,被广大民众接收。②广东等地中型客车主要颜色为蓝色,车体上穿插一些白色柔和线条。这种设计和广东的地理位置有关,广东地处南部,靠近热带,临海。天气比较炎热,蓝色,给人的心里暗示是放松,静谧。同时大海的颜色也是蓝的,广东的民众对蓝色有种特殊的喜爱,这种设计符合大众的审美。 4 构造尺寸,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功能尺寸,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它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这些人体最主要的参数跟工业产品的造型和尺寸有很大关系,设计师一般考虑到产品的消费群体,考虑到人体参数,再运用统计学知识设计尺寸。例如,汽车内室的设计,要考虑到功能尺寸,以防使用者经常碰头,还要考虑到眼高,设计车座,让驾驶着能有最最好的视角。例如沙发的设计,要考虑到肩高,肩宽,还有靠背的倾斜角度要做到使用者舒适,防止腰部疲劳,长度要考虑身高,设计的尺寸使沙发躺在上面不会蜷缩的难受。又例如阳台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保证不不拥挤的前提下,节约空间,护栏要考虑到人体重心高度,不仅要保证人伏在阳台上不会发生危险,还要避免阳台不会太高,煞风景。总之人体参数对设计师设计产品很重要,而且很有帮助。 5 无人售票公交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交收费体系的功效,节约了人力(不需要售票员),但是如果公交的车门和收费器的设计如果不合理,就回影响乘客登公交车,影响了公交的时刻准确性,浪费乘客的时间,适得其反。目前的收费器分为投币式和刷卡式,在空间排布上,两种都应有,且并列地摆放,并且与车门的距离适当,保证乘客在安全区投币或刷卡,其中投币箱和刷卡机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方便乘客投币或刷卡,两种收费方式并存,减少了上车时间。另外由于无人售票车不同于有人售票车不能在乘客都登车后收费,故考虑缩短乘客登车时间成为主要问题,为了不影响下车乘客下车,登车门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产品结构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课程设计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产品外观造型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从而具备一定的产品结构设计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对产品设计的综合认识。 二、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及要求 1、明确设计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对于设计要完成的内容及上交作业清晰明了。对洗衣机这类产品的资料进行查阅和整理。具体内容包括:洗衣机的分类、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洗衣机的使用过程,洗衣机的使用环境等。 2、拆分洗衣机的各个零部件,并记录好数据,绘制结构设计说明图。 首先拆分外壳,注意其连接方式及定位方式。依据产品各个部分的功能划分其动力部件、支撑部件、传动部件、工作部件、面板部件等,逐步拆分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对拆分的每个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从其功能与结构的联系上来考虑其结构的必要性。 3、产品三维建模 首先建立产品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依据具体的尺寸,利用pro/E软件进行建模。产品的主要结构要清晰,对于个别的细节结构在建模时可以忽略。 4、产品的装配 对产品各个零件可以先组成部件,再组成整体产品,最后进行爆炸图的制作。 5、产品的外观再设计 在明确对产品的整体结构及各个零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内部结构与外观造型之间的关联。对于产品不太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并赋予产品新的外观造型。

三、作业及要求: 1、设计报告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A3) 报告内容: 封面及目录; 计划时间进度表; 产品功能及使用的总结及分析; 产品外观造型及内部结构的总结及分析; 产品各零件的三维造型及结构分析; 产品爆炸图; 改进产品外观造型展示; 小组各成员的任务分配说明。 四、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对产品认识的完整度(15分) 2、产品零件结构绘制与建模的正确性(50分) 3、各产品零件装配的合理性(10分) 4、产品外观设计的美观性(15分) 5、报告书书写的规范性(10分)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产品结构设计》,刘宝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2、《面相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钟元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 3、《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张修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4

产品造型设计作业

一、模拟式仪表设计(自行选择用途),说明设计原因,画出效果图。 基本要求: 1、观察距离:500mm或750mm,任选。 2、指针式警戒用。 设计内容:(要求对每一个设计内容说明计算过程或选择原因) 1、刻度盘设计:选择形式(开窗/圆形/半圆形/直线型)、尺寸大小设计; 2、刻度:大小,刻度线类型,宽度、长度(长/中/短)、刻读方向; 3、指针:形状、宽度、长度、颜色;指针与刻读的间距; 4、文字标记:内容、位置、尺寸; 5、图形符号:选择; 6、色彩匹配:刻度盘底色、被衬色;刻度标记颜色、字符及指针颜色的搭配; 7、字符:形状、大小、颜色; 8、刻度标记的数字设计; 9、与其他刻度盘的搭配问题。 二、标记设计:三峡大学艺术节(运动会)标记 已知:视距(D)为4m,三角框内/矩形框醒目的标记。 1、计算符号尺寸(s); 2、计算细节本身的最小尺寸(w); 3、计算最小线宽(mi):mi≥D/2000; 4、计算符号外缘至框内缘的最小距离(dis):di≥1.5w; 5、保持符号尺寸不变,计算所需三角框内缘长度(b):b≤1.7s; 6、绘制标记; 7、计算与公众正常视觉方向的中央线的最大偏移(x):x≤D/4 ; 8、计算最醒目时的偏移量:x≤D/12 9、画设计图纸 三、小学生学习座椅设计(按P10设计) 1、设计理念,使用环境使用对象,人机尺寸要求; 2、椅背曲线设计; 3、伸缩结构; 4、椅面曲线; 5、支架伸缩,调控设计; 6、座椅着地支撑; 7、设计坐高坐面倾斜角度坐宽椅背对背角度坐深 8、色彩设计; 9、画效果图。

四、测量寝室及个人空间,用造型设计知识分析相关尺寸的合理与不合理性,提出改进方法。 1、测量寝室空间布局 2、测量个人学习空间布局 3、指出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4、提出改良方案 5、画效果图 五、电磁炉面板设计 原则:用户无需阅读说明书即可方便操作 要求: 1、面板中出现以下设计要素: (1) 按键(触摸式\旋钮式\按键式) (2) 标设(文字\符号\文字+符号) (3) 指示(显示屏\灯光\声音) 2、可实现的功能包括: (1) 电源开关 (2) 火力的调节(至少五个档位) (3) 多种模式的选择(烧水、蒸\煮、炒菜、煲汤、热奶……),要求三种以上. 3、设计的统一性: (1) 面板各设计元素之间的统一 (2)面板设计与机身设计的统一 4、美观性和人群定位相符合. 要求:(1)A4幅面;(2)统一封面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设计说明书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题目:养生鞋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8日 机械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摘要 鞋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鞋的重要性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日俱增。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和观念意识的进步,人们购买鞋时,也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健康、环保和舒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子,其主要解决现有的鞋子外观不够新颖,而且功能单一。本实用新型鞋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子本体内部设有一个空腔,在空腔内部放入少量中药,可以很好的治疗或者预防足部疾病,更可以养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外观新颖,造成成本低,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鞋;空腔;中药;养生

Abstract Shoes is the product of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as people food and clothing problem and the progress of concept, when people buy shoes, also gradually turning its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fo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ind of shoes, the main solution to the existing shoes appearance is not novel, and single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es is shoes ontology inside has a cavity, inside the cavity into a small amou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an very good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foot disease, more can preserve one's heal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novel appearance and cause of low cos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Keywords shoe; cav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ep in good health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平面设计专业大专学生学分:3.5 学时:70) 一、课程简介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包装发展趋势。掌握包装设计的表现技法和工艺方法。掌握包装设计的分类法,能从形态、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当前包装设计的解决方案,了解包装历史、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及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包装功能、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包装装潢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包装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等。掌握包装结构设计、容器设计、商标及品牌、帖签的设计以及包装盒的装潢设计、系列化设计、组合设计等基本规律和技能。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结合典型实例来讲述的包装理论与技术,及大量实例练习,使学生在了解诸如包装造型、容器造型、装潢设计以及印刷工序、印刷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握当前包装装潢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同时,使学生对包装流程中的市场调研、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印刷流程以及运输、销售和计算机制作过程有系统了解。使学生的作业创作和市场相结合,创作出实用、富有个性、具有审美价值的包装设计作品。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包装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了解包装的起始及历史发展(结合图片资料讲述);了解包装概念及包装概念的扩展;了解包装功能的转移。 2、包装与时代 了解包装设计的发展和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产品包装在不同的时代所具备的不同特点(结合大量实例讲述) 3、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

掌握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通过做造型练习来了解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外观造型、材质等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4、设计市场与工艺 了解产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程序并做市场调研。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及设计定位(包括比稿、定稿、包装材料特征、印刷工序及成本核算)。掌握包装的材质及各种功能性。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包装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重点:了解产品包装的起始及历史发展;了解包装概念及包装概念的扩展;了解包装功能的转移。 难点:解释包装功能的转移是在何种条件和原因作用下所产生的。 2、包装与时代 重点:了解包装设计与时代发展变化并掌握包装时代性的特点。 难点:把包装时代性的特点与产品包装设计实践相结合。 3、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 重点:培养包装设计中设计表达的初步技能。 难点: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4、设计市场与工艺 重点:通过市场调研、理论分析、设计构思,最后完成讲评。 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训教学方法,重在实际能力的培养。

产品造型课程设计说明书综述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 方案设计讲析书 题目:迷你音响造型设计 专业:工业设计 班级: 10-1班 姓名:张美英 学号: 2010022719

黑龙江科技学院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作品设计任务书 题目:迷你音响造型设计 一、完成内容: 1.产品分析 2.方案构思 要求:草方案20个(至少有3个方案用模型形式表达,其余用草图方式表达) 3.方案设计 要求:从草方案中选择1个作为设计方案,绘制以下设计图纸 (1)手绘产品效果图至少2张(不同角度)、手绘使用效果图至少1张 (2)细节图至少两张 (3)六视图1张(手绘尺规作图或计算机绘图) (4)尺寸图1张(手绘尺规作图或计算机绘图) (5)产品模型1个,ABS或其他适当材料(不可单独使用粘土或石膏作为材料) 规格:A3 图纸,版式为横幅(420mm×297mm),效果图为彩色 4.方案讲析书 要求:将方案设计图纸及其相关文字说明结合,撰写设计方案讲析书,主要内容如下:(1)产品分析(造型与形态、功能、结构、材料、工艺、色彩肌理之间关系的分析)(2)设计定位 (3)方案设计 a方案构思(附所有设计草方案图或照片,选取5个方案进行文字说明) b 方案选取理由(文字) c 方案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文字) d方案设计细节讲析(文字结合图纸)(此处附手绘产品效果、细节图、六视图、尺寸图、手绘使用效果图、产品模型照片) (5)方案自我评价 规格:A4纸打印,有彩图处须彩色打印,字数不少于3000字 5.ppt自述与答辩 要求:将设计图纸及模型照片按一定逻辑制作成PPT,并做公开设计讲析与答辩。 二、上交文件 1.图纸 2.模型 3.方案讲析书 4.PPT电子文件及打印稿 指导教师: 时间:2012 年 6 月24 日

2020智慧树,知到《基础设计产品造型基础》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基础设计产品造型基础》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基础设计产品造型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没有( )的设计不能称之为“设计”。 A.细节 B.创新 C.变化 D.美感 答案: 创新 2、按照工业设计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的本质,创造的内容又可以由表及里分为三个层面:形态、( )和功能。 A.工艺 B.形式 C.结构 D.方式 答案: 方式 3、好的( )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创造好的( )是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A.造型、外观 B.形态、产品形态

C.色彩、产品配色 D.工艺、工艺造型 答案: 形态、产品形态 4、造型行为,如果只是造型要素齐备了,还无法成立,还必须把这些( )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A.形式构成 B.造型工艺 C.特征元素 D.造型要素 答案: 造型要素 5、 产品的各种形态都是借助( )来显露其样貌的,对于( )属性的了解,同时也能为形态的创造提供新的可能性。 A.外观、外观 B.造型、造型 C.工艺、工艺 D.材料、材料 答案: 材料、材料 第二章 1、产品结构单元的不同组合可以使( )发生变化。 A.造型形态 B.形态特征

C.造型特征 D.方式结构 答案: 造型形态 2、针对造型设计的对象作系统的结构分析,通过 ( )探索多种造型的可能性,是造型展开的基础。 A.基本单元组合 B.结构单元组合 C.元素单元组合 D.构成单元组合 答案: 结构单元组合 3、产品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 )是白箱化的,也就是我们在使用时可以很直观地接触到。 A.内部结构 B.外部结构 C.产品结构 D.基本结构 答案: 外部结构 4、外部结构主要起到承担外部形势、传递( )的作用。 A.内在功能 B.内在方式 C.内在组成 D.内在元素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1.试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答:工业产品作为一个客观存在,都包含着物质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产品造型艺术三个基本要素。 物质功能就是产品的用途和使用价值,是产品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物质功能对产品的结构和造型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物质技术条件,是工业产品得以成为现实的物质基础,它包括材料和制造技术手段,并随着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和完善。 工业产品的造型艺术,是利用产品物质技术条件,对产品的物质功能进行特定的艺术表现,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视觉愉悦要求。 产品的三要素同时存在于一件产品中,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2.试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答:“实用”,“经济”,“美观”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用”,即产品必须具备使用功能,这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目的,具备先进和完善的各种功能,并能够保证 产品物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产品用途决定产品 的物质功能,产品物质功能决定产品的形态。因此,产 品的形态设计必须服从于产品的物质功能。产品的功能 设计应该体现功能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操作的合理性和 使用的可靠性等。 经济性原则是指产品造型的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有利于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材料消耗和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有利于产品的包装,运输,仓储,销售,维 修等方面。一般来说,批量小的产品外观造型,宜采用 金属板材,平面造型;而批量答得产品,由于可以用模 具进行加工,外观能够设计成曲面造型,外观所选用的 材料也较广泛。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美观性原则是指产品的造型美,是产品造型的精神功能所在。美观是经济实用的补 充。只有经济实用,而不美观,就不是完美的造型。 “实用”“经济”“美观”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又有主次之分。实用是首位,美观处于从属地位,经济是 前者两者的约束条件。在提高产品的实用功能时,不能 忘记产品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 合起来,使三者得到高度的协调一致,才能反映出产品 的整体美。 3.何谓绿色设计?何谓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 答:所谓绿色设计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产品设计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材料的选择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设计中应尽量考虑采用天然再生的环保材料,如用竹材制作刀,叉,筷,盆等餐具,用纸浆制造电视及外壳,用木屑制作家具等。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产品的生命周期应是“设计开发—原材料和新材料—制造—使用,维修—回收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过程,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这就产生了“绿色制造”理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绿色制造是一种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的一种制造模式,而绿色制造又与绿色设计是密切联系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企业内部的小循环而言,应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再生资源,企业应主动回收卖出后的废弃产品,使一家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余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内的大循环。循环经济应考虑零部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减少污染和节能;在营销运输时采用绿色包装,努力回收包装,一边再利用。 4.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曲线分别给人以什么感 觉? 答:直线能给人以严格,坚硬,明快,正直,力量的感觉。粗直线有厚重强壮之感,细直线有敏锐之感。 水平线具有安详,宁静,稳定,永久,松弛感。 垂直线含奋发,进取感,给人以严正,刚强,硬直,挺拔,高大,向上,雄伟,单纯,直接等感受。 细线有不稳定,运动,倾倒的感觉。 曲线能给人运动,温和,优雅,流畅,丰满,柔软,活泼等感觉。 5.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怎么把握统一和变化? 答:统一是指同一个要素在同一个物体中多次出现,或在同一个物体中不同的要素趋向或安置在某个要素之中,它的作用是使形体有条理,趋于一致,有宁静,安定感。 变化是指同一物体或环境中,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的变异性,或在同一物体或环境中,相同要素以一种变异的方法使之产生视觉上的差异感,它的作用是是形体有动感,克服呆滞,沉闷感,使形体具有生动活泼的吸引力。 在造型设计中,应以统一为主,变化为辅,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6.工业产品设计中,常包括哪些方面的对比与调和? 答:工业产品设计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对比与调和:1线型的对比与调和2形的对比与调和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4材质的

汽车造型设计与欣赏课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与欣赏》 课程论文 我与汽车造型 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地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地车身形状. 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地总和.它不是对汽车地简单装饰, 而是运用艺术地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地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本学期我选修汽车造型设计与欣赏这门课程,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对汽车地了解十分稀少并且知识分散,虽然已经学会如何驾驶汽车并考取了驾驶执照,但是仍然缺乏关于汽车地整体系统地知识了解,通过20余课时地学习,我对汽车地相关知识地掌握又加深了一层. 如何设计一款车型?在没有学习知识之前,我只知道这需要设计师通过生活中观察一些元素,了解市场需求后通过图纸设计就可以投入生产了,然而这只是设计汽车地最初步骤,想要设计一款成功地车型,首先需要收集信息形成最基本地设计概念,接着进行效果图构造,设计师对新车形状地构思反映在图画上,这里面地内容有整车地形状,色彩,材料质感及反光效果等,作为开发人员表述造型地构思和初步选型地参考,就像搞房屋装修,装修公司也会出一份效果图给客户评审?随后便是从纸上谈兵过渡到试卷设计了,就是将设计构思实物化,将纸面地东西用形体表现出来,让设计人员进行更细致和具体地探讨.小比例车模地形状确定后,就将模型地轮廓曲线放大至1:1,用胶带图地形式表现出来?设计人员根据胶带图进行修改和调整后,轿车地轮廓曲线已经基本确立?随后进行全尺寸油泥模型设计,对细节进行调整后,投入样车生产?只有经过多次地反复修改,一辆经得起实际考验地造型方案才能实现,并作为今后生产地依据.不难看出,汽车造型设计地过程是一个不断探讨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地过程?

工业产品造型课程标准.doc

工业产品造型课程标准

工业产品造型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授课单位:智能工程系 学分: 3 学分学时: 54 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张慧 2013.0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工业产品造型》课程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业产品的造型能力,是制造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要素,也是本专业学生通过艺术素养、工程素养、实践平台的培养之后形成的综合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该专业人才就业必备的能力之一。 本课程通过学习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机——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一般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创意与表现方法完成造型设计的能力,通过具体制作实施完成造型设计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讨论,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表 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前导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

AutoCAD软件 应用能力《机械 CAD》 工业产品造 型分析能力 三维软件应 用能力《机械 CAD/CAM 使用软件进(PRO/E)》行工业产 品造型设计能 力 平面软件应 用能力《P hotoshop 平结合产品造面设计》型设计应用 平面软件能 力 《机械制图测绘及 CAD实训》 《机械 CAD/CAM (UG)》《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当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为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新理念,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对《工业产品造型》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行业调查,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设计与制造的工作任务为引领,以设计综合实践表达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选择与该专业专门化方向工作任务相关的、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学生比较感兴趣、与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项目相衔接的操作内容,按照能力掌握的难易程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组合,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培养学生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