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与步骤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与步骤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与步骤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与步骤

一次性口罩是医用普通外科口罩,它有正反两面,颜色较深的一面--蓝色面朝外,颜色较浅的一面朝里,紧贴我们的脸部。不仅如此,口罩还分上下,内有金属条摸起来较硬的一边是上端,配戴时是紧贴鼻梁的。

了解了口罩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配戴口罩。

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

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将颜色浅的一面紧贴我们的脸部,另外,有金属条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再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三、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并及时清洗双手;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口罩的贴合效果:

口罩必须大小适合,戴的方式也必须正确,口罩才会有效。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长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层纸的结构才能有防护的作用。

使用者要把口罩上的铁丝按在鼻梁上,再顺着鼻梁将整个口罩摊开来,才能发挥效能。可让小孩戴长方形手术口罩,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如果绑得好,能够贴紧小孩的脸。

杯状口罩则要确保口罩贴在脸上后密度足够,呼出去空气不会外泄才能有效。戴杯状口罩时,可将双手盖着口罩尝试吹气,检查是否有空气从口罩边缘外漏,如果口罩盖不紧,就要重新调整位置后再戴过。

医院工作人员戴口罩的规范

1. 目的: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的口罩佩戴,防止、减少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感染。

2. 范围:全院医生、护士、医技、后勤以及工人。

3. 权责:

3.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全面负责督查执行情况、分析反馈。

3.2 医院临床药学工程部负责各类口罩的采购,保证临床需求。

3.3 全院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遵照本SOP要求佩戴相应口罩。

4. 定义:

4.1 外科口罩:符合YY 0469-2004,为无纺布或符合材料制成,采用系带或松紧带,3层材料分别为:外层防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并带有鼻夹,能阻止接触直径>5 μm的感染因子,过滤作用>90%。

4.2 普通医用口罩:符合YZB,为无纺布或符合材料制成,采用松紧带。

4.3 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 19083-2003,如N95防护口罩,能阻止吸入直径≤5 μm的呼吸道病毒等感染因子,过滤率达到95%以上。

5. 作业内容:

5.1 基本要求

5.1.1 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均应一次性使用。

5.1.2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和培训,并选择个人合适的医用防护口罩,面部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密合行测试。

5.1.3 佩戴时应注意内外和上下之分,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一侧在上,或者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

5.1.4 口罩潮湿后,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5.1.5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普通医用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5.2 外科口罩的适用范围

5.2.1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含有感染源的粉尘如曲霉菌属等真菌孢子时。

5.2.2 可用于有创操作或呼吸道操作时的个人防护,如手术、气管切开、支气管镜检查、创口换药等操作。

5.2.3 需常规配戴外科口罩的工作岗位:

5.2.3.1 门诊一楼预检分诊台、急诊预检分诊台。

5.2.3.2 门诊(呼吸科、发热门诊、口腔科等)。

5.2.3.3 移植病区、保护性隔离病房。

5.2.3.4 手术室应使用有系带的外科口罩。

5.3 普通医用口罩的适用范围

5.3.1 一般医疗护理活动以及普通的侵入性操作,如检验科抽血等。

5.3.2 适用于未接触传染病患者和可疑传染病患者时使用。

5.3.3 医务人员自己患有呼吸道感染并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时。

5.4 医用防护口罩的适用范围

5.4.1 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如水痘、麻疹、开放性肺结核等。

5.4.2 对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感染患者进行近距离诊疗活动时。

5.4.3 下列部门需要常规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传染病隔离病房(国家明文规定的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流行期间)。

5.5 口罩的更换

5.5.1 呼吸道阻力明显增加,感到呼吸困难时。

5.5.2 口罩有破损或毁坏时。

5.5.3 口罩受到血液或其它体液污染时。

5.5.4 口罩曾使用于隔离病房。

5.6 使用后口罩的处理

5.6.1 离开使用环境进入不需佩戴口罩区域前应除去口罩。

5.6.2 所有使用后口罩均应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6. 注意事项: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如与国家规范有不一致的以国家规范为准。

7. 相关文件:《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卫生部xxxx年、《Guideline for isolation precautions: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in healthcare settings》CDC,HICPAC xxxx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用口罩注册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械xxxx xxx号

注意:

1、配戴前先洗手。

2、摘戴口罩前,要保持双手洁净,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内侧,以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口罩。

3、口罩每隔4小时更换1次。

4、佩戴面纱口罩要及时清洗,并且高温消毒后晾晒,最好在阳光下晒干。

SDS-PAGE蛋白胶银染注意事项

SDS-PAGE蛋白胶银染注意事项 银染注意事项: 1. 银染主要出现在胶的表面,用薄胶(0.5-0.75mm)可以提高灵敏度。 2. 对于考马斯亮蓝染色的胶,可用甲醇将胶漂洗后,继续进行银染。乙酸会干扰银染,因此要确保将凝胶中的乙酸彻底洗净。如果凝胶被过度银染,可用Rapid Fix脱色,并用考马斯亮蓝二次染色。 3. 不同蛋白质对银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碱性蛋白染色效果差。因此,不宜用银染测定不同蛋白的比例。 4. 染色过程中,缓慢的振荡是必要的,一般选择40-60 rpm. 5. 凝胶表面的裂纹多是由于压力、手印及表面干燥所致,所以全程操作中都应带手套。 6. 凝胶背景呈均一的黑色多是水中的杂质引起的,所以溶液的配制应使用电导率小于1 μS 的去离子水。 7. 如果染色后有呈灰尘或烟雾状灰色或棕色的沉淀出现在凝胶表面,可能是在几步漂洗过程中洗得不够彻底,或是染色过程时温度太低。 8. 较深的银染背景多是丙烯酰胺中的杂质所致。 9. 在最初甲醇洗脱时就应该先除去甘油、尿素、甘氨酸、Triton X-100和两性电解质这些干扰性物质。 10. 室温操作,温度的波动往往会干扰银染的效果,恒温水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1. 当蛋白质中含有核酸或金属时,银染则不会奏效。改变固定剂和染色之前对胶进行漂洗可以改进染色效果。 12. SDS凝胶中的巯基乙醇会导致在60 KDa或67 KDa处出现两条水平线。减少巯基乙醇的用量即可避免。 13. 凭借戊二醛预处理可以使各种蛋白质的染色提高40倍。 14. 染色使用的玻璃器皿必须非常干净,用酸浸泡可以满足要求。 15. 银染应尽快照相,随着时间延长,蛋白条带会变浅,而背景会加深。 我们做蛋白质电泳的人都知道,银染色很灵敏,有很强的说服力,但通常胶背景较深,不易扫描。在这里介绍一下低背景的蛋白质银染方法。 AgNO3, 0.075% HCHO(现用现加) 20 min -15 min :说明,此步中洗涤过程要控制好,时间太长,可能显色时间太长甚至染不出色;反之,时间太短,银没有洗干净,背景变深。但做几次以后就很快掌握了。

戴口罩看起来更美,一个有科学依据的错觉

戴口罩看起来更美,一个有科学依据的错觉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也就是完型心理学,是这样说的:人的知觉组织遵循良好外形的原则,简单说“我们的大脑发现一个不确定的事物,它会倾向于将它往美好的方向补齐补全,这也非常符合人在潜意识里的“向好”需求。 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大脑才勾勒出易于理解、协调整齐的整体。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理,才会产生误判。 因为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叠加。 「比如」,大脑检索到一个戴口罩的人,通过露出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和娇小的外形,大脑就给出了信息——这是个美女。 因为大脑不喜欢不确定的事物,当它看到一个不完整、不确定的事物时,它会倾向于把它补全为一个确定的、完整的、完美的但不存在的事物,并以为那就是事物的真相。——这就是大脑的经验主义判断。 就因为这个经验主义判断,我们更容易理解上面描述的: 如果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露出来,即使嘴巴、鼻子或者脸形有些不完美,大脑基于经验和期待,自动脑补出一个与美丽大眼睛相匹配的完美五官来。因为人们总是希望看到自己期待的事物,而不是事物的真相。 还有一点,戴上口罩,整个人增加了一些神秘感,“犹抱琵琶半遮面“,让看得人增加了一些好奇和期待,人嘛,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探索。 所以我们不禁感叹,古人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女子出门都喜欢会用纱巾遮面。 所以,我们发现马路上见到的都美女呀。 但是,这真的只是个有科技依据的错觉......

「错觉」眼睛欺骗了大脑。思维的懒惰让人们相信自己是对的。 如果将这种美好的错觉延续下来,生活中遍地是美好的事物,就像我们考试时经常做的填空题。 从题干读取到了部分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想象和创造出新的内容,把空白的地方填上去,形成完整的句子。让这句子读起来更通畅,听上去更动听。 人在视觉构图中的“潜规则”——格式塔心理学 你看到了瓶子还是侧脸 你看到的可能是少女也可能是老妇人,但不会同时看到的。 你觉得是个三角形,其实只是一些线条,你进行了脑补。 在进行事物观察的时候,我们除了从整体进行分析以外,有很多时候,还依赖注意力的焦点。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怎么样让自己看上去更美? 第一点很重要,露出来的额头和眼睛,一定要接近完美,不可以皱眉不可以频繁眨眼; 第二点更重要,口罩不可以太难看,不能有太多图案和色彩; 第三点最最重要,不要戴眼镜,因为眼镜上的哈气,会让你看上去很呆。

考染与银染

常用的蛋白质染色试剂分为已考马斯亮蓝为代表的有机试剂染色、银染、荧光染色及同位素显色。其中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应用较为广泛,现将其与其他的蛋白质染色方法(主要是银染法)作一比较,帮助大家更好地去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染色方法。 蛋白质的染色常用的有4类:有机试剂染色、银染、荧光染色及同位素显色。其中有机试剂染色以考马斯亮蓝染色法(Coomasie brilliant blue,CBB)为代表,在蛋白质分析中常用,但对低丰度蛋白质的显现较差;银染灵敏度虽高,却常与质谱不兼容;荧光染色以SYPRO试剂为主,蛋白质检测灵敏度高,能兼容质谱,但由于需要配备特殊的检测仪器及试剂的昂贵,未被作为常规方法使用;而同位素显色则存在安全性和操作局限性等问题。因此,筛选简便、节约、检测灵敏度高、质谱兼容的蛋白质着色法是蛋白质组研究所需。由于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就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在提高其灵敏性方面研究者们作了许多改进,方法众多,评价不一。 我们在作双向凝胶电泳时,将常用的几种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及银染进行了比较,并就其染色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试剂 固相pH梯度干胶条(IPG strip pH3-10NL,IPG strip pH5-8,17cm)、urea、CHAPS、TBP、DTT、Bio-Lyte 3/10 Ampholyte、IAM、SDS、Tris、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甘氨酸、CBB-G250均为BIO-RAD公司产品。硫酸铵及磷酸均购自成都科龙试剂厂。AgNO3为Sigma公司出品。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SW0431为MBI公司出品。甲醛、Na2S2O3与Na2CO3分别为成都天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北碚化学试剂厂和天津市塘沽鹏达化工厂产品。 仪器 IPGphor等电聚焦仪、proTEANⅡ垂直电泳仪、Power PAC1000电泳仪、加样溶胀槽、GS-800 Calibrated Densitometer扫描仪、PDQuest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均为BIO-RAD公司产品。 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 取4份经常规培养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1×107细胞各重悬于350 μl蛋白质裂解缓冲液中(8mol/L Urea,2g/L CHAPS,2mmol/L TBP,2ml/L Carrier Ampholyte,痕量溴酚兰),置冰浴中超声裂解,静置30分钟,15500×g离心30分钟,取上清,进行蛋白质定量。 单向定量电泳 取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物,第一次按1∶2稀释后,以后按1∶3倍比例逐级稀释,经4级稀释后,取15μl 上样液上样,β-半乳糖苷酶上样量依次分别为1μg、0.24μg、0.062μg、0.0156μg、0.004μg。作12g/L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单向电泳,同时电泳4份胶,显色以确定染色灵敏度。 双向电泳 取300μl样品液沿水化盘中槽的边缘自左向右线性加入,将17cm IPG胶条胶面朝下置于槽中,静置45 分钟后覆盖矿物油,在20℃溶胀11~16小时。溶胀后的胶条置于等电聚焦盘中,在Protean IEF Cell中进行等电聚焦,温度设置为20℃,电压模式设置为:快速升压,250 V,0.5小时;500 V,0.5小时;10000

DNA和蛋白银染步骤(独门绝技--有图)

DNA银染 一、银染试剂500ml/瓶(双蒸水稀释) 1、固定液:50ml乙醇 2、前处理液(敏化液):5ml HNO3 3、染色液:0.5g 硝酸银(避光配制) 4、显色液:无水Na2CO3 12.5g 甲醛200ul 加水至500ml 5、终止液:50ml 冰醋酸 二、银染步骤(摇床设置52rpm左右) 1、准备好放有双蒸水的塑料盒,将电泳后的变性胶放入盒中在摇床上轻摇1min; 2、凝胶固定:倒掉盒中的水,加入100ml左右的固定液,摇床上缓缓摇动10min; 3、洗胶:弃固定液,用双蒸水洗2次,每次30S; 4、凝胶氧化:弃双蒸水,加入100ml左右前处理液氧化6min; 5、洗胶:弃前处理液,用双蒸水洗2次每次10S; 6、凝胶染色:弃双蒸水,加入100ml左右的染色液避光摇20min; 7、洗胶:弃染色液,用双蒸水洗1次10S; 8、凝胶显色:加入100ml显色液摇到看到清晰的条带为止; 9、终止:弃显色液,迅速加入终止液100ml左右,摇2-3min; 10、洗胶:弃终止液,用双蒸水洗2次每次1min。 三、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的配制(两块、使用1.0BioRad胶板) 1.2%的凝胶可以跑微卫星,和基因组DNA 1、尿素:7.2g 2、30%聚丙酰胺,4.68ml 3、10×TBE,1.5ml (Tris碱108g;硼酸55g;EDTA 40ml 0.5mol/L,Ph=8.0;加水至1L) 4、30%AP,35ul 5、TEMED,4ul 四、下图:左为果蝇正常基因组DNA与损伤后基因组DNA;右为果蝇微卫星电泳 12h Treatment24h Treatment M CT 0 5 10 200 5 10 20 Protein银染 一、银染试剂500ml/瓶(双蒸水稀释) 1、固定液:200ml甲醇,50ml冰醋酸 2、前处理液(敏化液):150ml 乙醇,34g醋酸钠,1g硫代硫酸钠(使用前加入) 3、染色液:1.25g 硝酸银(避光配制)

蛋白质染色(银染法)标准操作规程

蛋白质染色(银染法)标准操作规程(编号:041)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蛋白质,实验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用甲醛将蛋白带上的硝酸银(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以使银颗粒沉积在蛋白带上。染色的程度与蛋白中的一些特殊的基团有关,不含或者很少含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有时候呈负染。 2、主要仪器 摇床、避光盒 3、试剂及配制方法 乙醇、冰醋酸、乙酸钠、硫代硫酸钠、硝酸银、碳酸钠、甘氨酸或EDTA.Na2.2H2O、甲醛,去离子水 固定液:100mL乙醇(40%乙醇),25mL冰醋酸(10%冰醋酸)加水到250mL; 致敏液:75mL 乙醇(30%乙醇)17g 乙酸钠,28.2g 三水乙酸钠(34g乙酸钠),0.5g硫代硫酸钠加水到终体积250mL; 银染液:0.625g AgNO3,100 uL37%甲醛(在使用前加入)加水到终体积250mL; 显色液:6.25 g Na2CO3,50 μL 37%甲醛(在使用前加入)加水到终体积250mL; 终止液:3.65g EDTA.Na2.2H2O 或者1g 甘氨酸加水到终体积250mL 保存液:1% 冰醋酸 4、操作步骤 4.1固定:50mL固定液中固定30min或者更长时间 4.2致敏:50mL致敏液中致敏30min 4.3水洗:3 x 10min 4.4银染:50mL银染液中染20min (保持避光) 4.5水洗:2 x 1 min (注意把握时间,水洗时间长显色速度慢,点的颜色偏黄色) 4.6显色:50mL显色液中显色,时间视显色程度而定 4.7终止:50mL终止液中终止10min 4.8保存:1% 冰醋酸,4 ℃ 5、注意事项 88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与步骤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与步骤 一次性口罩是医用普通外科口罩,它有正反两面,颜色较深的一面--蓝色面朝外,颜色较浅的一面朝里,紧贴我们的脸部。不仅如此,口罩还分上下,内有金属条摸起来较硬的一边是上端,配戴时是紧贴鼻梁的。 了解了口罩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配戴口罩。 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 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将颜色浅的一面紧贴我们的脸部,另外,有金属条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再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三、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并及时清洗双手;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口罩的贴合效果:

口罩必须大小适合,戴的方式也必须正确,口罩才会有效。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长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层纸的结构才能有防护的作用。 使用者要把口罩上的铁丝按在鼻梁上,再顺着鼻梁将整个口罩摊开来,才能发挥效能。可让小孩戴长方形手术口罩,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如果绑得好,能够贴紧小孩的脸。 杯状口罩则要确保口罩贴在脸上后密度足够,呼出去空气不会外泄才能有效。戴杯状口罩时,可将双手盖着口罩尝试吹气,检查是否有空气从口罩边缘外漏,如果口罩盖不紧,就要重新调整位置后再戴过。 医院工作人员戴口罩的规范 1. 目的: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的口罩佩戴,防止、减少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感染。 2. 范围:全院医生、护士、医技、后勤以及工人。 3. 权责: 3.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全面负责督查执行情况、分析反馈。 3.2 医院临床药学工程部负责各类口罩的采购,保证临床需求。

(完整版)戴口罩健康教育教案

戴口罩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目标】 1、纠正孩子戴口罩的误区,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义。 2、了解选择与佩带口罩的正确方法。 3、帮助孩子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确立正确的防“非”心态。 【活动准备】 各种质地、式样的口罩若干。(如4层一次性口罩、12层常用口罩、20层医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猜谜。(谜底为口罩) 2、讨论:“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预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体讨论: 1、引导语:“口罩朋友来我们班开展览会,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参观,自由发表意见。 3、设问:“为什么最近大家出门都要带口罩?” 4、教师简单总结:“口罩能不让病菌侵入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纱布重叠而成的,4层的口罩能阻挡70%—80%的细菌,但是非典的病原体很强,所以最好要戴12层以上的。卡通口罩虽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学成分,对身体不好。” 5、重点讨论: (1)“一直戴口罩对身体好吗?” (2)“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3)“戴过的口罩怎样收放?” 三、个别演示:怎样正确戴口罩。 (1)个别幼儿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导其余幼儿判断正确与否。 (2)教师介绍:“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尘等能从口罩两侧的边缘进去。” (3)演示讨论收放口罩的方法。 四、扩展孩子预防“非典”的经验。 帮助孩子了解预防“非典”其他重要的方法:“戴口罩是预防非典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他还有什么预防非典的方法呢?” 五、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密切关注孩子预防“非典”的所作所为,错误行为及时纠正。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银染操作步骤

银染操作步骤 1. 固定: 电泳结束后,取凝胶放入约100ml固定液中,在摇床上室温摇动20分钟,摇动速度为 60-70rpm。固定40分钟以上甚至过夜可以进一步降低背景。 固定液的配制:依次加入50ml乙醇、10ml乙酸和40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混匀后即成100ml固定液,可大量配制室温存放。 2. 30%乙醇洗涤: 弃固定液,加入100ml 30%乙醇,在摇床上室温摇动10分钟,摇动速度为60-70rpm。30%乙醇的配制:70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中加入30ml乙醇,混匀后即成100ml 30%乙醇。 3. 水洗涤:(洗2次) 弃30%乙醇,加入200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在摇床上室温摇动10分钟,摇动速度为60-70rpm。 4. 增敏:(辅染)现配现用 弃水,加入100ml银染增敏液(1X),在摇床上室温摇动2分钟,摇动速度为60-70rpm。银染增敏液(1X)的配制:99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中加入1ml银染增敏液(100X),混匀后即为银染增敏液(1X)。银染增敏液(1X)配制后需在2小时内使用。 银染增敏液(100X)的配制:即2.8%硫代硫酸钠溶液,需用黑袋包裹避光保存。 5. 水洗涤(共2次): 弃原有溶液,加入200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在摇床上室温摇动1分钟,摇动速度为60-70rpm。 弃水,再加入200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在摇床上室温摇动1分钟,摇动速度为 60-70rpm。 6. 银染: 弃水,加入100ml银溶液(1X),在摇床上室温摇动10分钟,摇动速度为60-70rpm。 银溶液(1X)的配制:99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中加入1ml银溶液(100X),混匀后即为银溶液(1X)。银溶液(1X)配制后需在2小时内使用,最好是现配现用。 银溶液(100 X)的配制:称取5g硝酸银,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摇匀即得1%的硝酸银溶液,需用黑袋包裹避光保存。 7. 水洗涤: 弃原有溶液,加入100ml MilliQ级纯水或双蒸水,在摇床上室温摇动1-1.5分钟,摇动速度

PAGE凝胶快速银染试剂盒使用说明

PAGE凝胶快速银染试剂盒使用说明 货号:G7210 规格:1L 保存:室温(15℃-25℃)干燥保存,复检期12个月。 试剂盒内容:G7210 染色液A200ml 染色液B1ml 染色液C100ml 显色液D100ml 试剂E2g 注:1L规格指可配制的银染液的体积,实际使用次数根据PAGE胶大小不同而不同。 产品说明: 蛋白质条带的银染是基于蛋白质中各种基团(如琉基、碳基等)与银的结合,然后用还原剂如甲醛在碱性环境下使Ag+还原成银颗粒,可把蛋白电泳带染成黑褐色。它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其灵敏度比考马斯亮蓝高,PAGE凝胶快速银染试剂盒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能检测到10ng以下的蛋白条带。 操作步骤: 一、染色液配制(无水乙醇自备) 需要配制的染色液体积根据PAGE胶的大小而定,一般的mini-PAGE胶需要20-30mL。配制用的器皿清洗干净后用去离子水涮洗,染色液须用去离子水配制,现用现配。如果配制的溶液体积不是100mL,可以按比例改变各成分用量。

1.固定液:取40ml无水乙醇,10ml染色液A加去离子水至100ml,混匀; 2.敏化液:取30ml无水乙醇,10ml染色液C加去离子水至100ml,混匀; 3.银染液:称取0.12g试剂E,用50ml去离子水溶解,加入10ul染色液B混匀,加去离子水至100ml现用现配。 4.显色液:10ml显色液D和30ul染色液B加入去离子水至100ml,混匀,现用现配。 5.终止液:取5ml染色液A加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现用现配。 二、染色: 1.PAGE电泳结束后,将PAGE蛋白胶转移至玻璃平皿或搪瓷盘中,用固定液固定30min。 2.将PAGE胶转移至敏化液中,使染液没过PAGE胶,室温作用30min。可置于摇床上缓慢摇晃 3.弃去敏化液,用去离子水漂洗三次,每次10min。 4.将PAGE胶转移至银染液中,使染液没过PAGE胶,室温摇晃40min。 5.将PAGE胶转移至显色液中,使显色液没过PAGE胶,室温摇晃,该显色一般在10min 左右。 6.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终止,弃去显色液,加入终止液即可。最后可进行信号收集保存。注意事项: 1.银染主要出现在PAGE胶的表面,使用薄胶(0.5-0.75mm)可以提高灵敏度。 2.对于考马斯亮蓝染色的SDS-PAGE胶,可用甲醇将胶漂洗后,继续进行银染。考染过程中的乙酸会干扰银染,因此要确保将PAGE凝胶中残留的乙酸彻底洗净。 3.不同蛋白质对银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碱性蛋白染色效果差。因此,不宜用银染测定不同蛋白的比例。 4.染色过程中,缓慢的振荡是必要的,一般选择40-60rpm.

医护人员正确戴口罩方法和管理规范

医护人员正确戴口罩方法和管理规范 导语10大PICC导管维护要点。一次性口罩是医用普通外科口罩,它有正反两面,颜色较深的一面--蓝色面朝外,颜色较浅的一面朝里,紧贴我们的脸部。不仅如此,口罩还分上下,内有金属条摸起来较硬的一边是上端,配戴时是紧贴鼻梁的。 了解了口罩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配戴口罩。 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 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将颜色浅的一面紧贴我们的脸部,另外,有金属条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再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三、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并及时清洗双手;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口罩的贴合效果:口罩必须大小适合,戴的方式也必须正确,口罩才会有效。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长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层纸的结构才能有防护的作用。使用者要把口罩上的铁丝按在鼻梁上,再顺着鼻梁将整个口罩摊开来,才能发挥效能。可让小孩戴长方形手术口罩,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如果绑得好,能够贴紧小孩的脸。杯状口罩则要确保口罩贴在脸上后密度足够,呼出去空气不会外泄才能有效。戴杯状口罩时,可将双手盖着口罩尝试吹气,检查是否有空气从口罩边缘外漏,如果口罩盖不紧,就要重新调整位置后再戴过。 医院工作人员戴口罩的规范: 1.目的: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的口罩佩戴,防止、减少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感染。 2.范围:全院医生、护士、医技、后勤以及工人。 3.权责: 3.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全面负责督查执行情况、分析反馈。 3.2医院临床药学工程部负责各类口罩的采购,保证临床需求。 3.3 全院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遵照本SOP要求佩戴相应口罩。 4.定义: 4.1外科口罩:符合YY 0469-2004,为无纺布或符合材料制成,采用系带或松紧带,3层材料分别为:外层防水、中层吸附、内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审批稿

D N 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 骤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最近需要做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需要用银染显示条带,但是找不到具体的配方和步骤,不知和蛋白PAGE电泳银染有什么差别,哪位师兄师姐有配方可否发一份,十分感谢!一、电泳试剂: 1、30%聚丙烯酰胺(29:1) 丙稀酰胺29克,Bis1克,水100ml。 2、10%过硫酸胺 过硫酸胺1克,水10ml。 3、TEMED 4、5xTBE Tris 27克,硼酸克, EDTA(pH 10ml,定容至500ml。 二、银染试剂 1、固定液:100ml无水乙醇,5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2、% AgNO3:AgNO3 1克,水500ml。 3、% NaOH:NaOH 克,水500ml。 4、37%甲醛。 三、配胶(6%): 30%聚丙烯酰胺(29:1) 8ml,5xTBE 8ml,定容至40ml,加10%过硫酸胺 200ul;TEMED 20ul。室温凝固时间>1小时。 四、银染: 1、固定液固定10m。 2、水洗2m x3次。 3、% AgNO3 100ml +37%甲醛50ul,混匀,避光染色30~50m。 4、水洗 20秒x2次。

5、% NaOH 100ml,加37%甲醛,混匀,显色3~10m。 6、水洗若干次,终止显色。 电泳时间:150v x 3h,溴酚兰的位置相当于40bp。 银染后胶面积将膨胀10%。 在终止显色过程中,将依惯性继续显色,所以不等显色到位即可进行终止显色。 显色到位后立即拍摄,水浸泡过夜将使背景加深转贴!!!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一种技术。我们实验室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基因组甲基化的筛选,取得了一定结果。因为全基因组的筛选需要很高的灵敏度,背景干扰降到最低,因此在对凝胶进行染色时,往往采用同位素法或银染法,而且配制的胶往往很大,我们配制的是大约40×35cm的胶,厚。同位素十分灵敏,特异,但是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许多实验室开展有一定困难。银染法相对简便易行,便于一般的实验室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与筛选基因组的银染往往采用测序胶的染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灵敏性,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银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下面是网上的一个银染方法,我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然后以此为基础,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测序凝胶的银染 染色过程要求凝胶浸在塑料盘中。因而至少使用两个盘子,大小与玻璃板类似。在盘中加入新鲜溶液之前须用高质量的水洗涤盘子。 1. 电泳完毕后用一个塑料片子小心地分开两板,凝胶应该牢固地附着在短玻璃板上。 2. 固定凝胶:将凝胶(连玻璃板)放入塑料盘,用固定/停止溶液浸没,充分振荡20分钟或直至样品中染料完全消失,胶可在固定/停止溶液中保存过夜(不振荡)。保留固定/停止溶液,用于终止显影反应。 3. 洗胶:用超纯水振荡洗胶3次,每次2分钟。从水中取出, 当转移至下一溶液时拿着胶板边沿静止10-20秒,使水流尽。 4. 凝胶染色:把凝胶移至染色溶液充分摇动30分钟。 5. 凝胶显影:

银染方法总汇及注意事项

ptotocol是这样的,请看哪里不妥: 蛋白银染步骤 步骤溶液时间 固定甲醇100ml 冰醋酸25ml 加双蒸水至250ml 30min 冲洗双蒸水3次 敏化甲醇75ml 戊二醛(25%w/)1.25ml 硫代硫酸钠(5%w/) 10ml 醋酸钠(17g) 加双蒸水至250ml 30min 冲洗双蒸水3次 银反应硝酸银溶液(2.5%w/) 25ml 甲醛(37%w/) 0.1ml 加双蒸水至250ml 20min 冲洗双蒸水2次 显色碳酸钠(6.25g) 甲醛(37%w/) 0.05ml 加双蒸水至250ml 2-5min 终止EDTA-Na22H2O(3.65g) 加双蒸水至250ml 10min 冲洗双蒸水3次 建议使用silia的方法!! 简单,快! 本人的银染方法: 1. 固定:100ml MeOH, 24ml H Ac, 56ml 0.04%HCHO, 20ml ddH2O,洗三次,每次>=20分钟; 2. 50%EtOH洗PAGE胶三次,每次20分钟; 3. 预处理:0.02%Na2S2O3 处理一分钟; 4. 水洗:ddH2O漂洗三次,每次20秒; 5. 染色:0.8ml 20%AgNO3+72ml 0.04%HCHO处理PAGE胶20分钟; 6. 水洗:同上; 7. 显色:25ml 12%Na2CO3, 24ml 0.04%HCHO, 1ml 0.02%Na2S2O3, 漂洗10-15分钟; 8. 水洗:同上; 9. 终止:50%MeOH, 12%H Ac,10分钟。 以上步骤从中科院生化所学来,过程和silia 的基本一致,不知道是否有出入,请大家指正。谢谢!!! 5.2.2.3 银染色 1 银染液1(1000ml):甲醇50%乙酸12% 甲醇500ml 冰醋酸120ml

基本银染和微波快速银染步骤-中文翻译

基本的银染步骤:(90min) 材料: 超纯水(>18 megohm/cm全程)、塑料染色托盘、摇床、塑料搅拌棒、10mL 一次性管、干净的玻璃杯、量筒、30%乙醇、100%乙醇、固定液(40%乙醇、10%乙酸) 注意事项: 1.在拿胶前确定用去离子水清洗橡胶手套。 2.用干净的容器,并标明银染专用。 3.当摇动时,确保容器大小可使胶在里面自由移动,染色时溶液能完全沫过胶面。 4.在拿胶或换溶液时,避免徒手摸胶或用金属物品接触,及避免对胶施加压力。 5.用有铁氟龙图层的棒和干净的玻璃容器准备试剂。 6.避免试剂交叉污染。 7.用新鲜配置的溶液。 样品含有高浓度的DTT: 如果你的样品含有高浓度的DTT (>50mM),银染时可能导致条带拖尾和黄色背景。为避免拖尾按照下面的方法还原和烷基化样品: 1. 用新鲜配制的DTT还原你的样品到终浓度为17mM,并在70℃加热10min. 2. 用新鲜配制的碘乙酰胺烷基化你的样品到终浓度为35mM,并在70℃加热10min. 3. 加不含DTT的SDS样品buffer到还原和烷基化后的样品中。进行电泳,并按手册进行银染。 在开始之前: 用试剂盒中的试剂准备如下溶液用于银染: 程序:下面的程序用于8*8厘米预制胶,1.0mm厚。如果要染两块小胶或1.0mm厚的大胶(18*18),保证孵育时间,将所有溶液的体积加倍。 注意:如果你的胶的尺寸和上面提到的不一样,你可能必须通过调整孵育时间和溶液体积来选择银染策略。 所有的孵育应该在一个旋转摇床上进行,以1圈/秒的速度在室温下进行。确保每个胶有100ml的溶液。 1. 电泳后,将胶取出至合适尺寸的银染托盘内,用超纯水简单的清洗一下。 2. 用100ml固定液在摇床上缓慢旋转,固定胶20min。如果你用的是Tricine 胶,那么就固定1小时。 注意: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银染程序,胶可以在固定液中存放一夜。长时间的固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改善灵敏度和背景。 3. 倒出固定液,用30%乙醇洗胶10min。 4. 倒出乙醇,加入100ml敏化液,孵育10min. 5. 倒出敏化液,100ml 30%乙醇洗胶10min. 6. 用100ml超纯水洗胶10min. 7. 用100ml 染色液孵育胶15min. 8. 染色完成后,倒掉染色液,用100ml 蒸馏水洗胶20-60秒。 注意:如果洗胶超过1min会使银离子减少,影响灵敏度。 9.在100ml 的显影液中孵育胶4-8min,直到条带开始出现,想要的条带强度达到。 10. 当适当的染色强度达到后,立刻加

SDS-PAGE电泳操作流程—含考染 银染 碘染

SDS-PAGE操作流程——考染 1、准备溶液 30%聚丙烯酰胺溶液-----30%(w/v)Acrylamide 【组分浓度】 各种组分名称配制不同体积所需各成分的体积(mL)或质量(g) 30%Acr-Bis(29:1) 1000ml 100ml 29%Acrylamide(丙烯酰 290g 29g 胺) 10g 1g 1%BIS(N,N’-亚甲丙烯酰 胺) 【配制方法】 将29克丙烯酰胺和1克N,N’-亚甲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温热(37℃左右)的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和杂质,储于棕色瓶,4℃避光(用铝箔纸包扎起来)保存。严格核实PH不得超过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如有沉淀,可以过滤。【保存条件】 4℃避光(用铝箔纸包扎起来)保存 【注意事项】 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有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N,N’-亚甲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1MTris-HCL(pH6.8)(浓缩胶buffer) 【组分浓度】1MTris-HCL 名称用量备注 Tris 12.1g 去离子水80ml 浓盐酸9ml (36%的浓盐酸)预实验已确定 去离子水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后,室温保存 【配制方法】 称量121.1gTris碱溶于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加>0.7mL的浓HCL调节所需要的pH值(7.4-大约0.7mL,7.6-大约0.6mL,8.0-大约0.42mL),将溶液定容至1L,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0.03个单位。 【保存条件】 4℃保存。 【注意事项】 对人体有刺激性,请注意适当防护。 1.5MTris-HCL(pH8.8)(分离胶buffer) 【组分浓度】1.5MTris-HCL 名称用量备注

测序胶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测序凝胶板的制备 1. 玻璃板的处理: 银染测序的玻璃板一定要非常清洁,一般先用温水和去污剂洗涤,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玻璃板,除去残留的去污剂,最后用乙醇清洗玻璃板。玻璃板上遗留的去污剂微膜可能导致凝胶染色时背景偏高(棕色)。长玻璃板经粘合溶液处理可将凝胶化学交联于玻璃板上。这一步对于在银染操作过程中防止凝胶撕裂至关重要。 (1) 长玻璃板的处理 A. 在1ml 95%乙醇, 0.5%冰乙酸中加入5ml粘合硅烷(Bind Silane), 配成新鲜的粘合溶液。 B. 用经浸透新配的粘合溶液浸透的吸水棉纸擦拭仔细清洗过并已经自然干燥的玻璃板, 整个板面都必须擦拭。(用镜头纸蘸取亲和硅烷bind-silane 溶液少许(1ml左右),涂在长玻璃板上。要将整块板都涂满、涂匀。) C. 4-5分钟后, 用95%乙醇单向擦玻璃板, 然后略用力沿垂直方向擦拭。重复三次这一清洗过程, 每次均须换用干净的纸, 除去多余的粘合溶液。冬天可能要放的时间更久一些,或者用电吹风吹一下。 [注意] 1. 在95%乙醇单向擦玻璃板时过度用力会带走过多的粘合硅烷, 使凝胶不能很好地粘附。

2. 准备短玻璃板之前要更换手套,防止粘染粘合硅烷。 3. 防止粘合溶液沾染在短玻璃板上是很重要的, 否则将导致凝胶撕裂。 (2) 短玻璃板的处理 A. 用适量(1.5ml左右)的浸透Sigmacote溶液(剥离硅烷溶液)的棉纸擦拭清洗过的短玻璃板。要将整块板都涂满、涂匀。 B. 5-10分钟后用吸水棉纸擦拭玻璃板以除去多余的Sigmacote溶液。 [注意] 1.用过的凝胶可在水中浸泡后用剃须刀片或塑料刮刀刮去。玻璃板须用去 污剂完全清洗。或者凝胶用10% NaOH浸泡后除去。为防止交叉污染, 用于清洗短玻璃板的工具必须与清洗长玻璃板的工具分开, 如果出现交叉污染, 以后制备的凝胶可能撕裂或变得松驰。 2.亲和硅烷不可用于硅化玻璃容器。 3.天气气温低时,剥离硅烷有时会析出,涂板时会造成粘胶现象,因此当 室内温度低于20度时,要首先将剥离硅烷预热到30-40度,玻璃用吹风机吹热才开始涂板。 4.因为跑一次电泳比较费时费力,而亲和硅烷和玻璃硅烷使用条带与温度 和个人的使用手法有关,因而在初次使用时,可以先涂完制胶后,直接分离测试一下,看结果是否理想。以免浪费时间和样本。特别是亲和硅烷,在没有完全凉干时就制胶,很溶液造成胶贴到另一边,分开时将胶弄破。

《人员科学戴(备)口罩指南》

青海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关于印发《人员科学戴(备)口罩指南》的通知 针对当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需要,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和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我省全境为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的实际,省指挥部组织编制了《人员科学戴(备)口罩指南》,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 2020年3月21日 人员科学戴(备)口罩指南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和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为人员科学戴(备)口罩,有效做好防护,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指南。 一、普通公众 (一)居家室内活动、散居的居民。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二)户外活动者,包括空旷场所、场地的儿童、学生。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三)通风良好、人员密度较低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人员。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四)有咳嗽或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者。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 (一)在公共服务窗口、医院、商场、超市、宾馆、餐厅、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在公交车辆、长途大巴、飞机、火车、厢式电梯等相对密闭场所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三)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狱等重点场所的人员。 防护建议:在通风良好、做好消毒、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的情况下,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在学校(托幼、培训机构)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学生、儿童、学员等。 防护建议:在通风良好、做好消毒、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的情况下,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在工矿企业(建筑工地)集体宿舍集中居住的人员。 防护建议:在通风良好、做好消毒、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的情况下,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六)在寺庙(僧堂)等集中活动的人员。 防护建议:在通风良好、做好消毒、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的情况下,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三、重点人员 (一)境外返青来青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急诊、病房等医务人员。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三)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四)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银染步骤及注意事项

银染步骤是1 固定10冰乙酸min。2 清洗双蒸水冲洗凝胶次每次1min。3 染色染色液1g硝酸银.5mL37甲醛1L双蒸水。现配染色30min。4 清洗迅速洗凝胶次。 5 显影30g 碳酸钠1.5mL37甲醛200uL 10mg/L硫代硫酸钠。显影至清晰带纹出现。成功银染的关键因素包括 1 用超纯水比如NANOpure或Milli-Q纯化或者是双蒸水作银染。2 用提供的碳酸钠或者ACS试剂级的碳酸钠。3 在染色后水清洗所用时间的长短很重要用不超过5-10秒的时间清洗胶然后放入显色溶液中一般在水里浸一下就好。 4 甲醛和硫代硫酸钠ul/1ml在使用前及时加入到显色液中。 5 在使用前及时配染色液。银染的方法种类很多目前有文献报道的就有100 多种。但是其准确的染色机制还不是特别的清楚。大致的原理是银离子在碱性pH 环境下被还原成金属银沉淀在蛋白质的表面上而显色。由于银染的灵敏度很高可染出胶上低于1 ng/蛋白质点故广泛的用在2D 凝胶分析上及极低蛋白含量测定的垂直凝胶中。这里介绍的是我们实验室成功运用的银染方法对关键操作及要求做了补充主要是用于垂直凝胶电泳中低丰度蛋白的检测如内源性GST-Pulldown、Co-IP 等实验中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银染操作规程实验目的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蛋白质。实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用甲醛将蛋白带上的硝酸银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以使银颗粒沉积在蛋白带上。染色的程度与蛋白中的一些特殊的基团有

关不含或者很少含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有时候呈负染。银染的详细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试剂乙醇、冰醋酸、乙酸钠、硫代硫酸钠、硝酸银、碳酸钠、甘氨酸或EDTA.Na2.2H2O、甲醛实验操作程序固定30min或者更长时间o 100ml 乙醇40 乙醇o 25ml冰醋酸10 冰醋酸o 加水到250ml 致敏30min o 75ml 乙醇30 乙醇o 17g 乙酸钠28.2g 三水乙酸钠o 0.5g硫代硫酸钠o 加水到终体积250ml 水洗3 x 10min 银染20min o 0.625g AgNO3 o 100 ul 37甲醛在使用前加入o 加水到终体积250ml 水洗2 x 1 min 注意把握时间水洗时间长显色速度慢点的颜色偏黄色显色视情况而定o 6.25 g Na2CO3 o 50 ul 37 甲醛在使用前加入o 加水到终体积250ml 终止10min o 3.65g EDTA.Na2.2H2O 或者1g 甘氨酸o 加水到终体积250ml 保存1 冰醋酸4 ℃注意事项1固定时间较长则加一步水洗30min以免胶太脆而破碎。2甲醛在使用前加入。3 最好多配制一份显色液第一次显色到溶液变混浊时换一份显色液显色到点清晰。 4 显色过程很快要注意把握时间避免染色过度。5银染液和显色液需要预冷。 6 所用器皿要很洁净不用手直接接触以免杂蛋白污染7 清洗用水尽量用高纯度去离子水蒸馏水更佳可以减少背景着色。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最近需要做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需要用银染显示条带,但是找不到具体的配方和步骤,不知和蛋白PAGE电泳银染有什么差别,哪位师兄师姐有配方可否发一份,十分感谢!一、电泳试剂: 1、30%聚丙烯酰胺(29:1) 丙稀酰胺29克,Bis1克,水100ml。 2、10%过硫酸胺 过硫酸胺1克,水10ml。 3、TEMED 4、5xTBE Tris 27克,硼酸13.75克,0.5M EDTA(pH 8.0) 10ml,定容至500ml。 二、银染试剂 1、固定液:100ml无水乙醇,5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2、0.2% AgNO3:AgNO3 1克,水500ml。 3、1.5% NaOH:NaOH 7.5克,水500ml。 4、37%甲醛。 三、配胶(6%): 30%聚丙烯酰胺(29:1) 8ml,5xTBE 8ml,定容至40ml,加10%过硫酸胺 200ul;T EMED 20ul。室温凝固时间>1小时。 四、银染: 1、固定液固定10m。 2、水洗2m x3次。 3、0.2% AgNO3 100ml +37%甲醛50ul,混匀,避光染色30~50m。 4、水洗 20秒x2次。 5、1.5% NaOH 100ml,加37%甲醛 0.5ml,混匀,显色3~10m。 6、水洗若干次,终止显色。 电泳时间:150v x 3h,溴酚兰的位置相当于40bp。 银染后胶面积将膨胀10%。 在终止显色过程中,将依惯性继续显色,所以不等显色到位即可进行终止显色。 显色到位后立即拍摄,水浸泡过夜将使背景加深转贴!!!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一种技术。我们实验室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基因组甲基化的筛选,取得了一定结果。因为全基因组的筛选需要很高的灵敏度,背景干扰降到最低,因此在对凝胶进行染色时,往往采用同位素法或银染法,而且配制的胶往往很大,我们配制的是大约40×35cm的胶,0.4mm厚。同位素十分灵敏,特异,但是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许多实验室开展有一定困难。银染法相对简便易行,便于一般的实验室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与筛选基因组的银染往往采用测序胶的染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灵敏性,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银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下面是网上的一个银染方法,我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然后以此为基础,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测序凝胶的银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