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
原来这些词汇是来自日本...

原来这些词汇是来自日本...来源:网络侵删【日制汉字】又称和制汉字,新汉语(日本)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词汇是从日文引入的,【日制汉字】数量还不少,如人民、服务、图书馆、共产主义、哲学、世界、民主、病毒、艺术、社会主义、革命、科学、电话、科学、社会、经济、警察、杂志、干部、达人、暴走、逻辑等等,以学术名词居多。
这主要是因为自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日本近代化较中国成功,输入西学比中国快一步,清末民初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留学日本,便从日本人那里获得了转译过来的西学新知,包括一系列汉语新词,并将它们带回国内。
这些词大部分是日本人从古汉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对应于欧美语言中的单词创造出来的,有字义新组合,也有古汉语文献中原本就有只是将用法固定或赋予专门含义的词。
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二十世纪初大量新词汇的出现丰富壮大了汉文。
【日制汉字】有趣的【造词原理】:★抽象化汉语原有词汇★广义化。
例:“社会”作为“society”的译语,社会在汉文原指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
狭义化。
例:“经济”作为“economy”的译语,经济一词出自汉文“经世济民”,包含政治、经济等抽象意义。
★使用汉字的造词力直接新创★如“电话”、“制纸”、“制糖”、“名词”等等……★使用造词力强的词尾大量制造新词★如“~化”、“~的”、“~性” 、“~主义”工业化,工业的,工业性,工业主义……等等创造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和制汉语,由于多是为了翻译外文中日语本所没有的词汇而创的,通常具有“能与原文词意义完全匹配”的特性。
如“名詞”是“noun”的译语,专为“noun”一词而创,所以这两个词可视为完全等意。
同时,这时代的和制汉语也效法西文里的“字根”用在汉语词,如使用“~化”作为“~ize”的译语、以“~主义”作为“~ism”的译语。
★半和制汉语★前述“世界”、“社会”、“经济”等原出于汉语,在日语中借为欧文翻译,赋予新意义的用词,属于广义上的和制汉语。
来自日语的汉语词汇

来自日语的汉语词汇考一考你:下面的中文词语里哪一个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证券、总理、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细胞、系统、印象、原则、参观、劳动、目的、卫生、综合、克服、马铃薯。
答案:统统都是,全部来自日语。
没想到吧,其实,来自日语的中文还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
虽然日语的文字源于中文,但上面这些词语可都是日本人的创作。
随便举例,“经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的“经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日语对Economy的翻译。
“社会”在古汉语中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人拿它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
“劳动”在中国的古义是“劳驾”的意思,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Labour。
“知识”在古汉语里指的是“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Knowledge。
而我们又统统把它们变成了中文。
(附参考资料:《几十年来如何看待日本:100个理由》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平)第16节:全是來自日语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
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按:指严复的翻译)的大部分术语。
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賦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借用,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並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語、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來。
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政党、方针、政策、申请、解決、理论、哲学、原則等等,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來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数不胜数,全是來自日语。
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

2 0 1 4年 第 1 期
源 于 日语 的汉语 新 词 “ 王 道"
O张慧 王妹 静
景德镇 3 3 3 4 0 3 ) ( 景德镇陶瓷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江西
[ 摘 要] “ Y - i l t ” 一词在中国 的古 代汉 语中 早已 存在, 但本文 所论述的汉 语新词“ 王 道” 与古 代汉 语之“ 王
由上看 出 , 用 以上字典 中的释义完全无法解 释本文开头 中例句中出现 的“ 王道 ” 一 词。 由此 可 以认 为 , 网 络流行 语
“ 王道” 是一个截然不 同于来 自古 代汉语“ 王道 ” 的一 个汉语 ( 新华网, 2 0 1 1 . 2 . 2 8 )
近几 年 , 在 中文 网站 上 突然 大量 地 出现 “ 王道 ” 一词 。
录入 汉语 新词 词典 中。
[ 关键词] 新意; 新词; 王道; 词典; 意义 [ 中图分类号] H 3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8 6 1 0 ( 2 0 1 4 ) 0 1 — 0 O O 6 — 0 3
遒荡荡; 无党无偏, 道平平; 无反无侧, 至遒正直。 ”
新词汇 , 其词义也完全不同 。
二、 汉语新词“ 王道” 的来历
( 3 )王道论 坛 , 专 注 于计 算机 考 研 的 点 点 滴 滴!( h t _
: / / w w w . c s k a o y a n . c o m / 01 2 1 . 2 . 2 7 )
作为现代汉语 中的一个新词汇 , “ 王道” 既然源 自古代汉 语, 其词义也与古代汉语 中的词义毫无关联 , 那 么, 它究竟从 何而来呢?笔者大胆 猜测 “ 王道” 一词也极 有可能来源 于 日 语词汇r 王道 ( 扫弓 弓) J 一词, 并 查 阅了 相关 日语 字 典。 其 中 日语的《 明镜 国语 辞典》 的释义最 为全面 , 因此 , 本 文 以
汉语新词的日语解释

咆哮体páoxiàotǐ中国のネットで最近流行している新しい文体のこと。
やたらと感嘆符「!」を多用するのが特徴。
あたかも大声で叫んでいるように見えることからこのような名前がつきました。
“伤不起”“有木有”(有没有のこと)といった決まり文句が常用されるのも特徴の一つ。
こういったネット文化は、マイクロブログの普及もあってより多くの人の目に触れるようになってきているようです。
伤不起shāngbuqǐ“咆哮体”や“校内体”といったネットで流行している新しい文体の特徴の一つに挙げられる言葉。
“咆哮体”流行のきっかけになったとされるネット上の投稿のタイトル“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がきっかけとなり、“办公室上班族你伤不起”“学越南语的你们伤不起”など、“~你伤不起啊!”を使ったさまざまなバリエーションが生まれました。
神马都是浮云shénmǎ dōu shì fúyún“神马”は“什么”の谐音(音の類似を利用したしゃれ言葉)で、“什么都是浮云”とはつまり、すべてのものは浮き雲のようにはかなく、取るに足らないものだ、という意味。
昨年後半に中国最大のネット掲示板「百度贴吧」から生まれた流行語で、“神马”の部分だけ使われているのもよく見かけます。
我爸是李刚wǒ bà shì Lǐ Gàng今年10月に河北省保定市の河北大学で発生したひき逃げ事件。
加害者の若者は謝るどころか「訴えられるものならやってみろ!」とうそぶき、言い放ったのがこの言葉。
実は彼の父親の李剛は同市の公安分局の副局長。
親の威光をかさに着る典型的な“太子党”の横暴でしたが、ネットやメディアであっという間にニュースが広まり、このセリフもたちまちのうちに流行語に。
ちなみにこのドラ息子は結局逮捕されたそうです。
这些中文词汇来源于日语,你知道吗?

这些中文词汇来源于日语,你知道吗?日语起源于汉语,经过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但是又经过多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如今,汉语里也有一些名词用语借用了日语,或是在辗转后从日本回到我国。
那么,这些都是什么样的词汇呢?根据《汉语外来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统计,现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共772个。
▲资料举例特别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大约有不少是从日本输入的。
“转用词”指汉语词被日语借用赋义后,重新输入回汉语比如说: '经济” 这个词,日语也叫做「経済(けいざい)」。
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我国就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表示“经世济民”,含有“治国平天下”之意,后来在日语中把它作为'economy' 的译词,被赋予了“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的意义,后这个带着'economy'新意思又回到了我们汉语之中。
而“日制汉字词”指日本人借用汉字创造或翻译出的汉语新词汇,以及延伸了含义的汉语既有词汇。
至于“非汉字书写形式借词”就比较有趣了。
'OL” 是'Office Lady”的缩写,是典型的日式英语,英语不这么说,所以它属于日语借词,而并非借用英语。
但也有人表示《现代汉语外来语研究》和《汉语外来语词典》等只注重了清末开始从日本返回的词汇,而忽略了中国自汉唐以来,特别是明末清初和晚清时期和西方人士合作,创制了大量的新词汇,并流入日本为日本人所采用这个事实,因此在统计上可能有所疏忽。
比如远在东汉、南北朝至唐代,中国人就和西域僧人合作,翻译了许多佛典,创制了大量的新词,丰富了汉语词库。
之后许多汉译佛语,融入了大众俗语,至今仍被使用。
比如“眼光”、“缘起”、“手续”、“刹那”、“现在”、“翻译”、“翻案”、“方便”、“天堂”、“地狱”、“宿命”、“平等”、“悲观”、“觉悟”、“境界”、“唯心”、“实体”、“实际”、“真实”、“真理”、“真谛”、“信仰”、“因果”、“相对”、“绝对”、“信手拈来”等。
十一、源自日语的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4.2不用汉字义的借形汉字词
例如:寿司 瓦斯 曹达(苏打)
4.3汉译借音词
例如:卡拉OK 多桑(父亲)欧巴桑
(五)汉语中日语词语的数量
1.刘正埮、高名凯(1958《现代汉语外来词研 究》,文字改革出版社。459个。
2.刘正埮等1984《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 出版社。862个。
3.曾根博隆《汉语外来词词典》891个。
部门,相当于汉语的“处”。广告部/销售部
[屋]:日语中直接修饰名词:鱼屋/八百屋(菜铺);
汉语中有咖啡屋/饼屋/精品屋。
[族]:指同类型的人,如暴走族(成群结队骑摩托车或
开小汽车横冲直撞的年轻人),萤族(家人不
允许在屋里抽烟,只好在阳台抽烟的男人,因
黑暗中香烟的火光像萤火虫而得名。)
汉语: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语族/芳香 族化合物。打工族 上班族 工薪族 推销族 知青 族 洗车族
(3)日本意译外来语,用汉字书写,只有音 读,不用训读。例如:绝对-相对 积极-消极 直接-间接 主观-客观 时间-空间
高潮-低潮 广义-狭义 动产-不动产 主动-被动 肯定-否定 优点-缺点 主体-客体 理性-感性; 斗争 社会 原子 民主 心理学 伦理学 可能性 生产力 方程式 现实性 艺术界 生命线 流线型 美感 一般化 一元化
2.汪荣宝叶澜编写的《新尔雅》词典 (1903年出版)
共分14部分,每一部分下分若干篇。 例如: 释几何: 圆柱体 平行线 释动物:属 纲 目 哺乳类 释教育:一元论 宇宙论 释生理:动脉 汗腺
3.其他途径:留学生
(1)人文学界——修辞学用语 陈望道1938《修辞学发凡》受日本修辞学界影响。 例如:场合 定义 构想 脚韵 括弧 例证 目的 联想 题名 推断 内在 借代
来自日语的汉语词汇

来自日语的汉语词汇考一考你:下面的中文词语里哪一个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证券、总理、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细胞、系统、印象、原则、参观、劳动、目的、卫生、综合、克服、马铃薯。
答案:统统都是,全部来自日语。
没想到吧,其实,来自日语的中文还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
虽然日语的文字源于中文,但上面这些词语可都是日本人的创作。
随便举例,“经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的“经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日语对Economy的翻译。
“社会”在古汉语中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人拿它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
“劳动”在中国的古义是“劳驾”的意思,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Labour。
“知识”在古汉语里指的是“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Knowledge。
而我们又统统把它们变成了中文。
(附参考资料:《几十年来如何看待日本:100个理由》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平)第16节:全是來自日语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
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按:指严复的翻译)的大部分术语。
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賦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借用,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並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語、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來。
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政党、方针、政策、申请、解決、理论、哲学、原則等等,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來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数不胜数,全是來自日语。
动漫流行语言

动漫流行语言
动漫流行语言主要是指在动漫作品中出现的一些流行词汇或短语,这些词汇往往在动漫迷之间广泛传播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动漫流行语言:
1. “OTAKU”:日语,原意为“御宅”,指的是对动漫、游戏等次文化领域有着强烈兴趣和深入了解的群体。
2. “王道”:日语,意为“权威”、“真理”和“本尊”,在动漫作品中通常用于表示某个角色的实力、地位或价值。
3. “暴走”:日语,意为“狂飙”,在动漫作品中常用于描述角色在情绪激动或战斗力爆发时的状态。
4. “LOLI”:日语,意为“幼女”,用于形容年幼、可爱的女性角色。
5. “BL”:英文“Boy's Love”的缩写,指的是男同性恋题材的动漫作品。
6. “GL”:英文“Girl's Love”的缩写,指的是女同性恋题材的动漫作品。
7. “SM”:英文“Sadism”和“Masochism”的缩写,指的是虐待狂和受虐狂题材的动漫作品。
这些流行语言在动漫作品中起到了丰富角色性格、展现情节冲突和增强观众共鸣等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动漫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摘要]“王道”一词在中国的古代汉语中早已存在,但本文所论述的汉语新词“王道”与古代汉语之“王道”并无关联。
本文通过对比汉日词典的释义,以及分析中日两国的新闻报纸中出现的用例,得出了现代汉语中较多使用的“王道”一词来源于日语词汇「王道」的结论。
尽管来源于日语,但“王道”一词在使用范围上比其日语来源词要广,另外意义侧重点及使用人群也有所不同。
另外,本文主张,该词为汉语新词汇,使用的频率很高,应该收录入汉语新词词典中。
[关键词]新意;新词;王道;词典;意义近几年,在中文网站上突然大量地出现“王道”一词。
如:(1)省油是王道,几款畅销的1.0L车型推荐。
(2)换季过敏了,有效果才是王道。
(3)王道论坛,专注于计算机考研的点点滴滴!以上例句中的“王道”为一个网络流行语,笔者猜测其应该是表示“正确的”,“标准的”,“最好的”“王牌的”之意,然而似乎换任何一个其他的词都不能很好的概括其含义。
另外,也很难确定该词的词性。
一、中文字典里“王道”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中对“王道”一词有如下解释:[名]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
在古代中国,“王道”(儒家)是与“霸道”(法家)相对的一种政治思想。
中国的王道文化以“仁政”“德治”为主要内涵,所推崇的是一种“公正”“公理”意识。
《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最具权威性的词典。
从其对“王道”一词的解释中看出,“王道”是一种政治思想,换句话说,一国之王治理天下该走的道路即是王道,而王道的本质则是仁政,此谓“王道”。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数据库,搜索发现在古代汉语的诗词赋中,阐述“王道仁义”思想的篇章的确非常之多。
如《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由上看出,用以上字典中的释义完全无法解释本文开头中例句中出现的“王道”一词。
由此可以认为,网络流行语“王道”是一个截然不同于来自古代汉语“王道”的一个汉语新词汇,其词义也完全不同。
二、汉语新词“王道”的来历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汇,“王道”既然源自古代汉语,其词义也与古代汉语中的词义毫无关联,那么,它究竟从何而来呢?笔者大胆猜测“王道”一词也极有可能来源于日语词汇「王道(おうどう)」一词,并查阅了相关日语字典。
其中日语的《明镜国语辞典》的释义最为全面,因此,本文以其为依据。
可以看出,日语字典中「王道」的第一个意思和汉语字典中标注的“王道”的意思相同,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
而日语「王道」的另两个意思则是汉语字典中收录的“王道”所没有的。
为了弄清楚「王道」在现代日语中的使用情况,笔者利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主页的在线数据库——「均衡コーパス」(均衡数据库),检索到包含「王道」的相关数据共67条,并根据其意义进行分类。
结果如下:如表所示,大致分为两类。
按意义划分类别的话,第一类很容易分别。
当例句中出现了「王道楽土」、「徳」、「儒教」之类的字眼时,毫无疑问就可以把它归于第一个意思,也即第一类中。
为何没有按照其三个意思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呢?主要就是因为均衡数据库中的例句并不完整,没有上下文而导致无法明确的区分出句子的「王道」是第二个意思还是第三个意思。
因而,这里统一把其归为第二类。
如:(4)……社員の健康管理こそが会社発展の王道で、企業はこれまで、「労働完全衛生法」のも……(書籍/4自然科学2004年)以上句子中的「王道」就很难认定其是“捷径”还是“最正统的道路”中的哪一个意思。
似乎用哪一个意思来解释都解释得通。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不能辨别开,以下句子就能很容易地认定其用的是第三个意思“最正统的道路”。
(5)……だから逆にドラマの王道をいうような韓国ドラマが逆に流行したり……(yahooブログ生活と文化2008年)不过,换个角度想,正因为区分不开第二个意思和第三个意思,那么这两个意思之间其实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关联性。
而第一个意思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区别开来,也正说明了作为“儒教政治思想”的意思和“捷径”“最正统的道路”的意思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
那么,也间接验证了本文前述认为汉语新词“王道”并非来自古代汉语“王道”的结论是可信的。
从意义上来看,收录于日语字典中的「王道」的第二个意思“捷径”和第三个意思“最正统的道路”比较接近于现代汉语新词“王道”所表达的意义。
而且汉语和日语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两种使用汉字的文字。
中日交流史上,早期是中国把汉字传到了日本,而近代以来汉字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情况也不少。
对于“王道”一词,其第一个意思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汉语,我们有理由相信,日语中的「王道」的第一个意思是来自于中国。
然而其第二个和第三个意思在中国的各类记载中找不到依据。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赋有第一个含义的「王道」一词来自中国古代汉语,随后在日语语言的不断变迁中,它被赋予了新含义,即「王道」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意思。
进入现代社会,被赋予新意的「王道」在某些背景之下又被传入了中国,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王道”。
由于中日汉字同形,因而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词是外来语,而且又因为是中国人熟悉的汉字,所以人们接受得很快,这个词也普及得很快。
那么至于“王道”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传入中国的呢?这里暂且不提,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来讨论。
不过,现在唯一可以肯定是汉语新词“王道”是源于日语的「王道」一词,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这一点,笔者通过检索日本的『朝日新聞』电子版得到的数据,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6)団体交渉が安定への王道。
(朝日新聞1957年9月20日)以上即是最早年代出现于『朝日新聞』中的例句。
其中的「王道」的意思很明显与儒教的政治思想不相关,而如果解释成“捷径”或是“最正统的道路”的话则说得通。
本文前文所述,汉语新词“王道”出现在《人民日报》中的最早年代为2007年。
相比而言,相同意义的“王道”一词出现于日本的报纸中的时间远远早于中国。
综上,可以确信,汉语新词“王道”来源于日语「王道」。
三、搭配异同来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在搭配上和日语源词接近。
如下表所示。
“王道”的常用组合如下:①固定句型“……(才)是王道。
/才是……的王道。
”(7)用鼠标操作的人,认为眼花缭乱的操作是王道。
(人民网,2007.11.6)(8)团队进攻,就是王道。
(人民网,2008.3.19)(9)对于政府来说,还是把监督的权利还之于民,才是根本解决自身腐败问题的王道。
(人民网,2008.9.19)②复合词王道+N王道地位王道新玩法王道系统王道论坛王道秘笈N+王道产品王道擂台王道商海王道真王道(10)男士手机推荐——实用才是真王道。
(人民网2008.06.16)(11)永久免费,才是网游真王道。
(人民网2008.10.06)从以上例句看出,新词“王道”多在网络中使用,另外使用的范围多为年轻人接触较多的话题中。
四、《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新词“王道”《人民日报》堪称中国最具权威,订阅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
笔者从中检索到出现“王道”的例句共有649条①,除去329条明显是人名②的无效数据,,剩下320条有效例句。
这320条例句,根据其意义,可分为三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新词“王道”在《人民日报》中只出现了3次,且最早出现的年份为2007年。
除了证明了该词确为汉语新词之外,但可以预测该词也正经由类似于《人民日报》的权威报刊逐渐被更多的社会群体所熟知。
五、结语古代汉语早有“王道”一词,但现在使用的“王道”跟古代的“王道”意义截然不同。
在人民日报中,“王道”的新意义的使用最早年份为2007年。
接近日语中「王道」的意义。
由此可见,新意的“王道”来自于日语。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日本的漫画,游戏等广泛传入中国,也同时引入了易于流传的新词。
「王道」在80年代日本最早是在政治领域常用,进入90年代后渐渐普及到社会的其他领域。
而汉语中的“王道”最早是从进入中国的日本游戏等开始,逐渐广泛传播开到其他各个领域,虽然近年仍然属于年轻人的用语,由于中国古代就有易于识记,加上报刊等传媒的积极传播作用,这个词将逐渐能够被其他年龄层的人所了解。
在用法上中日两词较为接近,但仍有差异。
1.从使用范围来看,在日语里,“王道”属于从严谨正式的词语延伸到非正式的日常口语里面。
而在汉语里这个词基本属于年轻人的日常口语词汇,书面体中多见于博客或广告用语。
2.在日语里,该词侧重于“王道”的“道”也即“道路”上,所以多与“走”“行”等动词搭配。
在汉语里,该词侧重于“王道”的“王”上,所以其句型单一,但可表示各种类似“权威,代表”的意义。
另外,该词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较为宽泛的使用群体,且识记度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未被收录入新词词典中实属遗憾,希望在新词词典的修订本中能够考虑录入该词。
【注释】①笔者的检索范围为194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
②“王道生”“王道国”等。
【参考文献】[1]当代汉语新词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2]新词语大词典[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商务印书馆,2012.[4]北原保雄.明鏡国語辞典[M].大修館書店,2003.[5]彭广陆.从汉语的新词语看日语的影响——说“过劳死”[J].中国语研究,2003(45).[6]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Yuliao_Contents.Asp.[7]《人民日报》电子版.[8]『朝日新聞』電子版.[9]『均衡コーパス』国立国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