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呼吸学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5.4.2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含答案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学习目标1.描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重点)。
2.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重点)。
3.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重难点)。
|基础知识|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1)场所: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
(2)能量转化: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物质转化: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答案 ①-c ②-d ③-e ④-a ⑤-f ⑥-b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
(1)生理过程:Ⅰ.光反应。
Ⅱ.暗反应。
(2)物质:①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O 2。
③C 3。
④ATP 。
2.写出Ⅰ和Ⅱ的反应场所。
Ⅰ:类囊体的薄膜。
Ⅱ:叶绿体基质。
3.总反应式: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自查自纠|1.没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只有植物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是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 )4.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他还发现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 5.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产生的O2、ATP和[H]都用于暗反应( )6.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都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7.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8.光合作用释放的O2都来自水( )答案 1.√ 2.× 3.√ 4.× 5.× 6.√7.√8.√|图解图说|★恩格尔曼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呼吸技术
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几种常见的呼吸技术,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
3. 学会正确使用呼吸技术,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减轻压力。
教学重点:
1. 呼吸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2. 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的特点及实践方法。
教学难点:
1. 正确使用呼吸技术进行练习和应用。
2. 如何将呼吸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讲义。
2. 准备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呼吸技术的实践方法。
3. 准备练习材料,如练习册或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视频,引出呼吸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的定义及特点,展示不同呼吸技术的实践方法。
三、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引导和示范,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呼吸技术。
四、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呼吸技术,例如在压力大时进行深呼吸、在运动或放松时进行腹式呼吸等。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呼吸技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持续练习和运用呼吸技术。
六、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呼吸技术,并记录使用的效果和感受。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及反思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及反思
主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其过程和原理。
二、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内容讲解:
1. 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原理
2. 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原理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四、实验演示: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两者的
过程和原理。
五、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对比两
者的异同点。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反思范本:
教案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但在实施过程
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 实验演示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际操作,影响了他们对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2. 老师在内容讲解环节过于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学生互动和讨论的环节,导致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调整教学节奏,合理安排实验演示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际操作,加深他们
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2. 强化师生互动,增加讨论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3. 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3.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
教学难点:1. 呼吸过程中涉及的生理原理和化学过程;2.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演示;2. 小组讨论合作;3. 视频展示。
教学过程:第一步: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并让学生观察;3. 讨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步: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1. 讲解呼吸过程中涉及的生理原理和化学过程;2. 展示呼吸过程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3. 讨论呼吸过程的原理与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1. 讲解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关系;2. 展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作用;3. 讨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作用对于呼吸过程的影响。
第四步:实验报告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2. 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向全班展示;3. 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检查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3.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拓展延伸:可让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的相关研究,如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措施,呼吸系统与运动健康的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要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能够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二、学习重点: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三、学习难点:
1. 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2. 呼吸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四、学习教材:
1. 《高中生物教材》第三章呼吸作用。
五、学习内容: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六、学习过程:
1.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组讨论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小组展示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观看呼吸作用过程的视频并讨论调节机制;
5. 课堂讨论呼吸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6. 练习题目解析和讨论。
七、课堂作业:
1. 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2. 思考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学习反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对呼吸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呼吸对身体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重视呼吸作用的保健和调节。
2020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实验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学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验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学案[典例精析]方法一: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的体积或CO2消耗的体积[实验原理]1.甲装置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于NaOH溶液吸收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吸收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
2.乙装置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由于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烧杯中盛放NaHCO3溶液,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B.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测定植物无氧呼吸的强度C.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真正光合速率D.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植物有氧呼吸的强度[解析]NaHCO3溶液可以维持装置内CO2浓度的恒定,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是装置中O2量的变化造成的,可以代表净光合速率。
NaOH可以吸收CO2,无氧呼吸不消耗O2,不能用来测定无氧呼吸的强度。
烧杯中盛放清水,一定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释放O2量相等,有氧呼吸消耗O2量与产生CO2量相等,不能测定真正光合速率。
在单位时间内,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无论有氧呼吸强度多大,U形管中液面都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 A方法二:叶圆片称重法——测定有机物的变化量[实验原理]测定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中淀粉的生成量,如图所示以有机物的变化量测定光合速率(S为叶圆片面积)。
净光合速率=(z-y)/2S;呼吸速率=(x-y)/2S;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x+z-2y)/2S。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做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做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 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M处的实验条件是下午16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则测得叶片叶绿体的光合速率是(单位: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片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片生理活动的影响)()A.(3y-2z-x)/6 B.(3y-2z-x)/3C.(2y-x-z)/6 D.(2y-x-z)/3[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上午10时到下午16时之间的6个小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其重量变化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则净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量/6=(y-x)/6;而M处的实验条件是下午16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此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可以计算出呼吸速率=(y-z)/3;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y-x)/6+(y-z)/3=(3y-2z-x)/6。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一、导入我们都知道,呼吸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那么,你知道生物的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吗?呼吸的作用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二、观点诠释1. 生物的呼吸:生物的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和有机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能量和开释二氧化碳的过程。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器官吸入氧气,将氧气输送到细胞内,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三、呼吸器官1. 植物的呼吸器官:植物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吸入氧气,开释二氧化碳。
2. 动物的呼吸器官:动物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通过这些器官将氧气输送到细胞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四、呼吸过程1. 呼吸的过程:生物通过呼吸器官吸入氧气,氧气进入血液,被血红蛋白携带到细胞内,与有机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2. 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是产生能量的关键步骤。
五、呼吸调节1. 呼吸的调节:呼吸受大脑皮层和延髓的调节,当体内氧气浓度降低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大脑会发出信号,促使呼吸加快。
2. 呼吸作用的平衡:呼吸作用需要保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否则会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六、呼吸与健康1. 吸烟对呼吸的影响:吸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影响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2. 锻炼对呼吸的影响: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提高氧气的利用效率,增进呼吸作用的进行。
七、实践探究1. 实验一: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2. 实验二:比较不同运动强度下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3. 实验三:观察吸烟对呼吸的影响。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呼吸调节等相关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呼吸健康,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增进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学案
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联系
例1:结合下图,若用18O标记空气中的CO2,则叶肉细胞释放18O2,18O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生物膜。
类囊体膜
1、物质变化(光合作用、需氧呼吸之间)
(1)C:
(2)H:
(3)O: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2、能量变化
二、影响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的因素
主要内因主要外因
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1、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例2: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丙为叶肉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ab段可对应图甲中的AB段,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C.出现图乙ef段的原因可能是植物为减少蒸腾作用强度,气孔部分关闭,导致碳反应受限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延伸思考:
若甲图中C、F点温度相同,则C点时的光强度_______(>、=、<)F点时的光强度。
三、某一因素改变,有关点的移动问题
例3、上图为大气CO2浓度、温度25℃下的曲线图,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呼吸作用最适温度30℃。
(1)温度适当提高:A点_________ B点_________ C点_________ D点__________
(2)温度适当降低:A点_________ C点_________ D点__________
(3)CO2浓度适当提高:A点_________ B点________ C点_________ D点__________
(4)培养环境缺镁:B点_______ C点_________ D点__________
小结:近三年浙江高考理综第30题错空分析,得出做题心得。
1、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
这是由于水是_____________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__________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_________点,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2、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请据表分析回答:
(1)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强度称为_____________。
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原因是CO2被还原成___________的量减少,最大光合速率下降;而且有机物分解增加,_________________上升。
(2)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__________
升高。
同时,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_______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3)高盐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增加,使气孔关闭,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3、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g·L-1) 叶绿素含量
(mg chl·FW
-1)
光合速率(μ
molCO2·m-
2·g-1)
希尔反应活力
(μmol DCIP
Red·mg chl-
1·h-1)
叶片氮含量
(%)
生物量
(g·plant-1)
0 1.58 6.52 13.55 1.83 17.65
0.5 1.82 7.82 25.66 1.94 22.95
1.0
2.34 8.64 32.26 1.98 27.44
2.0 2.15 8.15 27.54 1.96 2
3.56
注: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
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
氧化剂DCIP既可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____________。
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________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____________产生。
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_____________,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_________,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