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教学要求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找到祖母对荷叶的态度,抓住重点词语、句段,体会祖母对荷叶的喜爱。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猜这两个字是什么?谁来读读“莲叶”的功效?这是篆体的莲叶二字。

谁来读读这段话?一起读,这段话介绍的是莲叶的——功效。

是呀,莲叶不仅漂亮,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呢。

2、“青青”是什么意思?读诗句体会意思。

——碧绿的、还会带给人生长旺盛、清凉的感觉。

那我们再来看课题,莲叶青青,应该怎么读呢?连起来,还要拖长音。

二、检查预习情况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那现在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会写字,1个2遍,一起读。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某一个生字的.(例如“疮”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舱”的周换成病字框)你认为哪个生字容易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例:“斑”本义为:一种颜色中夹杂其他颜色的点子、条纹,所以中间为文字。

会认字:一起读。

三、概说课文,整体把握。

昨天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生说、师出示填空(那你们能不能填空呢?我来说,你们来答)、师板书(刚才同学也说了,文章重点写的是谁——祖母,两件事——种莲、送莲。

)那这两件事分别对应文中的哪些段落呢?种莲——2-4自然段;送莲——5—7自然段。

四、体会爱莲(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指导朗读)师:祖母种莲时,下的工夫非常大——文章有个词?——让人吃惊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体现祖母下的工夫让人吃惊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出示相关句子,提醒学生:请注意句中的动词。

你认为哪些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1、抓:河泥可是又脏又臭的,粮食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祖母像看粮食一样看河泥,是把滋养莲叶的河泥也当成了宝贝,所以在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莲叶青青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莲叶青青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莲叶青青第一课《听古话》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指令,按指令做出相应行动。

2.能够通过倾听故事,掌握其中的道理。

教学内容:1.教师先通过指令,引导学生热身,如做头肩膀、左右摇臂等。

2.教师讲述《听古话》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3.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信任”的主题,和孔子的那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理。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故事的情节。

2.引导学生理解“信任”这个主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掘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方法:分组听故事、观看视频、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指令引导学生热身。

2.教师讲述《听古话》故事,引导学生认真的听故事。

3.学生分成小组,组内讨论出故事中的主题。

4.学生向全班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听懂了故事的情节。

2.学生能否自主发现故事中的道理。

3.学生组织报告是否充分表达了小组的讨论成果。

第二课《春晓》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春晓》这首古诗。

2.能够通过学习古诗欣赏自然的美妙。

教学内容:1.教师讲解中文汉字的演变和一些古代的诗歌,让学生了解汉字和古代文化。

2.教师讲解《春晓》这首诗的意境,并请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这首诗歌。

3.学生自主朗读。

教学重点:1.了解《春晓》这首古诗。

2.欣赏自然的美妙。

教学难点:理解《春晓》这首古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诵、观察、欣赏。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中文汉字的演变和一些古代的诗歌。

2.教师朗读《春晓》这首诗,并讲解诗歌背景与意境。

3.学生快速朗读4.小组合作观察诗歌中的自然描写,说出感受。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春晓》这首古诗2.学生是否能了解到自然的美妙3.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诗歌背景与意境第三课《穿红围巾》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尊重劳动人民。

2.能够体验情感变化,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给学生讲述《穿红围巾》这个故事。

2.学生表演故事剧本。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尊重劳动人民。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叶青青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莲、玄、驳、雇、肘、蔫、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剪”等9个字,掌握“玄武湖、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4.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为人,体会祖母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轻音乐。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不以为然、萧条、念念有词、一物降一物”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3遍,想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看着这一池的田田莲叶,你想到哪些和莲叶有关的好词佳句?(出示挂图)2.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还会想起自己的祖母,这又是为何呢?快让我们一起到《莲叶青青》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一)轻声读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xuán玄chuānɡ疮zhǒu肘niān蔫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3.指名分段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解难1.自读全文。

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种荷;送荷)开头和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2.生自由读文,同桌交流;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板书,引导分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三篇.doc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三篇.doc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三篇l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课件播放荷叶的生长过程,展示湖面一望无边的莲叶,学生交流看画面后的感受,然后引入课文:作者看到了这样一望无边、郁郁葱葱的荷叶,想起了自己的祖母,为什么呢?赶快读读课文吧。

2.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播放课文录音。

2.模仿录音读课文,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字,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4.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xuán(玄)zhǒu(肘)chuāng(疮)”的读音。

提醒注意“藕、斑、疮”的字形,并让学生说说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

5.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所占位置,指导书写。

6.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谁,写了她的什么事。

2.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2.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二、细读感悟1.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板书:喜爱荷叶的祖母、为人善良的祖母、关爱他人的祖母。

3.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祖母喜爱荷叶、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特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4.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5.品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1)指导品读第2—4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像看粮食、守着、一直、一脸欣喜”等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2)指导品读第5—7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丝丝地吸着、醒过神来、赶快、每隔几天、罢了”等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整体回归1.朗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看到一池荷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小学四下《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小学四下《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小学四下《莲叶青青》教学设计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熬炼同学的概括技能和表达技能。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预备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解决上面质疑中简单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争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反馈学习状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欢莲叶的语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爱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爱,我生出了很多感动,心里急匆忙忙地查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六、小结七、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观测自己熟识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妙情感。

1、学习课文第2段。

争论:A 祖母喜欢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B 找出课文中表达祖母让我惊讶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C 看着祖母这样地照看荷花,有什么感受?并体会了什么?D 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7《莲叶青青》语文S版 (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7《莲叶青青》语文S版 (3)

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莲叶青青》教案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积累好词好句,讲解借物喻人的叙事作文作文写法的构成要素。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1、研讨课文内容,学习2---3段内容,感知祖母种藕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初生荷叶的细心照顾,感受祖母对莲叶的深切关爱。

2、研讨课文内容,深入学习4---7段内容。

理解祖母的做法,感受她对他人的爱超越对莲叶的爱。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体会祖母对他人无私的爱。

2、指导写好此类题材作文。

教学准备:(1)课件。

(2)展示台。

(3)背景音乐《荷塘月色》。

教学过程:课前预热:(1)画荷花荷叶装饰黑板。

(2)放背景音乐《荷塘月色》。

一、复习引入:上课前(课件出示)欣赏摄影作品,感受莲之韵。

播放背景音乐《荷塘月色》。

1、谈话: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莲叶青青》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初步感知了莲的一些知识,跟着小老师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那么谁来汇报一下,从上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抽生汇报。

师简短评价后问:这节课,老师想考考你们:(1)你知道莲叶有哪些作用?课文题目明明是写莲叶,怎么写了祖母的一些事情呢?(2)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段话吗?(进行“脑洞大开”串词成段游戏)2、师:孩子真棒,让黄老师越发喜欢你们的自学能力!今天,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好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语言过渡:用第一段的内容带过,引:带领孩子们背有关莲的诗句。

)2、师问:快速默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几个自然段呢?你能分出意义段了吗?每个部分在讲什么呢?(抽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那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一下祖母对莲的热爱吧!(课件出示自学提示)3、快速浏览课文相关段落,根据自学提示形成自己喜欢的学习小组。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莲、玄、驳、雇、肘、蔫、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剪”等9个字,把握“玄武湖、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4.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为人,体会祖母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具预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轻音乐。

导学过程预习题纲1.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不以为然、萧条、念念有词、一物降一物”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3遍,想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伸展开来,看着这一池的田田莲叶,你想到哪些和莲叶有关的好词佳句?〔出示挂图〕2.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很多感动,还会想起自己的祖母,这又是为何呢?快让我们一起到《莲叶青青》中去查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一〕轻声读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同学自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xuán玄chuān来zhǒu肘niān蔫2.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斑驳陆离:形容颜色繁杂。

欣喜:高兴欢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萧条:孤独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3.指名分段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解难1.自读全文。

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同学沟通,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种荷;送荷〕开头和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2.生自由读文,同桌沟通;3.汇报沟通结果,老师适时板书,引导分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7《莲叶青青》语文S版 (1)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7《莲叶青青》语文S版 (1)

《莲叶青青》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表面是写莲叶,实际写人。

请大家来做个填空题。

2.展示课件,填空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好情感。

(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1.学生默读2—4自然段。

2.老师展示课件上问题,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A.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祖母对荷花下的工夫让人吃惊)B.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C.“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分析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二)学习5—7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

2.展示课件,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1)画出描写祖母动作、语言的句子。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善良的老人,富有同情心。

(B)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赶紧”“咔”“最大”这些词语看出:祖母明白女人的来意,毫不犹疑地、很痛快地剪下莲叶,挑最好的莲叶给孩子治病用。

(C)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萧条——隔几天就剪一枝,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一点不后悔。

可一缸的莲叶能有多少,剪的比长的快,荷叶自然越来越稀疏,没有了生气。

(D)“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荷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莲、玄、驳、雇、肘、蔫、疮”7
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剪”等9个字,掌握“玄武
湖、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
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
的高尚品质。 4.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引导学
生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为人,体会祖母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
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轻音乐。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
不以为然、萧条、念念有词、一物降一物”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3遍,
想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1.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看着这一池的田田莲叶,你想到
哪些和莲叶有关的好词佳句?(出示挂图) 2.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
会生出许多感动,还会想起自己的祖母,这又是为何呢?快让我们一起到《莲叶
青青》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一)轻声读文,
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
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xuán
玄 chuān来 zhǒu肘 niān蔫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斑驳陆离:形
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
轻视意)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3.
指名分段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解难 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
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1)为
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
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四、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种荷;送荷)开头和
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 2.生自由读文,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
适时板书,引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
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指导重点字,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藕:草字头,左下“耒”,
右下“禺” 萧:“肃”的笔顺是横折,长横,横,竖,小撇,点,竖撇,竖 缸:
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 六、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词语,从课文中
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荷叶图。
这就是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板书:莲叶] 到了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
色泽碧绿,青翠清凉[板书:青青] 齐读课题。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 给人
以清凉的感觉 再读 莲叶\青 青) 二、整体阅读 把握重点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
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
(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三、品读
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
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你是
从文中的哪些词句感觉到祖母对莲叶的’喜爱?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
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相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
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这个
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把小荷叶比作什么?(形象地揭示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
情。) 学生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3.读到这
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4.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
感动自己的句子练习朗读。 四、品析5-7自然段 体会关爱 1.祖母非常喜爱荷
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
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
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
荷叶。 理解词语“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
荷叶”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 怎样朗读? ――想象祖母剪莲叶时的情景。
“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语速快,语
气坚定、不迟疑。 (2)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
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
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 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读出祖母的语气,
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 3.你想对祖
母说些什么? 4.练习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情。 组内每人选择一段话朗读,再
推荐给全班同学听。 五、总结升华 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男生读
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
由衷的赞美。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