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2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在温带地区,昆虫生长发育的临界高温是()。
A. 22℃~30℃B. 35℃~40℃C. 40℃~45℃D.45℃~60℃2.下列植物病原真菌类型中,营养体为无隔菌丝的是()。
A、接合菌亚门B、子囊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半知菌亚门3.下列昆虫羽化后不危害植物的是()A.玉米螟B.绿盲蝽C.蝗虫D.叶蝉4.下列农业害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
A.棉铃虫B.玉米螟C.小地老虎D.稻褐飞虱5.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根据足的数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中蛴螬属于()。
A.原足型B.多足型C.寡足型D.无足型6.棉蚜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在分类上属于()。
A.双翅目B.同翅目C.鞘翅目D.膜翅目7.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病原物是()。
A.细菌B.病毒C.白粉菌D.锈菌8.适合应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发生代数的昆虫是()。
A一年一代的昆虫 B.一年多代昆虫 C.有滞育现象昆虫 D.有迁飞性昆虫9.农业害虫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土壤,以下害虫受土壤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蝼蛄B、棉铃虫C、豆天蛾D、黏虫10.小麦吸浆虫在小麦穗部产卵,其卵的形状为()。
A、长椭圆形B、袋形C、有柄形D、弹形11.下列真菌孢子中,经过两性细胞或两性器官结合后形成的孢子为()A、分生孢子B、厚壁孢子C、孢囊孢子D、子囊孢子12.为害高等植物的病原物中,数量及为害程度居第二位的是()。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13.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养分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是()。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14.植物病原物传播方式有多种,病原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气流传播B、雨水传播C、介体传播D、人为传播15.根据杀虫剂的毒理作用分类,属于物理性毒剂的农药是()。
A、矿物油剂B、呋喃丹C、敌杀死D、硫化氢16.常见农药剂型中,施药具有方向性且对天敌昆虫安全的农药剂型是()。
《植物保护技术》 - 常考题训练卷 第12卷 (解析版)

中职《农林牧渔专业类》考卷第12卷常考题训练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影响昆虫活动规律和行为、调节昆虫生活周期的气象因素是( )A.温度B. 湿度C. 光D.风【答案】C2.农业生产上利用麦麸作毒谷诱杀地下害虫,是利用昆虫习性中的( )A.趋光性B.趋化性C. 群集性D.趋温性【答案】B3.特化形成昆虫体壁刚毛、鳞片、腺体的体壁结构是( )A.外表皮B.上表皮C. 内表皮D. 皮细胞层【答案】D4.积年流行病的特点是( )A. 再侵染频繁B. 多为系统病害C. 多为叶斑病D. 多为气流、雨水传播【答案】B5.影响潜育期长短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A. 温度B.湿度C. 光照D. 风【答案】A6.生产上利用井冈霉素等抗生素防治有害生物,这种防治方法属于( )A. 以虫治虫B.以菌治虫C. 以菌治病D.化学防治【答案】C7.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开始,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时间,称为( )A. 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 发病期【答案】B8.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重复产生多次,对病害发生起传播作用的孢子是( )A. 卵孢子B.冬孢子C. 担孢子D.分生孢子【答案】D9.下列病虫害调查内容属于普查的是( )A. 发生和危害情况调查B.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调查C. 越冬情况调查D. 防治效果调查【答案】A10.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最根本的途径是( )A. 植物检疫B.选育抗病虫品种C. 物理防治法D. 生物防治法【答案】B11.下列除草剂属于灭生性除草剂的是( )A.草铵膦B.乙草胺C.苯磺隆D.精喹禾灵【答案】A12.急性经口LD₀在50~500 mg/kg 之间的农药,其毒性属于( )A.低毒B. 中等毒C.高毒D.剧毒【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20分)1.触角的主要功能有( )A.听觉B. 嗅觉C.视觉D.触觉【答案】ABD2.按施药对象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可分为( )A. 土壤处理B.播后苗前施药C. 苗后处理D. 茎叶处理【答案】AD3.下列病害为多循环病害的有( )A.小麦黑粉病B.水稻白叶枯病C.小麦锈病D. 黄瓜霜霉病【答案】BCD4.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对( )的污染。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一、填空题: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体节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气象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三大类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致病微生物。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裂殖,孢子繁殖,增殖。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产量损失预测。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菌丝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避病抗侵入抗扩展。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生态选择性。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梨小食心虫。
二、选择题:1、瓢虫的前翅为( B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C )A:卵B:幼虫C:蛹D:成虫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C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C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C )A:0.3 B:0.5 C:0.6 D:1.5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植物保护学的定义是:A)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学科B) 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学科C) 研究植物遗传与育种的学科D) 研究植物生理与生化的学科答案:B2. 植物病害是指:A) 植物遭受的损伤B) 植物发育受到的限制C)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困难D) 植物细胞发生的异常改变答案:A3. 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A) 病害预防、控制和治疗B) 发现、监测和诊断C) 病害防护、管理和回收D) 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土壤传播D) 日光传播答案:D5. 植物保护方法中的“化学防治”指的是利用:A) 化学物质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B) 化合物改善土壤质量C) 化学反应促进植物生长发育D) 化学元素滋养植物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请在括号内写出“对”,错误请在括号内写出“错”。
1. (对/错)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对/错)植物病害主要由病原菌引起,与环境因素无关。
3. (对/错)病害预防是植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4. (对/错)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5. (对/错)植物保护方法中的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化学物质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答案:1. 对2. 错3. 对4. 对5. 错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和管理。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病原机理的研究、病害的诊断与监测、病害防治方法的研究等。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答: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3. 请简述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答: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种子传播等。
4. 请说明生物防治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答: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拮抗细菌等天然生物或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与答案

m
o
c
.
i
h
s
o
a
k
2
9
5
.
w
w
w
植物保护综合与分项练习试题集与答案
植物保护综合模拟试题15套与答案
/read-htm-tid-102.html
植物保护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
/read-htm-tid-1107.html
植物保护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read-htm-tid-1106.html
植物保护习题集与答案
/read-htm-tid-1017.html
植物保护综合练习试题集与答案
/read-htm-tid-848.html
植物保护单元测试试题集与答案
/read-htm-tid-848.html
农业植物保护之农业昆虫试题集与答案
/read-htm-tid-125.html
植物保护之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集与答案/read-htm-tid-117.html
植物保护章节强化训练习题集与答案
/read-htm-tid-103.html
植物保护试题库与答案
/read-htm-tid-99.html。
《植物保护》练习题含答案

《植物保护》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植物病虫害调查选点取样的原则是()。
A、边缘取样多B、中间取样多C、有代表性D、全部选择样点正确答案:C2、棉铃虫属于鱗翅目()A、螟蛾科B、麦蛾科C、菜蛾科D、夜蛾科正确答案:D3、引起昆虫滞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A、湿度B、光周期C、高温D、低温正确答案:B4、植物感病后本身的异常表现称为()A、病原物B、病症C、病状D、病原正确答案:C5、直接引起植物病害的因素称为()A、寄主B、病原C、非牲物性病原D、病原物正确答案:B6、植物病害为害程度的轻重,一般用()来表示。
A、虯率B、发病面积C、病情指数D、调查总株数正确答案:C7、小麦白粉病病部产生的白色霉层是()A、游动孢子B、担孢子C、分生孢子D、冬孢子正确答案:C8、鞭毛菌产生的无性孢子为()A、厚壁孢子B、孢囊孢子C、游动孢子D、分生孢子正确答案:C9、若口器向下着生,头部纵轴与体驱的纵轴几乎成直角,则该昆虫头式属于()A、上口式B、后口式C、前口式D、下口式正确答案:D10、黑光灯诱蛾是利用了害虫的()。
A、趋化性B、趋光性C、趋温性D、趋湿性正确答案:B11、()是经济有效防治的基础。
A、害虫数量B、植物病害的预测C、害虫的损失率预测D、发生量预测正确答案:C12、适合田边分布较多病虫害的取样方法是()A、对角线取样B、五点式取样C、棋盘式取样D、Z形取样正确答案:D13、夏季利用阳光晒种,杀死潜伏在种子中的害虫.这种方式属于()A、物理防治B、农业防治C、生物防治D、化学防治正确答案:A14、病毒本身没有直接传播的能力,下列传播方式不属于病毒的是()A、汁液接触传播B、虫媒传播C、嫁接传播D、空气传播正确答案:D15、植物真菌性病害的病状多为坏死、腐烂或()。
A、粉状B、锈状C、萎蔫D、霉状正确答案:C16、同翅目昆虫的口器是()A、虹吸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咀嚼式口器D、锉吸式口器正确答案:B17、细菌病害的病征为()A、粉状物B、霉状物C、颗粒状物D、脓状物正确答案:D18、昆虫的哪一个时期实际上是生殖时期()A、成虫期B、若虫期C、幼虫期D、卵期正确答案:A19、作物的锈病的病原物是()A、真菌B、线虫C、细菌D、病毒正确答案:A20、药械喷雾方法,配药的水是影响药剂药效的()A、药剂因素B、防治对象因素C、操作因素D、环境因子正确答案:C21、喷雾、喷粉是()A、物理防治技术B、叶面喷施技术C、种子处理技术D、土壤处理技术正确答案:B22、真菌病害常见的病征有()A、变色、坏死B、萎蔫、畸形C、霉状物、锈状物D、系统性侵染正确答案:C23、某病害的营养体为无隔菌丝,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则该菌属于()A、担子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半知菌亚门D、接合菌亚门正确答案:D24、目前已知寄生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一类最小病原物是()A、类病毒B、类菌原体C、病毒D、植原体正确答案:A25、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有()A、氯氰菊酯B、六六六C、氧化乐果D、敌杀死正确答案:C26、下列项中,不属于专性寄生物的是()A、芜菁花叶病毒B、霜霉菌C、锈菌D、白叶枯病菌正确答案:D27、胚胎在雌虫体内完成发育后,由母体直接产下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A、两性生殖B、卵胎生C、多胚生殖D、孤雌生殖正确答案:B28、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状多为斑点、腐烂、畸形及()。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22页word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题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 、_____ 、_____ 。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6分)。
1、瓢虫的前翅为()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A:卵B:幼虫C:蛹D:成虫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A:0.3 B:0.5 C:0.6 D:1.5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8分)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题一一、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5 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 _____ 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 、____ 、____ 。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 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 _______ 和______ 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 、 ______ 、 ________ 。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瓢虫的前翅为()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A:卵B:幼虫C:蛹D:成虫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 (T—To),T 表示()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 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A:0.3 B:0.5 C:0.6 D:1.5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共8 分)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1.蝗虫的后足是:(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① 3 ② 4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①前肠②中肠4.防治蚜虫,宜用( )①吸药剂②胃毒剂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三、综合分析:(共5分)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
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
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
这是什么目昆虫?四、计算:(10分)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20℃,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昆虫纲的共同特性有哪些?2.何谓植物检疫?确定检疫对象的依据是什么?3.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场所。
六、试述题:(20分)试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传播方式。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种寄生物寄生于某一寄主时,它本身又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叫重寄生()2. 咀嚼式口器害虫选择吸剂防治,()3. 刺吸式口器有上唇、喙、口针等。
()4. 蝴蝶对灯光表现正趋性()5. 同翅目具有刺吸式口器;前翅质地均匀;后翅膜翅;不完全变态等特征。
()6. :鳞翅目昆虫具有刺吸式口器()7. 真菌分为五个亚门()8.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病毒粒体的形状及大小。
()9.植物检疫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草传播蔓延。
()10.鞘翅目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或渐变态)()11. 可以采用农业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或机械的防治措施,直接杀死大量害虫。
()12. 病毒病病征为菌脓。
()13植物抗病性即植物避免、阻止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降低损失程度的特性()14. 地中海实蝇为检疫对象。
()15. 锈病为低等真菌病。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1. ()借口针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①昆虫②线虫2. ()是病毒病害的典型症状。
①变色和畸形②变色和腐烂3. ()为专性寄生物。
①细菌②病毒4生理病没有()①病状②病征5. 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①气流②土壤6. 检疫对象必须是()传播病害①气流②人为7. 菟丝子为()寄生。
①全②半8. ()品种不发病。
①耐病②免疫9. 大螟为()蛾科昆虫①夜②螟10稻蓟马翅为()。
①缨翅②膜翅三、综合分析:(共5分)虹吸口器××目,四翅膜质鳞片多,蝶舞花间蛾扑灯,幼虫多足害植物。
本目全世界已知10万种以上,国记载约8000种这是什么目昆虫?四、计算:(10分)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20℃,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如何应用有效积温法则来控制昆虫的发育进度?2. 简述植物健康栽培技术要点3.、说明真菌、细菌、病毒的主要特点,它们在繁殖方式上有何不同?六、试述题:(20分)从口器、翅、变态几方面比较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昆虫分类的主要特征。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2.有机磷杀虫剂系神经系统毒剂。
()3.昆虫的迁移和扩散受气流影响大。
()4.蚜虫需高湿环境。
()5.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
()6.铜绿丽金龟具有假死性。
()7.1年多代的昆虫才世代重叠。
()8.病原物的寄生性强,致病性也强。
9.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体。
( )10.在某一地区种植抗源类型不同的品种,可以减轻植物病害的流行。
( )11.单年流行病害无再次侵染。
( )12.对非持久性传毒媒介传播的病毒病,用药剂防治效果好。
( )13.由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传染性病害。
( )14.梨胶锈菌在梨树和桧柏上转主寄生,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五种类型的( )15.白粉菌大都生长在寄主的表面,以产生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中吸收(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1.根据昆虫趋光性原理,可用( )诱集害虫。
①黑光灯②弧光灯2.有机磷杀虫剂影响( )作用。
①神经系统②循环系统3.已知某地一年的有效积温为k,某虫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k1,则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 )代。
①k/k1 ②k1/k4.蝽的前翅为( )。
①鞘翅②半翅5.昆虫的常见生殖方式有:( )①两性生殖②多胚生殖6.把病原物从开始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初步寄生关系这一时期称()①潜伏期②侵入期7.症状变色和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①细胞是否坏死②是否是全株性的8真菌营养体的基本结构为()①变形体②菌丝体9 真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分为(1)质配、(2)核配、(3)减数分裂三个阶段,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①(1)(2)(3)②(3)(1)(2)10 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①有性繁殖②裂殖三、综合分析:(共5分)虫体细长,略扁,黑色、褐色或黄色。
头略带后口式。
口器圆锥形,为变形的咀嚼式(锉吸式)。
能锉破植物的表皮而吮吸其汁液,有复眼和三个单眼(无翅的没有单眼)。
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
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缨翅目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翅脉最多只有2条长的纵脉,翅不用时平行放置在身体上,能飞,但不常飞,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因此也称泡角目,雌性腹部末节圆锥形,腹面有锯状产卵器。
过渐变态。
这是什么目昆虫?四、计算:(10分)在生物防治中,准备10天后进行赤眼蜂的释放,此时赤眼蜂刚进入蛹期,已知赤眼蜂蛹的C=12℃, K=110日度,试问应将赤眼蜂控制在什么温度下,才能按时出蜂?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说明咀嚼式、刺吸式口器结构与害虫防治的关系2..指出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
3.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场所。
六、试述题:(20分)试述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头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2. 虫龄即昆虫的蜕皮次数。
()3.温度对昆虫的发育速度影响尤为明显。
()4“.见虫就打药”符合综合防治的理论。
()5. 综合防治应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6.病毒主要通过微伤侵入植物。
()7.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8.多循环病害有再侵染。
()9.多数病毒病可经昆虫传播。
()10.中国菟丝子不为害植物。
()11. 完全变态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多型现象指同一种昆虫,雌雄二性除第一特征(生殖器官)的差异外,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13昆虫对外界刺激物质如光、化学物质等刺激产生的不可克制的反应叫趋性。
()14. 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叫种群。
()15.病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普遍而严重发生,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叫病害。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1. 蝗虫的中足为足。
①跳跃②步行2.鳃角金龟子的触角为状。
①鳃叶②羽毛3.蛾类的蛹都属于蛹。
①被②围4成虫期对昆虫性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叫营养。
①补充②化学5.叶蝉为变态。
①完全②不完全6.寄生茶毛虫的绒茧蜂,又被金小蜂所寄生,叫寄生现象。
①单②重7.利用捕食现象,瓢虫可控制虫①.蚜②螟8.在真菌孢子中,分生孢子属于性孢子。
①有②无9. 在真菌孢子中,卵孢子属于性孢子。
①有②无10法规防治又叫。
①植物检疫②农业防治三、综合分析:(共5分)体型有大有小,颜色变化很大,无论身体、翅、足都被有鳞片(体壁衍生物),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触角多节,线状、羽状或棒状。
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
口器虹吸式。
前后象均具有由中央翅脉围成的一大形翅室——中室。
完全变态。
这是什么目昆虫?四、计算:(10分)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产卵时的平均气温为22℃,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说明趋光性、.趋化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2.指出植物病害的五类病状。
3.简述.植物病原的传播方式。
六、试述题:(20分)从口器、翅、变态几方面比较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昆虫分类的主要特征。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雌虫未经过与雄虫交配,产生出未受精的卵细胞,能正常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叫卵胎生。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分为卵、幼虫(或若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叫完全变态。
()3. 多数夜出性昆虫对灯光表现正趋性,对日光表现避光性。
()4.一种寄生物寄生于某一寄主时,它本身又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叫捕食。
()5.单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仅有初侵染而且有多次再侵染。
()6. 病原物在感病部位构成的特征叫病征。
()7. 病害从寄主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周年循环叫病程。
()8. IPM就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9.食物链就是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 ()10.线虫不为害植物。
()11. 蝴蝶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飞虱同一种昆虫,雌雄二性除第一特征(生殖器官)的差异外,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还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