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基本礼仪

合集下载

汉服礼仪

汉服礼仪

汉服基本礼仪【抛砖引玉,不免讹谬,欢迎指正!】一、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二、坐容: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

双手可以握拳,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

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三、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直立后手放下。

汉服礼仪知识

汉服礼仪知识

汉服礼仪知识汉服礼仪是指在穿着汉服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礼仪规范。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穿着汉服不仅可以展现个人的审美品味,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一、汉服种类1.男士汉服:包括褂、袍、衫等。

2.女士汉服:包括旗袍、对襟衣、长裙等。

二、穿着要点1.上衣:男士穿褂,女士穿对襟衣或旗袍。

上衣应该紧贴身体,不宜过大或过小。

2.下装:男士穿长裤,女士则可以选择长裙或长裤。

下装应该舒适合身,不要过紧或过松。

3.鞋子:男女均可选择平底鞋或布鞋搭配汉服。

鞋子颜色应与汉服相协调。

4.发型:男女均可选择盘发或披肩发型。

发带和头花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

三、礼仪规范1.行走姿态:穿着汉服时,应该保持优雅的行走姿态。

男士应该挺胸抬头,女士则要保持身体挺直,小步轻盈。

2.坐姿:男女坐姿应该端庄,不要跷二郎腿或交叉腿。

女士可以将裙摆向一侧,露出鞋子。

3.拜访礼仪:在拜访他人时,应该先行敲门并等待对方开门。

进入房间后,应该先行拜访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4.用餐礼仪:在用餐时,应该先行等待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开口动筷。

用餐时要保持安静、文雅的态度。

5.交流礼仪:在交流中要注意言谈举止。

不要说话过于尖锐或过于低沉。

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语气。

四、注意事项1.穿着汉服时,不宜搭配过多的首饰和配件。

首饰和配件的颜色和款式也需要与汉服相协调。

2.穿着汉服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影响汉服的美观度。

3.穿着汉服时,应该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也要注意汉服的保养和清洗。

总之,穿着汉服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穿着汉服时,我们需要遵守礼仪规范,并注意细节和注意事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汉服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关于穿汉服的礼仪

关于穿汉服的礼仪

关于穿汉服的礼仪汉服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服饰,深得人们喜欢爱戴。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那么你们知道穿汉服都有什么样的礼仪吗?下面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穿汉服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穿汉服的礼仪一、立容: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閑二寸,端面攝纓。

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裏。

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

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

當然,處於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

應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

鑒於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

二、坐容:賈子曰: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參考文物,漢代的經坐(這在古人就叫坐,現在為了區分,專稱雅坐),是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

胡坐,道理一樣,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

雙手可以握拳,沖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

應用:隨著漢文化的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雅坐。

若在這種正規場合,您只能通過稍稍上下膝蓋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勞。

當然,對於友人聚會等生活場景,大家箕踞(臀部著地、兩腿叉開)或趺坐(佛教盤腿)都行。

三、行禮: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裏,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起身時手隨著齊眉,然後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汉服礼仪的礼节

汉服礼仪的礼节

汉服礼仪的礼节中国汉服礼仪:一、遵守礼仪:1、见客人时,应该站立,行礼,并口中宣礼,以表示问候和尊重。

2、谈话中要注意礼貌,不可出言不逊,更不要言语语调不恰当而惹恼客人。

3、与老年人说话时,应加以尊重,不要随意讥讽和指责。

4、别人跟你说话时,要仔细听,不要草率应答,避免误解,解决矛盾的时候要以温和为主,不要心胸狭窄,谩骂别人或对对方不公平。

二、穿着礼仪:1、汉服着装要求,男士人物穿汉服时要保持文雅大气,上衣可以根据身高、体形、衣衫款式选择不同长度的马褂大衣或汉服夹袄,以及适当地佩戴绸带、宽腰带等布料裙裾,下身配以帽筒及青花裤子、大辫等。

2、女士人物穿汉服时,上衣可以根据自身体形和身体素质选择不同长度的衣衫,下身可以配戴棉米及青花裙、灯影及华佗裙、绣花及灯影裙、竹叶裙等。

3、儿童人物穿汉服时,要根据身形和肤色选择清新明亮的儿童衣衫,或者配以连衣裙和腰带,穿上春夏装或秋冬装,看起来也有汉服礼仪的特色。

三、饮食礼仪:1、汉服礼仪要求在餐前要让客人坐下,从桌边依次入座,桌上的餐具要整齐摆放美观,然后拱手行礼,向客人问候并提请客人安排就餐,期间要注意拿取后用,喝取后放,不吃不拿,也要注意礼貌微笑,称呼等行为。

2、吃饭过程中要遵守仪式,务必循序渐进、礼仪步骤,先上湯,品尝后才能上菜。

3、品尝时不应该吃撑,熊嘴的表现会影响室内气氛,并且不应该把声音弄得太大,不仅会影响室内气氛,还会给别人带来困扰,4、除了要表现整洁有礼,还要时刻注意与他人的沟通,和谐交流,保持良好的室内气氛,充分展示礼仪之意。

四、其他礼仪:1、遵守礼节,不让礼貌也被粗鲁所抹杀,见客时要注意仪态,不能只顾着谈话不礼貌;2、注意言行一致,礼仪也要有个人特征,也要遵守习俗礼仪;3、礼仪就是尊重,不仅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光着头或脚袜类的装扮是不礼貌的;4、接见客人要有礼貌,以问候为首,然后做出相应的礼仪致敬,只有礼貌的敬意可以赢得客人的尊重。

汉服礼仪的详细解释

汉服礼仪的详细解释

汉服礼仪的详细解释
汉服。

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有著丰富的礼仪内涵。

以下是对汉服礼仪的详细解释:
1.汉服的款式和颜色:汉服有许多种款式,如"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

颜色方面,玄黑和熏红是.最隆重端庄的搭配,玄色象征宇宙奥妙莫测,而熏色则象征大地。

这两种颜色都是华夏文化中最神圣高贵的颜色。

2.汉服的穿着礼仪:汉服的穿若有其独特的礼仪。

例如,在正式场台,曲裾是隆重的礼服,需要搭配复杂的头饰。

齐胸襦裙是隔唐五代时期常见的常服。

飘逸而优美。

在行走时,女子需行作揖礼,右手压左手,合拢放在胸前,微微低头以示敬意。

3.汉服的内涵:汉服不仅是一种服饰,更代表若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汉服中的宽袍大袖、博衣大带,代表若天道四融、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传统理念。

穿着汉服时,人们不仅是在展示自己的外表,更是在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的精髓。

总的来说,汉服礼仪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了解汉服礼仪。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华夏文化的精髓。

制表:审核:批准:。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古代服装,又被称为汉衣冠、中华衣冠、汉装、礼服,是汉族人传统式民族服装。

汉服基本礼仪范文

汉服基本礼仪范文

汉服基本礼仪范文尊敬的领导、亲朋好友、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汉服的基本礼仪。

1.衣着规范。

汉服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文化,其装束造型独特,颇具韵味。

在穿着方面,男士应穿着长褂、长袍等,女士则穿着长裙、长袍等。

在选择颜色方面,要尽量选择传统的绿、蓝、白等素色,避免过于花俏的颜色与图案。

同时,要注重衣着的整洁,避免出现脱扣、污渍等情况。

2.礼仪应对。

在汉服中,要注重礼仪的应对。

观礼时要保持自然的姿态,不要有过多的摆弄动作。

受到礼节时,要站起身体,保持微笑,适度鞠躬致谢。

同时,要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的观展体验。

3.行走方式。

在穿汉服时,行走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

男士在行走时,要保持稳定的步伐,拖地的长袍要小心踩踏以免跌倒。

女士在行走时要小步快走,不宜迈得太大,同时要小心裙摆的摆动,避免与他人碰撞。

4.坐姿端正。

在汉服中,坐姿也是需要注意的。

男士应保持挺胸直腰的坐姿,不宜趴在椅子上,更不宜趴在桌子上,以免给人不庄重的印象。

女士应保持双腿并拢、身体挺直的坐姿,避免露出裙底。

5.用餐礼仪。

在汉服中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

要用餐时坐好,不要伸懒腰,不要低头弯腰,不要大声吆喝。

要用筷子取食物时,不要用手接触食物,用筷子夹取即可。

在进食时要保持整洁,不要留下食物渣滓,也不可挑食、浪费。

6.礼貌待人。

在穿汉服时,要注重礼貌待人。

无论是对待领导、长辈,还是对待普通朋友,都要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在问候他人时,要用清晰、温和的语气表达,避免大声喧哗、咄咄逼人的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汉服基本礼仪的介绍。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尊重并继承这一传统。

在穿着汉服时,我们要遵循基本的礼仪要求,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自己的修养和美德。

让我们一起传承汉服文化,共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谢谢大家!。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_个人礼仪_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_个人礼仪_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着汉服在日常生活中的得体行仪所谓“礼仪制度衣服正之”,汉服自古为礼制之服,是与礼仪制度分不开的,因此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汉服,都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就算穿了汉服有形而无神,有表而无礼,在生活中仍然行为浪骸无拘无束举止行仪不得当也是属于沐猴而冠的所谓古人常说“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可见不光只是行完了礼就可以东倒西歪胡疯胡闹也不是为了行礼而去行礼为了穿汉服而去穿之窃以为穿着汉服的一天哪怕是一时也要举止得当行为得体因为汉服不等同于一般衣服乃礼仪之服文明之服也你穿上了汉服也就不等于一般的俗人而是比一般人高一等的文明之士知书答礼的上国之民因此所行所为也要与身上得衣服相配才行当然所谓时代已进步没有必要完全恪守古礼但我认为此者是为就事论事对待不同事物用不同的方式仅此而已你穿上汉服就应该去干与此行为相得当的事并不是只为尊重古礼文化才这样这也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你大可在穿上汉服之后哪怕是本着对汉服对汉服起码的尊敬这样做既可而脱下汉服大可又做回“新新人类随意疯随意玩乐了”正因为现在社会不要求人时时汉服不离身因此你在穿着汉服这段时间拘谨点也累不倒哪去言归正传在下便就着吴夫子所说接下补充几点生活中的细微常礼有不合之处还望不吝指正一衣者——所谓“衣冠要整”,衣冠不整古往今来被视为最大失礼窃莫做“衣冠禽兽” 穿好汉服后要将衣冠调规正既穿好汉服后要检查一下所谓“整衣姿”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帽子要戴正要戴合乎大小不要“侧帽风流”(那是东施效颦)2 腰带绳结或镶玉处以及绶佩要正对腰部中间3 上衣裙子不要穿反(上衣“里”在外“面”在内以及左衽都属于反穿,裙子围时由于两面都有绶带(尤其是帷裳等)一定要注意不要围反)衣服穿反为最大忌讳乃为凶服对人对己都不吉利4 不要在汉服配戴多余的事物东西或者把多余物品插在汉服中(如将什么物事夹在腰带上)古人要携带物品可将其藏于袖中不要将多余物品暴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基本礼仪
一、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
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
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
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二、坐容: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

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

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
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三、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
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

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6用于雅坐时。

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

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
程度。

四、迎宾: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

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

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

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五、宴请: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五、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有关汉人揖礼中的抱拳蕴含着一个非常严肃的规定:抱拳时,五指要张开把另一只手尽可能地完全覆盖抱住,这在古代礼仪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大家一般习惯右手抱住左手,而我通过观察历史剧(无论是严肃正统的还是搞笑娱乐的)都是左手抱住右手,这应该是一个严肃的礼仪常识。

我觉得这可能和汉服右衽是一个道理,右衽是将左边的领子覆盖住右边领子,而别人看到你的正面就成了长领向左覆盖短领,(这样非常美观,而左衽看起来就非常别扭,完全失去了交领的漂亮),我想抱拳应该和汉服交领是一致的,都是左覆盖住右。

另外,古人的席地而座也是有一个严格规定,就是臀部座在脚后跟上,但是脚是怎么放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了,双脚要完全弯下去(而很多现代人学跪座都是双脚的脚趾立起来撑住身体,这是由于不知古人的真正座法以及这样坐舒服一些所至),而真正的跪坐则要把脚背弯下去贴在地上,然后坐在脚后跟上,要完全地坐下去,而不能让脚指将双脚撑起。

有人会说这样会更不舒服,但是古人也知道坐具与其匹配,坐垫的厚度以及柔软韧性都有要求,使人坐下去不会感觉很不舒服,再加上从小就这样,慢慢习惯后完全不会有难受的感觉,大家可以试一下,调整脚摆放的弧度,就不会很难受的。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现在日韩的跪坐,和中国历史剧的跪坐(三国演义)就可以看出真正的坐姿。

·礼节
1、揖礼:直立,左手心贴压右手背(女子相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手藏在袖子里,
两臂伸直,高举加额,然后向对方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身体再次齐眉,
然后手放下。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
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体和胳膊不用动。

3、颔首: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4、拜礼:直立,左手心贴右手背(女子相反),左手在外,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
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
手仍不分散,自然翻转,下落至地,左手心压右手背,右手心贴于地。

然后,头也缓缓
向下,此时头可至手(触手背即起,称“空首”,即一般所言“拜”);或者至地(手
在膝前,头在手前,头抵地后停留一段时间再抬起,称“稽首”,为最重的拜,以拜天
地与父母)。

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

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
(拜两次,将刚才的动作重复一次)……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5、女子肃拜:跪,然后双手贴合,向下,但不至地(异说,至地亦可)。

右手心压左手
背,左手心向地面方向。

继而上身微前俯,俯而不折;俯首,但头不至手。

然后平身。

行礼时,双手姿势可更自然灵活,右手心压左手背,拢手下垂即可。

若女子正坐时,也
可依此行礼。

6、答拜:对方拜后,以拜礼答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