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基本礼仪 (2)
汉服基本礼仪(图片版)

汉服基本礼仪(图片版)
一、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汉服礼仪知识

汉服礼仪知识汉服礼仪是指在穿着汉服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礼仪规范。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穿着汉服不仅可以展现个人的审美品味,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一、汉服种类1.男士汉服:包括褂、袍、衫等。
2.女士汉服:包括旗袍、对襟衣、长裙等。
二、穿着要点1.上衣:男士穿褂,女士穿对襟衣或旗袍。
上衣应该紧贴身体,不宜过大或过小。
2.下装:男士穿长裤,女士则可以选择长裙或长裤。
下装应该舒适合身,不要过紧或过松。
3.鞋子:男女均可选择平底鞋或布鞋搭配汉服。
鞋子颜色应与汉服相协调。
4.发型:男女均可选择盘发或披肩发型。
发带和头花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
三、礼仪规范1.行走姿态:穿着汉服时,应该保持优雅的行走姿态。
男士应该挺胸抬头,女士则要保持身体挺直,小步轻盈。
2.坐姿:男女坐姿应该端庄,不要跷二郎腿或交叉腿。
女士可以将裙摆向一侧,露出鞋子。
3.拜访礼仪:在拜访他人时,应该先行敲门并等待对方开门。
进入房间后,应该先行拜访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4.用餐礼仪:在用餐时,应该先行等待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开口动筷。
用餐时要保持安静、文雅的态度。
5.交流礼仪:在交流中要注意言谈举止。
不要说话过于尖锐或过于低沉。
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语气。
四、注意事项1.穿着汉服时,不宜搭配过多的首饰和配件。
首饰和配件的颜色和款式也需要与汉服相协调。
2.穿着汉服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影响汉服的美观度。
3.穿着汉服时,应该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也要注意汉服的保养和清洗。
总之,穿着汉服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穿着汉服时,我们需要遵守礼仪规范,并注意细节和注意事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汉服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汉服小知识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一弹--礼仪一、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
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但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袍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二弹--礼仪二、坐容: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héng,.脚胫】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跽【jì】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
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
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胡坐:女子坐容,两腿稍偏即可。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三弹--礼仪三、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汉服礼仪知识

汉服礼仪知识一、汉服的起源与发展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起源于汉朝,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
汉服的设计注重体现儒家思想和礼仪文化,强调尊重、庄重和雅致。
在汉代,汉服是官员和士人的正式礼服,也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直到近年来得到了一些人的重新关注和喜爱。
二、汉服的款式和特点汉服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衣、裳、裙、袍等。
其中,常见的有襦、衫、袄、褙、褡、衩、裤等。
汉服注重线条的简洁和流畅,强调对身材的修饰和展示。
汉服的特点是腰部的高提和束腰,使得身材更加挺拔和优雅。
另外,汉服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常常运用刺绣、云纹、龙凤图案等装饰,使得服饰更加华丽和精致。
三、汉服的穿着礼仪穿着汉服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包括以下几点:1. 裙襦合身:汉服的裙襦要合身,不可过大或过小,以展现出身材的曲线美。
2. 衣襟对襟:穿着汉服时,要注意衣襟的对称,左右两侧要平整一致。
3. 腰带系紧:汉服的腰带要系紧,以突出腰部的线条和提升整体形象。
4. 衣袖下垂:汉服的袖口要自然下垂,不可过长或过短,以保持整洁和端庄。
5. 步履轻盈:穿着汉服行走时,要保持步履轻盈优雅,不可拖沓或踉跄。
6. 坐姿端庄:坐下时,要保持坐姿端庄,不可趴伏或懒散。
7. 身姿挺拔:穿着汉服时,要保持身姿挺拔,胸部微收腹,以展现出优雅的气质。
四、汉服的礼仪用语在穿着汉服时,还有一些特定的礼仪用语和称谓:1. 问安:见到他人时,可以说“问安”,表示礼貌和尊重。
2. 番位:指的是汉服上的不同位置,如“贵妃番位”、“嫔妃番位”等,用于表示地位和身份。
3. 敬酒:在参加宴会或庆典时,可以用敬酒的方式表示祝福和敬意。
4. 衔冠:特指男性在参加重要场合时佩戴冠冕,表示尊重和庄重。
五、汉服的文化意义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风采和礼仪之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穿着汉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身份认同的表达。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

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穿着汉服的基本礼仪古代服装,又被称为汉衣冠、中华衣冠、汉装、礼服,是汉族人传统式民族服装。
汉服基本礼仪范文

汉服基本礼仪范文尊敬的领导、亲朋好友、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汉服的基本礼仪。
1.衣着规范。
汉服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文化,其装束造型独特,颇具韵味。
在穿着方面,男士应穿着长褂、长袍等,女士则穿着长裙、长袍等。
在选择颜色方面,要尽量选择传统的绿、蓝、白等素色,避免过于花俏的颜色与图案。
同时,要注重衣着的整洁,避免出现脱扣、污渍等情况。
2.礼仪应对。
在汉服中,要注重礼仪的应对。
观礼时要保持自然的姿态,不要有过多的摆弄动作。
受到礼节时,要站起身体,保持微笑,适度鞠躬致谢。
同时,要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的观展体验。
3.行走方式。
在穿汉服时,行走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
男士在行走时,要保持稳定的步伐,拖地的长袍要小心踩踏以免跌倒。
女士在行走时要小步快走,不宜迈得太大,同时要小心裙摆的摆动,避免与他人碰撞。
4.坐姿端正。
在汉服中,坐姿也是需要注意的。
男士应保持挺胸直腰的坐姿,不宜趴在椅子上,更不宜趴在桌子上,以免给人不庄重的印象。
女士应保持双腿并拢、身体挺直的坐姿,避免露出裙底。
5.用餐礼仪。
在汉服中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
要用餐时坐好,不要伸懒腰,不要低头弯腰,不要大声吆喝。
要用筷子取食物时,不要用手接触食物,用筷子夹取即可。
在进食时要保持整洁,不要留下食物渣滓,也不可挑食、浪费。
6.礼貌待人。
在穿汉服时,要注重礼貌待人。
无论是对待领导、长辈,还是对待普通朋友,都要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在问候他人时,要用清晰、温和的语气表达,避免大声喧哗、咄咄逼人的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汉服基本礼仪的介绍。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尊重并继承这一传统。
在穿着汉服时,我们要遵循基本的礼仪要求,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自己的修养和美德。
让我们一起传承汉服文化,共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谢谢大家!。
第一堂课 汉服基本礼仪

2016.07.25。
主题:汉服基本礼仪。
主讲人:礼仪讲师循古风歆妤一基本礼仪中的站与坐:1.站——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
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即,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双脚稍稍分开,身体不可随意摇动,以肃立的方式,恭敬的站立。
因汉服的衣袖比较宽大,所以经立时可两手相合,掩于袖中,并自胸口自然的下垂至下腹丹田处。
注意,站立时身体切忌过分笔挺,手臂切忌僵直,让汉服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从而展现出华夏文明之美。
2.坐——汉服礼仪中的“坐”并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坐”,我们现在的坐因为坐的是胡凳,所以被称为“胡坐”。
坐容:贾子曰:坐以经坐之容,胻(音横)不差而足不跌。
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这是说让我们以跪坐的方式席地而坐'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自然垂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这种坐法也被称为雅坐。
但现在雅坐的方式已经非常少见了,穿汉服也可以胡坐且胡坐的道理与雅座相同,要身姿端正,两腿不能叉开,双手垂放在膝盖上。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性别不同双手的摆放是有差别的:男士可以双手握拳,放在膝盖上或桌子上;女士可以将双手互握,放在膝盖或桌子上,也可以将双手收拢着抱在腹部。
二基本礼仪之行礼1.正规揖礼——根据《道德经》中的说法,左手为阳,右手为阴,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为极礼。
所以在正规揖礼中,男士为左手压右手,女士相反为右手压左手。
并且要将手藏于袖中,以手加额,鞠躬九十度。
然后起身,起身同时手随着起身的动作再次齐眉,然后将手放下。
(手随着起身而齐眉的动作叫做“兴”)正规揖礼的鞠躬度数为九十度,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一般用表示于对长辈,老师及有尊贵地位的人的尊敬。
正规揖礼是一种大礼。
2.一般揖礼——一般揖礼除鞠躬度数为四十五度外,与正规揖礼相同,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汉族地区的礼仪和服饰

茶文化
▪ 茶——天、地、人间 的人道、心道
▪ 茶叶需净 茶器需净 茶水需净 人心亦需静
▪ 茶道,华夏宴饮中 最神秘微妙的结构 元素。
茶礼
(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 (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
“谢谢”。 (三)叩指礼: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 (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 以示欢迎。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 赶快离开。
七夕节
▪ 七月初七日为传统七夕节,夏历七月旧时 称为“兰月”,故七夕那天晚上又称为 “兰夜”。
▪ 祭月之仪 ▪ 天河夜话 ▪ 拜织女会 ▪ 兰夜斗巧 ▪ 化生求子
唐
唐
拜
蛛
新
丝
月
乞
巧
花朝节
▪ 相传花朝节是百花仙子的生日。花朝节在公历中 的日期是3月份,大致在节气“惊蛰”到“春分” 之间 。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饼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挂钟馗像,悬挂菖蒲,
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 ▪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植树 放风筝 扫墓
插柳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登高远眺、赏菊、插茱
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寒食节
▪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亦称“禁烟节”、 “冷节”、“百五节”
▪ “合卺 ”,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 对饮酒的仪式。即俗称“交杯酒”。酒杯一分为 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两人 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基本礼仪。
一基本礼仪中的站与坐:
1.站——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
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即,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双脚稍稍分开,身体不可随意摇动,以肃立的方式,恭敬的站立。
因汉服的衣袖比较宽大,所以经立时可两手相合,掩于袖中,并自胸口自然的下垂至下腹丹田处。
注意,站立时身体切忌过分笔挺,手臂切忌僵直,让汉服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从而展现出华夏文明之美。
2.坐——汉服礼仪中的“坐”并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坐”,我们现在的坐因为坐的是胡凳,所以被称为“胡坐”。
坐容:贾子曰:坐以经坐之容,胻(音横)不差而足不跌。
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这是说让我们以跪坐的方式席地而坐'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自然垂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这种坐法也被称为雅坐。
但现在雅坐的方式已经非常少见了,穿汉服也可以胡坐且胡坐的道理与雅座相同,要身姿端正,两腿不能叉开,双手垂放在膝盖上。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性别不同双手的摆放是
有差别的:男士可以双手握拳,放在膝盖上或桌子上;女士可以将双手互握,放在膝盖或桌子上,也可以将双手收拢着抱在腹部。
二基本礼仪之行礼
1.正规揖礼——根据《道德经》中的说法,左手为阳,右手为阴,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为极礼。
所以在正规揖礼中,男士为左手压右手,女士相反为右手压左手。
并且要将手藏于袖中,以手加额,鞠躬九十度。
然后起身,起身同时手随着起身的动作再次齐眉,然后将手放下。
(手随着起身而齐眉的动作叫做“兴”)正规揖礼的鞠躬度数为九十度,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一般用表示于对长辈,老师及有尊贵地位的人的尊敬。
正规揖礼是一种大礼。
2.一般揖礼——一般揖礼除鞠躬度数为四十五度外,与正规揖礼相同,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一般揖礼是用于平辈之间的礼节。
另外,汉服行礼的礼仪中还有一种行礼方式称为拱手礼。
3.拱手礼——拱手礼类似于揖手礼,只是身体与胳膊不用动。
拱手礼类似于现在所讲的“作揖”作用相当于我们的颔首致意。
是非常熟识的人之间的礼节。
4.叉手礼——叉手礼是将两手手指平伸,后将两手交叉平伸后举起。
叉手礼在儒生的礼节中十分常见。
一般情况下做叉手礼时,两手的位置是左手压于右手,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右手压左手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两手的位置不同,表达意义有很大
的差别。
左手压于右手可用于日常的行礼,而右手压于左手则不能。
在比武中,左手压右手代表点到为止,而左呀右则代表以性命相搏。
因二者所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所以在行叉手礼时要格外注意,以免引起误会。
5.女子行礼——在汉族的礼节中,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以特殊的方式行礼,甚至女子礼节是稍稍高于男子的,就是说行礼是处于忍让的风度。
女子行礼时,只要两手合拢放在胸前正中,微微屈膝,微微低头,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汉族礼节中女子的“万福礼”并不是平常电视剧中所见的,把手放在侧面行礼,这种行礼方式是满族的。
汉族的行礼方式是:把手稍稍举起,位于胸腹之间,而后微微屈膝,即可。
四拜礼
1.正规拜礼——直立跪地,后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
行拜礼要跟据礼节的大小,决定起身或再拜。
一般对于长辈或是古代君王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仪式中,也会向父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有时对长辈或平辈会有行三拜或一拜的差别。
2.一般拜礼:在聚会、聚餐的同时,有客人到来互相打招呼时,要行一般的拜礼。
只要跪在地上,手掌着地,额头贴在手掌上,后平身即可。
五迎宾常礼
古人十分注重衣服的整洁,衣冠不整是不能够接待客人的。
另外迎客是不能穿便服的'所以迎客之前要穿着用于迎客的正装。
迎客时主人站在大门的东边(我们平常所说的“东道主”就是由此而来),客人要站在与主人相反的西方,然后,由主人带路,将客人引领至屋内。
六宴请
宴请:
东道先说“请”主人先拿出筷子,这时客人要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这在女子也较为普遍。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汉族礼仪中最基本的礼节,包括:站与坐,行礼与拜礼,女子礼节,迎宾和宴请几类。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