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刘洋成;刘伟;陈刚;项峥;陈长兰【摘要】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 以95%乙醇溶液提取白花败酱草, 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对提取物进行萃取.正丁醇提取物分别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葡聚糖凝胶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 然后应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 共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 结合相关文献对比后确定全部化合物结构.分别为Caffeic acid ethyl ester (1), 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 (2), Apigenin (3), Luteolin (4), Menthalignin (5), Methyl 2- (4-hydroxyphenyl) acetate (6), trans-Ferulic acid (7).其中化合物1~3, 6, 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To study the constituents of Patrinia villosa Juss. P. villosa Juss. was extracted with 95% ethanol. Then the extractionwasextracted by petroleum ether, dichloromethane and n-butanol, respectively. The n-butanol extraction was separated by silica gel colum chromatography,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sephadex LH-20 column chromatography.Then the compounds were purified by semi-preparative HPLC. 7 compounds including Caffeic acid ethyl ester (1), 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 (2), Apigenin (3), Luteolin (4), Menthalignin (5), Methyl 2- (4-hydroxyphenyl) acetate (6), trans-Ferulic acid (7). were identified by NMR technology and references. Compound 1 ~ 3, 6, 7 were isolated from Patrinia Juss for the first time.【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5)002【总页数】4页(P138-140,170)【关键词】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纯化;分离;结构鉴定【作者】刘洋成;刘伟;陈刚;项峥;陈长兰【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药学院,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沈阳 110036;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沈阳 110016;辽宁大学药学院,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沈阳 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 Juss.)为败酱科败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攀倒甑的干燥全草[1].其性味苦、寒、无毒;具有散瘀消肿,活血排脓等功效.败酱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阑尾炎、痢疾、肝炎、扁桃体炎、痈肿疮毒等症[2].近年来,本课题组对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分离得到了大量单体成分[3-10].同时,对败酱草的无机元素及挥发性成分也做了系统的研究[11-12].在前期研究的工作基础上,本实验继续对白花败酱草95%乙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柱色谱以及及半制备HPLC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得到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Caffeic acid ethyl ester (1), 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 (2),_Apigenin (3), Luteolin (4), Menthalignin (5), Meth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 (6), trans-Ferulic acid (7)(图1).其中化合物1~3,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图1 单体化合物分子式1 仪器与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HITACHI,检测器UV Monitor);YMC ODS-A制备色谱柱(10 × 250 mm, 5 μm, YMC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Buker公司,TMS做内标).柱色谱硅胶(200~300目)购自中国青岛海洋化工厂;葡聚糖凝胶LH-20购自北京绿百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ODS柱色谱填料购自美国Welch公司.实验所需有机溶剂均购自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白花败酱草购自河北祁新中药颗粒饮片有限公司.2 提取与分离白花败酱草干燥全草15 kg,粉碎后以6倍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减压浓缩得到浸膏约1 400 g.将浸膏用适量的水分散,分别用等体积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依次萃取3次,减压浓缩回收萃取溶剂得石油醚层162.6 g,乙酸乙酯层203.4 g,正丁醇层349.2 g.将正丁醇层萃取物经过硅胶柱层析色谱,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溶剂进行梯度系统,经ODS色谱柱分离后,依次用体积分数为20%、40%、60%、80%及100%的甲醇梯度洗脱.其中体积分数为40%(39.5 g)和60%(38.7 g)甲醇部分再通过流动相系统为CH2Cl2-MeOH的硅胶色谱柱分离,体积分数从100;0-0;100进行梯度洗脱,得到流分Fr.4及Fr.6.最后将两部分流分经过反复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ODS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出化合物1(14.6 mg),2(2.3 mg),3(3.4 mg),4(6.3 mg),5(11.0 mg),6(4.3 mg),7(10.5 mg).3 结构鉴定化合物1:无色方晶.1H-NMR (400 MHz, DMSO-d6): 7.46 (1H, d, J = 16.0 Hz, H-7), 7.04 (1H, d, J = 2.0 Hz, H-2), 7.00 (1H, dd, J = 2.0, 8.0 Hz, H-6), 6.75 (1H, d, J = 8.0 Hz, H-5), 6.25 (1H, d, J = 16.0 Hz, H-8), 4.15 (2H, q, J = 7.2 Hz, H-10), 1.24 (3H, t, J = 7.2 Hz, H-11). 13C-NMR (100 MHz, DMSO-d6):125.5(C-1), 114.8(C-2), 145.5(C-3), 148.3(C-4), 115.7(C-5), 121.3(C-6),144.9(C-7), 113.9(C-8), 166.5 (C-9), 59.7 (C-10), 14.2 (C-11).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3],鉴定为Caffeic acid ethyl ester.化合物2:白色针晶.1H-NMR (400 MHz, DMSO-d6): 7.46 (1H, d, J = 16.0 Hz, H-7), 7.04 (1H, br. s, H-2), 7.00 (1H, d, J=8.4 Hz, H-6), 6.75 (1H, d, J = 8.4 Hz, H-5), 6.25 (1H, d, J = 16.0 Hz, H-8), 4.11 (2H, t, J = 6.4 Hz, H-10), 1.61 (2H, m, H-11), 1.36 (2H, sex, J = 7.2 Hz, H-12), 0.90 (3H, t, J = 7.2 Hz, H-13).13C-NMR (100 MHz, DMSO-d6): 125.5 (C-1), 114.8 (C-2), 145.5 (C-3), 148.3 (C-4), 115.7 (C-5), 112.3 (C-6), 144.9(C-7), 113.9(C-8), 166.6 (C-9), 63.4 (C-10), 30.3 (C-11), 18.6 (C-12), 13.5 (C-13).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4],鉴定为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化合物3:黄色粉末.1H-NMR (400 MHz, DMSO-d6): 7.92 (1H, d, J = 8.8 Hz, H-2’), 7.92 (1H, d, J = 8.8 Hz, H-6′), 6.92 (1H, d, J = 8.8 Hz, H-3′), 6.92 (1H, d, J = 8.8 Hz, H-5′), 6.78 (1H, s, H-3), 6.48 (1H, d, J = 2.0 Hz, H-8), 6.19 (1H, d, J = 2.0Hz, H-6). 13C-NMR (100 MHz, DMSO-d6): 164.1 (C-2), 102.3 (C-3), 181.8 (C-4), 157.3 (C-5), 98.8 (C-6), 163.7 (C-7), 93.9 (C-8), 161.4 (C-9), 103.7 (C-10), 121.1 (C-1′), 128.4 (C-2′, 6′), 115.9(C-3′, 5′), 161.1(C-4′).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5],鉴定为Apigenin.化合物4:黄色粉末.1H-NMR (400 MHz, DMSO-d6): 7.41(1H, br. s, H-6′),7.39 (1H, brs,H-2′), 6.89 (1H, d,J = 8.0 Hz, H-5′), 6.58 (1H, s, H-3), 6.44 (1H, br. s, H-8), 6.19 (1H, brs,H-6). 13C-NMR (100 MHz, DMSO-d6): 164.2 (C-2), 102.9 (C-3), 181.6 (C-4), 157.3 (C-5), 98.8 (C-6), 163.9 (C-7), 93.8 (C-8), 161.5 (C-9), 103.7 (C-10), 121.5 (C-1′), 113.4 (C-2′), 145.7 (C-3′), 149.7 (C-4′), 116.0 (C-5′), 119.0 (C-6′).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6],鉴定为Luteolin.化合物5:深绿色无定型粉末.1H-NMR (400 MHz, DMSO-d6): 8.08 (1H, s, H-7), 7.62 (1H, s, H-8′), 7.45 (1H, d, J = 9.0 Hz, H-6), 7.22 (1H, s, H-5), 7.21 (1H, s, H-6′), 6.58 (1H, s, H-3′). 13C-NMR (100 MHz, DMSO-d6): 126.6(C-1), 123.0(C-2), 136.1(C-3), 140.9(C-4), 119.6(C-5), 121.1(C-6), 127.0(C-7), 127.1(C-8), 167.6(C-9), 110.1(C-1′), 144.8(C-2′), 103.9(C-3′), 148.0(C-4′), 142.5(C-5′), 108.2(C-6′), 126.4(C-7′), 110.8(C-8′).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7],鉴定为Menthalignin.化合物6:无色油状.1H-NMR (400 MHz, CH3OH-d6): 7.10 (2H, d, J = 8.13 Hz, H-3), 7.10 (2H, d, J = 8.13 Hz, H-5), 6.76 (2H, d, J = 8.13 Hz, H-2), 6.76 (2H, d, J = 8.13 Hz, H-6), 3.70 (3H, s, H-9), 3.56 (2H, s, H-7). 13C-NMR (150MHz, DMSO-d6): 125.0 (C-1), 130.8 (C-2), 115.7 (C-3), 156.8 (C-4), 115.7 (C-5), 130.8 (C-6), 40.0 (C-7), 172.6 (C-8), 52.1 (C-9).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8],鉴定为Meth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化合物7:黄色针状晶体.1H-NMR (400 MHz, CH3OH -d6): 7.63 (1H, d, J = 15.9 Hz, H-7), 7.20 (1H, d, J = 1.7 Hz, H-2), 7.09 (1H, dd, J = 8.2, 1.7 Hz, H-6), 6.84 (1H, d, J = 8.2 Hz, H-5), 6.34 (1H, d, J = 15.9 Hz, H-8), 3.92 (3H, s, -OCH3).13C-NMR (100 MHz, CH3OH-d6): 127.0 (C-1), 110.8 (C-2), 149.7 (C-3), 148.5 (C-4), 115.6 (C-5), 123.2 (C-6),146.1 (C-7), 115.3 (C-8), 170.2 (C-9), 55.6 (-OCH3).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19],鉴定为trans-Ferulic acid.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彭金咏, 范国荣, 吴玉田. 白花败酱草黄酮类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快速制备[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13):977-979.[3] XIANG Z, CHEN N, XU Y, et al. New Flavonoid from Patrinia villosa (Thunb.)Juss. [J]. Pharmaceutical Biology,2016,54(7):1219-1222.[4] XIANG Z, ZHAO S S, ZHAO Y,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atrinia villosa (Thunb.)Juss. [J].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y,2017, 36 (12): 2425-2430.[5] YAN XJ, LIU W, ZHAO Y, et al.A new biphenylneolignan from leaves of Patrinia villosa (Thunb.)Juss. [J]. Pharmacognosy Magazine,2016,12: 1-3.[6] YANG Y F, MA H M, CHEN G, et al. A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 glycoside and a new quinic acid methyl ester from Patrinia villosa [J].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16, 18(10): 945-951.[7] 阎新佳, 郑威, 温静, 等. 白花败酱草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52(13). 1126-1131.[8] 项峥, 阎新佳, 温静, 等. 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52(3): 185-187.[9] 阎新佳, 郑威, 温静, 等. 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2017,48(2):247-251.[10] 包永睿, 阎新佳, 王帅, 等. 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药材, 2017, 40(2): 347-349.[11] LI W L, YANG X X, WANG S, et al. Species classification and bioactive ingredients accumulation of BaiJiangCao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inorganic elements analysi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J]. Pharmacognosy Magazine,2015,44(11): 756-763.[12] 刘伟, 贾绍华, 项峥. GC-MS法检测白花败酱草与黄花败酱草挥发性成分[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2(1):6-10.[13] 丁盈, 蒋梅香, 周应军,等. 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7, 17(6):386-389.[14] XU J, LI X, ZHANG P, et al. Antiinflammatory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Smilax bockii warb[J].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005, 28(4):395-399.[15] MESELHY M R. Constituents from Moghat, the Roots of Glossostemon bruguieri (Desf.)[J]. Molecules, 2003, 8(8):614-621.[16] 陈封政, 向清祥, 李书华. 孑遗植物桫椤叶化学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28(6):1246-1249.[17] 徐凌玉, 李振麟, 蔡芷辰,等.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2013, 44(20):2798-2802.[18] 曲鹏, 刘培培, 付鹏,等. 黄河三角洲耐盐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HK14-01的次生代谢产物[J]. 微生物学报, 2012, 52(9):1103-1112.[19] SEKI T, MORIMURA S, TABATA S,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vinegar produced from distilled residues of the Japanese liquor shochu[J]. J. Agric. Food Chem., 2008,56(10):3785-3790.。

败酱草的功能主治及禁忌症

败酱草的功能主治及禁忌症

败酱草的功能主治及禁忌症1. 功能主治败酱草(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一种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和传统医学中。

其根部是药用部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1.1 血液循环改善败酱草被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用于治疗心脏病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它可以促进血流,提高心脏功能,并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1.2 抗菌和抗炎败酱草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炎能力。

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抗各种感染。

此外,败酱草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1.3 抗氧化活性败酱草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防止细胞损伤和衰老。

败酱草的抗氧化特性有助于保护心脏、肝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健康。

1.4 降压和抗衰老败酱草被广泛应用于血压控制方面。

它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此外,败酱草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减缓衰老过程,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 禁忌症尽管败酱草有许多益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2.1 孕妇禁用败酱草对孕妇有潜在的危险,并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流产。

因此,孕妇应完全避免使用败酱草及其制品。

2.2 凝血障碍患者禁用败酱草具有抗凝血作用,可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性。

因此,如果患有凝血障碍的个体使用败酱草,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这类患者应避免使用败酱草。

2.3 药物相互作用败酱草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药物副作用。

相互作用可能涉及抗凝血药物、降压药物、心脏病药物等。

在使用败酱草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2.4 高血压患者慎用败酱草可以降低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使用它时应慎重。

在使用败酱草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它不会对血压产生过度的影响。

结论败酱草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草药。

它可以用于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抗氧化、降压和抗衰老等方面。

【推荐下载】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分析 绝对令你大吃一惊

【推荐下载】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分析  绝对令你大吃一惊

[键入文字]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分析绝对令你大吃一惊
提起败酱草,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据了解,败酱草在中药中是一种可以清热解毒的药品,同时它也属于一种野菜。

那么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其实任何一种野草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只是适用的范围不同而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败酱草的功效和作用吧!
提起败酱草,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据了解,败酱草在中药中是一种可以清热解毒的药品,同时它也属于一种野菜。

那么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其实任何一种野草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只是适用的范围不同而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败酱草的功效和作用吧!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用酱草草浸剂在体外,可以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对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所以,我们只要食用一些败酱草就可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

2.镇静作用
其实,败酱草也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主要是它所含的皂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根据调查,败酱草挥发油口服,可以对小鼠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而且能够增强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效果,当小鼠服用了它之后,就可以加长一定的睡眠时间。

1。

败酱的药用价值及市场价值

败酱的药用价值及市场价值

败酱的植物药用及市场价值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XXXX班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XX败酱的植物药用及市场价值1.基本信息败酱(黄花龙牙)学名: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英文名:Yellow Patrinia 科名:败酱科Valerianace ae释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2.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

根状茎横走,有陈腐气味;地上茎下部有脱落性倒生粗毛,茎上部近无毛或有一排硬毛。

基部叶簇生,卵形或长卵形,有长柄,不裂或羽状分裂,钝头,边缘有粗齿,花时枯萎;茎生叶对生,披针形或阔卵形,长5—15厘米,2—3对羽状深裂或全裂,顶端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椭圆形或披针形,向下逐渐变小,边缘有粗齿,两面疏生粗毛或近无毛;靠近花序的叶片线形,全缘。

顶生大型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序梗仅一侧有白色硬毛,苞片小;花萼不明显;花冠黄色,直径2—4毫米,上端5裂;雄蕊4。

瘦果长椭圆形,长3—4厘米,无翅状苞片,仅有由不发育2室扁成窄边。

花期7—8月。

3.资源分布本科有13个属,400余种,大部分分布于北温带。

我国有3属,40余种,南北均有分布生于山坡草丛、灌木丛中。

已知药用3属,24种。

4.化学成分败酱的化学成分在近20年的时间里国内外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近10年,我国学者对其研究较多,许多新成分被分离出来,现将化学成分综述如下"4.1齐墩果酸苷类:黄花败酱皂苷(s c a b i o s i d e s)B、D、E、F、G。

败酱皂苷(p a t r i n o s i d e s)A1、B1、C1、D1、E、F、G、H、J、K、L、M是在黄花败酱中最早研究发现的齐墩果酸苷类之后陆续有许多新成分被我国学者分离出来,有齐墩果酸-3-B-O-A-L-鼠李吡喃糖基(1y2)-A-L-阿拉伯吡喃糖苷(即B-常春藤素)、齐墩果酸-3-O-A-L-鼠李吡喃糖基(1y2)-B-D-木吡喃糖苷、齐墩果酸-28-O-B-D-吡喃葡萄糖苷、齐墩果酸-3-O-A-L-吡喃鼠李糖(1y2)-B-D-吡喃木糖苷、齐墩果酸-3-O-B-D-吡喃葡萄糖(1y3)-A-L-吡喃鼠李糖(1 y2)-B-D-吡喃木糖苷。

败酱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败酱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败酱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具备抗炎作用•败酱草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它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对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强化免疫系统•败酱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 降血压•研究发现,败酱草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4. 抗氧化作用•败酱草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酚类化合物等。

•它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5. 改善肝功能•研究发现,败酱草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肝脏氧化应激,减少肝损伤。

•它可以促进肝脏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组织,改善肝功能,预防和治疗肝病。

6. 抗菌作用•败酱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7. 缓解焦虑和压力•败酱草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它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情绪紧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8. 抗肿瘤作用•败酱草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和侵袭能力,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效果。

综上所述,败酱草具有抗炎、强化免疫系统、降血压、抗氧化、改善肝功能、抗菌、缓解焦虑和压力、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

它是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

败酱草提取物

败酱草提取物

败酱草提取物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名称-KinGreen]: 败酱草提取物[英文名称-KinGreen]: Herba Patriniae Extract[拉丁名称-KinGreen]: 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原料别名-KinGreen]: 苦菜、兔儿菜、兔仔菜、小金英、鹅仔菜、燕儿尾、陶来音—伊达日阿(蒙古族名) 胭脂麻,白花败酱,苦猪菜,苦斋,苦斋婆,苦斋麻(029-81 3 2 1 4 9 5)。

[产品来源-KinGreen]: 败酱草提取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

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

茎直立,高10—30cm,全体无毛。

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

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

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

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苦菜新鲜的时候没其他怪味,晒干后有强烈味道,如脚臭。

但是效果非凡。

[原料分布-KinGreen]: 山苦荬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福建省为盛产地,原苏联、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化学成分-KinGreen]: 主要含三萜类成分:黄花败酱皂苷A~F,常春藤皂苷,齐墩果酸等;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芦丁,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等;香豆素类成分:东莨菪内酯,七叶内酯等;还含挥发油、环烯醚萜类、甾醇类等。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败酱草,又称曾子草、败血草、拜忏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

败酱草叶形独特,柔软而滑嫩,由于含有一定量的草酸晶体,所以叶片触感凉滑,奇特的触感使得败酱草在民间素有“罗汉掌”之称。

败酱草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价值,还有着丰富的功效与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败酱草的功效1. 清热解毒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内火引起的口舌生疮、喉咙痛、胃炎等疾病。

败酱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机体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此外,败酱草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治疗感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 活血化瘀败酱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状。

战国以来败酱草被应用在外伤、跌打损伤和淤血瘀血等方面,以其疗效显著而广泛流传。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败酱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液流变性,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3. 抗炎止痛败酱草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炎症引起的疼痛症状。

败酱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败酱草还含有一定量的鞣质,可以收敛组织,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红肿。

4. 利尿通淋败酱草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水肿和尿路感染等问题。

败酱草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刺激肾脏排尿,加快尿液的排出。

同时,败酱草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尿路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5. 护肝养肝现代研究发现,败酱草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的功能。

同时,败酱草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调节肝功能,从而起到护肝养肝的作用。

目前,败酱草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乙肝、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6. 调理肠胃败酱草具有调理肠胃的作用,可以改善胃肠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增加营养吸收。

黄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柳;姜海;王雪莹;刘畅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12(029)004
【摘要】从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对败酱科(Valerianaceae)败酱属(Patrinia)植物黄花败酱草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进展和一些重要结果进行了概述,为黄花败酱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69-172)
【作者】杨柳;姜海;王雪莹;刘畅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王盈
2.黄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J], 赵志勇;杨姣
3.黄花败酱三萜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任慧玲
4.黄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全景羽;刘俊芳;余林中;王静;麦明朗;余洁英
5.黄花夹竹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J], 宋华文;江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二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
3-羰基齐墩果酸型
29-羟基-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

11-羰基-齐墩果酸

3β,12α-二羟基-齐墩果烷-28,13β-内酯


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吡喃木糖-12β,30-二羟基-齐墩果烷-28,13β-内酯

13,28-环氧
-齐墩果烷型
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
木糖基-12β,30-二羟基-齐墩果烷-28,13β-内酯
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30-二羟基-齐墩果烷-28,13β-内酯
DOI: 10.12677/hjmce.2018.64017
131
药物化学
马密霞 等
Continued
11,12 环氧-13,28-环 氧-齐墩果烷型
3-O-β-D-吡喃木糖-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β-内酯 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
3-吡喃鼠李糖-(2’-乙酸乙酯)-28-O-吡喃葡萄糖基-(1→6)-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山奈酚-3-O-β-D-半乳糖(6→1)-α-L-鼠李糖苷 木犀草素
8-O-葡萄糖基-7-甲氧基-4’,5-二羟基黄酮 异牡荆苷 异荭草苷
3’-iso-emustard 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
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 洋芹素 orotinin
orotinin-5-methylether bolusanthol B
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 木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 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Progress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Patriniae Herba
Mixia Ma1,2,3, Yuanzhi Li2, Wenxiang Hu1,3*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2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3Aerospace Military Medicine Laboratory, Beijing Excalibur Space Military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齐墩 白花败酱
果酸型
sulfapatrinoside II β-香树精
3-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齐墩果酸
2α-羟基齐墩果酸


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木糖-(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

木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黄花败酱皂苷 F
黄花败酱皂苷 G
黄花败酱皂苷 D
黄花败酱皂苷 E
齐墩果酮酸
Table 5. Name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from Patrinia 表 5.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名称
种类
黄 花 败 酱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种类
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名称

3-O-吡喃葡萄糖基-(1→3)


吡喃鼠李糖基-(1→2)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

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
异叶败酱皂苷 A
异叶败酱皂苷 B
黄花败酱皂苷 B
Received: Oct. 18th, 2018; accepted: N 9th, 2018
Abstract
Patriniae Herba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which can clear heat, detoxicate, remove dampness and apocenosis, and 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Patriniae Herba, as well as its features and efficacy on liver cancer, colon cancer, and cervical cancer.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atriniae Herba.

3-O-β-D-吡喃木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 木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Table 3.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from Patrinia 表 3.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败酱草种类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别
白花败酱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齐墩烷果型
化合物种类 齐墩果酸型 3-羰基齐墩果酸型 13,28-环氧-齐墩果烷型 11,12 环氧-13,28-环氧-齐墩果烷型
常春藤型
黄花败酱
乌苏烷型
α-香树精
DOI: 10.12677/hjmce.2018.64017
130
药物化学
马密霞 等
Table 4. Name of flavonoids compound from Patrinia 表 4.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名称
败酱草种类
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名称
Open Access
1. 引言
败酱草分为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入药的原植物主要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败酱属(Patrinia)植 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和白花败酱(Patrina villosa Juss, PVJ)的根茎及带根全草,具有清 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改善肝功能、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治疗肠痈、肺痈、痈 肿疮毒以及产后瘀阻腹痛,赤白带下等症[1]。败酱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 列为中品。民间验方中与其它中药配伍,用于治疗肠癌和膀胱癌等癌症[2]。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在 生物学性状稍有区别[3],在化学成分上亦有少许不同,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4]。近年来白花败酱草的抗 肿瘤作用备受关注。现对近年来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的最新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败酱 草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2S)-5,7,2’,6’-四羟基-6,8-二异戊烯基-二氢黄酮 (2S)-5,7,2’,6’-四羟基-6-异戊烯基-二氢黄酮
备注 [6]
[7] [8] [7] [8]
[7] [8] [7] [8]
目前从黄花败酱中共分离鉴定了 56 种三萜皂苷,这些三萜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主要为齐墩果烷型和 乌苏烷型见表 3、表 4 [5]和表 5。这些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黄花败酱,也是败酱草中主要活性成 分之一。
2. 化学成分
败酱草中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甾醇类、 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到 2016 年为止,从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中总共分离鉴定了约 112 种成分,其 中黄花败酱中共分离得到 80 种成分,且以三萜皂苷类成分为主;白花败酱中共分离得到 40 种成分,主 要以黄酮类成分为主。两种植物中获取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如表 1 [5]。
Table 2. Flavonoids compound from Patrinia 表 2.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
败酱草种类 黄花败酱
化合物类别 黄酮醇类
黄酮醇类
黄 酮 类 白花败酱
黄酮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 槲皮素 芦丁
kaempferol-3-O-trirhamninoside 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
Table 1. Chemical compounds category from Patrinia 表 1.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别
败酱草种类
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数量
白花败酱
40 种
黄花败酱
80 种
化合物类别 黄酮类 三萜类
环烯醚萜类 挥发油类 有机酸类
甾醇类 香豆素类 木脂素类 三萜皂苷类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18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9日
摘要
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化瘀的功效。本文主要从化学及药理方面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