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肩周炎课件ppt课件

肩周炎课件ppt课件

02
肩周炎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肩部疼痛
肩周炎患者通常会感到 肩部疼痛,尤其是在夜
间或活动时。
活动受限
肩周炎患者的肩部活动 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 例如外展、内旋和外旋
等动作。
僵硬
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僵 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
时。
无力和麻木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 可能会感到肩部无力或
麻木。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治疗过程
治疗时间、治疗手段、治疗频率等 。
治疗效果
疼痛缓解程度、功能恢复情况等。
经验教训与启示
01
02
03
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注意保暖、避 免过度劳累等。
治疗建议
及时就医、遵循医嘱、积 极配合治疗等。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注意生活细节等。
THANKS。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 的姿势、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等。
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有助于 诊断肩周炎。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肩 部疼痛的疾病,如骨折或关节炎。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肩部疼痛的 全身性疾病。
鉴别诊断
肩袖损伤
对局部组织进行微小刺激,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封闭疗法
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快速缓 解疼痛和炎症。
04
肩周炎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适量运动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久坐、长时 间使用电脑等,应适时起身活动,缓解肩 颈疲劳。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 等,有助于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 力量。

肩周炎诊断标准

肩周炎诊断标准

肩周炎诊断标准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1. 主要症状。

肩部疼痛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状,通常在患侧肩部出现,疼痛可放射至上臂或颈部。

疼痛加重于夜间或活动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伴随着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举手或梳头。

2. 次要症状。

肩部肌肉萎缩、力量下降、肩关节疼痛、僵硬和肩关节周围压痛等次要症状也常见于肩周炎患者。

二、体格检查。

1. 肩部活动度。

通过观察患者的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可以初步判断肩周炎的程度和范围。

2. 肌肉力量。

检查肩部肌肉力量,了解肌肉的萎缩和力量下降情况。

3. 特殊体征。

肩关节压痛、肩关节稳定性检查等特殊体征也是诊断肩周炎的重要参考。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肩关节的骨质增生、关节面变形和骨质疏松情况。

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肩袖肌腱的断裂、肌腱炎和滑囊炎等情况。

3.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肩周炎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肌腱的病变情况,对于肩周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炎症程度。

2. 关节穿刺。

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关节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肩周炎的诊断。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影像学检查显示肩袖肌腱病变等。

六、诊断注意事项。

1.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肩周炎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如颈椎病、冈上肌综合征等。

2. 综合分析。

诊断肩周炎需要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仅要看单一指标,还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肩周炎鉴别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肩周炎鉴别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康骨堂肩周炎鉴别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对于肩周炎这样的疾病,相信人们还是比较熟悉的,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常常会导致患者有肩部疼痛,头部疼痛的症状,患有了肩周炎疾病我们的患者要及早的作出治疗,及时的鉴别诊断,那么肩周炎鉴别诊断方法都有哪些?诊断:肩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尤为明显,有的患者连梳头、穿衣、洗脸都困难,生活无法自理。

关节僵硬:肩关节活动受限是肩周炎早期症状之一,一般出现在疼痛症状明显后3-4周。

开始因为疼痛、肌肉痉挛等不敢动,后来就是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黏连、挛缩,导致肩关节明显僵硬。

疼痛:肩部多为慢性、阵发性疼痛,之后疼痛会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

当气候变化或劳累时,患者的疼痛加重,并放射至颈项及上肢,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则可引起撕裂样剧痛。

鉴别诊断: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的退行性变及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特征是肩关节及其周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甚则僵硬强直。

由于肩关节的解剖和功能的特点,在关节内外还常发生一些其他性质不同的肩痛症,需要与肩周炎相互鉴别,以免失治和误治,导致不良后果。

一、肩周炎与肩关节结核的鉴别肩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及骨型结核,单纯滑膜型结核非常少见。

右肩关节结核较左侧多见。

骨型关节结核,又可分为菌型及干型两种,按病型不同,症状亦异。

其病程进展较缓慢,逐渐现出症状。

常以疼痛,功能障碍为初发症状。

疼痛常出现在三角肌下方,当外展及外旋时痛甚。

三角肌部位肿胀最为明显。

窦道形成为晚期表现,常于关节囊最弱部位穿破,即易于腋窝或三角肌前缘附近穿破。

骨萎缩为初期肩关节结核X 线征像,尤其是滑膜型结核的骨萎缩可持续相当长时间。

肩关节结核以全关节结核最多见。

二、肩周炎与肩部周围肿瘤的鉴别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

其与肩周炎的区别是:患部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局部逐渐肿大。

完整版)肩周炎诊疗方案

完整版)肩周炎诊疗方案

完整版)肩周炎诊疗方案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退行性变和无菌性炎症的疾病,也称为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

该病多在5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单侧多见。

中医认为,该病多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兼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导致。

临床表现包括初期(疼痛期)和中后期(粘连期)两个阶段。

初期主要表现为肩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有很大差异。

疼痛多局限于肩部前外侧,常涉及肩胛区及上臂。

活动时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甚。

中后期肩部疼痛逐渐缓解,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呈“冻结状态”,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专科检查方面,初期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者三角肌附着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外展内旋受限最为显著。

中后期压痛轻微,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尤以外展上举和内旋后伸为著,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病程长者肩部肌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该病的诊断依据包括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辨证分型包括风寒湿痹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和筋骨损伤型。

鉴别诊断需要与肩峰下滑囊炎和肱二头肌肌腱炎相鉴别。

肩袖肌腱炎是一种疼痛主要集中在肩胛骨上方的疾病,疼痛范围在肩关节外展60°-120°之间。

而肩周炎则是一种广泛的肩关节周围炎症,其特点是整个肩关节周围都疼痛,后期肩关节的各个方向的功能活动都受到限制。

治疗方案如下:一、推拿治疗1.治则:对于初期的肩袖肌腱炎病人,应该使用轻柔的手法,加快血液和淋巴的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散和消失。

对于后期的肩袖肌腱炎病人,应该多使用重手法,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肩周炎ppt课件

肩周炎ppt课件

诊断依据及流程
01
诊断流程
02
03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发生的时间、部位 、性质等。
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肩部形态、压痛 、活动度等。
04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方法,如X线 、MRI等。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01
颈椎病
颈椎病也可引起肩部疼痛,但通常伴有颈部症状,如颈 部疼痛、僵硬等。X线和MRI检查可帮助鉴别。
拓展肩周炎的研究领域和深 度,进一步探索其病因、病 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等
谢谢聆听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肩周炎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生 理机制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 别诊断
肩周炎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
治疗等
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措施
肩周炎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介绍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 现和应用,如炎症因 子、代谢产物等
肩周炎与相关疾病的 关系研究,如颈椎病 、糖尿病等
表现为肩部疼痛、力弱,可进行保守 治疗或手术治疗。
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
年龄因素
中老年人更易发生肩周炎,需加强锻炼和保 暖措施。
既往病史
职业因素
长期伏案工作或肩部过度使用人群,需合理 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有肩部外伤或手术史者,需密切关注肩部状 况,及时就诊。
02
01
预警症状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持续加重时,应 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 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 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 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由于对肩周炎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了众多的病因学说,证明了肩周炎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实则与腰腿痛一样,属模糊概念,非单一疾病,是认识的过渡阶段,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研讨,从模糊走向精确,以确定单一诊断,有针对性予以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由于解剖、病理、生化、免疫学及病因学知识的积累,“肩周炎”的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分别所替代,现特分别阐述如下。

(一)肩周炎的分类诊断1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粗隆,经结节间沟、结节间韧带的深面穿出肩关节囊。

此肌腱的滑液鞘位于结节间沟段。

任何肩关节的慢性炎症,或日常生活活动中反复的机械性刺激,都可引起此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粘连形成,使肱二头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有时不能滑动。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无明显诱因,肩痛有时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夜间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检查时在结节间沟或肌腱上压痛,将肌腱向两侧推挤,亦出现疼痛。

扩胸试验(肘伸直、肩外展后伸)引起疼痛。

肩外旋试验(上肢自然下垂,被动屈肘后外旋肱骨)不受限、无疼痛,肩部不冻结。

X线检查阴性者较多,结节间沟切线位摄片,可确定结节间沟有无不平整或骨质增生性改变。

2 喙突炎喙突是肩部肌腱和韧带的主要附着点。

喙锁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以及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胸小肌均附着于喙突,喙突和肌腱之间存在滑膜囊组织。

当肌腱、韧带、滑膜囊的损伤、退变和炎症时,均可累及其附着点—喙突,引起喙突部疼痛和压痛。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青壮年肩前痛的一种常见原因,除疼痛症状外,被动外旋功能也受限,但上举和外展功能一般正常。

本病常易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部痛点封闭有明显止痛效果。

3 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冈上窝,通过肩峰下经肩盂上方及肱骨头上面,附着于肱骨大结节近侧。

肩周炎(全)

肩周炎(全)
• 肱二头肌长头:该肌腱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在肱骨结节间沟与横韧带形成的骨纤维管道中通过,当肩关 节运动时,该经过长期的摩擦和过度运动可引起腱鞘充血,水肿、增厚,造成急性水肿或慢性炎症。从而 影响肩关节活动,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
• 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 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因肩部的急慢性损伤,炎症刺激肩峰下滑囊,从而引起肩部疼 痛和活动受限。
肩周炎的诊断与治 疗
肩周炎的定义
• 西医:
•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炎症,以肩关节疼痛和
• 由于本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所以又称为‘‘五十’’肩。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 于体力劳动者。
• 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
• 这三种疾病较为特殊,一般都归于肩周炎里的分型。治疗时需要诊断明确,治疗效果才会明显。
治疗
• 肩周炎的治疗按疾病阶段分期
• 1、急性期
• 西医:非甾体抗炎药、活血消肿药物
• 中医:中药热敷

推拿手法宜轻,以不刺激患者疼痛为度,可以使用一些润滑或活血药物进行表面轻柔,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等。
中医证型
• 1、风寒侵袭 •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痛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喜
温喜按,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疾病初起。
• 2、寒湿凝滞 •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重,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局部感寒冷、麻
木、重着,得温痛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个功能关节(肩胛胸壁关节、第二肩关节)。

常见肩痛鉴别诊断

常见肩痛鉴别诊断

常见肩痛鉴别诊断
肩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鉴别诊断是确
定肩痛原因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肩痛鉴别诊断。

1.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疼痛通常
出现在肩关节周围,并加重于活动或夜间。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肩关
节活动度减少和肌肉无力。

2. 肩袖损伤:肩袖是肩关节周围四个肌腱的集合,负责稳定肩
关节。

肩袖损伤可能是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导致肩痛和运动受限。

3. 肱骨头坏死:肱骨头坏死是由肱骨头供血不足引起的组织死亡。

这种情况可导致肩痛和关节活动度减少。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
滥用酒精和慢性使用皮质类固醇。

4. 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指肩关节位置异常的情况。

脱位可
导致剧烈的肩痛和肩关节的运动受限。

5. 颈椎病变:颈椎病变可能引起放射到肩部的疼痛。

这种疼痛通常与颈椎的异常位置和压迫神经有关。

6. 急性肩关节滑囊炎:肩关节滑囊炎是肩关节滑囊(一种润滑关节的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这可能导致肩痛和关节活动度减少。

7. 肩关节骨刺:肩关节骨刺是肩关节出现骨性生长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肩痛和运动受限。

这些只是常见肩痛鉴别诊断的一些例子,具体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建议患者在出现肩痛时尽早就医,以便确诊原因并得到适当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于对肩周炎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了众多的病因学说,证明了肩周炎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实则与腰腿痛一样,属模糊概念,非单一疾病,是认识的过渡阶段,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研讨,从模糊走向精确,以确定单一诊断,有针对性予以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由于解剖、病理、生化、免疫学及病因学知识的积累,“肩周炎”的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分别所替代,现特分别阐述如下。

(一)肩周炎的分类诊断1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粗隆,经结节间沟、结节间韧带的深面穿出肩关节囊。

此肌腱的滑液鞘位于结节间沟段。

任何肩关节的慢性炎症,或日常生活活动中反复的机械性刺激,都可引起此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粘连形成,使肱二头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有时不能滑动。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无明显诱因,肩痛有时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夜间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检查时在结节间沟或肌腱上压痛,将肌腱向两侧推挤,亦出现疼痛。

扩胸试验(肘伸直、肩外展后伸)引起疼痛。

肩外旋试验(上肢自然下垂,被动屈肘后外旋肱骨)不受限、无疼痛,肩部不冻结。

X线检查阴性者较多,结节间沟切线位摄片,可确定结节间沟有无不平整或骨质增生性改变。

2 喙突炎喙突是肩部肌腱和韧带的主要附着点。

喙锁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以及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胸小肌均附着于喙突,喙突和肌腱之间存在滑膜囊组织。

当肌腱、韧带、滑膜囊的损伤、退变和炎症时,均可累及其附着点—喙突,引起喙突部疼痛和压痛。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青壮年肩前痛的一种常见原因,除疼痛症状外,被动外旋功能也受限,但上举和外展功能一般正常。

本病常易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部痛点封闭有明显止痛效果。

3 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冈上窝,通过肩峰下经肩盂上方及肱骨头上面,附着于肱骨大结节近侧。

冈上肌是肩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臂外展、上举的起动运动及稳定盂肱关节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因此,冈上肌是肩袖肌群中退变发生最早,肌纤维断裂发生率最高的肌肉,冈上肌腱在大结节止点近侧1厘米范围是肌腱的乏血管区,血液供应最差,受到应力作用的影响最大,冈上肌断裂通常均发生于该“危险区域”。

冈上肌腱炎是劳损和轻微外伤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冈上肌腱钙化则是在冈上肌腱退变的基础上,发生钙盐沉着,形成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在X线片上,肱骨大结节附近,相当于冈上肌腱部,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块状钙化阴影。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和青年运动员。

在劳损和轻微外伤后逐渐引起肌腱退行性改变。

初起感肩前上方疼痛、疲劳,疼痛可向斜方肌方向或上臂和前臂放射。

急性期疼痛较重,剧痛可影响睡眠和饮食,止痛片或镇静剂均不能达到止痛作用,臂上举症状加重,患肩不能受压,过度内收外旋及内旋时均可出现疼痛。

一般疼痛在数周后减轻或消失,但肩部肌肉痉挛,运动受限仍很明显,有时在肩峰下间隙及大结节近侧有局限性压痛,肩关节连续伸屈运动时可扪及关节内砾轧音。

临床检查除肩前方痛和肩峰下间隙及大结节近侧压痛外,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疼痛弧综合征阳性(即患臂上举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

)冈上肌腱钙化,X线肩关节正位摄片可见大结节上方的冈上肌腱内有小的、密度不一致的、不规则的钙化影,部分病例肱骨大结节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稀疏,但须与肩关节内游离体相鉴别。

4 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儿童时两者分开, 成人时常互相交通,可视为一整体。

此滑囊位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

滑囊顶部附着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面,以及三角肌发自肩峰的深面纤维上,其底部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面内外方各2厘米处和肩袖上。

肩关节外展、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而不能被触到。

此滑囊炎的特点多不是原发性的,而是继发于邻近组织的病变,尤以冈上肌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和肌腱袖破裂的影响最大,如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在急性期能破溃至滑囊内引起急性滑囊炎,称钙化性滑囊炎。

当然,也可由直接或间接的外伤所引起。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逐渐增剧,夜间痛较著,常痛醒,尤以肩外展外旋时痛加重,一般位于肩部深处并涉及三角肌的止点,亦可向肩胛部、颈、手等处放射。

压痛点多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常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或积液时,在肩关节区域或三角肌范围内都有压痛。

为减轻疼痛病人常使肩处于内收、内旋位,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

晚期可见肩胛带肌的萎缩。

X 线检查偶可见冈上肌的钙监沉着。

急性外伤所致的三角肌下滑囊炎,往往在伤后数日才出现急性滑囊炎症状。

肩峰下滑囊穿刺,依据积液量及性状有助于诊断病变性质和程度。

5 冻结肩冻结肩又称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是中年以后突发性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挛缩症,好发于50岁前后,故又称“五十肩”祖国医学称为“凝肩”或“漏肩风”。

本病为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经过数月乃至数年时间,炎症逐渐消退,症状得到缓解。

过去统称为肩周炎,1934年Codman首先使用“冻结肩”的诊断名词以便把它和其它肩周炎的疾病区分开来。

本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病理变化为一种多滑囊、多部位的病变,病变范围累及肩峰下或三角肌下滑囊、肩胛下肌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以及盂肱关节滑膜腔,同时可累及冈上肌、肩胛下肌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喙肩、喙肱韧带。

早期滑膜水肿、充血、绒毛肥大伴有渗出,后期滑膜腔粘连闭锁,纤维素样物质沉积。

黄公怡等把冻结肩的临床发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急性期,又称冻结进行期: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

夜间痛剧,压痛范围广泛,喙突、喙肱韧带、肩峰下、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四边孔等部位均可出现压痛。

X线检查一般阴性。

急性期可持续2~3周。

(2)慢性期,又称冻结期:此时痛相对减轻,但压痛范围仍较广泛,关节功能受限发展到关节挛缩障碍,此时关节僵硬,梳头、穿衣、举臂托物、向后腰结带等动作均感困难。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冻结”状态。

关节造影,腔内压力增高,容量减少至5~15ml(正常人20~30ml),肩胛下肌下滑囊闭锁,不显影,肩盂下滑膜皱襞间隙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充盈不全或闭锁。

关节镜检查:盂肱关节囊纤维化,囊壁增厚,关节腔内粘连,肩盂下滑膜皱襞间隙闭锁,关节容积缩小,腔内可见纤维条索及漂浮碎屑。

本期可以持续数月乃至一年以上。

(3)功能恢复期:盂肱关节腔、肩周滑囊、腱鞘的炎症逐渐吸收,血供恢复正常,粘连吸收,关节容积逐渐恢复正常,在运动功能逐步恢复过程中,肌肉的血供及神经营养功能得到改善,大多数患者肩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6 肩撞击综合征肩峰下关节由于结构的原因或动力的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发生肩峰下组织的撞击而产生的疼痛症状,称为肩撞击综合征。

1972年NeerⅡ提出后,才引起同道的重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也是肩袖破裂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变性、损伤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肩峰前1/3及肩锁关节的下面。

临床症状除肩部疼痛外,肩上举受限,疼痛弧征阳性,撞击试验阳性,X摄片可发现肩峰形态异常,肩峰—肱骨头间距缩小,肩峰过长、过低、大结节骨赘形成等。

(二)肩周炎的鉴别诊断1 肩袖损伤:肩袖是覆盖于肩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其共同功能是在任何运动或静止状态使肱骨头与肩盂保持稳定,使盂肱关节成为运动的轴心和支点,维持上臂各种恣势和完成各种运动功能。

如在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时易引起本病。

外力愈大,肩袖撕裂愈严重。

肩袖完全断裂应与部分断裂区分开,部分冈上肌腱断裂者有60°~120°的外展疼痛弧,但仍可自动抬起上臂;而肩袖完全断裂者,则严重影响肩的外展功能,不能抬起上臂。

2 胸廓出口综合征:指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脉在胸腔出口部和胸小肌喙突附着部受压所引起的综合征状。

可因颈肋,前斜角肌附着部先天性肥大,前、中斜角肌先天性分离不全,将出口减少,挤压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引起。

包括过去所谓的颈肋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锁肋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等。

一般主诉单侧肩臂痛,手臂发麻,乏力感,患臂持重物或上举时症状加重。

Adson试验阳性(头旋向后方或同时上肢上举,桡动脉搏动由减弱到消失为阳性)。

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存在颈肋。

特殊体征可与肩周炎作出鉴别。

3 颈椎病:肩部皮肤的感觉神经来C3、C4 神经根,上臂外侧皮神经来自C5、C6。

而深部感觉,包括关节囊,韧带分布的感觉神经来源于C5~C8神经根。

因此,颈椎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损害,症状可累及肩部。

主要表现为颈痛、颈部僵硬、伴一侧肩、上肢痛或上臂和前臂的放射痛。

4 肺沟瘤(Pancoast肿瘤):肺癌发生于肺尖部,可能浸润颈部神经血管,而引起肩部疼痛,上肢感觉异常及血管受压症状,有时易误诊为肩周炎,检查时在锁骨上窝有时可摸到发硬的肿物,肺X线片即可鉴别。

5 肩手综合征:这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上肢植物性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与Sudeck氏骨萎缩属于同一类病变,一般在损伤后发生。

主要症状是肩、上肢及手部疼痛,运动障碍,伴血管运动障碍。

肢体肿胀,浮肿,皮肤温度升高,发热、充血,手指喜取伸直位,被动屈曲出现明显疼痛。

肩关节活动往往受限,但无局限性压痛。

可采用解热镇痛药和扩张血管药物,加强患侧手功能的锻炼。

6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肩周炎,可能与糖代谢紊乱有关,在此基础上加上劳累,受寒原因可使肩关节抵抗力减低而引起本病。

甲亢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呈负氮平衡而致肩周疼痛,肌无力,出现肌萎缩。

因此,少数久治不愈的肩周炎,可能由于内分泌疾病引起,要仔细寻找病因,要治疗肩周炎的同时,给予原发病的治疗,使肩周炎得以根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