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结必须有状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朴,有的比较具体。

这部分内容重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中心。

总结的目的就是要必定成绩,找出缺点。

成绩有哪些,有多大,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获得的;缺点有多少,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如何产生的,都应讲清晰。

3、经验和教训。

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

为便于此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此后的打算。

根据此后的工作任务和规定,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善方法等。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中提到的全部信息应当是精确无误的。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列是小编精心整顿的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但愿能够协助到大家。

现在,都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各届人士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众所周知,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厚的水情结,喜欢逐水而居,滨水而栖,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民来讲,拥有一种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

在都市中蜿蜒流淌的条条河道,不仅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都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都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种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

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都市已成为许多都市的发展目的。

水环境的治理和水边环境建设涉及了截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

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解决、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

对新建河道的护岸构造在生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起步。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日本xx 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坡构造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 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人:日期:•项目背景•项目目标•技术方案目录•项目实施方案•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效益评估•风险评估与对策•可行性综合评价与结论项目背景01当前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存在黑臭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河道现状水质生态系统受损安全隐患河道水生生物群落受到较大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部分河段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030201河道现状介绍治理后可显著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恢复水生生物群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创造亲水空间。

生态修复治理滑坡、泥石流等隐患,保障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除安全隐患河道治理的必要性通常是当地政府或水利部门,也可能是企业或社会组织。

改善河道水质、恢复生态系统、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河道整体环境品质及生态服务功能。

项目发起人及目的项目目的项目发起人项目目标02改善河道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增强生态功能提升河流景观,打造绿色旅游资源总体目标恢复河道生态,提高生物多样性河道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提升河流景观,打造优美旅游景点建立完善的防洪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01020304具体目标与指标重点河段整治与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防洪体系建立与完善河流景观提升与旅游开发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范围技术方案03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工程技术水质改善技术水生生物恢复技术河道治理主要技术手段01020304通过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

建设河岸防护工程、疏浚工程等,改善河道水环境。

采用生物过滤、化学反应等手段,降低河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通过放流鱼苗、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水质改善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型水质改善技术,提高水质改善效果。

水生生物恢复技术的创新采用新型水生生物恢复技术,提高水生生物恢复效果。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采用新型生态修复材料和技术手段,提高生态修复效率。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技术实施计划与时间表技术实施计划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计划。

河道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河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和保护水资源,河道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旨在对河道治理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政策文件、调研报告、学术论文以及行业资讯,获取河道治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2. 实地调研:对目标河道进行调查,了解其水质、植被、野生动物等现状,以及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问卷调查:针对相关的市民和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河道治理的需求和期望,收集民意和社会反馈。

4. 统计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评估河道治理的成本、效益以及社会影响。

三、现状分析1. 河道污染严重: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部分河道水质严重超标,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 河道生态环境恶化:部分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草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

3. 河道治理成本高:目前的河道治理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本较高,部分地区财力有限,无法全面推进治理工作。

四、问题分析1. 资金短缺:部分地区的河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相关部门资金有限,无法满足治理需求。

2. 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一些地方缺乏科学有效的河道治理技术和方法,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3. 规划和管理不到位:部分地方在河道治理规划和管理上存在不足,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五、可行性研究1. 技术可行性:根据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可以运用生物修复、植物滞留、湿地净化等技术手段进行河道治理。

2. 经济可行性: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河道治理投入,提出资金筹措和使用的建议。

3. 社会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可以了解公众对河道治理的认知和态度,为治理工作落实提供社会支持。

4. 管理可行性: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构建科学规范的河道治理管理体系,提出管理改善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河道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许多河道存在着淤积、污染、河岸坍塌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

为了改善河道状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河道整治工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项目背景(一)河道现状本项目所涉及的河道位于_____地区,全长_____千米。

目前,该河道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1、河道淤积严重,河床抬高,行洪能力大幅下降,每逢暴雨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

2、河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3、河岸缺乏防护措施,部分河岸坍塌,威胁周边农田和建筑物的安全。

(二)整治的必要性1、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3、修复河岸生态,美化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任务和规模(一)工程任务本次河道整治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河岸防护加固、污水治理和生态修复等。

(二)工程规模1、河道清淤疏浚长度为_____千米,清淤量约为_____立方米。

2、河岸防护加固长度为_____千米,采用_____等防护措施。

3、建设污水处理设施_____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_____吨。

4、生态修复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和沿岸绿化。

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一)工程布置原则1、遵循自然规律,尽量保持河道原有形态和生态环境。

2、结合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合理布置工程建筑物,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3、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确保工程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二)主要建筑物1、清淤疏浚工程:采用机械清淤和水力冲淤相结合的方式,清除河道内的淤积物。

2、河岸防护工程:根据河岸的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选择重力式挡土墙、生态护坡等防护形式。

3、污水处理设施:采用_____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河道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大量的污水排放和工业废水直排河道,导致河水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失衡;另一方面,城市河道改造不及时和不完善,使得河道整体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对河道进行治理和改善,已成为当前市政工程、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综合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将对现有河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治理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力求为河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的1. 调查现有的河道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点;2. 基于当前的技术和资源,制定河道治理的可行性方案;3. 评估不同治理方案的效果和风险,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4. 探讨河道治理的长期发展路径和策略,促进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三、调查分析1. 对现有河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污染源、水质情况、河道生态环境等方面;2. 分析现有治理工程的成效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3. 探讨城市规划、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因素对河道治理的影响,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治理方案1. 基于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河道治理的可行性方案,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考虑;2. 分析不同治理方案的优劣势,综合评估各方案的风险和成本;3. 探讨治理方案的实施路径和可行性,包括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等方面;4. 比较不同方案的效果和影响,为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发展策略1.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探讨河道治理的持续发展路径,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等方面;2. 分析治理工程的长期维护和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3. 探讨河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包括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六、结论与建议1. 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和发现,提炼出具体的结论;2.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河道治理的相关建议,包括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3. 强调河道治理的长期性和综合性,提出加强规划、协调各方力量的重要性。

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江河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江河湖泊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河道淤塞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报告对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项目背景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旨在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本项目选择了某特定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作为实施对象,旨在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来改善该河流的水质,恢复生态平衡。

三、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改善江河湖泊的水质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水资源供应,满足城市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2. 技术可行性分析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如河道疏浚、水质净化、生态恢复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同时,目前已经存在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

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是可行的。

3. 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是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同时也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通过改善水环境质量,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从而为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此外,项目的实施还将刺激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相关行业的就业和税收增长。

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江河湖泊治理工程项目是具备可行性的。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建立综合管理机构项目实施需要协调各方的力量和资源,因此建立一个综合管理机构是必要的。

该机构应由政府相关部门、水利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等工作。

2. 实施河道疏浚工程首先,需要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淤泥和垃圾,恢复河道的通畅性。

通过河道疏浚,可以增加河流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唐县唐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唐县唐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唐县唐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3.10.25•【字号】•【施行日期】2023.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唐县唐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保定市水利局:你局《关于呈报〈府河治理工程等7项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保水规计〔2023〕2号)收悉。

依据专家审查意见,经研究,对《唐县唐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以下意见: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唐河是大清河南支骨干行洪河道,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流经山西省灵丘县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源、顺平、唐县、定州、望都、清苑,在东石桥与清水河汇合后称新唐河,于雄安新区安新县韩村汇入白洋淀,河道全长273公里,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

唐县内河道长109公里,现状河槽整体过流能力偏低,河道上简易漫水桥较多,“23.7洪水”后,多座桥梁被冲断,阻碍河道正常行洪。

为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唐县唐河河道治理工程是必要的。

二、工程任务和规模1.同意唐县唐河西大洋水库上游段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

2.同意工程治理范围为自唐县涞源县界至白合镇河南村,治理河道长度71.17公里。

主要建设内容:河道清淤疏浚57.2km,岸坡防护47.08km,改建漫水桥22座。

三、工程设计1.基本同意工程总体布局和主要设计方案。

下阶段结合“23.7”洪水情况进一步复核河道清淤范围和防护范围。

2.应结合管理水平及管理需求,进一步细化信息化设计方案,并做好与省级相关平台对接设计。

四、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下阶段应进一步落实建设征地范围和实物调查成果;落实并优化专项设施恢复改建设计;复核临时用地复垦措施设计,复核征迁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严格落实水保和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地+贷款)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二月咨询师:高建目录专家答疑:一、可研报告定义: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目建设贷款时,会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平谷,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蔓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 年 1 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绵蔓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二)项目单位石家庄####(三)建设地点项目位于井陉县的绵蔓河,今称绵河。

往东流经井陉城关、山北、南张村等地,于北横口村东与甘淘河相会,河全长125公里。

(四)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绵蔓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河道下挖、河道砂、石、淤泥外运)辅助工程(机制砂、机制石)公用工程(泥、砂、石分离淤泥处理)环保工程(泥、砂、石分离后污水处理)建设内容一览表: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五)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根据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为2000 万元。

其中直接工程费用1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0 万元;预备费300 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

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 河北省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 《石家庄市城市防洪规划》3《石家庄市主城区河道整治规划报告》4.《井陉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5.《井陉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6.《井陉县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纲要》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1、绵蔓河河道现状绵蔓河,井陉的母亲河,绵蔓河源出山西寿阳县,初名太平河;至平定县后称桃河,于娘子关东五里入井陉境,有甘淘河、割髭河、金良河、鹅毛泉、温泉、小作河先后注入,流向正北;后绕经平山县西冶乡,又改名为冶河,直至平山城北10里处汇入滹沱河。

绵蔓河,西来北去,纵横井陉,长约125公里,流域遍及全县。

她孕育出井陉灿烂的历史文化她见证了井陉的历史发展。

经过现场细致调查发现,河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未治理的河段淤积严重,两岸边坡上垃圾成堆,部分建桥堵坝拆除不彻底,影响洪水排泄;(2)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入河中,河水呈黑色,腥臭难闻,蚊蝇滋生,严重污染了河水及生活环境;(3 )河道两岸民房建至河道边坡,沿河无法通行。

2、项目提出的背景河是市区内一重要水系,自西而北穿过市区,融入滹沱河,对城市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河沿岸地段被污染、挤占现象十分严重,河本身功能变成了行洪与排污,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河的去浊返清及周边环境规划成立民众注视的焦点。

河沿岸规划和建设工作,强调改善河水系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河道用地功能,强化沿河道路和绿地建设,为市民提供便利、宜人的休闲游憩环境,构筑市区内纵横的亲水景观带。

河的区域位置非常重要,加强绵蔓河河道改造将极大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最终将与河道边景观绿地统连为一体,构成整个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主框架,成为生态、文化,功能相互交融的城市景观主轴,形成井陉县的主要亮点。

为建立和谐社会,维护人民利益,井陉县政府已把河城区段治理工程作为2018 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下决心对绵蔓河河城区段进行全面治理改造。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2.2.1 对绵蔓河河道进行治理, 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拯救母亲河,继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的需要。

河流是城市文明诞生的摇篮。

在全世界城市中,有半数以上依河而筑。

河流为城市提供饮用水源和舟棹交通之利,对城市形态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河网水系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河流孕育了城市。

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没有城市水系的点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充分展现。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却成为城市的排污管道,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的健康。

严酷的事实,终于唤醒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从60 年代起,西方国家分别对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进行防治,并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虽较滞后,但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城市河流的污染已严重到刻不容缓进行治理的地步。

2.2.2 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有了水,才有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林立,才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可以说,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由于长期的排污,河水污染变质,河水腥臭刺鼻,蚊虫大量孽生,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良好的环境正在成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

尽快改善河河水环境质量,是市政府的既定方针,更是沿河群众的迫切要求。

223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污染的根本措施。

近几年来,沿河两岸工厂企业和居住人口大量出现,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

原本清澈见底的河逐渐变成河水浑浊、污染严重的臭河,令人不堪忍受。

因此要发挥绵蔓河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进行污水截流,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道,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2.2.4是美化城市,建设魅力城市的需要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边陲,冀晋结合部,太行山东麓,北邻平山县,东部和东南部与鹿泉、元氏、赞皇三县毗连,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盂县、平定、昔阳三县接壤。

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集散地,年交易额高达10亿元,是华北西部军事、经济、文化重镇,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

“井陉拉花”在中国举办的秧歌大赛中获四项大奖,并荣获国家级最高奖一群星奖金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井陉县辖10个镇、7个乡:微水镇、上安镇、天长镇、秀林镇、南峪镇、威州镇、小作镇、南障城镇、苍岩山镇、测鱼镇、吴家窑乡、北正乡、于家乡、孙庄乡、南陉乡、辛庄乡、南王庄乡。

井陉县交通便利,石太电气化铁路横贯全境,境内有9个火车站,6条铁路专用线,350个货位,铁路总长182公里,铁路年发送量达1000多万吨。

石太(307国道)公路连接东西,宜沙、平涉公路纵贯南北,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石(家庄)太(原)高速公路,在井陉境内有三个上下口,从北京、天津乘车走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个小时即可到达井陉。

地方公路四通八达,出境路口15个,公路总长52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

年货运量1300万吨,日过境机动车辆2万余辆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

绵蔓河,今称绵河。

往东流经井陉城关、山北、南张村等地,于北横口村东与甘淘河相会,河全长125 公里,该河上游为季节性河流。

冬季无水,下游从娘子关始因泉水入河,以下常年有水,为常年性河。

平时流量为10 立方米/ 秒,汛期最大流量为4950 立方米/ 秒。

无结冰期,可灌井陉县16 万亩土地。

并于乏驴岭、庄旺、长生口建有三座水电站,对改善井陉山区水利灌溉和能源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历史变迁,绵蔓河已经失去曾经的意义,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沟,河道内淤泥常年不进行清理,河道内私自乱采、乱建导致河道变浅,存在洪涝隐患,危害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加强河道治理是美化城市必要做的工程。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对绵蔓河河道进行治理, 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继承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的需要。

河流是城市文明诞生的摇篮。

在全世界城市中,有半数以上依河而筑。

河流对城市形态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绵河水系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河流孕育了城市。

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赖以生存的绵蔓河,却成为城市的排污管道,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的健康。

严酷的事实,终于唤醒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从60年代起,西方国家分别对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进行防治,并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虽较滞后,但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城市河流的污染已严重到刻不容缓进行治理的地步。

井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集散地,年交易额高达10亿元,是华北西部军事、经济、文化重镇,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

“井陉拉花” 在中国举办的秧歌大赛中获四项大奖,并荣获国家级最咼奖—群星奖金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由于长期的排污,河水污染变质,河水腥臭刺鼻,蚊虫大量孽生,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良好的环境正在成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

尽快改善河河水环境质量,是县政府的既定方针,更是沿河群众的迫切要求。

对绵蔓河河道清理整治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也是美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绵蔓河流域为暴雨易发区,夏季极易爆发洪水,但该河道因近几年连续干旱,河道内几乎没有水,因此造成庄户村民防洪意识减弱,导致了主河道多处堆积物侵占,有的甚至在主沟道内建起了养鱼池,加上河道年久失修,部分河段已经变成河滩地,完全不具备防洪功能,雨季山洪来势急流量大,对房屋及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目前绵蔓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已是井陉县县委、县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一、建设地址项目位于井陉县的绵蔓河,今称绵河。

往东流经井陉城关、山北、南张村等地,于北横口村东与甘淘河相会,河全长125公里。

二、社会经济概况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陲。

北邻平山县,东部和东南部与获鹿、元氏、赞皇三县毗连,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盂县、平定、昔阳三县接壤;位于北纬37 ° 42 '〜38 ° 13 ',东经113 ° 48 '〜114 ° 18 '之间。

县城微水镇东距省会石家庄市40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350 公里。

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 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集散地,年交易额高达10亿元,是华北西部军事、经济、文化重镇,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井陉县辖10个镇、7个乡:微水镇、上安镇、天长镇、秀林镇、南峪镇、威州镇、小作镇、南障城镇、苍岩山镇、测鱼镇、吴家窑乡、北正乡、于家乡、孙庄乡、南陉乡、辛庄乡、南王庄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